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教案

2017-09-01 8页 doc 21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教案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根据《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
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教案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根据《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 1 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材编写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加、减法计算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有讨论交流的要求或画面,例如加、减法的验算 方法均是以讨论的形式呈现的,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除了加强与实际应 用的联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开放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1)加法:计算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的种数。 (2)减法:云南旅游。 (3)加减法验算:购物。 2(加强估算。 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1)计算500,185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2 (2)加减法验算策略的多样性。 (3)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不单独出现例题。 (2)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四位数的情况也不单独出例题,只在练习中出现。 (3)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利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自己完成。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及掌握加减法验算的方法。 难点:正确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 加 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 依据:《课程标准》 3 1、总体和学段目标: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 能力与创新精神。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2、内容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计算法则, (2)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依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口算 4+3+17+4+18+9+18+7+1 9+7+16+4+17+6+16+5+1 8+3+1 (2)、用竖式计算: 36+5748+34 56+29 48+37 找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三、探究新知 4 1、出示课本第15页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2、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 3、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你能看着这张统计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4、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解答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8+25。” 5、你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独立试算,再指名板演,并口述计算过程。 篇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15 16 17 18 19 篇三: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牛镇北召小学 三 年级 数学 上册第 二 单元导学案 1 2 牛镇北召小学 三 年级 数学 上册第 二单元导学案 3 4 5 牛镇北召小学 三 年级 数学 上册第 二 单元导学案 5 篇四:三上数学学科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数学学科教案设计 数学学科教案设计 数学学科教案设计 篇五: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公开课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能认、数、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 3.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相关知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范围已经不能局限于100以内的数,因此要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又将万以内数的认识分为两部分,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而本节课就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认识万以内的数之前,我们要 6 先来学习千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对于千以内的数已经有所了解,他们能说出很多百以外千以内的数字,但是这部分知识还是比较零散的,需要经过课堂的学习使得知识系统化。而认识千以内的数当中的读数、写数、数的组成,学生是可以借鉴之前学过的百以内数。所以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学生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学习起来应该不会太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千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难点: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的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数器 、黄豆、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87数到92。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闯关一:估一估 (1)出示一堆硬币 这里有多少个一元硬币,请你估一估, 7 (2)数一数这堆硬币 整理硬币,得出十进关系。 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10个百是千。 (3)联系实际,培养千的数感 1000颗黄豆是多少,1000粒米是多少, 1000页纸是多少高度,1000个小立方体有多少, 2.闯关二:数一数 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再从1000数回100。 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20,从880数到910; 从520倒着数到480,从1000倒着数到960。 一个一个地数,从197数到202,236数到243; 从802倒着数到795,从405倒着数到397。 199、299、399、499、599、699、799、899、999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练习巩固:在数轴上找出相应的数 你能找到350的位置吗,你能找到499的位置吗,你能找到1000的位置吗, 小结: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在作业纸上的一个计数器上写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3.闯关三:读读、写写 (1)出示计数器,读写数字并说说这个数字的组成 (2)小结读数写数的规律 读数写数从高位起,如果数位上没有珠子,就用“0”来占 8 位,读的时候中间的“0”要读出来,末尾的”0”不读。 (3)读写下列各数 890、605、最大的三位数、最小的四位数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人拨计数器,一人,一人检查,一人发言(每人记录一个数字) 出示计数器,你能读出这个数吗,再添一颗珠子是多少呢, 动画展示,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1.这些说法对吗,错误的请订正。 (1)456读作四五六 。() (2)三百零九写作390 。() (3)3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是306。() (4)610是由6个百1个一组成的。 () (5)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 (6)389后一个数是400。 ( ) (7)709是由7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 2.猜数游戏。 3.思维拓展:由5、2 、0组成的三位数有几个,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不断升华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9 10
/
本文档为【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