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

2017-11-16 13页 doc 30K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783

暂无简介

举报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 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 NaturalTeleologyasScienceMethodolofy--theFunctionof"Transition"ofNaturalTeleolo gyinKant'SPhilosophy 邓南海 DengNanhai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卅f51063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SchoolofPoliticsandAdminist...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 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 NaturalTeleologyasScienceMethodolofy--theFunctionof"Transition"ofNaturalTeleolo gyinKant'SPhilosophy 邓南海 DengNanhai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卅f51063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SchoolofPoliticsandAdministration,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dongGuang zhou510631;School ofPhilosophy,WuhanUniversity,HubeiWuhan430070) 摘要:自然目的论是康德用来打通其批判哲学的体系,实现由自然向自由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康德看来,通过 目的论原则的运用就可以把整个自然与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以人的道德(自由本体)为终极目的的系统并由此实现从自然到 自由的过渡.由于自然目的论在康德那里并不是关于自然的客观知识,而只是像人这样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对自然所应该具 有的一种主观看法和态度,因此并不能真正实现由自然向自由的过渡. 关键词:自然目的论:自然:历史 中图分类号:B0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792一(2O07)6一O246一O4 1作为一个目的系统的自然:从属于"内在目的论"之 下的"外在目的论" 按照康德前两个批判的说法,源于知性的自然法则规定 着主体身上以及身外的感性自然,源于理性的自由律则规定 着那超感官的自在之物.尽管知性与理性的立法通过现象与 物自体的区分可以在同一个主体那里相互共存而又不互相干 涉,但是这也造成了自然与自由之间的巨大的鸿沟.为了填 平这条鸿沟,康德在第三批判中对西方思想史上着名的目的 论原则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这种创造性改造使得在近代以 来几乎被遗忘了亚里士多德似的内在目的论原则得到重新恢 复.在康德的语境中,自然目的论原则最初是为了弥补机械 论原则在解释有机体这样一种"有组织的和自组织的存在 者"(OrganisiertesUndSichSelbstOrganisierendes Wesen)"J{嗽而引入到自然科学中来的,【2】(F25-31'但是在有 机体那里所展现出来的自然目的概念是一个"内在的合目的 性"概念,也就是说,它只是说明了自然在产生最初的有机 体时遵循着一种与人的合目的性的活动相类似的原则——目 的因果关系的原则,但并不完全相同,因为人的合目的性活 动仍然是在"与别的东西发生关系"时的外在合目的性,有 机体则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自我形成过程,因而使得我们也可 以设想大自然的活动与运行仿佛是为了它自身的某个未来的 目的(目标)而进行的.这种自然的客观内在的合目的性原 则与大自然中的一个存在物对于另一个存在物的促进作_}f{ (如植物对于食革动物以及后者对于肉食动物的作用)是不 同的,它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用一个手段达到另一个目的也是 不同的.因为,如果仅凭大自然中的物与物之间外部的关系, 我们就不能贸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然中的某个存在物小 仅促进了另一个存在物存在和发展(前者是后者赖以存在的 手段),而且前者的存在也是为了(它的原因和目的就在于) 后者例如古代海洋的退缩给德国北部留下大片的沙地,后 来在这些沙地上又长出了云杉林,如果仪仪据此我们就说 "这种远古的沙层沉积曾有一个为了在此之上可能有云杉林 的自然目的"l1】?),在康德看来,这样作出的判断与得出 的结论将会是"极其冒险而任意"的"](F22因此,就自然 存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认为某个自然物的存在是为了 别的自然物,这是缺少根据的.即使就许多事物对人类"有 用"而言,人的确能够利用许多东西,但是说某物被人们利 用的特殊方式就是它的目的这也是极为"狂妄的"„P22o).即 便是人本身的存在,如果仅仅根据外在目的关系,尽管我们 可以把自然物看成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从而把人看成是自 然目的链条中的最后一环,但是我们也能反过来把人看成是 自然目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从而把人的存在看作是为着别的 自然物的手段,这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因此仅凭"有用性" 或"促成作用"意义上的"外在的合目的性"概念,我们就 没有充分的理由来断定某一自然物的存在是为了另一个自然 物的存在,我们更无法从自然物的外在关系中确定任何能够 充当自然之最高目的的目的.自然存在物的人不能被看作是创造的终极目的,但毕竟人具 但是在"内在合目的性原则"那里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有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具备的特征——人有理性,他是"地 情形,因为我们一旦为了解释有机体的最初形成而把一种合球上惟一能够给自己造成一个目的概念,并能从一大堆合乎 目的性的能力赋予了的大自然,那么就可以追问大自然到底目的地形成起来的东西中通过自己的理性造成一个目的系统 用 是为了什么目的而运行的,我们就可以把整个大自然看作是的存在者"I1】(F284),因而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把人类看作"在 一 个为了某一种特定目的的有机系统.这也就是说整个大自这个地球上也作为一切其他自然物都与之相关地构成一个目 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有组织与自组织"的有机体,的系统的那个自然最后目的I}(..能够成为自然之最后 ? 而为了追问大自然本身的内在目的,我们就可以利用"外在目的的人并非作为自然存在物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就生物 目的论"作为手段去推导出大自然自身的内在目的.人们也学意义上的人而论,它与其他自然物一样都受自然力量的支 许会感到奇怪,既然在((判断力批判第63节中康德强调的配,因而服从自然的因果规律.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创造之最 是"内在的合目的性"概念,但是为什么从第66节起康德在后的目的就在于他的理性能力使他能够超出一切自然存在物 考察作为一个整体的自然时又重新使用了"有用性"或"促之上,并把整体自然作为达到自身目的的手段.在康德看来, 成作用"意义上的"外在的合目的性"概念呢?实际上,外"那种通过人类与自然的联结应当作为目的而得到促进的东 在的合目的性概念只能被放到康德的整体论证的思路下来理西"要么是人的"幸福"要么是人类的"文化】(P287).但 解.他的整体思想并不是要完全排除"有用性"或"促成作在作为自然之最后目的的人那里自然并不特别地促进人的幸 用"意义上上外在的合目的性概念本身,而是要论证外在的福,其理由有二:第一,人的本性决定了他并不会满足于某 合目的性并不是"合目的性"概念之原始的意义,因而也就一特定的"占有和享受".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幸福的期待 不是这一概念之固有的意义.但是,一旦在某些实体(有机不仪因人而异,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也往往 体)那里使内在合目的性概念成为了一个必要的概念,那么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就算自然完全屈从于他的任意,自 我们就能够把自然看作一个目的系统并使用外在的合目的性然却还是根本不能为了与这种动摇不定的概念及每个人以任 的概念,然而这只能看作是我们推理的第二步,也就是说,意的方式给自己设置的目的协和一致,而表现出任何确定 外在的合目的性的关系只是一种附属意义上的合目的性关的,普遍的和固有的规 律】(一288).第二,自然并不特别 系,它取决于在这个世界中的某些存在者(有机体)那里所善待人.人不仅像其他动物那样时时都会遭到自然的破坏作 表现出来的自然之内在的合目的性关系,如果没有有机体所用的伤害,而且人身上的自然素质的矛盾性还为他自己制造 表现出来的那种内在的合目的性关系,就根本不需要自然物了比动物多得多的磨难,如人对人的压迫,统治以及战争等. 之外在的合目的性关系(如果仅凭机械论就可以解释有机体既然幸福不能作为自然之最后目的,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文 的最初形成,我们就用不着设想大自然自身的某种合目的性化了.进入到文化领域就意味着进入到"人化"的历史领域. 的能力,因而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促成作用"2自然目的论在历史领域的运用:历史是''大自然的一 就可以完全诉诸机械论来解释了).但是一旦我们追问自然项隐蔽的实现"|3l(P15} 之内在的目的的时候,外在的合目的性关系又成为了必要在谈到为什么只能把文化而不是把幸福作为自然之最后 的.目的时,康德把二者作了一个对比.在他看来,尽管人们为 在利用外在目的关系追寻作为一个整体的自然之内在目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也可以把整个自然作为自己的手段,但是 的时,我们实际上是要在自然中寻找一个存在物,它的"实就幸福的目的本身("目的的质料")而言仍然是以人的感性 存的目的就在它自身中,就是说,它不仅是一个目的,而且的自然需要为根据而提出来的,只要这种目的本身的规定根 也是一个终极目的(P283)o因为一旦我们赋予了自然某种据仍然在自然之中,它就永远只是自然链条的一个环节而不 合目的性的能力,我们势必会追问自然的一个不需要任何别能充当自然的终极目的.但是在自然中存在的人把"随便什 的东西作为它的可能性条件的,所有其他的存在物都从属于么东西"设立为自己 的目的并为此去寻找实现目的的手段的 其下的目的,如果没有这一终极目的,"相互从属的目的链能力本身("形式上的主观条件"),却为人超出自然之上而 条就不会完整地建立起来呻'.但是,就作为自然物的成为自然之终极目的提供了条件,这种能力就是康德所说的 有机体(包括人)而论,尽管每个有机体都以自身为目的而"实践的自由"能力It](,~88-28.在康德那里,"实践的自由,, 利用周围的环境作为手段,但是每个有机体相对于其他的有可以划分为"一般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的任意"(di. 机体来说又可以充当手段,因而作为自然物它们都只是自然freieWillknr)和"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的 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人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因为,尽管作为意志"(derfreieWil1e),两者都具有自由本体的意义(不 47 纯粹的或纯粹的).[41..前者表明"人身上具有一种独立于 感性冲动的强迫而自行规定自己的能力"l,后者则是用纯 粹实践理性的法则来要求这种自由任意的行为能力,"使一 切感性都服从于纯粹实践理性自身的要求",进而"使人的 意志排除感性的干扰而成为""自由的意志"l6】(一).既然实 践的自由是本体意义上的自由,而且人类在其历史过程中取 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与人类实践活动有关联的产物,那么作为 人类活动成就之总和的文化就只能被看作是本体的自由在外 部经验世界中的表现或现象.尽管作为现象世界中的存在物 都要服从机械性的规律,但是康德看中的并不是人类历史现 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规律),而是这些历史现象对于最高的 自由本体所具有的独特的意义.自然目的论给我们提供了一 个独特的视角,也就是说,尽管本体的自由永远也无法在经 验的现象世界中实现和达到,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在历史领 域中贯彻目的论的原则来把整个历史过程看作是一个逐渐接 近自由本体的合乎目的的过程. 自然目的论要求我们把整个大自然看作是朝向某一未来 目的行进的,用自然目的论原理来观察人类历史过程就是要 把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纳入到大自然发展的进程之中,进而 把整个历史过程也看作是一个有自己计划的,朝着一个既定 的方向(终极目的——本体的自由和道德)前进的过程,所 以在康德那里人类历史的目标又被称为"自然的目标","自 然的计划"或者"天意".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指出,自然 目的论并不是关于自然的知识(它对于知识而言只是"调节 性的"而不是"构成性的")(~7-31),因此在康德那里把历 史看作是一个朝向某个目的前进的有计划的过程原本就不是 关于历史的知识,"这仅仅是关于一个哲学的头脑("ein phi1osophischerKopf",即指"一个具有哲学头脑的人") (当然它也还必须是熟悉历史的)从另外一种立脚点出发所 能够探讨到的东西的一种想法而已(nuteinGedanke)】 ?" .但是,正如理性理念只是理性在追求无条件的总体性 时的产物(它原本只具有主观的必然性),但是它们一旦形 成又可以引导("调节")知识朝向系统统一的方向发展一样, 一 旦我们把历史看作是朝着一个终极目标前进的过程,那么 这一关于"普遍历史"的"理念"(Idee,何兆武先生译为 "观念")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用来观察历史的线索,有了这 条线索我们就可以"把一堆否则便只是毫无计划的人类行动 的汇合体至少在整体上勾划出一个体系"【3】(P19~zo),我们就会 从堆积如山,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看出历史的方向和意 义,进而可以对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做出乐观的预言与推测. 相反,如果我们不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在不断朝着改善 前进"的过程,那么整个历史进程就会因为人类行为的难以 预料的复杂性,人类所表现出的种种罪恶和愚蠢而显得杂乱 无章,毫无意义. 有了目的论的视野,就可以把理性看作是大自然合乎目 的地赋予人类的一种能力,只有运用与发挥这种能力才能弥 补人类本能的不足而使人类生存下来,以完成自己的最高使 命.既然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理性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意志自 由,它就不会让这种能力轻易浪费掉,它就只会让人类赖以 生存的一切条件都建立在他的理性运用与发挥的基础之上, 而不是像其他生命形式那样建立在自己的本能上面.既然大 自然在本能方面的确没有赋予人超出其他生命形式的地方, 那么就只能把人类的理性看作是大自然为了弥补人类本能的 不足而合乎目的地赋予人类的,而且既然"大自然要使人类 完完全全由其自己本身就创造出来超乎其动物生存的机械安 于本能并仅 排之上的一切东西,而且除了其自己本身不假手 凭理性所获得的幸福或美满而外,就不再分享任何其它的幸 福或美满州.Jl„,那么只有人类理性能力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才是符合大自然本身之目的的.但是,人类理性的运用与发 挥并逐步走向完善的过程只能是一个世代交替的历史的过 程.有了目的论的视野,就可以把人类理性的发展放到一个 历史过程之中,并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类理性逐 步走向完善的过程.个体生命的短暂性注定人类理性的全部 能力不可能在单个人身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因为人"并不是 单凭本能而自行活动的,而是需要有探讨,有训练,有教导, 才能够逐步地从一个认识阶段前进到另一个认识阶段因 此,每一个人就必须活得无比的长寿,才能学会怎样可以把 自己全部的自然秉赋加以充分的运用;否则,如果大自然仅 仅给他规定了一个短暂的生命期限(就正如事实上所发生的 那样),那末理性就需要有一系列也许是无法估计的世代,每 一 个世代都得把自己的启蒙留传给后一个世代,才能使它在 我们人类身上的萌芽,最后发挥到充分与它的目标相称的那 种发展阶段-{31(P4).正是在每一代人都以文化为载体在从他 的先辈那里获取同时又给后代留下的许多精神和物质遗产这 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理性的潜能得以逐步发挥. 尽管在单个人那里大自然赋予人的理性之全部潜能无法完全 发挥出来,那高高在上的道德目的国在现实的世界中也无法 达到,但是放眼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如果我们把人类理性 也看作是一个无限完善与进步的过程,那么那个理想的道德 王国就不会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有了目的论的视角,我们就可以把在人类历史过程中积 淀下来的所有文化成就看作是为了某个终极目的——人的道 德——所做的准备,这样,我们就口J'以理性而又冷静地看待一个只有理性才应当有权力施行的统治做好了准备"'I_,. 人类所遭受的一切困苦磨难,甚至是自私的人性以及由此而康德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内在的目的论思想的批判性的 作导致的冲突都不会是毫无用处的.在康德那里,文化可分为改造就是为了利用它为其哲学体系的服务.但是,在康德那 两种,即熟巧的文化与管教(训练)的文化,前者是指人为里自然的内在目的并不是自然本身就具有的自在的目的,它 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所应当具备的技能(包括政治的艺术),后只是人对自然的一种"评判"方式,尽管这一评判方式对认 者在康德那里主要是指科学和美的艺术.人类的熟巧文化识自然有帮助,但是自然目的论本身并不是一种关于自然的 (劳动技能)是以社会的分工合作为前提的,但是这种分工客观知识.它至多只能是像人这样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对自 同时又导致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它在使少数人享受着奢侈的然所应该具有的一种看法和态度——种有用的调节性的思 文化的同时也使绝大多数人保持在受压制,辛苦劳累而很少维原则.康德试图用它来架起一座沟通自然与自由桥梁,然 享受的状态中.尽管如此,它却导致了人类文化的进步,"这而这一努力并不成功,因为单凭一种思维方式或态度的转变 种引人注目的苦难却是与人类身上的自然素质的发展结合着是无法引导人类到达一个由理性所统治的自由王国的.正是 的,而自然本身的目的,虽然不是我们的目的,却在这里得由于他忽略了人的能动的感性实践活动,他也就看不出由自 到了实现"l1](.而为了克服"交互冲突的自由所造成的然王国通向自由王国之真正必然性的理由何在.只有马克思 损害"和调和人们的"荣誉欲,统治欲和占有欲"所建立的才真正在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把整个大自然都纳入 " 一 种对内的,并且为此目的同时也就是对外的完美的国家到人的实践活动中来,进而把自然看作是人的"无机的身 宪法"13](P15)即在普遍法治状态下的世界公民整体,它"即体",把整个"自然史"看作是"自然界生成为人"的一个 使不是造成了,但毕竟是准备了各国的一个建立在道德之上过程!(Pss?"' 的系统的合法性,因而准备了它的统一性"l1](.即使是 由于那"不受约束的情欲的激发"而爆发的战争,也不会只参考文献 是具有毁灭性的作用.康德写道:"即使到今天,战争的危[1]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M].北京:人民出版社, 险也还是唯一能够约制专制主义的东西.这是由于现在一个2002. 国家若要成为强国,就需要财富,但没有自由就不会出现任[2]邓南海.生命之可能性的先验根据:作用因与目的因 何可能创造财富的活动.一个贫穷的民族要在这方面大举从[J].自然辩证法通 讯,2007,(2). 事,就必须得到共同体的支持,而这又唯有当人们在其中感[3]3康德,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M.北京:商务印 到自由的时候才有可能"[3】(P.,又说:"我们必须承认:书馆,1990. 文明民族所承担的最大灾难就是被卷入战争,?„??然而,假[4]邓晓芒.康德历史哲学:"第四批判"和自由感[J].哲 如不是这种经常恐惧着的战争其本身就胁迫着国家首长不得学研究,2004,(4). 不尊重人道的诋那么究竟会不会出现这种文化,会不会出[5]康德,邓晓芒译.纯粹 :人民出版 理性批判[M].北京 现这种共同体中各行各界为了他们福利的互相需要而形成的社,2004. 紧密联系,会不会出现这种人民,乃至于出现尽管在异常束[6]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社 缚人的法律之下却仍然残留着的那种程度的自由呢?"[3】(m'会科学版),2004,(2). 很显然,战争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就是文化的进步与自由[7]邓南海.目的因与目的性:调节性与构造性[J].学术 的发展,这在当今的世界似乎成为了一个明显的事实.相反,研究,2006,(11). 如果不是运用了目的论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的冲突与战争,那[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 么我们看到的就只有令人沮丧的毁灭与倒退了.对于人类的社,2000. 科学与艺术,康德也一反卢梭的完全否定的消极态度而从为 道德作准备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在他看来,作为"否定性的"作者简介 管教的文化,科学与艺术的作用在于"把意志从欲望的专制邓南海,华南师范大学政治-.-5-行政学院讲师,武汉大学 中解放出来"【1]'嘲),从而"为人性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这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样就使我们对"感官偏好的专制高奏凯旋,并由此使人类对 4Q
/
本文档为【作为科学方法论的自然目的论——自然目的论在康德哲学中的“过渡”作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