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小南海水电站

2019-09-01 5页 doc 17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南海水电站1.小南海水电站 1.1. 工程简介 小南海水电站小南海水电站工程是邻水县御临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一个部分,位于邻水县幺滩场上游3km的御临河上。御临河多年平均蒸发量959.6mm,多年平均降水量1204.7mm,最大年降水量1538.4mm,最小年降水量838.6mm。本项目预计总投资9600万元。 在地质方面,没有断层等大的地质构造。水库周边山体雄厚,地形地质好,畜水后不存在向邻谷产生永久性渗漏,建库可行。电站控制集雨面积1488平方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162.1毫米,多年平均水量...
小南海水电站
1.小南海水电站 1.1. 工程简介 小南海水电站小南海水电站工程是邻水县御临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一个部分,位于邻水县幺滩场上游3km的御临河上。御临河多年平均蒸发量959.6mm,多年平均降水量1204.7mm,最大年降水量1538.4mm,最小年降水量838.6mm。本项目预计总投资9600万元。 在地质方面,没有断层等大的地质构造。水库周边山体雄厚,地形地质好,畜水后不存在向邻谷产生永久性渗漏,建库可行。电站控制集雨面积1488平方米,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162.1毫米,多年平均水量9.36亿立方米。 该电站于1991年12月由省水电厅以川水发(1991)规876号文批复同意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1993年5月省水电厅以川水发(1993)规610号批复可行性研究;1996年12月省水电厅以川水(1996)建管742号批复初步设计报告;1997年7月省计委以川计(1997)能源585号文批准列入当年度地方电力基本建设投资。工程于1997年12月开工,因建设资金未落实,工程于1998年停建。 1.2. 淹没区域 小南海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面积96.34平方公里,工程建成后淹没区涉及大渡口、九龙坡、巴南、江津四个行政区。江津区域的淹没区涉及13个街镇,城镇面积4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0余万人,涉 及影响城镇道路长24公里,面积19.12万平方米,大小桥梁15座,给水主干管12.2公里,取水工程设施6处,污水管道46.2公里,雨污混流管渠128.1公里。 1.3. 拟建鱼类保护区 小南海水电站专家咨询2006年9月专家组对小南海水电站建设对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减缓对策研究,水电站坝址选择,枢纽建筑物布置,导截流等进行了技术咨询。 2006年9月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开展了长江小南海水利枢纽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研究。研究初步表明,小南海水利枢纽建设对保护区及保护对象造成的主要影响:一是小南海水利枢纽坝址位于江津市珞璜镇中坝岛,在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水库回水长度为54.50公里,回水进入长江干流松灌镇至珞璜镇江段的保护区缓冲区内。大坝的截流和水库蓄水,淹没区域涉及保护区实验区和缓冲区,将使保护区内51.98公里的缓冲区和20.52公里的实验区原有功能发生改变。二是小南海水利枢纽大坝建成后,使三峡库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库区水体,阻断了白鲟等濒危物种及长江特有鱼类的生殖洄游通道和索饵洄游通道,使许多珍稀特有鱼类难以完成生活史,将加剧这些物种的濒危程度。三是小南海水利枢纽的建设将使原有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被分隔成不连续两个环境单元,造成了生态景观的破碎,对长江上游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生物多样性受 到较大影响。 政府拟建2009年2月17日至18日,农业部组织专家对重庆市政府提交的《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 小南海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及其减免对策专题》进行了论证。专家组实地考察了预选的小南海水电站坝址。 鉴于小南海水利枢纽的建设将对保护区及长江珍稀特有鱼类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同意重庆市有关部门和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编制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研究报告书的前期工作。专家组就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针对小南海水电站对鱼类资源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栖息地保护、仿生态通道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等补救措施。根据相关调查,长江小南海江段是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重要的栖息地和生态通道,近年来每年有约150亿尾(粒)鱼类的苗(卵)通过该水域(其中四大家鱼苗(卵)约10亿尾(粒))。小南海水电站的修建将会改变该区域的鱼类栖息地,淹没部分鱼类产卵场,阻隔鱼类洄游通道,水轮机和溢洪道会造成鱼类特别是卵苗的损伤,对水生生物资源以及保护区的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专家组建议补充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受影响程度。明确保护对象,细化栖息地保护、人工增殖放流措施,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主要补救措施是仿生态通道过鱼设施建设,经严谨的论证和科学试验,统筹考虑长江上游梯级水电站规划和建设,特别是梯级水电站运 行的叠加累积效应,研究长江上游水生生物保护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1.4. 坝区地形测量 小南海水电站2006年5月3日至2006年6月20日完成重庆市发改委委托的长江上游重庆河段小南海水电站坝址地形测量、坝轴线横断面测量、水下地形测量和首级控制测量工作。 上坝址地形测量9km2;水下地形测量3km2;横断面测量1.466km。下坝址:RTK控制428点 地形测量10.82km2;水下地形测量4km2;坝轴线1:1000纵断面测量1.94km;小南海大桥桥位测量45点,0.89km;A、B、C坝轴线拐点测量和埋石3点。 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测量队伍2006年5月1日进场,根据上下坝址测量范围布设D级GPS网作为基本控制网,其中埋标12座,利用已知点标石1座。 高程控制测量:在长江左右岸各布设一条附合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代替四等水准),连测各个GPS点。 测图控制测量:测图控制测量采用美国Trimble(天宝)5700GPS接收机进行RTK(实时载波相位)测量。 库区大断面测量上坝址地形测量采用白纸测图+内业矢量化方式生产数字化地形图。下坝址地形测量采用全站仪数据采集+野外绘制略图+实地调绘→南方CASS5.1绘图软件编绘(成图)的作业方法。 水下地形测量采用RTK配合测深仪,数据处理采用Haida海洋成图5.0,采用南方CASS5.0成图软件进行图形编辑。纵断面测量是将两端点A、B及中点C放样到实地并埋标。岸上纵断面采用RTK和全站仪测量。水下部份采用GPS配合测深仪进行测量。 继长程水道地形测量上游局任务河段水下部分告捷后,上游局接到了水文局下达的新任务指示,要求尽快完成,小南海水电站库区大断面测量及历史特大洪水水面线调查。全体测量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在历经20天的艰苦测量中,突击完成了重庆小南海电站库区长江干流及綦江、油溪和朱杨溪三条支流共计180多公里河道大断面测量。测量时发现有些支流很浅,水文测船容易搁浅触礁而不能使测量前进。綦江河段测量就是一例,当时恰逢溪沟涨水,河道变宽变深,水文044号测船抓住及时雨,顺机行进并测量了约10公里后,船再也不能向前行驶了(如果不下雨不涨水,根本无法前进10公里),完成了剩余60公里长的河段测量。 在深入綦江支流后,情况也是很糟糕,由于公路并不完全是沿江而上,所以每到一个断面处几乎都要攀爬一段山路才能到达河边。有时候正当测量人员高兴于自己身体棒而攀爬能力强时,心情却又顿时低落下来,眼前的河面一身“坎坷”,除了不在话下的浅滩和乱石之外,就要数五福、夏坝、桥溪口等几个滚水坝了。在每个坝址前都有约六、七米的跌坎,要想使水下测量前进,唯一的办法就是:使其“爱船”冲锋艇支解,然后开始繁重的人工搬运,上去后,再组装下水,反复如此,大大增加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凡事人为之,在顽强克 继续阅读
/
本文档为【小南海水电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