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会做生意的“林结巴”

会做生意的“林结巴”

2017-12-06 4页 doc 15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会做生意的“林结巴”会做生意的“林结巴” 会做生意的“林结巴”(2006.11.1.) 致富经视频 不应求的产品。” 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陈世林开始准备建立自己的加工厂了。建立加工厂,产品总要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才好。可是起个什么名字呢,陈世林为这事儿琢磨了很长时间,也想出了一长串的名字,比如“山那边”“农家嫂”之类的。可是跑到工商局一问,这些名字都被人家注册过了。这时候母亲的一句话提醒了陈世林。母亲说,小时候有人叫你“林结巴”,不如就叫“林结巴”怎么样, “林结巴”~这能行吗,陈世林有些犹豫。这时候他想到了有多年营销经验的师傅周锡九。陈世林:“...
会做生意的“林结巴”
会做生意的“林结巴” 会做生意的“林结巴”(2006.11.1.) 致富经视频 不应求的产品。” 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陈世林开始准备建立自己的加工厂了。建立加工厂,产品总要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才好。可是起个什么名字呢,陈世林为这事儿琢磨了很长时间,也想出了一长串的名字,比如“山那边”“农家嫂”之类的。可是跑到工商局一问,这些名字都被人家注册过了。这时候母亲的一句话提醒了陈世林。母亲说,小时候有人叫你“林结巴”,不如就叫“林结巴”怎么样, “林结巴”~这能行吗,陈世林有些犹豫。这时候他想到了有多年营销经验的师傅周锡九。陈世林:“我益阳有个师傅,我就要他帮着见证一下,看这个是不是可以。” 师傅 周锡九:“当时也有一点点想法,这个想法是什么呢,如果说我劝你定下林结巴这个品牌,是不是你感到在个人的声誉上,尊严的问题有没有有影响,你自己有没有顾虑。” 记者:“因为他口吃是一个缺陷。” 周锡玖:“对,这个是小时候养成的一个小毛病,但是也算不了什么对不对。” 有了师傅的认可,陈世林心里有了底。“林结巴”三个字也就这样定了下来。建立加工厂的有了,可由谁来实施呢,虽然陈世林已经雇了一些人,但负责管理的人还很少。找谁呢,陈世林想到了自己的家人,他先后请来了姐姐、弟弟和妹妹过来帮忙。看到先来帮忙的亲戚赚了钱,其他的亲戚也慢慢地过来了。有了亲戚的帮忙,陈世林确实感觉轻松了不少,也就有了时间来扩展自己的生意。当时陈世林发现,在酒店里的坛子菜卖得特别好,很多时候是供不应求。坛子菜在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些,是每年6、7月份把萝卜、豆角、辣椒等各种蔬菜放在坛子里腌制而成的。陈世林:“这个就是萝卜,萝卜可以做我们乡里的辣椒萝卜,它那个叶子呢,可以做我们这边的梅干菜,梅干菜可以蒸扣肉什么的,都是很好吃的。” 这可是一个赚钱的大好机会。于是陈世林决定在熏肉的同时挨家挨户地去收坛子菜,经过简单加工之后转手卖给酒店,从中赚取差价。因为“林结巴”这三个字有特色,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坛子菜也就沿用了“林结巴”这个名字。就是在这个时候,后院起火了,本来认为可以依靠的亲戚出了问题。有一次,陈世林在外地出差,在加工车间帮忙的哥跟外面请来的员工发生了磨擦,一气之下回了家。等陈世林回来之后了解到这个情况,亲自来到表哥家,好说歹说,总算表哥答应继续回来上班。可是按下葫芦起来瓢,以后这种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弟妹 罗赛君:“处理事的时候,一般我们是家族式的企业,在里面做事的员工,大多都是亲戚,他处理事情的时候,有时候我觉得他挺为难的。” 陈世林为这些事伤透了脑筋。父亲看在眼里,觉着儿子很辛苦,就主动过来帮忙。正好赶上当时陈世林开始去村里收坛子菜,父亲就主动把这个活儿揽了下来。可是没过多久,父亲出事儿了。陈世林:“他一清早就去收(菜)了,大约收了两三车回来,到第四车的时候,他就很早很早就出去了,然后收了一车菜,大约下午一点多钟,他在返回的途中,在一个下坡的地方,那个车子因为装的太高,就翻了,他就这样子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对陈世林是个巨大的打击。妹妹 陈卫英:“他伤心、难过,常常一个人在我父亲的坟前发呆。” 陈世林连续几天都没有出门,感觉是自己害死了父亲,产生了放弃继续做下去的念头。母亲 欧和香:“他说妈妈我不搞了,他说爸爸死了,我不搞了,我说要搞下去,事业不搞不行,搞下去。” 陈世林:“我妈就一次一次鼓励我,他说孩子,反正你爸已经死了,死了就死了,他死了也不能白死呀,你还是要把这个事做下去,把它一直做下去。” 父亲的去世,对整个家庭也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弟妹 罗赛君:“反正我们兄弟姐妹就觉得,我们要团结在一起,我们的团结心比原来还要好一些,觉得父亲去世了,我们一定要团结在一起。” 从此以后,家里的风波少 了很多。用陈世林的话说,这时候的生意可以说是相当的顺利。 2003年,陈世林放弃了原来那样挨家挨户的去收坛子菜,开始决定自已腌制了。因为他知道母亲可是一个做坛子菜的能手。母亲 欧和香:“他就回来说,妈妈你会做坛子菜吧,我买了90(38)个坛子,回来做坛子菜,他说你会做,我说要得。” 陈世林马上去铜官买了38个腌菜的坛子回来。买什么样的坛子,陈世林可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因为每年6、7月份开始腌坛子菜,如果用普通人家的坛子,就只能保存到过年,由于坛子的密闭性不好,等过了年,菜就会变酸了。陈世林:“这个坛子,这个小坛就6月天的井水,把它这个坛子里面的水装满,装满它到第二天就到这么多,像我们铜官的那个坛子呢,你今天晚上把这个井水充满,到第二天还是满满的,这就我们这个坛子的就不漏气。” 陈世林的坛子菜主要卖到酒店,销路特别好。本来准备贮存到第二年夏天的菜,到了当年过年之前就全部卖光了。陈世林一算账,自已腌制坛子菜的利润要比收购坛子菜的利润高出3、4倍。这给了陈世林很大的信心,也让他下决心把生意的重点转向坛子菜。2004年,他添置了600百个坛子,2005年,又加了500个。添了这么多坛子,菜源从哪儿来呢,原来规模小,陈世林一般都是在市场上随机收购。可是这样在价格、质量和供货量上都会有很大的起伏。陈世林想到了要建自己的种植基地。陈世林:“我们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我们是根据市场销售来定的合同,哪一种俏我们就多种一点。” 2005年下半年,陈世林又开始做起了酒店原料特色菜。决定做酒店原料特色菜的原因就是陈世林看到了湘菜在全国市场上的前景。他之前做的腊制品和坛子菜都是很有湘菜特色的,把它们做成熟食,加工成半成品,送到酒店只需要简单的加工就可以上餐桌。这样就能跟做湘菜的酒店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聂拾园是益阳市一家酒店的老板,这家酒店从他父亲的时候就开始跟陈世林合作。自从陈世林开始生产酒店原料特色菜,他们之间的合作就更加密切了。聂拾园:“因为我们现在有70多种菜,70多个菜呢,土菜占30,的比例,有20多道,因为我们全部实现的是末位淘汰制,用了这个末位淘汰制以后呢,他这个20多个菜呢,从来没被淘汰过。所以它这个菜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记者:“末尾淘汰是多少,” 聂拾园:“我们是10,的淘汰率。” 现在陈世林的工作就是在酒店吃饭,借吃饭的机会了解顾客和酒店的需求,之后再根据反馈信息来开发自己酒店原料特色菜的新品种。聂拾园:“自打用了它这个菜以后,顾客想到什么,我们就能够做什么,我们厨师想要什么,他就能开发什么样的新产品。” 目前,陈世林已经跟长沙、益阳等地的多家湘菜馆建立了类似的合作关系,产品的年产值达到了1000多万。
/
本文档为【会做生意的“林结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