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勒克莱齐奥《饥饿间奏曲》的叙事艺术研究

2017-12-22 28页 doc 60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8746

暂无简介

举报
勒克莱齐奥《饥饿间奏曲》的叙事艺术研究勒克莱齐奥《饥饿间奏曲》的叙事艺术研究 I II III摘 要 本 文 旨 在 以 “叙 事 艺 术 研 究 ” 作 为对 勒 克 莱齐奥 的 《 饥 饿 间奏 曲 》 这部 小 说 的 切 入 点。 侧重于充分把握小 说 的 叙事 结 构、 叙 事 视 角 、 叙 事 话语 , 从这三 方 面 来 看 勒克 莱 齐 奥在 创 作 中的 匠 心 独运 , 表现 作 者 在 创作 中 的 叙事 艺 术 的 追 求, 力 求 为学 术 界 对勒 克 莱 齐奥 的 研 究做 一 些有 建 设 性 的补 充 。 最后 ,...
勒克莱齐奥《饥饿间奏曲》的叙事艺术研究
勒克莱齐奥《饥饿间奏曲》的叙事艺术研究 I II III摘 要 本 文 旨 在 以 “叙 事 艺 术 研 究 ” 作 为对 勒 克 莱齐奥 的 《 饥 饿 间奏 曲 》 这部 小 说 的 切 入 点。 侧重于充分把握小 说 的 叙事 结 构、 叙 事 视 角 、 叙 事 话语 , 从这三 方 面 来 看 勒克 莱 齐 奥在 创 作 中的 匠 心 独运 , 现 作 者 在 创作 中 的 叙事 艺 术 的 追 求, 力 求 为学 术 界 对勒 克 莱 齐奥 的 研 究做 一 些有 建 设 性 的补 充 。 最后 , 通过对 以 上 三 方 面的 分 析 ,笔 者 发 现勒 克 莱 齐奥 创 作上 的 特 点 ?? 多 元 化、 多 维 度 的 反 映 问 题 。结 构 上 将各 种 文 学的 和 非 文学 的 形式 进 行 多 元融 合 , 并且 他 笔 下 的 每 一 个 人 物无 论 阶 级出 身 都 可以 自 由 的发 表 自己 的 意 见 ,另 外 将 诗歌 的 语 言 融 入小说当中 , 都 表 明了 作 者 创作 的 多 元化 倾 向。 本文 在 第四 章 中 ,以长篇小说 《 沙 漠 》 和短 篇 小 说《 宝 藏 》为 例 探 讨了 勒 克莱 齐 奥 的 创作 中 , 还有 其 它 作 品 同 样 显 示 出了 多 元 化写 作 的 特点 , 总 结出 在 《饥 饿 间 奏 曲》 里 的 多维 度 、 多 元 化写作并不仅仅是个例。本文共分为引论、正文和结语三 部分。 导 论 部 分 主 要 是 针 对 性 地 介 绍 目 前 国 内 国 外 对 勒 克 莱 齐 奥 小 说 的 研 究 概 况 , 指 出 过去 对 于 勒克 莱 齐 奥研 究 的 优势 和 不足 。 同 时 ,提 出 笔 者选 择 《 饥 饿 间奏曲》的“叙事艺术”为研究切入点的原因,以及本篇研究论文的理论支持。 正文 部分分为四 个部分: 第 一 部 分 , 叙事 结 构 :拼盘组合、杂糅共陈 。在 通 观 整 部 《饥 饿 间 奏曲 》 的基础上, 从 始 于 味觉 、 止 于听 觉 的 拼盘 组 合式 的 叙 事 形式 , 将 味觉 、 嗅 觉 、 触 觉 、 听 觉等 进 行 融合 , 小 说正 文 部 分的 结 构也 和 《 博 莱罗 》 一 样是 种 “ 间 奏 曲式” 。并且在 小说正文部分 中,作者将 回忆散文、目击证人性文字 、旅行见闻 三种叙事手段 进行杂糅共陈的展示,让读者 见证了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 第 二 部 分 , 叙事 视 角 :零 聚 焦 、 内聚 焦 、 外聚焦 。 主 要 依 据热 奈 特 提出 的 “三分法” (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这三方面,细读勒克莱齐奥在叙事上的 巧妙构思。 在“零聚焦”视角中,作者 以一种 全知全能的视角来呈现人物性格、 故 事背景、情节发展等小说元素; “内聚焦” 视角则采用小说中人物的眼光来呈 现他们对事物的感受; “外聚焦”视角则是不 动声色的客观描述人物的或者景物 的外貌、形状,透过这些来渲染气氛,起到了暗示性的作用。 第三部分, 叙事 话 语 :诗 意 的 言 说。 这 部 分 勒 克 莱 齐 奥在 《 饥 饿间 奏 IV曲 》 这 部 小说 中 的表现出的 语 言 特色, 从 简短的 文 字 和 结构 、 “重 复 ” 手法 的 使 用 、 通 过 语言 营 造 的画 面 感 、通 过 意 象描 绘 出的 人 物 心 理以 及 人 物之 间 有 哲 理 性 的 对 话 ,来 分 析 这部 小 说 的话 语 是 一种 具 有诗 歌 特 点 的语 言 , 以及 这 种 诗 性 化的语言的形成原因 。第四部分, 一点 延 伸 :多维 度 统 摄下 的 多 元化写 作 。 通 过 对以 上 三 部分 的 分 析 和 研 究, 笔 者 注意 到 在 《饥 饿 间 奏曲 》 这部 小 说 中 ,勒 克 莱 齐奥 的 创 作 特 点就是多元化。那么这个多元化的特点并不仅出现在《饥饿》这一部小说当中, 这 个 创 作 特点 和 他 的人 生 经 历、 思 想 都是 分 不开 的 , 在 他的 其 他 作品 中 都 有 显 现 , 本 文 仅以 长 篇 代表 作 《 沙漠 》 和 短篇 《 宝藏 》 为 例 ,说 明 勒 克莱 齐 奥 在 叙 事艺术方面的这个独特性。 结 语 部 分 总 述全 文 主 旨, 指 出 《 饥饿 间 奏 曲》 在 叙 事 艺 术 上的 特 点 。虽 然 不 能 说 是 作家 的 独 创, 但 是 起码 是 一 种独 特 的风 格 特 点 ,成 就 了 一名 来 自 于 主 流 文 明 国 家的 作 家 ,对 于 主 导文 明 之 外和 之 下 的 文 明 的 关注 。 在 现代 文 学 的 多 数 作 家 还 停留 在 对 于现 代 文 明的 质 疑 和控 诉 、单 纯 的 见 证现 代 社 会的 虚 无 的时 候 , 勒 克 莱齐 奥 用 诗意 的 文 字给 相 信 文字 力 量的 人 们 构 建了 一 个 还有 希 望 的 城 堡 。 关键 词 : 《饥饿间奏曲》 ; 叙事结构 ;叙事视角 ; 叙事话语; 多元化写作VABSTRACT 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 make the “research of the narrative art” as an entry point for the study on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s nearly published novel “Ritournelle de la faim”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is novel’s structure , the focalization and the words to analyze the “narrative art” in this novel.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other two novels -“Desert” and “Tré sor”. Analyzing the diversification writing of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s narrative art is a normal on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rincipally: introduction, the text and conclusion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s novel, and gives the reason why I choose the research of the narrative art as a entry point for the study on “Ritournelle de la faim”The text includes four relative chaptersChapter ?, The Distinctive Narrative Structure. First, this novel structure begins in the taste feeling and end in the listen feelingSecond, grouped the musical types and fragments in this novelLast , the open form of the novel is investigated. A form of juxtaposes separate places, times and discourses without mediationThe novel merges with the prose of recollection, the witness literature and the travel story together. This alloy is strong enough to carry a sincere consciousness that is open to global reality Chapter ?, The Elaborate Narrative Focalization. This part based mainly on Gérard Genette’s famous simplified concept that is Zero View Point, Inner View Point and Outer View Point to scrutinize the wonderful and original concept of “Ritournelle de la faim ”Chapter ?, The Poetic Narrative Words.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 the words in the “Ritournelle de la faim”. This novel’s words is very poeticIt lets the readers have enough space to image. Then it finds the causes of the poetic narrative wordsChapter ?, Writing in a multiple angleThrough the three chapters’ research above, it conclude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J.M.G Le Clézio’s creations isVIdiversificationThis chapter introduces “Desert” and “Tré sor” that is the other two novels of J.M.G Le Clé zio. To prove the diversification writing in “Ritournelle de la faim” is not only a accidental caseConclusion: This part concludes the main ideas of the paper. The “Ritournelle de la faim” has a basic spirit in narrating- Diversification. This characteristic of J.M.G Le Clézio’s makes him a very special writer Key Words : “Ritournelle de la faim ” ;Narrative Structure ;Narrative Focalization ; Narrative Words ;Diversification writing VII目 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 VI 引 言1 一 叙事结 构:分 类 组合 ,杂糅 共 陈 7 (一)分类 组合式的叙事形式7 二 杂糅共陈的叙事手段..11 二 叙事视 角:零 聚焦、 内聚焦 、外聚 焦. 15 (一) 对比中展示的零聚焦15 (二) 旁者心中的内聚焦..17 (三) 不动声色的外聚焦..19 三 叙事话 语:诗 意的言 说..22 (一) 小说语言的诗性化追求.22 (二) 小说语言诗性化的成因.28 四 一点延 伸:多 维度统 摄下的 多元化 写 作31 (一) 结构上的多元化.31 (二)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声音..34 结 语. 37 参考文献. 40 附录43 (一)勒克莱齐奥主 要作品篇名辑录.43 (二)中国内地研究勒克莱齐奥作品期刊报纸论文篇名辑录..44 (三)中国内地勒克莱齐奥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篇名辑录.481引 言 继印度作家 奈保尔等人之后,2008 年诺 贝尔文学奖又授给了一个背景复杂, 游 走 在 各 种文 化 之间 , 游 离 于各 种 文 学流 派 之外 , 既 时 尚又 传 统 的, 并且 在文 坛上别树一帜 的 世 界 公 民 ?? 法国作家让- 马利?古斯塔夫? 勒克莱齐奥 (Jean-Marie Gustave Le Cl ézio ) 。1963 年 ,勒克莱齐奥 年仅 23 岁便站上了 一个 不 可 小觑 的 创 作的 高 度 ,他 的 处 女作 《 诉讼 笔 录 》 发 表 不 久 便斩 获 当 年 的 勒多文学奖。 之后的作品《沙漠》又获得了法兰西学院颁发的保尔?莫朗大奖。 由此 可 见 ,勒 克 莱 齐奥 的 创 作在 法 国 评论 界 还是 受 到 了 很高 的 重 视 的 。他始终 保 持 着 作 为一 名 作 家的 敏 感 和责 任 感 ,他认为 “ 当 我 写 作的 时 候 ,我 首 先 会 努 力 转 述 我 跟岁 月 和 事件 的 关 系。 我 们 生活 在 一个 令 人 苦 恼的 时 代 ,一 个 令 我 们 自 己 饱 受 理念 及 意 向的 混 乱 所轰 炸 的 年代 。 而当 今 的 文 学所 起 的 作用 就 是 回 应 ? 这 种 混 乱 不堪 的 局面 。 ” 所 以 在 勒克 莱 齐 奥的小 说 中 , 往往 都 会塑 造 一 个不 断 寻找精神家园的人物 。 根据诺贝尔奖的官方统计数据表明, 到目前为止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已多达四 十 余 部 , 其中 以 《诉 讼 笔 录》 、 《沙 漠 》 为代 表的 十 余 部 作品 更 是已 经 翻 译成 英 文 、 德 文 、瑞 典 文 、中 文 , 在世 界 各 地受 到 很多 读 者 的 欢迎 。 总 体而 言 法 国 评 论界对勒克莱齐奥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与作家的创作同步 的。 在法国评 论界, 勒克莱齐奥 自从《诉讼笔录》发表之后 便受到很多关注 , “这部小说(指《诉讼 笔录》 ,笔者注)使他声名大振,受到法国文学界大师级的人物如雷蒙 ?格诺、 ? 让? 吉奥诺的力挺, 哲学家福柯、 德勒兹也对他表现疯狂的作品表示赞赏 ” 。 “他 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作品问世,每年都有来自文学界的关注与评论。尽管是远离媒 体、上镜率最低的作家,他却是法国当代被翻译、评论得最多的作家。更不消说 在 1994 年,勒?克莱齐奥被法国《读书》杂 志的读者票选为 ‘当代法国在世的 ? 最伟大的作家 ’” 。 这三十余年来针对勒克莱齐奥的创作的相关评论大致 分为两 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 世纪60 年代 到70 年代 末。 自从《诉讼笔录》发表之后, ? [ 法] 勒克 莱齐 奥著: 《 克 莱齐 奥访 谈录 》 , 邓中 良译 ,载 《 外国 文艺》,2009 年 第1 期 ,第4 页 。 ? 董强: 《勒 克莱 齐奥 :其 人, 其作 品》 ,载 《 中 华读 书 报》,2008-10-15 ,第5 版。 ? 袁筱 一: 《 勒克 莱齐 奥: 新 童话 世界 的缔 造 者 》 , 载 《? 望 东方 周 刊》 ,2008 年第39 期 , 第130 页。1评论界 尽 管对 这 部 勒氏 小 说 的评 价 褒 贬不 一 ,但 还 是 非 常肯 定 勒 克莱 齐 奥 的 突 破 传 统 的 创作 手 法 的。 因 为 当时 法 国 的“ 新 小说 派 ” 在 文坛 掀 起 一 股不小的旋 风 , 受 到 很多 人 的 模仿 和 追 捧, 勒 克 莱齐 奥 的早 期 作 品 受到 这 个 流派 不小的影 响。 这 一 阶段 的 评 论也 多 集 中在 对 勒 式的 新 小说 式 手 法 和作 品 主 题的 研 究 这 个 阶 段 评 论 界的 关 注 重点 主 要 集中 在 对 其小 说 主题 的 探 讨 上面 。 评 论界 相 当 肯 定 他作品中的“现代科技、社会对人类成长的影响”的主题 。Lynn Kettler Penrod 和 Ann Arbor 发表于1976 年的 The rules of the game the novels of J.-M. G. Le Clé zio 1963--1973 是这个时期的代 表之作。 第二个阶段是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到现在 。70 年代后期,评论界已经注 意到 勒 克 莱齐 奥 小 说中 对 社 会边 缘 人 群的 关 注, 已 经 发 现作 者 的 创作 语 境 从 单 纯的法兰西 到 广阔的 世 界 主 义语 境 。 另外 , 评论 家 们 也 注意 到 勒 克莱 齐 奥 在创 作手法上 逐渐 脱 离 了新 小 说 式描 写 的 繁琐 细 碎 转 向 更 加 清新 自 然 的简 单 风 格 , 这些作者 创作 的改变都成为了评论界热议的焦点 。到了90 年代以后,由于作家 的 阅 历 不 断地 丰 富 ,视 野 的 不断 开 阔 ,他 的 世界 视 野 和 人文 情 怀 进一 步 拓 宽 , 评 论 界 也 就更 加 关 注 作 家 对 欧洲 文 明 之外 的 边缘 文 化 、 种族 的 关 注 , 他们关注 并 且 研 究 作 家 作 品 中 的 文 化 、 历 史 。 这 时 期 的 代 表 作 是 Marlies Kronegger 和 Anna Teresa Tymieniecka 主编的 Life : differentiation and harmony-- vegetal, animal, human 。 因为文字风格的清新自然, 作品的突 出主题是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 谐,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 形之下, 中国 大 陆 的 勒克 莱 齐 奥 研究 则 相 对落 后 许 多 。 虽然 钱林森、许 均 早在1983 年翻译并出版了 《沙漠》 ,但是因 为市场等原因,直到1992 年才由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成名作《诉讼笔录》 和短篇集子《少年心事》 , 其后 的 十五年间, 直到 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 国内仅只翻译了他的四部 小说 《战 争》 、 《流浪的星星》 、 《金鱼》 、 《乌拉尼亚》 。2008 年之后 , 顶着 “诺贝尔文学奖 新科得主” 的头衔,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也越来 越 被大家所熟悉, 此时引进了 《飙 车》 、 《看不见的大陆》 、 《饥饿间奏曲》等几部新作。 到 2010 年 10 月 为止,国 内已有的 勒克莱齐奥的大作有: 钱林森、 许均翻译的 《沙漠》 ; 金龙格翻译的 《少 年心事》 ;许均翻译的《诉讼笔录》 ;李焰明、袁筱一翻译的《战争》 ;袁筱一翻 译的《流浪的星星》 ;郭玉梅翻译的《金鱼》 ;紫嫣翻译的《乌拉尼亚》 ;金龙格 翻译的《飙车》 ;袁筱一的《看不见的大陆》 ;余中先翻译的《饥饿间奏曲》 。 在 中短篇小说方面,1984 年《外国文学》杂志刊登了勒克莱齐奥的《小克鲁瓦》 , 21985 年在 《外国文学》 上刊登了 《艾莉娅》 , 其 后 《当代外国文学》 、 《世界文学》 、 《 世 界 文 学》 等 多 部国 内 权 威杂 志 都 刊登 了 勒克 莱 齐 奥 的多 篇 短 篇小 说 。 虽然 到目前为止国内 选择 的 勒 克 莱齐 奥 的 译介 作 品数量虽然 不是 很 多 ,但 是 具 有 很 大程度的代表性,连勒克莱齐奥也对这一选择表示了肯定: “这一选择很好, 应 ? 该说与我写作发展的情况是相当一致的。 ” 中译本出版 年份 (以第 一版为 作品名称 发表年份 例) 《诉讼笔录 》 1963 年 1992 年 《梦多和其 他故事》 (中译本 1978 年 1992 年 名为《少年 心事》 ) 《沙漠》 ( 中译本名 为《沙漠 1980 年 1983 年 的女儿》 ) 《战争》 1970 年 1994 年 《流浪的星 星》 1992 年 1998 年 《金鱼》 1997 年 2000 年 《乌拉尼亚 》 2005 年 2008 年 《飙车》 未知 2009 年 《看不见的 大陆》 2006 年 2009 年 《饥饿间奏 曲》 2008 年 2009 年 对于这名2008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新贵, 国 内 的评论界大多数并不熟悉。 截止 2010 年 12 月在“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 版总库”以“勒克莱齐奥”为主题 关键词检索一共出现了 八十余条相关结果,除 开10 篇对 作家的中短篇小说的 译 介 ,以及 10 篇介绍作家获奖的新闻 以外,有关 研究论文 的条目 一共有 64 条, ? 许钧: 《 勒 克莱 齐奥 的文 学创 作与 思想 追 踪?? 访 诺贝 尔 文学 奖得 主勒 克莱 齐奥 》 ,载 《 外国 文学 研究》,2009 年第2 期 ,第8 页 。3具体时间分布和论文数量见表。 数量 日期 1984-2000 2001-2007 2008 2009 2010.10 单篇论文 4 0 18 27 15 硕士学位 0 1 1 1 4 论文 由 上 表 可 见 ,国 内 在 作 家获 得 诺 贝 尔文 学 奖 之后 , 对 勒 克 莱齐 奥 其 人 、 其 作品 的研究热度在逐渐升温,但是 到 2010 年 12 月为止, 国内还没有出版一本 勒 克 莱 齐 奥研 究 的 专著 , 不 可否 认 , 国内 对 勒克 莱 齐 奥 研究 专 著 的缺 失 无 疑 是 一 件 令 人 缺憾 的 事 情。 可 以 说, 中 国 大陆 对 于勒 克 莱 齐 奥的 研 究 的深 度 和 广 度 与国内对 和他 同 时 期的 米 兰 ?昆 德 拉 ,与 他 齐名 的 佩 雷 克 等 人 的 研究 有 很 大 差 距。 概括而言,上世纪国内有关勒克莱 齐奥的 评 论 文 章 多 以 译 作 序 言 的 形 式 出 现 。 侧 重 于对 单 部 作品 的 简 单介 绍 , 以及 对 作品 的 主 题 意义 、 人 物形 象 和 写 作 技 巧 的 印 象式 的 简 单点 评 。 研究 法 国 文学 的 泰斗 柳 鸣 九 先生 在 短 篇小 说 《 少 年 心 事 》 中 文译 本 序 言 ?? 《 卢梭 风 致 的精 灵 》中 极 力 推 崇主 人 公 对一 切 外 在 环 境的淡然 态度 ,并肯定主人公不断追寻自我, 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过程, 他 认 为 主 人公 的 这 种追 求 , 正好 体 现 了“ 现 代人 的 需 要 与渴 求 , 体现 了 作 者 一 颗 痛 感 现 代生 活 的 缺陷 而 陷 入焦 虑 地 关心 着 人的 自 然 本 性之 复 归 ,关 心 着 人 对 ? 现实条件之超脱的心灵” 。他的《诉讼笔录》的序言 ??《对西方现代文明的 极端 厌弃》 中 着 重 讨论 了 勒 克莱 齐 奥 在人 物 塑造 上 的 技 巧和 手 段 ,从 亚 当 原 始 化、 非人化、 物化的奇特感受出发, 将勒克莱 齐奥的创作定性为 通过对亚当 ? 波 洛 的 塑 造 表现 了 作 者 对 现 代 文明 的 厌 弃和 否 定。 这 一 定 性为 后 世 研究 者 研 究 勒 克 莱 齐 奥 的作 品 提 供了 理 论 支持 和 研 究方 向 。 除 此 之 外 ,袁 筱 一 先生 也 不 遗 余 力 地 推 广 国内 的 勒克 莱 齐 奥研 究 。她 的 《 在流浪 中 发 现 自己 的 家》 、 《 跨越 克 莱 齐奥的门槛》 等论文中高度评价了勒克莱齐奥的主题。 并且在 她的 专著 《文字 传 奇 : 法 国 现代 经 典 作家 与 作 品》 中 专 辟一 章 ,写 的就是 勒克 莱 齐 奥的作品《流 浪的星星》 ,她分析了勒克莱齐奥的 创作动因 ,及其作品中体现的对精神家园的 ? [ 法] 勒克 莱齐 奥著: 《 少 年心 事 》 ,金 龙格 译, 桂林 : 漓 江 出版 社,1992 年 版, 译本 序 。4追寻 。 而 赵秀 红 在 《试 析 勒 克莱 齐 奥 小说 中 “水 ” 的 意 象》 对 勒 克莱 齐 奥 小 说 中 的 “ 水 ”的 意 象 进行 了 总 结和 分 析 ,归 纳 出“ 水 ” 在 勒克 莱 齐 奥作 品 中 的 意 义和作用。 鲁京明、冯寿农的《与沙漠的和谐 结合 ?? 析勒克莱齐奥的沙 漠》 从 形 式 入 手考 察 《 沙漠 》 的 叙事 结 构 ,发 现 小说 中 存 在 的对 立 又 有联 系 的 二 元 结构, 并 且分 析 这 个二 元 结 构的 象 征 意义 , 从而 彰 显 作 者的 哲 学 思想 和 写 作 意 图 , 体 现 人只 有 与 自然 和 谐 相处 才 能 回归 幸 福的 生 活 。 另外 , 苏 州大 学 文 学 院 的 邱睿 和 石磊 分 别 将 《 乌 拉尼 亚 》 、 《 寻 金者 》 和 中 国 国 学的 经 典作 品 《 桃花 源 记诗并序》 、 《 桃花 源 记 》进 行 对比 性 的 阅读 ,为 国 内 的 勒克 莱 齐奥 研 究 进行 了 两 次 有 益 的尝 试 , 也 充 分 体 现了 作 为 文学 类 研究 生 的 世 界性 眼 光 和文 学 功 底 。 而 宋 晓 春 、高 小 斐 、张 平 、 潘勤 奋 等 人 则 另 辟蹊 径 , 分 别在 自 己 的论 文 当 中 探 讨 了 勒 克 莱齐 奥 小 说的 生 态 美学 思 想 。 由 此 可见 , 国 内 的勒 克 莱 齐奥 研 究 已 经 开 始 向 纵 深的 方 向 发展 , 越 来越 多 的 学者 们 注意 到 作 家 的作 品 给 人带 来 对 现 代 文 明 的 反 思, 对 弱 小族 群 的 关注 , 对 作家 在 作品 当 中 带 给读 者 的 单纯 的 精 神 慰 藉和感动 都表示 相当称许 , 也许 这 也 是评 论 界将 勒 克 莱 齐奥 与 莫 里亚 诺 、 佩雷 克一起并称为“法兰西三星” ,将他们的创作称为“新寓言派”小说的原因。 而在评论分析作家作品 和作家思想 中, 国内评论界 对文本的选择 也有所侧重: 小说名称 数量 《沙漠》 3 《诉讼笔录》 4 《乌拉尼亚》 14 《寻金者》 2 《少年心事》 2 《战争》 3 其它 国内目前的这些研究 论文, 国内 的勒克莱齐奥研究可以说还是一块有很大发 掘 可 能 和 研究 空 间 的处 女 地 , 虽 然 取 得了 不 少令 人 惊 喜 地成 果 , 也有 越 来 越 多 的专家 学 者加 入 到 了研 究 队 伍中 来 , 并且 对 勒克 莱 齐 奥 研究 也 确 实做 出 了 卓 越 的贡献, 但是 还 有 很多 局 限 与不 足 。 具体 表 现为 : 一 、 北京 外 国 语大 学 的 谈 佳 在2002 年的时候 写了 《从反抗现代社会到找寻 自由天地》 的学位论文,2008 年 5北京语言大学丁秋珍的 《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 成人化的青少年》 ,2009 年厦门大 学严同辉的《对现代社会的极端厌弃:一个原始人在现代社会的遭遇》 , 可能由 于 这 几 位 同学 都 来 自法 语 专 业, 所 以 对作 家 作品 的 研 究 多侧 重 于 研读 人 物 及 其 思 想 , 而 缺少 文 学 理论 方 面 的支 撑 , 对作 家 的创 作 特 点 创作 风 格 等分 析 相 对 较 少 。进入2010 年之后,苏州大学的尹利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何永艳发表了研 究 勒 克 莱 齐奥 的 生 态美 学 思 想的 学 位 论文 , 扬州 大 学 的 程培 蕾 发 表了 《 论 勒 克 莱齐奥小说的流浪意识书写》 , 苏州大学的石磊发表了 《人的流浪和植物的欲望》 的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文学 专 业 的同 仁 们 开始 把 文学 理 论 方 面的 资 源 带入 到 了 勒 克 莱齐奥的研究中去。 二、因为《乌拉尼亚》 被授予“‘21 世 纪 年 度 最 佳 外 国 小 说 ’ 评选 2006 年 度 法 语 文 学 入 选 作 品 ” , 这 部 小 说 国 内 读 者 更 为 熟 知 , 所 以 研 究 重点 主要 还是 放在 这 部作 品之 上 。 对 于 其 他 作 品 的 研 究 , 和 作 家 创 作 整体性的把握还比较薄弱。 三 、 对 勒 克 莱 齐 奥 作 品 的 研 究 多 为 赏 析 式 的评 论,缺乏条分缕析的系统性和精辟 透彻的 深入性;四、国内的大多数学者 都肯定勒克莱齐奥对现代文明的控 诉,对 异域 世界、边缘族群的关注,所 以将他定位成一名写生态、 写 理 想 、 写 乌 托 邦 社 会 的 作 家 , 关 注 于 作 品 的 思想性研究,对作家的创作技巧, 作品的 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 少 。由于 国 内 对 勒 克 莱 齐 奥 作 品 的 译 介 引 进 还 不 是 很 多 , 所以 国 内 的 大 多 数 评论文章限制在勒克莱齐 奥的《 诉讼笔录 》 、 《 沙 漠 》 、 《 乌 拉 尼 亚 》 等 给 作 者带来巨大声誉的早期 作 品 之 上 , 而 且 多 数 评 论 仅只关注的作品中的生态 主题和 作者的生态思想,对于作者 的近期 作品和作者的叙事技巧、 创作 特 点 相 对 分 析 不 多 , 因 此 ,笔 者 拟 从 勒 克 莱 齐 奥 发 表 于 2008 年 的 新 作《 饥 饿 间奏曲》为研究对象,以这部 近 作 的 叙 事 艺 术 为 切 入 点 。 因为叙事学研究 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显学, 它 的 概 念 、 术 语 纷 呈 , 所 以 在 笔 者 的 这 部 研 究 作品中,仅选取《饥饿间奏曲》这 部小说 中 比较突出的几个特点来进行细 读 、分 析 , 在 充 分 把 握 小 说 的 叙 事 结 构 、叙 事 视 角 和 叙 事 语 言 的 基 础 之 上 , 发现作者创作的多元化特点, 这 个 特 点 不 仅 仅 只 是 在 《 饥 饿 间 奏 曲 》 这 一 部 作 品 当 中 , 而 且 在 他 的 其 它 作 品 当 中 也 早 就 有 了 这 样 的 叙 事 特 点 的 先 例 。 最后,在结语部分,笔者了《 饥饿间 奏曲》这部小说的价值意义 ?? 作家用纯净优美的文字构建了一个 让 人 避 开 世 俗 烦 恼 的 城 堡 , 给 每 一 个 相 信 文 字 力 量 的 人 一 种 肯 定 的 力 量 。6一 叙事 结构 : 分类 组合 ,杂糅共 陈 法国作家让-马利? 古斯塔夫? 勒克莱齐奥 (Jean-Marie Gustave Le Cl ézio )甫一登上文坛,便体现出勇于在作品中创新的特点,在他的《诉讼笔录》 采 用 了 日 记片 段 、 报纸 段 落 、医 疗 事 故报 告 等形 式 , 将 人物 混 杂 的困 惑 , 对 前 途 的 迷 茫 和不 安 很 好的 表 现 出来 , 从 此 勒 克 莱齐 奥 的 小 说 便 贴 上 了个 性 化 的 标 签 。 但 是 他又 是 一 位不 断 开 拓自 己 的 视野 , 勇于 在 作 品 中表 现 自 己思 想 的 优秀 作家 , 这 部《 饥 饿 间奏 曲 》 在形 式 结 构上 就 进行 了 与 以 往 的 作 品 不同 的 尝 试 , 并且 给 读 者一 种 耳 目一 新 的 感受 。 在 “正 文 ”部分 ?? 艾黛 尔 的 生活 故 事 的 之 前和之后, “作者安排了‘前奏曲’和‘尾声’ : ‘前奏’是作者勒克莱齐奥记忆 中 的 ‘ 饥 饿间 奏 曲’ , 讲 饥饿 给 人带 来 的 饥不择 食 的 感 觉; ‘ 尾声 ’ 则 是主 人 公 ‘ 未 来 的 ’儿 子 从 母亲 那 里 听来 的 《 博莱 罗 》舞 曲 首 演 的壮 观 场 景, 讲 强 烈 的 音乐节奏给人心灵的震撼。以饥饿为主题的‘前奏’ ,充满了一种混杂酸甜苦辣 的味觉感受,而以《博莱罗》为主题的‘尾声’ ,则充满了嘈嘈切切的壮美的听 觉 感 受 。 从味 觉 引 入, 在 从 听觉 引 出 ,使 得 读者 对 整 篇 小说 有 了 更多 感 官 上 的 ? 经验。 ” 而在“ 正文” 部分的 艾黛尔 的故事 里 ,作者 不 仅选用 了如《 博莱罗》 一样的奏鸣套曲的结构, 让第一主题 (精神上 的饥饿) 、 第二主题 (少女的成长) 交 互 统 一 ;而 且 将 小说 与 旅 行故 事 、 分析 性 小品 、 回 忆 散文 、 目 击证 人 性 文 献 融合起来,达到了一种杂糅共陈的效果。 (一 )分类 组合式 的 叙事形式 《饥饿间奏曲》一书一共分为前奏、正文、尾声三个部分。前奏讲的是人对 于饥饿的生理感觉,对于食物的渴望,享受食物时刻骨铭心的幸福。 “我会喝光 ? 罐 头 里 的 油, 吃 下大 把 的 盐, 并 把舀 油 和 奶粉的 汤 匙 舔 得干 干 净净 。 ” 饥饿是 ? [ 法] 勒克 莱齐 奥: 《 饥饿 间奏 曲 》 , 余 中先 译, 北京 : 人 民 文学 出版 社,2009 年 版, 译本 序。 ? 同上 ,第 1 页 。 7物 质 的 匮 乏造 成 的 ,而 “ 食 ”是 人 类 最基 本 的物 质 生 活 要求 。 在 前奏 里 , 我 们 见识到 了 物质 层 面 的饥 饿 。 尾声 部 分 讲的 是 母亲 观 赏 《 博莱 罗 》 演奏 时 的 震 撼 感 受 。 在 这部 小 说 里, 以 味 觉作 为 开 始, 以 听觉 结 束 全 篇, 虽 然 前奏 和 尾 声 不 过寥寥数百字,但是作者这样的结构方式还是让人印象颇为深刻。 前 奏 一 共 有 六个 自 然 段 。第 一 段 总 写我 对 于 食物 的 渴 望 。 二、 三 、 四 段 分 别 描 写 了 在我 记 忆 中最 让 我 印象 深 刻 三种 食 物 ?? 白 面 包、 罐 头 肉、 奶 粉 。 第 五段总结。第六段引出下文。 第 二 段 主 要 写的 是 白 面 包与 灰 面 包 的对 比 。 灰面 包 是 战 争 期间 在 面 包 店 里 售 卖 的 面 包, 它 主 要是 用 变 质的 面 粉 加上 木 屑做 成 的 , 使用 这 种 材料 做 成 的 面 包 , 应 该 来说 是 绝 对不 可 能 通过 食 品 卫生 部 门的 检 验 的 ,也 不 被 允许 进 入 市 场 的 , 但 是 在二 战 期 间, 这 种 面包 不 仅 进入 了 市场 , 甚 至 可以 说 是 百姓 生 活 中 赖 以 充 饥 的 为数 不 多 的主 食 。 虽然 作 者 并没 有 花多 少 笔 墨 描写 灰 面 包, 反 而 侧 重 于描写 白 面包 的 纯 净的 白 颜 色, 让 人 垂涎 的 香味 , 云 朵 一般 的 触 感, 但这样的 欲擒故纵却巧妙地 对比出了灰面包的用料的低劣、口味的低级。于这对比之中, 战 争 期 间 百姓 生 活 的艰 难 , 物质 的 匮 乏不 言 而喻 。 在 第 三段 中 , 作者 写 的 是 美 国 的 罐 头 肉。 对 于 没有 经 历 过饥 饿 的 人来 说 ,罐 头 肉 是 等同 于 穷 人食 品的,在 某些地方甚至被称为“魔鬼的肉” ,可对于经 历了战争深刻地 了解了饥饿 的我而 言,这粉红色的散发着些微肥皂香的肉糜“让我的心中充满幸福” 。我长久的保 留 着 装 肉 的罐 头 盒 子, 将 他 们做 成 军 舰, 细 心地 涂 上 灰 色的 漆 。 第四 段 写 的 是 战 争 期 间 红十 字 会 发放 的 奶 粉。 作 者 细腻 的 描写 了 这 种 奶粉 的 温 热细 密 , 通 过 这 些 描 写 一个 贪 婪 的舔 食 奶 粉的 孩 子 可爱 又 可怜 的 形 象 出现 在 读 者面 前 ,而在 食 不 果 腹 的战 争 年 代, 任 何 能填 饱 肚 子的 东 西都 会 令 人 感到 安 慰 和亲 切 的 现 实 感受也通过作者的描写令人感同身受 。 在这几段文字中,出现了几个有关于颜色的词“白色” 、 “灰色” 、 “粉红色” “胭脂红色” 。 真正用面粉做成的面包是白色, 用劣质面粉做成的 面包是灰色的; 肉 糜 是 粉 红色 的 , 装肉 糜 的 罐头 被 我 漆成 了 灰色 ; 奶 粉 是白 色 的 ,奶 粉 盒 子 上 的 石 竹 花 是胭 脂 红 色的 。 是 什么 让 作 者在 写 这几 个 食 物 的时 候 特 别交 代 了 它 们 的颜色呢。 在第五段中作者写道 “我从灰色的 岁月中出来, 我进入到了光明中” 。 那 么 很 明 显, 作 者 对于 战 争 的记 忆 是 阴暗 惨 淡的 一 段 阴 影。 所 以 劣质 的 圆 面 包 他 选 择 了 灰色 体 现 了只 能 吃 劣质 面 包 的辛 酸 ,而 让 他 体 验到 幸 福 的方 面 包 、 肉 糜、 牛 奶 ,他 选 择 了 代 表 圣 洁和 温 暖 的白 色 和粉 红 色 。 奶粉 的 外 包装 盒 子 上 胭 8脂 红 色 的 石竹 花 同 样有 隐 含 意义 。 石 竹其 实 是我 们 现 在 非常 常 见 的花 卉 ?? 康 乃馨,康乃馨原本就 是母亲节的专属花朵,它的花语是“母亲的慈爱” 。当母亲 节 的 时 候 ,母 亲 在 世的 人 会 别上 红 色 的康 乃 馨。 作 者 特 意交 代 了 红十 字 会 发 放 的 奶 粉 包 装盒 子 上 印制 的 花 卉品 种 和 颜色 的 用意 也 就 十 分明 显 了 ,他 传 达 的 就 是 在 残 酷 的战 争 中 ,人 间 的 温馨 和 温 情。 而 特意 保 留 下 来做 成 军 舰, 涂 上 灰 漆 的 罐 头 盒 子, 也 表 现了 战 争 留给 作 者 的创 伤 ,战 争 的 苦 乐年 华 跃 然纸 上 。虽然 战 争 时 期 “我 ” 只 是个 孩 子 ,但 越 是 孩子 对 战争 的 体 会 却更 为 敏 锐和 直 观 , 而 战争给“我”这个孩子留下的创痛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消减。 除此之外,在《饥饿间奏曲》中还有听觉的魅力。首先, 《博莱罗》 的曲子 在 整 部 小 说中 出 现 了三 次 , 而作 者 甚 至专 门 辟出 了 “ 尾 声” 这 个 部分 写 母 亲 对 儿 子 讲 述 欣赏 《 博 莱罗 》 首 次演 出 的 感受 。 为什 么 作 者 对这 首 法 国著 名 作 曲 家 莫 里 斯 ? 拉威 尔 的 作品 情 有 独钟 呢 ? 在作 品 中, 他 甚 至 借女 主 人 公艾 黛 尔 的 口 表达了自己对于拉威尔的极度尊敬 ??“拉威尔是个天才” 。在音乐艺术当中, 主 要 分 为 单声 音 乐 、主 调 音 乐、 复 调 音乐 。 为什 么 作 者 却 要 独 辟 一章 单 写对这 部作品的感受呢?在复调音乐中,奏鸣曲式是一种主要的复调音乐形式 。 “该曲 式 结 构 为 全章 分 为 三大 部 分 :第 一 , 呈示 部 ?? 在 主 调 中第 一 主 题出 现 后 , 转 入 新 调 , 并在 新 调 中引 入 第 二 主 题 , 与第 一 主题 形 成 对 比; 第 二 ,展 开 部 ?? 通 过 各 种 手法 诸 如 主题 处 理 、转 调 等 ,充 分 发挥 呈 示 部 各主 题 中 具有 特 征 的 因 素 ; 第 三 ,再 现 部 ?? 基 本 上是 呈 示 部的 再 现 , 但 第 二 主题 仍 须 回到 主 调 , 以 求 得 全 曲 调性 的 统 一。 该 曲 式结 构 之 外可 加 上引 子 或 尾 声。 出 于 构思 需 要 , 作 曲家可以对其中的种种环节进行‘手术’ ,以 便更改地强化乐曲在戏剧性对比或 冲 突 的 基 础上 真 正 获致 最 具 有交 响 性 效果 的 变化 与 发 展 。所 以 , 交响 曲 实 际 上 ? 就是用奏鸣套曲形式写的作品。 ”《博莱罗》 是拉威尔借鉴西班牙舞曲 “博莱罗 ” 的标题创作成的一首含有民 间舞蹈风格的交响乐。它是一 首罕见的音乐作品,出来最后两小节的转调之外, 全 曲 都 在 C大 调 之 上; 除 了 逐渐 加 强 且升 高 的音 高 之 外 ,全 曲 在 节奏 和 节 拍 上 没 有 任 何 的改 变 。 它在 四 小 节没 有 变 化的 乐 曲之 后 出 现 了第 一 主 题, 稍 后 出 现 的 第 二 主 题是 对 第 一主 题 的 回答 , 这 种交 互 的回 答 重 复 了九 次 , 既没 有 展 开 也 没 有 变 奏 ,最 后 第 二主 题 回 到了 主 调 上, 和 第一 主 题 一 起构 成 了 全曲 的 统 一 , ? 吴锡 民 : 《喧 哗与 骚动 结构 对音 乐艺 术吸 纳论 》 , 引自 《 欧美 文学 论稿》,南宁 : 广西 教育 出版 社,2008 年 版,第151 页。9整首曲子在暴烈中结束。 这 《饥饿间奏曲》 的 整部小说在结构形式上也 和这首交响乐一样, 稍微不同 的 是 作 者 加上 了 前 奏和 尾 声 的部 分 , 起到 引 出和 收 束 正 文, 加 强 小说 的 戏 剧 化 效果。小说 正 文 也 分为 三 个 部分 ?? 紫房 子 、坠 落 、 寂 静。 如 上 节所 述 在 前 奏 部 分 , 作 者主 要 写 的是 物 质 层面 的 饥 饿, 而 在接 下 来 的 正文 里 小 说展 示 了 另 外 一 个 层 面 的饥 饿 ?? 精 神 层 面的 饥 饿 ,除 此 以外 这部小说还有一 个与精神层面 的饥饿 相 互出 现 的 主题 是 ??少 女 的 成长 。 在“ 紫 房 子 ”中 的 艾 黛尔 过 的 还 是 衣 食 无 忧 的生 活 , 只是 穿 插 描写 了 朋 友谢 妮 娅、 莫 德 小 姐生 活 的 落魄 , 虽 着墨 不 多 , 但 是已 经 构 成了 第 一 主题 和 第 二主 题 的问 答 、 对 比; 到了 “坠 落 ” 这个 章节 里 , 布伦 家 的 经济 已 经 开始 捉 襟 见肘 , 平时 只 要 亲 戚朋 友 开 口便 能 借 到 几 百 法 郎 的 日子 一 去 不复 返 了 ,现 在 他 们想 借 钱都 要 绞 尽 脑汁 想 出 一个 不 会 被 拒 绝的理 由 。不 仅 仅 是中 产 阶 级的 布 伦 家面 对 如此 的 生 活 窘境 , 社 会大 的 经 济 环 境 也 开 始 萧条 , 海 边的 漂 亮 房子 现 在 都只 能 卖到 面 粉 的 价格 , 没 有人 有 多 余 的 钱 出 去 旅 行, 艾 黛 尔的 同 学 们也 都 开 始纷 纷 考虑
/
本文档为【勒克莱齐奥《饥饿间奏曲》的叙事艺术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