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记旧本韩文后翻译及赏析

2017-11-20 4页 doc 15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记旧本韩文后翻译及赏析记旧本韩文后翻译及赏析 我爱学习网‎‎xi.net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原文: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
记旧本韩文后翻译及赏析
记旧本韩文后及赏析 我爱学习网‎‎xi.net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原文: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日: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惶隍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哎!圣人之道本来就有在远处流行却在近处不流行,有在以往被忽视却在现在受尊 重;这不仅仅是因为世俗的喜好与憎恶使它这样,也还有必然的道理。孔子、孟子当时隍惶不得志,却成了以后千秋万代效法的榜样。韩愈的文章,埋没不见有二百年,但今天大行其道。这更不是人的喜好与憎恶所能左右决定的,因为时间越久道理越明,不可磨灭,即使被一时遮蔽,但最终—定会光耀千秋,本来就是这个道理。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废弃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致于今世俗本,而脱谬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文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高中学习网 金银价 ld.com 天通银 ld.com 我爱学习网‎‎xi.net 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记旧本韩文后翻译 : 我小时候住在随州汉东郡。汉东偏僻闭塞,没有学者;我家里贫穷,没有藏书。随州南边有个姓李的大户人家,他家的孩子李尧辅非常好学习,我小时候经常到他家玩。看见墙壁间有个破筐藏着旧书,打开来看,发现唐朝《昌黎先生文集》六卷,文字有遗漏颠倒没有次序。于是向李家求借这部书回去,读了,感到其中文辞深远厚重雄浑博大。但我那时还小,不能全部明白其中的义理,只是感到它境界开阔浩大无边,令人喜爱。 那时,天下人学习的是杨亿、刘筠的“西昆体”,号称“时尚文章”,擅长这种文体的能够考中科举,博取名声,在世人面前夸耀,不曾有人提起韩愈的文章。我也正在考进士,把礼部的诗赋作为主要的事来做。当时十七岁,应随州州试,被主管官员除名。于是取出所藏的韩愈文章再读,感叹道:求学的人应该达 到这个水准才行啊!于是对当时人不谈韩愈文深感奇怪,但是自己也没有空闲学习韩愈的文章,只是时时独自挂念在心里。认为自己正在考进士谋求仕进、禄位来奉养母亲,如果获取了禄位,应该好好在韩愈的文章上下工夫,来实现我平素的志愿。 七年后,我进士考中了,在洛阳做官,而尹师鲁的弟子都在—起,就一同古文。于写作是取出所藏的《昌黎集》修补整理,又寻求别人的旧本加以校定。以后天下的学者也渐渐趋于复古,韩愈的文章就在世上风行。到今天,差不多三十多年了,学者们非韩愈的文章不学,可以说是盛极一时了。 我开始接触韩愈文,正是韩愈学说沉沦废弃的时候。我当然知道韩愈的文章不足以追迎当时人的喜好而博取权势利益,却从此亲近它学习它。那么我的所作所为,难道是用来急于博取名誉和势利的吗?只是我有志于远大的目标罢了。所以我做官,不以升迁为喜,对贬斥也不畏惧,因为我志向已定,而学习韩愈也使我理应如此。 韩愈的文集本出自蜀地,文字印刷都比当今的流行版本精致,但脱漏和错误的地方更多。三十年间,听说别人有善本,必定要找来校正。文集最后篇章不全,现在不去补足它,是不愿轻易用现在的世俗本去补足。我家中藏书万卷,惟独《昌黎先生文集》是旧书。唉!韩愈的文章、学说,是万代所共敬仰,天下都传诵的。我对于这部书,只因为它是旧物而更加爱惜而已。 高中学习网 金银价 ld.com 天通银 ld.com 我爱学习网‎‎xi.net 记旧本韩文后赏析 本文记述了欧阳修少年时从废书筐中得到韩愈的文集后是如何补缀校订、广为宣传的。欧阳修平生以韩愈的继承人自命,当时人们也以此评价他。苏轼就说过:“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居士集序》)欧阳修学习韩愈,主要的成就不是在道统上继承“文以载道”的那—套,而是在散文的创作方面,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起来,强调作品必须有作者个人的特色,艺术风格必须有独创性,反对因袭模仿。因此他虽然标榜学习韩愈,但能自成一家,创造出一种与韩文不同的散文风格。 文化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自幼家境贫困,四岁丧父,由母亲教读。登进士做官后正直敢言,不畏权贵。由于参与政治斗争,站在进步的范仲淹一边,屡遭贬谪。后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卒谥文忠。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诗文继承韩愈而有所创新,自成一家,散文清新流丽,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记„后”、“书„后”、“„后序”这些都是“跋”,写在书后面的“序”。写在卷前的谓之“序”,写在卷后的谓之“跋”。写跋的人或因人请求,或读后因感而有得,而撰词于其末。 本文转载来自高中学习网‎‎xi.net/wenyanwen/gaozhong/5104.html 高中学习网 金银价 ld.com 天通银 ld.com
/
本文档为【记旧本韩文后翻译及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