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

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

2018-01-07 6页 doc 18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 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 文章作者:袁敏 卢洪洲 1976年在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两国发生了大规模疫情暴发,并分离出同源的病毒,因刚果暴发疫情的村庄位于埃博拉河流域,该病毒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由此引发的疾病称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也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 在近40年里,埃博拉病毒已经在非洲国家引发了二十余次不同规模的散发或暴发疫情,病死率为55%?60%,且目前尚无有特异性治疗药物或疫苗,因而被世界...
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
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 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 文章作者:袁敏 卢洪洲 1976年在非洲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两国发生了大规模疫情暴发,并分离出同源的病毒,因刚果暴发疫情的村庄位于埃博拉河流域,该病毒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由此引发的疾病称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也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 在近40年里,埃博拉病毒已经在非洲国家引发了二十余次不同规模的散发或暴发疫情,病死率为55%?60%,且目前尚无有特异性治疗药物或疫苗,因而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 本次EHF疫情于2013年12月份在几内亚暴发并蔓延,截至2014年8月11日,已报告病例达1848例,其中死亡1013例,波及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西非4国,并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已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WHO于2014年8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依据《国际卫生条例(005)》,正式宣布非洲EHF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针对此次疫情,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口岸检验检疫,防止疫情输入,且拟定了在非中国公民感染埃博拉病毒后运送回国治疗的细则,并派遣医疗队赴非参与对抗疫情的防控工作。 一、流行病学特征 虽然EHF在人类中首次感染、暴发的方式,以及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仍未被完全证实,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和证据,推测人类最初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而感染该病,人和其他灵长类 动物如猴、大猩猩、黑猩猩等均可以感染,因而是人畜共患性疾病,传染源为上述感染的人或动物。 目前认为狐蝠科的果蝠是病毒最有可能的自然宿主,但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十分清楚。该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可以通过接触患者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另外两种可能的传播途径为气溶肢传播和性传播,因为动物实验证实气溶肢传播的可能,患者的精液中也分离出病毒。 该病的易感人群为所有人群,尤其是成人,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也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目前已知的埃博拉病毒分为五型,分别为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其中前四种是对人类致病的亚型,尤以扎伊尔型致病性最强。 目前在疫区已有170多名医护人员被感染,至少81例患者死亡,造成医护人员的严重担忧。 究其原因,这些疫区国家因常年内战和冲突,政治不稳定,卫生系统处于低效运转甚至瘫痪状态,加之财力支持有限,难以建立有效的防疫体系;当地医疗力量的缺乏,造成国际援助医务人员疲于应付疫情,也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而感染的重要因素。 按照推算,该病70例患者需要配备医护人员至少250名。这些都已引起国际社会和疫区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国纷纷提高预警級别,制定相应措施,防止疫情的国际间蔓延。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早期识别 WHO将识别标准分为3个等級,即待调查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1.待调查病例:发热(体温38.6?以上)伴随EHF其他典型症状,且在发病前21d内有接触确诊病例、患者尸体、相关动物接触史或者在EHF疫区居住者和旅行者。 2.疑似病例:与EHF确诊病例有过任何高或低风险暴露者。 3.确诊病例:经实验室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 对于个人暴露风险的具体标准: 1.高风险暴露:?被患者体液污染的针刺或黏膜直接接触在无恰当的个人防护条件下护理患者或直接接触患者体液在无恰当的个人防护条件或标准生物安全措施下对患者体液进行实验室操作的人员在无恰当的个人防护条件下在疫区参加葬礼。 2.低风险暴露:?患者家属及一般接触者;?在疫区的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医疗救助或一般接触者,但无高风险暴露因素存在。 3.无已知暴露:在过去21d内无上述高或低风险暴露。 (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该病的潜伏期为2?21d,通常为8?10d,潜伏期无传染性。 2.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肌肉疼痛、乏力、呕吐、腹痛、腹泻、纳差等,随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皮疹、结膜出血、呃逆、咳嗽、咽喉痛、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各种部位的内、外出血。 (三)诊断 早期诊断较困难,因为起病初期的诸如发热、头痛、结膜出血、皮疹等症状体征都是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很难立刻作出判断,流行病学史的采集非常重要,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测,包括抗原、抗体检测,PCR,病毒分离。 (四)鉴别诊断 该病应当与其他出血热性疾病鉴别,如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需要鉴别的其他疾病包括伤寒、疟疾、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三、感染控制原则和标本采集 1.防护和隔离:因为EHF早期判断的困难性,给初級预防措施的建立和防护提出了挑战,一旦出现病例,则大大增加在医疗机构内传播的风险。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高度警惕,一旦有可疑病例应立即参照现有的病毒性出血热的隔离和防护措施执行,包括:?穿戴防护装备(防护服、面罩、手套、护目镜),?采取感染控制措施(彻底的设备灭菌和常规的消毒剂使用),?在无防护状态下与EHF患者接触过的人员需要立即进行为期21d的隔离观察。 进行可产生气溶肢的操作时要穿戴正压防护装备、双层手套、防渗鞋套等。 所有这些措施是为了避免与感染者血液或分泌物发生直接接触,一旦患者死亡,与尸体直接接触的人员的防护也同样重要。 2.WHO、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西非三国卫生部门联合发布对于EHF疑似病例标本采集、转运、检测的临时性指导原则:?标本采集的时机,通常在出现症状尤其是发热症状3d后,患者血液中的病毒达到可被检测的水平,因而出现症状后3?10d采集的标本用反转录PCR检测出病毒的阳性率最高。 ?标本采集的防护建议,全面罩或护目镜并佩戴覆盖口、鼻所有区域的口罩,戴手套,穿防渗透的防护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其他额外的个人防护用品。?实验室检测的防护建议,除上述要求外,需使用经过认证的?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 ?标本的储存,应采集不少于4mL的全血,含有EDTA、聚苯乙烯磺酸钠(SPS)、凝血酶的塑料试管或者含柠檬酸盐的塑料试管收集,不能使用玻璃试管或肝素试管,储存温度为4C或冰冻。?标本的转运,需要使用专用的符合标准的防渗漏运输容器,减少破损和泄露的风险。 四、治疗 EHF的标准治疗仍然仅限于支持治疗,包括维持血压和氧饱和度,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合并感染等。 来自美国Mapp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药品ZMapp,在美国2名医护人员身上的治疗效果令疫情出现转机。但在这2名美国医务人员之前,ZMapp仅在猴身上进行实验。该药是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老鼠产生抗体后,提取其血液制成,可以阻止埃博拉病毒进入及感染新细胞。 研发公司的报告指出,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猴,24h内用药全部痊愈,另外2只猴在染病后48h内用药亦告痊愈;只未用药的猴5d后死亡。 WHO专家认为,该药用于临床治疗符合伦理,同意在无充分安全性与严格临床实验数据情况下紧急用于临床治疗。 曰本已经批准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的一种药物法匹拉韦可能阻碍埃博拉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从而遏制感染,在美国也已进入针对流感病毒的最终临床试验阶段,有望获批抗埃博拉病毒的临床试验。埃博拉病毒疫苗同样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尚无经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疫苗问世。 综上所述,建立协调一致的国际反应机制是制止和扭转目前疫情的基本要素,及时发现、隔离患者并及时治疗,同时密切追踪接触者并有效隔离,终止传播链是关键,培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感染控制和消毒隔离,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当地居民克服恐惧和对抗心理,改变丧葬习俗(几内亚感染者中60%曾参加葬礼)。这些都是之前多次EHF疫情得以控制的有效方法。相信在国际社会一致努力下,科学防控EVD,人类终将战胜这一新的挑战。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4年9月第32卷第9期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病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 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
本文档为【科学防控埃博拉病毒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