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日本产业结构

2017-10-15 14页 doc 34KB 8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4469

暂无简介

举报
日本产业结构日本产业结构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尹秀艳 (海淀走读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之中,日本舆论界称之为"失去的10年"。据统计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尽管有个别年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但都是昙花一现,10年来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达到战后创记录‎‎的5.4%的水平。人们开始淡忘了日本曾经在经济增长上的辉煌,淡忘了曾经创造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的日本,现在只要一说起日本就是零增长、政策失误、复苏乏力等。实际上,笔者认为这既不是国家政府的...
日本产业结构
日本产业结构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尹秀艳 (海淀走读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之中,日本舆论界称之为"失去的10年"。据统计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尽管有个别年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但都是昙花一现,10年来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达到战后创记录‎‎的5.4%的水平。人们开始淡忘了日本曾经在经济增长上的辉煌,淡忘了曾经创造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的日本,现在只要一说起日本就是零增长、政策失误、复苏乏力等。实际上,笔者认为这既不是国家政府的失误,也不是企业的失误,产业结构刚性却是影响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形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这种产业结构在战后初期发挥了积极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今天却已经开始阻碍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有必要深刻地剖析战后形成的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 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相对于低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而言,是以重化学工业中高加工度产业--机械工业为贸易和生产中心的产业结构,是以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在1955,1965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机械工业首先成为生产中的主导产业,后来又逐渐成为出口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它以机械工业占出口和生产的比重为具体现,也以60年代中期出口贸易急剧扩大,出现大量的贸易盈余为标志。 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首先,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具有垂直型加工贸易的特点。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状况可以用纯出口构成比(出口构成比,进口构成比)来表示。如果是正数,说明这个产业是出口型产业,如果是负数,说明是进口型产业,如果是零或接近于零,说明出口和进口几乎差不多,或既没有出口,也没有进口。日本产业结构中可以发现汽车、电器机械、一般机械的正数较大,从1985年的0.54,上升到1993年的0.57。而粮食、原料、燃料的纯出口构成比特别低,为-0.6(1985)和-0.69(1993)。所以说,日本是汽车、电器机械、一般机械、钢铁、精密机械等工业制成品方面属于出口型,而粮食、原料、燃料等方面属于进口型的国家。 德国和意大利是与日本相似的工业制成品的纯出口国和一次产品的纯进口国,但没有象日本那样偏重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料进口。另外,美、法、英等国在粮食、原料、燃料中至少有一种是纯出口产业,而工业制成品则相对接近于零。发展中国家除了亚洲"四小",其他国家一般都属于工业制品进口、原料出口型。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比较特殊的加工贸易型国家,产业间贸易的纯出口构成比正、负差距很大,是一个产业间贸易极其发达的国家。 同时,日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是产业内贸易不发达的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100,说明已经达到完全产业内贸易,如果产业内贸易指数等于零,就意味着没有 产业内贸易。日本产业中纤维和化学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而其他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则不多。在7国中,日本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低,1985年只有44.87,而其他国家均在75以上;1993年日本只有65.94,而其他国家均在85以上。通常所说的水平分工贸易和垂直分工贸易分别用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来说,可以概括为垂直分工贸易倾‎‎向于产业间贸易,水平分工贸易倾向于产业内贸易。可见,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是产业间贸易发达、而产业内贸易落后的特殊国家,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工贸易的特点。 其次,日本的产业结构以加工组装度高的机械工业为核心。日本作为资源贫乏国家,只能靠深度地加工产品来获得贸易上的利益,因此,作为重化学工业中高加工度产业--机械工业,自然成为日本生产和贸易中的中坚部分。 人们都认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是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时期。实际上,重化学工业化并不是所有重化学工业产业比重都在上升,而主要是机械工业的比重在上升。1955年化学产业比重占制造业 12.9% ,1960年为 11.8%,1965年为 12.3% ,1970年为10.6%,1975年为14.1%。1955年金属工业占制造业比重为16.8%,1960年为18.8%,1965年为17.7%,1970年为19.3%,1975年为17.1%。化学和金属工业比重相加1955年占制造业的比重有29.7%,而1970年为29.9%,1975年为31.2%。总之,20年间有升有降,但加总以后只上升了1.5%,前15年只增长0.2%。从大趋势来看,作为中间产品的重化学工业部门比重变化不大,靠这1.5%比重的上升是无从谈起重化学工业化的。但机械工业1955 975年为29.8%,后来又有所上升。年只占制造业的15%,到1970年达32.3%,1 可见,机械工业在20年间上升了14.8%,前15年间上升了17.3% ?。这才是形成日本重化学工业化的核心部分,笼统地称日本战后产业结构为重化学工业化是有失公允的。这是以形成机械工业为核心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结构变动时期。 贸易结构也同样,1955年出口额中化学制品的出口比重占5.1%,1970年占6.4%,1975年占7.0%,分别上升1.3%和1.9%。非金属矿物制品1955年出口比重为4.6%,而到1970年只达1.9%,1975年只剩 1.3% ,分别下降了2.7%和3.3%。金属及其制品从1955年的19.3%,上升到1970年的 19.7% ,1975年的22.5%,分别上升了 0.4% 和3.2%。三者相加的结果是1955年占29%,1970年达28%,1975年30.5%,20年间上升了1.5%,前15年下降了1.0%。同样用1.5%和上升率很难说这是重化学工业化的表现。但是机械工业却完全不同,1955年占总出口比重只有12.4%,但是到了1970年上升为46.3%,到1975年上升了 53.8% ?。已经超过总出口的一半以上。就从这一点完全可以说日本已经不再是机器设备靠进口的落后国家,而真正成为向其他国家提供机器设备和耐用消费品的先进国家。 总之,无论是生产结构、还是贸易结构都以机械工业的上升为主要特征。生产结构中制造业分为比重下降的轻工业,比重变化稳定的化学、金属工业,以及比重快速上升的机械工业,60年代中期,基本上形成了这三组产业鼎立的局面。可以说其中机械工业是主要增长产业,这种产业结构是以增长的机械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从贸易结构来看,贸易品中轻工业比重在下降,金属工业、化学工业较稳定,机械工业比重在上升,并且机械工业所占比重占据了50%以上,形成了机械 工业出口为主的‎‎出口贸易结构。如1920年日本纤维产业产值已经占据了工业生产额的44.4%,1922年纤维产业出口已经占总出口的74.5%。即使在战后1950 年纤维产业仍然是出口主力占总出口的48.2%,1955年仍占37.2%,1960年为止仍是出口中的最大项目,也达30.2%。与此同时,机械产业出口1950年只有9.9%,1955年12.3%,1960年22.9%。两相比较轻工业中的纤维产业是出口的主要部分,但是60年代中期却发生了质的变化。1965年机械产业出口占总体出口 的35.2%,而纤维产业下降到18.7%,1970年机械产业出口进一步上升为总体出口的 46.3% ,而纤维产业再降到12.5%。 ?可以看到,日本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工业为主的出口结构。 再次,机械工业外向型发展。纤维产业在战前是完全外向型的产业,如1920年生产2626亿日元,而出口就占据了1192亿日元,占有一半水平。1940年纤维生产达4976亿日元,而出口占1486亿日元,将近三分之一。战后出口率有所下降,1970年生产额为53466亿日元,出口占8667亿日元,已经降为近六分之一。而相反,战后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形成意味着机械产业的外向型特征得到增强。1965年汽车产量是191.8万台,出口占19.6万台,1970年产量达530.3万台,出口109.4万台,已经达到五分之一以上,1980年产量为1104.3万台,出口为 596.7 万台,已经上升为一半。 ? 1962年家用电器(电视、收音机、录像机)生产额为5671亿日元,出口为1518亿日元。1970年生产额增长为19765亿日 015亿日元,已经达到三分之一程度。1975年生产23233亿日元,而元,出口达6 出口增加到9508亿日元,在1980年日本家用电器的产量达39969亿日元,出口达22037亿日元,达到一半以上。大型设备作为生产机械的机械,其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反映机械产业的出口率,更能够反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型设备的出口在1975年超过了其进口水平,当年进口215亿日元,出口却达到616亿日元。 ?机械工业的外向型发展是这种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我们分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和形成原因。可以看出,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对工业化发展进程后半期产业结构变动特征的概括。实际上国民经济是由三次产业共同构成的。尽管说工业结构的调整是这个时期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旋律,但不能无‎‎视其他产业的变化。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伴随着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形成,第一、第三次产业有什么样的变化。 二、比重缩小的农业--"脱农化"过程 60年代中期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以此为分界点,日本的脱农化进程具有不同的特点。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形成阶段,脱农化主要表现为潜在剩余人口的流出和农业规模的相对缩小。而60年代中期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形成以后,日本的脱农化表现为人口流出的非过剩型,农产品自给率的下降,以及农业与工业产业关联的脱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1950年,日本农村人口为3800万人,占总人口的43%。朝鲜战争特需繁荣阶段就业人数从农村大规模地流向城市的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因此农村潜在失业人口缓慢流出,但直到1955年农业人口仍达3600万人,占总人口的41%。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以后,由于非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以及农业内部两极分化,加快了农业人口流出。1958年约有54万人流出,此后流出人口年年递增,到1963年流出人口达到93万人,在此达到一个高峰。60 年代中期以后战‎‎后诞生的新一代开始无条件地向城市涌入,有的求学,有的就职,这些青年人不是因为潜在失业而离开农村,而是为了离开农村而离开。农村成为落后的没有前途的代名词,只有那些没有远大志向的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因此,每年流出人口仍很可观,1970年左右每年流出人口都在80万以上。 ? 高速增长期开始到60年代初,流出人口主要是农户的次子和三男,这些是潜在失业人口的代表,但是从60年代中期以后连长子也以通勤形式从事非农业,使农业就业人数比重连年下降,1955年就也人数从41%,1960年降为32.6%,1965年为24.5%,1970年为19.4%,1975年为13.8%,每5年都下降5%以上。 这样快速的"脱农化"过程在世界上也很少见。不仅农业就业人数比重下降快,产值比重下降则更快。1955年农业比重仍占有23.1%,但1960年降为14.9%,1965年为11.2%,1970年降到8.6%,1975年只占6.6%。? 脱农化的过程尽管都表现为农业比重的缩小,但60年代后期的脱农化具有不同于前一阶段、也不同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特点。首先,农产品自给率下降。日本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度增加,到1970年除了大米以外,其他农产品都无法自给,小麦自给率从1955年的40%降为1970年的9%,大麦从1960年的108%降为1970年的34%,大豆从40%降为1970年的4%,水果从1955年的101%降为1970年到85%,肉类从1955年度100%降为1970年的88%。1955年到1970年间食用农产品进口增加了3倍,从1955年的进口7.58亿美元,增加到1969年的23.69亿美 可见,60年代以后日本的脱农化不仅根源于非农业产值比重快于农元。 ? 业产值增长速度,而且根源于农业产量增长低于需求总量增长。这一点不同于美国、法国的农业生产本身充分发展情况下的脱农化。 其次,专业农户少于兼业农户。日本最初农村人口的流动是发生在并不具有自己土地的次子和三男等。但后来1960年以后,总体劳动力供给开始紧张,使一部分拥有土地的农民以通勤形式,在不离开土地的情况下从事其他产业。结果1960,1970年10年间农户数目虽然减少了10%,但农户中兼业农户剧增,而专业农户剧减。从数据来看1955年专业农户有210万户,1960年仍有208万户,但是1965年骤降为122万户,减少了41.4%,1970年进一步下降为83万户,减少了31.8%。兼业农户却从1960年的398万户,上升到1965年的445万户,1970年的451万户。专业农户与兼业农户比重,1965年为22:78,1970年为16:84。可见,大部分农户并不以农业生产为唯一收入来源。兼业农户中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的农户1970年已经占据50.7%,这种农户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农户。 ? 再次,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与女性化。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的结果是年轻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农村剩下的是女性劳动力和中高年龄层的劳动力。据农林省的调查,1970年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61.5%,按年龄层40岁以上的妇女占全部女性劳动力的66%。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38.5%,按年龄层20,30岁的劳动力很少,只占全体男劳动力的9%,大部分的男劳动力也集中在40岁以上,占69.4%。与非农业相比,农业劳动力的67%在40岁以上,而非农业的40岁以上劳动力只有37%。 ? 农业就业人数的老龄化与女性化一方面表现出农业生产力的脆弱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日本农业现代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第四,日本农业与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下降,成为一个比较孤立的产业,正在失去提供工业原料作用。一般来说食品工业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比较密切,但由于 日本采取的是进口大豆、小麦、蔗糖、玉米等产业用原料的政策,建立了临海型制粉、制油、制糖工业,切断了食品工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联。尽管日本国内肉蛋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但其饲料几乎全部都依赖国外农产品。即无论畜产品产量增长多快,与日本国内农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农业单纯作为满足食用米、肉类、鱼类、水果的产业,其市场需求有限。日本农业孤立的产业关联特征是日本农业规模急剧缩小的原因之一,也是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在日本农业中的具体反映。 三、依附于制造业的批发和零售业 第三次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基础设施产业(运输、通讯、水、电、煤气等)和服务业。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以机械产业为核心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对第三次产业的影响处处可见。 日本批发和零售业具有生产厂家主导型商业交易惯例。这与唯工业化论为主导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说日本的商业是生产厂家主导型的呢,首先,日本的商业惯例中有退货制,这种退货制指批发商或零售商把未销的商品退还给厂家的商业惯例。退货制的存在说明商业风险不是由商业企业来承担,而由生产厂家来承担。这样,生产厂家就有权对批发商或零售商的商业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其次,这种生产厂家对商业行为的干预和控制主要通过派遣店员的方法来实现。这是厂家或批发商向百货公司等零售商派出本公司的职员,去充当店员直接参加售货的做法。无论是化妆品、服装、电器、电脑、汽车销售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在中国北京的日本化妆品生产厂家"资生堂"在"双安商场"设立的柜台小姐都是由"资生堂"公司直接培训并派遣的,她们对本公司的产品有较深的了解,能够从各方面给消费者以更专业化的介绍。这种商业惯例应该是直接从日本进口到中国的做法。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零售企业的销售自主性,使零售企业原有的商品销售能力及柜台管理能力降低。再次,生产厂家控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商业惯例有回扣制。生产厂家对经营自己商品的批发商或零售商,根据本厂产品占该批发商或零售商经营额的比例,给予专营率回扣,以增强这些商业网点对本企业产品的专营度。生产厂家还根据批发商或零售商销售本企业产品的额度,给予累进回扣,促进经营本企业产品的积极性。第四、象汽车产业、计算机产业、电器产业等产品的销售直接由厂家来控制。其方法以汽车为例,都通过厂家下设的"系列销售公司"进行销售。中间没有批发环节,销售公司很多是汽车厂家的子公司或参股公司,下面再设若干零售网点,形成遍及各地的垂直型销售系列。1991年2月丰田汽车公司共有311家这样的销售公司,这些销售公司在日本全国共有4155处新车营业所。当然销售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但是日本的维持长期稳定交易关系的经营思想,使这些销售公司不敢违背汽车厂家的利益而独立行事。假如从丰田汽车专营所变成了再经营福特轿车的营业所,就会失去丰田汽车厂家的信任,得不偿失。这种微妙的并无法律条文规定的商业惯例是日本形成厂家主导型流通业的根本所在。 除了厂家主导的销售惯例外,日本还有政府主导型大米销售渠道。日本在战争年代和战后初期由国家统一管理流通,对经济实行统制政策。战后1952年其他产品都实现了自由流通,但唯有大米等粮食作物的国家统制没有改变。日本政府首先通过农业协同组合,收购农民的粮食,参与大米流通过程的前半阶段;另一方面, 指定经营大米批发和零售的公司或店铺,作为流通业者参与大米流通的后半段,政府则按照计划,指示双方实现大米的产销结合。这种政府主导的大米流通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得到强化,直到现在仍没有彻底改变。 四、政府控制型金融业 一国的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具有传递、贯彻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功能,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中介机构。战后日本企业部门时常处于资金不足状态,因此,企业对金融系统的依赖度较高。日本为了赶超西方国家建立了由国家严密控制的间接金融体系。 首先,政府严格控制金融业。日本政府的产业结构目标是实现汽车、电器、造船、一般机械等产业,形成大批量生产体系,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对金融业的最基本要求是保证稳定的大规模资金供给。政府严格限制了金融业的市场参入,保证了已有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安全,严格控制银行利率。 其次,日本企业的间接金融比较发达。1975年企业从银行借入款占其总负债的比重55.4%,而直接融资即有价证券却只有8.2%。? 金融业中银行业务大多局限在存贷款业务方面,整个金融体系简单而且容易控制,这对国家建立稳定的金融环境非常有利。 再次,日本的银行和工业企业之间一般都有较密切的关系,甚至很多大企业围绕着一家银行而组成企业集团。银行和企业之间不仅拥有稳定的贷款关系,而且银 975行又是企业最大的股东。据全国证券交易所会的《股票分布状况调查》,1年日本金融机构持有上市股票的37.5%,超过个人持股率33.5%。?银行与企业的稳定长期的关系,有利于大企业筹款,减少筹资风险,并能及时地得到大规模开发资金。 政府控制型的金融业是日本金融业的主要特征。从战后日本设立的一系列银行就可以知道,日本在政策上培育了一批银行来向企业提供短期和长期贷款。如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进出口银行等等。战后日本政府对银行利率、外汇管理都有很严格的规定,致使企业资金筹措主要集中在银行。在没有发行大量国债之前日本证券市场始终不够发达,企业在国内国外发行债券必须有充足的担保,以及必须定期减少债务,所以企业融资无法依靠证券市场。与美国长期贷款依靠证券市场,短期贷款依靠银行的融资体制形成鲜明的对比。况且在日本国民的收入水平相对低的情况下,经济高速增长期旺盛的金融需求要靠证券市场也是不现实的。由此形成的是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政府控制型金融业。 政府控制金融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严格控制银行存贷款利率。第二,政府限制银行业的参入,保护现有银行的经营安全。第三,政府保护间接融资市场的同时,限制直接融资。第四,政府严格控制外汇交易和外汇进出口。第五,政府设立了国有金融机构,对其重点扶植产业提供低息的重点贷款。第六,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固定的交易关系有利于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银行。 五、倾向于产业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产业是指交通、运输、通讯、水电煤气产业以及环境、住宅、医疗社会福利、国土保护、教育产业。产业基础设施主要指道路、交通、运输、通讯、水电煤气等产业中面向产业的部分。而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指后几项基础设施产业。日 本是典型的赶超‎‎型国家,它首先要在制造业上赶超发达国家,所以国家注意扶植产业用基础设施,而忽视生活用基础设施建设。 池田内阁在1961年实施了著名的10年期《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计划中明确表示首先是充实基础设施,前5年的重点是充实与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后5年则充实与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这种优先发展产业关联基础设施的政策倾向促进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日本政府为了构筑基础设施动用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政府拨款的基础设施费由1955年的1410亿日元,增加到1973年的2万5604亿日元,18年间约增长了17倍,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3.9%增加到17.3%。特别是经济萧条的年份政府基础设施支出增加尤为迅速。如1965年经济萧条年份,佐藤内阁把政府基础设施费提高了23.6%,增加额为1471亿日元,1972年田中内阁将政府基础设施费提高了40.2%,增加额为7572亿日元。? 在基础设施支出中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所占比例为2:1。在基础产业设施中国家最先进行资金援助的产业是电力,因为电力作为日本所有产业的动力供给来源,关系到其他产业是否能够顺利运转。5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对公路和铁路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1955年电力、铁路、公路投资占产业基础设施部分的国家财政投资的94%,1973年这一比重达90%。1955年投资在公路上的资金有230亿日元,1973年上升到24395亿日元,扩大了106倍,铁路1955年投资525亿日元,1973年投资7878亿日元,扩大了15 937亿日元,扩倍,总体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费1955年为749亿日元,1973年为35大了48倍。? 而同时,生活基础设施投资却只增加了17倍。 与历届政府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大量提供资金、帮助产业界实行高积累政策相反,日本基础设施产业中与生活相关的部分的政策非常消极。不仅从资金上滞后于产业基础设施,而且与其他国家相比落后。特别是居民上下水道建设、居住条件、社会保障方面尤其落后。把美国1963年"人均社会保障额"作为100,则英国为103,西德为133,法国为125,日本则仅为17。把美国社会保障费对国民收入之比(1966年)作为100,英国是179,西德是260,法国240,而日本只有73。上下水道铺设率1960,1965年美国为100时,英国为132,西德为93,法国为59,日本则只有21。世界人均城市公园面积柏林为24.7平米,伦敦为22.8平米,纽约为19.3平米,巴黎为5.8平米,东京只有1.2平米。? 1966年社会保障支出额美国为日本的5倍,英国为4.4倍于日本,西德6.4倍,法国6.1倍。社会保障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1974年日本为6.5%,美国为 12.5%,英国为14.6%,西德为20.3%,法国为21.6%。? 电力工业是基础设施产业,它向工业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为家庭提供照明和家用电器的动力。但是,电力在用于工业和用于家庭时的费用差别很大,1962年据调查,家庭用电占用电总量的18.7%,而占电费总额的35.9%。说明家庭用电费比工业用电费相差很大,1965年家庭用电费是工业用电费的2.6倍。如此悬殊的电费差距在其他国家很难见到,英国同期两者差距只有1.23倍。 ? 直到1974年重新调整电费标准,这种收费结构才得以改变。可见,1974年前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电力工业为大规模使用电力的工业提供了相对廉价的电力,促进了钢铁、炼铝、化学等大量用电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向产业倾斜在价格方面也可见一斑。 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在它形成时期和发展前期大力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因为当时这种产业结构在国际上面临的是战后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国内面临的是工业化加快的宏观环境。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正是在国际国内有利的环境下,基于日本本国的具体资源禀赋条件逐渐形成的。因此,这种产业结构在形成时期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也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发展到后期,从60年代以后,产业结构变动开始出现刚性。产业结构无法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70年代此种产业结构不适应国际环境条件的变化,引发了产业结构与外界环境的冲突,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90年代以后这种产业结构刚性使得日本经济无法更灵活地适应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致使日本经济增长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唯有解决产业结构的刚性,进行重大的结构改革,才能推动日本经济恢复增长。 产业间贸易指出口产业种类和进口产业种类不同的贸易结构。 产业内贸易指同一产业产品既出口又进口的贸易结构。 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中国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中译本,第51页。 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中国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中译本,第 53页。 大藏省《外国贸易概况》各年。 0年》,国势社1991年日文版,第264页。 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的10 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的100年》,国势社1991年日文版,第264页。 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1972年日文版,第189页。 中村隆英著《日本经济:其增长及结构》,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年日文版,第35页。 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1972年日文版,第201页。 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1972年日文版,第197页。 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1972年日文版,第198页。 日本银行调查统计局编《经济统计年报》,1995年。 奥村宏著《法人资本主义》,朝日文库1991年日文版,第77页。 林直道著《现代日本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109页。 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中译本,第126页。 〖日〗《经济学家》杂志,1972年12月5日。 资料来源:林直道著《现代日本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第122页。 都留重人《日本的资本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第139页。
/
本文档为【日本产业结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