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京剧常识

2017-10-22 25页 doc 52KB 3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京剧常识京剧常识 京剧常识.pdf 京剧常识 以下是该文档的文本预览效果,预览是为了您快捷查看,但可能丢失了某些格式或图片。 打印 | 下载 京剧艺术发展小史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元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包括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这些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 一、中国戏曲简况 公元前 80 年,西周便出现了由贵族豢养的娱乐艺人:优伶。 唐代:梨园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
京剧常识
京剧常识 京剧常识.pdf 京剧常识 以下是该文档的文本预览效果,预览是为了您快捷查看,但可能丢失了某些格式或图片。 打印 | 下载 京剧艺术发展小史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元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包括宋元南戏、 元杂剧、 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这些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 一、中国戏曲简况 公元前 80 年,西周便出现了由贵族豢养的娱乐艺人:优伶。 唐代:梨园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个类型。 杂剧流行于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杰出代表: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墙头马上》《汉宫秋》、 纪君祥《赵氏孤 儿》等。 南戏产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又称“永嘉杂剧”、“温州杂剧”。流行于沿海一带。其中最著名的有高 明作的《琵 琶记》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 元代杂剧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高峰。 明代中叶以后,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流行全国,形成了中国戏曲繁荣的新局面。 昆曲的兴盛和衰落 明清传奇阶段,昆曲脱颖而出。 又称“水磨腔” 从明代万历年间一直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昆曲执剧坛之牛耳,被誉为“盛世元音。” 在长达 300 年的时间里,昆曲与传奇创作相得益彰,涌现出了汤显祖、李渔、洪昇、孔尚任、蒋士铨 等一 大批名家。 称为“百戏之祖” “京昆”。 地方戏——花部(乱弹)兴起 昆曲——雅部衰落。 京剧中的《牡丹亭》、《扈三娘》、《挑滑车》、《夜奔》、《活捉》等等许多戏,基本上是昆曲的 演唱。对技 艺高的京剧演员常有“文武昆乱不挡”的赞誉。 昆曲又称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 世纪中叶)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属南戏系统。现在还在舞 台上 演出,是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见证。 2001 年 5 月 18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宣布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昆曲被评审 委员 会一致通过,在首批 19 个项目中荣登榜首。 二、 京剧的孕育和形成 ( 一)清代剧坛及戏曲的四大声腔体系: 弋阳腔、昆腔、秦腔、皮簧腔。 (二)四大徽班进京:“四喜”、“春台”、 (三)汉剧进京 ?徽汉合流?京剧 京剧又称“皮黄戏”:西皮、二黄两种声腔合奏为标志。 同光十三绝 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 谭鑫培、杨月 楼 三、京剧从发展到鼎盛 老生前三杰”:余三胜、程长庚和张二奎 老生“后三杰” :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京剧入宫和戏曲改良:海派(声光电化) 民国以来的京剧艺人社会地位改革 1、废除“斋戒忌辰”停止演出的旧法 2、废除“私寓” 3、废除艺名 4、整理戏园秩序,建造新型剧场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京剧 五六十年代的京剧 1951 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梅兰芳任院长,毛泽东亲笔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提出“改人,改戏,改制”。 同时也颁布了一批禁演剧目。 文革期间的“革命样板戏” 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京剧 第一次开列的“八个样板戏”: 京剧: 《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 、《海港》 、《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 芭蕾舞剧: 《白毛女》、《红色娘子军》 交响音乐: 《沙家浜》。 第二章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和春”,“三庆” 〓 “行当”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人物性格类型,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简称“行” . 〓 一、行当的含义 〓 行当是运用戏曲的手段,把舞台上男女老少,忠歼善恶,贫富贵贱形形色色的人物,从内在气质, 外貌特 征,社会地位,以及舞台上如何体现的艺术手法,综合起来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人物分类。 〓 行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角色形象的分类,二是表演技能的分类。 〓 二、京剧行当的分类:生旦净丑 〓 生、净、丑指男性人物,旦指女性人物 . 生行 老生 小生 武生 娃娃生 生行——老生 〓 ,、老生:指上了年纪的人,其中有老人,也有中年和壮年。在传统社会,年纪 30 以上便可以蓄 须,因 此,老生也叫“须生”。胡子在戏中称为“髯口” 。 〓 老生 〓 唱工老生 〓 做工老生 〓 武老生 〓 短打武老生 〓 靠把武老生 〓 红生 唱工老生:唱念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一般没有复杂的身段动作,唱腔抑扬婉转,因表演讲究 安详,沉稳, 因此又叫“安工老生”。 做工老生是唱念并重,又以做为主来表现人物的行当。 多半表现泼辣、练达和风趣的性格。 红生:因扮演三国戏中的关羽而得名 生行——小生 〓 小生 〓 文小生 〓 扇子生 〓 纱帽生 〓 翎子生 〓 穷生 〓 武小生 小生:扮演青少年男性,人物形象基调是清秀英俊,儒雅倜傥。经常是谈情说爱的主角,所以化妆上 带有脂粉气, 印堂上经常画上有一个淡淡的粉色过桥,显示这类人物斯文多情的性格特征。小生在唱方面大小 嗓结合,所以 一般发音比较难。小生唱假声要和旦角相区别,不追求柔美,而追求刚劲华美。 生行之武生 一般扮演武艺高强的将军、元帅和英雄豪杰。武生最初是从小生行中分出来的,一般不挂髯口,在化 妆上没有小生 那样脂粉气重,经常在眉宇间画一个通天炮,以突出一种英武,刚毅的气质。 〓 武生 〓 靠把武生:身穿铠甲, 〓 讲究身段工架之美, 〓 以突出大将的风度和气概 。 〓 如《挑滑车》中的高宠 〓 短打武生:穿短衣短裤,薄底靴, 〓 一副紧身打扮,表演讲究 〓 翻扑跌打,突出人物的矫健。 〓 如武松的形象。 〓 孙悟空属于短打武生 〓 生行之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一般身穿短衣短袄,头戴孩儿发,说话用真声,念京白。 〓 旦行 〓 老旦 〓 正旦 〓 花旦 〓 闺门旦 〓 泼辣旦 〓 玩笑旦 〓 武旦 〓 刀马旦 〓 彩旦 〓 花衫 老旦 《赤桑镇》嫂娘 正旦:青衣 花旦:一般扮演性格活泼的青年、中年女性,尤其擅长演一些小家碧玉或者丫鬟等角色,因此又叫小 旦 。(闺门旦、 泼辣旦、玩笑旦) 彩旦又称丑婆子,多扮演滑稽诙谐或者刁钻狠毒的中老年女性 花衫:旦行中新发展出的一类,融合了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技巧,唱念做打并重,为王瑶卿所 创。意思是花 旦和青衣兼具,既有花旦的活泼俏丽,又有青衣的稳重端庄,甚至兼具刀马旦的武功 〓 净,俗称“花脸”。 〓 男性。 〓 与生行比,在化妆、唱腔、形体、表演上有很大的不同: 〓 首先是化妆极为夸张,运用多种色彩,在面部勾勒出特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髯口又浓又长, 有的 甚至带着红髯口或者紫的髯口,以显示人物的特殊的身份和性格。 〓 其次是发音方法比生行浑厚,高亮,胸腔和脑腔共鸣,听起来粗犷有力; 〓 其三,是动作造型刚劲有力,抑扬顿挫。因此,舞台上净行所扮演的人物成为不同常人的大英雄、 大强盗 或者大忠臣等等。 净:花脸 〓 净(花脸) 〓 铜锤花脸:唱工花脸 〓 正净、大花脸 〓 架子花脸 〓 副净、二花脸 〓 武花脸:武二花 铜锤花脸(正净、大花脸)《二进宫》之徐延昭:铜锤花脸 包公:黑头 架子花脸:副净、二花脸 张飞 《华容道》曹操 窦尔墩 楚霸王 丑:丑行化妆时一般是在鼻梁和两眼之间画一块白粉,与大花脸的全部勾脸相比,自然是小花脸,因 此丑俗称小花 脸,与大花脸、二花脸相排列称为三花脸。丑行的表演诙谐幽默,滑稽风趣。 丑:小花脸、三花脸 〓丑 〓 文丑 〓 老丑 〓 方巾丑 〓 茶衣丑 〓 袍带丑 〓 武丑(开口跳) 七行七科 〓 七行:除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之外,还有武行、龙套、上下手三行,七行都是登台演出的人员。 武行:武打戏中上台翻跟斗、或者跌打翻扑的演员。又叫跟斗行。 龙套:是一个演员或几个演员扮演一个集体角色,又称为“流行”。 上下手:也称筋头人,意思是翻筋头的人。与武行的区别是,武行不分敌我双方,上下手则扮演武打 中的 士兵,而且分敌我双方。凡是代表正面一方的叫上手。 七科:音乐科、经励科、剧通科、剧装科、盔箱科、容装科、交通科。七科是为演出服务的后台人员。 〓 音乐科:俗称“场面”,又分为文场和武场,或者叫“文武场”。 〓 剧通科:又称“捡场人”。工作范围是打台帘、搬桌椅等。 〓 剧装科:管理戏箱的人。 〓 盔箱科:专门管理头盔的人员 。 〓 容妆科:京剧旦角演员的头部化妆。 龙套:舞台的气氛,环境的变化都是靠龙套跑出来的,所以叫跑龙套。 第三章 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艺术程式体系的核心,是对京剧表演艺术方法与技巧的概括。 一、唱 京剧中的唱,由唱腔和唱词两部分组成。 京剧的声腔是在徽、汉两个剧种的西皮和二黄板腔结构上发展起来的,既高迈豪放又细腻委婉,特别 是一 些拖腔,回味无穷。 京剧的唱词受唐宋诗词的影响,一般是对偶句,京剧中习称“上下句”。 〓 七字句的二二三式: 〓 春秋 亭外 风雨暴, 〓 何处 悲声 破寂寥。 〓 隔帘 只见 一花轿, 〓 想必是 新婚 〓 吉日 良辰 渡鹊桥。 当欢笑, 〓 为什么 鲛珠 化泪抛, 〓 ——《锁麟囊春秋亭》 〓 十字句的三三四式: 〓 自那日 与六郎 阵前相见, 〓 行不安 坐不宁 情态缠绵。 〓 在潼台 被贼擒 性命好险, 〓 乱军中 多亏他 救我回还。 〓 这桩事 闷得我 柔肠百转, 〓 不知道 他与我 是否一般, 〓 百姓们 闺房乐 如花美眷, 〓 帝王家 深宫怨 似水流年。 〓 ——《状元媒》 京剧的唱腔 〓 唱腔基本分类:西皮和二黄 〓 西皮:唱腔音域较宽广,节奏极富变化和对比。适于表达明朗欢快,豪放毅、的性情。 反西皮:由西皮唱腔派生出来的腔调,两者在定调和定弦上都一致,但曲调的音区和旋律都有变化, 适于表达 悲痛、凄凉的情绪。 〓 二黄: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舒展。适于表达含蓄、深沉、婉转的情绪。 〓 反二黄:从二黄唱腔派生出来的腔调,适于表达悲愤,哀怨的情绪。 〓 其他唱腔:南梆子、四平调、反四平调、高拨子、清江引、吹腔、混牌子、娃娃、南锣等。 不同行当、流派 唱腔风格迥异 老生: 谭者弹也,玉珠落盘,弹跳清脆; 言者严也,咬字归韵,严丝合缝; 麒者奇也,奇异突兀,非同凡响; 马者奔也,气势豪放,驰骋飘逸。 旦角: 梅派雍容典雅,尚派刚劲挺拔, 程派幽咽婉转,荀派俏丽柔媚。 贵妃醉酒 〓 (梅派四平调) 〓 海岛冰轮初转腾 〓 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 那冰轮离海岛 〓 乾坤分外明 〓 皓月当空 恰便似 〓 嫦娥离月宫 〓 奴似嫦娥离月宫 〓 锁麟囊 〓 (程派四平调) 〓 怕流水年华春去邈 〓 一样心情别样娇 〓 不是我无故寻烦恼 〓 如意珠儿手未操 〓 啊,手未操 〓 小姐你多风采《红娘》选段 〓 (荀派四平调) 〓 小姐呀,小姐你多风采,君瑞呀,君瑞你打雅才。 〓 风流不用千金买,月移花影啊玉人来。 〓 今宵勾却了相思债,一对情侣称心怀。 〓 老夫人把婚姻赖,好姻缘无情被拆开。 〓 你看小姐终日里愁眉黛,那张生只病得呀骨瘦如柴。 〓 不管老夫人家法厉害,我红娘成全他们鱼水和谐。 苏三起解(西皮流水) 〓 (张派) 〓 低头离了洪洞县 〓 将身来在大街前 〓 未曾开言我心好惨 〓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 就说苏三把命断 〓 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 (程派) 〓 苏三离了洪洞 〓 将身来在大街前 〓 未曾开言我心好惨 〓 尊一声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 言说苏三遭冤案 〓 今日起解奔太原 〓 若遇清官把案断 〓 日后有生当报还 京剧中的十三辙 〓 发花辙,其韵母是 a 〓 怀来辙,其韵母是 ai 〓 言前辙,其韵母是 ian 〓 摇条辙,其韵母是 ao 〓 人辰辙,其韵母 en(in) 〓 由求辙,其韵母是 iu 〓 乜斜辙,其韵母是 ie 〓 江阳辙,其韵母是 ang 〓 中东辙,其韵母是 ong 〓 一七辙,其韵母是 i(ǖ) 〓 姑苏辙,其韵母是 u 〓 灰堆辙,其韵母是 ui 〓 梭波辙,其韵母是 uo 京剧中的“上口字” 〓 京剧发音受“湖广音”和“中州韵”的影响,在唱念中保留着古音字和方音字。这些字的发音与普通话 有 明显的不同,京剧术语一般称为“上口字” 。 〓 湖广音 〓 中州韵 京剧中的上口字示例 〓 不读后鼻音 〓 如:城 -- chen 〓 明 - min 〓 零声母的字音在其韵母前面加声母 η (ng) 〓 如:安 --- ηan 〓 恩 --- ηen 〓 声母或韵母变化 〓 如;学---xuo 〓 书 --- xu 贼--- ze 脸——jian 〓 风--- fong 容 --- yong 尖团字 爱 --- ηan 熬 ---ηao 我 --- ηuo 娥 ---ηo 情 -- qin 兵 -- bin 日 个 黑 白 绿 界 更〓〓 〓 尖团字:也属于京剧中上口字的范畴,这是典型的中州韵的影响 。 〓 舌面音有一 部分要发成舌尖音,即把声母 j q x 变为 z c s 小姐 先生 小 生 全嘴 大 宏亮 老 后嘴 生 老旦 前上嘴 大大嗓 很大 咽腔 浑厚 鼻腔 花 脸 京剧中的大小嗓 行当 发音 旦(青衣、花旦) 用嘴位置 用嗓 气和音量 共鸣中心 音色 明亮 上嘴 小嗓 小 全嘴 较大 宽亮 大小嗓 大嗓 强大嗓 强大 口腔 宽厚 头腔 头腔和口腔 〓 气与音的辨证关系 〓 气在音先,气随音走,气沉丹田, 储存胸腔——声带——口腔——鼻腔——头部运行而成 〓 气息要与表情同步 〓 二、念: 〓 “千斤话白四两唱” 〓 “念” 指京剧中人物角色说话,京剧术语叫道白。 〓 京剧中的念白分为三种:京白、韵白、方言白。 〓 京白:京剧在北京发展而走向成熟,韵白便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加工而成。但是与生活中的北京话 并不完 全相同,而是一种韵律化、节奏化、朗诵化的语言。 〓 京白轻松、活泼、亲切,干净利索。 〓 在京白中使用京白的人物大都是花旦和丑行(但花旦和丑行并不一定都使用京白),特别是刀马旦 一类的人 物,都要说甜美、清脆、流畅的京白,另外,一些架子花脸扮演的人物也说京白。 〓 韵白:是京剧道白的另一种方式。韵白是根据徽剧、汉剧,昆曲等剧种的一种声调,又参照北京语 音的特 点,使之更加韵律化、更富有音乐性的一种特殊舞台语言。 〓 〓 韵白给人的感觉是严肃、沉稳、庄重、矜持。 老生、小生、武生、青衣、老旦、花脸,方巾丑、袍带丑基本都使用韵白。 韵白示例《锁麟囊》 〓 小姐: 啊~梅香~ 〓 丫鬟:哎,来啦。小姐什么事呀, 〓 小姐: 那花样儿要鸳鸯戏水的。 〓 丫鬟:嗳,是啦,花样要鸳鸯戏水的。 〓 小姐:转来~ 〓 丫鬟:来啦。 〓 小姐:那鸳鸯,一个要飞的,一个要游的,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 转来~转来~ 〓 丫鬟:在这儿哪~ 〓 小姐:鸳鸯要五色,碧翅透清波,莫绣鞋尖处,提防走路磨。 〓 丫鬟:哎,真麻烦,还要提防走路磨。 〓 小姐:转来,快快地转来~ 〓 丫鬟:配景须如画,衬朵红莲花,莲心用金线,莲瓣用朱砂~ 〓 丫鬟:莲心、莲瓣〓〓我说小姐,您出来吩咐他们吧,您说的太细致了,我是一点也记不住。 〓 小姐:唉,无用的丫头~ 〓 丫鬟:没用就没用吧。 〓 小姐: 快快搀我来呀~ 方言白:也是京剧的道白之一。在京剧中有一部分的角色,为了突出其性格特征或者是地方特色,而 使用 一些非常浓郁的方言,称为方言白。如苏白、即苏州话;扬白:即扬州话;山东白;山西话;天津话; 河 南话等等。 〓 自报家门:戏曲中的人物向观众做自我介绍,如交代姓名、籍贯、身世以及剧中规定的情境与心情 等等, 叫自报家门。 〓 引子:念白的一种。为半唱半念的一种念白形式,一般先念后唱,念的部分一般为韵白,唱的部分 则为固 定的旋律,是一种唱念相间的混合体。 〓 定场诗:有时又叫上场诗、坐场诗。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念完引子之后,一般再念四句诗,内容常 是介绍 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此时此地的心情等等。一般为五言或者七言。 坐场诗示例 〓 《贵妃醉酒》 〓 丽质天生难自捐,承欢侍宴酒为年。 〓 六宫粉黛三千重,三千宠爱一身专。 〓 本宫杨玉环,蒙主宠爱,封为贵妃,昨日圣上传旨命我今日设宴百花厅。高裴二卿,酒宴可曾齐备, 摆架 百花厅。 〓 定场白:或称上场白,坐场白,一般是戏曲中的人物第一次上场念完引子和定场诗之后所念的一段 独白, 也属于人物自报家门的内容,介绍姓名、籍贯、身世、以及剧中规定的情境与此时此地的心理活动等 等。 〓 下场对:戏曲中的人物在下场前,一般念两句结束剧情,表明心态的诗,因为常常是两句,所以习 惯的说 法是“下场对”。 〓 打背躬:戏剧中的人物暂时脱离规定的情景,跳出角色,面向观众独白,近似于戏剧中的旁白。 〓 搭架子:即幕内白。指剧中不出场的人物,在幕内用答话的表现方法,参与剧情叫搭架子。 〓 三、做 〓 做:泛指表演技巧,包括身段和表情等,有严谨的规范、鲜明的节奏、强烈夸张的形式。需要很高 的技术 和技巧。 〓 四功五法: 〓 “四功”是指唱、念、做、打;“五法”是指手、眼、身、步、法。 〓 还有一种说法,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步、发”,其中的发,指的是甩发的 技术。 〓 手:指手和手臂的动作。 〓 眼:指的是眼神。“以眼领神、行随眼行”。 〓 “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 ” 〓 身:是指身段。从走路、坐姿站相,到整冠抖 袖、杨鞭纵马,挥浆行舟等动作。 〓 步:指的是台步。指京剧舞台上的各种步伐。依据行当、性格、年 龄、身份、服饰的不同各种步伐 也不同。 有正步、碎步、云步、垫步、跨步、醉步、矮子步、鹤形步等等。 〓 法:指的是以上几种舞台技艺的规格和方法。 〓 (发):主要是指用力部分在“颈”部和“腰”部的一些动作如:甩发、甩鬓、耍纱帽翅等。 四、打 〓 是指京剧中武打和战争的场面。 〓 京剧的武打、武功是京剧艺术的主要特色。武打的套路很多,有“单打”、“群战”“对拳”“出手”等 等。 〓 京剧中的武打人物多是沙场战将或者是英雄豪杰,因此发展出了京剧武生中的“长靠”和“短打”两个 行 当。 〓 武生必备两门功夫: 〓 一、把子功 〓 二、毯子功 〓 把子也叫刀枪把子,是传统京剧中所使用的武器道具的统称,有刀枪剑戟,棒棍勾叉等。 〓 把子功又可细分为长、短、徒手三类。 〓 长把子如大刀,长枪、棍、棒、叉等,短把子如刀、剑、斧、锤等,徒手俗称手把子,即拳打。 〓 毯子功:包括翻、跌、腾、扑等各种技艺,俗称“筋头”。因为这些技艺的难度大,技术复杂,练习 时需 要在毯子上进行,所以又称为“毯子功”。 〓 北派长靠武生杨小楼把京剧的武打形式从“技术”升华到了“戏”本身。南派短打武生盖叫天,凭借自 己 精湛的技艺大大提高了短打武生的艺术品位。因此,北杨南盖,长靠和短打的发展使得武生发展成一 个独 立的行当。 〓 第四章 服装 〓 京剧的服装 〓 京剧服装:统称行头。 此称谓在金、元时代即存在。是指京剧舞台上演员所穿戴的服装、鞋帽的统 称。 〓 服装是塑造人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京剧的服装是以明代日常生活的服装为基础,参照了宋、元两代服装的样式,同时吸收了清代服装的某 些特 点,经过艺术加工、提炼、美化形成。 京剧服装的源头之一:清帔 一、京剧服装大致有如下几个功能: 1、京剧服装化繁为简的通用性。 前辈艺人以古代生活的服装为基础,经过提练、美化,制出一整套概括能力大,使用范围广泛的通用 型服装,以尽 可能少的服装来适应剧目演出需要。以少代多、化繁为简地处理这一矛盾。 遵循“通而不乱”的穿衣原则。 皇帝的礼服---蟒袍 皇帝的便服----黄帔 皇帝的便装——黄褶子 2、京剧服装的装饰、点缀、寓意性 系上腰包、坎肩,头上包着绸子或系绸条寓意生病 〓 南方人、北方人有各自的穿戴, 京剧服装明智地运用装饰、点缀的处理方法。反映少数民族,只是在服装边角缀上些白色皮毛边, 或是在帽子上垂下两根毛尾,以示异国他乡区别。 〓 风衣斗篷:寓意着天气不好或是在旅途中、或生病。 〓 京剧服装不受什么季节时间限制,用装饰、点缀、点到而已。 3、表演的手段和工具:京剧服装成为塑造人物的一部分 服装成为京剧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 京剧服装特色归纳 1、不受时代、地域和季节的限制 2、不受现实生活中生活规律限制 3、为表演和舞蹈服务并为表现技巧 4、色彩花样有特定内涵意义 5、对剧中人品质思想含有褒贬作用 6、渗透着泛美思想,有自己的美学体系 它和戏曲表演浑于一体,符合舞台规律 京剧服装,俗称“戏衣”,史料记载基本上是延续仿制明朝的服装制成。它是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而逐步 完善、发 展起来的,经过历代艺术家提练,形成一整套类型化、程式化的专用服装。 全部戏曲服装简称“全箱”。管箱师傅称“箱官”,分为 “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帽箱”、 “旗包箱”、“靴箱”、“把箱”和“彩匣子”、“梳头桌”。在后台 分门别类的摆放。 大衣箱:在舞台上所穿的“蟒”“帔”“官衣”、“开氅”、“褶子”“水袖”等服装。 为了保护服装、 便于使用, 大衣箱又分“上首箱”和“下首 把 “富贵衣”、老斗衣放在 上层,下面是各类轻便服装。 〓 “二衣箱”演员在舞台上穿的“武服”、“靠”、“箭衣”“袍衣袍裤”、“侉衣”等。二衣箱也分“上 首箱”,和“下首箱”放靠为主,其次是“龙箭”和“花箭衣”,“下首箱”就是“袍衣袍裤”、“袄”、 箱”。 “上首箱”放蟒、 帔、 官衣等等, 下首 箱 “裤”之类。 〓 “三衣箱”---演员所穿的“水衣子”、“胖袄”、“彩裤”、“护领”等等。 〓 旗包箱---舞台上所用的道具大小 帐子、桌围椅帔等 把箱――指盛“刀枪把子”的箱子。 彩匣子--是盛勾脸化妆的用品, 盔头箱――演员扮戏所戴的 冠、盔、巾、帽和各种髯口玉带 梳头桌--是指旦角梳头化妆一类。 “靴箱”――专门负责演员穿的靴子 和各式鞋箱类箱子。 三、京剧服装的种类:品种、色彩的分类 京剧服装按品种样式大致可分五种:蟒、靠、褶、帔、衣。 按其身份、职业、地位分: 1、帝王后妃――蟒、帔、褶; 2、宰相文官――蟒、帔、开氅、官衣; 3、元帅武将――靠(盔甲)开氅、帔、箭衣; 4、中等阶层人士――穿帔、褶子 5、平民百姓则穿褶子和茶衣、裤子袄子等五类。 京剧服装色彩分类 京剧各类服装色彩丰富,以使用较多的蟒、褶为例,可分红、黄、绿、白、黑上五色和蓝、紫、粉、 湖、湘下五色。 色彩在剧中使用,有一定规则,又不拘泥于此,原则上首先服从于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气质,行 话中有“宁穿 破、不穿错”一说;其次是服从于整台色彩协调,避免重复,色彩可以做些调整。 〓 服装服饰上所绣的花纹图案区别: 〓 文臣――绣仙鹤和孔雀; 〓 武将――绣麒麟虎豹; 〓 富户人家――绣飞鸟花卉等等。 〓 图型上又采用了“愁龙”(眉鼻紧皱) 〓 “喜凤”(喜兴服形); “哭狮子”(眉眼下垂)的造型生动的形态,既有喻义又有独特风格。 〓 京剧服装中的蟒袍: 〓 帝王将相在大典、礼宴等场合穿的礼服。 〓 蟒袍种类又分:男、女蟒、老旦蟒、改良蟒。 〓 蟒袍形状:圆领大袖、袖口缝有水袖,闪光缎面上用金线、银线、彩线绣有龙、凤图案以及云、日、 月和八 宝图型,下面由平金、三蓝、五彩绣的海水江涯。 〓 男蟒腋下有摆、图案有团龙、行龙和整龙等。 〓 团龙:严谨,显的文静,多用于文官; 〓 行龙:呈腾跃形状,多用于武官; 〓 独龙:一条龙缭绕全身,图案凶猛。 〓 正黄、明黄为皇帝专用。 〓 杏黄深黄一般供太子、亲王、老将、 爱将穿用。 〓 红蟒:为地位较高的王侯宰相、元帅钦差、驸马穿。如曹操、刘备、韩信、毛朋、陈士美、杨延辉等。 〓 绿蟒:表示威严英武,为武职官员穿用。如关羽、关胜、杨波等穿用,还有草莽人物也穿绿蟒。 〓 白蟒——潇洒英俊一类人物穿,如:杨延昭、岳飞。 〓 黑蟒——为刚则直人物包拯,粗莽豪爽一类人物,如:郑子明、张飞、威猛人物如:项羽、尉迟恭。 〓 湘色蟒——老成持重一类人物。如:乔玄、徐策等 女蟒—:长度至膝,下着衬裙,上绣丹凤朝阳,下绣海水江涯,加云肩,颜色分红、黄 、白蟒只作孝 服。 〓 旗蟒——少数民族女性礼服,旗袍样式、斜襟、无 带,有龙蟒的刺绣图案。 〓 老旦蟒——形同女蟒,只有杏黄、湘色两种,一般太后、一品夫人、诰命夫人、太夫人穿用,有的 戴凤冠 则穿玉带,有的只系绦子,不戴凤冠。 〓 改良蟒——简化了图案,取消繁杂的绣活,穿着方便,素净大方。如:萧何、乔玄等穿用。 京剧服装中的靠:古代武将穿的铠甲。 来源于战袍镶铁叶子基础上美化而成。 分为:男靠、女靠、硬靠、软靠、改良靠。 〓 靠的形状:前后分为两片,用素缎绣鱼鳞花纹,靠肚子垫衬凸出。两肩绣有虎头,长袖紧口,圆领, 腿的 两侧系靠牌子,背后靠合子内扎有四支三角形式虎背旗,用靠绳勒紧并用靠绸遮挡并美化。 〓 改良靠则是在软靠基础上去掉繁杂的装饰,分上下身穿扎,保留了叶子甲的形状,腰间勒紧,显得 轻便灵 活,更接近古代武将生活。 〓 特殊靠有:“关羽靠”、“霸王靠”、“仓子靠”等等。旦角穆桂英、樊梨花、刘金锭等扎“硬靠”,扈 三娘、大乔、二乔则穿“改良靠”,新编历史剧《对花枪》老旦也扎起了硬靠。 〓 京剧服装之帔和开氅 〓 开氅:斜领大襟长袍。 帔:大领对襟无摆长袍。 黄帔,绣团龙团凤图案,为皇帝、皇后、公主穿用; 红帔,是结婚喜事的吉祥服; 紫帔、蓝帔等为宰相、员外、 夫人所穿。上绣鹤鹿、牡丹、花卉。 使人物显得文雅清秀。 “对帔”。如:中年时期的穆桂英、杨宗保;刘彦昌、王桂英;程普及夫人等穿用; 京剧服装中的褶子:用处最多、最常见的日常便服、长袍服类,男女老少,贵贱贫富都可以穿。 褶子样式:男褶子(包括老旦)大领、斜襟右衽、宽身水袖,长及鞋面。 女褶子,小圆领、对襟、宽袖。长度到膝、下衬裙子。 有“花褶子”和“素褶子”之分,颜色有十色之多在领、襟、褙上绣有图案。有飞禽走兽、花卉、蝴蝶等图 案。 常见的素褶子有红、黄、黑、蓝、 白、古铜、湘色、紫色、绿色、藕荷等等颜色。 京剧中的衣:宫衣、太监衣、官衣、箭衣、英雄衣等。 “衣”是在京剧中穿着种类较多的一种服装。上自公主、宦官、官吏、僧道兵卒、夫役、堂官、平民以及 豪杰侠客 等所穿服装,都归衣类。 宫衣:为公主郡主等人物所穿。圆领、大襟宽袍、长袖,周身绣花并缀有五彩飘带、缨穗。肩罩云肩, 显得娇媚尊 贵。 〓 太监衣:宫中太监专用服装。大领、 大襟、阔袖、长衫、胸背绣团花、腰围 黑或蓝色宽边。《醉酒》中高、裴力士所穿为大太监(包括蟒)衣。小太监衣则用黄、黑色相配,绣 有图案。 〓 官衣:中下等官员办公理事的官 服,颜色有:红、蓝、黑、紫等 据“明史”记载文职官员一至四品 穿红袍,五至七品穿蓝袍。官衣 的等级还显示在胸前、背后的“补子”上。 黑素官衣一般在丧事、降将及下等官吏穿。丑官衣:显短小一些,显得滑稽风趣。 〓 箭衣:是上自帝王、武将下至少年武士草莽英雄等一类人物穿用的服装。有龙、花、布、素箭衣之 分,有 的罩上马褂,显示身份不同,不罩马褂属轻便军服一类。箭衣样式是小领、大襟、马蹄紧袖、长身紧 腰胯 下前后分叉,腰系鸾带,肩披云头三尖。颜色很多,供不同人物穿用。 英雄衣:(也称袍衣袍裤) 〓 供侠客、武士一类人物穿用。 〓 样式是大领、大襟、短身紧 〓 袖,衣袖上绣有各 〓 种飞鸟、蝴蝶、蝙 〓 蝠或花卉图案,上系绦子下系鸾带, 〓 显得边式、轻巧利索。 〓 京剧服装中的快衣、打衣打裤、八卦衣、道姑衣、 僧袍、象形衣、裤子、袄子、罪衣、茶衣、腰包 的堂倌 衣等。 〓 快衣:从“夜行衣”中演化而来。样式是小圆领、大襟、短身、紧袖,用黑素缎制成,衣袖侧和前胸 缀有 白色扣袢,下配黑彩裤,系绦子鸾带。 打衣打裤: 也称战衣战裙。小高领、对襟、短身、紧袖、衣裤上绣各种花卉图案,腿系两面片绣花下甲,腰系绣 花绸汗巾,飒 爽英秀, 便于翻打扑跌。 〓 象形衣:是摹拟各种动物形态特制的服装。如:猴衣、龟、蟹、虾、蚌衣、鹤、鹿衣、神话故事中 配上特 技表演。 〓 裤子、袄子旦角穿的、绣花的、青春少女服装,有种花色,腰系绣花汗巾或四喜带,前襟系饭单, 显得天 真活泼,婀娜多姿 京剧服装的装饰 :坎肩 (一)男式坎肩 坎肩是装饰在京剧服装外无袖上 衣,又称马甲,背褡,背心。身份较低的学究、私塾先生、江湖医生、 门客等角 色穿用。在新编历史剧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逐渐被服装设计者和表演者重视。 〓 (二)女式大坎肩亦为直领对襟式,身长过膝,开隙。光缎制面,上绣花草或金丝盘边,彩绒角, 加饰在 褶子外,侍女的长衣装饰,现在因其多色活泼,已有了广泛使用。 〓 (三)老旦坎肩也是一种身长过膝的女坎肩,色缎无绣,领口镶不同颜色的色云头,或圆寿字。穿 在女老 斗衣外,腰系腰巾或丝绦。 〓 (四)女式小坎肩立领大襟,身长至臀,彩色缎面,刺绣五颜六色花卉图案,加穿短袄之外。为官 门富室 人家侍女装束。 京剧服装的装饰: 〓 道姑背巾: 〓 对襟直领,开隙。身 〓 长过膝,全衣饰蓝白 〓 菱形缎块连缀成十八 〓 节,成水田纹,表示 〓 缝补的缀衲衣,穿在 〓 褶子外,剧中女道姑 〓 及青年尼僧所穿。如 〓 《秋江》中陈妙常、 〓 《双下山》色空等。 僧背巾 对襟大坎肩,绿绸做身,黄绸镶腰,敞胸,穿于黑色夸衣之外,专门装扮剧中戴发修行的头陀。 长式斗篷 挡风御寒,披在肩上的外衣。缎料制面,小立领,领口缝绊带。男式斗蓬有红黄等色。女式有花式斗 篷,红、绿、 杏黄、皎月等多种颜色,上绣孔雀开屏,四季花草等图案。 短式斗篷 包括蓑衣纱罩样式 和长斗篷相同,身长仅至臀部。 古装衣 改良服装,是梅兰芳先生设计的,由上衣、下裳组成,式同仙女衣,袖口有紧口或水袖,领外饰垂云 形云肩,下裳 裙桶分两层,大裙长约二尺半,小裙长约一尺半,垂穗上绣艳丽花草图案,裙摆盘金勾边,佩饰垂穗 偏带加束腰箍。 (十)其它还有:领衣、罪衣、孝衣、蓑衣、仙女衣等 裙类还有:绣 花腰包、绣边、红花腰包、白褶裙、侧褶裙等等。 腰间饰品有:玉带、丝绦、鸾带、偏带、腰巾、腰箍、四喜带、汗巾等等。 京剧服装的内衬:水衣子、内衬、护领、彩裤、胖袄 水衣子: 京剧内衬服装。白市布制,大领大襟,腋下钉绊带的衬衫,演员用来贴身间隔戏衣,防止汗渍损坏服 装。 内衬、护领:一些重头扎靠武打戏和关羽重头戏, 既保护戏衣,又使人物庄重、严谨、威严。 护领白布缝制,长二尺,宽三寸,两端缝有线带用以固定。护领除防止油渍污衣外,还可以使演员胸 廓及两领充实, 显得匀称适度。 彩裤:演员舞台上穿的裤子,统称为彩裤。彩裤大致分三类:红彩裤、黑彩裤、杂色彩裤。红、黑彩 裤,大多为 男性角色穿,杂色彩裤为小生和女性角色穿。 胖袄: 无领大襟无袖的棉坎肩。 ,可使演员两肩垫高,胸部挺起,显得外形宽阔挺直、健壮、魁梧、与夸张的服饰与表演合为一体, 尤其男演员是 不可不穿的。胖袄还可穿在外面起着丑化人物的作用。 京剧服装的靴鞋 1、厚底靴 是经过艺术加工了的官靴。齐头长方、长筒、黑色缎面或绒面做帮,前脸和靴帮码花纹,勾纹图案。 底厚二至 四寸,与夸张的服装相谐调,配以坚实的厚底功夫,塑造角色庄重威严的气概。 2、朝方靴 形状同厚底靴,底厚寸许,多为官吏、太监、文人的丑角穿用。穿清朝官员服饰必穿朝方靴。 3、虎头靴: 是经 过美化的,靴尖正中镶 虎头吞口,靴腰刺绣虎 头纹图案,帮 面以各色光缎制做并与穿的服装配 合协调,如 戏中关羽所穿虎头靴。还有虎头薄底靴。 4、 打鞋、鱼麟洒: 矮腰口,布面,绣有蓝、白或黄、白条斜线色道,鞋跟处缝合绸条。武将,兵将 翻打穿用, 如镶有虎头及绣虎毛图案为大马童穿。洒鞋鱼型鞋有鱼麟纹,黑白图线纹路也叫鱼麟洒。 5、 登云履、云头履僧鞋;矮腰、底较厚,大约 2 寸,前脸镶饰凸起双云套头缀回云勾纹图案,为剧 中仙官道家、 侠客知识分子一类人穿。 6、 福字履: 矮腰,底高近八分,前脸正中镶福字、古钱、万字等图案,为年轻书生、秀才及老翁、老妇、商贾、 店主等穿用。 7、薄底靴 半高腰,反绱皮革薄底 ,前脸线码勾纹滚边皮口,鞋尖精缝小头。有花素两种。 武生、武旦、武净多穿用。开打时合脚、轻捷、灵便。 8、 彩鞋:长脸矮腰,形同便鞋,光缎面绣花,鞋尖镶一团异色丝穗,颜色多样。 9、旗鞋:样式同彩鞋,鞋底呈倒置 花盆形,底厚约二寸。用于剧中旗装梳旗 头的国太、公主、妃子 等角色 10、彩旦鞋: 也称抹子鞋,尖头便鞋形似泥瓦工的抹子。 11、大袜皂鞋:皂隶、下等人穿 京剧服装与表演技巧 水袖功,褶子功,腿功,翻身功,摔功 京剧中的盔头 京剧中人物所戴各种的帽子统称为盔头。京剧中有专门放置各种冠、盔、帽、巾的箱子,叫盔头箱。 盔头也是根据人物地位、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冠、盔、帽、巾四大类。 除此之外,还有大小附件,大多数与盔头配用,也可以单用. ,、 冠:冠多为帝王、贵族的礼帽。 冠 a) 九龙冠 b) 平天冠 c) 凤冠 d) 如意冠 e) 钿冠 〓 平天冠:也称平顶冠、冲天冠、玉皇冠. 〓 顶部有一长方形平板,称为”延”,面镂日月星辰,故又称日月冠. 〓 板前后沿垂珠帘,冠上缀绒球光珠,两侧有龙纹耳子,下挂流苏。 〓 多为玉皇大帝、阎王、商纣王,秦始皇所带。 凤冠:为皇后、妃子及贵夫人所戴。 钿冠:穿旗蟒时配戴 2、盔:为武职将帅所戴。 〓盔 〓 帅盔 〓 夫子盔 〓 太子盔 紫金冠 〓 蝴蝶盔 为刀马旦、武旦常戴的一种盔头。 3、帽:帽的类别最杂,自皇帝到平民,自文官到武将都可以戴。 〓 帽 〓 王帽 又称皇帽,为皇帝所戴。 〓 纱帽 俗称乌纱帽。在京剧舞台上使用最多,用途最广。硬胎,前低呈半圆,后高微圆, 纸胎上蒙黑绸或平绒, 背下端横插一对帽翅。帽翅在京剧术语中称为“展”。 〓 罗帽 〓 太监帽 〓 鬃帽 〓 纱帽 〓 中展 〓 尖展 〓 圆展 〓 相纱 〓 相纱 〓 相貂 长方形的帽翅,铁纱底,贴金、银点翠,上镂太阳水纹、寿字等图案。长短适中,所以叫“中展”,或中 纱、方纱。 为生行所扮演的文官所戴。 帽翅为圆形的,俗称圆纱或者圆展,多为丑行人物所带,有圆滑的意思。 帽翅为菱形的,又叫尖展、尖纱。 纱帽翅呈扁担形的,尾端上翘,黑色缎、绒包底,为宰相专用,因此称为相纱。 一种包有色锻的帽翅的两端缀有龙头、光珠,此类称为相貂 。 罗帽:分硬胎、软胎两种。硬胎有花素之分。 硬花罗帽:为六瓣镖形,每瓣上镶有光珠、绒球;软花罗帽,帽身是软的,为六角形,上绣团花。软、 硬花罗帽用 途差不多,多为江湖侠客所戴。 软、硬素罗帽都为黑色,硬素罗帽为衙门里的都头、捕快和有正义感的仆人所戴。软素罗帽为江湖侠 客义士所戴 。 〓 大太监帽又称中常侍帽,全帽扁圆,顶端有两片如意形弯覆,前扇正中面牌绒球,左右双龙戏珠纹 样, 上 缀光珠,两侧龙尾耳子下垂有流苏。 鬃帽:也称苍蝇帽,蛐蛐帽,黑色马尾织成,上尖下圆,中空如罩,为净、丑扮演的绿林豪杰所戴。 另有硬花鬃帽, 由铁丝编制,比鬃帽略高大,外满缀蝴蝶,光珠,绒球。 帽子的附件:额子、火焰、面牌等 〓 面牌:为盔帽上的装饰物,圆形,四周镶白的小珠或装饰寿字纹,镜面,后面有弯勾,插在帽子前中。 也可 用于甩发正额,表示战败之将。 〓 额子:将帅盔分前后扇,前为额子,半圆形,沿口装饰有小珠,水或云纹,正中大绒面牌,左右饰 有龙纹 光珠,上坠有八对绒球,与帅盔套用。 〓 火焰:由铁丝外套红绸抽折,成火焰状,装饰在帽子上。 女七星额子:上缀两层大绒球,每层七个,所以称七星额子 4、巾:为各类人物家常便服时所戴。 〓 皇巾:又称帝巾。软胎,前低后高,黄缎制面,上绣龙纹,背有朝天翅一对,为皇帝睡眠或者生病 时所戴。 〓 相巾:软胎,四方形,缎面绣蟒或者其他图案,下缀白玉帽正,后有朝天翅两根,高过帽顶。为宰 相家居 时所戴。 〓 员外巾:软胎,斜方形,缎制,多绣寿字纹,背后垂软翼二根,下端垂长绣花带。为乡绅、富户所 带。 〓 棒槌巾:软胎,前低后高,上小下大,缎底上绣有散花,背部有一对桃形 上翘小帽翅,可以晃动, 形似棒 槌。多为恶少所戴。 〓 高方巾:缎制面,素色,为穷书生所戴。 〓 文生巾、武生巾:又称小生巾,公子巾,软胎,前低后高,前片可以折叠,后片为半圆形,连接两 侧如意 头,下垂流苏,背后有两根飘带,缎制面,绣有花卉图案,颜色很多,与衣服搭配,为公子、秀才书 生等 戴。武生戴时把飘带去掉,并在顶部加插小火焰。 京剧的化妆和脸谱 〓 一、 京剧中的化妆 〓 京剧化妆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生、旦的化妆,主要是俊扮的方式,一种是用于净、丑的脸谱化妆 。 〓 1、俊扮: 〓 俊扮又称“素面”或“洁面”,俊扮着力表现人物面貌的端正、俊秀。 〓 俊扮的特点是略施彩墨以达到美化效果,一般用肉色、红色、黑色对面部实施美化。 〓 在用色和画法上,根据人物年龄的身份及生活境遇的不同有所变化,有浓淡之分 。 〓 勒头(吊眉):俊扮的人物除老旦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吊眉,吊眉又称牵引化妆法 。 〓 甩发:也称水发。用于生、净、丑角的头部化妆的假发。表现剧中人物的慌张、焦急、惊惶、愤怒、 绝望、 疯狂的情绪时,或表示人物披头散发、衣冠不整、丢盔弃甲的形象时,均用甩发。 二、旦角的头面化妆及程序 1、洗脸 2、上白 3、擦胭脂 4、画眼眉、涂口红 5、帖片子,梳水头的化妆方法。6、戴头面 、插珠花 戴头面:旦角用的各种头饰统称为头面。头面也是根据古代女性戴金银首饰的生活习俗而来。 〓 头面 〓 水钻头面 〓 点翠头面 〓 银泡头面 银泡头面:是铜制镀银,银泡头面素雅漂亮,银泡头面的全副由 55—60 件组成。一般表示旦角清贫 或带孝, 多为剧中青衣包大头时使用,犯罪的女性也带银泡头面. 点翠头面:用翠鸟羽毛粘在金属板上制成,翠羽色泽富于变化,呈现出月白,湖蓝、藏青、紫等不同 色彩,在 头面中富丽典雅。点翠头面多为贵妃贵妇人所用。 水钻头面:用高级玻璃仿钻石,镶嵌在金属上制成。水钻头面晶莹闪烁,色彩缤纷,在头面中最为华 丽,为年 轻美丽、性格活泼的女性插戴 三、旦角的头形:大头、古装头、旗头、彩旦头、绸子打头。 〓 大头:旦角的一种传统发式,又称为梳水头,用于扮演夫人、小姐用,脑后的髻呈椭圆形。脑后垂 一条线尾子。线尾子又称线帘子,辫帘子,用粗丝线制成,乌黑一排,宽 16 厘米,长及足踝,为古代 妇女 垂发的夸张,线尾子还须分出两绺垂下胸前。 古装头:为梅兰芳等人在演古装戏里,参照古代侍女装束发式改良的新式发式。 旗头(旗装头):用于穿旗装的角色 彩旦头:彩旦头的样式大概有平三套、朝天橛等几种 。 绸子打头:传统戏曲中,很多旦角是用绸子系结做头饰的,习称绸子打头。 用以表示贫苦、颠沛流离、 戴孝 或者神、妖、怪等 1、满包绸子系蝴蝶扣 3、包绸条系偏扣 第二节 京剧中的脸谱 〓 一、脸谱的定义 〓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净、丑是采用脸谱作为 面部化妆的两种主要角色。脸谱的用途是表明人物的面容、性格特征,以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 出效 果。 脸谱是一种意象性美术创作,具有清代社会所流行的民间工艺美术特色,是舞台美术整体中的固 有组 成部分。 二、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揉、勾、抹、破。 〓 揉脸:又称染脸,是用手指蘸一种颜色,揉满面部,再用毛笔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没有较 大的变形,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 〓 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 〓 抹脸:是先蘸白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然后用毛笔蘸墨色将眉、眼及面部肌肉的 纹理勾化出来,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一般用于水白粉脸。 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一般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 关羽:揉脸 张飞:勾脸 曹操:抹脸 三、京剧脸谱的色彩 〓 1、脸谱分为各种脸色,所谓脸色是指脸膛主色而言,有红、紫、白、黄、黑、蓝、绿、粉红、灰、 淡青、 赭、褐、金、银等色。 〓 2、脸谱上的面纹常衬以他色,有渲染烘托主色的作用。 〓 3、脸谱的色彩是依据人们对于色彩的理解和认识结合色彩给人的感官刺激,以及传统文化对于色 彩的心理 定位,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一套使用规律。 水白脸: 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 。勾水白脸的角色一般戴髯口(胡须),髯口与脸谱上的眉目鼻窝颜 色一致。 粉白色象征飞扬跋扈、骄横矜持的人物,如高登,马谡等。 红色:表示忠勇义烈。 紫色: 象征忠贞、耿直、果断、沉稳, 如廉颇、李密、庞统等 。京剧中刚正威严的人物常用紫色 脸。 黑色: 象徵刚烈、勇猛、粗率、鲁莽 黑色脸在京剧脸谱种以武人为主,勾脸人物中一个最著名 的文 人就是包拯。 蓝色: 表示刚强、粗旷、骁勇、桀傲不驯。 绿脸: 象征刚勇、强横、猛烈、暴躁等性格 黄脸: 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 四、京剧脸谱的基本样式 〓 1、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 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 眉 眼 鼻 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是一种比 较原 始的形式。整个脸膛由眉窝分隔成脑门和两颊。 2、三块瓦脸: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法, 用线条勾出两块眉, 一 块鼻窝,也就是由眉眼和鼻窝把脸膛分为脑门和两颊三大块,所以称“ 三块瓦脸”。 〓 三块瓦脸 〓 花三块瓦脸 〓 老三块瓦脸 3、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 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 从脑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 这色条 象徵人物性格。 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 楚霸王:黑十字门脸 姚期: 粉色十字门脸 4、六分脸: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 分脸” 也称“老脸”,多表现白发苍苍的老将军。 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减去两腮的主色,保留前的额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 彩丰 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 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 相貌丑陋, 特点是勾法不对称, 给人以歪斜之感。 〓 歪脸: 《斩黄袍》之郑子明 7、僧脸:“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形眼窝 、花鼻窝 、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 圆 点,表示佛门受戒 . 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 ,色彩只有红白两种 ,形式近似“ 整脸 ”与“ 三块瓦脸 ”。 元宝脸:在三块瓦脸的基础上变化而来,仅在面门色块相区别。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 故称“元 宝脸”。 神仙脸:由“整脸”、 “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 ,构图取法佛像。 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徵出发, 无固定谱式,都是从精灵 神怪的 形象性特征出发,进行传神的描画。 孙悟空 〓 “妖怪脸”指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小妖、魑魅魍魉等角色。 五、局部谱式的分类 眉、眼窝、嘴窝、脑门等部位的勾画。 本眉: 沿着表演者的眉毛,在色彩和形状上做一些夸张。一些揉脸的人物脸谱上勾这种眉形 〓 老眉: 又称老眉子、耷拉眉子,把眉毛形向两侧耳边下垂,表示老年人长眉变垂的特点。 〓 点眉: 在靠近眉心部位画两个点,强调眉头突起的部位,所以称点眉。 〓 勺眉 开头像勺子,两处眉尖隆起,表示人昼思夜想,愁锁眉尖,是包拯专用的眉形。 〓 环眉 根据张飞“豹头环眼”的相貌特征设计,一般为张飞使用。 〓 奸 眉 :突出眉间的眉结,表现出人物“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神态。许多奸臣勾画脸谱时都用这种 眉形。 〓 凝眉 两个眉尖,一个向下,一个向上,虽然没有奸眉那样的凶恶之状,但表现了人物工於心计并且 专断果 敢秉性。 〓 卧蚕眉 形状似卧蚕,是关羽专用的眉形。 〓 寿字眉 像两个草写的“寿”字,是项羽脸谱专用。 脑门的勾画 〓 金银脑门:金色为神仙的专用色 〓 月牙形脑门:包公专用。 〓 太极脑门:在脑门上画个太极图,用于精通韬略的人。 姜维 〓 虎字脑门:杨七郎的脸谱是在脑门上勾画虎字 〓 物形脑门:即象形脑门。是专为京剧中的神怪、精灵而设计的,就是将所表现的某种神怪的特点勾 画在脑 门上。 〓 脑门勾画寿字图案 〓 葫芦脑门 〓 戟形脑门:窦尔墩 〓 疤痕形脑门 六、丑行的脸谱 〓 丑行的脸谱是京剧早期脸谱的形式。其突出特点是在人物的鼻梁子处画一块白色简单图案,然后在 白色色 块上突出眉眼鼻子等。 〓丑 〓 文丑 〓 豆腐块 〓 腰子 〓 武丑 〓 老丑 豆腐块脸:以鼻子为中心,包括左右两眼,用白色水粉彩画出一个方形的图形,类似豆腐块,这种脸 谱一般用于穿官衣或者褶子的、有点地位的人。 腰子脸:把豆腐块形画成上边平圆,下边尖圆的形状,像腰子的形状,这个形状很像古代的钱币元宝, 所以一般表明贪财的人。 二郎神 钟馗 〓 红脑门:如果某个人物是撞死的,就勾红脑门,红色表示面带血色。 武丑脸:武丑脸比文丑脸的白色更缩小,完全集中在鼻梁子上。形似枣核,因此也叫枣核脸。眉眼的 勾画也相对集中。 老丑脸:老丑的脸谱造型所勾画的白色块比文丑要大,并在白色粉块周围用白色水粉画眉毛,胡须, 鬓发依旧眼睛皱纹,抬头纹等,渲染人物的老态。 七、清油脸: 清油脸是简单地用黑色描画眉眼,再在脸上图一层清油,武生、小生、旦角在图清油脸之前还要图少 许口 红。这种化妆一般表示惶恐、报仇雪恨、临死等情绪。 第五章、京剧音乐简介 〓 京剧的音乐共包括四个部分:打击乐、曲牌、唱腔和念白。 〓 一、京剧的乐队:京剧的乐队分成“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由管弦乐队组成,武场由打击乐队 组 成。二者合起来称作是“文武场”。 (一) 武场:京剧的武场由鼓板、大锣、小锣和铙钹四件乐器组成,称为“武场四大件”。 鼓板:是两种乐器,即鼓和板。鼓也叫单皮鼓,又叫小鼓。板,又叫檀板,由红木或者黄杨木制成。 〓 鼓师:京剧乐队的总指挥是鼓师,俗称“鼓佬”。 铙钹 (二)文场:京剧乐队的文场主要由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四种弦乐器组成,通常称为文场四 大 件。 二、京剧的曲牌 〓 助京 剧演出的重要手段。 〓 还在 借昆曲的曲牌;二是来自民间乐器,民歌及其它剧种。 〓 大部 分称为“板腔体”的音乐,表演时的音乐伴奏大部分是“曲牌体”的音乐。 曲牌分类: 〓 ,、按照曲牌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内容来分大致有:神乐、宴乐、舞乐、军乐、喜乐、哀乐等六类。 〓 2、按照演奏的乐器来分,又可以分为笛子曲牌、唢呐曲牌、胡琴曲牌。 〓 笛子曲牌:大部分是保留在昆曲剧目中使用,笛子曲牌清新、悠扬、雅致,常用的有三十多支,多 用于更 衣、梳妆、行礼、宴会等。 〓 唢呐曲牌:唢呐曲牌的特点是雄壮、热烈、凡是较庄严、宏大的场面,如将帅升帐、发兵、战斗、 上朝、 宴饮等都用唢呐曲牌。 〓 胡琴曲牌:胡琴曲牌最能体现出京剧的风格,特点是明快、铿锵、婉转,适应性强,剧中的蹬殿、 摆宴、 打扫、做针线、舞蹈、行路等都可以用胡琴曲牌来伴奏。 京剧演员演唱时需要音乐伴奏,上场和下场或者表演动作时也需要音乐伴奏,演唱时的音乐伴奏 京剧曲牌的来源可分为两类:一是来自昆曲,昆曲的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现在京剧 京剧的曲牌是京剧中的配曲音乐,主要作用是配合演员的表演,渲染剧情,制造气氛,是辅 京剧常用曲牌简介 〓 《大开门》:又叫《水龙吟》,是一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唢呐曲牌,主要用于元帅升帐,点兵等宏 大场面, 通常是在锣鼓的配合下,再结合舞台上大将的“起霸”表演,走龙套等,把舞台的气氛渲染得庄严肃穆。 〓 《山坡羊》:笛子曲牌。曲调欢快、喜悦,因此,多用于宴会、拜贺等行礼场面。 〓 《点绛唇》:唢呐曲牌。多用于角色上场的引子。如《群英会》周瑜上场时唱的就是点绛唇。 〓 《夜深沉》:是一支胡琴为主要演奏乐器的大型曲牌,最早是梅兰芳搬上舞台,用在《霸王别姬》 中的舞剑 一场。这一曲牌深沉、 激越。 〓 《万年欢》:胡琴演奏的曲牌,多用于有动作无语言的场面。 〓 《傍梳妆》:是一支以胡琴为主要演奏乐器的大型曲牌,常用于饮酒等场面。 第六章京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 一、京剧的综合性 〓 (一)从大的方面讲,京剧是把歌唱、音乐、舞蹈、美术、文学、雕塑和武打技艺融汇在一起,是“逢 动 必舞,有声必歌”的综合艺术。它在数百年的形成过程中吸取了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等各种形 式 经过长期组合,把歌、舞、诗、画熔为一炉并逐渐达到和谐统一的结果。 京剧剧本往往是以古典小说为母本如: 《群英会》 《借东风》 《空城计》 、 、 等取材于 《三国演义》 《孙 。 悟空三打白骨精》取材《西游记》、《野猪林》取材于《水浒传》。 还有戏剧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二)从表演的角度讲,京剧是综合了“唱、念、做、打”四个方面的技艺。 二、京剧的虚拟性和写意性 〓 京剧的虚拟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虚拟的方式: 〓 (一)时间和空间的虚拟 (二)人物形象的虚拟 (三)环境的虚拟 (一)时空的虚拟 〓 西方的话剧要求舞台布景的真实性.中国京剧追求时空变换的自由,通过虚拟的表演,使人物活动于 特定的 时空环境中。 〓 戏剧家焦菊隐明确指出:西方戏剧是“从布景里面出表演”,而京剧是“从表演里面出布景”。 〓 京剧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在表演时却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而且这种虚拟的表演必须要以情带 景,以 情生景,做到情景交融 。 〓 为了使表演真实,这种虚拟的表演,必须遵循以下一些表演原则: 〓 第一,动作必须是有生活依据的。 〓 第二,空间和时间的变幻是自由的,但是表演是严格的,感觉是真实的,不能有一点随意的地方。 〓 第三,动作和眼神是源于生活的,但不是生活的照搬,一举一动都要舞蹈化,音乐化和规范化。 〓 第四,“贵乎真实,而不必果真”的审美原则。 (二) 人物及形象的虚拟 白脸曹操显示奸诈 黑脸包公铁面无私 (三)环境的虚拟 通过舞台布景来完成环境的虚拟。 京剧的舞台道具非常简单,常常是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习称“一桌两椅”,京剧中的景致大 都靠这简单的道具来完成,构成一种虚拟的特征。 一桌两椅的颜色与位置 大坐 小坐 八字跨椅 红色小帐:卧室 红色小帐:花轿 交通工具:车、船、马 三、京剧艺术的程式化 〓 (一)所谓的程式,就是相对固定的规范化的表演法式 。 京剧的表演程式是京剧艺术家们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 〓 〓 (二)京剧中的程式是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 〓 京剧舞台的程式化动作都遵循一个圆的基本原则。 〓 (三)程式的规范和自由。 〓 (四)程式在反映新内容中也获得了新的表现力和发展 。 〓 (五)程式化表演之于京剧艺术的重大意义 : 〓 “程式”是京剧(包括一切中国传统戏曲)区别于其它戏剧表演体系的独特方法,也正因为程式,京 剧才 保留了自己独有的特征。 〓 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所代表的话剧表演体 系被并 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水旗
/
本文档为【京剧常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