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刑法总论作业答案(主观题)

刑法总论作业答案(主观题)

2017-09-27 44页 doc 81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刑法总论作业答案(主观题)刑法总论作业答案(主观题) 刑法总论作业答案(主观题) 第一章 刑法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刑法: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狭义刑法:系统地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事法律。 4(广义刑法:所有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单行刑法:规定某一种或某几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专门性法律。 6.附属刑法:行政、民事、经济和社会等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规范。 刑法的体系: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7. 8.立法解释:由最高立法机关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明,具有法律效力。 9.司法解释:由最高人...
刑法总论作业答案(主观题)
刑法总论作业答案(主观题) 刑法总论作业答案(主观题) 第一章 刑法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刑法: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狭义刑法:系统地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事法律。 4(广义刑法:所有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的总和。 5(单行刑法:规定某一种或某几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专门性法律。 6.附属刑法:行政、民事、经济和社会等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规范。 刑法的体系: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7. 8.立法解释:由最高立法机关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明,具有法律效力。 9.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明,具有法律效力。 10.学理解释:由刑法学者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明,不具有法律效力。 11.文理解释:对刑法条文从语言文字上进行的解释,需要借助于语言文字常识进行阐释。 12.论理解释:按照立法目的和精神,结合实践情况对刑事条文进行阐释。 二、简答题 刑法和其他部门法相比,在性质上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1)保护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具有广泛性。凡是被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都是刑法保护的对象,也就是各个部门法所高速的社会关系都可能成为刑法的保护对象。 (2)规范社会关系的方式最具有强制性。刑事规范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最后救济途径,决定其规范的强制性最为严厉。这种强制性涉及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各个方面的限制甚至剥夺。 三、案例题 王某第一次获得3000元人民币,是操作失误所致,具有不当得利性质,但后来他明知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还多次取款,这是利用自动取款机的故障进行盗窃的行为,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由此可见,王某的行为已经触犯刑律,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名词解释 1(刑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指我国刑法这个部门法所特有的,贯穿于全部刑法的,对于定罪量刑和刑罚的执行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2(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1 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二、简答题 1(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包括积极要求和消极要求两个方面。 罪刑法定化,指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积极要求包括:1. 官自由擅断;2.罪刑实定化,指对于什么行为构成犯罪和犯罪所承担的具体法律后果,均必须作出实体性规定;3.罪刑明确化,指刑法条文和规范应当明白准确,不能模棱两可,发生歧义。 消极要求包括:1.排斥习惯法;2.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禁止有罪类推;4.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2(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主要体现在: (1)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取消了原刑法第79条的类推; (3)重申了原刑法第9条关于溯及力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4)在分则罪名的规定方面,已经相当详备; (5)在具体犯罪的罪状以及法定刑设置方面,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定罪上一律平等。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和构成什么罪,只能以行为人具体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来进行判断,而与其身份、地位、关系、党籍、年龄等因素无关。 (2)量刑上一律平等。不能因行为人的地位、身份等特殊就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而应与其犯罪行为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行刑上一律平等。在刑罚的执行上,对于所有的罪犯平等对待,其刑罚处遇也相同。 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立法上体现在以下方面: (1)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刑法总则确定了一个科学的刑罚体系,这一体系由不同的刑罚方法构成。 (2)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刑法总则根据各种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规定了轻重有别的处罚原则。 (3)设置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刑法分则为各种具体犯罪规定了可以分割、能够伸缩、幅度较大的法定刑。 三、案例题 1.李某的行为构成组织卖淫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组织卖淫罪,是指以招募(雇佣(引诱(容留等手段,控制多人从事卖淫的行为。组织他人卖淫中的“他人”,主要是指女性,也包括男性。虽然该交易在同性之间进行,但该行为亦为卖淫行为。被告人李某以营利为目的,招募、控制多人从事同性卖淫活动,其行为已经构成组织卖淫罪。 2.不正确,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 相适应原则,要求法院定罪量刑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2 本案中,甲某盗窃数额较大,已经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数额较大的,应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不能因为案件处于严打时期而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否则就使得被告人承担的刑罚与其犯罪轻重不相适应,造成轻罪重判,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 一、名词解释 1(刑法的效力范围: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和在什么时间具有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对地域和人的效力,即解决刑事管辖权的问题。 2 3(属地原则:以地域为,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 4(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无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5(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也不论犯罪发生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6(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姓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7(刑法溯及力: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8(从旧原则: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法没有溯及力。 9(从新原则:按照新法处理,新法有溯及力。 10(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旧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罚较轻的,则要按照旧法处理。 11(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罚较轻的,则要按照新法处理。 二、筒答题 1(我国刑法对我国公民的效力分为两种情况: (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2)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分以下两种情况适用我国刑法:?根据《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根据《刑法》第7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2(“领域”是指我国境内的全部区域,具体包括:(1)领陆,即国境线内的陆地;(2)领水,即内水和领海及其以下的地层;(3)领空,即领域(领水之上的空间,它只及于空气空间,不包括外层空间。 3 同时,根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以下两部分属于我国领土的延伸:一是我国的船舶、飞机或者其他航空器;二是我国驻外使领馆内。 (我国刑法第12条对溯及力问题采取了从旧兼从轻原则,既对于1949年10月1日至3 1997年9月30日这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应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典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即新刑法典没有溯及力。 (2)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典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新刑法典,新刑法典即具有溯及力。 (3)当时的法律和新刑法典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未超过追诉时效的,原则上按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即新刑法典不具有溯及力。但如果新刑法典比当时的法律处刑较轻的,则适用新刑法典,即新刑法典具有溯及力。 (4)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做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即便新刑法典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当时的法律要轻,也不例外。以便维护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4(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的适用条件是:一是所犯之罪必须针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二是这种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必须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三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刑罚处罚。 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12条几个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处刑较轻,是指刑法对某种犯罪的刑罚即法定刑比修订前刑法轻。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该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体犯罪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 三、案例题 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可以适用我国刑法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行为人所犯罪之罪必须侵犯了我国国家或者我国公民的利益;二是行为人所犯之罪必须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年以上有期徒刑;三是行为人所犯之罪按犯罪地法律也应受刑罚处罚。 从本案的情况来看,行为人的行为完全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要求。这是因为:(,)某甲所侵害的某乙系我国公民;(,)某甲的行为按照我国刑法规定,不论是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是故意伤害罪,都应处,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某甲行为地的法律,某甲的行为也应受刑罚处罚(应处10年以上的监禁)。因此,对某甲的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2(纪某、李某在我国领域外实施犯罪,应适用我国刑法。 《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最高刑法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此规定表明,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本案中,被告人纪某、李某在法国犯了故意杀人罪、抢劫罪,按照我国刑法关于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的规定,法定最高刑要高于3年有 4 期徒刑,而且这种犯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属于应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所以,我国司法机关对被告人纪某、李某在我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有刑事管辖权。在管辖权冲突的情况下,应通过引渡或两国协商解决。本案中,被告人纪某、李某被引渡回国,因此,此案应由我国司法机关依照我国刑法进行审理。 ((1)我国刑法对李某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的行为有管辖权。根据《刑法》3 第8条和第10条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且当地刑法也认为是犯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其在外国已受处罚的,可以作为免除或减轻处罚的情节考虑。 (2)根据普遍管辖原则,我国刑法对李某在B国实施的毒品犯罪有管辖权。刑法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因此不论犯罪人是中国人或者外国人,犯罪行为或结果发生在何地,是否侵害我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在我国承担的条约义务范围内,凡是不引渡给有关国家的,都适用我国刑法。我国参加了有关打击国际毒品犯罪的条约,故我国在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有权对李某在B国的贩毒罪行进行管辖。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一、名词解释 1(犯罪:严重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构成: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3.基本的犯罪构成:刑法分则条文就单独的既遂犯所规定的犯罪构成。 4.修正的犯罪构成:刑法总则性条文以基本犯罪构成为基础加以修正而成的犯罪构成。 5.普通的犯罪构成:刑法分则条文对于通常社会危害性程度的行为所规定的犯罪构成。 6.派生的犯罪构成:以普通犯罪构成为基础具有较重或者较轻社会危害性程度的犯罪构成,包括加重的犯罪构成和减轻的犯罪构成。 7.叙述的犯罪构成:刑法条文对犯罪构成要件予以详细或简明叙述的犯罪构成。 8.空白的犯罪构成:刑法条文没有将犯罪构成要件予以说明,而是需要援引其他法律来说明的犯罪构成。 9.简单的犯罪构成: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的诸构成要件均属于单一的犯罪构成。 10.复杂的犯罪构成:刑法条文规定犯罪构成诸要件之间存在着选择、重叠或者复合关系的犯罪构成。 二、简答题 1(犯罪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上述三个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最基本的特征。 2(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概念回答了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属性,犯罪构成则进一步回答犯罪的成立需要具备哪些法定要件,解决犯罪的具体规格问题。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 5 罪概念是从总体上划清罪与非罪界限,而犯罪构成则是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的具体标准。 三、案例题 1.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犯罪的特征是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性。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对合法权益的侵犯,只有当某种行为对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或者有造成侵害的危险时,该行为才具有社会危害性。本案中,甲虽然有谋害乙的犯罪故意,但其行为本身绝对不可能导致乙死亡,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可能成立犯罪。 2.乙和乙弟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任何行为,如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均不构成犯罪。本案中,乙及其弟在客观上虽然实施了以暴力威胁并撬锁取回服装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主观上是因欠款无法追回想取回所售服装抵偿,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应认为是犯罪。 3(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拐卖妇女罪要求行为人必须具有出卖女子牟利的目的,而甲并不具有这一非法目的,根本未对妇女实行拐骗贩卖的行为。甲是借为他人介绍婚姻而索取数量较小的财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而且从形式上也与拐卖妇女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因不具有出卖妇女牟利的目的,故不不符合拐卖妇女罪的构成要件,不应以犯罪论处。 4.此案起初是由于受害人乙的过失行为引起的交通事故,司机甲对此事故本不该负刑事责任。但从甲将昏迷的乙拖向路旁树林的时候起,行为的性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甲在拖乙时应该认识到乙处于极端危险状态中,将其拖到树林中,客观上使乙失去被发现抢救的机会,所以甲对乙的死亡结果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其主观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五章 犯罪客体要件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一般客体: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整体。 3.同类客体: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 4.直接客体: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5.简单客体:某一种犯罪只直接侵害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6.复杂客体:某一种犯罪行为同时侵害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7.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者具体人。 二、简答题 1(犯罪客体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犯罪客体是一定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是危害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刑法对犯罪客体的规定方式有: (1)有的条文明确规定了犯罪客体。 (2)有的条文指出了犯罪客体的物质表现。 (3)有的条文指出被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主体。 6 (4)有的条文指出对某些法规的违反。 (5)有的条文通过对行为具体表现形式的描述表明某一犯罪客体。 3(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表现在: (1)犯罪对象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或者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加者; 2)犯罪行为正是通过作用于犯罪对象侵犯犯罪客体。 (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在很多情况下不决定犯罪性质。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而犯罪对象仅仅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 (3)任何犯罪都会侵害犯罪客体,而犯罪对象却不一定受到损害。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根据,而犯罪对象不是。 ( 三、案例题 1.被告人吴某主观上虽有致其兄死亡的意图,但在客观上并没有采取杀人行为,而是意图通过飞机失事使其兄死亡,因而不存在刑法中的行为,当然也没有侵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因而不构成犯罪。 2.甲的盗窃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根据刑法第91条的规定,本案所涉及的汽车虽然是甲所有的,但其正处于国家机关的合法扣押之下,属于国家机关管理中的私人财产,应以公共财产论。甲盗窃自己所有的、被国家机关依法扣押的汽车,实际上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已经构成了盗窃。甲在盗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而使用暴力,其行为已经转化为抢劫罪。因此,甲的盗窃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 第六章 犯罪客观要件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客观要件:刑法所规定的,能够提示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害性,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 2(危害行为:人在其意志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 3(作为: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违反刑法禁止规定的危害行为。 4(不作为: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种义务的危害行为。 5(纯正不作为犯:刑法分则规定只能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犯罪。 6(不纯正不作为犯:刑法分则规定既可以由作为也可以由不作为的方式实施,而实际上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犯罪。 7(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对犯罪直接客体造成的法定的实际损害或者现实的危险状态。 8(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9.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客观要件。 二、简答题 7 1(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危害结果进行多种分类: (1)根据对某种犯罪的成立是否具有决定意义为标准可分为构成结果与非构成结果。构成结果,是指作为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非构成结果,是指一切危害行为引起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危害结果之外,对于该种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及其刑事责任大小具有一定评价意义的一切现实损害。 (2)根据犯罪结果是否具有物理性特征为标准可分为物质件危害结果与非物质性危害结果。物质性危害结果,又称有形结果,是指能够经过行为的物理作用,引起对象的有形变化的结果。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又称无形结果,是指犯罪行为造成的没有物质形态的结果。 (3)根据结果是否直接造成分为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直接结果一般是指由危害行为所决定而必然产生的损害结果(行为与该结果存在着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间接结果一般是指在犯罪完成以后,通过犯罪的直接结果而连带引起的其他危害结果。 2(构成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行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条件。不作为的义务来源包括三个方面:第—,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第二,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第三,行为人先行行为而引起的义务。 (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务。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而发生了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 3.按照行为人是否借用外力可将作为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类:一是利用行为人自己身体实施的作为。二是利用外力条件实施的作为。主要有:(1)利用物质性工具;(2)利用他人的作为;(3)利用动物的作为;(4)利用自然力的作为。 三、案例题 1((1)应对甲某追究刑事责任。被行人甲某作为幼儿教师,负有保护儿童安全和抢救儿童生命的义务,在有能力履行该义务的情况下,被告人甲某没有履行,因而造成幼儿乙某死亡的结果,甲某的行为符合不作为犯罪成立的条件,所以应对她追究刑事责任。 (2)中学生丙某见死不救是—个道义上的问题,不应对他迫究刑事责任。 2((1)甲某的行为与乙某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有无,只能根据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进行判断,而不能以行为人主观上是否认识到为转移。 (2)甲某应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罪的刑事责任。 第七章 犯罪主体要件 一、名词解释 1(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并且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人。 2(一般主体:达到一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自然人。 3(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4(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 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低的情况。 5(刑事责任年龄: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 8 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6(特殊身份: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7(特殊主体:刑法规定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主体。 (真正身份犯: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要件,无此特殊身份该犯罪行为不能成立的犯罪。 8 9(不真正身份犯:特殊身份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的犯罪。 10.定罪身份:决定刑事责任存在身份。 11.量刑身份: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 12.单位犯罪: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简答题 1(我国刑法典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单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合格的单位。(2)单位犯罪必须是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并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3)单位犯罪一般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4)单位犯罪一般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 关于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刑法典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这一条的规定,对单位犯罪,原则上实行双罚,即同时处罚犯罪的单位和该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但是,如果刑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规定,即规定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则依该规定实行单罚。 2(我国《刑法》第17条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具体规定: (1)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不14周岁的人,不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 (4)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因不满16周岁不予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三、案例题 1(对郭某不应作犯罪处理。因为郭某是因过失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而其年龄只有15岁。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所以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郭某的过失行为不应按犯罪处理。 2((1)甲某对l 999年11月2日之前的盗窃不负刑事责任。因为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 9 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概不追究刑事责任。 (2)甲某对1999年11月2日的故意伤害行为和抢劫行为也不负刑事责任。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以周岁计算,即从生日后的第二天起计算。本案中伤害和抢劫行为还是发生在14周岁以前,所以不承担刑事责任。 (3)甲某对盗窃轿车和交通肇事行为也不负刑事责任。因为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里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甲某的行为不属于这8种犯罪。 (4)虽然甲某的一系列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并不意味着对甲某可以放任不管。根据刑法规定,应该责令其家长成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应当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八章 犯罪主观要件 一、名词解释 1.犯罪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直接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4.未必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并且不是积极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5.概括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发生是确定的,但结果发生的对象不特定。 6.择一故意:行为人认识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危害结果不会同时发生,但会发生其中一个结果。 7.犯罪过失: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8.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9.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 10.业务过失:行为人在业务活动中,违反业务上的注意义务,造成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11.重过失:稍加注意便可预见与避免危害结果发生,但行为人没有注意而形成的过失。 12.不可抗力: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 13.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 14.犯罪目的:行为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10 15.犯罪动机:刺激、促使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 16.事实认识错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情况的认识与实际发生的事实情况不相符合。 17.法律认识错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的不正确认识。 二、简答题 1(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在于: (1)在认识因素上,都预见到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在意志因素上,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者的区别在于: (1)认识因素上有所不同。二者虽然都预见到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对这种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性的主观估计是不同的。 (2)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2(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结果,但是在主观上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因而不是犯罪的情况。疏忽大意的过失是行为人应该预见但没有预见而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外事件中行为人不能预见,也不应当预见。 3.间接故意主要存在以下情形:(1)行为人为了追求某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为了追求某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3)行为人没有明确的行为目的,而是在瞬间的情绪冲动下,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4.注意义务的规范来源有:(1)法律规定的注意义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形式中有关注意义务的明文规定。(2)习惯要求的注意义务。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生活准则所要求的注意义务。(3)先行行为产生的注意义务。行为人由于自己的行为使法益处于危险状态,由此产生的对于危害结果所具有的认识义务与避免义务。 三、案例题 1(王某不构成犯罪。王对当天新买来的煤油里搀进汽油根本没有预见,也不可能预见。王对在那里学习的女同志被烧死的结果,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即主观上无罪过。本案属于意外事件,根据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人对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2(在这一案件中,甲(乙(丙三人对发生严重火灾的可能性,主观上是有认识的,那么是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呢?如果是间接故意则构成放火罪,如果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构成失火罪。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顶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此案中三人应该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因为: (1)对于火灾的发生,三人显然是持反对态度的,都是不希望也不是放任火灾发生的,结果是出于他们意料之外的。 (2)一般而言,乌云密布就很可能要下雨,一下雨就不会发生火灾,三人当时的判断是凭借了一定的条件的,只是过高地估计了外界的因素,情急之下并没有想到例外情况的发生,符合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基本特征。因此三人应当构成失火罪。 3(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 11 发生的心理状态。此案开始时因为乙违反交通导致出现交通事故,甲采取措施得当,不应该对此事故负责。但是甲将昏迷不解的乙拖入树林中,事件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当时乙伤势严重,处于生命危险状态,周围又人烟稀少,甲应该预见到乙可能会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但却将其拖入树林中,客观上使乙丧失了被发现(被抢救的机会,所以甲对乙的死亡是抱着放任的态度,其主观罪过形式是间接故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应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1)甲不构成犯罪,因为当时天黑情急,很难辨认事态,甲向房顶开枪示警,子弹反弹击中乙完全属于意外事件,甲在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没有罪过,因此也不应该负刑事责任。 (2)如果甲向来人的躯干开枪,有杀人的故意,只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误击女儿, 这种情况属于刑法理论上的打击错误,甲仍然要负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 第九章 正当行为 一、名词解释 1.正当行为: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2.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3.假想防卫:如果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 4.事先防卫:在不法侵害尚处于预备阶段或犯意表示阶段,对于合法权益的威胁并未达到现实状态时,就对其采取某种损害权益的行为。 5.防卫挑拨:行为人出于侵害目的,以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尔后借口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 6.特殊防卫: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7.防卫过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8.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而保全较大合法权益的行为。 9(避险过当: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 二(简答题 1(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l)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存在着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侵害紧迫性的不法侵害行为。这种不法侵害行为不仅包括违法行为,也包括犯罪行为。 (2)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只能在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之时实行,不能实行提前防卫和事后防卫。 12 (3)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不能及于第三者。正当防卫的对象,只限于实施不法侵害的自然人,而不包括动物(财产和法人,更不能及于无辜公民。 (4)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占防卫人主观上必须出〔正当防卫的目的,即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那种以出于不法侵害他人为目的的防卫挑拨(相互斗殴,不能以正当防卫论。 (5)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如果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属防卫过当。对于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遭正在发生的危险的损害。如果为了保护非法权益,则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2)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紧急避险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存在。危险的主要来源有四种:一是人的危害行为;二是自然灾害;三是动物的侵袭;四是人的生理疾患。如果危险并不存在,而行为人误认为存在,进而实行了所谓的紧急避险,是假想避险,不以紧急避险论。 (3)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所谓危险正在发生,是指已经发生的危险将立即造成损害或正在造成损害而尚未结束。如果危险尚未发生,或者危险己经结束,行为人实行避险的,称为避险不适时,不以紧急避险论。 (4)紧急避险的对象条件。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即通过损害无辜者的合法权益保全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5)紧急避险的可行性条件。紧急避险只能是出于迫不得已。所谓“迫不得己”,是指危险发生之时,除了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之外,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来保全另一合法权益。如果当时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避险,行为人却不采取,而给无辜的第三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害,则其行为不能成立紧急避险。 (6)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紧急避险对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损害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即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另外,我国刑法还规定,为了避免本人遭受的危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 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对避险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相同点:其一,目的相同。二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其二,前提相同。二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时才能实施。其三,责任相同。二者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区别点: (1)危害的来源不同。在正当防卫的场合,危害的来源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 13 在紧急避险的场合,危险的来源既可能是人的不法侵害,也可能是来自于自然灾害,还可能是动物的侵袭。 2)行为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不能针对第三者,( 因而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紧急避险行为的对象则必须是第三者,是合法行为对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 (3)行为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是出于必要,而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则出于迫不得已。 (4)行为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既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对第三者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则只能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5)主体的限定不同。正当防卫是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的法定义和;紧急避险则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这些人不能以紧急避险为借口,逃避应用的职责和义务。 4(不法侵害行为的结束,主要有以下情形:(1)侵害者自动中止不法侵害行为;(2)不法侵害者已经被制服;(3)不法侵害者已经丧失侵害能力;(4)侵害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危害结果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三、案例题 1(任某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案中,任某对正在进行抢劫行为的代某采取防卫行为,失手将之打死,属于正当防卫。 2(彭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由于其主观上没有罪过,危害结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是意外事件,其不负刑事责任。理由为:首先,彭某的假想防卫具有必要性,因为当民警朱某在没有亮明身份的情况下,抓住彭某左肩,在双方搏斗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对方人多的情况下,要求彭某判明来者是民警是不可能的;其次,彭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引起的假想防卫,对其造成的损害的后果不负法律责任。彭某在当时情况下对不法侵害人的认识错误导致防卫第三者,并不能否定其防卫的假想性。但是,由于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要求其预见行为结果的发生。根据刑法第16条的规定,应认定为意外事件。 3(孙某的行为构成紧急避险。孙某驾车驶入人行道是在情况紧急(马上就要发生车祸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实施的,而且以撞伤郭某的较小损害来避免了一起两车相撞(车毁人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因此,孙某的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第十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名词解释 1(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与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顿下来的各种状态。 2(犯罪既遂: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3(犯罪预备: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状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 14 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4 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5(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二、简答题 1(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主要区别是:犯罪预备有犯罪的预备行为,对社会有危害性,已经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犯意表示是单纯的犯意流露,无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思想,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而不能认定为犯罪和处以刑罚。 2(犯罪未遂具备如下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行为。 (2)犯罪未得逞,即未完成犯罪,这在结果犯中表现为未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在行为犯中表现为犯罪的实行行为未实行终了,在危险犯中表现为未出现法定的危险状态。 (3)犯罪未得逞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足以阻止行为人的犯罪意志和犯罪活动的主客观原因。 3.犯罪中止具备如下特征:(1)时空性。即犯罪行为存在于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尚未完成犯罪的实行阶段。(2)自动性。行为人出于本意而放弃了自认为当时可以继续实行和完成犯罪。(3)彻底性。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即完全打消了原来的犯罪意图。(4)有效性。即法定的危害结果没有发生。 三、案例题 1(甲的行为是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中止)。理由是:甲有杀人的犯罪故意,已经着手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在尚未实行终了的情况下,由于被害人的哀求而自动放弃了犯罪,这符合犯罪中止的时空性(有效性(彻底性的条件。由于当时并无发生乙死亡的结果的可能性,故甲仅需停止犯罪实行行为即可构成犯罪中止,并不需要有效地防止死亡结果的发生。乙死亡的结果是护士的失职所致,甲对此不能预见,不负刑事责任。甲的行为造成了乙轻伤的后果,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减轻处罚。 2(杨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既遂。理由是: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主要采用失控说,即只要财物的所有人失去对财物的控制,犯罪行为即已构成既遂。本案中,杨某把手提包偷走藏在草丛中,已实施了盗窃罪的全部行为,控制了4000元现金,而被害人杜某已失去对财物的控制,应认定为盗窃既遂。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 一、名词解释 1.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片面共犯:参与同一犯罪的人中,一方认识到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犯罪,而另一方没有认识到有他人和自己共同犯罪。 15 3.任意共同犯罪:刑法规定的既可以由一人实施,也可以由二人以上实施,但实际上由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 必要共同犯罪:刑法分则明文规定必须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 4. 5.简单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彼此没有分工的情形。 复杂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彼此存在分工的情形。 6. 7.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结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8.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9.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10(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11. 二(简答题 1(犯罪集团是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特征。必须由三人以上组成。 (2)主观特征。为了共同故意实施犯罪,具有明确的犯罪目的。 (3)组织特征。组建成为较固定的犯罪组织。 2(教唆犯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2)在客观方面,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3)在对象方面,必须是教唆不具有犯罪意图、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3.关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了三种情况: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2)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主犯有以下两种:(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和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1)某些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2)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3)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三(案例题 1((1)甲(乙构成共同盗窃罪。甲乙有共同盗窃的故意,且实施了共同盗窃的行为,又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故构成共同犯罪。 (2)乙构成强奸罪。乙强奸丙女的行为,甲并不知情,不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也无客观上的行为,属于超出共同故意的犯罪,甲不应承担刑责,应由乙个人负责。 (3)对乙应两罪并罚。乙既与甲实施了盗窃行为,又单独实施了强奸行为,这两个犯罪之间不具有牵连(吸收关系,应实行数罪并罚。 2(本案中,乙未满16周岁,不能成为盗窃罪的犯罪主体,故甲、乙二人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甲利用不符合犯罪主体条件的人实施犯罪,是间接实行犯,本案应由甲一人负盗窃罪(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乙不负刑事责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3.甲乙对盗窃有共同故意,因而在盗窃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帮助 16 犯,属于从犯。甲在盗窃过程中犯意转化,产生了抢劫故意,并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故意范围,因而超出原有的共同犯罪故意范围,属于实行过限行为,应由甲单独负责,乙对此不负责任。 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 一、名词解释 1.继续犯:犯罪既遂后,犯罪行为和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出于持续状态的犯罪形态。 2.想象竞合犯:实施了一行为而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 3.结果加重犯: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法律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加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了加重的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结合犯:两个以上独立罪名的不同犯罪行为,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结合而成一种新罪4. 的犯罪形态。 5.集合犯:以实施不特定次数的同种犯罪行为为目的,即使实施了数个同种犯罪行为,刑法规定还是作为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 6.连续犯: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构成犯罪的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7.牵连犯: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犯罪的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8.吸收犯:数个犯罪行为因一个被另一个吸收,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而仅按吸收的罪处断的犯罪形态。 9.同种数罪:行为人多次实施同一种危害行为,且每一行为都单独构成犯罪。 10.并罚数罪:数种犯罪一经成立,必须并罚,不存在按一罪处理的情形。 二、简答题 1.继续犯的成立条件有: (1)行为人实施了一个故意的犯罪行为; (2)必须是持续地作用于同一对象。 (3)行为人的行为和不法状态必须同时继续。 (4)实行行为到行为终了必须持续一定时间。 2.集合犯的成立条件有: (1)行为人以实施不定次数的同种犯罪行为为目的。 (2)通常实施了数个同种的犯罪行为。 (3)集合犯必须是刑法将可能实施的数个同种犯罪行为规定为一罪。 3( 吸收犯的成立条件有: (1)必须是具有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单一的犯罪行为不可能成立吸收犯; (2)必须是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分别触犯同一罪名; (3)数行为之间具有吸收关系,即一犯罪行为被另一犯罪行为所吸收,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 4( 牵连犯的构成特征有: (1)必须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 17 (2)必须实施两个以上独立的犯罪行为。 (3)必须数个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 (4)必须数个行为触犯不同罪名。 现行刑法对牵连犯的处罚,主要有四种情形:一是规定实行数罪并罚;二是规定独立的法定刑;三是规定从重处罚;四是规定从一重处罚。 三、案例题 1( 本案中,甲有收受贿赂的行为,也有徇私枉法的行为。收受贿赂是目的行为,徇私枉法是结果行为,二者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应当在受贿罪和徇私枉法罪这二者中,依照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参见刑法第399条第3款的规定) ( 孙某的行为属于牵连犯。孙某出于盗窃的目的,实施了偷盗行为,构成了盗窃罪。2 在窃取财物之后,又将所窃取的枪支藏匿起来,又触犯了非法持有枪支罪。这两个行为属于原因行为和结果行为的牵连关系,故构成牵连犯。 第十三章 刑事责任 一、名词解释 1(刑事责任:行为人对其实施的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犯罪行为承担法律谴责和惩罚的义务。 2(刑事责任的根据:国家基于何种前提、基础或决定因素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犯罪人基于何种前提、基础或决定因素承担刑事责任。 3(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具体方法。 二、简答题 1( 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有四种: (1)定罪判刑方式。 (2)定罪免刑方式。 (3)消灭处理方式。 (4)转移处理方式。 2( 刑事责任的特征有: (1)强制性。 (2)严厉性。 (3)专属性。 (4)准据性。 第十四章 刑罚 一、名词解释 1.刑罚: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剥夺或限制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2.刑罚的功能:国家制定、裁量和执行刑罚所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3.刑罚目的: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4.特殊预防:通过对犯罪人适用、执行刑罚,防止其重新犯罪。 18 5.一般预防:通过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防止社会上可能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 二、简答题 ( 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1 (1)一般预防。通过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防止社会上可能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 2)特殊预防。通过对犯罪人适用、执行刑罚,防止其重新犯罪。 ( 2( 刑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根据刑罚作用对象的不同,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对犯罪人具有惩罚功能、改造功能。 (2)对被害人具有安抚功能、补偿功能。 (3)对社会其他成员具有般威慑功能、教育功能和鼓励功能。 三、论述题 要点: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对立体现在预 防的对象不同。一般预防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特殊预防的对象是犯罪分子。二者 的统一表现为: (1)目的完全一致,都是为了预防犯罪。 (2)实现目的的方式基本相同,都有赖于刑罚作用的充分发挥。刑罚的一般预防与特 殊预防的辩证关系要求在刑罚权实现的不同阶段应当有所侧重。在刑罚制定阶段,应当以一 般预防为主,兼顾特殊预防;在刑罚适用阶段,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并重;在刑罚执行阶段, 以特殊预防为主,兼顾一般预防。 第十五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名词解释 1(主刑: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2(附加刑: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3(自由刑:剥夺或者限制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 4(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5(有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实行强制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6(罚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的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7(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8(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9(驱逐出境: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 10(非刑罚处理方法: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其他处理方法的总称。 二、简答题 1( 死刑缓期执行考验期满后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的处理,可以分为三种 情况: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考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2)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考验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 19 20年有效有期徒刑。 (3)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2(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一种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限制: (1)对死刑适用的范围严格加以限制。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对死刑适用的对象严格加以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3)从死刑程序上严格加以限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4)规定了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三、案例题 1(对甲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当从2000年10月10日开始计算,2001年10月10日为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期满之日,应当恢复其政治权利。理由如下:根据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主刑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甲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其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开始计算,即从2000年1月10日开始计算。因其在判决执行以前被先行羁押3个月,故1年减去3个月即为甲应当执行的有期徒刑的期限,甲的主刑应当于2000年10月10日执行完毕。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则应当从这一天起算。 2(本案中李某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应当从判决之日起计算。羁押的时间并不折抵;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六章 刑罚裁量 一、名词解释 1.量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刑事审判活动。 2.量刑情节: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作为决定刑罚轻重或者免除处罚根据的各种事实情况。 3.法定情节:刑法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 4.酌定情节:刑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立法精神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也需要考虑的情节。 5.累犯: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6.一般累犯: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7.特殊累犯:因犯特定之罪而受到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又犯该特 20 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8.自首: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9.一般自首: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10.特别自首: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11.立功: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数罪并罚: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期限内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12. 的并罚原则以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 13.缓刑:对所判刑罚附条件地不予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 14.一般缓刑: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执行的制度。 15.战时缓刑:在战时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刑罚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的,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的制度。 二、简答题 1.量刑的原则是: (1)以犯罪事实为依据:查清犯罪的基本事实、正确认识犯罪性质、全面掌握犯罪情节、准确评价犯罪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2)以刑事法律为准确。对犯罪人判处什么刑种、刑度、决定从重、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应严格以刑法规定为准。 2.量刑情节的特征是: (1)量刑情节与犯罪构成事实无关,是犯罪构成事实之外的事实情况。 (2)量刑情节对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具有影响作用。 (3)量刑情节是在对犯罪人裁量决定刑罚时需要考虑的事实情况。 3.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是: (1)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前罪所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均是有期徒刑以上。 (3)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 4.特别累犯的成立条件有: (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特定之罪即危害国家安全罪。 (2)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的种类和轻重不受限制。 (3)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5.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1)自动投案。犯罪未被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尚未被司法机关查获或被群众扭送,犯罪人主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控制之下,接受司法机关审查与裁判的行为。 21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投案人必须主动地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6.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是: (1)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2)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即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且与司 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属于不同种罪行的那些罪行。 (3)所供述的罪行必须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 7.重大立功的表现形式是: (1)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 (2)提供重要线索,使司法机关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3)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 (4)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的; (5)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或重大贡献等。 8.数罪并罚的原则是: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只执行一 个死刑。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者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 只执行一个无期徒刑。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合并处罚。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仍须执行。 9.数罪并罚的适用的具体规则是: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采取数罪并罚的基本适用规则。 (2)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的并罚,采取先并后减法。 (3)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并罚,采取先减后并法。 10.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是: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定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11.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是: (1)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 (2)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 (3)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12.缓刑的法律后果是: (1)在考验期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2)在考验期内发现漏罪,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3)在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管规定,情节严 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4)在考验期内未发生上述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三、案例题 22 1(樊某的行为构成累犯。理由如下: (1)樊某的前后两罪均是故意犯罪,符合罪质条件。其前罪是盗窃罪,后罪是故意杀人罪。先是交通肇事,但故意将被害人抛弃,转化为故意杀人罪。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符合刑度条件。 (3)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5年内,符合时间条件。 2( 按照先并后减的方式数罪并罚。 首先,对漏罪定罪处罚,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没收财产。 其次,将漏罪的有期徒刑5年与前罪判处的有期徒刑4年合并处罚,即在5年以上9年以下判处有期徒刑,假设选择8年。 最后,决定的8年减去已经执行的2年,田某还要执行6年有期徒刑。 另外,罚金20万元刑与8年并科,仍须执行。 3(段某的行为构成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首的成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三是接受审查和裁判。本案中,段某在挪用公款后,在司法机关发现之前,能够主动退还赃款,符合自首的成立条件。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段某应以挪用公款罪论处,但因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处罚。 4((1)依我国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因而黄刚的罚金刑仍应执行。 (2)缓刑由公安机关执行,对犯罪分子予以考查,上犯罪分子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3)应当撤销对黄刚的缓刑,对其抢劫罪作出判决,按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进行数罪并罚,决定期最后执行的刑罚。 第十七章 刑罚执行 一、名词解释 1.刑罚执行:有关司法机关将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2.刑罚执行的原则:刑罚执行机关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3.减刑: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4.假释: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如果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二、简答题 1.减刑的适用条件是: (1)对象条件: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因减刑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 23 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 3)限度条件: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 2.假释的适用条件是: (1)对象条件: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刑期条件: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了一定刑期的犯罪分子。但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执行刑期的限制。 (3)实质条件:假释只适用于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4)限制条件: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绑架、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3.假释的法律后果有以下四种: (1)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的先减后并的方法,数罪并罚。 (2)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0条的规定的先并后减,数罪并罚。 (3)在假释考验期内有违反国家有关假释监管规定的行为,未构成犯罪的,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4)在假释考验期内未出现上述情形,考验期满即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三、案例题 1(对鲁某可以适用减刑。根据司法解释规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应当在执行一年半以上方可减刑。李某虽然服刑时间不到一年半,但有重大立功表现,故可不受此限。另外,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一次减刑不得不得超过2年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一次减为3年有期徒刑。 2(撤销假释,按先并后减方式数罪并罚。 首先,对抢劫罪定罪量刑,判处有期徒刑8年。其次,将8年与前罪故意伤害罪10年有期徒刑合并处罚,即在10年以上18年以下判处刑罚,假设判处有期徒刑16年。最后,将16年减去已经执行的7年,陈聪还须服刑9年。 3((1)对高志强需要撤销假释。根据刑法第86条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 (2)根据刑法第86条、第74条、第69条、第67条的规定,对高志强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盗窃行为应当:对新犯的盗窃罪作出判决,同时考虑到高志强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新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3)应当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假释期满后,在5年以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4)对高志强的最后刑罚应当是;对高志强所犯盗窃罪作出判决,高志强盗窃数额巨 24 大,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把盗窃罪所判处的刑罚和未服的7年有期徒刑,在总和刑期以下,两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应执行的刑罚;对高志强的抢劫罪按累犯从重处罚;把抢劫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前面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罚金仍需执行。 第十八章 刑罚消灭 一、名词解释 1.刑罚消灭:由于法定或事实的原因,致使国家对犯罪人的刑罚权归于消灭。 2.时效:刑事法律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事追诉权和刑罚执行权的有效期限。 追诉时效: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期限的制度。 3. 4.行刑时效: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执行刑罚有效期限的制度。 5.追诉时效中断: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时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定事由消失后,重新计算追诉期限的制度。 6.追诉时效处长: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追究,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的制度。 7.赦免:国家对于犯罪分子宣告免予追诉或者免除执行刑罚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法律制度。 8.大赦:国家元首或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某一范围内的罪犯一律予以赦免的制度。 9.特赦:国家元首或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已受罪刑宣告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其全部或部分刑罚的制度。 二、简答题 1(我国刑法对追诉时效作了如下规定: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定为必须追究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特赦与大赦的主要区别在于: (1)特赦的对象是特定的,而大赦的对象是不特定的。 (2)特赦仅赦刑而不赦罪,而大赦既赦刑又赦罪。 (3)特赦后再犯罪有可能构成累犯,而大赦后行为人再犯罪没有累犯问题。 (4)特赦后往往公布被赦人的名单,而大赦一般不公布被赦人的名单。 三、案例题 不能。根据旧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故追诉时效为10年;根据现刑法规定,盗窃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故追诉时效为5年。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对甲应当适用新法,故不得追诉。 25
/
本文档为【刑法总论作业答案(主观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