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经典诵读“恭熟忘合灵”五字心法

2019-06-13 22页 doc 49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经典诵读“恭熟忘合灵”五字心法经典诵读心诀 ———“恭熟忘合灵”五字心法和心诀 经典诵读,是实践《老子·德道经》和其它着名经典,达到和産生老子“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治自己和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方法;经典诵读是个人和家庭进行道德修养、修真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典诵读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符合汉字和汉语内在客观规律性的独特的学习方法;经典诵读,是具有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特点和民族教育特征的学习方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古往今来...
经典诵读“恭熟忘合灵”五字心法
经典诵读心诀 ———“恭熟忘合灵”五字心法和心诀 经典诵读,是实践《老子·德道经》和其它着名经典,达到和産生老子“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治自己和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经典诵读是个人和家庭进行道德修养、修真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典诵读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符合汉字和汉语内在客观规律性的独特的学习方法;经典诵读,是具有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特点和民族教育特征的学习方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古往今来传统教育的特征是道德,民族教育的特点都是爲家庭和民族培贤育圣,学习做“修之身,其德乃真”的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修德,以德养慧;慧智双运,培贤育圣。教中寓学,德养心性;学中寓教,复兴道德。 古圣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爲什么说是“明明德”?因为人类需要依靠智慧来明白道德之理,“为学者日益”的后天智识单方面的明德,并不能全面地掌握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需要“为道者日损”的先天慧识明德,共同主宰心灵和大脑,才能真正掌握完整的道德学说思想系统。慧明德与智明德同步共运,形成大智大慧才能真正做到“明明德”。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全面掌握和实践经典的一元四素方法论的时期,“德、道、象、数、理、炁”六大方法整体把握地进行教育与实践,高度协调统一地同步运用智识与慧识认识自然、社会和生命万物。留下了许多精神营养极爲丰富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着名经典。这些着名经典,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能够培养读者的道德心灵,开启读者的慧识,提升读者的智识。但是,我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爲起始,对道德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以及教育,因爲对老子“修之身”和孔子“修身”的认识开始産生了变化,由于掌握方法的差异性和进行实践路径的不同性,对经典的认识也就开始産生了变化。历史上对道德能量最爲丰富的着名经典《周易》和《老子·德道经》,在研究、学习和实践中,就逐步地形成了两大流派。其中的“象理派”(也称理形派)纯以后天智识研究爲主,只重视经典的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而“数炁派”(也称理炁派)则比较完整地重视经典内的一元四素的完整性,也就是对经典中富含的“德、道、象、数、理、炁”六大元素整体地重视。不仅注重经典的哲学意义社会意义,更重视经典对人生、对人体心灵和智慧的意义。不仅注重经典对人体后天智识系统的明德作用,更爲偏重于经典对先天慧识系统的明德作用。可惜的是所谓的数炁派,后来逐步从社会文化教育领域中失传。整个社会主流被象理派所独占,人们只能独眼慧盲而智明地研究经典。导致极爲珍贵的经典诵读方法,这一包含着一元四素方法论的优秀学习方法,这一能实现“与古人居”和“与古人谋”的教育方法,也被从社会教育中抛 弃长达百年之久。经典诵读这一煅造道德人格和心灵品格的宝贵方法,逐步退入了山林和民间。理炁学说中最珍贵的莫过于心法。随着各种系列心法的逐步失落,“无爲”丢失“有爲”兴起,人类社会主流只剩下了“有爲”的理形学说和它所含的一些有爲方法,对通过经典诵读教育能建设道德心灵品格,开慧益智的认识,也就必然地进入了盲区。 经典诵读,是东方文化独有的学习方法,是中华民族文化承传的必修课,是启迪慧心增益智慧的科学方法,是培养造就德道人生观的重要方法。 研究民族文化,应当运用老子“天下之大作于细,天下之难作于易”的方法论,深入到研究物件的基础细胞中去探索求真。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细胞,就是文字和语言,这两种细胞就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文字语言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文字和语言都是社会交流的工具,工具的作用是第一性的功能。但是,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却并不是单纯的工具。它们是艺术,是学问,是人文科学,是开慧增智的法宝。这些丰富的特点和功用,都是西方文字和语言所并不具备的重要区分点。 从甲骨文研究,到未简化前的文字和语言,我们不难深切地体悟到:中华古代祖先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字的设计,完全是一种慧观和智观高度结合型的设计方案,这一设计是爲了使子孙后代在运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启迪慧心,提升智力。是爲了同步开发人的慧性和智性,使后代能够自然地在运用之中,同步开发慧和智,双向同步开发,慧智双运同成。可以说,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就是活灵活现的一元四素方法论的设计成果。 中国文字语言的这些优秀特点,已经被近代中外科学研究的成果所逐步地证实。教育部设在解放军306医院的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脑功能成像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最终揭开了中国语言文字与西方语言文字不同的谜底。科研成果揭示出,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国人与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脑中,语言区并不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各有自己的语言反射区。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科技类最具权威的刊物英国《自然》杂志上。 中国祖先中的大智慧者,早在中华人文之初,就已经爲中国人设计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区。这种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果与古代丹道理论相结合进行解析,则不难明了祖先们是在深度内观、慧观下的科学发现,是观之于物、体之于身、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必然结果。 直至今天,我们的现代科学研究才发现,人体大脑语言功能区其实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前脑的布鲁卡区,另一个是位于后脑的威尔尼克区。使用中文的人,平时主导语言功能的主要是大脑中前脑的布鲁卡语言区,这一语言区与运动中枢区紧相毗邻。而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平时几乎用不到,因此这一区域的功能极弱,在脑影像图上不易找到。 科学研究发现,使用拼音文字的人,他们所常用的只是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而前脑的布鲁卡语言区却几乎未加使用。而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所毗邻的是听力区。这一重要的科学发现,对我们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特征和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高度重视本民族文化教育的特点,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对于我们改进今后语文教学的方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什么价值呢?既然中文语言功能区与运动区紧密相连,那么,中国的表意象形文字与西方拼音文字的学习记忆方法就应当有所不同。要想学好中文,显然就要多诵读、多看、多写、多印心。舌头的运动、声带的运动,眼球的运动就是重点,“心开窍于舌”(《黄帝内经》),舌动窍开心明,开慧而增智。总之,要靠“运动”来通过语言和文字启迪慧心和智识。古人将学习民族经典的方法分爲四大类:目治,口治,心治,手治。这四大治学的方法,充分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功能相关,充分体现出一个“动”字,也就是要求动眼、动口、动心、动手。四动合一,启动大脑额叶区左右双侧的“布鲁卡区”。“目治”,就是动眼阅书看字;“口治”,就是动口出声朗诵经典;“心治”,就是动心印心而心领神会;“手治”,就是动手书写抄录经典文字。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目、口、心、手整体的综合全面运用。经典诵读中的书声朗朗而入耳,清泉潺潺而出心,通过动口而达到动心的宝贵方法,是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可惜,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重要的技术方法,在教育界却被废弃长达百年之久。时至今天,古风沦丧、清音不起。鲁迅先生笔下那种“人声鼎沸”的经典诵读场面近百年来踪影全无,沈德潜先生提倡的儒门“密咏恬吟”的经典诵读方式也难觅其踪了。民族文化的复兴,道德的复兴,急待经典诵读宝贵方法的恢复。 非常感谢中国科学家们的近期对中文语音区的发现。从这一发现中,我们结合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文字语言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然后结合祖先们丹道理论的论述,整体返观中国人文科学,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的文字语言就是同步启迪智和慧的文字语言。据BBC科技报导,英国的研究人员也发现,说汉语的人可能比说英语的人更多地使用大脑,说汉语的人在讲话时同时使用大脑两边,而说英语者只使用大脑一侧,人们讲英语时,靠近左太阳穴的左颞叶开始活跃。大脑这个区域的功能是把发音联系起来,形成单个辞汇。但是,人们在说汉语时,左颞叶和右颞叶大脑功能却一起活跃。 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再结合美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类灵感在大脑中发生的区域,就在大脑额叶的中央区,也就是中国丹道修真学(“修之身,其德乃真”《老子·德道经》)中所标注的“洞房”区域。洞房是什么?就是阴阳和合,正负脑电波互相激若碰撞的地方,是“中气以爲和”的地方!当我们诵读经典时,同时启动了祖先们爲我们特别设计的左右颞叶区,这一对语言的阴阳活动区同时进入活动功能状态。此时,我们所诵念的内容,如果含有较强的能量,并且能够被我们触发启动之时,那么左(阳)右(阴)颞叶区的正负极生物电,就能够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大脑额叶的深层,在“洞房”这个慧性功能区内阴阳和合,中气以爲和,启动这一区域内的生理功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执两用中、启迪“慧性”的太极图。这种用语言启迪慧智的设计简直太完美了,令人击节赞叹!在远古时代,如果没有甚深的修之身、观之身的实践体验,也就 绝对难以诞生出如此高科技的方法。 这些科学研究成果,也同时使我们明白,爲什么在传统儒学被宋明理学所取代以后,在改变了诵读的经典内容以后,在近代教育界彻底抛弃经典诵读以后,道学和佛学却还是无怨无悔地坚持着诵经,将诵读经典作爲修行的第一功课,始终舍不得丢弃。原来诵读经典可以启迪慧知,开启智慧之门。现代科学恰恰在此时揭开了中国经典诵读的生理奥秘,这一现象更加加深了我对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一句名言的体悟。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值得深思。感谢他智慧的名言。 我们再来看一下汉字,对于汉字,我们还远远没有发现它的全部科学奥秘。汉字同样是诞生于中国古代文明中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大系统之中。汉字中所包含的并非仅仅只是汉语的文字符号,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图,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结晶和载体,是启迪后学者慧与智的灵符,中国文字就是慧智图形、全息画卷。汉字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维系着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文明发展的食粮和丰富营养。 如同上面对语言进行的科学研究结论一样,如果我们开展对中文和西文视觉的对比科学研究,同样不难发现其中的明显差异。中文与西文在大脑中对视觉中枢区和视觉辅助区的作用点,肯定不同。整体把握阴阳,执两用中,慧智双运,必定是其中的最终发现。 中文字形,由于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等丰富的内涵,而且将形、音、义三位一体地整合成资讯模块组,对大脑的综合作用就构成了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全息性,其功用同样是有利于启迪智慧,双向同步开发慧和智。修真生理学中的性线和返天镜的奥秘,都完整地包含在其中,只待科学的发现和验证而已。中国古文化无一例外地都是源于道和德,以仓颉爲代表的古圣,在造字的过程中也毫不例外地遵循着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全息观。慧观与智观高度统一和结合,这是祖先们创造文字的前提和基础。汉字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灵魂,维系着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文明发展的食粮和丰富营养。汉字最巨大的功能,是维系着多民族、多语言的共同认同。中华民族在东方这块土地上,能够维持五千年而不出现分裂,汉字的无量功德就在其中!语文和宗教是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基本元素。但是对中华民族来说,语文中的“语”和“文”各自独立,语和文这一元素,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远远比宗教这一元素的作用更爲强大和重要。中国文字对民族的凝聚力,比宗教所产生的凝聚力似乎更加“无声胜有声”。汉字之所以对中华民族的凝聚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就是因爲中国的“语”和“文”是脱节的,是分离的,是可以各自独立存在,而又被各种“语”所共用的。这,就是汉字传神之妙的一个重要方面。汉字具有一个拼音文字未能具备的重要特点——表意不表音,这与拼音文字完全不同。汉字表意不表音的独特性,是汉字能让各类语音共用的工具。任何语言都能够共用汉字,包括西方世界将来都可能将汉字作爲可以共用的文字。世界上的象形文字众多,汉字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全面保存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古老的文字。 1982年5月,着名心理学家查德林博士发表在全球最着名的科学杂志《自然》上 的文章,在世界上曾经引起强烈轰动。当然,这个轰动在国内没有形成什么大的轰动,但是余波是存在的。外国科学家们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汉字并不是糟粕,而是文化科学的精华。他们用无可辩驳的科研成果,说明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汉字结构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汉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由于人的左脑管逻辑,右脑管艺文,当中国儿童学习汉字时,无意中就在开发人的右脑,使其更聪明。我是不太苟同“无意”这种说法的,仓颉造字时应当是在运用自己深邃的慧识,有意地进行发明创造,将智识与慧识双运,协同地创造汉字,从而给中华子孙留下了开慧益智的工具。 汉字是全息的画卷,汉字的确就是古代文化当中一元四素研究方法论的结晶,汉字中包含着“象、数、理、气”四元素的全息内涵。汉字,所反映的是古代圣贤们的天人合一观和道德自然观。汉字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全息记录。 从汉字到由汉字组合而成的中华“古文”,汉字在古文中就是古代圣贤们慧与智的特殊记录方法,是他们慧观和智观成果的转换记录,应将它们称之爲慧智文章。这些内含的资讯和能量,只有运用一元四素的方法论,才能完整地打开和认识到它们的客观存在。汉字是我们民族智慧与文明的载体,民族发展的薪火承传,离不开汉字作爲最佳载体和工具。颠覆汉字,就是颠覆民族的灵魂。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国语言和文字,揭开它们的科学奥秘,全面科学地运用中国语言和文字以及优秀的古文,才是复兴民族的正确道路。 根据《羊城晚报·新闻周刊》第188期报导:“一名叫米尼的少年,因脑外伤不幸患上了失读症。费城的心理学家尝试用汉字来治疗米尼的失读症。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求米尼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米尼毫不费力地把英语句子读了出来,而以前单看英语他是念不出来的。在汉字的不断“提醒”下,米尼慢慢恢复了阅读英语的能力。美国一些专家已经感悟到,汉字不仅有书法上的节奏感、线条美,而且方块汉字的“形”能传递丰富的理性资讯,既有猜读的可能性,又有联想的余地,更充分均匀地使用大脑两半球,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已有人提出以学习汉语的方法来提高西方儿童的智慧和老年人的康乐水准。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爲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西元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汉字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不同于用字母把语言的音素或音节显示出来的表音文字,如英文。这一特点在经典中表现得最爲突出”。 这些科学成果所揭示的是中西文化不同的千古之秘!所揭示的就是中国文字语言的科学性,验证了民族语言文字对于人体同步开发慧性和智性的奥秘,祖先们给后代所设计的语言和文字,是建立在最科学的人体生命科学基础之上,建立在主动开发和启迪人类慧性思维和灵悟认识世界的基础之中。中国的语言文字能够开启慧心,心脑同步开发。西方的语言文字只能启迪“直觉”、“灵感”。这就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文化基础上的根本性区别。 综合一下科学界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中国文化进行解析,我们不难看出,东方的文化、科学、哲学,都建立在“无之以爲用”、“中气以爲和”的框架之内;西方的文化、科学、哲学,都建立在“有之以爲利”、“负阴而抱阳”的框架之中。西方的文 字和语言,这些构成文化特色的细胞,同样也毫无例外。语言和文字的不同,必然造就出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土壤基础,由此而诞生出不同的文化、科学、哲学研究方法。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抛弃最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一元四素方法论,西方“逻辑推理,试验证伪”的两大法宝,值得我们在研究万物的“象数理”三大领域中充分应用,我们不能排斥和轻视这两大西方的法宝。但是,要想超越西方,接近自然真理而研究万物,就必须全面恢复一元四素方法论,全面展开对《老子·德道经》、《周易》、《黄帝内经》的学习、研究、实践,复兴道德,构筑一元(德与道)的厚土,承载象数理炁四素方法论全面整体的展开,将“理形”与“理炁”重新高度统一而运用,迅速提升全民的慧观和智观水准,这些整体的努力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经典诵读,在教育中失传了,但是她却保留在道家和佛家的科仪学派当中,这两大学派中最重要的修习方法就是诵念经典。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种科仪式的诵念方法,由于只是掌握了“理形科学”的内容,而“理炁科学”的内容逐步地失传了,也就是“心法”失传了。理炁科学的内容,它退入山林民间,它在社会上似乎消失了。虽然古之成道者,许多人都是先从一经一法的实践中,进入衆妙之门而最后成就真道。但是长期以来,失去心法的普通经典诵读方法,用智识解读《老子·德道经》和其他经典的方法,还是难以真正地“慧智双运,同步开发”,难以造就真人,难以造就圣人,甚至连贤人也难以造就。《悟真篇》曾言:“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古今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但是爲什麽后世“修之身,其德乃真”,成就者犹如凤毛麟角呢?除了人们阴我心私念贪欲难破之外,难以得到“心诀”和“心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全面掌握好“修之身,其德乃真”的系列经典诵读方法,同时掌握经典诵读的心诀和心法,合理地采用正确的诵念方法,也是修真、通真的一个光明路径。这里先介绍一下经典诵读的五字心诀。当然,“修之身,其德乃真”主要是大系统性地“修和炼”。修“道德心灵”,心性修持大道生。炼,炼性命,炼己涤阴我,炼命返先天。这些基本原则、这个前提不能丢,才能正确地掌握好心诀和心法,否则也是难以获得真实不虚的经典诵读的全面功效的。 经典诵读,能够培养道德人生观,使人生之路正确顺遂;能够开启心慧,开发大脑功能使人産生大智慧;能够使人获得五德能量,调节和平衡性命内环境,使人心身健康愉悦。经典诵读,益心身,益家庭,益社会,益民族,旺国家。掌握正确的经典诵读方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基础。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探讨一下传统经典诵读方法论中的“恭熟忘合灵”五字心法和心诀,以期全面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宝贵的民族文化遗産,爲文化复兴、道德复兴、民族复兴,以尽绵薄之力。 恭 在经典诵读的过程当中,首先是一个“恭”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恭”字,上部是龙的形状,下部是抱拳拱起的两只手形,整个字表示拱手拜龙的意思。小篆则中间 是双手形下面是心形,变成形声字,形意爲真心忠信地恭敬。本义:肃敬;恭敬,恭顺而谦逊有礼。恭字常组词而用,例如:恭和,谦恭温和之意;恭默,谦恭沈静不语之意;恭素,恭谨而纯朴;恭承,处下尊上而敬奉;恭恪,心存恭敬而态度谨慎。 恭,包含着诚信恭顺的礼德,《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恭,是对人道德品格和心性行爲的要求。对于经典只有诚信恭敬才能与经典内容中的无形能量,精神营养,灵感的源泉相呼应,接近与同频于其中的精神,从而相互和谐并且谐振,産生共鸣。这一点对于直觉和灵感都不足、不强的人而言尤其重要。 这个“恭”字在经典诵读中的关键作用,是达到能够啓动经典当中的光明能量场,啓动经典当中的象、经典当中的数、经典当中的理、经典当中的炁,通过道德的心灵和品格这个“一元”,实现与经典当中场性的四素相连接、贯通、融合。从而实现心与经典合一,身与经典合一,人即经典,经典即人,经典与性命不可分离而水乳交融的一种状态。《老子·德道经》一字一灵符,《老子·德道经》是道○和德一能量的丰富载体。它是一个巨大的宝殿,只有这个“恭”字,才能开啓宝殿之门。这个“恭”,就是一把开啓智慧大门进入人间绝学宝殿的钥匙。 这个“恭”,是指的“心恭”,“身恭”,“恭敬”的“恭”。诚信,信德无疑,礼德圆明,是恭的基础。没有这个恭敬心,没有这个敬畏心,没有这个处下之心,没有这个顶礼之心,就无法矫正自己的心理状态,达到谐振的频谱而连通道德的能量场,打开经典的宝殿,进而登堂入室。 这个“恭”还包涵了一种清静,身心的清静,要将自己的心和身调节到一种清静的状态,空明的状态,这种状态才能灵悟,才能相溶,才能接受,才能展开。因爲在诵念的过程当中,只有将心这个道德场、身这个道德场都调节到接近《老子·德道经》的场性,实现这个“恭”,才能打开这个门。所以说这个“恭”字,不仅仅只是在心灵上的一种“恭敬”心,而且还含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身清静,使之符合《老子·德道经》的纯洁、圣洁状态。 我们在诵读经典之前,要先将心身内部清理清理,将调形、调心、调息这个三调细致入微地运用好,进入整体性和谐性的松、静、自然状态,也是爲了更好地达到和实现这个“恭”,达到这个“静”。身心的这个内环境状态清理干净,打扫一番,这样在诵读中与老子同在,与道德同在才可能真实出现。没有恭敬心,没有清静身,没有干净的心,这个与“老子同在”也就无法真实地同在,心身清静是同在的前提和基础。不诚信,无恭敬,不清静,与老子同在就难以産生,内观也就不出来,“读圣人书,与圣人居”的现象就不可能産生和出现。古人对恭要求极严,经典诵读还要求沐浴更衣,焚香而诵。连身体表面的清净也作爲一种要求。唐朝人肖德言立志于学,他每次读《五经》时,都先要洗漱更衣,然后正襟危坐而读。他的妻子问他:“从早到晚都这样,不累吗?”肖德言说:“敬重先师的言语,怎幺可以畏惧劳累呢(敬先师之言,岂惮于此乎)?”可见古代教育治学之严,这个“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体现在正心正身的各个方面。 “恭”,她需要相应的状态,相应的环境才能出现,虽然说每个人体内心头都有自 性真我,但是普遍被后天意识系统中的私心贪欲的尘埃所封闭、被污垢包裹住了,封闭的灵光难透,光芒透发不出来,所以就需要扫尘。现代人缺乏真正的人生道德教育,稀有能够达到六祖慧能的那种慧明与智明同照,心修水平上佳之人,绝大部分人都是神秀一类的智明慧盲式的水平。所以还是要炼己,要扫尘,要勤拂拭,先调节到无尘的那种状态。调节到符合《老子·德道经》的频率范围的内环境之中。所以要用好这个“恭”。这个“恭”实际上是通过修心炼己来达到的一种自然恭敬心,是调节控制自己的阴我心私欲、贪心的意识活动,从有爲调节到接近无爲的状态,从太极图的边缘调整到接近太极图的中央的状态,或者直接牢立于太极中央的状态。整体把握住身、心的双调整,才能建立起与《老子·德道经》所阐述的场性和其他经典所阐述的场性接近的一种状态。当这个调整完了以后我们才能说心即《老子·德道经》,身即道德场。 心中有了《老子·德道经》,再诵起来那不就相应了吗?身即道德场,那麽《老子·德道经》的能量不就存在了吗?那麽“与圣人居”不就很自然地出现了吗?离开了炼己,调节心和身的前提,这个“恭”是盲目的“恭”,是虚“恭”,是假“恭”,这叫不恭不敬。因爲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对多维空间的洁净、神圣,那种非常圣洁的感悟太少太少,认爲高维空间的东西也像我们这个空间一样脏兮兮的,什麽东西拿过来都可以吃,可以喝。其实是错误的。在无相的高维空间中,任何能量和物质与我们有爲有相世界的物质在很多方面是格格不入的,是难以相容的。你不将内部的,心灵当中的,身心当中的垃圾和渣滓主动地清理掉,不将阴我心的私欲、后天意识的活动调适到最低点,这些能量和物质则难以进入我们的内环境,就是摆在面前你也吸收不动、消化不了。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一种现象。就像我们在泥巴地里干了活,双手脏兮兮的一样,拿一块蛋糕来,非常干净、洁白的蛋糕送到你面前了,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把手擦一擦、弄一弄、拍一拍,才把这块蛋糕接过来。当然认真的时候,吃之前肯定还要先洗洗手。这个道理是相通的。所以这个“恭”的实践不要把她小看了,她是一把钥匙,是进入每一部经典的钥匙。 没有这个“恭”字,难以打开任何经典的门户。不在这个“恭”的统领之下把身心调节到符合经典的场性状态,那麽也就难以进入其中,难以打开,难以接受和承载其中的能量。当然,在“恭”字上面可以更加广泛的展开来讲。所需要做到的内容的确太多。但是修证德道不离“心”、“身”两个字。也就在“心”和“身”这两个字上面放下有爲,树立无爲;放下有欲,树立无欲;抑制阴我心意的私识,确立阳我心识的大公心,就这麽简单,几句话就概括了。但去实践时,就是一个滴水穿石的功夫。 通过这个“恭”,我们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能够接近无爲,即已接近“徼”,接近太极图的中央。不要在阴波或者阳波上荡漾,更不要远离太极弦,只处在太极的正中心,找那个“静”,心静身静;用一个净,心净身净。真心都出现于这种状态内,而心的欲念又调节到了与高维空间连通的允许值的水平之内,在这样的状态下那麽这个“恭”才算是掌握了,并且调节好了。那麽打开任何经典的场性之门也就容易实践和出现。所以这个“恭”字,放在“恭”、“熟”、“忘”、“合”、“灵”五个字的首位,她的确是首要的,是一把打开任何经典宝殿大门的金钥匙。要挂在脖子上,要常常主动使用它,才能叩开万经之门,从而登堂入室,获得大成。 熟 第二个字,是“熟”。《张君房·云笈七签》:“瓜熟蒂落”。经典诵读一定要读熟、念熟、诵熟、背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熟而民人育”。我们德慧智教育的熟,要求“经典熟而心灵育,背诵熟而慧智足。”通过读熟、背熟,烂熟于心中身中,以经典实现上善治水,治生命中百分之七十的水,并且渗肉入骨,透发全身,从而养育道德心灵,开慧益智,起心动念不离道德,时刻与圣人同在。汉字和汉语的特点中,经典本身的特点中,都是需要通过精熟的诵读才能掌握和运用,只有读熟、背熟,滚瓜烂熟,熟记于胸终生不忘才会産生良好的作用。 这个“熟”字里面,还有个“寻声”和“找音”的问题,也是一种技术。当然前面的“熟”,记熟了、念熟了、诵熟了之后,你才能“寻声找音”。但是在边记边熟的过程当中也同样要注意“寻声”,找准“音”。因爲经典诵读不是一般的技术,这个“熟”里面是一个特殊的技术。 我们的声从哪儿来,是从我们的嘴、口腔、舌头的运动,喉咙声带的震动,口腔气流的震荡而来。那麽发什麽声又出自于哪里呢?出自于大脑。是因爲我们的识神处在工作状态,他就在大脑皮质层这个办公室里面指挥着,并且通过颅底的神经传导这些信息到达喉、口、舌。但是,心能不能直接地诵呢?不能直接地诵。心是通过这种后天的诵而通过迷走神经相应谐振。由于迷走神经也是从颅底穿出,与舌咽神经相邻,容易産生谐振共鸣,而传入心中。 所以,当你注意到了这其中的天人秘密的时候,反观到心的时候,如果调心调得理想,就会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音”,叫“心音”。经典中的能量光和这种音的频谱最容易合一産生谐振,在胸腔里边震荡就産生一股股的热流,再産生一种波,既震荡了自己,也震荡了身外的场。它不断地扩大,散发出来,而不是像普通状态地说话,只是口腔里面说而心里面没有相印。 在“熟”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注意“寻声找音”。这个“寻声”,是指我们在诵念某一段经典的时候,或者整篇经典的时候你关注一下你的大脑,关注一下你的口腔、舌头的运动,注意她産生的这个“声”和震荡体内的“音”。这个声是有相物质上发出来的,但是这个音却是在无相的空间中通过声而産生的。那麽要找“音”,这个“音”是什麽呢?是一种能量震荡,它是聚合我们体内变化的一种波,叫“音波”,或者叫“声波”。有的字的音我们发声的时候,你不寻找的时候它这个震荡産生了,也很弱微,需要强化提升,不然只是从口里面直来直去,不易于引起内环境的共鸣。 《老子·德道经》爲什麽要说“音声相和”?这个“和”字可是太重要了!这个“和”字可以说是经典诵读的人天秘密之一。这个音波的震荡是一种相融、相汇,是彼此不分,这样才能形成最好的音乐、乐曲、经典诵读之声。我们拿敲击的大锺做一个比喻,中国的古锺是依据“道”来设计和应用的,是在理炁科学基础上理形科学的实践应用。木锤敲击锺的外壁所産生的是声,而锺内空腔体里边所産生的是音;这个声和音相和,就使钟声悠扬悦耳,震撼心灵。西洋的锺则不同,它敲击的是锺的内壁,声和音混在一起发出来,给人心灵的感觉和作用力迥然不同。这个例子我们要把她整体地结合起来想,要主动去寻音,主动去找“空”内的音,就在你的腔子里找,胸腔 是有空间的,颅脑腔和腹腔也是有空间的,道之所用不离这个空、虚、中。这个把握住了,真是处处都是妙。 不同的声,能産生不同的音。有的人诵的时候,就是第三声不行还非得要用第四声;有的人用第四声不行,还非得用第一声。每个字基本上是四种声,我们要找准它。哪一种发声方式容易産生震荡的音,我们就找出那个音加以科学地、合理地应用。那麽,文字当中哪一字对自己作用最强你就把握好那一个字。当然,每一段文章里面每一字都会引起或强或弱的震荡,但是毕竟有主有次。而且我们这个“音”,能够引起声频震荡的这个“音”,也存在着某些字先出来,某些字后出来的现象和状态。如果你连主要的、先出来的这一个都没有抓住,你怎麽使后面还没有出来的突然展开出得来呢?其实有时候我们就是当面错过,没有发现,非得量级很强的时候你才感觉到。“噢”,这个字震荡了心灵,这是我的真音,找着了!但是爲什麽不能主动去找呢?主动去找不就事半功倍了吗?所以这个“寻声找音”是在“熟”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非常地重要。 这个过程,不论是我们自己在念诵,还是在跟读的过程当中都要注意在记熟、念熟、诵熟、背熟了的基础之上主动地去寻声找音——衆妙之门的天音、音符。当然,这还是要大家重视“噭”。没有“噭”,哪能抓住眇呢?有的人在那里诵念了,诵念出名堂了没有?没有。所以不论是自己经典诵读,还是跟读诵,还是听老师讲经,都要想一下中国的古锺,注意力不在锺外的声,而是要放在锺内的空上,放在这个空中所産生的音上;把握住在你的腔子里,在你的空心中所産生的“音”上。有了这个音,那才是经典诵读、听讲经时的真正音声相和。 听讲经时,如果讲经的老师有道,所发出的声音中必然有着光音,你在自己心中觅着了共振点,寻着了这个同频的窍,自然也就容易拈花一笑了。不寻不觅,不敞开心身,不主动地使心中的音源谐振点与老师的音相合,也就容易昏沉。听的都是后天的内容,无爲的光和音也就捕捉不住,当面错过,效果也就不理想了。自己经典诵读的原理也是同一道理。想一想,老师发出的声和音,含有道光德能的音你都难以入心相和,那麽自己念时的低能量场,作用力当然也就更不容易显现出来了。 有的人跟我汇报说:“老师,我念了一百零八遍了,※※经典我已经念了半年了,不知道我的情况怎麽样?”他反而问我不知道自己怎麽样,不知道效果如何。爲什麽要问我呢,爲什麽不问自己呢?爲什麽有的同学只念了一个来月,甚至从学习了《老子·德道经》以后只念了几天就找着了天音,找着了心音,进入了衆妙之门。差距在哪里,思悟了没有?光是羡慕人家是不行的。《老子·德道经》的实践就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身中。看到人家的进步,看到人家的神奇,那是别人,那是别人的道、别人的德,不是我们自己的。 我们自己的德,要自己放下心来在身内环境当中去务实求证。光睁着眼睛看外边不行,光竖着耳朵听外面也不行。要用你的心不外想,你的垂帘内观,你的闭耳内听,去掌握自己的声,寻自己的音,这样才能与别的进步快的人相媲美,这不就近了吗?找着了你就相近了,这是技术,是方法,必须要掌握。掌握了这些技术和方法,要思索,要有悟性,而不要仅仅执着于我诵读了多少遍。 告诉你们,真正具有心音的人,哪怕一句经典之文,哪怕一声经咒之字,就足以産生神奇的功效,胜过一般普通的人诵一万遍经典!爲什麽呢?他通过他的音,他的真声、真音开啓的是高维空间的场,调动的是高维空间的能量,道光德能産生的作用远胜于我们“无恭无敬”、不“熟”状态下,没有找到“真声真音”状态下转来转去诵多少日子诵的效果。诵的遍数多其实也只是一种督促,是一种自我鞭策。在没有进入那种状态之前必须要遵循这个遍数,用这个遍数去敲开你寻找“真声”、“真音”的门户。但是你老抱着遍数不放,而不主动地去“寻声找音”,难道一辈子就老死在念诵经典的遍数之中吗?这种状态也就太可怜了,也就是跟世俗中盲修瞎炼的人无异。与某些道观、佛庙里面那种状态没有什麽差别了。不要忘记我们这是在实践《老子·德道经》,进行德慧智教育的自我道德完善和提升,而不是单纯表面的模仿!这是进行性命再造的大。 爲什麽要舍本求末?爲什麽总只是抱着树枝不肯放弃,而不能登上树干?爲什麽不去探根寻祖?从某些人执着地诵念经典的情况,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同学是理不通!道理还没有搞通,主次都还没有掌握,太执着了。执着于一点不及其余,陷在阴阳“二”里面跳不出来。讲心修无极讲了多少年了,这个心就是陷在“阳”里面或者陷在“阴”里面出不来。因爲他不认识阴阳,不认得爲无爲,不能具体实践,不能具体对每一件事在心里面分析。这个知白守黑停留在嘴上,而没有在实践当中付诸于行动,所以他的心始终不是白就是黑,不是黑就是白,他无法达到无极的状态,无法达到无爲的心态。蹉跎的是什麽?蹉跎的是在太极阴阳当中,迷失在黑白两相之中,在这样的转悠之中浪费时间。 “心无欲”我也强调了多少年了,这不就是“衆妙之门”吗?从经典诵读反馈过来的情况来看都是这种状态,都陷在黑白里面没有出来。我还没有接到哪一个说在年初布置了化因方法以后能诵出名堂来的。相反还只是在这个网上道德课堂打开以后,才出来不少人真的找准了音,读到了声,通过这个诵读达到了“衆妙之门”的,这倒是非常可喜的。从这个事里鉴别、验证出了,我们学习、实践、掌握的《老子·德道经》,的确是一部万经之王,是我们打开任何经典宝库大门的重要钥匙。有了这个钥匙,那麽我们再来诵念经典,特别是在掌握了具体的技术和方法,在“恭”、“熟”的前提下,在这个基础之上,找准了“音”,寻准了“声”,那麽这个大门对每一个同学都是敞开的。希望大家先把这两点掌握好。 忘 经典诵读心诀的第三个字,是“忘”。“恭”和“熟”掌握好了以后一定要“忘”。 “忘”什麽?首先是“忘声”,第一步是“忘声”。“忘声”的出现一定是在“音”出现的过程当中,声音出现的过程当中忘记这个“声”。每个对经典诵读有真实不虚体悟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悟:口里在诵这个字,声在发出,但是突然之间这个心里面的震荡开始了,就好像口腔里的这个声没有经过大脑似的,只是关注到了胸腔里的震荡的那个音波,胸腔正中心有一团团的光,或者是读的相应的字释放出这个光波而出现了“忘声”的状态,这个“声音”的“声”你就不在乎了。实际上还是在诵念,但是诵 念的时候意念已经转移了,转化爲心思了,心音突然上升爲主导力量,以这个能量的震荡爲主宰而关注,而口腔的这个声处在辅助的状态。如果这个状态稳定了以后,口里的声也可能就不再出现,也就是说停止了口的诵念,但是体腔里面还是在继续着心的诵念,一团团的音、光、能在这里震荡,在扩散,再传导到全身。我们同学当中不是有吗?有的人诵的时候就感觉到里面的字出现了,口里面还是在诵,但是《老子·德道经》当中的一段段的字却是出现在中脉上,出现在任脉、督脉上,而且随着这个诵的状态在流动、传输,在运转。这就是“忘声”状态下的一种光音的出现。 这个“声音”忘记了,大脑意识和口腔把它忘了,那麽“天音”也就涌现了,出现了。当然在这种状态当中,她有左右变化、晃动的过程,你把握好,别又把自己拉回到了后天的意识状态,又回到嘴里边在诵。怎麽脑袋里边好像不知道?怎麽口念停了?这怎麽会有能量出现?你不要去想这些问题。你一想,动了后天智识的意念,马上就会又退到了口在念,脑袋里面在意念,从而又把胸腔里面的真音丢失,你要善于把握这种“忘声”。当然这样在语言上、文字上教大家是教不熟的,非得要每个人去实践,去体悟。这个开关就是忘,由知到忘,转换过来就成功了。深化下去,“忘声”,这个“忘声”你能深化你就能忘记你的身体。身形都忘了只有光流在运转,只有光团在放射,只有光波在震荡,这个时候才是稳定的真音,这个也就是最完美的《老子·德道经》所讲的“音声相和”。在这个相和当中更深层次的变化也就会紧接着发生。 所以这个“忘”字,虽然只是忘记在念诵着什麽,关键是这个“忘声”。这个声波的传导方向,声的生发来源已经全部都忘记了,内部紧接着出现的是天音。这个天音的震荡特点,流动的方向、方位各人都不相同。不要刚才我一说人家证出来是《老子·德道经》的文字在任督二脉中转,你就马上建立起妄念——怎麽不转呢?我转着试一试。转不了,退到后天有爲的意识态中,你这样模仿是模仿不了的。有的人是在中脉上,比如“道,可道”,有的人在中脉上出现。有的人在诵这个“道”字的时候,这个“道”字就突然放大,无边无际;诵“可道”的时候,“可”字沉到海底了;但是有的人这个“可”字又上升到了天门了。怎麽能够模仿,模仿了就是执,偏执了,就是有爲的后天,而不是无爲的先天状态。 所以只能讲说“忘声”。“忘声”下面出现的现象必然是天音。没有出现这个天音,或者说在没有出现天音的状态下,你去妄意、妄想都是不可能真实地达到忘声而出现天音。 这个“忘声”和忘掉身体,忘掉我心,这三忘都出现以后,音声相合,融混在道光之中也就很自然地容易出现。这就是第四个字“合”。 合 合,含有会聚,聚合;闭合,合拢;和睦,和谐;融洽,符合;不违背,联合,联络等义。《诗·大雅·大明》:“天作之合。”《庄子·达生》中说:“合则成体”。经典诵读的合,是指诵读者与经典相融相合,心与经典相合,身与经典相合,诵读时的声音和心音相合,心音与天音相合,天音与身整体相合。这种合是以声爲利,以音为用,在音中的会聚、和谐、合拢、融洽。 整个的心身与道光德能,道德的能量场,在声音这个领域同频了,频率一致了,也就和谐会聚相融和合。就像有一句成语当中所说的“敲锺罄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庙里边有一个大锺,距离这个大锺很远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放在拜天地君亲师的供台上的一个罄。每当那个庙里敲锺的时候,他家里这个罄就会发出自鸣。爲什麽会发生这种现象?现代科学解释就是这个锺的频率和这个罄的频率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例子用到这里来,这个“合”就是这个意思。一切有相物质都具有自己本身的震动频谱,一旦出现震动,不仅能産生有相的“声”,同时産生着无相的“音”。这种音的传递往往比声更迅速更遥远,当这种音与发声源的频谱相同时,和合的谐振就会自然地出现而産生声。这种现象也是一种“中气以爲和”的典型现象。 在长期按照要求进行经典诵读的实践者之中,经典中所潜在的所携带的巨大道德能量,在这个音声相和的合中,就会明显地展开透发出来,以炁或者光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心身。道的音、道的能量,和我们本身的这个小环境“敲锺罄响”。音合于心声,天音促进我们肉身内环境的变化,经典的光音与体内的光音这样就高度和谐,统一爲一体了。这种光音天不仅能在心身之内扩大和深化,能够渗透五脏,还可以扩展深入六腑三腔、四肢末梢。而且,还可以与体外空间中的光音天谐振,当我们体内符合德一能量的频率时,就能与德一合而共振谐振,获得丰富的德性能量而産生变化;当我们与道○的频谱频率相同时,就能神驰道境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这种“合”能够稳定,能够保持,能够深化,能够全面展开这种状态时,“灵”也就自然诞生了。 灵 灵,小篆的灵“雨”是形符,“王”是声符。《说文》或体:由小篆的“王”改写成“巫”。字形与《说文》或体相同。基本义是灵验,灵敏,灵活等义。灵明,是指心灵慧识的明德;灵知,是指心灵的智识与慧识灵明的接近。灵,是传统的一种比喻,是指进入“衆妙之门”后,在无爲当中的变化,灵悟、感应、作用力,自然变化现象。是一种对道的体悟、感知。灵也是经典诵读中的一种高级阶段出现的必然现象。类似于孔子所言的“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当中的,真实的“与古人居”以及“与古人谋”阶段。也是老子所说的“是谓玄同”的现象。 “灵”,包含着我们所讲过的,弦前微妙徼,跨弦通灵妙,微妙,玄妙,奇妙,神妙,仙妙。不同层次,不同广度,不同深度的衆妙,都在这个“灵”之中。也就是多维和高维度空间的一些非常道的非常名的系列现象。这其中的变化也就不用深谈。说多了大家可能産生追求心,模仿意,反而有障碍力。 因爲前面几道关口我们不突破,“恭”的关口不破,这个基础达不到要求,那麽这个“寻声找音”常常也找不准。冥冥当中就是有人帮助找准这个音,找准这个声,那麽是谁来帮你?是通过这个“恭”来达到这个目的的,实现找准声、寻准音。证道不离心身,要符合道德的标准自然恭敬。但是这个“礼”、这个“恭敬”,内环境的调节,礼德光明,没有这个光明心,做不到这个“恭”,那麽第二步的“熟”的深化,也就是“寻声找音”就难以实现,也就更不容易谈到第三步的忘声、忘心,忘身。“音声相和”,对我们经典诵读人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恭”,没有这个“熟”,那也就遥遥无期。只有 把这个“恭”、把这个“熟”的基础打好才能出现忘声而合真,以至于达“灵”。 这五个字说起来简单,理解和真实把握住却也并不容易,要整体地把握住,环环相扣。不要只是单纯地注意到现在的“合”和“灵”这个结果,只等收获就成了守株待兔。关键是重视“恭”和“熟”。“恭”和“熟”真正做到了,这个“忘”也就不难了。只是掌握灵机的一点感觉、一点动念。 经典诵读的常用方法中,一般最常用的是“慢诵、快诵、咏诵”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对于实践者而言,都应当学会和掌握并且善加应用。 慢诵,是一字一停顿地诵念,最有利于配合观想,以字爲符,摄取能量,进入正觉意境之中,同时也有利于记忆经的内容。快诵,是在熟练的基础上,用较快的速度念诵,通常用于训练进入“忘”的境界而使用。快诵,有利于从“有爲”向“无爲”状态的转换,抑制阴我意识,从而进入阳我心识主事,舌头运动进入灵动之境。使经典诵读的方法进入佳境,步入闻心音和进入光音天的境界之中。咏诵,是一种类似于唱诵的方法,在慢诵和快诵的基础上,当“音”能出现时,使用这种方法诵咏,能産生较好的和声生音效果。如果在纯后天状态的声中使用这种方法则效果不太明显,部分人也可以在前两诵的基础上,通过此方法获得音声相合谐振的效果。也可以应用咏诵的方法,配合寻声找音。 所以,这三种诵念的方法,应当高度和谐地与“恭熟忘合灵”五字相结合,才能産生较好的效果。离开五字心诀孤立地使用这些经典诵读方式,则只能触及浅薄的层次效应。并且这三种方法,应当根据每个人实践的不同阶段和进境的状态,灵活进行选择使用,适时选择使用。 今天点破了传统经典诵读教育方法中的这个人天之密,把这个心法告诉你们了,也是缘法机缘所致,大家要珍惜,要实践。莫将轻易得,视作等闲观。不能真心诚意地实践它,也就是暴殄天物,罪过大焉。得这个诀以后你们再去试,我相信只要正确把握修心炼己,诚信道德,礼敬自然,把第一步“恭”、把第二步“熟”真正把握住的人,运用好这个心诀,再与《光音观心》诵的心法相结合,诀与法紧密合一,水乳交融。那麽“忘”和“合”也就会自然地出现了。 好,对这个经典诵读心诀我们解释这麽多,暂时解释这麽多。 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子·德道经》第一段的诵读,体会一下。对于已经比较“熟”的人来说,已经比较“恭”的人来说,请你注意,内观你自己的心,就在这个胸腔中央,就在这个金刚镯,无极金刚镯中央,这个区域去观这个字,寻这个“声”,找这个“音”。当然,这个速度不可能每一个字都观清楚,那麽主要是抓住观出来的那个字,哪个字出来你就随哪个字,也就是“随观”,随着她的出现而观,而不是想着她出现而观。这个“随”字特别地重要,实践一下这个“声”,对全面産生的“音”的出现,去感悟一下,体悟一下。还有的同学可以体会一下“忘声”,如何“忘声”?其实有的时候,确实是在那麽一刹那之间你证得了就得到了,你巩固她、她就发展了。 我就不再深言了,边放录音边带着大家读这第一章。大家边观,边体会“恭”、“熟”、“忘”、“合”,暂时不要求大家的“灵”。 带诵:“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衆眇之门。……”
/
本文档为【经典诵读“恭熟忘合灵”五字心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