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成对,或三

2017-12-30 20页 doc 41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767

暂无简介

举报
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成对,或三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成对,或三 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 成对,或三 1.党参 黄芪 参芪健脾培中,益气升阳,凡妇科脾肾气虚所致的崩中漏下、子宫脱垂、白带绵绵、胎漏、滑胎等症皆为首选之药。对气血两虚之闭经,月经过少等,参芪入四物汤治崩中漏下,补气以生血。 2.党参 沙参 二参相伍,益气养阴,宜于气阴两虚之不孕症、内异症、崩漏以及流产后、癌症术后放化疗等症。病后虚羸,神疲倦怠,食少纳呆,咽干疼痛,舌质暗红,苔干少津者。 3.党参 丹参 党参益气,丹参活血,气行则血行,气充则血活,宜于气虚血瘀之痛经...
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成对,或三
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成对,或三 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 成对,或三 1.党参 黄芪 参芪健脾培中,益气升阳,凡妇科脾肾气虚所致的崩中漏下、子宫脱垂、白带绵绵、胎漏、滑胎等症皆为首选之药。对气血两虚之闭经,月经过少等,参芪入四物汤治崩中漏下,补气以生血。 2.党参 沙参 二参相伍,益气养阴,宜于气阴两虚之不孕症、内异症、崩漏以及流产后、癌症术后放化疗等症。病后虚羸,神疲倦怠,食少纳呆,咽干疼痛,舌质暗红,苔干少津者。 3.党参 丹参 党参益气,丹参活血,气行则血行,气充则血活,宜于气虚血瘀之痛经、经闭、月经过少等症,气血两虚兼有瘀滞者,再配当归、川芎。丹参且能凉血安神,两药合用,又适于血虚血热,心烦不寐等症。 4.当归 熟地 当归乃补血调经要药;熟地乃治阴亏血虚之主药,两药相伍,通守兼备,是妇科阴血亏虚之血枯、血燥之侍品。 5.当归 白芍 当归养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柔肝,静而敛阴,为血中阴药,两药合用,动静结合,养血理血,对血虚而瘀之证有效。 6.熟地 白芍 熟地基温入肾,白芍酸养入肝,肝肾并补,滋水涵木,宜于肝肾阴虚之诸症。 7.熟地 砂仁 熟地腻膈,久服滞脾碍胃;砂仁行气调中,醒脾开胃,且引气归肾。砂仁(或用砂仁壳)配熟地,既可防熟地滋腻之弊 ,又可引熟地入肾。 8.当归 丹参 养血活血,补中有通,通补结合,治血虚经闭、经少者必用,用量宜大,多至20,30g。也用于慢性盆腔炎症、输卵管通而欠畅之不孕症,有疏通血脉之功。 9.生地 白芍 甘酸化阴,甘寒生津,养阴清热,柔肝敛阴,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内盛之经行先期、月经过多、经行烦中、妊娠恶 阻、排卵期出血等,常配淡芩加强清肝之功。 10.生地 熟地 生地养阴凉血,熟地补血滋阴,凡肝肾不足、阴血亏虚而兼虚热之月经失调、不孕症、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运用。 11.生地 玄参 生地甘苦而守,滋阴降火;玄参咸寒,养阴降火,解毒软坚,两药合用,适于阴虚炎旺,虚热上浮,或兼有(疒徵)结之症,如癌症放化疗后、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等。火旺津亏,大便干结,两药“增水行舟”,寓泻于补。常配麦冬、丹皮、 以增养阴清热凉血之效。 12.生地 百合 尊仲景百合地黄汤,常配甘麦大枣汤疗妇人心阴不足所致的心悸烦渴,躁动少寐,甚则精神失常者。 13.菟丝子 枸杞子 常伍桑椹子,三子相配,补而不腻,不温不燥,不论肾阴虚、肾阳虚皆可应用,是平补肝肾之佳品。 14.菟丝子 山茱萸肉 甘温酸涩,两药相配,补肾涩精,益阴固阳,是肾虚胎漏崩漏、带下等症的首选药。 15.淮山药 山茱萸肉 健脾益气,益肾涩精,甘温酸敛,固气涩精,止崩托胎,常于脾肾两虚之崩漏、胎漏、带下、产后汗症、经行泄泻等症。怀山药需炒。 16.肉苁蓉 巴戟天 温而不燥,味厚纯补,入督脉,填肾精,壮肾阳,随滋肾药则滋肾,伍壮肾阳药则兴阳,并对阳虚精衰之虚人便秘有润肠通腑作用,是补肝肾之要药。 17.仙茅 仙灵脾 二仙辛温大热,助命火,兴阳事,配石楠叶以促排卵,对肾阳衰衰、命火不足之无排卵、排卵欠佳、性感淡漠等不孕症为宜。多用在月中,肝肾阴虚火者慎用。 18.石楠叶 蛇床子 温肾壮阳而促排卵,配覆盆子,能促进性欲,对脾肾阳虚型不孕伴性感淡漠者,食后性欲增强。因性味辛热,不且久服。 19.石菖蒲 石楠叶 怡情提神,醒脑开窍,多配川芎,用于垂体功能低下、排卵功能障碍,或平素神疲乏力、精神萎靡、记忆力低下、经行头痛者颇效。 20.鹿角片 紫河车 两药乃血肉之精,填精血,补督脉,养冲任, 强筋骨,适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亏虚之经闭、不孕、先天性子宫发育 不良、崩漏复旧阶段,性欲淡漠者可与蛇床子。冬令膏方中常用鹿角胶或鹿胎膏。 21.覆盆子 金樱子 温肾涩精,能补能敛,对久崩久漏、白带绵绵等属肾气亏损,精血滑脱,需培本复旧者尤佳。 22.覆盆子 紫石英 用于虚证不孕,温肾暖宫而不燥,益肾固精而不凝,子宫发育欠佳、排卵障碍、性感淡漠者为宜。 23.桑螵蛸 海螵蛸 固肾收涩,合用能固冲止崩、涩精止泻、缩尿束带,多用于肾虚不固之崩中漏下、带下绵延、小便失禁、大便溏泻等症;于活血调经方中,起固摄冲任、防血妄行之效,组成通涩兼施方。 24.桑螵蛸 金钱草 通涩并举、益肾缩尿,通利膀胱,宜于下焦湿热瘀结,日久损肾,症见腰酸、尿频急涩痛,常用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症,病久肾虚腰酸,伴泌尿系感染者。一利一敛,开阖并施,湿热可利,肾气得固。 25.川续断 桑寄生 补肝肾而强筋骨,固冲任且安胎元,多配杜仲,为妇科诸症所致的肾虚腰脊酸楚、胎漏、胎动不安之必选药。 26.桑枝 桑寄生 补骨强筋、通络止痛,用于肾虚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常配路路通、丝瓜络,炎症性阻塞加红藤、公英等。亦治产后、失血后腰痛肢麻。 27.女贞子 旱莲草 女贞子采在冬至,旱莲草收在夏至,两药配用,又名二至丸。女贞子甘苦入肾,补肾滋阴,养肝明目,性平清补;旱莲草甘本酸入肾,滋阴凉血。两药合用,实肾养肝,凉血止血,凡妇科之肝肾阴虚所致的经崩淋漓、月经先期过多,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选用。 28.首乌藤 合欢皮 益肾养血,解郁安神,《本草求真》曰:“合欢皮味甘气,„„令五脏安和,神气自畅,„„重用久服,方有补益怡悦心志之效。”首乌藤益肾通络安神。两药合用,尤宜于妇人肝肾阴虚,肝郁火旺之心烦失眠,梦扰不宁者,常伍淮小麦、炙甘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29.芡实 莲须 固冲止崩,涩业束带,健脾止泻,故宜于脾肾气虚之经崩淋漓,带下绵泻便溏,胎动胎漏等症。 30.煨肉果 煨金樱 涩肠止泻,适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泄泻滑脱。 常配芡莲须,使固涩之力增强。 31.附子 肉桂 性味辛热,一守一走,两药配伍补命门而暖胞宫,散寒凝而止痛经。朱师用于女子宫寒不孕、痛经等,多配紫石英、艾叶、干姜等。 32.小茴香 艾叶 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两药配用,适于痛以属寒凝气滞者。( 33.小茴香 沉香末 辛温香窜,擅长散寒理气,疏络止痛。凡输卵管阻塞之不孕症,炎症控制,属寒凝脉络者,作为疏络通管(温通法)之首选。沉香以研末冲服为宜;多用伤津伤阴,一般于经期用5天即停。 34.鸡血藤 桂枝 鸡血藤补血行血通络,桂枝温经散寒通络,两药配伍,温补兼通,入养血、通经方中,治疗血虚、寒凝所致的闭经、月经涩少、产后肢节酸楚疼痛。 35.赤芍 白芍 赤芍清热凉血,通脉消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散,两药合用,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尤宜于血虚挟瘀有热之症,常用于妇女痛经、盆腔炎、徵瘕等症。 36.柴胡 延胡索 肝藏血而主疏泄,两药皆入肝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凡妇女少腹、小腹疼痛,如内异症、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各种痛经,以及乳癖等所必用,多配川楝子效佳。 37.蒲公英 地丁草 多配败酱草、红藤,清热解毒,消肿化瘀。常用于急、慢性盆腔炎及内异症、输卵管炎症性阻塞,亦用于经期不慎房帏所致的经淋、腹痛。对消散乳癖也有效。 38.川楝子 路路通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常配留行子、丝瓜络,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所必须。 39.广地龙 路路通 地龙性寒下行,善走窜而通络利尿;路路通上通乳络,下疏胞脉。两药配合,尤宜于经前乳胀兼有输卵管积水阻塞之症。 40.马鞭草 留行子 清热活血,通络利水,专用于输卵管积水症,若配石见穿可增强疗效。 41.马鞭草 益母草 清热活血通经。宜于气滞瘀而兼有热象之经 闭、涩少之症。血瘀甚者,多配泽兰、卷柏、川牛膝等药。 42.泽兰 益母草 活血通络,有活血不伤正、养血不留瘀之特点, 多配川牛膝、卷柏为一组药,用于气滞血瘀之闭经,或催经止孕。 43.川牛膝 淮牛膝 川牛膝活血通经;怀牛膝补肝肾,强腰脊。两药合用,寓攻于补,攻不伤正,适于肝肾不足,腰膝酸楚之经闭,或攻恐伤正气方中配伍而用。 44.川续断 川牛膝 补肝肾而活血通经,对经行量少不畅,或经闭不行,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又恐伤肾气,两药组合,攻补兼施。川断可炒用,有固冲止泻之效。 45.益母草 仙鹤草 活血止血,通涩相伍,动静结合,对血瘀崩漏,或平素经行量多绵延不止,经前用药,单止恐瘀,单行惧崩淋不止,两药配伍,瘀去血归其经。两药比例视瘀血、出血主次而定。 46.仙鹤草 仙桃草 仙鹤草乃益气养血,止血之佳品,寒热虚实之出血皆可用之;同桃草又名接骨仙桃草、芒种草,性温味甘淡,能补虚损劳怯,健脾胃,活血止血。两药配伍,属强壮性止血帖,凡崩漏下血致形体虚羸者,皆宜应用,颇具功效。仙桃草用量12g,15g为宜。 47.白术 莪术 白术健脾强胃,莪术善消痞结。两药相伍,每用于脾虚痰凝血瘀之经闭、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攻坚不伤正,实有枳术丸之意,莪术也有开胃之功。 48.大黄炭 炮姜炭 大黄炭清热凉血、祛瘀行滞,有推陈致新,引血归经之力,而无腹痛便泻之弊;炮姜炭温经止血,温中止泻,“守而不走”。两药合用一,一寒一热,一走一守,寒热相济,通涩并举,相行而不悖。此配伍是瘀血崩漏、赤带绵延、产后(包括人工流产)瘀阻恶露不绝之良药。重用炮姜炭,也治脾肾阳虚寒积之腹痛便溏。一般用量4,6g。 49.大黄 黄芩 大黄气味重浊。苦寒下行,能入血分,逐瘀通经,走而不守,古之无积丸(《医林集要》)独用大黄,分成四分,分别以童便、醇酒、红花、当归制过为未,蜜丸服治瘀血凝滞经血不通者,甚效。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凉血止血。两药合用,既可清血分之实热,又能活血通经,常配黄连,治心火偏旺型闭经。 50.大黄 月季花 月季花甘温通利,活血通经,配大黄,清热泻火,活血调经,通便导滞,宜于心火偏旺之闭经。脾虚便溏者慎用。 51.淮小麦 炙甘草 淮小麦味甘微寒,养心阴而安心神;炙甘草 和中缓急。朱师善用两药再配首乌藤、合欢皮、茯苓神等治疗心阴不足、肝郁不畅所致神志不宁诸症,如更年期综合征、脏躁症、经期烦躁少寐以及闭经等。淮小麦用至30g。 52.刘寄奴 石见穿 活血通经,消症止痛。凡盆腔(疒徵)积瘀滞疼痛者为宜,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等。 53.青皮 陈皮 青皮性烈,偏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陈皮性缓,偏于健脾行气,燥湿化痰。两药同用,调和肝脾,消胀除积,理气止痛。妇人肝脾不和之痛经、经前乳胀、经行腹泻以及痰湿阻络之不孕、徵瘕等症皆可应用。 54.三棱 莪术 三棱苦平,莪术苦辛温,皆能破血和气,消积止痛,三棱破血力强,莪术破气力宏,两药配伍,尤宜于瘀阻(疒徵)瘕等有形之坚积,如血滞经闭、瘀阻痛经以及囊肿、肌瘤、癌症等。两药消积散瘀力强,是妇人徵瘕积聚之要药。但虚人慎用,或与参、术同用,以免损伤正气。 55.石菖蒲 制南星 化痰醒脑开窍。制南星通胞络之痰滞;石菖蒲芳香开窍,和中辟浊。合用为痰湿阻滞型不孕症之要药。能调节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症所致的闭经。每于经期中加石楠叶,既增生化痰通络之效,又能温肾兴阳,促卵助孕。 56.桃仁 红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两药合用,协力效增,专治妇女各种瘀血痛症,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徵瘕属血瘀实证者。 57.瓜蒌仁 桃仁 瓜蒌体体润性滑,善涤痰垢而导积滞,有润燥滑肠通便之效;桃仁苦平,破血去瘀,润燥滑肠。合用宜于瘀阻(疒徵)瘕而兼大便秘结之证,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闭经、痛经、盆腔炎等症,瘀阻胞宫、胞络,日入阴亏液乏,大便干结不畅者,多配火麻仁(即麻子仁)。 58.蒲黄 五灵脂 两药配伍乃古之名方失笑散,能治一切血滞腹痛,尤宜于瘀血内阻致经行欠畅之痛经,如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经水不止之崩漏;产后瘀滞不下之恶露不绝、产后腹痛等,用之颇效。血瘀型崩漏再配以炮姜炭、大黄炭、山楂炭等效佳。蒲黄乃粉末,五灵脂气味腥恶,故均需布包入煎。 59.蒲黄 赤芍 活血凉血,散瘀止痛,常配丹参,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必用之品。若为热瘀互结,则加公英、地丁、败酱、红藤之类。亦用于消散肌瘤。 60.炙乳香 炙没药 乳香、没药皆能活血止痛,消肌生肌。乳香辛温香窜,偏于调气止痛;没药散瘀活血,偏于活血定痛,两药兼施,相须效增,对气滞血瘀之痛经最为适用。也用于血瘀型经闭、徵瘕,用药量一般为各3g。 61.橘叶 橘核 橘叶疏肝解郁,消肿散结;橘核苦温,理气散结,两药皆入肝经,为治疗乳房癖块之佳品,时配以广郁金、川楝子、青皮等。 62.海藻 昆布 两药咸寒,清热软坚,善消瘰疬瘿瘤。上可解乳房郁热、结块,下可消卵巢囊肿、症积。 63.猫爪 昆布 猫爪草解毒散结,昆布消瘿散瘤。用于乳癖结块之顽症,配用芋艿丸疗效更显。 64.蒲公英 夏枯草 蒲公英清热解毒,又善消肿散结,夏枯草平肝解郁,且长清热散结。两药配伍,清热平肝,解郁散结,常用于肝郁火旺之乳癖,经前乳痛症。 65.红藤 白头翁 清热解毒,通络散结,为治疗两腹侧抽掣吊痛,或兼湿热带下、便溏之要药,配椿根皮效尤佳。 66.川楝子 红藤 川楝子苦寒,清湿热,疏肝气;红藤苦平,通血脉,解热毒。两药配伍。一气一血,是妇女附件炎必用药。 67.广郁金 合欢皮 广郁金性凉,辛散甘降,乃血分之气药,平肝解郁,凉血散辨瘀(合欢皮甘平,活血止痛,怡悦心志。合用行气活血,疏肝悦情,是情志不遂,肝郁不达所致的经前乳胀、胁肋胀满、闷闷不乐之佳品。 68.延胡索 川楝子 延胡索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为止痛良药;川楝子入肝经。疏肝止痛,性寒,且能导热下行,故两药合用妇女实证痛经或徵瘕结聚所致腹痛之良药,常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盆腔炎等症。 69.知母 黄柏 同入肾经,清热利湿,滋肾泻火。多配滋养肝肾药治疗慢性盆炎之湿热壅盛,有肾阴虚之证,也用于治疗肝肾虚型不孕症,基础体温呈高温双相者。 70.制香附 川楝子 香附辛平微苦,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乃气病之总司, 女科之主帅,配川楝子,尤善治妇科肝郁气滞所致诸症,是常用的一对疏肝理气药。若体虚,则酌情与补气、养血、滋阴药配伍运用。 71.制香附 广郁金 香附宣畅十二经气分,兼入血分,擅长舒肝解郁,调经止痛;郁金属血分之气药,辛散苦降,兼能清热。两药合用,调气活血,清降止痛,凡情志抑郁,气血瘀滞之经前胸乳胀痛,心烦气逆,经行腹痛以及徵瘕结聚等症皆可运用。 72.穿山甲 留行子 穿山甲性专行散,能通经络;留行子功专通利,能走血分。两药配伍,通络下乳,善消乳癖。以两药研粉,每次吞服1.5g,治乳癖,效验。 73.穿山甲 海藻 化痰消结,疏通乳络。对经前乳胀伴明显肿块、卵巢囊肿 、多囊卵巢综合征适宜,常配夏枯草、皂角刺等加强消瘤散结之力。 74.血竭末 三七粉 血竭行瘀止痛;三七止血要药,且能散瘀定痛。两药配伍,通涩并用,兼止血、行瘀、止痛三大功用,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经量多者必用之品。两药用量各2g,吞服即可。 75.生地 钩藤 生地滋阴凉血清热;钩藤平肝清热降逆。常用于妇女肝肾阴虚,心肝火旺引起的经期精神失常、经前乳房胀痛、孕后胎漏胎动不安、子肿、子悬等症。 76.生牡蛎 钩藤 平肝清热。常用于肝旺肾虚之更年期综合征,症见心烦易怒,头痛头晕,烘热汗出等症。也用于经前头痛。 77.磁石 龙骨 磁石重镇安神,龙骨平有镇惊。常用于经期癫狂,症见烦躁失眠,甚者胡言乱语、狂笑喊叫,也用于阴虚肝之夜寐惊叫。两者配伍,有明显镇定中枢神经作用。 78.赤小豆 绿豆 赤小豆清热利水解毒,性善下行;绿豆清热解毒,皮胜于豆。常配料豆衣(又名鲁豆衣,补肾阴而养血平肝,清虚热而止盗汗)三豆合用名“扁鹊三豆饮”。广泛用于妇人面部色素沉着之雀斑、先兆子痫、妊娠恶阻等属肝血热、湿热内蕴、冲脉气逆者。 79.川黄连 莲子心 川连清心泻火;莲子心清心安神,止渴除烦,乃清养之品。凡心肝火旺、痰火扰心、心肾不交所致的妇女精神失常皆可应用。心肾不交之失眠、心怯,多配远志交通心肾。 80.黄连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凡妇人邪侵冲任、湿热蕴阻胞脉,症见少腹抽掣坠痛、带黄气秽、大便稀溏者,皆可选用。 81.黄柏 椿根皮 清热燥湿,收敛固涩,是治疗湿热带下,阴痒之常用药,多配地榆、侧柏叶等。 82.青蒿 地骨皮 清热除蒸,善退虚热。常在滋养肝肾方中加入此药对,治疗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更年期合征、崩漏,以及不孕症基础体温高温双相或单相者。 83.生地 地榆 再配侧柏叶、椿根皮能上能下,四味一组,习用于肝旺血热、脾虚便溏之证,症见经行量多,烦热口渴,大便不实,或伴小腹胀痛。生地清热凉血,养阴增液,宜于肝旺血热之证,恐寒凉太过,用之脾虚者常致大便实,配椿根皮既可止血,又可涩肠止泻。盆腔炎、内异症、崩漏常遇此症,用之颇验。 84.大蓟 小蓟 (大小蓟)清热凉血,祛瘀止血,适用于血热有瘀之崩漏、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等症。 85.姜川黄连 淡吴茱萸 吴茱萸辛苦大热,疏肝暖脾善解厥阴之滞,消阴寒之气,但配川连之苦寒,辛开苦降,一寒一热,相反相成,用于妊娠早期因肝旺冲脉气逆,胃失和降之恶阻。 86.苎麻根 南瓜蒂 苎麻根甘寒,清热止血安胎;南瓜蒂止呕安胎,合用宜于妊娠胎漏,下血腹痛,兼有恶心欲吐之症。腰酸痛者再配炒川断、杜仲、寄生之类。苎麻根且能通便,胎热便结者尤宜,用量在15g,30g,故素体脾虚便溏,孕后无胎漏下血者亦应慎用。 87.川黄连 阿胶珠 黄连苦寒,清心泻热,燥湿止泻;阿胶甘平,滋阴补血,止血安胎,《本草备要》谓“泻者忌用”,故用蛤粉炒成珠。两药配伍,清补并举,尤宜于妊娠后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胎漏、胎动不安者,多伴有心烦不安,腰酸腹坠等症。川连多用3g,阿胶珠用9,12g。 88.紫草 白花蛇舌草 (若无可用水线草)再配生牡蛎、夏枯草、旱莲草,此五味组合,平肝软坚,消瘤断经,是更年期肾虚肝旺型子宫肌瘤、经前乳胀、月经过多的常用药,前3味各用30g。也常配入治疗上证的膏方中,阴虚可加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久服消瘤缩宫,断经防癌。 89.棉花根 红枣 棉花根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红枣安中益脾, 合用可治产后浮肿、经行浮肿。属强壮消肿帖。棉花根兼能通经,故产后恶露未净,或经行量多者不宜。 90.藿香 佩兰 两药芳香化湿,醒脾启胃,是暑湿当令之药,也宜于湿浊内阻脾胃之妊娠恶阻,多配砂仁、苏梗,以助化湿宽中之效。 91.苏罗子 路路通 行气通络,上通乳络,下疏胞络则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盆腔积聚、乳癖,症见小腹、少腹、乳房胀满疼痛之常用药,服后腹中作响,上易嗳气,下则矢气,胀满乃消。 92.路路通 通草 两药配合,是性质缓和之通乳药。 93.骨碎补 刘寄奴 骨碎补苦温,温肾坚骨,治疗折伤;刘寄奴活血止痛,善疗跌打损伤。两药用于产后息胞致耻骨疼痛效佳。 94.鹿角霜 龟版 鹿角霜“通督脉之气舍”,擅长温通督脉;龟版得阴气最足,峻补阴血,善通任脉。两药皆血肉有情之品,一阴一阳,性味纯厚。尤宜于产后(人流后)肾气虚弱,腰部酸楚,以骶骨疼痛为主者。 95.鹿角胶 龟版胶 鹿角胶甘平微温,温肾通督,生精止崩;龟版胶甘咸平而平,滚阴通任,益肾健骨。两药合用,阴阳俱补,大补精髓。《本经逢原》谓“非龟鹿二胶并用,不能达任脉,而治羸瘦腰痛”。朱师常予两药入妇人崩漏带下、阴阳俱虚、形体虚羸,性欲淡漠之膏方中。若脾虚纳呆,需加健脾助消化之品,以防上药粘腻之弊。 96.鹿角片 附子 附子主督脉脊强而厥,两药配伍,善疗产后受寒脊背寒冷而痛,俯仰不便之症,朱师还配以桂枝、络石藤、鸡血藤、海风藤等温经通络之品。 97.当归 肉苁蓉 当归质润多汁,养血润肠;肉苁蓉质润而降,滋肠通便。两药配伍,养血滋液通便。是阴血亏损、肠燥便结不畅之必用药,多用于产后、久病体虚、失血津亏之人。 98.茯苓 茯神 健脾渗湿,宁心安神。朱师用于妇科诸症属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症见神疲、纳呆、心悸、少寐者。以朱砂拌用,可增宁心安神之效。 99.山楂 鸡内金 山楂甘酸微温,善消食积,且能化瘀。《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善入血分为化瘀之要药,能除痃癖(疒徵)瘕,女子月闭,产后瘀血作疼”。鸡内金甘平,为消食化积之良药。若脾虚便溏,则炒用。 100.贯众 远志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远志不仅能交通心肾,宁心安神,也有止血之效。两药配伍,常用于血热妄行,心神不宁之崩漏、人流后恶露不绝等症。 101. 玫瑰花 代代花 玫瑰花偏入肝经,解郁疏肝,行气和血,代代花甘苦气香,疏肝和胃,理气宽胸,开胃止呕。合用肝胃不和之恶阻,经行呕吐或妇人伴气郁。 102.玫瑰花 月季花 月季花甘温通利,活血通经,两药配伍,常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经闭、涩少之症。 103.糯稻根 瘪桃干 多配浮小麦,3味配伍,敛汗专药,妇人虚汗、盗汗均可应用,配益气固表之参术,或滋阴清热之知柏,用于产后体虚汗证或更年期综合征。 104.赤石脂 禹余粮 两药质重固涩,攻专下焦,均能止血止泻,久崩久漏,或久泻久利,属脾肾虚弱之证所必用。 六经阴阳辨证用药金口诀 配伍原则 有是证用是药。 用药规则 临证先分阴和阳,再把六经仔细详。阴证必用阳性药,阳证阴性药物商。 清升浊降分清楚,少阴少阳转枢忙。 五味归六经 酸苦厥阴少阳经,咸苦少阴太阳经,辛甘淡太阴阳明经。 辨证用药金口诀 太极中医辨阴阳,用药参合阴阳伤。大便稀溏太阴伤,干姜温中健脾阳。 口渴引饮溲清长,此是坎中一阳伤,津不上承口和咽,回阳化气四逆汤。 四逆汤中用附姜,生炙甘草来帮忙。生姜多汁入脾脏,辛热醒脾祛湿忙。 饥不欲食肝阴伤,一贯煎汤来煎尝。燥实痞满四证现,急下存阴莫迟缓。 舌体胖大有齿痕,此是湿伤脾太阴,少阳枢机被湿困。柴胡桂枝干姜汤。 苍术薏苡和半夏,燥湿健脾功堪夸。食难求饱常常饥,湿邪困阻太阴脾, 芳香化湿开太阴,此后肚腹会舒适。肺为娇脏不耐寒,寒邪伤肺咳嗽连, 宣肺散寒是关键,麻黄汤可急急煎。肺为娇脏不耐热,热邪伤肺痰黄粘, 宣泄肺热方法可,麻杏石膏汤煎喝。发热无寒病太阳,宣肺散寒麻黄汤; 汗出恶风营卫虚,桂枝汤方煎来嘘。无热恶寒病少阴,附子姜草四逆汤, 若兼咳嗽麻附辛,麻辛生姜四逆汤。 六经阴阳辨证用药论 澄空药性论阴阳,辛甘发散热性阳,苦甘酸寒阴药商。阴证就用阳性药,阳证苦甘寒药商。太阴之病食不下,咳嗽腹满也是它,太阴湿土需燥化,苍术苡仁和半夏,少阳枢机要流转, 重用柴胡开太阴,配合四逆升清阳。湿重热轻用附姜,湿去热将无处藏;热重于湿四妙散,祛湿清热功来现。阳黄小便必定黄,阳黄就用茵陈汤,阴黄小便 要清长,阴黄再加术附汤。 少阴之病但欲寐,畏寒蜷卧脉微细。少阴虚寒用附姜,生炙甘草来帮忙。太少两感麻附辛,少阴虚寒四逆汤。从阳化热渴燥烦,黄连阿胶汤来煎。厥阴寒热药错杂,姜附椒柏乌梅下。太阳寒水需温化,桂枝麻黄姜枣加。发热无汗太阳病,无热恶寒病少阴。恶风有汗桂枝汤,发热无汗麻黄汤。太阳蓄水五苓散,蓄血桃核承气汤。太阳寒水为何因,少阴虚寒气化亏。少阳寒热要往来,小柴胡汤用应该。 或者当归四逆汤,鼓足阳气邪祛外。阳明之病胃家实,三承气汤因证施。阳明经证便未结,白虎汤方去实热。 用药法则 扶上之阳参桂芪,理中之阳砂蔻姜,乌附硫磺温下阳。理中甘草干姜汤,中阳不足是妙方。附子细辛真武汤,温肾助阳是好方。胸胁胀满舌苔滑,口苦咽干齿痕舌,少阳枢机不流转,柴胡桂枝干姜汤,引阳化阴功效全,食疗生姜白面煎。肩背冰冷不出汗,咳嗽腹满流清涎,麻黄附子细辛煎,可加四逆增效验。 六经见症辨证用药 大便稀溏太阴病,生姜干姜用之行;溲频清长少阴病,干姜附子要酌情;四肢青冷厥阴病,四逆柴胡引入经。 阴阳辨证用药总纲领 阴阳辨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二便反应真消息。元阴元阳藏肾中,肾司二便之开合,太阴虚寒大便溏,生姜干姜开太阴;少阴虚寒溲清长,四川附子配草姜;舌边齿痕太阴湿,少阳枢机不流利,柴胡气香升清气,味苦还能降浊阴,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茯苓泽泻饮,清升浊降湿邪飞。阴结便秘大便干, 溲频淡黄口不干,或者口渴喜热饮,麻黄附子细辛汤,甘草生姜干姜汤;阳结便秘口干渴,渴喜冷饮溲黄赤,增液承气用必效。烦躁潮热或盗汗,口渴喜冷真阳证,知柏地黄可以用。五心烦热或盗汗,渴不思饮或喜热,溲频便溏虚阳 越,通脉四逆柴胡汤。 阴阳辨证真假杂病诀 阴寒阳热是阴阳,只在真假作文章。真热口渴小便黄,渴喜冷饮下肚肠, 有神烦躁不安宁。 真寒溲频面色苍,无神倦怠但欲寐。真热口渴喜冷饮,假热漱水不欲咽, 真热便干面红赤。假热面赤溲清长,真热息热气粗长,真寒息冷气短微。 真热舌焦苔干黄,真寒舌青苔水滑。阴极似阳属戴阳,阳极似阴肢冰霜。 真假寒热来斟酌,阴证阳证断无错,真热阳证苦甘寒,真寒阴证温热汤。 识得阴阳造化机,疑难杂病有处医。先天立极是水火,水火既济无沉疴。 太阴虚寒大便溏,肝脏因此遭了殃,乙肝病毒逞威风,附子干姜作文章。 少阴阳虚溲清频,精微下泻眸不润,头昏腰痛也是因,回阳救逆四逆汤。 白血病是阴寒邪,寒彻骨髓白C增,西医只知杀白C,徒将阳气杀戮尽。 此病中医少阴病,太少两感麻附辛,少阴虚寒四逆汤,简便廉验神功显。 艾滋病是阴阳离,西医验血便可知,常人验血一条线,艾滋血液两分离。 阴平阳秘精神治,阴阳离绝精神绝,和合阴阳中医药,简便廉验最神奇。 阴阳辨证金口诀 总纲领 阴阳辨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二便反应真消息。肾司二便之开合,少阴虚寒大便溏,小便也是清和长。小便灼热渴饮冷,此是阳证莫分说。 阴结便秘大便干,溲频淡黄口不干,或者口渴喜热饮。阳结便秘口干渴,渴喜冷饮溲黄赤。 烦躁潮热或盗汗,口渴饮冷真阳证,五心烦热或盗汗,渴不思饮或喜热,溲频便溏虚阳越。 阴证 唇口青白目无神,声低息短但欲寐,身重懒言体畏寒,饮食无味吐清涎,舌质青滑或黑润,苔白浅黄舌滑润,津液满口不思饮,口渴思饮不欲咽,或者口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 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食不下,脉息无神是阴证。舌虽无苔但口润,二便自利口不渴,专注回阳无差错。 阳证 阴虚面目唇口红,精神不倦不知眠,口臭气粗声音亮,恶热身轻大便干,溲赤 黄短烧灼热,口渴饮冷饮不休,六脉长大有力气,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 满口刺,烦躁潮热或盗汗,干咳多痰或少痰,脉息有神是阳证。口渴饮冷身发 热,二便不利烦谵语,身冷如冰形如死,此是热极内潜伏,阳不达外似纯阴, 此时还需验口气,口气虽微热气蒸,舌根虽红但不青,急宜攻下存津液,莫认 阴证误性命。 六经病痛歌 痛连项背及颈肩,病在太阳少阴寒; 前额痛连眉棱骨,阳明病变无错误; 痛在两颧及额角,口苦咽干目又眩, 少阳病变仔细辨; 头痛而重首如裹,太阴湿困莫啰嗦; 头痛连齿少阴病,溲清便频寒入经; 溲短口渴从热化,黄连阿胶煎可行; 巅顶疼痛四肢青,厥阴阳虚吴(茱)萸汤。 澄空六经五脏六腑气化论 总论 五脏皆因气化生,六腑功能气化成。 心肾气化记性好,二便开合百脉通。 六经气化五脏藏,六腑通泄浊气通。 分论 太阳小肠和膀胱 太阳气化寒不入,分清泌浊是其功; 膀胱气化尿液出,气化不成溲不通。 阳明胃和大肠 阳明气化气血生,胃腑腐熟五谷行, 大肠气化液化生,糟粕排泄病不生。 气化不利要发热,便闭腹胀口渴重。 少阳胆和三焦经 少阳气化精汁生,入腑脂垢分解功。 气化不利胆汁阻,胆囊结石要发生。 三焦气化脏腑和,气化不利杂病生。 太阴脾肺 肺脾气化呼吸好,脾土气化运微精,血在脉中不失营。 肺金气化呼吸畅,咳嗽之病不能生,鼻塞多因寒阻肺,气化不利出涕清,温肺 散寒实脾经。 寒郁化热鼻涕黄,久而久之鼻渊生,治疗之法散郁热,宣肺化痰鼻窍通。 少阴心肾 心肾相交气化成,少阴气化百脉通,津液上承咽喉润,心主血脉肾水充,肾司二便火之功。 心肾不交要失眠,气化不成百脉蹇。 厥阴肝和心包 厥阴气化肝血藏,日充五脏夜魂藏,心包之经气温煦,心血源源营五脏。 失化血溢脉不藏。心包受寒血失温,心血难以充五脏。 澄空家传中医“气化论”、“识证论”、“治疗论”、“百病概论” 人身水火一团气,内营脏腑外卫体,通达九窍温肢体,奈何世人不自知,贪凉饮冷损元气。 一日二日无大碍,久而久之气息低,寒凉上干太阴肺,咳嗽呼吸不流利,下干太阴脾失运, 清浊不分飧泄起,脾阳损伤大便溏,肝脏因此要遭殃,精微不摄要硬化,胃肠寒热粘膜伤, 久而久之要溃疡。清窍不营多病变,目失光明耳失聪。远离五谷食鱼肉,罪孽深重日日积, 脂垢堵塞清窍道,不遂肢体蹒跚起,更有青年贪淫欲,少阴虚寒精髓虚,脾阳郁陷精微泄, 消渴之病要发作,精伤百病因而起。内伤之后要外感,百病皆因风而起,六经病证内经有, 伤寒杂病论仔细。七情伤人气紊乱,情病还需情来医。自然六气来养人,太过不及成淫理。 澄空中医从气论,百病心中了了的。用药就分阴和阳,识证也不阴阳离,阴阳辩证仔细详, 次分六经与腑脏,以证类病无处藏,阴阳体质是根本,疾病是标记心上,颠倒阴阳祸患藏, 阴证就用温热药,阳证苦甘寒药商,阴阳错杂寒热药,湿盛还需热药上。先天 立极是水火, 水火既济无沉疴。水火既济气化成,天天夜里香甜梦,火水未济要失眠,神魂颠倒不堪言。 易经经传传阴阳,一阴一阳书中藏,万病不离阴和阳,离开阴阳无文章。圣贤真传一句话, 愚者万卷藏书箱。不明阴阳莫谈医,误人害命应要知。人若识得此种妙,贵躯岂用托庸医, 澄空气化论口诀 总诀:阴阳合一,水火既济气化成。 中医原本调平衡,阳化阴精成气形,阴阳合一是为气,气化百病不能生。 中医本质就是气,寒者热之气化成,热者寒之气化生,枯者温润气融融。 寒热错杂饮邪留,少阴少阳枢机求,不必他山药石求,祖宗明训记心头。 百病皆因气化停,气化之后去百病。 人身水火一团气,水多太阳是冰地,回阳化气冰解冻,春暖花开百病释。 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坎中一阳二阴抱,离中二阳抱一阴, 坎离交媾既济成,八纯卦乾气融融,百病不生气化功。阴阳合一气化成, 阴阳分离生命终。世人不知阴阳理,诊病辨证离其宗,不知元阳在阴中, 附子干姜助其生。不知阴盛虚阳升,却以湿热苦寒泄,虚虚实实难愈病。 口腥兼臭是阳虚,寒热驳杂中焦虚,真寒味腥真热臭。口渴溲短大便干, 此是阴亏需滋阴。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理中下,重加姜附来理中, 寒去腥臭自然无。妇人下焦味气腥,少腹喜暖腰痠痛,此是坎阳太虚弱, 厥阳清气不上升,回阳化逆热气通,再加吴萸椒细辛,驱寒还能快几分。 有气神采必内含,精神矍铄难成病,小便淡黄便成形,若病也是真阳证, 溲短便结喜冷饮,苦甘寒药可痊病;无气倦怠面色苍,小便清长大便溏, 口渴也是喜热饮,畏寒蜷卧又懒言,理中四逆方可行。阴盛便结要温润, 麻黄附子细辛行。阳虚津亏大便结,溲短便干面色青,麦味理中麻附辛, 温润之后大便通。阳气虚极是戴阳,上盛下虚溲清长,面赤足寒躁欲死。 虚阳外越四肢烦,溲清而频可决断,通脉四逆可回阳。如要深知医中理, 医易会通很容易。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
本文档为【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成对,或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