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初中语文《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2018-07-10 10页 doc 32KB 17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初中语文《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初中语文《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 适用年 八年级 级 所需时 课内共用8课时,每周4课时;课外共用4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红色,象征革命、红旗、流血、牺牲等等。本单元的主题,就是革命之士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的英勇气概与高尚精神。《狱中书简》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对生命的赞美和“生命沉醉...
初中语文《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单元教学以及思维导图 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 适用年 八年级 级 所需时 课内共用8课时,每周4课时;课外共用4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红色,象征革命、红旗、流血、牺牲等等。本单元的主题,就是革命之士在生死关头所现出的英勇气概与高尚精神。《狱中书简》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对生命的赞美和“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觉,表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感。《绞刑架下的》写的是作者被捕和遭到严刑拷打的经历。 本单元重点学习革命者表现出的精神境界和高贵品质。本主题单元共分为两个专题:专题一走进英雄人物;专题二感受高尚情怀。 本单元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当点拨。通过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思考跳出文本读文本,让学生学会准确生动的品味重要词句的意蕴、修辞手法,体会关键词语的内涵,从而感悟文章中表现的人物形象,感受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书信、报告文学、演讲辞、小说和诗歌的主要区别。 2(理解本单元内容,把握各篇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3(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4(理解和体会革命者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对作品 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 1.在《狱中书简》中,作者所绘的监狱的生活,真的那么美 好吗, 2.在《绞刑架下的报告》中作者遭受的毒打时,都想些什么,主题单为什么有这些想法。 元问题3.《牛虻》中牛虻的神态与文中其他人物的神态有何不同,设计 这背后暗含着怎样的情怀。 4.诵读《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体会作者深陷 囹圄的的视死如归的精神。 5.抓住文章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专题一: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 4 课时) 专题划 专题二:品味文章个性话的语言( 4 课时) 分 其中,专题 (或专题 中的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 所需课 课内共用4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 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一、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把握描述的顺序。 2(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3(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体会描述之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体会女革命者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1.这封信写了哪些内容, 专题问2.从全文看,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 题设计 3.作者围绕花园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4.监狱的生活,是否如作者所描绘的那样美好。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多媒体课件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 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国古代的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汉代的史学家司马迁也说:人贵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南宋文天祥更是挥笔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这样一群可歌可泣的人。首先,我们学习第一课。 (二)介绍作者: 罗莎?卢森堡(1871-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犹太资产阶级家庭,1893年参加创立波兰社会民主党。后移居德国,参加德国工人运动。俄国一九0五年革命爆发后,回波兰参加反沙俄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创立德国右派社会民主党人革命组织——斯巴达克联盟,在群众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宣传,揭露德帝国主义的掠夺政策。曾多 次被捕,在狱中以“尤尼乌斯”的笔名,写出小册子《社会民主党的危机》。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出狱,旋即投身战斗,并从事建立德国共产党的工作。1919年1月15日,与卡尔?李卜克内西等同被杀害。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标示段号。圈点勾画重要的词句,使学生在朗读和阅读的时候能够强化印象,巩固积累。 2(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阅读的发现和体会,完成预习提示的有关内容。 (三)课堂研讨 1(教师引导小组讨论。 (1)你们看一篇文章,除了看内容之外,有没有注意文章的题目,这个文章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书简”是书信的意思,说明这是一封信。“狱中”说明作者是个囚犯,是在监狱中写的信。 (2)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狱中”, 明确:第三段第一句话:“六点钟我又跟平常一样给关进去了。” 2(小组讨论。 (1)这是一封信。明确:是罗莎?卢森堡写给宋儒莎的。 (2)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吗, 明确:他们是好朋友。作者在狱中给好朋友写信,告诉好朋友她在狱 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3(小组交流:这封信写了哪些内容, 全班交流,相互补充。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归纳明确,如下: 明确:先写作者在狱中花园里写信;然后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拯救大孔雀蝶;白杨花絮飘荡奇妙景象;大雷雨后难忘的景色。 4(小组讨论:从全文看,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 明确:从全文看,是按照倒叙的写法。从记叙昨天发生的三件事情上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 5(教师引导学生把表示倒叙的方式和时间顺序的标志(句子或词语)找出来。 明确: 表示“倒叙的方式”的标志:第一段中“我昨天是怎样过的呀~” 表示“时间顺序”的标志:上午„„下午„„六点钟(但是一会儿天暗了或傍晚)„„ (四)课堂作业 学生思考与写作:你看作者把一天发生的事情说得多么有条理,又各有侧重。仿照这种写法,把你昨天所看到或听到的事情写出来,先列出提纲。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写的这封信的内容,说实在的,这是一封很特别很特别的信。你们第一次阅读时感觉是什么,学生交流。老师在此基础上谈自己的体会:第一次看这封信的时候,一点也不相信作者是个囚犯,是在狱中写的信。 二、课文整体研讨: (一)教师引导小组讨论:你们认为这封信特别在哪里呢?原因又是什么?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特别之处。 学生谈发现,谈体会。 教师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狱中花园的环境描写、拯救蝴蝶行动和情感、飘飞的白杨花絮和雷雨之后难忘的景色 三、具体学习: (一) 狱中花园的环境描写: 1(文中哪个地方,请学生找出来。 明确:从文章开头至“在这种日子里人们很容易想起这种情调来” 2(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监狱,但是在作者看来是:花园。 3(作者围绕花园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花园里面有:绿森森的灌木丛;黄醋栗树;女贞;枫树;小栗树;白杨;还有木管风琴声;树木的飒飒声;小鸟的合唱声;杜鹃的啼声; 景物的特点:作者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来写景,写得有形、有声、有色;突出了景物的生机勃勃、美丽可爱。 4(作者的感受如何,从文章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心理感受的词语。 词语:花园、丁香般芬芳、亭亭玉立、肃穆而慈祥、非常愉快、多美、多么幸福、沉醉等。 作者的感受:愉快、幸福、沉醉。从中突出了女革命者细腻的情感和热爱生活的情怀。 5(学生自读第一段:从文章开头至“在这种日子里人们很容易想起这种情调来”。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读好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 卢森堡的情语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她的情感相当独特。在一般人笔下,失去自由,免不了产生沮丧、愤懑,把这样的情感投射到周围的树木花草上去,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在卢森堡的笔下,周围的植物,不但没有一点沮丧感,更反倒生气勃勃,充满了生命的安详感: 你知道我现在在哪儿,我在哪儿给你写这封信吗,在花园里~我把一张小桌子搬到外边来,很隐蔽地坐在绿森森的灌木中。我的右边是丁香般芬芳的黄醋栗树,左边是一簇矮矮的女贞,在我顶上,一棵尖叶的枫树和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栗树彼此交搭着它们宽大的绿油油的手掌,在我前面是一棵枝叶扶疏的肃穆而慈祥的白杨,它徐缓地摆动着它那白色的叶子,沙沙作响。 这哪里像在坐监牢,沉溺于监牢的严峻感,就不可能对大自然有这样 专注,这样珍惜。这说明在她内心深处,并不把坐监狱当作什么了不得的事,她相当安详地专注着上下左右的花草树木,一切都很美,很有诗意。她所凭借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华彩,而且还直接写到她的感觉: 淡淡的叶影和一圈圈闪闪的阳光在我正写字的信笺上舞动,从雨水润湿的树叶上时而有水珠滴在我的脸上和手上。 (二) 拯救蝴蝶行动和情感: 1(文中哪个地方,学生找出来。 明确:文中第一段从“上午我在浴室的窗子上发现一只大孔蝴蝶”到第一段结束。 2(“我”是怎么救助的,你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吗,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从发现它奄奄一息到焦急地战栗小心翼翼地放在手里到拿盛开的鲜花喂食到与它说话等,这些无不体现女革命者对生命的珍惜和细心的呵护 3(学生自读课文从“上午我在浴室的窗子上发现一只大孔蝴蝶”到第一段结束。 (三) 飘飞的白杨花絮: 1(作者抓住什么特征来描写他所见的景象, 明确:作者抓住奇妙和神奇的特征来描写,例如:到处飞舞、飞满、铺满和散播、传播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杨花漫天飞舞神奇景象, 2(“在墙缝里,石缝间,到处都有它的幼芽在抽芽。” 字里行间有什么含义, 明确:作者赞叹自然界生物的顽强的生命力和传宗接代的神奇力量,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 3(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段。 (四) 雷雨之后难忘的景色: 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作者描写灰云、雨点、闪电、雷声还有夜莺等景物 2(在描写中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和象征。 3(“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像一道灿烂的银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这样描写, 前者为拟人;在于表现人的感觉,表现革命者蔑视黑暗的高贵精神、压倒黑暗的自豪气概、自由必胜的坚定信念。后者为比喻和通感;在昏暗背景下,转化为视觉,对比更鲜明,更表现出清脆亮丽的莺啼,更突出所寄寓的革命者精神气概的灿烂夺目。(见练习三第2小题及第1小题解答。) 4(景象的气氛如何,给人阴郁的感觉,联系全文四处的描写,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文中有四处写到阴郁气氛,但全文并未给人阴郁之感。一是随后很快被愉快基调淹没。二是正由此反衬、突出了生命激情、鲜活亮丽的生命力对这阴郁的战胜、压倒;特别是最后一段,荡漾着作者蔑视、压倒、搏击黑暗的自豪无畏壮丽的情感,是理想的光华,是全文的高潮。(详见练习三第1小题解答,参见第2小题解答。) 5(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鸟的叫声和鸟的形象,从文章中找出来,体 会它的表达意义。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的最起码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感情去同化景物。课文前面已经写到四次鸟的叫声或鸟的形象,第一次是不知名的“小鸟”,第二次是“杜鹃”,第三次是“小鸫鸟”,第四次是“燕子”。这里描写的是燕子穿飞的形象和夜莺在闪电和雷声中的叫声,突出他们与环境的关系,进而揭示燕子和夜莺和环境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一个革命者面对恶劣的环境英勇无畏坚强不屈仍具有坚定的信念这样的象征意义。 6(学生自读文章最后一段。要求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和象征意义。 三、小结 作者这样一个革命者虽然身陷囹圄,却不悲观失望,以其细致的观察、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和女性的爱去感受生命的可贵,并寄托了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些无不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体现。 (四)课堂练习 当堂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三背诵和仿照句子。 评价要 要求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和象征意义,感受作者的情怀。 点
/
本文档为【初中语文《走进英雄人物,感受高尚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