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qindongchang

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qindongchang

2020-03-08 14页 doc 74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qindongchang缙 云 山 动 物 学              野    外  脊 实  椎    姓名:覃东昌 习  动  学号:201011540922 报  物  指导老师:胡老师 告  学    生科院野保专业10级9班 一.(实习地) 缙云山自然概况介绍 1缙云山 1.1地理位置:缙云山是华蓥山腹式背斜山脉一个分支的一段,位于重庆市西北约60千米处的北碚区境内,东经106o 22’北纬29o 49’,距北碚城区 15公里,海拔350~951 .5米(坛子石)。其北面与澄江镇相临,东面至嘉陵江之温塘峡,南面与北温泉镇、歇马镇...
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qindongchang
缙 云 山 动 物 学              野    外  脊 实  椎    姓名:覃东昌 习  动  学号:201011540922 报  物  指导老师:胡老师 告  学    生科院野保专业10级9班 一.(实习地) 缙云山自然概况介绍 1缙云山 1.1地理位置:缙云山是华蓥山腹式背斜山脉一个分支的一段,位于重庆市西北约60千米处的北碚区境内,东经106o 22’北纬29o 49’,距北碚城区 15公里,海拔350~951 .5米(坛子石)。其北面与澄江镇相临,东面至嘉陵江之温塘峡,南面与北温泉镇、歇马镇接壤,西面相连于璧山县东风林场,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全山西翼较缓,坡度22o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o~70o,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缙云山的土壤以三迭纪须家河组厚层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和泥质砂岩为母质风化而成的酸性黄壤及水稻土。山麓地区为侏罗纪由紫色砂页岩夹层上发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黄壤化紫色土。此山山势巍峨,九峰峥嵘突兀,丛林茂盛,古寺辉煌,云雾缭绕,岚光浮沉,风光秀丽,素有“小蛾眉”之称。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国有森林面积17409亩,其中林木面积12006亩,竹林面积4689亩,苗圃地36亩,不便用地678亩。树林面积12006亩,慈竹林面积3804亩,楠竹林面积885亩,蓄积204600株。其自然环境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森林植被繁茂,是长江中上游保存较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植物基因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本色。 缙云山的维管束植物有202科,870属,1701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8科,74属,149种,4变种;裸子植物7科25属,37种,5变种,4栽培变种;被子植物157科,771属,1357种,115变种,10亚种,20变型。 1.2.地质地貌: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褶皱带由明显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三个背斜,两个向斜构成,构造单元由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牛鼻峡背斜,温汤峡背斜和观音峡-中梁山背斜组成,背斜之间有宽缓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横切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因而形成三个险峻的峡谷,即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四川运动形成。地层有三迭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缙云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斜的一部分,与小三峡山下相映,风景秀丽,海拔200—952.2米,相对高差752.2米。 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全山西翼较缓,坡度20°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70°,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1.3.气候及土壤:保护区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1℃,极端最高温36.2℃,极端最低温-4.6℃,>10℃年积温为4272.4℃;相对湿度年平均87%,水汽压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3.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占全年的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占全年的77.2%;年平均蒸发量777.1毫米,月平均蒸发量64.7毫米,七、八两月蒸发量共255.4毫米,占全年的32.8%;雾日数年平均89.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低于1293小时。缙云山林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月)3.7℃,月均温年较差20.8℃;林外空旷地最高月均气温25.8℃,最低月平均气温3.3℃,月均温年较差22.5℃,比林内年较差高1.7℃,最热月均温林外比林内高1.3℃,最冷月均温林外比林内低0.4℃。 缙云山的土壤以三迭纪须家河组厚层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和泥质砂岩为母质风化而成的酸性黄壤及水稻土,并有少量零星分布的紫色土。黄壤大类又分为黄壤和黄泥土两亚类,二者各有一属,即冷砂黄壤土属和冷砂黄泥土属,其中冷砂黄壤土属有6个土种,冷砂黄泥土属有4个土种。水稻土大类只有1个亚类,1个土属,3个土种。山麓地区为侏罗纪由紫色砂页岩夹层上发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黄壤化紫色土。 缙云山的矿藏以煤为主,并有少量铁矿等。其煤层主要分布在缙云山西北面的蔡家沟、杨泗沟、双河口、黄焰沟及东南面的么店子、水马门、麻林坝一带。据统计,1926~1933年.宝源煤矿公司在缙云山采煤,最高年产量达125085吨。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面的火烧山、舵鼓石及公路沿线一带,1958年.曾以此山铁矿炼铁。 1.4.植物资源: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600公顷,其中:核心区1235公顷,缓冲区1505公顷,实验区4860公顷。是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价值,它地处重庆主城区,离城市中心区的直线距离仅20余公里。为重庆市北大门的天然绿色屏障,是重庆的肺叶,为主城区附近的天然氧吧。 缙云山森林覆盖率高,已达96.6%。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有多种具代性的生态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综合体物种基因库。缙云山物种多样性丰富,有长江流域保存较好的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分类上孤立的形态特殊的植物,有植物246科、992属、196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伯乐树、香果树、八角莲等45种,有模式植物缙云四照花、缙云紫金牛等38种。已鉴定的淡水藻类植物105种。有动物1605种,其中:脊椎动物239种,无脊椎动物1249种,软体动物52种,环节动物6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秃鹳、红隼等11种。缙云山区系起源古老,物种稀有性程度高,特有性显著。在保护、科研、教学、旅游等综合利用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于1979年建立,2001年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了保护管理机构——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13个保护站,并设立了派出所。建立保护区以来,特别是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自然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已保持了连续45年无森林火灾。 1.5.实习地介绍:缙云山从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夕照峰9峰横亘,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景区有佛光岩、相思岩、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众多优美的自然景观。缙云山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缙云寺、温泉寺、白云观、绍龙观、复兴寺、石华寺等8大古刹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胜古迹。有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1932年)遗址和狮子峰寨、青龙寨等古寨遗迹;还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有50年代中共西南局领导夏季办公旧址(贺龙院和小平旧居)等;现新建有白云观、绍龙观等道教文化园区和景点。景区每年举办缙云登山节和“缙云论剑”武林大会。 景区古木参天,翠竹成林,环境清幽,景色优美,素有“小峨眉”之称,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饱览自然风光的最佳去处。 1.6  动物学野外实习期间天气概况: 7月2日  晴天 。 早晨凉风阵阵,中午较热,晚间凉爽 7月3日  晴天  一天里都较凉爽 7月4日 晴转阴  早上有些闷热。下午较凉爽 2.南充近郊 2.1地理位置 :顺庆区地处四川东北部丘陵地区。 2.2.地形地貌 :地势由于受地质构造、崖石、河流浸蚀的影响,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在270米至530米之间,最高点在重仙境山,山顶海拔523米,最低点在嘉陵江中心与高坪嘉陵两区交界处, 海拔265.40米。境内分布着河谷平坝,浅后宽谷,中丘中谷和深丘窄谷四种地貌类型。分别分布在各乡镇。南充盐盆是西南最大的地下天然盐矿,顺庆处于南充盐盆的中心地带, 盐层总厚度达101.5米,含量均在260克/升以上,一级品达97.98%。 2.3气候:顺庆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7.4゜C,最高气温40.1゜C,最低气温-2.8゜C,年日照时间1266.7小时,平均每年有霜期仅13.7天,年降水量1020.8毫米。 2.4资源 嘉陵江砂金含量较为丰富。建材类砂、石、页岩、都可供顺庆区境内25个乡镇开采,有约50公里的嘉陵区及西岸的砂石资源,储量大约1000万吨,可供开采的砂石300万吨。 在砂子中含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独居石、磷钆石、金、金刚石、石莫砂等10多种矿物。 2.5实习地介绍:主要名特产:蚕茧、柑桔、丝绸、真丝手绘、川北凉粉、顺庆羊肉粉。 2.6动物学野外实习期间天气概况:雨天较多, 一天里凉爽 二:实验的目的 1: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对课堂上讲授的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2:加深对动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3:掌握标本的采集,制作和物种鉴定。 4:掌握动物学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 5: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三:实习的内容 1:鱼类实习 1.1调查方法 首先是捕鱼:在曾老师的带队下,我们拿着细鱼网和粗渔网来到西河,一队人拿粗网在上游撒,一队人拿细网在下游撒,拿细网的人在河边排成一排把网整理好拉直,一个人在网的最前面在网端的绳上系一个大石头。一起准备好后,网最前面的人在把石头扔向河中间的同时后面的人同时松网,网最后一个人把网拉住。网撒号后,最后一个拉网的人慢慢把网拉上岸,拿粗网的人几个人一起把网整理好后,一个人把网后面的线拉住,其他的人齐力把网撒下,拉线的人在网撒下后慢慢把网拉上岸。把捕到的鱼拿回实验室分组对其进行鉴别和分类,制作成标本 1.2:调查的结果 种 纲、目、科、属 特征 麦穗鱼 辐鳍鱼纲 鲤形目 鲤科 麦穗鱼属 头尖,略平扁。口上位。无须。背鳍无硬刺。生殖时期雄鱼体色深黑,吻部、颊 部出现珠星。雄鱼个体大,雌鱼个体小,差别明显。 黑鳍鳈 鲤形目 鲤科 口小,弧形。下颌角质层薄。下唇侧叶前伸几达下颌前缘,无须。侧线鳞38~40。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肛门位于腹鳍与臀鳍之间。生殖期间雄鱼体色鲜艳,雌色产卵管延长。 鲹条 鲤形目 鲤科 鲌亚科属 头尖,略呈三角形,体背部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尾鳍边缘灰黑色,其他鳍均为浅黄色。鲹鲦鱼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鱼类 鳑鲏 鲤形目 鲤科 鳑鲏亚科 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刺;腹鳍腹位;尾鳍叉状;侧线鳞完全或不完全       1.3:讨论 鱼在水下四处游动,其主要目的就是觅食,因为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鱼又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水温变化而变化,所以说不同季节的水温变化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鱼的活动范围。 鱼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活动范围,就是在一天里它有活动地点也在不时变更,这里面有食物、水温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人为干扰也不容忽视,因为有些人水域钓鱼人多、旅游的人也多,鱼在此环境生存,抗钓本能增强。同时也变得异常警觉。 鱼在觅食时受天气影响也是比较大,天气闷热、气压低,鱼就会出现厌食现象,较大的鱼就会躲在水里不吃不动;反之,水温过低,鱼的代射功能减缓,它也会拒食,当水温适宜、溶氧充足,特别是夏季雨后,鱼儿就会活动异常,觅食积极主动,咬钩率成倍提高,当有的地方有食物时,鱼儿就会通过特有的方式互传信息,趋之若骛前去觅食,而水库一旦放水,水位迅速下降,鱼儿就会表现的惊恐不已,躲在较深的水里很少进食,这些也是鱼的习性特点。 总之,鱼类在生命活动中有一种同期性、定向性和群体性的迁徙活动习性,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洄游。洄游是一种现象,鱼类正是凭借这种活动满足它在某个生活时期需要的外部条件,使它的种群繁衍得到可靠的保证。鱼的洄游主要有四种: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趋暖洄游、越冬洄游。我们在钓鱼中经常发现,春天鲤鱼、鲫鱼、鲇鱼等鱼种从深水来到浅水交尾;夏季雨后水库里的鲤鱼会溯流到上游进水口附近觅食;仲秋以后鱼又从浅水来到深水越冬。以上这些现象都在鱼的洄游习性范畴之内。 2:鸟类的实习 2.1:调查方法 在缙云山,早晨6:30拿着望眼镜和笔记本在老师的带领下绕着山路漫步前行,一路上我们在老师的指点下根据鸟的声音,羽毛的颜色特点,飞行的特点,整体的外观对鸟的种类进行鉴别,把发现鸟的时间,地点和数量记在笔记本上,观完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2:调查的结果 鸟类的组成 种 拉丁名 目、科、属 数量 相对数量   白腰文鸟 Lonchura striata 雀形目、文鸟科、文鸟属 25 优势种 棕脸翁莺 Haliaeetus pelagicus 雀形目、莺科、翁莺属 2   珠颈斑鸠 Streptopelia chinensis 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 1   白翅蓝鹊 Urocissa whiteheadi 雀形目、鸭科、蓝鹊属 1   发冠卷尾 Dicrurus hottentottus 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 4   大山雀 Parus msjor 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 6   棕噪鹛 Garrulax poecilorhynchus 雀形目、鹟科、噪鹛属 11 常见种 松鸭 Garrulus glandarius 鸭科、雁形目 1   红嘴蓝鹊 Red-billed Blue Magpie 雀形目、鸦科 1   棕头鸭雀 Red-billed Blue Magpie 雀形目、鹟科、鸦雀属 6   莺鹃 Mycalesis gotama 雀形目 1   灰头鸭雀 Grey-headed Parrotbill 雀形目、鹟科、鸦雀属 16 优势种 栗耳凤鹛 Haliaeetus pelagicus 雀形目、莺科、凤鹛属 1   黄臀鹎 Pycnonotus xanthorrhous 雀形目、鹎科、鹎属 6 常见种 白头鹎 Pycnonotusinensis 雀形目、鹎科、鹎属 1 劣势种 领鹊嘴鹎 Spizixos semitorques 雀形目、鹎科、鹎属 1   绿翅短脚鹎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雀形目、鹎科、鹎属 1   绿鹦嘴鹎 Spizixossemitorques 雀形目、鹎科、鹦嘴鹎属 1   丝光掠鸟 Sturnus sericeus 掠鸟科 2   红头长尾山雀 Aegithalos concinnus 雀形目、山雀科、长尾山雀属 2   红尾伯劳 Lanius cristatus 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 1   斑胸钩嘴鹛 Spot-breated Scimitar Babbler 雀形目、莺科、钩嘴鹛属 1   白红尾鶋 Spot-breated Scimitar Babbler 雀形目、莺科、钩嘴鹛属 1   柳莺 Phylloscopus griseolus 雀形目、莺科 5 常见种 方尾鹟 Culicicapa ceylonensis 雀形目、鹟科、方尾鹟属 1               2.3讨论 鸟生活于陆地和淡水。生活在淡水的鸟类大多长途迁徙,受地域影响不大。而陆地鸟类则常常具有自己特定的分布区,像所有生物一样,在不同地区的鸟类呈现出不同的种群和数量。依据地形、温度和湿度的差异 3:两栖类的实习 3.1:调查方法 3.1.1蛙的捕捉 在天完全黑了得条件下,在田边有水的地方,根据蛙的叫声和栖息地的情况搜寻蛙的有蛙的地点,当发现有蛙的叫声,安静的守候确定蛙的栖息地点,用手电筒照射,然后用网捕捉 3.1.2调查结果 种 拉丁名 目、科、属 数量 相对数量 沼水蛙 Hylaranaguentheri 蛙科 水蛙属 1 劣势种 斑腿树蛙 Spot-legged Polypedate 无尾目 树蛙科 泛树蛙属 4 优势种 饰纹姬蛙 M. ornate 无尾目 姬蛙科姬蛙属 1 劣势种 黑斑侧褶蛙 Pelophylax nigromaculata 无尾目 蛙科 侧褶蛙属 1 劣势种           3.1.3 讨论: 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不同种对水的依赖不同,所以外的分布数量不同,分布区域不同。 4:标本的制作 4.1:鱼类浸制标本制作 1)器材:玻璃瓶、玻璃片、甲醛、酒精 2)制作过程:第一步固定。把需要制作的鱼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且把形态整理好,在鱼的尾部用针穿上细线把布料的标签系在上面,然后放在盛有固定液的玻璃瓶或玻璃缸里。固定液是用10%甲醛溶液和50%的酒精溶液各半配置而成,此种固定液可使材料不易收缩。第二步浸制。鱼在固定液里经过7—10天的时间,就变硬而定形了。把定形的鱼取出浸入到装有10%甲醛溶液的玻璃瓶里保存起来,瓶口要盖严加封。注意做好标签贴在标本瓶的外边。 4.2:小鸡真皮剥制标本的制作 1)剥制工具 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长镊子(尖形,前端内侧不要带锯齿形的)、解剖盘或塑料布、细铅丝或竹筷、取脑勺(取铅丝一段,前端砸扁弯成勺状)、针、线、棉花、竹丝、亚砷酸与明矾相混合的防腐剂。 2)步骤: 标本的测量 制作前,对标本有关部位的测量是兽类分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获得准确的数据方能更好地鉴别物种。测量的工具和物品包括钢卷尺、秤、标签、采集本。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体重:小鸡的全重;体长:吻端至肛门;尾长: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长度;后足长:自跗关节的最后端至足的最前端 ( 爪除外);耳长:耳壳基部至顶端(簇毛除外)的长度。还需测量肩高(肩背中线至前指尖)、胸围(前肢后面胸部最大周长)、腰围(后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长)和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 ) 。 4.3 :两栖类骨骼标本制作 1) 器材:  工具与材料 青蛙(或牛蛙)、解剖盘、解剖器、锅、炉、铅丝、老虎钳、台板、锯条、注射器、针头、牙刷、氢氧化钠、双氧水、四氯化碳、50%-70%酒精、乙醚。 2) 制作原理 所谓骨骼标本的制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处理,除去动物的皮肤、肌肉与内脏,保留骨骼,并经脱脂、漂白,使骨骼洁白美观,然后把骨骼支架成它原站立的姿势,供教学、研究或展览之用。 3)1.杀死和去皮肉等。 ①用乙醚将青蛙麻醉致死。 ②剥去青蛙的全身皮肤。 ③剖开腹壁,除去内脏。此时宜小心不要损坏胸骨和肋骨。 ④去肌肉:先把脊椎背面及腹部的肌肉粗略除去后,用水浸泡两天,可放置锅内煮熟或成半熟,但不可煮得过度。 2.把附有残肉的骨骼放在6%-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2-6小时(视肌肉变透明,用牙刷能除去为止),使肌肉腐败,并能溶去脂肪及措出。一但是对于附有韧带的骨骼,浸渍不宜过度,否则会导致韧带腐败。所以在浸渍时,应时观察。浸渍后用水清洗,洗去氢氧化钠,最后清除脑及脊髓。 3.固定。 经过浸渍的标本,放在 50%-70%的酒精中固定(1一7天),使韧带固定硬化。 4.脱脂。 将韧带已固定硬化的标本浸入四氯化碳中,6-8小时,取出来再用热水(正沸的开水更好)冲洗(骨骼全部浸入开水中),骨骼里的脂肪即可除去。 5.漂白。 将标本浸入10%-15%双氧水中24小时或更长,取出晒干即可。 6.把漂白好的骨骼标本,放正姿势。若韧带变硬了,可用酒精或热水浸洗,然后用适当大小的铝丝把骨骼连接,支架起来,使现出原来的姿势,并固定在台板上,或放置在标本盒中。 四 .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的经历,有苦有乐。通过缙云山野外实习,我对于植物学,动物学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到的。    实习的生活说不苦不累那不是真话,但是实习的本身就是那种性质。而且我们学生物的,搞野外实习更是这样。早上就是吃稀饭馒头,偶尔中午在野外回不来就只能随便带些东西应付了,晚饭也就那样几种,日复一日,但是味道还不错。。想想我们是在野外实习,这样的生活相对还是不错的。这样的情况我们都是了解的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大家表现的都很好。 实习中我们收获了许多,我们更加懂得了团结、友爱。同学和老师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我们的感情将会更加的亲密。同时我们也学了做人的道理,我们都是成人了,我们得肩负起我们身上的担子,扛起我们的责任。 七天的野外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实习中我们收获了许多,我们更加懂得了团结、友爱。同学和老师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我们的感情将会更加的亲密。同时我们也学了做人的道理,我们都是成人了,我们得肩负起我们身上的担子,扛起我们的责任。 我们需要经历这样的磨练,才会进一步的成人成才,遇到生活中的苦难,我们才会有能力坦然的面对,才会在人生旅途中生活的精彩! 经过这次的经历,我们得到锻炼,得到成长,我们更加成熟。
/
本文档为【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qindongchang】,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