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2017-11-11 26页 doc 51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一 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似乎除了人,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是越新越好,这也很好理解,正如《重庆森林》里所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当然没有什么不会过期,时间一长,任何东西味道、感觉就都会变。但是还是有些能够抵御住时间的研磨,越"过期"越值钱,比如古董。不过在食品界,这样的例子不多,大家通常都会图吃个新鲜,...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一 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似乎除了人,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是越新越好,这也很好理解,正如《重庆森林》里所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当然没有什么不会过期,时间一长,任何东西味道、感觉就都会变。但是还是有些能够抵御住时间的研磨,越"过期"越值钱,比如古董。不过在食品界,这样的例子不多,大家通常都会图吃个新鲜,但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如酒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茶叶也被归入越老越值钱的行列,普洱茶就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业界还有"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说法。年代久远的茶叶本来存世就少,物以稀为贵,价格高点不足为奇,但这些茶叶的价格未免高的过于离谱了点,2007年初时其价格达到顶峰,当时的"普洱茶王"曾卖到600万元一公斤,作为对比,一公斤黄金也才30万左右,足足高了20倍。过高的价格显示其背后有资本的运作,而资本的运作有其特有的规律,2007年底时,市场泡沫破灭,"茶王"身价大跌,价值仅为10多万元,跟风的茶厂被套牢无数。 在生姜、大蒜都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的当下,品格一向较高的茶叶自然难以例外,毕竟茶是历史极为悠久的一种饮品,算得上是古代中国的名片之一,加上喝茶对身体有益,因此虽然有过一次泡沫破灭,但很快高价的茶叶卷土重来。花了大价钱买茶叶,就能喝上好茶,喝得心安吗,未必。 2013年6月,国内一茶叶资讯网站花5万元从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购买了一饼"88青饼"普洱老茶,重约323克,算 下来,2克这样的茶叶抵得上1克黄金,也算价格不菲。所谓"88青饼",是指云南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间生产的7542普洱青饼。该茶叶资讯网站将茶饼分拆后在2013年北京国际茶叶展上作为奖品赠送给了茶友。尴尬的是,经资深茶友和多位业内人士品鉴,发现该"88青饼"竟是仿品,消息传出,引发业界震动。因为这茶饼的卖方,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其股东和发起人之一的陈国义,正是"88青饼"的命名者和推广者。 二 5万元竟买到假茶叶事件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购买者是一茶叶资讯网站,按说应是极有经验,且信息足够对称的买家,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确定买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那如果是那些基本没有经验,对茶行业了解不深的普通消费者呢,恐怕就算喝到肚子里了还分辨不出来,直呼"好茶好茶"呢。 此外,这一饼茶并非在网店购买,如果是这样,还可以推脱说是黑心网店以次充好,但问题在于,这是在门店购买的,还是在"88青饼"的命名人兼最有力推广者所在的公司购买的,而且饼上还有他的签名认证。这样都会有问题,那如果在茶叶店购买或者是网上购买,还可能买到真的么, 第三处诡异是鉴别方法,茶不比树,有多大岁数不是数数年轮就能算清的,其实茶叶的年份很难有科学的方法检测出,目前的鉴别方法只是行家品鉴。这次认为茶叶造假的高剑飞是一个资深茶友,他表示鉴别方法是"一看二喝三揉捏"。他说,"这饼陈国义签名版的88青属于一喝假,香气、滋味统统全不对,更别谈韵了",但这是经验活,普通茶客恐怕难以效仿,而且也难以成为法庭证据。卖家就表示,"\‘88青饼\‘是由陈国义先生命名,此次所售茶叶是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正品,不可能为仿冒",事情陷入罗生门。买家则无奈的表示"事情至今, 这片茶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我们希望搞清楚,茶叶鉴定到底有没有规则,还是仅凭专家的一张嘴。" 鉴定茶叶年份的规则还真没有,除非从源头控制监管整个流程,否则事后再怎么监督也不起作用,毕竟1992年产的茶叶和1993年产的茶叶本质上能有多大区别呢,但前者就能冠上"88青饼"卖出好价钱,后者就只好默默无闻,除非再想个更好的营销噱头。有些业内人士会说,那是你不懂茶,这两者的区别可大了。可问题在于,首先,事实是高端茶叶的购买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喝不出差别的;其次,即使是业内人士,如果做双盲试验,未必都能品出1992年产的茶与1993年产的茶的区别。因此流程的监管才是解决高端茶叶市场乱象釜底抽薪的对策,而这一监管必须要政府部门来执行,企业自查是靠不住的。 追求质量高的产品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极端,非高端茶叶不买,认为比普通茶叶贵多少倍,味道会好多少倍,这便是误入歧途了。茶叶就是茶叶,不要舍本逐末,变成攀比、炫耀的工具,而失去品茶的乐趣。加之这本身是笔糊涂账,每个人的口味又不统一,如果不是发烧友,不是出于投资的目的,实在没必要追捧所谓的"高端"茶叶。 对于"发烧友",网上曾流传过一篇神文:《论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对音质的影响》,文章称,听音乐时电源会影响音质。其中"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听感朦胧,听柴可夫斯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 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水库水位暴涨"。这篇文章当然是恶搞,听音乐听成这样,算是走火入魔了。但换个角度一想,那些认为价格有多高享受到的味道就有多好的人身上,不也有这些影子么。 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乱象频现"。这很好理解,一方面是暴利驱动,如果造假能牟取巨额利润,多大的风险都会有不法商贩敢以身试法;另一方面是何况风险其实并不大,因为被识破的概率很低,既然没有科学仪器能检验真伪,全凭专家一张嘴,那么只要买通了专家,什么都好说。就算专家有职业道德,鉴定认为是假的,只要厂家一口咬定是真的,那也没辙。即使对簿公堂,专家说"以我多年经验认为这茶是假的,所以这茶是假的",也难以服众。 高端茶叶乱象频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购买者与品用者往往并不是同一人,换言之,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礼品市场。真要是有人有这闲钱花600万买下一公斤茶叶,多半也不会自己喝或者招待朋友,而是当作礼物送出去。一般而言,缺什么吆喝什么,一些官员文化素质低下,又唯恐别人瞧不起,于是附庸风雅,对字画、茶叶等与文化沾边的礼品尤为青睐,装作是文化人,一些有求于人的商人便投其所好,当成敲门砖送出。这样,茶叶本身如何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茶叶看去上如何,是不是拿得出手,是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送礼者还会唯恐茶叶的标签价格太低呢。 要想整治高端茶叶的市场,从生产环节来看,是需要着重流程监管,但很难,就算是监管部门入住茶叶厂,厂房拿出一饼茶,说这是1988年产的,监管部门也没辙,因为这很难进行 验证。稍微有些发言权的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但这类人往往有复杂的利益纠纷,结论的可信度会受到质疑。总的来说,这种情况很难有彻底的改变。 从消费环节来看,是需要对钱权交易加以限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高端茶叶是礼品市场的后起之秀,只要这个土壤还在,钱权交易的空间还在,昨天是烟酒受追捧,今天是茶叶,明天可能就是别的。不改变这个环境,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茶叶的高端市场整治好了,新的替代品也会出现乱象。 往好处想,高端茶叶造假,目前所知的形式主要是以次充好,除了农药残留超标外,很少看到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就是说这一问题只是涉及商业欺骗,而非食品安全问题。但也应该引起警惕,因为一旦消费者开始醒悟,并掌握了一定的鉴别方法,比如看茶叶的颜色,品茶水的味道等,不法商贩一定会想到使用特定的添加剂或添加物将劣质茶叶调配成消费者认为的那样,劣质茶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添加物就不一定,希望这一场景不要发生。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一 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似乎除了人,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是越新越好,这也很好理解,正如《重庆森林》里所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当然没有什么不会过期,时间一长,任何东西味道、感觉就都会变。但是还是有些能够抵御住时间的研磨,越"过期"越值钱,比如古董。不过在食品界,这样的例子不多,大家通常都会图吃个新鲜,但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如酒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茶叶也被归入越老越值钱的行列,普洱茶就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业界还有"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说法。年代久远的茶叶本来存世就少,物以稀为贵,价格高点不足为奇,但这些茶叶的价格未免高的过于离谱了点,2007年初时其价格达到顶峰,当时的"普洱茶王"曾卖到600万元一公斤,作为对比,一公斤黄金也才30万左右,足足高了20倍。过高的价格显示其背后有资本的运作,而资本的运作有其特有的规律,2007年底时,市场泡沫破灭,"茶王"身价大跌,价值仅为10多万元,跟风的茶厂被套牢无数。 在生姜、大蒜都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的当下,品格一向较高的茶叶自然难以例外,毕竟茶是历史极为悠久的一种饮品,算得上是古代中国的名片之一,加上喝茶对身体有益,因此虽然有过一次泡沫破灭,但很快高价的茶叶卷土重来。花了大价钱买茶叶,就能喝上好茶,喝得心安吗,未必。 2013年6月,国内一茶叶资讯网站花5万元从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购买了一饼"88青饼"普洱老茶,重约323克,算下来,2克这样的茶叶抵得上1克黄金,也算价格不菲。所谓"88青饼",是指云南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间生产的7542普洱青饼。该茶叶资讯网站将茶饼分拆后在2013年北京国际茶叶展上作为奖品赠送给了茶友。尴尬的是,经资深茶友和多位业内人士品鉴,发现该"88青饼"竟是仿品,消息传出,引发业界震动。因为这茶饼的卖方,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其股东和发起人之一的陈国义,正是"88青饼"的命名者和推广者。 二 5万元竟买到假茶叶事件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购买者是一茶叶资讯网站,按说应是极有经验,且信息足够对称的买家,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确定买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那如果是那 些基本没有经验,对茶行业了解不深的普通消费者呢,恐怕就算喝到肚子里了还分辨不出来,直呼"好茶好茶"呢。 此外,这一饼茶并非在网店购买,如果是这样,还可以推脱说是黑心网店以次充好,但问题在于,这是在门店购买的,还是在"88青饼"的命名人兼最有力推广者所在的公司购买的,而且饼上还有他的签名认证。这样都会有问题,那如果在茶叶店购买或者是网上购买,还可能买到真的么, 第三处诡异是鉴别方法,茶不比树,有多大岁数不是数数年轮就能算清的,其实茶叶的年份很难有科学的方法检测出,目前的鉴别方法只是行家品鉴。这次认为茶叶造假的高剑飞是一个资深茶友,他表示鉴别方法是"一看二喝三揉捏"。他说,"这饼陈国义签名版的88青属于一喝假,香气、滋味统统全不对,更别谈韵了",但这是经验活,普通茶客恐怕难以效仿,而且也难以成为法庭证据。卖家就表示,"\‘88青饼\‘是由陈国义先生命名,此次所售茶叶是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正品,不可能为仿冒",事情陷入罗生门。买家则无奈的表示"事情至今,这片茶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我们希望搞清楚,茶叶鉴定到底有没有规则,还是仅凭专家的一张嘴。" 鉴定茶叶年份的规则还真没有,除非从源头控制监管整个流程,否则事后再怎么监督也不起作用,毕竟1992年产的茶叶和1993年产的茶叶本质上能有多大区别呢,但前者就能冠上"88青饼"卖出好价钱,后者就只好默默无闻,除非再想个更好的营销噱头。有些业内人士会说,那是你不懂茶,这两者的区别可大了。可问题在于,首先,事实是高端茶叶的购买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喝不出差别的;其次,即使是业内人士,如果做双盲试验,未必都能品出1992年产的茶与1993年产的茶的区别。因此流程的监管才是解决高端茶叶市场乱象釜底抽薪的对策,而这一监管必须要政府部门来执行,企业自查是靠不住的。 追求质量高的产品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极端,非高端茶叶不买,认为比普通茶叶贵多少倍,味道会好多少倍,这便是误入歧途了。茶叶就是茶叶,不要舍本逐末,变成攀比、炫耀的工具,而失去品茶的乐趣。加之这本身是笔糊涂账,每个人的口味又不统一,如果不是发烧友,不是出于投资的目的,实在没必要追捧所谓的"高端"茶叶。 对于"发烧友",网上曾流传过一篇神文:《论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对音质的影响》,文章称,听音乐时电源会影响音质。其中"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听感朦胧,听柴可夫斯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水库水位暴涨"。这篇文章当然是恶搞,听音乐听成这样,算是走火入魔了。但换个角度一想,那些认为价格有多高享受到的味道就有多好的人身上,不也有这些影子么。 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乱象频现"。这很好理解,一方面是暴利驱动,如果造假能牟取巨额利润,多大的风险都会有不法商贩敢以身试法;另一方面是何况风险其实并不大,因为被识破的概率很低,既然没有科学仪器能检验真伪,全凭专家一张嘴,那么只要买通了专家,什么 都好说。就算专家有职业道德,鉴定认为是假的,只要厂家一口咬定是真的,那也没辙。即使对簿公堂,专家说"以我多年经验认为这茶是假的,所以这茶是假的",也难以服众。 高端茶叶乱象频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购买者与品用者往往并不是同一人,换言之,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礼品市场。真要是有人有这闲钱花600万买下一公斤茶叶,多半也不会自己喝或者招待朋友,而是当作礼物送出去。一般而言,缺什么吆喝什么,一些官员文化素质低下,又唯恐别人瞧不起,于是附庸风雅,对字画、茶叶等与文化沾边的礼品尤为青睐,装作是文化人,一些有求于人的商人便投其所好,当成敲门砖送出。这样,茶叶本身如何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茶叶看去上如何,是不是拿得出手,是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送礼者还会唯恐茶叶的标签价格太低呢。 要想整治高端茶叶的市场,从生产环节来看,是需要着重流程监管,但很难,就算是监管部门入住茶叶厂,厂房拿出一饼茶,说这是1988年产的,监管部门也没辙,因为这很难进行验证。稍微有些发言权的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但这类人往往有复杂的利益纠纷,结论的可信度会受到质疑。总的来说,这种情况很难有彻底的改变。 从消费环节来看,是需要对钱权交易加以限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高端茶叶是礼品市场的后起之秀,只要这个土壤还在,钱权交易的空间还在,昨天是烟酒受追捧,今天是茶叶,明天可能就是别的。不改变这个环境,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茶叶的高端市场整治好了,新的替代品也会出现乱象。 往好处想,高端茶叶造假,目前所知的形式主要是以次充好,除了农药残留超标外,很少看到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就是说这一问题只是涉及商业欺骗,而非食品安全问题。但 也应该引起警惕,因为一旦消费者开始醒悟,并掌握了一定的鉴别方法,比如看茶叶的颜色,品茶水的味道等,不法商贩一定会想到使用特定的添加剂或添加物将劣质茶叶调配成消费者认为的那样,劣质茶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添加物就不一定,希望这一场景不要发生。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一 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似乎除了人,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是越新越好,这也很好理解,正如《重庆森林》里所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当然没有什么不会过期,时间一长,任何东西味道、感觉就都会变。但是还是有些能够抵御住时间的研磨,越"过期"越值钱,比如古董。不过在食品界,这样的例子不多,大家通常都会图吃个新鲜,但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如酒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茶叶也被归入越老越值钱的行列,普洱茶就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业界还有"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说法。年代久远的茶叶本来存世就少,物以稀为贵,价格高点不足为奇,但这些茶叶的价格未免高的过于离谱了点,2007年初时其价格达到顶峰,当时的"普洱茶王"曾卖到600万元一公斤,作为对比,一公斤黄金也才30万左右,足足高了20倍。过高的价格显示其背后有资本的运作,而资本的运作有其特有的规律,2007年底时,市场泡沫破灭,"茶王"身价大跌,价值仅为10多万元,跟风的茶厂被套牢无数。 在生姜、大蒜都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的当下,品格一向较高的茶叶自然难以例外,毕竟茶是历史极为悠久的一种饮品,算得上是古代中国的名片之一,加上喝茶对身体有益,因此虽 然有过一次泡沫破灭,但很快高价的茶叶卷土重来。花了大价钱买茶叶,就能喝上好茶,喝得心安吗,未必。 2013年6月,国内一茶叶资讯网站花5万元从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购买了一饼"88青饼"普洱老茶,重约323克,算下来,2克这样的茶叶抵得上1克黄金,也算价格不菲。所谓"88青饼",是指云南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间生产的7542普洱青饼。该茶叶资讯网站将茶饼分拆后在2013年北京国际茶叶展上作为奖品赠送给了茶友。尴尬的是,经资深茶友和多位业内人士品鉴,发现该"88青饼"竟是仿品,消息传出,引发业界震动。因为这茶饼的卖方,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其股东和发起人之一的陈国义,正是"88青饼"的命名者和推广者。 二 5万元竟买到假茶叶事件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购买者是一茶叶资讯网站,按说应是极有经验,且信息足够对称的买家,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确定买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那如果是那些基本没有经验,对茶行业了解不深的普通消费者呢,恐怕就算喝到肚子里了还分辨不出来,直呼"好茶好茶"呢。 此外,这一饼茶并非在网店购买,如果是这样,还可以推脱说是黑心网店以次充好,但问题在于,这是在门店购买的,还是在"88青饼"的命名人兼最有力推广者所在的公司购买的,而且饼上还有他的签名认证。这样都会有问题,那如果在茶叶店购买或者是网上购买,还可能买到真的么, 第三处诡异是鉴别方法,茶不比树,有多大岁数不是数数年轮就能算清的,其实茶叶的年份很难有科学的方法检测出,目前的鉴别方法只是行家品鉴。这次认为茶叶造假的高剑飞是一个资深茶友,他表示鉴别方法是"一看二喝三揉捏"。他说," 这饼陈国义签名版的88青属于一喝假,香气、滋味统统全不对,更别谈韵了",但这是经验活,普通茶客恐怕难以效仿,而且也难以成为法庭证据。卖家就表示,"\‘88青饼\‘是由陈国义先生命名,此次所售茶叶是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正品,不可能为仿冒",事情陷入罗生门。买家则无奈的表示"事情至今,这片茶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我们希望搞清楚,茶叶鉴定到底有没有规则,还是仅凭专家的一张嘴。" 鉴定茶叶年份的规则还真没有,除非从源头控制监管整个流程,否则事后再怎么监督也不起作用,毕竟1992年产的茶叶和1993年产的茶叶本质上能有多大区别呢,但前者就能冠上"88青饼"卖出好价钱,后者就只好默默无闻,除非再想个更好的营销噱头。有些业内人士会说,那是你不懂茶,这两者的区别可大了。可问题在于,首先,事实是高端茶叶的购买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喝不出差别的;其次,即使是业内人士,如果做双盲试验,未必都能品出1992年产的茶与1993年产的茶的区别。因此流程的监管才是解决高端茶叶市场乱象釜底抽薪的对策,而这一监管必须要政府部门来执行,企业自查是靠不住的。 追求质量高的产品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极端,非高端茶叶不买,认为比普通茶叶贵多少倍,味道会好多少倍,这便是误入歧途了。茶叶就是茶叶,不要舍本逐末,变成攀比、炫耀的工具,而失去品茶的乐趣。加之这本身是笔糊涂账,每个人的口味又不统一,如果不是发烧友,不是出于投资的目的,实在没必要追捧所谓的"高端"茶叶。 对于"发烧友",网上曾流传过一篇神文:《论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对音质的影响》,文章称,听音乐时电源会影响音质。其中"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风力发的电层 次感很差,听感朦胧,听柴可夫斯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水库水位暴涨"。这篇文章当然是恶搞,听音乐听成这样,算是走火入魔了。但换个角度一想,那些认为价格有多高享受到的味道就有多好的人身上,不也有这些影子么。 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乱象频现"。这很好理解,一方面是暴利驱动,如果造假能牟取巨额利润,多大的风险都会有不法商贩敢以身试法;另一方面是何况风险其实并不大,因为被识破的概率很低,既然没有科学仪器能检验真伪,全凭专家一张嘴,那么只要买通了专家,什么都好说。就算专家有职业道德,鉴定认为是假的,只要厂家一口咬定是真的,那也没辙。即使对簿公堂,专家说"以我多年经验认为这茶是假的,所以这茶是假的",也难以服众。 高端茶叶乱象频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购买者与品用者往往并不是同一人,换言之,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礼品市场。真要是有人有这闲钱花600万买下一公斤茶叶,多半也不会自己喝或者招待朋友,而是当作礼物送出去。一般而言,缺什么吆喝什么,一些官员文化素质低下,又唯恐别人瞧不起,于是附庸风雅,对字画、茶叶等与文化沾边的礼品尤为青睐,装作是文化人,一些有求于人的商人便投其所好,当成敲门砖送出。这样,茶叶本身如何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茶叶看去上如何,是不是拿得出手,是不是高端大气 上档次,送礼者还会唯恐茶叶的标签价格太低呢。 要想整治高端茶叶的市场,从生产环节来看,是需要着重流程监管,但很难,就算是监管部门入住茶叶厂,厂房拿出一饼茶,说这是1988年产的,监管部门也没辙,因为这很难进行验证。稍微有些发言权的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但这类人往往有复杂的利益纠纷,结论的可信度会受到质疑。总的来说,这种情况很难有彻底的改变。 从消费环节来看,是需要对钱权交易加以限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高端茶叶是礼品市场的后起之秀,只要这个土壤还在,钱权交易的空间还在,昨天是烟酒受追捧,今天是茶叶,明天可能就是别的。不改变这个环境,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茶叶的高端市场整治好了,新的替代品也会出现乱象。 往好处想,高端茶叶造假,目前所知的形式主要是以次充好,除了农药残留超标外,很少看到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就是说这一问题只是涉及商业欺骗,而非食品安全问题。但也应该引起警惕,因为一旦消费者开始醒悟,并掌握了一定的鉴别方法,比如看茶叶的颜色,品茶水的味道等,不法商贩一定会想到使用特定的添加剂或添加物将劣质茶叶调配成消费者认为的那样,劣质茶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添加物就不一定,希望这一场景不要发生。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一 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似乎除了人,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是越新越好,这也很好理解,正如《重庆森林》里所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当然没有什么不会 过期,时间一长,任何东西味道、感觉就都会变。但是还是有些能够抵御住时间的研磨,越"过期"越值钱,比如古董。不过在食品界,这样的例子不多,大家通常都会图吃个新鲜,但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如酒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茶叶也被归入越老越值钱的行列,普洱茶就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业界还有"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说法。年代久远的茶叶本来存世就少,物以稀为贵,价格高点不足为奇,但这些茶叶的价格未免高的过于离谱了点,2007年初时其价格达到顶峰,当时的"普洱茶王"曾卖到600万元一公斤,作为对比,一公斤黄金也才30万左右,足足高了20倍。过高的价格显示其背后有资本的运作,而资本的运作有其特有的规律,2007年底时,市场泡沫破灭,"茶王"身价大跌,价值仅为10多万元,跟风的茶厂被套牢无数。 在生姜、大蒜都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的当下,品格一向较高的茶叶自然难以例外,毕竟茶是历史极为悠久的一种饮品,算得上是古代中国的名片之一,加上喝茶对身体有益,因此虽然有过一次泡沫破灭,但很快高价的茶叶卷土重来。花了大价钱买茶叶,就能喝上好茶,喝得心安吗,未必。 2013年6月,国内一茶叶资讯网站花5万元从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购买了一饼"88青饼"普洱老茶,重约323克,算下来,2克这样的茶叶抵得上1克黄金,也算价格不菲。所谓"88青饼",是指云南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间生产的7542普洱青饼。该茶叶资讯网站将茶饼分拆后在2013年北京国际茶叶展上作为奖品赠送给了茶友。尴尬的是,经资深茶友和多位业内人士品鉴,发现该"88青饼"竟是仿品,消息传出,引发业界震动。因为这茶饼的卖方,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其股东和发起人之一的陈国义,正是"88青饼"的命名者和推广者。 二 5万元竟买到假茶叶事件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购买者是一茶叶资讯网站,按说应是极有经验,且信息足够对称的买家,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确定买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那如果是那些基本没有经验,对茶行业了解不深的普通消费者呢,恐怕就算喝到肚子里了还分辨不出来,直呼"好茶好茶"呢。 此外,这一饼茶并非在网店购买,如果是这样,还可以推脱说是黑心网店以次充好,但问题在于,这是在门店购买的,还是在"88青饼"的命名人兼最有力推广者所在的公司购买的,而且饼上还有他的签名认证。这样都会有问题,那如果在茶叶店购买或者是网上购买,还可能买到真的么, 第三处诡异是鉴别方法,茶不比树,有多大岁数不是数数年轮就能算清的,其实茶叶的年份很难有科学的方法检测出,目前的鉴别方法只是行家品鉴。这次认为茶叶造假的高剑飞是一个资深茶友,他表示鉴别方法是"一看二喝三揉捏"。他说,"这饼陈国义签名版的88青属于一喝假,香气、滋味统统全不对,更别谈韵了",但这是经验活,普通茶客恐怕难以效仿,而且也难以成为法庭证据。卖家就表示,"\‘88青饼\‘是由陈国义先生命名,此次所售茶叶是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正品,不可能为仿冒",事情陷入罗生门。买家则无奈的表示"事情至今,这片茶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我们希望搞清楚,茶叶鉴定到底有没有规则,还是仅凭专家的一张嘴。" 鉴定茶叶年份的规则还真没有,除非从源头控制监管整个流程,否则事后再怎么监督也不起作用,毕竟1992年产的茶叶和1993年产的茶叶本质上能有多大区别呢,但前者就能冠上"88青饼"卖出好价钱,后者就只好默默无闻,除非再想个更好的营销噱头。有些业内人士会说,那是你不懂茶,这两者的区 别可大了。可问题在于,首先,事实是高端茶叶的购买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喝不出差别的;其次,即使是业内人士,如果做双盲试验,未必都能品出1992年产的茶与1993年产的茶的区别。因此流程的监管才是解决高端茶叶市场乱象釜底抽薪的对策,而这一监管必须要政府部门来执行,企业自查是靠不住的。 追求质量高的产品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极端,非高端茶叶不买,认为比普通茶叶贵多少倍,味道会好多少倍,这便是误入歧途了。茶叶就是茶叶,不要舍本逐末,变成攀比、炫耀的工具,而失去品茶的乐趣。加之这本身是笔糊涂账,每个人的口味又不统一,如果不是发烧友,不是出于投资的目的,实在没必要追捧所谓的"高端"茶叶。 对于"发烧友",网上曾流传过一篇神文:《论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对音质的影响》,文章称,听音乐时电源会影响音质。其中"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听感朦胧,听柴可夫斯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水库水位暴涨"。这篇文章当然是恶搞,听音乐听成这样,算是走火入魔了。但换个角度一想,那些认为价格有多高享受到的味道就有多好的人身上,不也有这些影子么。 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乱象频现"。这很好理解,一方面是暴利驱动,如果造假能牟取巨额利润,多大的风险都会有不法商贩敢以身试法;另一方面是何况风险其实并不大,因为被识破的概率很低,既然没有科学仪器能检验真伪,全凭专家一张嘴,那么只要买通了专家,什么都好说。就算专家有职业道德,鉴定认为是假的,只要厂家一口咬定是真的,那也没辙。即使对簿公堂,专家说"以我多年经验认为这茶是假的,所以这茶是假的",也难以服众。 高端茶叶乱象频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购买者与品用者往往并不是同一人,换言之,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礼品市场。真要是有人有这闲钱花600万买下一公斤茶叶,多半也不会自己喝或者招待朋友,而是当作礼物送出去。一般而言,缺什么吆喝什么,一些官员文化素质低下,又唯恐别人瞧不起,于是附庸风雅,对字画、茶叶等与文化沾边的礼品尤为青睐,装作是文化人,一些有求于人的商人便投其所好,当成敲门砖送出。这样,茶叶本身如何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茶叶看去上如何,是不是拿得出手,是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送礼者还会唯恐茶叶的标签价格太低呢。 要想整治高端茶叶的市场,从生产环节来看,是需要着重流程监管,但很难,就算是监管部门入住茶叶厂,厂房拿出一饼茶,说这是1988年产的,监管部门也没辙,因为这很难进行验证。稍微有些发言权的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但这类人往往有复杂的利益纠纷,结论的可信度会受到质疑。总的来说,这种情况很难有彻底的改变。 从消费环节来看,是需要对钱权交易加以限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高端茶叶是礼品市场的后起之秀,只要这个土壤还在,钱权交易的空间还在,昨天是烟酒受追捧,今天是茶叶,明天可能就是别的。不改变这个环境,只是头疼医头脚疼 医脚,茶叶的高端市场整治好了,新的替代品也会出现乱象。 往好处想,高端茶叶造假,目前所知的形式主要是以次充好,除了农药残留超标外,很少看到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就是说这一问题只是涉及商业欺骗,而非食品安全问题。但也应该引起警惕,因为一旦消费者开始醒悟,并掌握了一定的鉴别方法,比如看茶叶的颜色,品茶水的味道等,不法商贩一定会想到使用特定的添加剂或添加物将劣质茶叶调配成消费者认为的那样,劣质茶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添加物就不一定,希望这一场景不要发生。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一 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似乎除了人,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是越新越好,这也很好理解,正如《重庆森林》里所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当然没有什么不会过期,时间一长,任何东西味道、感觉就都会变。但是还是有些能够抵御住时间的研磨,越"过期"越值钱,比如古董。不过在食品界,这样的例子不多,大家通常都会图吃个新鲜,但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如酒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茶叶也被归入越老越值钱的行列,普洱茶就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业界还有"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说法。年代久远的茶叶本来存世就少,物以稀为贵,价格高点不足为奇,但这些茶叶的价格未免高的过于离谱了点,2007年初时其价格达到顶峰,当时的"普洱茶王"曾卖到600万元一公斤,作为对比,一公斤黄金也才30万左右,足足高了20倍。过高的价格显示其背后有资本的运作,而资本的运作有其特有的规律,2007年底时,市场泡沫破灭,"茶王"身价大跌, 价值仅为10多万元,跟风的茶厂被套牢无数。 在生姜、大蒜都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的当下,品格一向较高的茶叶自然难以例外,毕竟茶是历史极为悠久的一种饮品,算得上是古代中国的名片之一,加上喝茶对身体有益,因此虽然有过一次泡沫破灭,但很快高价的茶叶卷土重来。花了大价钱买茶叶,就能喝上好茶,喝得心安吗,未必。 2013年6月,国内一茶叶资讯网站花5万元从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购买了一饼"88青饼"普洱老茶,重约323克,算下来,2克这样的茶叶抵得上1克黄金,也算价格不菲。所谓"88青饼",是指云南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间生产的7542普洱青饼。该茶叶资讯网站将茶饼分拆后在2013年北京国际茶叶展上作为奖品赠送给了茶友。尴尬的是,经资深茶友和多位业内人士品鉴,发现该"88青饼"竟是仿品,消息传出,引发业界震动。因为这茶饼的卖方,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其股东和发起人之一的陈国义,正是"88青饼"的命名者和推广者。 二 5万元竟买到假茶叶事件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购买者是一茶叶资讯网站,按说应是极有经验,且信息足够对称的买家,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确定买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那如果是那些基本没有经验,对茶行业了解不深的普通消费者呢,恐怕就算喝到肚子里了还分辨不出来,直呼"好茶好茶"呢。 此外,这一饼茶并非在网店购买,如果是这样,还可以推脱说是黑心网店以次充好,但问题在于,这是在门店购买的,还是在"88青饼"的命名人兼最有力推广者所在的公司购买的,而且饼上还有他的签名认证。这样都会有问题,那如果在茶叶店购买或者是网上购买,还可能买到真的么, 第三处诡异是鉴别方法,茶不比树,有多大岁数不是数数年轮就能算清的,其实茶叶的年份很难有科学的方法检测出,目前的鉴别方法只是行家品鉴。这次认为茶叶造假的高剑飞是一个资深茶友,他表示鉴别方法是"一看二喝三揉捏"。他说,"这饼陈国义签名版的88青属于一喝假,香气、滋味统统全不对,更别谈韵了",但这是经验活,普通茶客恐怕难以效仿,而且也难以成为法庭证据。卖家就表示,"\‘88青饼\‘是由陈国义先生命名,此次所售茶叶是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正品,不可能为仿冒",事情陷入罗生门。买家则无奈的表示"事情至今,这片茶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我们希望搞清楚,茶叶鉴定到底有没有规则,还是仅凭专家的一张嘴。" 鉴定茶叶年份的规则还真没有,除非从源头控制监管整个流程,否则事后再怎么监督也不起作用,毕竟1992年产的茶叶和1993年产的茶叶本质上能有多大区别呢,但前者就能冠上"88青饼"卖出好价钱,后者就只好默默无闻,除非再想个更好的营销噱头。有些业内人士会说,那是你不懂茶,这两者的区别可大了。可问题在于,首先,事实是高端茶叶的购买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喝不出差别的;其次,即使是业内人士,如果做双盲试验,未必都能品出1992年产的茶与1993年产的茶的区别。因此流程的监管才是解决高端茶叶市场乱象釜底抽薪的对策,而这一监管必须要政府部门来执行,企业自查是靠不住的。 追求质量高的产品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极端,非高端茶叶不买,认为比普通茶叶贵多少倍,味道会好多少倍,这便是误入歧途了。茶叶就是茶叶,不要舍本逐末,变成攀比、炫耀的工具,而失去品茶的乐趣。加之这本身是笔糊涂账,每个人的口味又不统一,如果不是发烧友,不是出于投资的目的,实在没必要追捧所谓的"高端"茶叶。 对于"发烧友",网上曾流传过一篇神文:《论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对音质的影响》,文章称,听音乐时电源会影响音质。其中"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听感朦胧,听柴可夫斯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水库水位暴涨"。这篇文章当然是恶搞,听音乐听成这样,算是走火入魔了。但换个角度一想,那些认为价格有多高享受到的味道就有多好的人身上,不也有这些影子么。 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乱象频现"。这很好理解,一方面是暴利驱动,如果造假能牟取巨额利润,多大的风险都会有不法商贩敢以身试法;另一方面是何况风险其实并不大,因为被识破的概率很低,既然没有科学仪器能检验真伪,全凭专家一张嘴,那么只要买通了专家,什么都好说。就算专家有职业道德,鉴定认为是假的,只要厂家一口咬定是真的,那也没辙。即使对簿公堂,专家说"以我多年经验认为这茶是假的,所以这茶是假的",也难以服众。 高端茶叶乱象频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购买者与品用者往往并不是同一人,换言之,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礼品市场。真要是有人有这闲钱花600万买下一公斤茶叶,多半也不会自己喝或者招待朋友,而是当作礼物送出 去。一般而言,缺什么吆喝什么,一些官员文化素质低下,又唯恐别人瞧不起,于是附庸风雅,对字画、茶叶等与文化沾边的礼品尤为青睐,装作是文化人,一些有求于人的商人便投其所好,当成敲门砖送出。这样,茶叶本身如何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茶叶看去上如何,是不是拿得出手,是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送礼者还会唯恐茶叶的标签价格太低呢。 要想整治高端茶叶的市场,从生产环节来看,是需要着重流程监管,但很难,就算是监管部门入住茶叶厂,厂房拿出一饼茶,说这是1988年产的,监管部门也没辙,因为这很难进行验证。稍微有些发言权的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但这类人往往有复杂的利益纠纷,结论的可信度会受到质疑。总的来说,这种情况很难有彻底的改变。 从消费环节来看,是需要对钱权交易加以限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高端茶叶是礼品市场的后起之秀,只要这个土壤还在,钱权交易的空间还在,昨天是烟酒受追捧,今天是茶叶,明天可能就是别的。不改变这个环境,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茶叶的高端市场整治好了,新的替代品也会出现乱象。 往好处想,高端茶叶造假,目前所知的形式主要是以次充好,除了农药残留超标外,很少看到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就是说这一问题只是涉及商业欺骗,而非食品安全问题。但也应该引起警惕,因为一旦消费者开始醒悟,并掌握了一定的鉴别方法,比如看茶叶的颜色,品茶水的味道等,不法商贩一定会想到使用特定的添加剂或添加物将劣质茶叶调配成消费者认为的那样,劣质茶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添加物就不一定,希望这一场景不要发生。 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 一 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似乎除了人,吃的穿的用的都要是越新越好,这也很好理解,正如《重庆森林》里所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当然没有什么不会过期,时间一长,任何东西味道、感觉就都会变。但是还是有些能够抵御住时间的研磨,越"过期"越值钱,比如古董。不过在食品界,这样的例子不多,大家通常都会图吃个新鲜,但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如酒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茶叶也被归入越老越值钱的行列,普洱茶就被称为"能喝的古董",业界还有"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说法。年代久远的茶叶本来存世就少,物以稀为贵,价格高点不足为奇,但这些茶叶的价格未免高的过于离谱了点,2007年初时其价格达到顶峰,当时的"普洱茶王"曾卖到600万元一公斤,作为对比,一公斤黄金也才30万左右,足足高了20倍。过高的价格显示其背后有资本的运作,而资本的运作有其特有的规律,2007年底时,市场泡沫破灭,"茶王"身价大跌,价值仅为10多万元,跟风的茶厂被套牢无数。 在生姜、大蒜都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的当下,品格一向较高的茶叶自然难以例外,毕竟茶是历史极为悠久的一种饮品,算得上是古代中国的名片之一,加上喝茶对身体有益,因此虽然有过一次泡沫破灭,但很快高价的茶叶卷土重来。花了大价钱买茶叶,就能喝上好茶,喝得心安吗,未必。 2013年6月,国内一茶叶资讯网站花5万元从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购买了一饼"88青饼"普洱老茶,重约323克,算下来,2克这样的茶叶抵得上1克黄金,也算价格不菲。所谓"88青饼",是指云南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2年间生产的7542普洱青饼。该茶叶资讯网站将茶饼分拆后在2013年北京 国际茶叶展上作为奖品赠送给了茶友。尴尬的是,经资深茶友和多位业内人士品鉴,发现该"88青饼"竟是仿品,消息传出,引发业界震动。因为这茶饼的卖方,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其股东和发起人之一的陈国义,正是"88青饼"的命名者和推广者。 二 5万元竟买到假茶叶事件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购买者是一茶叶资讯网站,按说应是极有经验,且信息足够对称的买家,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确定买到的是真的还是假的,那如果是那些基本没有经验,对茶行业了解不深的普通消费者呢,恐怕就算喝到肚子里了还分辨不出来,直呼"好茶好茶"呢。 此外,这一饼茶并非在网店购买,如果是这样,还可以推脱说是黑心网店以次充好,但问题在于,这是在门店购买的,还是在"88青饼"的命名人兼最有力推广者所在的公司购买的,而且饼上还有他的签名认证。这样都会有问题,那如果在茶叶店购买或者是网上购买,还可能买到真的么, 第三处诡异是鉴别方法,茶不比树,有多大岁数不是数数年轮就能算清的,其实茶叶的年份很难有科学的方法检测出,目前的鉴别方法只是行家品鉴。这次认为茶叶造假的高剑飞是一个资深茶友,他表示鉴别方法是"一看二喝三揉捏"。他说,"这饼陈国义签名版的88青属于一喝假,香气、滋味统统全不对,更别谈韵了",但这是经验活,普通茶客恐怕难以效仿,而且也难以成为法庭证据。卖家就表示,"\‘88青饼\‘是由陈国义先生命名,此次所售茶叶是广州八八青茶叶有限公司正品,不可能为仿冒",事情陷入罗生门。买家则无奈的表示"事情至今,这片茶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但是我们希望搞清楚,茶叶鉴定到底有没有规则,还是仅凭专家的一张嘴。" 鉴定茶叶年份的规则还真没有,除非从源头控制监管整个流程,否则事后再怎么监督也不起作用,毕竟1992年产的茶叶和1993年产的茶叶本质上能有多大区别呢,但前者就能冠上"88青饼"卖出好价钱,后者就只好默默无闻,除非再想个更好的营销噱头。有些业内人士会说,那是你不懂茶,这两者的区别可大了。可问题在于,首先,事实是高端茶叶的购买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是喝不出差别的;其次,即使是业内人士,如果做双盲试验,未必都能品出1992年产的茶与1993年产的茶的区别。因此流程的监管才是解决高端茶叶市场乱象釜底抽薪的对策,而这一监管必须要政府部门来执行,企业自查是靠不住的。 追求质量高的产品无可厚非,但如果过于极端,非高端茶叶不买,认为比普通茶叶贵多少倍,味道会好多少倍,这便是误入歧途了。茶叶就是茶叶,不要舍本逐末,变成攀比、炫耀的工具,而失去品茶的乐趣。加之这本身是笔糊涂账,每个人的口味又不统一,如果不是发烧友,不是出于投资的目的,实在没必要追捧所谓的"高端"茶叶。 对于"发烧友",网上曾流传过一篇神文:《论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对音质的影响》,文章称,听音乐时电源会影响音质。其中"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听感朦胧,听柴可夫斯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AD2000耳机,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水库水位暴涨"。这篇文章当然是恶搞,听音乐听成这样,算是走火入魔了。但换个角度一想,那些认为价格有多高享受到的味道就有多好的人身上, 不也有这些影子么。 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乱象频现"。这很好理解,一方面是暴利驱动,如果造假能牟取巨额利润,多大的风险都会有不法商贩敢以身试法;另一方面是何况风险其实并不大,因为被识破的概率很低,既然没有科学仪器能检验真伪,全凭专家一张嘴,那么只要买通了专家,什么都好说。就算专家有职业道德,鉴定认为是假的,只要厂家一口咬定是真的,那也没辙。即使对簿公堂,专家说"以我多年经验认为这茶是假的,所以这茶是假的",也难以服众。 高端茶叶乱象频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购买者与品用者往往并不是同一人,换言之,这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礼品市场。真要是有人有这闲钱花600万买下一公斤茶叶,多半也不会自己喝或者招待朋友,而是当作礼物送出去。一般而言,缺什么吆喝什么,一些官员文化素质低下,又唯恐别人瞧不起,于是附庸风雅,对字画、茶叶等与文化沾边的礼品尤为青睐,装作是文化人,一些有求于人的商人便投其所好,当成敲门砖送出。这样,茶叶本身如何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茶叶看去上如何,是不是拿得出手,是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送礼者还会唯恐茶叶的标签价格太低呢。 要想整治高端茶叶的市场,从生产环节来看,是需要着重流程监管,但很难,就算是监管部门入住茶叶厂,厂房拿出一饼茶,说这是1988年产的,监管部门也没辙,因为这很难进行验证。稍微有些发言权的是资深的业内人士,但这类人往往有复杂的利益纠纷,结论的可信度会受到质疑。总的来说,这种情况很难有彻底的改变。 从消费环节来看,是需要对钱权交易加以限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高端茶叶是礼品市场的后起之秀,只要这个土壤还在,钱权交易的空间还在,昨天是烟酒受追捧,今天是茶叶,明天可能就是别的。不改变这个环境,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茶叶的高端市场整治好了,新的替代品也会出现乱象。 往好处想,高端茶叶造假,目前所知的形式主要是以次充好,除了农药残留超标外,很少看到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就是说这一问题只是涉及商业欺骗,而非食品安全问题。但也应该引起警惕,因为一旦消费者开始醒悟,并掌握了一定的鉴别方法,比如看茶叶的颜色,品茶水的味道等,不法商贩一定会想到使用特定的添加剂或添加物将劣质茶叶调配成消费者认为的那样,劣质茶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添加物就不一定,希望这一场景不要发生。
/
本文档为【高端茶市场价格贵的离谱 黄金价或只买到次品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