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鸡常见传染病

2017-12-30 22页 doc 42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鸡常见传染病鸡常见传染病 鸡新城疫 (ND)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性经过。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和神经症状,产蛋鸡群产蛋率明显下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病原, 该病病原是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其具有凝集鸡、火鸡、鸭、鹅、人、豚鼠等的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故临诊上用红细胞凝集,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鉴定此病毒。免疫监测及流行做调查。 流行病学: 任何季节和任何日龄鸡只均可感染此病,病鸡排泄物和分泌物含有大量病毒,经消化道,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地...
鸡常见传染病
鸡常见传染病 鸡新城疫 (ND)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性经过。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和神经症状,产蛋鸡群产蛋率明显下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病原, 该病病原是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其具有凝集鸡、火鸡、鸭、鹅、人、豚鼠等的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故临诊上用红细胞凝集,H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鉴定此病毒。免疫监测及流行做调查。 流行病学: 任何季节和任何日龄鸡只均可感染此病,病鸡排泄物和分泌物含有大量病毒,经消化道,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地面、用具等,和呼吸道,带病毒的尘埃、飞沫等,感染。种蛋孵化时、眼结膜、皮肤外伤及交配等可造成感染。 通常人员、动物、买卖、屠宰、运输、死鸡或未消毒处理的禽产品等是造成疾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症状: 鸡新城疫临床症状可分为五种类型。 1. Goyle氏型,嗜内脏速发型新城疫,VVND,,可致多种年龄鸡急性致死性感染,现为 消化道出血性损害。 2. Beach氏型,嗜神经速发型,NVND,,使各种年龄鸡呈急性、致死性感染。出现呼吸道 和神经症状为特征。 3. Beaudetle氏型:中发型(NDV)感染。死亡仅见于雏鸡。 4. Hitchnev氏型,表现为轻微的或不明显的呼吸道感染等。 肠型,缓发型病毒所致,表现为肠道感染。发病不明显。 5. 无症状— 病鸡缩颈闭眼,口腔积粘液,常甩头,发出咯、咯声。倒提鸡时口腔流出大量淡黄酸臭粘性液体。嗉囔充满气体或液体。病程长时则出现神经症状,一肢或二肢瘫痪,翅下垂,头向后或一侧扭曲,,见图1—1,图1—2,。蛋鸡产蛋量下降30%--50%甚至更多,并见畸形蛋。 非典型新城疫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低,但常继发细菌、霉形体感染。 病理剖检, 冠暗红色,嗉囔充满气体或液体,口腔、气管内有大量粘液。腺胃乳头出血,图1—2,或腺胃与肌胃间、腺胃与食道间有出血斑。肌胃角质层下出血或溃疡,图1—3,。肠道充血、出血或坏死。并在不同肠形成局灶性的枣核壮的溃疡,图1—4,。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图1—5,。产蛋鸡卵泡出血、破溃形成腹膜炎。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典型的病理变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可做出初步诊断。 血清学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未接种疫苗的鸡,HI效价1,40以上时,可ND阳性。接种疫苗的鸡HI效价1,256以上,接灭活苗则效价更高,则表现病毒感染。 非典型ND普遍流行。其特点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病变不典型。多发生于二免前后, 1 以呼吸道病状为主。在生产中多于IB。ILT等伴发Mg .E.col形成复合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CCRD, 免疫防制, 1 疫苗种类, 活苗,1系中等毒力免疫力产生快、免疫期长的特点。用于病毒严重污染地区、受威胁区和作为发病鸡群的紧急接种时用,多用于注射接种于2月龄以后的鸡只。2系、3系、4系,Lasota,、clone30和N-79均为弱毒活疫苗。适用于各种日龄的鸡只使用,较安全、免疫力生产快,但免疫期短,一般用于免疫 。 灭活苗,主要由4系和clone30经福尔马林灭活制成的油佐剂灭活苗。具有安全、免疫力坚强和时间长,产生免疫力慢。 生产上常用灭活苗和活苗联合使用能有效控制新城疫的发生。 2 免疫方法, 除I系和灭活苗采用注射外,其余活苗可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等。生产上常用点眼、滴鼻、饮水进行免疫。,具体方法参见附件,。 3 免疫程序, 首免日龄的确定, 首免日龄=4.5 ×,1日龄时HI的对数值—4,+5 免疫程序制定考虑的因素, 1. 新城疫疫病流行情况和控制程度, 2. 疫苗的种类和免疫方法, 3. 鸡的品种和用途, 4. 饲养方式和管理水平, 5. 鸡只日龄和免疫状况, 6. 生产与技术条件, 7. 发感染状况及其他传染病的免疫程序。 参考免疫程序, 商品肉鸡,首免7—10日龄,用2系、4系或clone-30滴鼻、点眼。25—30日龄二免,饮水或气雾免疫。 蛋鸡与种鸡。 4 ND抗体水平监测 弱毒苗监测时间为接种后15—20天,灭活苗、作剂苗为接种后30天。小鸡群按3%—10%采样,大鸡群按0.1%-0.5%采样。一般而言弱毒苗HI效价在1,16—1,128之间,1系苗在1,32—1,256之间,油剂灭活苗平均效价大于1,256。 5 鸡群发生凝似ND的措施。 ? 对可疑鸡群立即确诊。对病死鸡严格无害化处理。 ? 对病鸡群鸡只加倍剂量2系或4系苗紧急接种。 ? 对鸡舍及内外所有设备,用具和环境彻底清扫和消毒,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其他防制措施, 1、严格的全进全出的饲养。 2、严格执行饲养环境的消毒、卫生工作的防疫制度。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传染性法病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afetious hursal cl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为腹泻、震颤和极度虚弱。 以腹水,骨胳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有渗出物和出血、坏死为特征。 病原, IBDV 对大多数消毒水不敏感。不易消灭鸡舍中的病原。该病毒主要危害的把器官为体液免疫器官—法氏囊,bursa fabricu,,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固而使鸡对其它疫苗的反应性降低。导致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大大增高,即出现免疫抑制现象。 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生与日龄相关,雏鸡如有母源抗体的保护不发病,成年,12WKS以上,因法氏囊萎缩而不敏感或隐性经过,自然情况下以3—6周龄多发病,其中4周龄易感。。无母源抗体雏鸡随时会发病。 本病具有高度接触性,病鸡或隐性感染的带毒鸡因污染饲料、饮水、垫料、用具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而传播给易鸡群。。 本病无季节性,全年都可发病。并具有一过性的流行特点,病程通常一周左右。发病急、消失亦快。 症状, 突然发病,精神委顿,双翅下垂,羽毛蓬松,呆立怕冷,呈衰弱状。排白色或水样下痢。死前拒食、羞明、震颤。 剖检, 尸体脱水,典型病变为在腿部及胸部肌肉呈条状或斑状出血。腺胃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肾脏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白灰色的尿酸盐沉积。 特征性的病变为法氏囊肿大到正常的2倍以上,水肿呈淡黄色,囊腔呈条状或斑状出血,内有渗出胶样液或坏死的干酪样或奶油样物。随病程发展后期法氏囊萎缩呈蜡黄色,体积只有正常的1/3~1/5。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诊断。确诊需做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等诊断。 生产中已广泛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诊断。此法简单、敏感性高。 防制, 发生此病时可采用以下措施而减少损失 1、 改善饲养管理,提高育雏舍温度,冬季时尤为重要,饮水加如5%的糖或0.1%的盐,饮水充 足,并减少应激。 2、对鸡舍及环境采用含氯消毒剂严格消毒。 3、对病鸡紧急治疗,发病初用IBD中等毒力疫苗倍量全群鸡肌注或饮水紧急接种可减少死亡, 发病早期用高免血清注射0.2-0.5ml/只或高免蛋黄血浆注射1ml/只,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同时提高维生素的用量;如有混合感染则投喂敏感抗生素.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以咳 嗽、喷嚏和气管罗音为特征。剖检主要病变为气管充血,出血和有大量粘性分泌物,育雏鸡 表现为流鼻液。若肾型IB还表现为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呈花斑状。产蛋鸡以产蛋量下降、 产软皮蛋和畸形蛋为主要特征。 病原,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该病毒很容易引起鸡的特征性的气管病变。并易继发 感染引起气囊炎,且发生肾脏病变。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经飞沫传给易感鸡。也可通过消化道道地地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传染。 本品以雏鸡发病最严重,死亡率也高。秋冬季节易流行。由于拥挤过热过冷,通气不良等各 种应激因素易促进本病发生。 症状, 鸡群常突然发病出现呼吸道症状,且迅速波及全群。小鸡以喘息、咳嗽、打喷嚏、气管罗 音和流鼻涕,眼睛湿润为特征,耗料和增重显著下降,怕冷、昏睡。 成年鸡以呼吸困难、咳嗽、气管罗音为主。 产蛋鸡产蛋量显著下降,25—50%,,且产软壳蛋、畸形蛋或沙粒蛋等,蛋内部清蛋白变稀 呈水样。 肾型毒株引起的症状以羽毛松乱、灰白色水样泻,食欲减少或废绝,后期共济失调,脱水, 衰竭死亡。 1日龄鸡感染该病毒能产生生殖系统永久性的损伤。 病变, 气管、鼻腔中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气管下部或支气管中有干酪样的栓子,气囊混浊 或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产蛋鸡腹腔中可见液态卵黄物质,卵泡充血、出血,输卵管萎缩。 肾型毒株引起的肾脏肿大、苍白,呈花斑肾,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尿酸盐结晶。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做病毒分离和鉴定检查。 治疗, 本病无特异疗法,但可应用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饮水中添加电解质。肾型传支则用 解毒利尿药物治疗,同时改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等可降低损失。 预防, 1、防制本病的原则 ?、掌握IB流行的情况,明确IBV的血清型。 ?、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4 ?、减少应激因素。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 2、免疫防制 弱毒苗,包括雏鸡用的H120和成年鸡用的H52。使用方法有饮水、滴鼻和点眼。通常与 新城疫病毒活苗联合使用。生产上常久的确流行毒株的弱毒苗有IBma株和con株及IB94株等。 3、灭活苗主要在种鸡及产蛋鸡开产时应用。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喉气管炎,LT,是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喘气、咳出血样渗出物为特 征。气管粘膜肿胀和水肿、糜烂和出血,早期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 病原, 喉气管炎病毒属疱疹病毒属。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细胞及渗出版物中。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成年鸡,病毒主要经呼吸道和眼内传染,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一般 在10%—20%。 症状, 病鸡呼吸困难,表现为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咳嗽、甩头,并咳出带血的渗出 物。产蛋鸡群产蛋量下降。 病变, 主要病变在气管和喉部组织,粘膜肿胀充血、出血,进一步发展为变性、坏死或见出血, 口腔,气管管腔变窄。病程2—3天后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干酪样伪膜,严重时炎症波及支气管、 肺和气囊等部位。 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诊症状,可作出诊断。 1、突然发病,传播快,发病率高,典型的咳嗽、咳血和高的死亡率。 2、病鸡张口呼吸、喘气、头向前、伸颈、张口吸气动作。 3、气管呈卡他性和特征性的出血性炎症病变。 4、不典型症状在病初,1—5天,用气管和眼结膜组织经姬姆萨染色,检查核内包涵体,另 外用DoA—ELISA试验检出病毒。 预防, 1、由于该病的特点,一般在无病发生地区不使用ILTV疫苗。但在发病区域应使用疫苗。弱毒 苗可通过滴鼻、点眼或饮水免疫。 2、在ILTV污染地区,种鸡和蛋鸡在7周龄和13周龄进行两次弱毒苗的点眼接种。在接种弱 苗后8天内不应接种ND疫苗。以防止对ILTV产生干扰抑制作用。 3、在发病鸡群中投服抗菌药物,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5 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可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周围神经、性腺、各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 病原, MDV是一种疱疹病毒。病毒在鸡体内以无囊膜的裸体病毒和有囊膜的完全病毒两种形式存在,后者可脱离细胞在体内存活是本病毒的主要传染病原。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是因皮肤羽毛囊上皮所含的病毒随同脱落的羽毛、皮和尘埃一起经呼吸道吸入而传染。也可经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传染。 本病的发病率从表面上5%—50%—80%—,死亡率5%—80%不等。发病日龄多从2月龄到5月龄,肉鸡多发生于40—60日龄,200日龄以上的蛋鸡可零星发生。 症状, 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四种病型。 1、神经型,病毒侵害外周神经,常引起单侧性的神经麻痹。如侵害一侧性骨神经则表现为特 征性的劈叉姿势。侵害翅神经是则翅膀下垂。俗称“穿大褂”,侵害颈部迷走神经时则嗉 囊麻痹或扩张,俗称大嗉子等症。部分病鸡表现为低头、伸颈、歪颈、喘气等症。病鸡最 终因饥饿、脱水或被踩踏而死。 2、内脏型,表现为精神萎顿、色苍白,体重减轻腹泻等症。 3、眼型,主要表现为一侧失明,瞳孔缩小,边缘不整齐,虹膜褪色、混浊、俗称死鱼眼。 4、皮肤型,在颈、眼、背部、尾部等结块、毛囊肿大,形成结节状。切开时质韧呈淡黄色。 病变, 神经型,常常一侧性的腰荐神经丛、坐骨神经丛、臂神经丛及迷走神经丛肿大、比正常增粗2—3倍,表面光滑、失去横纹,有的呈水肿样。 内脏型,各内脏器官均可出现肿瘤结节。卵巢肿大似菜花状。甚至肿大如脑回样、肉团等。睾丸、腺胃显著肿大。法氏囊萎缩。不形成肿瘤此与淋巴白血病不同的特点。另外心、肺、小肠粘膜、肌肉均可见肿瘤结节。 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应于淋巴白血症区别。临诊有如下意义, 周围神经确认病变,皮肤、肌肉确认有病变可诊断为MD,法氏囊肿大及其它脏器有肿瘤病变时则为淋巴白血症。 本病的确诊是分离和鉴定病变,生产上常用羽囊琼扩试验诊断,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确诊该病。 防治, 1、预防接种,1日龄雏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内含2000T以上蚀斑单位,,是控制该病的 主要措施, 2、严格消毒卫生制度,种蛋、孵化器、育雏室的严格熏蒸消毒, 3、加强管理,减少应激因素,提高兽医防制水平, 6 4、净化鸡场,及时淘汰病鸡,尤其是种鸡场,污染严重的鸡场应全部淘汰更新,鸡舍及场址 环境严格消毒。 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 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是由腺病毒引起商品产蛋鸡和种母鸡以产蛋率下降、产簿壳或无壳蛋、畸形蛋而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为特征的传染病。 病原, EDS--76病毒归属腺病毒,该病毒是有凝集鸡、鸭、鹅、鸽、和孔雀的红细胞的特性。故可用凝集抑制试验,HI,检出病鸡的特异性抗体。 流行病学, EDS—76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鸭或鹅,鸡是主要的易感动物,通常产褐壳蛋鸡易感,而产白壳蛋的鸡发病率较低。任何年龄肉鸡、蛋鸡均可感染。本病的另一流行特点是,病毒的毒力在开产前不表现,到产蛋初期因突然的应激而活化病毒使产蛋鸡发病,因此6—8月龄母鸡发病率高峰期。 本病即可以经种蛋精液垂直传播,也可以经消化道摄入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水平传播。 症状, 产蛋鸡产蛋率通常下降20%—50%,有色蛋色素消失、蛋白水样,蛋黄色淡或蛋白中混有血液、异物等,薄壳蛋、软壳蛋、无壳蛋、小蛋、畸形蛋、沙粒蛋增多。产蛋下降一般持续4周—10周,后逐渐恢复,后期具有产蛋补偿作用。发病鸡群无明显的临诊症状。 病变, EDS—76无明显的特征性的肉眼变化。卵巢不发育或变形,输卵管萎缩、粘膜有炎症。组织学检查则在输卵管、蛋壳、分泌腺出现特征性的炎性反应。 诊断, 1、临诊和病变,正常管理下,鸡群产蛋高峰时,突然不明原因群体产蛋下降,同时伴有畸 形蛋、蛋质下降。剖检除生殖道病变外其它无明显表现时可怀疑本病。 2、 血清学方法,常用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鸡群感染调查。抗体监测和病毒鉴定。若免 疫鸡群感染过EDS--76病毒。HI滴度可达2~2..免疫后鸡群2—5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通常病毒HI抗体滴度在2以上,鸡群具有抵抗力。 预防, 1、 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商品蛋鸡在开产前,16—18周龄,注射油佐剂灭活苗, 可获得抵抗病毒感染并持续整个产蛋期的免疫力。种鸡首免同商品蛋鸡,二免可在35 周龄左右。可使雏鸡获得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在生产中常用ND——EDS76二联苗。 以配合ND的免疫。 2、加强管理措施 由于本病是垂直传播,对后代及其排毒对鸡群危害较大另外鸭是自然带毒 者。防止鸭、鸡舍相邻或混养引起感染。 7 3、 搞好环境消毒工作。 EDS—76可水平传播。因此对环境、饮水、用具、人员、孵化设备等做相应的卫生 消毒工作。减少水平感染的机会。 4、 搞好鸡群的净化工作。 针对原种场或祖代场的感染,采用HI对其后代抗体监测,以淘汰阳性鸡。 5、 紧急措施。 一旦商品蛋鸡群发生EDS—76病毒感染,可使用油佐剂灭活苗进行紧急接种。 可缩短鸡群产蛋下降时间和尽快恢复或提高产蛋率,具有良好的作用。 鸡传染性贫血症,CIA,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一种由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又称贫血因子CAA,引起雏鸡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造成免疫抑制为特征的传染病。是继IBD后的又一重要免疫抑制病。常合并继发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危害极大。由CAA诱发的传染性贫血症和相关的综合症常被称为出血性综合症、蓝翅病、贫血性皮炎综合症等。 病原, CAV属于环状病毒科。雏鸡对感染有一定程度的年龄抵抗力。根据毒力之差异有强致病毒株和弱致病毒株之分。CAV可增强马立克氏病毒,MDV,的病原性。即同时感染CAV和MDV。可加快MDV在羽毛囊中蔓延,促进肿瘤发生。另外CAV和IBDV有交互影响,感染CAV的鸡同时感染IBDV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流行病学, 鸡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不同品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主要见于2—4周龄鸡只发病。随日龄增加,易感性迅速下降。2—3周龄有完全免疫力的雏鸡对本病的易感性迅速下降。本病毒可通过垂直,种鸡、精液,传播表现为临床症状,水平,口腔消化道,传播表现为亚临床症状。 症状, 本病的特征是贫血,喙、肉髯、面部和可视粘膜苍白,生长不良,血液稀薄如水,垂直感染的雏鸡常表现为急性症状,通常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局部坏疽性皮炎称之为蓝翅病。因产生免疫抑制很容易伴发其它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死亡率较高。 病变, 1、 胸腺、法氏囊萎缩。 2、 骨髓造血系统萎缩或脂肪化,色泽变淡或呈黄色。 3、 血液稀薄,凝血时间延长、血细胞压积,血小板、红白血球数均下降。 4、 继发细菌感染,可见坏疽性皮炎等。 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变化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骨髓脂肪化。其它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严重缺失,网状细胞增生。 诊断, 1、 鸡发生贫血,胸腺萎缩,骨髓色泽变淡,局部皮肤坏死等,可怀疑本病。 2、 确诊需要病毒分离,但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血清学试验,ELISA试验。荧光抗体试验、 中和试验等均可用于本病的诊断。 8 预防措施, 1、 免疫接种,利用CAA冻干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免疫日龄为12—16周龄的种鸡,因该病 毒经蛋垂直传播,因此不能在产前3—4周使用。如种鸡血清检查呈阳性,则不宜免疫 接种。 2、 重视日常饲养管理及兽医卫生措施,防止由环境因素及传染病导致的免疫抑制。 3、 加强检疫,防止从外引入带毒鸡,而引起传播。 禽病脊髓炎,AE, 禽脑脊髓炎是主要侵害雏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发病鸡的特征是共济失调、后肢麻痹,头颈部震颤和死亡率高为特征。产蛋母鸡患病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 病原, 本病原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AE的野外毒株和胚适应株,在血清型上没有差异。野外分离毒株一般为嗜肠性,经口感染,经粪便排毒。 流行病学, 鸡、雉鸡、鹌鹑和火鸡可自然感染。一般雏禽感染后才有明显的临诊症状,此病多见于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率一般为40%—60%,死亡率25%左右,也有超过50%。主要经垂直传播,亦可水平传播,产蛋母鸡感染4周后,所产蛋内含母源抗体雏鸡并不表现临床症状。 症状, 自然暴发通常在1—2周龄时表现症状,雏鸡出现不协调引起的逐进性共济失调,随病程加重,雏鸡斜坐在跗部,运动时,表现出速度失控。最后停下或倒向一侧。部分鸡只用跗部或胫部行起并推动翅膀。伴有轻微叫声,头和颈部出现震颤,刺激鸡只时表现更明显。病鸡最后因采食和饮水或被其它鸡踩踏,衰竭而死。产蛋母鸡引起暂时性产蛋下降,5%—10%,。 病变, 唯一肉眼病变是肌胃壁肌肉内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所致的小的灰白色点,用放大镜观察更清楚。成年鸡病变。部分鸡只大脑两侧可出现透明水肿病变。组织学病变具有特征,在中枢神经部分中弥散性非化脓性脑炎、髓炎和背根神经炎。常见淋巴细胞侵润形成血管套现象。弥散或结节状的小胶质细胞增生,具有诊断意义的组织病变是在中脑的两个核有疏松的小胶质细胞增生,脑干的神经元,特别是延髓的神经元的中央染色质溶解,及在腺胃的肌层有淋巴细胞。 诊断 , 1. 临诊,3周龄发病,共济失调,渐进性瘫痪和头颈颤抖为主,剖检无明显病变,药物 治疗无效,则可作出初诊。 2. 病理组织学诊断,心、脑、腺胃、胰腺等组织如有典型的如上述组织病变,有诊断意 义。 3. 血清学通常用ELISA、血清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诊断。 4. 确诊需做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治疗, 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可用盐酸吗啉呱、VE和亚硒酸钠等药物治疗,减轻症状。 9 预防, 本病主要是通过免疫育成期种母鸡达到控制本病商品鸡发病的目的。商品蛋鸡也应进行免疫以防止感染AEV后发生暂时性的产蛋下降。 1. 种鸡,10—20周龄进行AVE活疫苗饮水免疫,免疫期达一年。对AE常发生地区,产 前一个月用灭活苗进行再免,提高种蛋中母源抗体的水平。 2. 商品蛋鸡,对AEV污染或受威胁地区,在16周龄进行一次性饮水免疫。 3. 被动免疫,对发生AE的鸡群,可用AE高免蛋黄制成的血浆进行早期紧急注射,以减 少损失。 4. 由于本病经垂直传染,在发病的一个月内产的蛋,不能作为种蛋出售和孵化。 鸡 痘 ,AVIAN POX,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形成痘疹或在口腔、咽部的粘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膜。 病原, 鸡痘病毒是一种较大的病毒,在病变的皮肤表面细胞和感染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可形成一种卵圆形或圆形的包涵体,叫做Bolinger氏体。每个包涵体体内含有无数更小的颗粒即原子核质小体或Borrel小体。此原质小体可被特异的抗鸡痘血清所凝集。 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秋、冬季最易流行。病鸡满和碎散的痘痂,是散布病毒的主要形式,本病主要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感染。库蚊、伊蚊和按蚊等吸血昆虫在传播本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夏、秋季节流行鸡痘的重要传播途径是靠蚊虫刺吮后而传染。如有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的并发感染,可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症状, 皮肤型,主要发生在无毛或毛稀少的部位,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和喙角,特征性病变是局灶性上皮组织增生,初期为小的白色病灶,很快体积增大,变黄,形式结节,痘痂存留3—4周后,逐渐脱落,形成灰白疤痕。 粘膜型,白喉型,,主要发生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粘膜表面,初形成隆重起白色不透明结节,结节迅速增大,并愈合成黄色、奶酪样坏死的伪白喉或白喉样喉,随着病程的发展,伪膜扩大和增厚,阻塞在口腔和咽喉部位,使吐咽和呼吸受阻碍。病鸡往往张口呼吸,最后窒息,死亡率高达50%,有些严重的病鸡眼和鼻也受到侵害,产生所谓的眼鼻型鸡痘。 混合型,指皮肤和口腔粘膜同时发生病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组织病变, 鸡痘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是上皮增生和细胞肿大及与之相关的变性反应,在光镜下可见到特征性的嗜酸性A型胞浆包涵体,Bollinger氏体,。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病鸡的冠、肉髯和无毛部位的痘结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的白喉样伪膜就可作出初诊。 10 确诊可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包涵体,或病毒的分离鉴定。 治疗, 无特异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以减轻病鸡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 预防及免疫防制, 毒株,通常用高度致弱鸡痘病毒株,小鸡痘弱毒苗,或温和的鸡痘病毒株,大鸡痘弱毒苗,,经鸡胚培养制成冻干苗。 用法,用翼膜刺种的方法免疫。小鸡痘弱毒疫苗用于6周龄以上健康鸡只的再次免疫。 接种后反应,接种后4天,刺种部位出现肿起的痘疹,在随后的5天时间内肿胀逐渐加重,直到形成痘痂,如大痘疹出现,必须再次接种。 另外,加强鸡群卫生、消毒管理和消灭吸血昆虫等的预防措施。 传染性鼻炎,Infection Goryza, 传染性鼻炎,IG,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眼、鼻腔与眶下窦发炎,流水样鼻液,面部肿胀,打喷嚏、流泪、厌食。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其造成的最大损失是由于育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明显下降,10—40%,。 病原, 为副鸡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不形成芽孢,不能运动,美兰染色,两极浓染。在血液培养基上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交叉接种培养时,该菌在葡萄球菌周围生长呈“卫星现象”。 B、C三个血清型,各型无交叉保护作用。 目前,副鸡嗜血杆菌有A、 流行病学, 鸡是本病原的自然宿主,任何年龄的鸡都易感,病鸡和隐性带毒鸡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以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本病全年都可发生,以秋冬最流行。 本病潜伏期短,传播快,特别是饲养多日龄的鸡场,可迅速传播到各鸡群,如鸡群密度过大、拥挤、寒冷、潮湿、通风不良、饲料中缺乏VA或感染寄生虫等管理不良及应激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症状, 潜伏期短,传播快是本病的特征。典型的症状是鼻道和鼻窦有浆液性或粘膜性鼻分泌物流出,病鸡常甩头,面部水肿和结膜炎,严重病例上下眼皮粘合,引起暂时失明,肉垂明显肿胀,幼鸡特别明显,下呼吸道感染的鸡可听到罗音,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止。 病变, 主要病变为鼻腔和鼻窦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大量水样粘稠的粘液,窦内有渗出物,后成为干洛样。常出现卡他性结膜炎和面部及肉垂皮下水肿,产蛋鸡可见卵黄性腹膜炎,卵泡变软或血肿等,母鸡卵巢萎缩。 诊断, 11 根据流行病学,传播快、发病多、死亡少,、症状,流水样鼻液,面部、肉垂水肿肿胀,打喷嚏、流泪等,及剖检变化,可凝为本病,确诊需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由于本病感染常以混合感染形式发生,应考虑其它病毒和细菌与IC并发的可能性,特别是死亡率高和病程长时,同时要注意与其它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如Mg、IB、ILT、AP及维生素A缺乏等区分开。 另外,可通过血清学诊断,如HA及HI试验,DOT-ELISA等。 治疗, 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投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 链霉素,肌注0.15—0.2g/羽,连用3—4天; 2. 氯霉素,按0.2%剂量计算,混入饲料中喂服,连用3天, 3. 磺胺嘧啶或磺胺二甲嘧啶,SM2,按0.3%--0.5%计算混入饲料中喂服,或按0.1%--0.2% 浓度饮水,连用3—4天。 4. 磺胺二甲氧嘧啶,SDM,,按0.1%--0.2%量混入饲料中喂服,或按0.05%浓度饮水,连 用3—4天, 5. 磺胺甲氧吡嗪,SMP3,,按0.1%浓度拌料喂服,连用2—3天。 用药原则, ? 分出病原,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最敏感药物用于治疗; ? 用药同时改善饲养管理,消除引起发病的应激因素,有利于提高疗效; ? 一般来说,产蛋鸡忌用磺胺类药物,但发生IC产蛋量下降时,用该类药物可以起到良好的疗效; ?治疗时,应考虑联合用药. 预防: 合理的饲养密度、通风良好,防止寒冷与潮湿,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易感鸡群注射IC灭活油佐剂苗,当所用菌苗血清型要与发病鸡的菌型相同,常用铝胶3价菌苗,用于5周龄以上健康鸡,每只0.5ml,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鸡免疫2次,2次相隔4周以上,产蛋前4周进行最后一次免疫。 12
/
本文档为【鸡常见传染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