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权威资料]

2018-02-13 4页 doc 16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权威资料]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权威资料] 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 【摘 要】《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而作为它的续篇和发展之作的《搜神后记》却鲜少有人关注。本文试图从分析《搜神后记》中所体现的儒释道三家交织的文化心理角度出发,探寻《搜神后记》新的内在价值及其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的意义。 【关键词】《搜神后记》;儒家;道家;佛教;文化心理 中国古典小说从魏晋六朝初见雏形,其中志人、志怪小说是两类代表。文学史上一般把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作为代表中的代表。而此时期其他许多优秀的小说却鲜有人提及,...
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权威资料]
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权威资料] 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 【摘 要】《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而作为它的续篇和发展之作的《搜神后记》却鲜少有人关注。本文试图从分析《搜神后记》中所体现的儒释道三家交织的文化心理角度出发,探寻《搜神后记》新的内在价值及其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的意义。 【关键词】《搜神后记》;儒家;道家;佛教;文化心理 中国古典小说从魏晋六朝初见雏形,其中志人、志怪小说是两类代表。文学史上一般把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作为代表中的代表。而此时期其他许多优秀的小说却鲜有人提及,比如陶潜的《搜神后记》,就是志怪小说中也很出色的一部,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了这部小说的价值,但集中问主要是在作者考证、文体研究和较之《搜神记》有所不同的故事类型上面,鲜有人提及其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心理。因此,本文想从这个角度来重新挖掘一下《搜神后记》的内在价值。 《搜神后记》又名《续搜神记》,梁唐人多称作《搜神录》。关于《搜神后记》的作者至今仍有很多争议,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因此在这里取为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即此书确是出自东晋陶潜之笔。全书共十卷,116则故事。关于此书的分类学界也是说法不一,比较全面深入的是童苏婧的《的发展》 [1],她在文中将书的内容分为鬼神怪异故事、神仙长生故事和佛教报应故事三类。可以说后两类故事分别体现传统文化心理中的道家和佛家思想比较多,但并不绝对,虽是记载一些精灵神鬼之古怪奇事,但毕竟是出自现世文人之笔,而且所记之事大部分是陶渊明生活的晋宋时 代,自然无法避免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及作者的心理及思想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具体进行分析。 一、忠孝乾坤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可以说基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作为千年前的传统文人,陶渊明自然也不例外。朱光潜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渊明是一位绝顶聪明的人,却不是一个拘守系统的思想家或宗教信徒......假如说他有意要做某一家,我相信他的儒家的倾向比较大。” [2] 下面举例分析一下《搜神后记》中所体现的儒家传统文化。比如卷二的第一则故事是讲一个名叫猛的人,性至孝,“夏日多蚊虫”之时“在父母傍卧”,原因是“惧蚊虫去啮我父母尔”。这是宣扬孝道思想,无疑是儒家的思想。还有同样是卷二中的晋大司马桓温的故事,“晋大司马桓温,字元子。末年,忽有一比丘尼,失其名,来自远方,投温为檀越。......尼每浴,必至移时。温疑而窥之。见尼裸身挥刀,破腹出脏,断截身首,支分脔切。温怪骇而还。及至尼出浴室,身形如常。温以实问,尼答曰:"若逐凌君上,形当如之。"时温方谋问鼎,闻之怅然。故以戒惧,终守臣节。尼后辞去,不知所在。”这很有些宣扬儒家的三纲五常,君臣伦理、政治教化的味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作品表现了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对于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及对于忠善正义的肯定,比如第一则故事中丁令威化鹤之后所言:“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还有卷五的第一则故事,是现今我们仍很熟悉的“田螺姑娘”,无疑是对善良品质的褒扬。 书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无疑是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的,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刘裕篡位,天下大乱,而权力的不断更迭影响的是下层百姓的生活乃至生命。[3]这无疑是《搜神后记》中陶渊明多处褒扬孝道善良的伦理思想,歌颂忠义有序的君臣之道的社会原因。 二、仙窟神境 人们一直以来给陶渊明贴的标签便是“隐士”,这自然和他思想中的道家成分有很大的关系。而在道家兴起,玄学盛行的魏晋时期,大部分作品都沾染上了些仙风道骨的味道,这在《搜神后记》中也有很明显的表现。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神仙信仰,在《搜神后记》中写到了许多凡人修仙和道人显神通的故事。比如第一卷的第一则故事,主人公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来。还有紧跟其后的第二则故事,一人误堕一洞穴,遇到了饮玉浆食龙穴石髓的仙馆大夫。道家思想乐生、重生,《搜神后记》中写到了许多死而复生的故事,卷四中关于这类故事的描写比较集中,其中有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复生的故事,有干宝父亲的妾室葬后十年不死的故事等等。而《搜神后记》里比较有特点的体现道家思想的便是它特有的关于仙窟神境的故事,比如我们熟悉的《桃花源记》便是出自卷一,还有《韶舞》和《梅花泉》等也都是类似《桃花源记》的故事,故事中的世界与世隔绝,安定和谐,是老子笔下“小国寡民”式的存在,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由追求美与和谐的思想。 魏晋之时,硝烟战火,民不聊生,陶渊明亦选择躬耕田园,隐居野地,他对劳苦大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为其描绘了桃花源式的美好蓝图。这无疑是受到了当时兴起的玄学思想隐逸之风和以老庄思想为主导的道教学说的影响。 三、因果相报 魏晋之时,佛教开始对士族及民众产生广泛的影响,“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很明显的与儒家传统的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纲领相融合了,佛家的应验是为了维护传统的统治思想。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冲突调和日渐儒家化,使传统道德伦理更加完备、系统。特别是佛教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之说对中国民间的影响尤其深远。” [4] 《搜神后记》中有不少涉及了佛教思想的内容。 举例来分析一下。比如关于因果报应,卷四有一则故事,因为周氏曾经杀死三只雏燕,导致他的三个儿子都成了哑巴,后经僧人指点,周氏悔罪改过,其子又能言语。这应了佛家“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箴言。还有《黄赭》中鄱阳县民黄赭,入山迷路,由一大龟指引出山,他非但没有谢意,反而告人共去捉龟,“言讫,面即生疮,既往,亦复不见龟,还家数日,病疮而死。”这都反映了佛家众生平等,因果报应的思想。 佛家的思想在魏晋南北朝很盛行,这也跟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很深的关系,人民这一世生活水深火热,只好寄托于轮回来世之幸福,寄托于因果善恶之报应。《搜神后记》里反映了这些思想。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搜神后记》绝不仅仅只是证明鬼怪实际存在,它的思想内涵及其丰富和深刻,文化底蕴也是非常浓厚,体现了儒释道三家交织的思想内蕴,既有儒家的忠孝伦理,又有道家的神境仙窟,也有佛家的因果报应,而且表现渗透的方式非常自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反映了客观现实,寄予普通民众的美好愿望。它的出现,在六朝志怪小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结合的如此紧密又自然的楷模,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出色代表。 【参考文献】 [1]童苏婧.《搜神后记》的文体创新及文学史价值[D].西南大学,2009. [2]朱光潜.诗论[M].北京出版社,2005. [3]魏耕原.陶渊明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姚婷.《搜神后记》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1. 文档资料: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 尽快删除。*
/
本文档为【桃花源里续搜神,三家交融显玄机[权威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