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

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

2017-09-26 6页 doc 19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 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历史?文化, 龙 睿 约4232字 摘要:本文通过对考古、建筑文献的梳理,对前秦建筑地面处理的演进及发展进行了探索研究,期望通过对中国古代地面处理历史变迁的研究,达到“以史为鉴、吸取传统工艺精华”的目的。 关键字:地面处理;先秦;建筑历史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都有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中国古代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有重大意义。今天的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古代,不知道我们民族的过去,对于今天的建设和发展是茫然的。是...
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
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 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历史?文化, 龙 睿 约4232字 摘要:本文通过对考古、建筑文献的梳理,对前秦建筑地面处理的演进及发展进行了探索研究,期望通过对中国古代地面处理历史变迁的研究,达到“以史为鉴、吸取传统工艺精华”的目的。 关键字:地面处理;先秦;建筑历史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都有十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存。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中国古代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有重大意义。今天的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古代,不知道我们民族的过去,对于今天的建设和发展是茫然的。是否了解和重视本民族的古代文化,是衡量一个国民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笔者通过对考古、建筑文献的梳理,对前秦建筑地面处理的演进及发展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从考古发现得知,早在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有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颤皮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等处的人类的原始小聚落。《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跃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史记•秦始皇本纪》写道:“上古穴居而野处。”古代文献明,早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会采用“构木为巢”和“穴居”这两种居住的方法来保护自己,避免风吹日晒和野兽袭击。由于巢居难以长期保存,很难通过考古发现其遗址。因此,对于研究上古时代人们的住宅中到底如何处理地面,我们只能通过研究更容易遗存的穴居遗址来获得。 二、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 1.穴居时代建筑地面处理与防潮 我国穴居遗址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带,这是由于人类生活适应了黄河造就的新的广袤的黄土高原的生活环境。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密县峨沟北岗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陕县庙底沟遗址、河南汤阴白营遗址、西安客省庄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等,都有新石器时代的穴居发现。 穴居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潮湿。《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不断进行努力,一种办法是通过提高房基的水平面基础使得居住所由地下渐渐转移到地上,另一种办法则是采用多种地面处理方法以解决潮湿对人民身体造成的伤害。 在公元前6000年的河北武安磁山建筑遗址中,建筑地面是原生土,并没有做任何的处理,只是践踏成硬面。而在较磁山文化稍晚的河南密县莪沟发现了房内地面处理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地面铺垫2-6厘米干燥坚硬的灰白色垫土。这种垫土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方法,然而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的技术不断进步,房屋逐渐从地下走向地面。“室高,足以辟洞湿”。地上建筑不断发展,需要地基更为牢固,防潮性更强的技术出现。 2.仰韶文化时期建筑地面处理 仰韶文化早期房屋地基普遍采用铺垫草泥的方法,草泥就是在细泥中掺进草秸、麻丝等纤维增强制作较为厚实的草泥土层,目的在于增加抗拉性能以防龟裂。这种做法在汉、唐文献称之为“堇”,谓泥中掺和“穰草”,记载为“黍穰”。这种做法相对于简单的垫土层有了很大进步,草泥土厚度达10厘米,且土质硬,对防潮以及维护地基稳定有一定作用。半坡F3、北首岭的F14等遗址都是在平整的地面上铺草泥土作为地基地面的。 仰韶文化中晚期的许多遗址,采用的是烘烤的办法。西安半坡遗址的F1建筑地面遗址经考证,使用5-8厘米厚的草拌泥加以烧制作为地基地面,这种烧土面有很好的防潮效果,到后世仍然作为一种重要的房屋地基建筑技术。人们更多是将这几种办法同时使用,并不是只局限 于一两种处理方法的单独使用。如在北首岭遗址中,多采用料砚石桨与草拌泥交替涂抹,并经火烤的方法。也有多层涂抹,未经烧烤的。 然而仅仅使用烘烤对防潮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时间一长,作用就大大降低,于是人们在地面和墙面上涂一层具有防水作用的物质来起到防水作用,同时又可以使地面坚固美观。仰韶文化晚期的王湾建筑遗址中,白灰面的实用开创了先河。 3.龙山文化时期建筑地面处理 公元前28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始社会进入龙山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建筑仍以半地穴为主要形式,地面普遍使用白灰面,白灰抹面以甘青齐家文化最为典型。在甘肃天水师赵村发现的26座齐家文化建筑遗址中,有23座使用了白灰面。白灰面系用熟石灰抹制,一般是先在居住面上垫一层草拌泥,然后在其上再抹以石灰,厚度约在0.5厘米,现在保存下来的都状况较好,光滑整洁美观。 其他一些遗址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其中高邮龙虬庄遗址用蚌壳磨成灰来涂抹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此外,30年代在河南安阳后岗也曾发现一座龙山城址,发掘出一段长70余米、宽2—4米的夯土城墙和大批直径3—5米的圆形白灰面房址,但城的其他情况不很清楚。 4.夏商周时代建筑地面处理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中的人群开始分化,建筑作为人们活动的历史载体之一出现了等级。先秦时期,统治者的专用建筑物“宫”、“宫室”之名已出现,大量宫殿遗址被发掘。考古发掘证明,夏代二里头宫城与后世宫城的营建规制是一脉相承的宫城,是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是我国古代宫城形成的标志。二里头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位于二里头都城遗址的东南部。宫殿普遍采用夯土台基,一号宫殿东厨储藏室铺有鹅卵石地面,2号宫殿据推测为夏王居住的宫殿,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柱灰和草拌泥的情况来看,建筑的墙体结构是木骨泥墙,而地面处理沿袭了夏以前的技术手法。 商代的都城历经多次演变。近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洹北商城和殷都城。偃师商城宫殿建筑承袭夏文化,融合夏商文化,发挥着初创的作用;郑州商城则发展了偃师商城文化,展现出商代前期建筑文化的灿烂风采,为商代建筑文化的发展时期;至于洹北商城和安阳殷墟则是达到殷商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的鼎盛时期。偃师商城宫殿建筑台基总厚度为2米,由红褐色夯土筑成,土质紧密,夯层明显。郑州商城宫殿部分夯土台基面上还残留有坚硬的“白灰面”和细泥面地坪。 关于西周的都城遗址,一直都未能确切发现,然而考古材料表明,自文王作邑于丰至西周末年,歧邑虽非都城,但歧邑作为周人的发祥地,在周人的政治生活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其宫室宗庙始终未废,或有贵族世代居此,或有贵族死后归葬于此。因此,研究周原宫殿,对于研究西周宫殿有重要意义。周原凤雏甲组宫殿建筑地面涂抹有细砂、白灰、黄土三者混合的“三合土”,表面坚硬、光滑平整,有时以朱红色涂料涂抹以示皇家权威。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夏商周时期,人们对于地面处理的方法依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白灰抹面和烧制技术作为室内地面处理的主要技术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 5.春秋战国时代建筑地面处理 1974年至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咸阳发掘了秦咸阳宫的一部分宫观建筑,宫殿地面涂抹1.5厘米的草拌泥,再用0.7厘米的细泥、灰烬和石灰搅拌均匀涂抹为光滑平面,地面再涂以朱红色或者青灰色,少数用花纹方砖铺地。这表明铺地方式已经由于砖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砖,是以泥土为原料并经高温烧制而成的建筑材料。中国的砖早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在战国建筑遗址中已发现条砖、方砖和栏杆砖,品种繁多,主要用于铺地和砌壁面。所谓“秦砖”其实是由于秦朝开始真正的大量使用砖。春秋战国时代砖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铺地方式,随着烧砖技术的不断提高,砖的产量越来越大,终于成为居室铺地的首选材料,其影响一直持续到 现在。 三、建筑地面处理的现在和未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生土建筑已经重新迎来了它的黄金季节。福建土楼历尽几百年的风雨至今以然显示着其顽强的生命力,虽然传统的生土建筑难以满足当代人的生活模式,生土材料自身的强度和抗雨水侵蚀能力都不如现代建筑材料,但生土建筑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技术简单,房屋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可以作为肥料回归土地,这种生态保护的优势是其他任何材料无法取代的。 浙江省安吉县的任卫中先生使用天然材料试验生态屋,这些房子不使用钢筋水泥等材料,只使用泥土、石材、木材、米糠、粽叶等天然材料。墙基是门前的卵石,房屋外墙就是脚下的生土,掺20%黄泥、5%石灰,在模板中夯实而成。一层地面是当地的石板,二层的楼板和屋顶是速生杉木,屋顶用粽叶、谷壳、芦花等做隔热材料。可以说房子的主要材料都来自大地,将来所有的材料还可以回归自然,推倒后依然是你脚下的土地。 [图片] 在欧美一些国家传统住宅里,人们用粘土、农作物纤维和油性密封剂的混合物制成夯土地面面层,然后将其磨光刷几层氧化油起坚固和防水作用,还可以作出各种图案效果。或者用清漆刷一遍,打上蜡形成光泽的表面。 [图片] 在我国许多有情调的建筑中,也使用泥土地面来体现建筑特色。如上海东平路5号的天泰餐厅的泥土地面,使得传统与现代交融,给建筑赋予了神秘幽雅的意境。 [图片] 先秦地面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虽然使用的材料、地面的构造、施工的工艺、地面的装饰效果等有着差异,但都具有适应性较强、整体性好、就地取材的自然属性。通过对其加以研究,使得传统技术在现代地面设计中恰当应用,必将激励设计师更多的考虑使用天然材料,使得建筑的发展向生态方向更进一步。 梁思成先生强调“我们必须先研究我国的建筑遗产:,掌握了它的规律,熟识了它的许多特征,在创造中加以灵活的运用。”通过研究先秦建筑地面,我们从中汲取能为现代设计增加一些有益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戴良燕.夏商西周宫殿建筑文化研究 [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李永霞.探析整体地面的嬗变与发展 [D].河北大学,2006. [3]张新斌.黄土与中国古代城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4]沈毅秀,兰文江.砖的历史文化点滴[J]砖瓦,2006(2). [5]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文物出版社,1984. [7]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收稿日期:2009-12-01 作者简介:龙睿(1985—),女,青海西宁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与保护。
/
本文档为【先秦建筑地面处理历史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