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样板房技术交底(最终专家评论)

2017-10-17 32页 doc 66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样板房技术交底(最终专家评论)样板房技术交底(最终专家评论)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2页共 21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二、土方开挖工程 (一)、施工准备: 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复核后方可施工。 (1)、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2)、夜间施工时,应合...
样板房技术交底(最终专家评论)
样板房技术交底(最终专家评论)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2页共 21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二、土方开挖工程 (一)、施工准备: 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复核后方可施工。 (1)、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3)、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 分层开挖 修整槽边 清底 2、坡度的确定: (1)、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破,不加支撑。 ?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m; ?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 ?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 m ? 坚硬的粘土—2.0 m。 (2)、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 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3)、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3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三)、质量标准: 基槽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四)、成品保护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 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3、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底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地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米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3、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5、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三、毛石地基工程 (一)、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3)、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4)、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4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检验毛石质量 分层铺筑毛石 夯实或碾压 找平验收 2、分层铺筑砂石 (1)、铺筑毛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不宜超过30?,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2)、洒水:铺筑的毛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毛石的最佳含水量。 (3)、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实验确定。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4)、找平和验收: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三)、质量标准 1、基底持力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四)、成品保护 1、回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2、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3、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筑超厚。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 不足等。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6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四、混凝土垫层施工 (一)、施工准备 混凝土:本工程采用C15商品混凝土。 (二)、作业条件: 地基验槽完毕,垫层放线完毕。 (三)、工艺流程: 基层处? 找标高、弹水平控? 铺设混凝? 振捣 ? 找平?养护 理 制线 土 1、基层处理:地基土表面杂物清理干净。 2、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在基坑上钉上木桩,画好标高控制线。 3、按规定制作试块。试块组数每500?地面不少于一组,不足500?,按500?计算。 4、铺设混凝土:为了控制垫层的平整度,地面可在填土中打入小木桩拉水平标高线在木桩上做垫层上平的标记。 5、振捣: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6、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桩上水平标高线及找平堆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 7、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7d。 8、冬期施工操作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如在负温下施工时,所掺防冻剂必须经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小于、等于C10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2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0N/mm。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7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四)、质量标准 1、 保证项目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允许偏差项目 垫层混凝土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1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 检查 2 标 高 ?10 用水平仪检查 3 坡 度 不大于房间相对尺寸的2/1000,且不用坡度尺检查 大于30 4 厚 度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尺量检查 (五)、成品保护 1、在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它工序。 2、 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满足养护时间后,可继续进行基础施工,如继续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覆盖保护。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混凝土不密实: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及操作不当而造成。基底末洒水太干燥和垫层过薄,也会造成不密实。 2、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铺混凝土时必须根据所拉水平线掌握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振捣后再次拉水平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堆(或小木桩)为标准进行刮平。 3、不规则裂缝:垫层面积过大、未分段分仓进行浇筑、都能导致裂缝产生。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8页共 21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五、混凝土基础浇筑 (一)、材料、机具准备: 本工程条形基础采用C20商品混凝土浇筑。 振动捧2根、各个师傅抹面用的工具一套,铁锹等浇捣砼所用的机具准备齐全,并调试好机具。 (二)、砼浇捣顺序及安排: 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用汽车输送泵将混凝土送到浇筑地点,浇筑前必须要有计划浇筑方向,样板房基础从西南往东北方向S形浇筑, 2、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按照分区定点一个坡度,顺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循序推进这种方法,确保每层处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浇筑好后用木子抹平压实二遍成活。 (三)、砼操作要求 1、砼出灰口下落,上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浇筑高度如超过2米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留管等。 2、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振捣时,不得触及钢筋的模板。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9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3、浇筑砼应连续进行,如中间休息应尽量缩短时间,并在砼初凝前,将首次砼浇捣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h,或超过2h应按施缝处理。 4、浇筑砼时应观察模板,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有问题及时向现场施工员汇报及时处理,并在初凝前修好。 5、混凝土塌落度大或者表面砼会产生裂缝时,为防止产生裂缝在混凝土预凝后,采取二次抹平压实。 6、基础浇筑砼时现场必须按要求做好抗压和抗渗砼试块数量。 7、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专人负责现场观看,一但有发现小裂缝马上再次压实抹面。 (四)、浇捣砼 1、蜂窝:砼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砂浆流失、钢筋较密而砼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模板有缝隙,以致砼中的浆水从缝隙中涌出。 2、露筋: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或砼浇捣不密实也会出现露筋。 3、孔洞:钢筋较密的部位砼被卡,未经振捣就浇上上层砼,漏振及接搓不到位等出现孔洞。 4、浇完砼后平整度偏差太大,原因是砼面层上不用直尺二次刮平,也不去二次抹面三次成与过程施工 (五)、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二次抹平压实后、即可先在混凝土表面先盖一层薄膜,然后并及时洒水养护防止产生裂缝。 2.砼浇捣12小时后必须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并保持湿润。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术 交 底 书 技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10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六、钢筋绑扎与安装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1)、构造柱主筋为4根φ12钢筋,箍筋为φ6@100/200。 (2)、圈梁主筋为4根φ10钢筋,箍筋为φ6@200。 (3)、过梁主筋为4根φ14钢筋,箍筋为φ6@150(2)。 (4)、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5)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6)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 (二)、作业条件: 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2、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3、圈梁、过梁、构造柱及其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三)、构造柱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2、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1)、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2)、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3)、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固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4)、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高或45?,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3、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混凝土座内,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设深度应大于沟深。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11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4、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1)、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团框架。 (2)、在砌砖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 (3)、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四)、圈梁、过梁钢筋的绑扎: 1、工艺流程: 画钢筋位置线 放箍筋 穿圈梁、过梁受力筋 绑扎箍筋 2、支完圈梁、过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过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3、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圈梁、过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五)、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双向间距线?绑板下部双向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双层双向的绑扎上部双向受力钢筋)?摆放垫块绑扎马镫 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按设计要求长向钢筋置于短向钢筋之上,划分间距,先绑扎下部双向受力主筋,绑扎上部双向受力钢筋(单层钢筋绑扎上部负弯矩钢筋)。 4、绑扎马镫摆放垫块每米一个呈梅花状布置。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5、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6、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的钢筋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7、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连接位置相同。 (六)、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12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单。 (2)、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壮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2、基本项目: (1)、钢筋的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绑扎接头,按规定取试件,其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骨架的宽度 ?5 尺量检查 2 骨架的长度 ?10 尺量检查 3 间距 ?10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受力钢筋排距 ?5 取其最大值 4 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5 受力筋保护 ?5 尺量检查 (七)、成品保护: (1)、构造柱、圈梁、过梁钢筋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放整齐。 (2)、不得踩踏已绑好的钢筋,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砖碰松动。 (八)、应注意的问题 (1)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2)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施工碰动所致。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3)、凡梁上起柱处、主次梁交界处及交叉梁系处四周均须设加密箍筋;图中未注明的加密箍筋表示如下: (4)、结构图中A1表示φ8@200,A2表示φ8@180,B1表示φ10@180,B2表示φ10@180 (5)、板上预留洞处均在板边加2φ14加强筋。 (九)、具体做法详见图纸和相关规范。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13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七、模板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1)、木板、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方木、木楔、支撑等。 (二)、作业条件: 1、弹好墙身+50?水平线,检查砖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3、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支构造柱模板 准备工作 支圈梁模板 办 预 检 支过梁模板 至板缝摸板 2、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过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四)、支模板: 1、构造柱模板: (1)、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采用木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 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 地面30?开始,每隔1米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的组合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2、圈梁、过梁模板: (1)、圈梁、过梁模板采用木模板。 (2)、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3)、砖混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开始留洞,间距50?左右。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14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五)、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的稳定性。 2、基本项目: (1)、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1?5mm。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砖混结构模板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单层、多层 1 轴线位移:柱、梁 5 尽量检查 2 标 高 ?5 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3 截面尺寸:柱、梁 +4 尺量检查 —5 4 每层垂直度 3 用锤球检查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6 表面平整 5 用靠尺和楔形尺检查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搭接长度不够:绑扎时应对每个接头进行尺量,检查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梁、柱、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 八、混凝土工程 (一)、材料、机具准备: 梁、柱采用C25商品混凝土浇筑。 振动捧2根、各个师傅抹面用的工具一套,铁锹等浇捣砼所用的机具准备齐全,并调试好机具。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15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二)、操作工艺 1、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运到现场后。应技术人员及监理工程师检测坍落度,合格后方可浇筑。 2、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符合要求后报技术人员及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接缝缝隙应用海绵条填塞严密,钢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3、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2)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等设施下落。 (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超过1m。 4、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两层同时浇筑时,上层和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5、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6、插入式振捣器使用时,前手应紧握在振动棒上端的50cm处,以控制插点,后手扶正软管,前后手相距40-50cm左右,使振捣棒自然沉入混凝土内,切忌用力硬插式斜推,振捣器的振捣方向有直插和斜插两种。 7、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要将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约5cm,使上下层混凝土接合成一整体。 8、振捣器插点要均匀,可按“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两种排列形式不宜混用,以防漏振,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9、准确掌握好每个插点的振捣时间,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引起混凝土离析、分层,每一插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一般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混凝土拌合物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和不出现气泡为准。 10、附报验程序:钢筋绑扎完毕报技术人员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立模; 模型安装完毕报技术人员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11、对接缝处混凝土面要及时凿毛,凿毛以露出石子为宜,并必须保护好已铺设的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16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九、砖砌体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砖:实心标砖、小型空心砌块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2)水泥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3)砂:用中砂,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孔径的筛子过筛。 (4)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5)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砂浆搅拌 作业准备 砖浇水 砌砖墙 验评 2、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砌砖墙: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上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 选砖:砌清水墙应选择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 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挂线: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17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8~10?,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门窗安装的预留孔,暖卫管道,均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不得事后剔凿。 构造柱做法:凡设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即五皮砖)。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 (三)、保证项目: 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3、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做法必须符合规定。 (四)、基本项目: 1、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缝、砖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小于5?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2、预埋拉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3、构造柱留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4、清水墙组砌正确,竖缝通顺,刮缝深度适宜、一致,棱角整齐,墙面清洁美观。 允许偏差项目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18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偏移 10 用全站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基础和干砌体顶面标高 ?15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每层 5 用2米托线板检查 3、垂直度 全高 <10m 5 用全站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4 表面平 清水墙、柱 5 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数) ?8 尺量检查 6、预留构造柱(宽度、深度) ?10 尺量检查 7、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用全站仪或吊线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 (五)、成品保护 1、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应防止砂浆溅脏墙面。 2、尚未安装楼板或屋面板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应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以保证施工中墙体的稳定性。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础墙与上部墙错台:基础砖摞底正确,收退大放角两边要相等,退到墙身之前要检查轴线和边线是否正确,如偏差较小可在基础部位纠正,不得在防潮层以上退台或出沿。 2、清水墙游丁走缝: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匀,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2米间距在丁砖立楞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有七分头的长度应保持一致,上层分窗口位置时必用下窗口保持垂直。 3、灰缝大小不匀:立皮数杆要保证标高一致,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砌砖时小线要拉紧,防止一层线松,一层线紧。 4、清水墙排砖时,为了使窗间墙、垛排成好活,把破活排在中间或不明显位置,在砌过梁上第一行砖时,不得随意变活。 5、构造柱处砌筑不符合要求:构造柱墙应砌成大马牙槎,从柱脚开始两侧都应先退后进,当凿深12?时,宜上口一皮进6?,再上一皮进12?,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上角密实构造柱内的落地灰、砖渣杂物必须清理干净,防止混凝土内夹渣。 (七)、砂浆配合比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20页共 21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十、 抹灰 (一)、材料要求 1、水泥:一般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证明或复试单,当出厂超过3个月按试验结果使用。 2、砂:中砂,平均粒径为0.35~0.5mm,使用前应过5mm孔径筛子。不得含有杂物。 3、石灰膏:应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径不大于3×3mm的筛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d;用于罩面时,不应少于30d。使用时,室灰膏內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二)、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搅拌机、5mm的筛子、大平锹、抹灰常用工具等。 (三)、作业条件 1、首先必须进行结构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抹灰工程。 2、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与墙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缝隙应用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 3、应将过梁、梁垫、圈梁及组合柱等表面凸出部分剔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等应剔到实处,刷素水泥浆一道,紧跟用1:3水泥砂浆分层补平;脚手眼应堵严实,外露钢筋头、铅丝头等要清除净,窗台砖应补齐。 4、管道穿越墙洞和楼板洞应及时安放套管,并用1:3水泥砂浆或豆石混凝土填嵌密实。 5、砖墙等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四)、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顶板勾缝?墙面浇水?贴灰饼?抹水泥踢脚板?做护脚?抹水泥窗台板?墙面冲 筋?抹底灰?修抹预留孔洞、电气箱、槽盒?抹罩面灰。 1、顶板勾缝:剔除灌缝混凝土凸出部分及杂物,然后用刷子蘸水把表明残渣和浮尘清理干净,刷水泥浆一道,紧跟抹1:0.3:3混合砂浆将顶缝抹平,过厚处应分层勾抹,每遍厚度宜在5~7mm。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 编号,第21页共 21 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编号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1) 墙面浇水:墙面应用细管自上而下浇水湿透,一般应在抹灰前一天进行(一天浇两次)。 (2) 贴灰饼:一般抹灰按质量要求室内砖墙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20mm。 (4) 抹水泥踢脚板:用清水将墙面洇透,污物冲洗干净,接着抹1:3水泥砂浆底层,常温第 二天便可抹面层砂浆,面层用1:2.5水泥砂浆压光,要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3) 修抹预留孔洞、电气箱、槽、盒:当底灰抹平后,应即设专人先把预留孔洞、电气箱、槽、 盒周边5cm的石灰砂浆清理干净,改用1:1:4水泥混合砂浆把洞、箱、槽、盒抹成方正、 光滑、平整。 (4) 抹灰罩面:当底子灰六、七成干时,即可开始抹罩面灰。罩面灰应二遍成活动,厚度约2mm, 最好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先薄薄刮一遍,另一人随即抹平。按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再赶光 压实,然后用钢板抹子压一遍。 (五)、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材料的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材料标准的规定;各抹灰层之间 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等缺陷。 2、基本项目: (1)、表面:表面光滑、洁净、接茬平整,线角顺直清晰。 (2)、孔洞、槽、盒、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尺寸正确、边缘整齐、光滑;管道后面平整。 (3)、门窗框与墙体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护角材料、高度符合施工规范规定,表面光滑平顺。 3、允许偏差项目: 一般抹灰允许偏差项目 项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 验 方 法 次 (mm) 1 立面平直 5 用2m托线板检查 2 表面平整 4 用2m靠尺楔形塞尺检查 3 阴阳角垂直 4 用2m托线板检查 4 阴阳角方正 4 2m方尺及楔形塞尺检查格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 (一)、应注意的安全质量问题 1、混凝土振捣工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振捣工须戴绝缘手套、穿胶鞋等防护用品。 2、检查各开关箱的隔离开关是否好,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PE是否连接正常,无误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检查振捣泵完好情况,电缆不得拖在钢筋上,不得有破皮现象。 4、混凝土输送泵的,输送管的完好情况,预防暴管伤人。 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派2人看模、看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泵管架子的搭设要与钢筋分开,保证泵管的振动不会使钢筋移位。 7、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允许上人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作业。 8、在混凝土放料、浇筑过程中,特别注意混凝土强度的变化,严禁混合泵送。 (二)、安全及环保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且正确佩带,禁止穿拖鞋或光脚,禁止不穿上衣和穿短裤进入现场。 2、坚持定期的安全讲课,组织作业班组上班前进行安全操作讲话。 3、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修理。平时加强检修频率,注重保养维修,避免在使用中产生安全隐患。4、机械施工时注意挖机的回转半径,作业时禁止在此半径内站人。 5、砼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使用振动器前先检查电源线路是否良好,机械传动是否正常,移动振动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断、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事故,使用振动器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防止触电伤人。 6(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施工现场经常保持整洁卫生,防止在施工现场乱扔垃圾。 ?环保措施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环保意识,经常组织学习,按照国家及天津市环保法规制定强制性措施,确实抓好环保工作。对重视者表扬奖励,对不重视者批评教育,直至经济处罚。 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用水的管理工作,避免污水乱流,影响环境。同时从基坑内抽出的污水经过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经过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既有的污水管道内,严禁在施工现场污水横流。 基坑内开挖出来的土方及时进行外运,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 ?噪音控制措施 工程开工前到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申报登记手续,并提出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措施。对产生噪音的设备如空压机、振动棒和木工机械等,其噪声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内环境噪声限值标准。 夜间施工项目必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控制施工噪声,减少人为的噪声扰民。 附件及附图: 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日期,
/
本文档为【样板房技术交底&#40;最终专家评论&#4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