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

2017-10-13 5页 doc 17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 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 56?堂 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 梅慧圆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读小说不可不读张爱玲,在她众多的小说篇章中,《封锁》的篇幅很短,然而其中的韵味很深很深.本文仅取立意这一点, 试图从多个方面对《封锁》来进行赏析. 关键词:封锁;张爱玲;意境;真伪;文明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X(2011)04—0000一O1 一 ,封锁:一语三关的意境 "如果不碰到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封锁了." 小说篇名叫...
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
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 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 56?堂 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 梅慧圆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读小说不可不读张爱玲,在她众多的小说篇章中,《封锁》的篇幅很短,然而其中的韵味很深很深.本文仅取立意这一点, 试图从多个方面对《封锁》来进行赏析. 关键词:封锁;张爱玲;意境;真伪;文明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X(2011)04—0000一O1 一 ,封锁:一语三关的意境 "如果不碰到封锁,电车的进行是永远不会断的.封锁了." 小说篇名叫做《封锁》,从最浅的层次看,事情就是发生在电车封 锁的环境中,…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 点一点连成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时间与空间都被切断了, 与外界暂时隔绝了,人们就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各自干着自己的事 情,故事的男女主公因封锁才得以有了相识的机会,成就了一段"露水 情缘". 从再深一点的层面来讲,由于上海沦陷而导致的"封锁"作为一个 历史背景真实的存在于这个故事里.可以说,这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大背 景. 从更深层来看,"封锁"这个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可以看作是作者所 认可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是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充满了卸去伪装后 的率真,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作者这样描绘吴翠平'看上去像一个教会派的少奶奶,但是还没 有结婚.她穿着一件白洋纱旗袍,滚一道窄窄的蓝边——深蓝与白,很 有点讣闻的风味.'而这与描写宗祯在看报纸时,第一个认出的字是 '讣告'不谋而合,这显然是作者的有意之为.从这里可以看出张爱玲 对这两个角色态度的暗示——翠平和宗祯平时无异于活死人,而只有进 入了特定的时空——封锁,他们才能够活过来,卸去伪装,面对自己的 内心世界.然而,这样的时光是短暂的,当封锁结束,人们又将再一次 的死去." 作品采用了一个整体的象征,把人生的真实处境比作是一种无形的 封锁,有形的封锁使人性解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形的封锁,有形的封 锁的开放反而使人回到了无形的更大的封锁之中.所以这样看来,封锁 一 共有三层含义,可谓一语三关. 二,好人与真人:传统的颠覆 在《封锁》里,反复提到的就是"好人","真人"的字眼.我们 的社会认为"真"与"伪"是对立的,而张爱玲在这里,将"真"与 "好"对立,"好"成了"伪"的代名词,人们都带着面具生活,被社 会所规定的条条框框所约束,被世俗所累,难以成为一个"真人". 故事的女主人公——吴翠远,是个社会上认为的绝对的"好人", "她是一个好女儿,好学生."然而就是这种出生在"好人家庭"里的 "好女孩"内心却有着深深的无奈与叛逆.她的"新式的带着宗教背景 的模范家庭…'竭力鼓励女儿用功读书,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了顶儿 尖儿上——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在大学里教书!打破了女子职业的新 纪录.然而家长渐渐对她失掉了兴趣,宁愿她当初在书本上马虎一点, 匀出点时间来找一个有钱的女婿".受到束缚与压抑二十几年的吴翠远, 内心深深地向往着做一个"真人",她不断的感叹着"世界上的好人比 真人多",因此,面对一份骂着'红嘴唇的卖淫妇……下等舞场与酒吧 间…的试卷只略略沉吟了一下便批了个''A",只因为这个学生的 "真". 就这样,她遇到了故事的男主人公——宗桢,"不很诚实,也不很 聪明,但是一个真的人!"这让翠远"突然觉得炽热,快乐."—— "翠远笑了.看不出这人倒也会花言巧语——以为他是个靠得住的生意 人模样!她又看了他一眼.太阳光红红地晒穿他鼻尖下的软骨.他搁在 报纸包上的那只手,从袖口里出来,黄色的,敏感的——一个真的人!" 过惯了"伪"的生活的翠远潜意识里于是有了这样的反抗. 此时,宗桢也卸下了他在社会上扮演的各种角色——"他是会计 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 他是市民".现在面对一个陌生的女人,他仅仅是他,一个纯粹的,自 由的,有自己思想与喜好的普通男子,他也可以"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 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 "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 不近情理的梦."虚伪与真实仅一条虚线之隔.那条虚线在小说被巧妙 地幻化成"叮玲玲"的玲声,整个故事的开展以玲声开始又以玲声结 束,玲声让人清醒,然而清醒之后却是继续虚伪. 张爱玲向我们揭示了现实世界里的人们的一种无奈的生存状态: "真"与"恶"相随,"善"必须"伪",毫无疑问是对传统伦理的彻 底颠覆.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必须为着各种标签而生活着,这也就引出 了下面的哲学观点. 三,苍凉与无奈:文明的 小说基调是苍凉的,结果是无奈的.《封锁》的成功与张爱玲的特 殊的人生遭遇有关,也因她的华美而又冷漠隔离的语言演绎的淋漓尽 致,同时,张爱玲以一种直指现代文明的姿态让我们反思现代文明. 人创造了文明,文明却束缚了人性.现代文明如果发展到了一个过 分压抑人性的时候,这样的文明我们是否该反思.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 看,人的精神体系分为三层."底层为'本我',是一个种本能,它追 求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欲望的满足,欢乐原则是它的宗旨.第二层次为 '自我'.'自我'的任务是在'本我'和现实环境中起调节作用,它奉 行的是现实原则,将那些不能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和储存到无意识中 去.第三层次为'超我'.它代表道义方面的要求,受道德原则的支配, 它要努力达到的是完美而不是快乐或现实."?由于人格中的三个部分 追求不同的原则,因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自然情况下,"本我"受 "自我"和"超我"的调节,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环节.然而在 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自我"和"超我"中不断压抑了"本我",文明 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真我而成其为"好人",他们戴上了不同 的面具,为社会上的"好人"而奔忙,却不能简单做回"真人", "好人们"总是迷茫而不快乐,失掉了生活的乐趣.正如宗祯和翠平, 只有在封锁的那特定的时空才能释放自己的"本我",抛掉社会的各种 附加,做一个纯粹的人.张爱玲就是以这样深刻入微的描述着这种状 态,以一种反文明的姿态固守着自我阵地,以挑剔的眼光注视着周遭, 对抗着文明. 张爱玲的这篇小说实际暗示着,人与人的心灵被各种有形无形的封 锁隔绝了,情感也被封锁着,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现实生活中的封锁, 实际上却是把束缚人性的枷锁一道道卸下的超越时空的时刻,它为情感 的封锁创造了一个"真空环境",为人性提供了一个还原的机会."只 有在毁灭的刹那,或许才无所顾忌的释放",在文明的毁灭的时候,他 们的感情才会升华,这也是故事无奈而悲凉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从 《封锁》中得出的对文明的反思. 注释 ?李志华:《解读封锁》《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 期 ?滕朝军,母华敏:《一个文本两种解读——浅析张爱玲的<封 锁>》,《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卷第 4期.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6,自我与本我》,长春出版社,2OO4年; [3]李志华,《解读封锁》,《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 第2期; [4]滕朝军,母华敏,《一个文本两种解读——浅析张爱玲的<封 锁>》,《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 卷第4期.
/
本文档为【张爱玲《封锁》立意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