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车载逆变电源研究 毕业论文

2018-02-23 50页 doc 278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车载逆变电源研究 毕业论文车载逆变电源研究 毕业论文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摘 要 军用野外自主供电技术是现代战争条件下武器装备有效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随着逆变技术和各种功率器件的飞速发展,车载逆变电源的小型化、高效化已成为可能。 本文在对几种典型的逆变电路拓扑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车载逆变电源设 I 计的理论性分析,仔细阐述了DC/DC升压变换器的控制环节的补偿方法,提出了一 种校正环节来对变换器开环系统的零极点进行补偿,并对所提出的校正环节及其对 系统的补偿参数作了...
车载逆变电源研究  毕业论文
车载逆变电源研究 毕业论文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摘 要 军用野外自主供电技术是现代战争条件下武器装备有效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随着逆变技术和各种功率器件的飞速发展,车载逆变电源的小型化、高效化已成为可能。 本文在对几种典型的逆变电路拓扑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车载逆变电源设 I 计的理论性分析,仔细阐述了DC/DC升压变换器的控制环节的补偿,提出了一 种校正环节来对变换器开环系统的零极点进行补偿,并对所提出的校正环节及其对 系统的补偿参数作了计算。根据车载逆变电源的特点,设计制作了一种方波型逆变 电源。结合调试过程中的问题,重点对影响逆变电源效率的各种因素(包括软开关 技术)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果,获得了一系列关于电源开 关器件的选择、变压器设计参数和绕制方法的选择、软开关电路中谐振电容和电感 的调节等对逆变电源效率的提高有显著作用的结论,为下一步野战条件下逆变电源 的设计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关键词: 逆变电源效率 移相控制 软开关 Abstract Mi1itary field self-determination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is the key matter for weapon equipments to work in eff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vert technology and variety of Power elements,it is Possible for vehicle-based inverter to become less volume and more efficien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some typical invert II circuit topology. Through the characters of vehicle-based inverter,the paper describes compensation methods of DC/DC converter. It puts forwards an adjust trachea to compensate the zero point and the polar point. Besides these,the paper designs and makes a pulse-wave inverter. Combined with some problems in debugging,it Puts most emphases on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inverter: does som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analysis and gets a lot useful results. The paper gets a serious of significant results on how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inverter such as the choice of switch parts,the choice of parameters of transformer design,and the adjustment of synchrony capacitance and loop inductance,which offers better measures for later design of inverters under field operation conditions. Keywords: inverter efficiency phase一shift control soft-switching 目 录 论 ................................................... - 1 - 第1章 绪 1.1 车载逆变电源 ............................................ - 1 - 1.2 车载逆变电源研究发展历程................................. - 2 - 1.3 国内外车载逆变电源的发展................................. - 4 - 1.4 车载逆变电源的要求和特点................................. - 5 - 1.5 车载逆变电源的主要研究内容................................ - 9 - 第2章 系统原理分析 ............................................ - 11 - 2.1 逆变原理................................................ - 11 - III 2.1.1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 - 11 - 2.1.2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 ................................... - 12 - 2.2 H桥驱动电路 ............................................ - 13 - 2.3 脉宽调制技术及其原理..................................... - 16 - 2.3.1 生成SPWM波的基本原理 .............................. - 16 - 2.3.2 调制过程特征 ....................................... - 18 - 2.4 正弦波脉宽调制技术的实现方法............................. - 20 - 2.4.1软件生成法.......................................... - 20 - 2.4.2硬件调制法.......................................... - 21 - 2.5 PID控制原理与程序流程 .................................. - 22 - 2.5.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 22 - 2.5.2 模拟PID调节器 ..................................... - 23 - 2.5.3 数字PID控制器 ..................................... - 24 - 2.5.4 位置型PID算法的程序流程 ........................... - 26 -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 - 29 - 3.1车载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指标 ......................... - 29 - 3.2 控制电路................................................. - 30 - 30 - 3.2.1 PIC16F73及其应用................................... - 3.3 驱动电路................................................ - 34 - 3.3.1 IR2110简介及其应用................................ - 34 - 3.3.2 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 - 36 - 3.4 全桥逆变电路............................................ - 37 - 3.5 检测与保护电路.......................................... - 40 - 3.5.1 电压互感器工作原理和技术特性 ....................... - 40 - 3.5.2电压检测电路........................................ - 41 - 3.5.3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 - 42 - 3.5.4 电流检测电路 ...................................... - 43 - 3.5.3输出保护电路........................................ - 44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 46 - 4.1 主程序图................................................. - 46 - 4.2 中断程序设计............................................. - 48 - 总 结 .......................................................... - 50 - 致 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 考 文 献 ..................................................... - 51 - 附录1: 车载逆变电源原理图 ...................................... - 53 - 附录2: 车载逆变电源元器件清单 ................................. - 54 - IV V 第1章 绪 论 1.1 车载逆变电源 电源是电子设备的动力部分,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电子产品。它在各个行业及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质量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其转换效率的高低和带负载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它的应用范围。 车载电源又叫电源逆变器,是一种能够将DC12V直流电转换为和市电相同的AC220V交流电,供一般电器使用,是一种方便的电源转换器,由于常用于汽车而得名。车载电源一般使用汽车电瓶或者点烟器供电,先将这样的低压直流电转换为320V左右的直流电;然后是真正的转变阶段,它将高压的直流电转变为220V、50Hz的交流电。有了车载电源,您就可以把家里所有的小家电搬到车上使用,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车用冰箱、摄像机、DVD等,从而使人在车里有一种置身家中的感觉。自它面世以后,那些在车里使用电器的诸多局限将不复存在,可以使人真正享受“与家同行,与世界相通”的感觉。 汽车内部的供电系统是由蓄电池提供的12V(或24V)的直流电,随着汽车的普及以及汽车上的用电设备都是用交流电。如果能将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成稳定的交流电输出,将对人们在户外使用这些设备带来极大的方便,通过把12V的蓄电池电源转换为工频使用电源,用于车载内部的电器,是一种简单,廉价的方式。主电路设计中采用了简单的全桥逆变电路,过压、过流和欠压保护电路,以及几款简单的芯片。经济性能良好,使用方便。就本系统的性能稳定性而言,由于未设计复杂的电路进行干扰的情况。并且输出稳定,价格优良,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系统。 车载逆变电源就原理而言是将汽车发动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按照输出波形来分,车载逆变电源可分为正弦波输出和方波输出两种。前者提供 - 1 - 1.2 车载逆变电源研究发展历程 车载电源又叫电源逆变器,是一种能够将DC12V直流电转换为和市电相同的AC220V交流电,供一般电器使用,是一种方便的电源转换器,由于常用于汽车而得名。车载电源一般使用汽车电瓶或者点烟器供电,先将这样的低压直流电转换为320V左右的直流电;然后是真正的转变阶段,它将高压的直流电转变为220V、50Hz的交流电。有了车载电源,您就可以把家里所有的小家电搬到车上使用,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车用冰箱、摄像机、DVD等,从而使人在车里有一种置身家中的感觉。自它面世以后,那些在车里使用电器的诸多局限将不复存在,可以使人真正享受“与家同行,与世界相通”的感觉。 目前的逆变器如果直观其电路结构,无一例外地采用开关电源专用双端驱动IC组成它激式逆变电路。此类驱动集成电路都具有几乎相同的功能方框图,只是具体组成有差别。由于设计用于大功率开关电源驱动器,IC内部除设有两路时序不同的驱动输出外,还有死区时间设定电路,PWM稳压电路和开关电流控制电路,由其组成逆变电源,不仅效率、可靠性大为提高,功能也更为完善。 大功率变换器(包括逆变器)的电路结构无一例外采用推挽、半桥或桥式开关电路。用于中、小功率DC/AC逆变DC供电为蓄电池,显然,采用串联供电的半桥式或桥式电路是不适宜的。一般采用饱和压降较小的锗大功率管作推挽开关(例如常见UPS电源中的MJ11033),在12V?24V供电下求得较高的效率。如果说自激式变换器属第一代产品,那么,第二代产品应属它激发驱动的双极型开关管变换器(原有UPS大多为这种电路)。第二代产品效率、可靠性远高过第一代产品,但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为了将12V直流变成220V交变电压,且同时得到一定的输出功率,首先开关管的电流必须足够大。例如Aixcom生产的变换器,输出功率为200W时,要求开关管Vceo为40V。如按第二代产品的方式采用双极型开关管时,由于大功率管HFE极少超过20,要求其基极驱动电流必须在2A以上,以致驱动IC的输出需经过至少三级放大,才能满足需要(例如UPS600中,由中功率管8050、大功率管TIP41C作驱动放大器,驱动4只MJ4502),显然使电路复杂化,调试也极困难。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第三代交换器,而此类产品正以极快的速度普及于变换器、开关电源中。Aixcom公司开发的汽车逆变器,可认为是此类产品的典型应用。第 - 2 - 三代开关变换器基于MOSFET管的电压控制特性进行工作,理论上说这种加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无需驱动功率,因此不存在驱动电流的多次放大,驱动IC只要使MOS绝缘栅充电过程中输出一定的脉冲幅度,即可使开关管导通,然而其栅极并不消耗功率。开关管导通后,绝缘栅形成的电容又在脉冲下降为低电平时通过驱动IC放大形成灌电流。如此一来,不仅变换器的电路极为简单,而且MOSFET管有电流自动分配功能,可以并联运用而无需加入均流电阻。 一切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源提供能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对电源的要求更加灵活多样。逆变是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一种基本形式。现代逆变技术是综合了现代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应用、现代功率变换、PWM技术、频率及相位调制技术、开关电源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的一门实用设计技术。 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开关电源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进步。新型功率器件的开发促进了开关电源的高频化,功率MOSFET和IGBT可使中小型开关电源工作频率达到400KHZ,软开关技术使高频开关电源的实现变成了可能,它不仅可以减少电源的体积和重量,而且提高了电源的效率;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专用控制芯片的生产,不仅使电源电路大幅度简化,而且使开关电源的动态性能和可靠性大大提[1]高。 开关电源的高频化是电源技术发展的创新技术,高频化带来的效益是使开关电源装置空前的小型化,并使开关电源进入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高新领域的应用,推动到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另外开关电源的发展与应用在节约资源 [3]与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21世纪开关电源的发展技术追求和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小型化、轻量化、高频化; ?高可靠性; ?低噪声; ?采用计算机辅 [4]助设计和控制。 正弦波逆变电源采用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占空比调整输出电压。它的功耗小,效率高,正弦波逆变电源直接对电网电压进行整流、滤波、调整,然后由开关调整管进行稳压,不需要电源变压器,此外,开关工作频率为几十千赫,滤波电容器、电感器数值较小。因此正弦波逆变电源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另外,于功耗小,机内温升低,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3 - 而且其对电网的适应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一般串联稳压电源允许电网波动范围为220V?10%,而正弦波逆变电源在电网电压在110,260V范围变化时,都可获得稳定的输出阻抗电压。正弦波逆变电源的高频化是电源技术发展的创新技术,高频化带来的效益是使正弦波逆变电源装置空前的小型化,并使正弦波逆变电源进入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扒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另外正弦波逆变电源的发展与应用在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3 国内外车载逆变电源的发展 在国外,并网型逆变器已经可以作为比较的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像德国著名电气企业西门子就推出了很多具有市场化的产品,而且除欧洲的科技强国外,像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实现了并网逆变器的产品化。现在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以及逆变环集成的单级量变换上,以及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类似于小功率的逆变器开发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这些小功率逆变器中,其控制电路主要采用数字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扩展性,同时将各个完善的保护电路考虑其中。 在国内,并网逆变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最大功率追踪及逆变部分相分离的两级能量变换结构,同时能够推向市场的逆变器并不多见。 换言之,在我国,光伏并网系统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商业化,所以目前所建立的并网系统均为示范工程。最后,我国使用的并网逆变器主要还是通过进口和合作研究,这个趋势有待我们去改善。 在我们国内,研究的热点是最大功率跟踪以及逆变环集成的单级量变换,但至今还没有比较完美的成品出现,缺乏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而在国外,专业人士以研究最大功率跟踪及逆变部分相分离的两级能量变换结构为热点,而且他们做出的成品已经引入了国内进行合作研究。见表1-1所示: 表1-1 国内外发展状况比较 发展状况 研究热点 市场情况 并网逆变器的开发 - 4 - 国内 最大功率跟踪以及逆变环集成的单未开发 自主开发 级量变换 国外 最大功率追踪及逆变部分相分离的已开发 进口和合作研究 两极能量变换结构 目前国内光伏并网逆变器市场规模较小,国内生产逆变器的厂商众多,但专门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逆变器制造商并不多,但是不少国内企业已经在逆变器行业已经研究多年,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但在逆变器技术质量、规模上与国外企业仍具有较大差距. 国内市场规模虽然较小,但未来光伏电站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给国内企业带来发展的历史机遇。目前国内光伏逆变器主要被阳光电源、艾思玛、KACO等品牌所占领,国外企业多数通过代理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由于售后服务提供难度大整体市场占有率不高。2008年统计数字显示,合肥阳光电源公司占据70%以上的光伏逆变器市场份额,国内重点光伏项目大功率产品几乎全部选用国内产品。 国外近几年,随着西班牙、德国、美国、日本对本国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全球光伏发电逆变器的销售额逐年递增,光伏发电用逆变器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但目前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基本被国际几大寡头瓜分,欧洲式全球光伏市场的先驱,具备完善的光伏产业链,光伏逆变器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SMA是全球最早也是最大的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德国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第二位是Fronius。全球前七位的生产企业占领了近70%的市场份额。 从技术方面来看,国内企业在转换效率、结构工艺、智能化程度、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在小功率逆变器技术上与国外处于同一水平,在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上,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仍需进一步发展。 1.4 车载逆变电源的要求和特点 一、车载逆变器的特点: 1、真正的短路保护,无论短路多长时间产品、用电器及汽车安然无恙。 - 5 - 2、欠压、过载、过流、高温、高压、短路等多重保护功能,确保产品、用电器及汽车电路安全。 3、结构及外形设计新颖,小巧美观,个性突出。 4、先进的电路设计,优质的进口元件,发热量低,返修率极低。 5、独有的贴片加工工艺,性能更稳定。使用范围:手机充电、笔记本电脑、灯具、摄像机、相机、小型电视、剃须刀、CD、风扇、游戏机、按摩及医疗仪器、冰箱、安防等功率. 二、车载逆变器的性能特征: 过载保护:当逆变器工作超过额定输出时,自动终止输出。 短路保护:当负载出现短路时,自动终止输出。 过流保护:当负载电流突然加大,超出额定电流时,自动终止输出。 高压保护:当充电系统故障,电瓶电压上升超出范围时,逆变器停止工作。 欠压保护:逆变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电瓶的电量逐渐降低,当低于规定范围时,逆变器停止工作。 高温保护:当超过安全工作温度或通风不良引起壳体温度升高时,逆变器自动关闭。 进口原件:电路先进、性能稳定、可靠耐用、环保无噪音。 外观设计:精致轻巧、美观气派.,极具现代感。 三、车载逆变器的主要指标 输入电压:DC 10V,14.5V; 输出电压:AC 200V,220V?10,; 输出频率:50Hz?5,;输出功率:70W,150W; 转换效率:大于85,;逆变工作频率:30kHz,50kHz。 四、车载逆变器的常用使用方法 1、将转换器放置在平坦的地方,确保开关是关的。 2、将红、黑线分别与转换器的红黑接线柱相连,带夹子的一端分别夹在电瓶的正、负极上(红线夹电瓶正极,黑线夹负极)。如果使用点烟器插头,则将插头插入点烟器插孔即可。 3、将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入AC插口。 - 6 - 4、打开转换器开关,即可使用。 近年来,电压源逆变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电压源逆变器具有如下优点: 1)用电容作为直流母线上的滤波储能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损耗、高效率的特点; 2)更适合于大多数交流负载的感性特点,不需要外加滤波电容; 3)驱动感性负载时,功率器件上需要增加反并联二极管,而现在的大部分功率器件在制造的时候已经把它们封装在了一起。 4)功率器件上不需要串联反向阻断二极管,就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工作效率。 以上的特点决定了电压源逆变器不仅大量应用于交流电机的驱动系统中,而且还广泛的应用于其它的一些逆变系统,诸如不间断电源(UPS)、一些用于功率因数矫正装置中的三相Boost整流器。 由于电压调整时间长。为了克服最初的单一电,对于采用全控型器件的逆变电源在控制上普遍采用带输出电压有效值或平均值反馈的PWM控制技术,其输出电压的稳定是通过输出电压有效值或平均值反馈控制的方法实现的。采用输出电压有效值或平均值反馈控制的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但存在以下缺点:?对非线性负载的适应性不强;?死区时间的存在将使PWM波中含有不易滤掉的低次谐波,使输出电压出现波形畸变;?动态特性不好,负载突变时输压有效值或平均值反馈控制方法的不足,实时反馈控制技术获得应用,它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电源控制技术,目前仍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实时反馈控制技术的采用使逆变电源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实时反馈控制技术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谐波补偿控制 当逆变电源的负载为整流负载时,由于负载电流中含有大量谐波,谐波电流在逆变电源内阻上的压降致使逆变电源输出电压波形畸变,谐波补偿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是在逆变桥输出PWM波中加入特定的谐波,抵消负载电流中的谐波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减小输出电压的波形畸变。目前这种方法只能由高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实现。 (2)无差拍控制 1959年,Kalman首次提出了状态变量的无差拍控制理论。1985年,Gokhale在PESC年会上提出将无差拍控制应用于逆变器控制。逆变器的无差拍控制才引起了广 - 7 - 泛的重视。无差拍控制是一种基于微机实现的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根据逆变电源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反馈信号来推算下一个采样周期的开关时间,使输出电压在每个采样点上与给定信号相等。无差拍控制的缺点是算法比较复杂,实现起来不太容易,它对系统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对负载大小的变化及负载的性质变化比较敏感,当负载大小变化及负载的性质变化时不易获得理想的正弦波输出。 (3)重复控制 为了消除非线性负载对逆变器输出的影响,在UPS逆变器控制中引入了重复控制技术。Haneyoshi及Kawamura等人首先在PWM逆变器中采用重复控制消除周期性畸变。后来,邹应屿等人进一步完善了逆变器的重复控制理论,给出了一种重复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自适应重复控制的理论。重复控制是一种基于内模原理的控制方法,它将一个基波周期的偏差存储起来,用于下一个基波周期的控制,经过几个基波周期的重复可达到很高的控制精度。在这种控制方法中,加到控制对象的输入信号除偏差信号外,还迭加了一个“过去的控制偏差”,这个“过去的控制偏差”是上一个基波周期中的控制偏差,把上一个基波周期的偏差反映到现在和“现在的偏差”一起加到控制对象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偏差好像在被重复使用,所以称为重复控制。它的突出特点是稳态特性好,控制鲁棒性强。但重复控制的控制实时性差,动态响应速度慢。因此,重复控制一般都不单独使用来完成逆变器的控制,而是与其它控制方式相结合,共同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4)滑模变结构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参数变动和外部扰动不敏感,因此非常适用于闭环反馈控制的电能变换器。早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采用模拟电路实现,广泛应用于电力拖动系统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台湾的邹应屿和香港大学的L(K(Wang等人将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应用到UPS逆变器中,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滑模变结构控制实质上是一种非连续的开关控制方法,它强迫系统的跟踪误差及其导数运行于相平面的一条固定的滑模曲线上,与系统参数变动及外部扰动无关,因此系统有极强的鲁棒性。但是,就波形跟踪质量来说,滑模控制不及重复控制和无差拍控制。 (5)单一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输出电压的瞬时反馈值与给定正弦波进行比较, - 8 - 用瞬时偏差作为控制量,对逆变桥输出PWM波进行动态调节。和传统PWM控制方法相比,由于该方法能对PWM波进行动态调整,故系统的快速性、抗扰性、对非线性负载的适应性、输出电压的波形品质等都比传统PWM控制方法有所提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系统的稳定性不好,特别是空载时,输出电压容易振荡。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限制了电压调节器增益的提高,因而输出电压的波形品质还不是很好。 (6)带电流内环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 带电流内环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方法是在单一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这种方法中,不但引入输出电压的瞬时值反馈,还引入滤波电容电流或滤波电感电流的瞬时值反馈。电压环是外环,电流环是内环。电流环具有将滤波电容电流或滤波电感电流改造为可控的电流源的作用,这样控制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形成了具有单极点的传递函数,因而系统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克服了单一的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系统空载容易振荡的缺点。由于稳定性的提高使得电压调节器增益可以取比较大的值,所以突加突卸负载时输出电压的动态特性大大提高,抗扰性大大提高,对非线性负载的适应性也大大提高。 1.5 车载逆变电源的主要研究内容 车载逆变电源是通过脉宽调制芯片产生的脉宽调制信号用来驱动全逆变电路,产生低压交流信号,再经过工频变压器的升压,转换为所需要的220V交流电压。系统的流程框图如1-1所示。 直流 脉宽调全桥逆 工频 交流电压 电压 制芯片 变电路 变压器 图1-1 车载逆变电源流程框图 车载逆变电源设计是采用了比较典型的逆变电路的变换方式将直流电压12V变换成220V的交流电压,即第一级采用直流/交流变换,通过对直流/交流全桥逆变电路各个桥臂MOS管通断的控制,把低压直流逆变为交流电压,再通过工频变压器把交流低压升压变成交流高压,然后通过滤波电路,滤出我们所需要的50Hz的 - 9 - 频率交流电压,从而完成12V直流电压逆变成220V/50Hz的交流电压; 本次逆变电源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 控制电路的设计; 2) 驱动电路的设计; 3) 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 4) 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5)检测电路的设计; 6)流程图的设计 - 10 - 第2章 系统原理分析 2.1 逆变原理 2.1.1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所谓整流,就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逆变是它的反过程,也就是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逆变又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有源逆变是将逆变出来的交流电接电源;而无源逆变是将交流侧直接和负载连接。现在说的逆变电路一般指无源逆变电路。无源逆变电路是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幅值固定或可变的交流电并直接供给负载的逆变电路。如图2-1所示: 图2-1 逆变电路原理图 开关T1、T4闭合,T2、T3断开:u=Ud; 0 开关T1、T4断开,T2、T3闭合:u=,Ud ; 0 当以频率f交替切换开关T1、T4和T2、T3时,则在电阻R上获得如图2-1S 所示的交变电压波形,其周期Ts=1/f,这样,就将直流电压E变成了交流电压u,S0其含有各次谐波,如果想得到正弦波电压,则可通过滤波器滤波获得。 - 11 - 2.1.2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 如下图2-2所示,它共有4个桥臂,可以看成由两个半桥电路组合而成。 全控型开关器件T1和T4构成一对桥臂,T2和T3构成一对桥臂, T1和T4同时通、断;T2和T3同时通、断。T1(T)4与T2(T3)的驱动信号互补,即T1和T4有驱动信号时,T2和T3无驱动信号,反之亦然,两对桥臂各交替导通180?。 两对桥臂交替导通180?。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与半桥电路形状相同,幅值高出一倍。改变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只能通过改变直流电压Ud来实现。可采用移相方式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称为移相调压。各栅极信号为180º正偏,180º反偏,且T1和T2互补,T3和T4互补关系不变。T3的基极信号只比T1落后q ( 0标准
的斜截式直线方程:表示为公式2-6 kb y,x, (式2-6) 根据直线角系数的关系式和每一直线段的相位区间得各直线已知的相位角和 k两个交叉点的幅值坐标,即可求得各直线各自的斜率()和常数项(b),从而 -7: 确定所有完整的直线方程如公式2 k ,(), (式2-7) ipbnnn 由于正弦曲线与n个直线相交后需要求解n个交点()的目标坐标值(x,ppnny),而且必须同时满足式(2-4)和式(2-6)或是正弦曲线与各直线的各个交pn 点()的坐标值必须重合,即: pn 正弦曲线中的某一(p)点的坐标值(xp,yp)必须等于对应的某一直线nnn 段中(p)点的坐标值(xp,yp),或者表示为公式2-8 nnn kppb sin()= (), (式2-8) nnn pp据此,正弦曲线(图2a)与任一直线的交点坐标(x,y)必将被锁定于nn横轴(0,x,,);纵轴(0,y,,)的范围之内,续次利用牛顿迭代法即可求得 ppp所有交点()的具有相当近似精度的相位角(x),然后将(x)代入式(1)nnn p就能解得各交点的瞬时幅值(y),由此完成全部的调制过程。 n p就以上调制形式中求解的结果,交点(x)的值即相位角是时间的函数;交n p点(y)的值即对应时间的瞬时值或临界点,以此取得的按正弦函数值定位的不n p等宽序列脉冲的对偶边沿就是期望的控制信号角。由此取得对应的瞬时幅值(y)n似乎毫无意义,但是,对于模拟控制方法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过渡参数。可以想象,SPWM波的数理依据或可信度是首屈一指的。 - 19 - 2.4 正弦波脉宽调制技术的实现方法 2.4.1软件生成法 由于微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用软件生成SPWM波形变得比较容易,因此,软件生成法也就应运而生。软件生成法其实就是用软件来实现调制的方法,其有两种基本算法,即自然采样法和规则采样法。 自然采样法是以正弦波为调制波,等腰三角波为载波进行比较,在两个波形的自然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这就是自然采样法。其优点是所得SPWM波形最接近正弦波,但由于三角波与正弦波交点有任意性,脉冲中心在一个周期内不等距,从而脉宽表达式是一个超越方程,计算繁琐,难以实时控制。 规则采样法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工程实用方法,一般采用三角波作为载波。其原理就是用三角波对正弦波进行采样得到阶梯波,再以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从而实现SPWM法。当三角波只在其顶点(或底点)位置对正弦波进行采样时,由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所确定的脉宽,在一个载波周期(即采样周期)内的位置是对称的,这种方法称为对称规则采样。当三角波既在其顶点又在底点时刻对正弦波进行采样时,由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所确定的脉宽,在一个载 此时为采样周期的两倍)内的位置一般并不对称,这种方法称为非对称规则波周期( [7]采样 规则采样法是对自然采样法的改进,其主要优点就是是计算简单,便于在线实时运算,其中非对称规则采样法因阶数多而更接近正弦。其缺点是直流电压利用率较低,线性控制范围较小。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叫做等面积法。该实际上就是SPWM法原理的直接阐释,用同样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序列代替正弦波,然后计算各脉冲的宽度和间隔,并把这些数据存于微机中,通过查表的方式生成PWM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此方法是以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各开关器件的通断时刻,其所得的的波形很接近正弦波,但其存在计算繁琐,数据占用内存大,不能实时控制的缺点。 - 20 - 2.4.2硬件调制法 硬件调制法是为解决等面积法计算繁琐的缺点而提出的,其原理就是把所希望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对载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PWM波形。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当调制信号波为正弦波时,所得到的就是SPWM波形。其实现方法简单,可以用模拟电路构成三角波载波和正弦调制波发生电路,用比较器来确定它们的交点,在交点时刻对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 [8]就可以生成SPWM波 (如图2-11)。而且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产生了多种可以产生SPWM波的芯片,如TL494、SG3525A等,这些集成芯片的出现使得电路的设计大大简化,而且功能更加齐全。本次设计就采用硬件调制法,通过使用脉冲调制芯片来产生所需要的正弦脉冲调宽波。 图2-11 单极性SPWM波波形示意图 - 21 - 2.5 PID控制原理与程序流程 2.5.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模拟控制系统,如图2-12所示 图2-12 基本模拟反馈控制回路 被控量的值由传感器或变送器来检测,这个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偏差,模拟调节器依一定控制规律使操作变量变化,以使偏差趋近于零,其输出通过执行器作用于过程。 控制规律用对应的模拟硬件来实现,控制规律的修改需要更换模拟硬件。 二、微机过程控制系统,如图2-13所示 图2-13 微机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框图 以微型计算机作为控制器。控制规律的实现,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改变控制规律,只要改变相应的程序即可。 三、数字控制系统DDC,如图2-14所示 - 22 - 图2-14 DDC系统构成框图 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系统是计算机用于过程控制的最典型的一种系统。微型计算机通过过程输入通道对一个或多个物理量进行检测,并根据确定的控制规律(算法)进行计算,通过输出通道直接去控制执行机构,使各被控量达到预定的要求。由于计算机的决策直接作用于过程,故称为直接数字控制。 DDC系统也是计算机在工业应用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5.2 模拟PID调节器 一、模拟PID控制系统组成,如图2-15 图2-15 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二、模拟PID调节器的微分方程和传输函数 PID调节器是一种线性调节器,它将给定值r(t)与实际输出值c(t)的偏差的比例(P)、积分(I)、微分(D)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 1、PID调节器的微分方程,其表达式为公式2-9 det,,t1() (式2-9) utKetetdtT,,,()()(),,,PD0Tdt,,I - 23 - 式中 e(t),r(t),c(t) 2、PID调节器的传输函数,其表达式为公式2-10 ,,US (式2-10) ()1DS,,K,,TSPD,,()1ESTSI,,() 三、PID调节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 1、比例环节:即时成比例地反应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t),偏差一旦产生,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小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能反应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的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节时间。 2.5.3 数字PID控制器 一、模拟PID控制规律的离散化,见表2-1 表2-1 模拟、离散比较 模拟形式 离散化形式 e(t),r(t),c(t)e(n),r(n),c(n) e(n),e(n,1)de(t) TdT nnt e(i)T,Te(i)e(t)dt ,,,0,0,0ii 二、数字PID控制器的差分方程见公式2-11 n,,TTDu(n),Ke(n),e(i),e(n),e(n,1),u,,,,P0, (式2-11) TTi0I,,, ,u(n),u(n),u(n),uPID0 u(n),Ke(n)式中 称为比例项 PP - 24 - nTu(n),Ke(i) 称为积分项 ,IPTi,0I TDu(n),Ke,,(n),e(n,1) 称为微分项 DPT 三、常用的控制方式 1、P控制 u(n),u(n),uP0 2、PI控制 u(n),u(n),u(n),uPI0 3、PD控制 u(n),u(n),u(n),uPD0 4、PID控制 u(n),u(n),u(n),u(n),uPID0 四、PID算法的两种类型 1、位置型控制――例如图2-5-3(1)调节阀控制,其表达式为公式2-12 n,,TTD (式2-12) ,,u(n),Ke(n),e(i),e(n),e(n,1),u,,,0PTT,0i,,I 2、增量型控制――例如图2-4-3(2)步进电机控制,其表达式为公式2-13 ,u(n),u(n),u(n,1) (式2-13) TTD,K,,e(n),e(n,1),Ke(n),Ke(n),,,2e(n,1),e(n,2)PpptTI 图2-16 数字PID 位置型控制示意图 图2-17 数字PID 增量型控制示意图 - 25 - 2.5.4 位置型PID算法的程序流程 一、位置型PID算法 1、位置型的递推形式,见公式2-14 (式2-14) u(n),u(n,1),,u(n),u(n,1),ae(n),ae(n,1),ae(n,2)012 2、位置型PID算法的程序流程――图2-18 只需在增量型PID算法的程序流程基础上增加一次加运算Δu(n)+u(n-1)=u(n) 和更新u(n-1)即可。 二、对控制量的限制,见公式2-15 1、控制算法总是受到一定运算字长的限制 2、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不允许超过上(或下)极限 u(n),uu,minmin ,u,u(n),uu(n)u(n),,minmax (式2-15) ,uu(n),umax,max - 26 - 计算e(n) e(n)计算a0 e(n-1)计算a1 计算ae(n)+计算ae(n-1)01 计算ae(n-2)2 计算?u(n) 计算?u(n)+u(n-1) e(n-1)?e(n-2) e(n)?e(n-1) u(n)?u(n-1) 返回 图2-18 位置型算法流程图 本章小结: 在本章节中具体分析了车载逆变电源系统设计所基于的理论与原理;依次介绍了逆变的原理、H桥驱动电路、脉宽调制技术及其原理、正弦波脉宽调制技术的实现方法、PID控制原理和程序流程的相关内容。 在逆变原理的解说中以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为例,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公式的运用,逐步了解逆变的形式和原理,这就为接下来两章中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打下基础;介绍H桥驱动电路是为了将其与全桥逆变电路联系在一起。在第三章里面的控 - 27 - 制电路中涉及到控制芯片,所以在第二章里面说明了控制芯片产生SPM波,脉宽调制技术的实现问题。PID控制中详细介绍了模拟PID调节器和数字PID调节器.还介绍了PID的3个主要环节,比如: 1、比例环节:即时成比例地反应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t),偏差一旦产生,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小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能反应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的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节时间。 在介绍完车载逆变电源主要运用的原理后,我们开始进入有关车载逆变电源设计的硬件部分。 - 28 -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车载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指标 本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工频变压器的逆变电路 设计的逆变电源是通过脉宽调制芯片产生的脉宽调制信号用来驱动全逆变电路,产生低压交流信号,再经过工频变压器的升压,转换为所需要的220V交流电压。 电路框图如图3-1所示: 直流 脉宽调全桥逆 工频 交流电压 电压 制芯片 变电路 变压器 图3-1 基于工频变压器的逆变电路框图 此设计是采用了比较典型的逆变电路的变换方式将直流电压12V变换成220V的交流电压,即第一级采用直流/交流变换,通过对直流/交流全桥逆变电路各个桥臂MOS管通断的控制,把低压直流逆变为交流电压,再通过工频变压器把交流低压升压变成交流高压,然后通过滤波电路,滤出我们所需要的50Hz的频率交流电压,从而完成12V直流电压逆变成220V/50Hz的交流电压; 本次逆变电源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 控制电路的设计; 2) 直流/交流变换电路的设计; 3) 输出电压检测、输出电流检测; 4) 保护电路; 本逆变电源输入端为蓄电池(,12V,容量90A?h),输出端为交流电压(50Hz,220V)。其结构框图如图3-2所示。 - 29 - 12V蓄电池工频升压器全桥逆变交流电压 控制芯片驱动电路 电压检测 保护电路电流检测 负载 图3-2 逆变电源整体框图 如上图所示:主电路主要由控制电路、全桥逆变、驱动电路、工频升压、电流检测、电压检测、工频LC滤波电路等部分组成。 本设计对逆变电源的要求有: 1、环境温度:-25?- +40? 2、海拔高度:?3000m 3、输入 12VDC 4、额定输出电压:Vo=220VAC 5、输出有电压、电流保护 6、额定输出功率:200W 3.2 控制电路 3.2.1 PIC16F73及其应用 PIC16F73是Microchip生产的高性能8位RISCMCU,该款单片机的工作频率为20MHz。内有4K程序存储器、192bytes数据寄存器、11个中断器、3个定时器/计数器、两个CCP模块。PIC16F73的外部资源:该单片机有28个引脚,去掉电源、复位、振荡器等。共有22个可复用的IO口。其中第12、13脚是CCP输出口。可输出最大分辨率达10BIT的可调PWM信号,另外AN0-AN4共5路8位A/D模数转换输入口,可提供检测外部电路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还有一个外部中断输入脚, - 30 - 可处理突发事件。如下图所示3-3: IC1 128VppRB7227RA0RB6326RA1RB5425RA2RB4524RA3RB3623RA4RB2722RA5RB1821VssRB0920OSC1Vdd1019OSC2Vss1118RC0RC71217RC1RC61316RC2RC51415RC3RC4 PIC16F73 图3-3 集成芯片PIC16F73管脚图 (一)PIC16F73的性能参数: PIC16F73是嵌入式微控制器,其核心处理器:PIC ;除程序跳转指令需要两个周期外所有指令都是单周期指令,以时钟输入为 DC-20MHZ的频率作为工作速度,具有8K*14字的ROM程序存储器和368*8字节的数据存储器,具有8级深的硬件堆栈、直接、间接和相对模式寻址。 (二)PIC16F73的内部结构图 从图3-2-1(2)中可以看出,PIC16F73系列单片机是14位的指令宽度、8位的数据宽度、13位的指令计数器、7位的直接地址、9位的RAM地址,有4096字的程序存储器、192字节的数据寄存器,图中的箭头表示数据流的方向,指令解码和控制决定上电延迟寄存器、振荡器起振定时器、上电复位定时器、看门狗定时器的动作。另外还有3个定时器、5通道8位A/D转换模块、2个CCP模块、同步串行接口、USART和22个I/O端口等。硬件堆栈深度为13位8级。振荡的频率范围在DC~20Hz之间。 PIC16F73芯片引脚设计中采用双列直插的28脚封装形式。 - 31 - 图3-4 集成芯片PIC16F73内部结构图 - 32 - 3.2.2 控制芯片的工作特性 控制芯片的结构图如图3-5所示: IC1VCC 128VppRB7C19227RA0RB6C20326RA1RB5425RA2RB4R20524RA3RB34K7623RA4RB2722RA5RB1821VssRB0920OSC1Vdd+241019OSC2VssVCC1118RC0RC7U6A 11217RC1RC6R50U6B 31316RC2RC5IC1 410KIC3 111415RC3RC4 PIC16F883 C26R47 20MHZ10uF1K C36C35 图3-5 控制芯片结构图 一、晶振电路 晶振是石英振荡器的简称,晶振分为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两种,其作用是在电路产生震荡电流,发出时钟信号。它是时钟电路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向IC等部件提供基准频率,它就像个标尺,工作频率不稳定会造成相关设备工作频率不稳定,自然容易出现问题。由于制造工艺不断提高,现在晶振的频率偏差、温度稳定性、老化率、密封性等重要技术指标都很好,已不容易出现故障,但在选用时仍可留意一下晶振的质量。PICl6F74芯片中的晶振电路的频率是20MHZ,确保芯片能正常工作。电容C35和C36起到滤波作用为了得到稳定的工作频率。 二、复位电路 - 33 - 复位电路是为确保微机系统中电路稳定可靠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复位电路的第一功能是上电复位。一般微机电路正常工作需要供电电源为5V?5%,即4.75,5.25V。由于微机电路是时序数字电路,它需要稳定的时钟信号,因此在电源上电时,只有当VCC超过4.75V低于5.25V以及晶体振荡器稳定工作时,复位信号才被撤除,控制电路开始正常工作。 3.3 驱动电路 3.3.1 IR2110简介及其应用 IR2110是IR公司生产的大功率MOSFET和IGBT专用驱动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对MOSFET和IGBT的最优驱动,兼有光耦隔离和电磁隔离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快速完整的保护功能,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减少电路的复杂程度。是中 6 小功率变换装置中驱动器件的首选。IR2110芯片的管脚如图3- IC3 87NCHO96VDDVB105HINVS114SDNC123LINVCC132VSSCOM141NCLO IR2110 图3-6 IR2110芯片的管脚图 IR2110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图中HIN和LIN为逆变桥中同一桥臂上下两个功率MOS的驱动脉冲信号输入端。SD为保护信号输入端,当该脚接高电平时,IR2110的输出信号全被封锁,其对应的输出端恒为低电平;而当该脚接低电平时,IR2110的输出信号跟随HIN和LIN而变化,在实际电路里,该端接用户的保护电路的输出。HO和LO是两路驱动信号输出端,驱动同一 - 34 - 桥臂的MOSFET。 VB高VDD电欠电压平检测R Q转 换R 脉冲滤R QHOS S波/VDDV电平CCHIN转换器 脉冲VS放大 SDVCC V/DD欠电压V电平CCLIN检测转换器LOSR QV延时SS COM 图6 IR2110内部框图 IR2110的自举电容选择不好,容易造成芯片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VB和VS之间的电容为自举电容。自举电容电压达到8.3V以上,才能够正常工作,要么采用小容量电容,以提高充电电压,要么直接在VB和VS之间提供10,20V的隔 μF的自举电容。 离电源,本电路采用了1 为了减少输出谐波,逆变器DC/AC部分一般都采用双极性调制,即逆变桥的对管是高频互补通和关断的。 在功率变换装置中,根据主电路的结构,其功率开关器件一般采用直接驱动和隔离驱动两种方式。采用隔离驱动方式时需要将多路驱动电路、控制电路、主电路互相隔离,以免引起灾难性的后果。隔离驱动可分为电磁隔离和光电隔离两种方[13]式。 - 35 - 光电隔离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存在共模抑制能力差,传输速度慢的缺点。快速光耦的速度也仅几十kHz。电磁隔离用脉冲变压器作为隔离元件,具有响应速度快(脉冲的前沿和后沿),原副边的绝缘强度高,dv/dt共模干扰抑制能力强。但信号的最大传输宽度受磁饱和特性的限制,因而信号的顶部不易传输。而且最大占空比被限制在50,。而且信号的最小宽度又受磁化电流所限。脉冲变压器体积大,笨重,加工复杂。 凡是隔离驱动方式,每路驱动都要一组辅助电源,若是三相桥式变换器,则需要六组,而且还要互相悬浮,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随着驱动技术的不断成熟,已有多种集成厚膜驱动器推出。如EXB840/841、EXB850/851、M57959L/AL、M57962L/AL、HR065等等,它们均采用的是光耦隔离,仍受上述缺点的限制。美国IR公司生产的IR2110驱动器,它兼有光耦隔离(体积小)和电磁隔离(速度快)的优点,是中小功率变换装置中驱动器件的首选品种。 IR2110采用HVIC和门锁抗干扰CMOS制造工艺,DIP14脚封装。具有独立的低端和高端输入通道;悬浮电源采用自举电路,其高端工作电压可达500V,dv/dt=?50V/ns,15V下静态功耗仅116mW;输出的电源端(脚3,即功率器件的栅极驱动电压)电压范围10,20V;逻辑电源电压范围(脚9)5,15V,可方便地与TTL,CMOS电平相匹配,而且逻辑电源地和功率地之间允许有?5V的偏移量;工作频率高,可达500kHz;开通、关断延迟小,分别为120ns和94ns;输出峰值电流为2A。 3.3.2 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高端侧悬浮驱动的自举原理(如下图3-7所示): IR2110驱动半桥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C1,VD1分别为自举电容和自举二极管,C2为VCC的滤波电容。假定在S1关断期间C1已经充到足够的电压(VC1 VCC)。 当HIN为高电平时如图4.19 :VM1开通,VM2关断,VC1加到S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C1通过VM1,Rg1和栅极和源极形成回路放电,这时C1就相当于一个电压源,从而使S1导通。由于LIN与HIN是一对互补输入信号,所以此时LIN为低电平,VM3关断,VM4导通,这时聚集在S2栅极和源极的电荷在芯片内部通过Rg2迅速对地放电,由于死区时间影响使S2在S1开通之前迅速关断。 当HIN为低电平时如图4.20:VM1关断,VM2导通,这时聚集在S1栅极和源 - 36 - 极的电荷在芯片内部通过Rg1迅速放电使S1关断。经过短暂的死区时间LIN为高电平,VM3导通,VM4关断使VCC经过Rg2和S2的栅极和源极形成回路,使S2开通。在此同时VCC经自举二极管,C1和S2形成回路,对C1进行充电,迅速为C1补充能量,如此循环反复。 R56R24 20K IC3D11VCCD987NCHO96VDDVBU7A 3105T51N4148HINVSIC1 14114+151N4007SDNCU7B 4123LINVCCD121321N4148VSSCOM141R43NCLO IR2110R5720K R5820K IC6 D10VCC87R39NCHO96VDDVBD13UC7 101051N4148HINVS114+151N4007SDNCU7D 11123LINVCCD141321N4148VSSCOM141R41NCLO IR2110R59 20K 图3-7 IR2110自举电路图 3.4 全桥逆变电路 DC/AC电路结构如图所示,该变换电路为全桥桥式电路。电路中各输入输出波形如图3-8所示: 由集成芯片PIC16F73产生的50Hz正弦波经过整形电路得到正弦波脉冲(SPWM)分别由PIC16F73的高输出端和低输出端输出。其高端和低端输出的两列波形图3-9 - 37 - (a)中的和。其中,采用IGBT作为功率开关管。 VVANBN TX516全桥逆变电路 C16 4.7uF47 R24R39IC3 5D1320K20KR21R38 T5T64040IRF3205IRF3205 +12 C17C18 3300uF3300uFIC6 5R43R41 20K20KR42R40D12T8T74040IRF3205IRF3205D14 图3-8 DC/AC转换电路图 由于IGBT寄生电容和线路寄生电感的存在,同一桥臂的开关管在开关工作时相互会产生干扰,这种干扰主要体现在开关管门极上。如图3-8实际电路中,IR2110的输出推挽电路,这个电压尖刺幅值随母线电压VB、VS和负载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可能达到足以导致T2瞬间误导通的幅值,这时桥臂就会形成直通,造成电路烧毁。 同样地,当T2开通时,T1的门极也会有电压尖刺产生。带有门极关断箝位电路的驱动电路通过减小RS和改善电路布线可以使这个电压尖刺有所降低,但均不能达到可靠防止桥臂直通的要求。本文将提出一种门极关断箝位电路,通过在开关管驱动电路中附加这种电路,可以有效地降低上述门极尖刺。门极关断箝位电路由MOSFET管MC1和MC2,MC1门极下拉电阻RC1和MC2门极上拉电阻RC2组成。实际上该电路是由MOSFET构成的两级反相器。当MC1门极为高电平时,MC1导通,MC2因门极为低电平而关断,不影响功率开关管的正常导通;当MC1门极为低电平时, - 38 - MC1关断,MC2因门极为高电平而饱和导通,从而在功率开关管的门极形成了一个极低阻抗的通路,将功率开关管的门极电压箝位在0V,基本上消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电压尖刺。在使用这个电路时,要注意使MC2D、S与功率开关管GE间的连线尽量短,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功率开关管门极寄生电感和电阻。 在电路板的排布上,MC2要尽量靠近功率开关管,而MC1,RC1和RC2却不必太靠近MC2,这样既可以发挥该电路的作用,也不至于给电路板的排布带来很大困难。可以看到在门极有一个电压尖刺,这个尖刺与门极脉冲的时间间隔刚好等于死区时间,由此可以证明它是在同一桥臂另一开关管开通时产生的。此时电压尖刺基本消除。通过实验验证,该电路确实可以抑制和消除干扰,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a) FB1 (b) FB2 HO LO (c) 图3-9 正弦波脉冲调制波形图 - 39 - 3.5 检测与保护电路 3.5.1 电压互感器工作原理和技术特性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测量,但一般的测量的保护装置不能直接接入依次高压设备,而需要将一次系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低电压和小电流,供给测量仪器和保护装置使用。执行这些变换任务的设备,最常用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互感器,进行电压转换的是电压互感器,(Voltage transformer),简称为PT,而进行电流转换的互感器为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简称为CT。 在本次车载逆变电源系统设计中也采用了电压互感器,如下图3-10所示; 图3-10 电压互感器原理图 电压互感器的构造、原理和接线都与电力变压器相同,差别在于电压互感器的容量小,通常只有几十或几百VA,二次负荷为仪表和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基本上是恒定高阻抗。其工作状态接近电力变压器的空载运行。 电压互感器的高压绕组,并联在系统一次电路中,二次电压U与一次电压成比2 例,反映了一次电压的数值。一次额定电压U,多与电网的额定电压相同,二次IN 3额定电压U2,一般为100V、100/V、100/3V。 N 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绕组额定电压之比,称为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变比K,则N如公式3-1所示 - 40 - UU1N11N K=?? (式3-1) NU2N2U2N 式中 N、N——电压互感器原、副绕组的匝数 12 由式(3-1)知,若已知二次电压U的数值,便能计算出一次电压U的近似值,21为公式3-2所示 U=kU(式3-2) 1N2 由于电压互感器的原绕组是并联在一次电路中,与电力变压器一样,二次侧不能短路,否则会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烧毁电压互感器。同样,为了防止高、低压绕组绝缘击穿时,高电压窜入二次回路造成危害,必须将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铁心及外壳接地。 3.5.2电压检测电路 电压检测电路如图3-11所示: TX6Q5CON1 1161 R4442142 7.2KCON1 3473R45 1K3 稳压反馈点IC1 3 R48 C201.2k 10uF 电压检测电路 图3-11 电压检测电路 从CON1和CON2两端引入输出的220V AC电压,经过TX6降压变压器的降压作用、R44、R45、R48的分压作用,得到一个分压,将得到的电压输入到PIC16F73 - 41 - 的引脚3,;当电路处于正常情况下,1、3引脚之间的电压作为检测电压的基准电压,如果输出电压高于220V,经过降压变压器后电压也会略高一些,即输入引脚3与引脚1之间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输出为高电平,则控制芯片PIC16F73就会停止工作。同理,如果输出的电压低于220V,便会使输出为低电平,控制芯片PIC16F73就会停止工作,同时停止全桥逆变的运行。 3.5.3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在测量交变电流的大电流时,为能够安全测量在火线(或地线)上串联一个变压器(接在变压器的输入端),这个变压器的输出端接入电流表,由于输入线圈的匝数小于输出线圈的匝数,因此输出电流小于输入电流(这时的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但是由于变压器是串联在电路中所以输入电压很小,输出电压也 -11所示。 不大),电流互感器就是升压(降流),如下图3 电流互感器的结构较为简单,由相互绝缘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心以及构架、壳体、接线端子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与变压器基本相同,一次绕组的匝数(N1)较少,直接串联于电源线路中,一次负荷电流()通过一次绕组时,产生的交变磁通感应产生按比例减小的二次电流();二次绕组的匝数(N)较多,与仪表、继电2 器、变送器等电流线圈的二次负荷(Z)串联形成闭合回路,见图3-12。 图3-12 普通电流互感器结构原理图 - 42 - 由于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有相等的安培匝数,IN=IN,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1122 比:。电流互感器实际运行中负荷阻抗很小,二次绕组接近于短路状态,相当于一个短路运行的变压器。 3.5.4 电流检测电路 (一)电流检测电路如图3-13所示,它监测逆变器的电流状况,如果输出的电流低于预设,保护电路开始工作,使控制器PIC16F73的引脚9、引脚10 关断端输出为高电平,停止驱动信号输出。并使继电器动作,断开电路。 电流采样由电流互感器T2完成,电流互感器的原边直接串联在逆变电源的输出端,原边的工频电流会在副边感应产生出感应电流。该感生电流经过整流滤波之后通过分压电阻R46、R49转化为电压信号,然后将该电压信号输入到电压比较器U2A的反向端,通过与正向端的基准电压比较来输出相应的电平信号,该电平信号 [19]输入驱动芯片IR2110的控制端实现对电路的保护功能。 TX216RLY2 6Q11 2412447TX5 1R4631K 3 IC1 2 C19R49 10uF680 电流检测电路 图3-13 电流检测电路图 - 43 - 3.5.3输出保护电路 输出保护电路的结构如图3-14所示。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继电器串联在输出电压的线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得高电平时,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导通,电磁铁得电吸合;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这样输出电路导通;相反,如果三极管集电极呈现为低电平时,则三极管截止;常开触点复位,导致输出电路断开,这样输出电路断开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 RLY2 TX2 6 CON1 3 d2+15 24VSPDT Q6 q6 过流保护点,2V慢保护4V快保护R18IC1 15 4K7 继电器动作电路 图3-14 输出保护电路图 - 44 -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研究车载逆变电源的硬件设计部分,在文中依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概括出车载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指标: 此设计是采用了比较典型的逆变电路的变换方式将直流电压12V变换成220V的交流电压,即第一级采用直流/交流变换,通过对直流/交流全桥逆变电路各个桥臂MOS管通断的控制,把低压直流逆变为交流电压,再通过工频变压器把交流低压升压变成交流高压,然后通过滤波电路,滤出我们所需要的50Hz的频率交流电压,从而完成12V直流电压逆变成220V/50Hz的交流电压; 其次,依次以解说控制芯片PIC16F73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基础确定了控制电路,再次以了解芯片IR2110的自居电路为驱动电路和单相全桥逆变为核心来作为组成硬件部分的重要基础。 最后,硬件电路的设计少不了监测和保护电路,在说明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原理及工作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控制芯片,由控制芯片来让保护电路中的继电器动作,完成保护过程。 - 45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图 全数字化逆变电源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1所示,在主程序中主要对各模块进行初始化,系统初始化主要配置头文件和设置系统时钟频率,变量初始化主要给各变量分配地址空间和赋初始值,存正弦数据表以备中断子程序中计算标准正弦信号时调用,接下来还有事件管理器模块B初始化,ADC模块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DSP程序进入死循环,循环等待中断发生,如果定时器3周期中断发生则进入中断子程序。 三环中断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1所示,当定时器3周期中断发生时,找到中断入口地址,然后加上偏移量,进入中断子程序中。电压有效值最外环:读出AD通道电压有效值反馈量Uf(k),求出给定数字量U8 (k)与Uf(k)的偏差量,对偏差量采用积分分离控制算法,经调节器调节后的偏差量必须限幅以保证调制度M <1,计算调制度M,调用正弦数据表, ,计算标准正Vg,[T3PR/2,(T3PR/2)*sin(2π*I/N)]弦信号中心值,此时标准正弦信号中心值与反馈电压信号玲的中心值不一致,必须把标准正弦信号中心值上移583个数字量才能保证两者中心值一致;电压瞬时值外环:读取瞬时值电压反馈量Vj(k),求出中心值上移后的基准正弦信号与V} (k)的偏差量,对偏差量进行P调节,此时调节器输出是中心值为零的正弦信号,故必须加上2048才能保证中心值与电流瞬时值反馈信号中心值一致;电流瞬时值内环:取电流瞬时值反馈量If(k),求中心值上移后的电压瞬时值调节器输出信号与,I f (k)的偏差量,偏差量进行调节,为了保证信号波中心值与三角载波中心值一致,电流瞬时值调节器的输出量必须加上1465个数字量,经限幅程序限幅,限幅后的数字量赋给比较寄存器比较生成SPWM波。 - 46 - 开始 变量初始化 存正弦 数据表 初始化事件管 理模块 初始化 ADC模块开启中断 NO 中断等待定时器3周期中断是否发生 进入中断子程序图 4-1 主程序流程图 - 47 - 取电压瞬间值反 进入中断馈量,(,) 计算基准电压与保护现场瞬时值反馈量偏 差,(,) 读给设定值 Ug(k)与采样值,控制器Uf(k) 计算电压给定与e'(k),e'(k),,反馈量偏差e(k),数字量, 计算基准正弦与|e(k)|?ζ电压瞬时值反馈,,量偏差,(,) PI控制器计算偏差 ,控制器 计算占空比生成 输出限幅,,,,波,控制器 计算调制度M及e'(k),e'(k), 基准正弦信号V恢复现场数字量, 基准正弦信号 输出限幅Vg=Vg+数字量1中断返回 图4-2 中断流程图 4.2 中断程序设计 后级逆变电路开关管的驱动波形均在系统中断服务程序中产生。本系统的基准正弦波频率为50 Hz,0,π,2正弦波对应的时间为5 ms,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通过判断输出波形所在象限读取基准正弦波表中的相应脉宽值,放入 CCPRlL寄存器中,通过RB3,CCPl,P1A引脚输出PWM输出信号,RB5,P1B引脚输出互补的PWM输出 - 48 - 信号,控制相应的开关管通断,从而实现SPWM电压输出,具体流程图如图4-3所示。 中断服 务程序 是否在,o之间0~80 ,,,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输出低电平,,,输出高电平 是否在,,是否在,,,,,,,,,,,之间,,之间 正序读取正弦波表正序读取正弦波表正序读取正弦波表值正序读取正弦波表值并收入,,,,值并收入,,,,并收入,,,,,,值并收入,,,, ,,控制脉宽输出,,控制脉宽输出控制脉宽输出,,控制脉宽输出 图4-3 中断程序流程图 本章小结: 在本章主要设计内容:车载逆变电源系统的主程序图和中断程序设计。 本系统的主程序主要完成寄存器和变量的初始化、基准正弦波表的产生,系统异常状态判断和进行PI调节以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等工作,SPWM脉宽调节工作将在软件定时中断子程序中执行。 在主程序中主要对各模块进行初始化,系统初始化主要配置头文件和设置系统时钟频率,变量初始化主要给各变量分配地址空间和赋初始值,存正弦数据表以备中断子程序中计算标准正弦信号时调用,接下来还有事件管理器模块B初始化,ADC模块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DSP程序进入死循环,循环等待中断发生,如果定时器3周期中断发生则进入中断子程序。 - 49 - 总 结 本文设计了一款高性能的车载逆变电源。该电源采用的是比较经典的两级变换的方式,即第一级是运用直流/直流的变换方式,第二级是运用直流/交流的变换方式。在该高性能车载逆变器中采用中间直流环节的高频变压器式逆变电源系统结构,它由高频变压器升压、整流滤波、高频SPWM逆变和高频滤波输出组成。因它工作在高频情况下,可使变压器、滤波电容、电容的体积及重量减小,噪声降低,反应速度提高。其中的高频SPWM由集成芯片构成的纯硬件电路来产生,避免了使用单片机而需要大量计算和编程的麻烦。该逆变器的主要功能是把汽车上的蓄电瓶提供的12V直流电压变换成电器所需要的220V/50Hz的交流电,来对我们车上的一些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方便我们的出行。本设计具有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基本能够满足实践需求。而且本设计采用高频逆变方式,具有噪声降低、反应速度提高以及电路调整灵活的优点。设计符合逆变电源小型化、轻量化、高频化以及高可靠性、低噪声的发展趋势。 本设计采用纯硬件调制的的方法,极大地避免了使用单片机而需要的大量计算以及编程的麻烦,充分运用集成脉冲调宽芯片使电路大大简化,而且使电路的调试更加简单。然后根据设计目标从系统总体的设计方案和结构框图入手,再根据各模块的功能进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主要器件的选择,设计出来的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优点。 - 50 - 参 考 文 献 [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3—67 [2] 胡宴如, 耿苏燕. 高频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8—79 [3] 李小坚, 赵山林, 冯小君, 龙怀冰. Protel DXP 电路设计与制版实用教程 (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65—93 [4] 周志敏, 周纪海, 纪爱华. 现代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设计及应用[M].北京:人 民邮电出版社,2005.124-147 [5] 康华光, 陈大钦.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9.101-128 电路(第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1-350 [6] 邱关源. [7] RCA Silicon Power Circuit Manual.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1969 .272-278 [8] E.W.Pappenfus. Single-Sideband Principles and Circuits.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4.35-37 [9] Trivedi M.,John V.,Lipo T.A.,Shenai K..Internal dynamics of IGBT under fault current limiting gate control[C].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er -ence 2000. 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2000 IEEE, 2000,5:2903,2908. [10] Du T.Mouton H.,Enslin,J.H.R.A resonant turn-off snubber for high power IGBT converters[C]. Industrial Electronics, 1998,Proceedings ISIE′98.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1998,2:519,523. [11] 王志良.电力电子新器件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93- 120 [12] 李爱文,张承慧.现代逆变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4-67 [13] 丁浩华.带电流和短路保护的IGBT驱动电路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J],199 -7,31(1). [14] 周志敏, 周纪海. 开关电源实用技术设计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社, - 51 - 2003,8.23-46 [15] 张占松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44-52 [16] 王英剑. 新型开关电源实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13-32 [17] 李锃, 胡敏,邓焰. 一种修正正弦波输出逆变电源的设计[J].机电工程.20 -08,25(1):220-223. [18] 李政, 单庆晓. 一种低成本的车载逆变电源.电源技术应用[J]. 2004,7 (7):431-435 [19] 都永超,朱汉林. 12V/220V车载逆变电源实用制作技术[J].无线电,2005, (11):14-18. [20] Stanley Gerald R. Bradshaw Kenneth M(Precisi0n DC— to—AC Power Conversion by Optimization of the Output Current Waveform-- The Half Bridge Revisited【J】 - 52 - 附录1: 车载逆变电源系统原理图 RLY2TX216RLY2 6TX2 6Q11CON1 3TX6Q5CON1 116U812412447TX5 1+12MC78M05CTvccR44R52421R46d21342+153Vin+5V7.2K1K68CON1 34724VSPDT33R45IC1 2Q61KC29C33C343G100uF0.1uF0.1uFq6NIC1 3稳压反馈点C19DR49过流保护点,2V慢保护4V快保护2R1810uF680IC1 15R48C201.2k4K710uF提供芯片电源 R56TX516R24全桥逆变20KC16IC3D11VCCIC1D9VCC4.7uF4787NCHO12896VppRB7R24R39VDDVBC19227IC3 5U7A 3105T51N4148RA0RB6HINVSC20326D13IC1 14114+151N4007RA1RB520K20KSDNC425U7B 4123RA2RB4R21R38R20LINVCCD125241321N4148RA3RB3VSSCOM4K7623T5T6141R43RA4RB24040NCLO722IRF3205IRF3205RA5RB1821IR2110VssRB0R5720K920+12OSC1Vdd+241019OSC2VssR5820KVCC1118C17C18RC0RC7U6A 112173300uF3300uFRC1RC6R50IC6IC6 5U6B 31316RC2RC5R43R41D10IC1 410KIC3 111415VCC87R39RC3RC4NCHO9620K20KVDDVBD13PIC16F883UC7 101051N4148R42R40HINVSD12114+151N4007C26SDNCR47T8T7U7D 111234040LINVCC20MHZ10uFD141K1321N4148IRF3205IRF3205VSSCOMD14141R41NCLOC36C35IR2110R59 20K con3双色二极管 按键指示灯板R25con12+12con1U6B1K4con2con4TX 4U6AR5313IC1 13349IC1 14IC1 2847k127210IC6 10IC1 12122IC1 27TX 123183IC3 10IC1 26374141IC1 25R55R284C39U7C7414IC1 2447KU7A40815C374081IC1 23220VAC输出1K6con11IC1 2217468134IC3 12IC1 19911IC6 125R371012R54C40R60U7B47K1K4081U7D147K4081C38题目车载逆变电源系统研究C32K卢 静薛 鹏姓名纸型B4指导教师0.1uF日期2012年6月文件E:\毕业论文\原理图 - 53 - 附录2: 车载逆变电源系统的元器件清单 元件名称 型号/数值 数量 R1 20K 1 R2 R7 R8 R13 R18 R29 R30 10K 7 R3 36K 1 R4 200 1 R5 39K 1 R6 4.3K 1 R10 100 1 R11 R12 R37 R28 R35 R36 R37 R38 R39 R40 1k 10 R14 R16 4K 2 R15 R17 100 2 R21 R33 R34 10K 3 R22 R23 10K 2 R24 100K 1 R31 R32 1K 2 R41 100K 1 R42 4.7K 1 C1 100pF 1 C2 4700PF 1 C3 2200UF 1 C4 10UF 1 C5 220pF 1 C6 100pF 4 - 54 - C7 0.67UF 1 C8 2200pF 1 C9 5pF 1 C10 C11 C12 C13 C14 C15 10uF 6 C16 0.1uF 1 D1 D2 D3 D4 D5 D6 D12 D13 D14 1N5401 9 D7 D8 D9 D10 1N914 4 D11 1N5239 1 D15 1N5240A 1 Q1 Q2 Q9 Q10 2N3904 4 Q3 Q4 IRF650A 2 Q5 Q6 Q7 Q8 IRF820A 4 U1A U2A U3A U4A U5A TL-022C 5 IC1 TL494 1 IC2 ICL8038 1 IC3 SG3525A 1 IC4 IC5 IR2110 2 - 55 -
/
本文档为【车载逆变电源研究 毕业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