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庐山实习报告

2017-10-07 47页 doc 374KB 1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835

暂无简介

举报
庐山实习报告庐山实习报告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庐 山 实 习 论 文 院系 : 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 : 国土资源管理与规划 学号 : 本科生 : 实习时间 : 2012/9/13至2012/9/20 完成时间 : 2012年10月8日 第 - 1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目 录 一、实习目的…………………………………………………………3 二、实习时间…………………………………………………………3 三、实习路线…………………………………………………………3 ...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庐 山 实 习 论 文 院系 : 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 : 国土资源管理与规划 学号 : 本科生 : 实习时间 : 2012/9/13至2012/9/20 完成时间 : 2012年10月8日 第 - 1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目 录 一、实习目的…………………………………………………………3 二、实习时间…………………………………………………………3 三、实习路线…………………………………………………………3 四、实习地点…………………………………………………………4 五、实习工具…………………………………………………………4 六、庐山简介…………………………………………………………4 七、庐山综合实习内容……………………………………………5 ,一,地质地貌实习 ……………………………………5 ,二,庐山水文实习……………………………………18 ,三,气候植被实习……………………………………21 ,四,庐山土壤实习……………………………………31 八、实习………………………………………………………35 第 - 2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地观察和研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了解庐山的地质地貌概况,气象条件,植被土壤状况以及水文、人文特色,弄清各种所见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科学成因、发育发展历史,并能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大致预测,为保护和改良自然资源及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提出适宜的措施和对策;培养崇尚科学、实事求是、领悟文化、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锻炼和提高野外考察工作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 通过野外实习,验证、巩固、扩大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地理野外调查的观察、分析、判断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通过沿途欣赏庐山优美的自然风光,陶冶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实习时间 2012年9月13日至2012年9月20日 三、实习路线 日期 星期 天气 地点 9月13日 星期四 大雨 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御碑亭 9月14日 星期五 晴 牯牛背、汉口峡、大月山、植物园、含鄱口 9月15日 星期六 晴 阳明小道、龙首崖、黄龙潭、黄龙寺、大校 场谷地、博物馆 9月16日 星期天 晴 三叠泉、五老峰 9月17日 星期一 晴 专业实习 9月18日 星期二 晴 秀峰 9月19日 星期三 晴 沙山、观音桥 9月20日 星期四 晴 鄱阳湖滨 第 - 3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实习路线图 四、实习地点 江西庐山(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 五、实习工具 罗盘、地质锤、铁锹、测绳、样品采集袋、野外簿、铅笔 六、庐山简介 庐山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江西省九江市南部,包括九江市、庐山和庐山南北部的星子县、九江县的大部分,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区内有著名的庐山中山山地、山前丘陵和滨水平原,特有“吴头楚尾”“三省交会”的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 ?45′之间,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是座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 第 - 4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米,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米,属中山类型,。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具有中山地地貌 特征,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点,使庐山的自然地理结构和地理环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庐山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全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我国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级名山庐山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它虽不居“五岳”之列,却有“庐岳”之称。在我国的众多名山中,庐山的名称最多,先后有匡山、庐岳、匡庐、庐阜、康山等十余名。庐山一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山海经》称庐山为天子障。汉朝时匡续先生隐居于此又称匡山,宋朝因避讳改称康山,辛亥革命后诸名均废,仍称庐山。 同时,庐山历史悠久,形成众多典型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地质景观,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过古代宗教圣地的局部开发,近代避暑胜地的有目的的开发,解放后疗养基地的多头开发,改革开放后旅游胜地的全面开发四个阶段后,现已形成宗教文化,理学文化,建筑文化全面发展的文化格局。 庐山一直以来是很多高等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和地质地貌专业学生的野外考察实习基地,我院今年于9月13日——9月20日对庐山进行为期八天的地理、地貌、人文、气候、植被、土壤野外综合调查,掌握庐山的整体地理情况,并对其局部典型小气候进行考察。 第 - 5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七、庐山综合实习内容 地质、地貌实习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 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 高1474米。山体四周以悬崖峭壁与断陷的丘陵、岗地、湖泊、冲积平原截然分 开,成为一座相对高度达1200——1400m的中山地貌。山体内的褶皱、断层、个 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 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 都很明显。从大地构造方面看,庐山位于 准阳山字型构造弧顶东侧,庐山的南部为 江南古陆(花岗岩),在南北向强大的挤 压力下,使庐山地区产生了NE——SW和 NW——SE向两组断裂及一系列褶皱构 造,尤其是断裂构造对庐山的地貌发育影 响深刻,庐山山体即是沿NE——SW向的温 泉正断层和莲花洞正断层抬升而成的(如 右图所示)。 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 五老峰断块山 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 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 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 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 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其 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 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带为界, 将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出露前震 第 - 6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旦系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由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组成,因易受风化,故山峰略呈浑圆状。庐山内的褶曲,有背斜及向斜两列,大的构造单位即三背两斜。其中三背分别为:五老峰单斜山,大月山背斜山,虎背岭单斜山。两斜分别为:青莲寺向斜谷,东谷向斜谷(如72图所示)。庐山地区是一个古老的陆块,在杨子准地台的南缘。准地台比较稳定,中的庐山地区前期下沉,后期缓慢上升。 (1)虎背岭单斜山:虎背岭第十较平稳,为五岭中的最北岭。属于构造 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 该断层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 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2)大校场及西谷次成谷:大校场在大月山和女儿城之间,西谷位于虎 背岭和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 而形成,地貌特别低下,故称为谷地。大校场谷地的形成有两种意见,一种 为冰川学说,另一种为泥石流学说。 (3)牯牛岭及女儿城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 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形成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此成山。山岭的 相对高度不大。牯岭的日照峰海拔为1310米。 (4)东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和牯岭之间,两谷地本 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 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 (5)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的控制,走向东北 ——西南,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大月山高1453米。 第 - 7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6)青莲寺向斜谷:位于大月山和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7)五老峰单斜山:因庐山正断层切进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到达1000米,向东北方递降,断层也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一)庐山山体的构造地貌 总体上为次生(或被动)构造地貌。按照构造地貌类型和空间模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断裂构造地貌;2褶曲构造地貌;3断层谷地貌;4节理构造地貌。 (1)断裂构造地貌 断裂构造地貌,即断块山,又称断层山,因地壳断裂上升而形成,是受断层控制的岩块,呈整体抬升或翘起抬升形成的山地。断块山地的山麓地带发育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块山按断层形式分为:地垒式断块山和掀斜式断块山。庐山由两侧的莲花洞大断裂和温泉大断裂处剧烈隆起抬升而成,山体受两侧大断裂控制,总体走向与大断裂走向一致。由于两侧大断裂向东北方向收敛,使庐山山体在平面上北东方向变窄。发育为断块山,整个山体表现为两侧边坡较陡峭,而山体顶部岭谷起伏较平缓的地貌特征。断块山以山体的一侧为下盘,相对上升,形成陡峭的断层崖。断块山的两侧发育一系列近于平等延伸的阶梯状正断裂,形成陡崖,在五老峰处十分明显。另外,局部地区的断裂也能造成峡谷地貌,典型的如剪刀峡。 从整体而言,庐山是一个地垒式的断块山。庐山的东南侧为温泉大断裂,西北侧为莲花洞大断裂,此二者构成庐山的两条边界大断裂。第四纪以来,庐山主要沿着两条边界断裂大量上升。山体手两侧大断裂控制,总体呈东北—西南向延 与大断裂走向相一致。由于边界断裂分别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收敛,因此,伸, 庐山山体在平面上呈中间宽两头尖的肾形。两条边界大断裂均表现为正断层,庐山主体以山体一侧为下盘相对上升,从而形成地垒式断块山,边界大断裂附近则形成陡峭的山崖(断层崖)陡坡。庐山山体抬升量以中部为最,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递减。尽管两侧的断层崖因不断崩塌后腿而已多不存在,但从山体顶部的 第 - 8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老地面可以判断:东南侧秀峰寺——海会一带抬升高度超过1000米左右,向东北端逐渐降低,最后降至山麓夷平面;西北侧石门涧——莲花洞一带的抬升高度也在1000米左右,也向东北方向递减,直至完全绝迹。 由于两侧的边界断裂分裂分别是由一系列断层组成的,受其控制,断块山的边坡山体也具有阶梯状发育的特点,表现为横向上从高到低呈现台阶状,纵向上为一层层近于等高的山岭此第有序排列。 (2)褶曲构造地貌 褶曲构造地貌主要发育在庐山北段。庐山北部的褶曲构造地貌形态是在 “三背两向”的控制基础之上,经后天剥蚀雕琢而成。由于其各个出露岩层抗风化剥蚀能力的差异,发育形态为多套背斜、向斜以及此成山、次成谷呈S型展布,在两侧则由于断裂的剪切发育为单斜山。其总的发育规律是:凡由艰硬的石英砂岩出露的地区均构成庐山高峻的山岭和陡峭的岩壁,凡是软弱的长石石英砂岩分布的地区往往被侵蚀成次生谷地和山间盆地;凡是纵向性断层经过的地区都形成了宽谷,而横向张性断层横切的地区均发育为陡峭的谷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分别有:虎背岭单面山——西谷次生谷——牯牛岭单面山——中谷向斜谷——女儿城单面山——大校厂次生谷——大月山背斜山——七里冲次生谷——蚱蜢岭次成山——青莲寺向斜谷——五老峰单面山。呈现出一系列NE——SW向的平行岭谷地貌。(如下图) 褶曲构造地貌中主要包括背斜山和单面山、向斜谷、次成山及次成谷。 大月山背斜山形成庐山北部地区的最高峰岭——大月山,背斜山发育典型, 第 - 9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形成完整。大月山背斜上由大月山背斜的核部构成,出露的地层主要是莲沱组下部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由于手背斜构造的控制,山体大致呈北东—西南向延伸;因中部上升量最大,故该背斜山分别向北东—西南端倾伏。 虎背岭背斜、五老峰背斜与大月山背斜的地质特征基本一致。虎背岭—大马颈一带的山体,主要是受虎背岭背斜控制形成,出露地层也是莲沱组下部石英砂岩和含砾石英砂岩,但是后来受莲花洞边界断裂的影响和剪刀峡谷地的切割背斜山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山体的东北端大华山一带,虎背岭被切割、侵蚀发育呈单斜山地貌;与此相类似,五老峰背斜受温泉断裂带抬升山体侵蚀后退以及白鹤涧谷地切割的影响,其东南翼被错开断落,断层崖被侵蚀后退,从而在五老峰—梭子岗一带发育形成庐山最典型的单斜山地貌。除此两个单斜山外,佛手岭、女儿城、蚱蜢岭等也是单面山,只是不够典型。 庐山北部共发育了两列典型的向斜谷,即东谷—王家坡谷地和青莲寺谷地。东谷—王家坡向斜谷构造线控制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因受剪刀峡断层错动的影响,在日照峰一带隆起,致使王家坡向斜谷和东谷向斜谷分别向东北、西南倾斜。青莲寺谷地也是受三叠泉向斜控制而形成的向斜谷,谷地在青莲寺一带发育最为典型,而出三叠泉向东北至明火山一带甚至出现地形倒置形成山岭。 在背斜构造的翼部,相间出露石英砂 岩组和长石石英砂岩组,在这个基础上发 育了次成山和次成谷。 (3)节理构造地貌 主要是指背斜核部的张节理和X节 理。节理切裂近水平面的硬岩层,局部发 生岩块崩落,而在陡坡上形成的洞或穴, 如佛手岩、仙人洞。如果背斜核部节理密 集发育,则尽管岩性坚硬,也会由于不断 的剥蚀二产生地形倒置的情况,如芦林湖。 近乎水平岩层受多组节理切割,岩块周围 龙首崖(典型层理构造) 被侵蚀崩塌中剩余部分而形成“塔状”地 貌,锦绣谷一侧清晰可见。如果横向节理 第 - 10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发育密集,则常会发育为横切背斜的峡谷,如汉口峡、锦绣谷、三叠泉及五老峰垭口,进一步为河流袭夺创造了条件。 (二)流水地貌 庐山自第三纪形成夷平面及之后被新构造运动切割抬升以来,遭受的长期的 流水作用,山上、山间、山麓不同地带形成不同的流水地貌和特征。 庐山河谷形态可分为4段:上段表现为宽谷,中段为宽谷中套有V 型谷,下段表现为峡谷,出山麓段大部分为深宽谷,个别为峡谷,上段与中段之 间形成裂点。 宽谷:多发育于软弱岩层上,适应地质构造,与地层走向一致,谷底宽浅, 其间多发育一、二级谷阶或平台,形态保存较好,谷地里普遍覆盖第四纪堆积物, 属于庐山抬升前的老谷地。西谷、东谷、大校场谷地、仰天坪以及七里冲-青莲寺谷地均属于宽谷。宽谷主要是在地势比较低缓、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在宽谷形成之时,庐山比现在低矮。 谷中谷:这是第四纪抬升山体中河谷常有的地貌形态。其地貌空间形态是宽谷中发育有V型谷地,河床底部纵剖面上两者相接处便是溯源侵蚀的旋回裂点,代表了山体第一次抬升后河谷溯源侵蚀切割山体的最高、最内部位;在裂点下的河谷横剖面上,两者的交汇处便形成谷肩。如大校场谷地出口处的谷中谷、王家坡一带的谷中谷、东谷庐山大厦一带的谷中谷等等。 峡谷:第四纪地壳上升,河流强烈下切,溯源侵蚀的产物。谷地深切,谷地陡峭,有的呈阶梯状。发育多级瀑布和裂点,显示幼年河谷的特征。如庐山垅谷地、石门涧谷地、三叠泉谷地。旋回裂点:是庐山第四纪山体上升,山麓河流的基准面相对下降,山间河流复活溯源侵蚀河床下切形成。间歇性的地壳抬升可形成不同期次的裂点,统一期的轮回裂点在山体谷地中发育高度大致相当,如代表庐山最早胎生的最早裂点像东谷裂点、大校场裂点等的海拔高度都是1000米左右,代表了庐山这一带的抬升高度。 构造裂点:是河谷下切中遇到横截河谷的断裂或节理密集带造成的裂点,由于此种裂点波折落差大常形成瀑布叠水,如乌龙潭瀑布、三叠泉瀑布、王家坡双瀑等。王家坡碧龙潭在王家坡向斜北西翼,宽27m,高差13m,为节理密集带,河流下切剥蚀,因在裂点上下方侵蚀速度不同,下部较快形成陡坎。量得地层产 第 - 11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状为135?25,一组节理产状为30?80。黄龙潭和乌龙潭处发育垂直于河床方向的横向张节理,陡坎下部节理密集,上部稀疏,下部比上部侵蚀迅速。陡坎落差2-3m。 构造回旋示意图 构造旋回示意图 综上所述 构造旋回示意图 1.宽谷是发育较成熟的老谷,主要是在地势比较低缓,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表明宽谷形成时,庐山比目前低矮。 2.峡谷是年轻的河谷,是地壳强烈上升引起的河流侵蚀而形成的。它表明在宽谷发育之后,庐山曾发生强烈抬升。 3.宽谷的高程和峡谷的切割深度向东北方向递减,反映庐山山体上升量向东北方向变小。 (四)冰川地貌: 庐山及其外围地区是否发生过冰川作用在学术界有过很大的分歧。有两种主流观点:以李四光院士为代表的冰川学派,以施雅风、李吉均院士为代表的泥石流学派。 李四光先生根据冰川遗迹,确定庐山在第四纪曾发生过三次冰川,并划分为三个冰期,即鄱阳湖冰期、大姑冰期和庐山冰期。其中鄱阳湖冰期为最老,庐山冰期为最新。鄱阳湖冰期到达山下,冰川作用遗迹,因受长期破坏而保留无几。大姑冰期亦到达山麓,形成冰讯,形状如肺叶。冰讯主要有五处:?谷山冰讯?白麓冰讯?莲花冰讯?东城冰讯?石门涧冰讯。李四光先生认为:山下的冰碛物,主要为大姑的产物。在冰碛物产生之前,又有冰水沉积环绕分布,他们与山上冰蚀地貌遥相呼应,因此,鲁山山上的冰蚀地貌 第 - 12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主要应有此期的冰川塑造。庐山上有若干地貌支持冰川学派,如:大拗冰斗、王家坡U型谷、窑洼冰窖等。庐山冰川活动仅限于山上东北部数处,而且庐山周围还有很多漂砾。 庐山冰期冰川活动仅次于山上东北部数处,在王家坡谷地留有前碛三、四道,并形成侧碛。冰川发育最盛时,有山麓冰川存在。山上,角峰、刃脊、冰斗、悬谷、冰川谷、冰窖等侵蚀地貌分布普遍,谷地亦出现谷中谷,侧碛垅,终碛垅等堆积地貌。山麓,有侧碛垅和终碛垅泥砾混杂堆积物及其地貌表现。名为“科学名山”。 (五)湖岸地貌: 庐山东麓紧邻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面广阔,由平原、丘陵地貌环绕。因此,湖湾、沙嘴、泻湖、湖滩、湖蚀崖、湖蚀柱、湖岸阶地等地貌发育良好。 (六)、风沙地貌 鄱阳湖湖滨地带,有一些主要由松散沙粒组成的岗岭和丘群,海拔高度多在40,50米,人们简称之为“沙山”。 沙山的分布有以下三个特点: 1.均分布于现代的江滨湖边地带 2.沙山砂层覆盖在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基岩或堆积物组成的、遭受过侵蚀切割得古地面上 3.多数沙山分布的地貌部位为一面靠山,一面临水,夹于山水之间呈带状展布 其成因与古地理环境的指示在学术界有差异,关于其成因历史上有水成和风成两种说法,更多人接认同风成说。沙山本身主要是由分选良好的黄色砂层组成,其间尤其是底部与上部夹有层数不一的细粉砂粘土夹层。沙山砂分选性较好,优于一般河流砂层,更接近风成砂的特点。砂山砂层的矿物万分主要有石英、电气石、红柱石、直闪石等。沙山砂层的沉积构造特征也证实了沙山的风成成因。一般认为沙山是晚更新世中晚其末次冰期的风沙堆积。 (七)地质罗盘仪 第 - 13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一、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 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如图5-1) 1—反光镜;2—瞄准觇板 3—磁针;4—水平刻度盘;5— 垂直刻度盘;6—测斜指示针 (或悬锤); 7—长方形水准 器;8—圆形水准器;9—磁针 制动器;10—顶针;11—杠杆; 12—玻璃盖;13—罗盘底盘 磁针 为一两端尖的磁性钢针,其中心放置在底盘中央轴的顶针上,以便灵活地摆动。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地磁场吸引力不等,产生磁倾角。为使磁针处于平衡状态,在磁针的南端绕上若干圈铜丝,用来调节磁针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来区分指南和指北针。 磁针制动器 是在支撑磁针的轴下端套着的一个自由环,此环与制动小螺纽以杠杆相连,可使磁针离开转轴顶针并固结起来,以便保护顶针和旋转轴不受磨损,保持仪器的灵敏性,延长罗盘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 分内(下)和外(上)两圈,内圈为垂直刻度盘,专作测量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为0?,分别向两侧每隔10?一记,直至90?。外圈为水平刻度盘,其刻度方式有两种,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随不同罗盘而异,方位角刻度盘是从0?开始,逆时针方向每隔10?一记,直至360?。在0?和180?处分别标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处分别标注E和W(表示东和西)如图所示。象限角刻度盘与它不同之处是S、N两端均记作0?,E和W处均记作90?,即刻度盘上分成0?—90?的四个象限。 必须注意:方位角刻度盘为逆时针方向标注。两种刻度盘所标注的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其目的是为了测量时能直接读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测量时 第 - 14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磁针相对不动,移动的却是罗盘底盘。当底盘向东移,相当于磁针向西偏,故刻度盘逆时针方向标记(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所测得读数即所求。在具体工作中,为区别所读数值是方位角或象限角,可按下述方法区分:如图A与B的测线位置相同,在方位角刻度盘上读作285?、记作NW285?或记作285?,在象限角刻度盘上读作北偏西75?,记作N75?W。如果两者均在第一象限内,例如50?,而后者记作N50?E以示区别(图5-2 A、B,表5,1)。 测斜指针(或悬锤) 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放在底盘上,测量时指针(或悬锤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盘的度数即为倾角或坡度角的值。 方位角刻度盘 象限角与方位角之间关系换算表 象限 方位角度数 象限角(γ)与方位角(A)之关系 象限名称 ? 0—90? γ=A NE象限 ? 90?—180? γ=180?,A SE象限 ? 180?—270? γ=A,180? SW象限 ? 270?—360? γ=360?,A NW象限 水准器 罗盘上通常有圆形和管形两个水准器,圆形者固定在底盘上,管状者固定在测斜器上,当气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底盘和罗盘含长边的面处于水平状态。但如果测斜器是摆动式的悬锥,则没有管状水准器。 瞄准器 包括接目和接物觇板、反光镜中的细丝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来瞄准测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 第 - 15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二、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如果某点磁偏角(δ)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A磁?δ。如图5-3 A表示δ东偏30?,且测线所测的角亦为NE30?时,则A=30?+30?=NE60?;图5-3 B表示δ西偏20?,测线所测角为SE110?,则A=110?-20?=90?。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据上述原理进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东时,转动罗盘外壁的刻度螺丝,使水平刻度盘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磁偏角值则可(若西偏时则逆时针方向转动)。经校正后的罗盘,所测读数即为正确的方位。 在对方向或目的物方位进行测量时即测定目的物与测者两点所连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至测线的夹角(如图5-3 C所示)。首先放松磁针制动小螺纽,打开对物觇板并指向所测目标,即用罗盘的北(N)端对着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三者连成一直线,同时使圆形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 图A 磁偏角东偏示意图 图B 磁偏角西偏示意图 图C罗盘仪测量目的物的方位 三、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 第 - 16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见图5-4)。 图A 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量方法 具体方法: 1.岩层走向的测量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线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长边的底棱紧靠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或指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因走向线是一直线,其方向可两边延伸,故读南、北针均可)。 2.岩层倾向的测量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真倾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着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 3.岩层倾角的测量 岩层倾角是指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称真倾角。真倾角可沿层面真倾斜线测量求得,若沿其他倾斜线测得的倾角均较真倾角小,称为视倾角。测量时将罗盘侧立,使罗盘长边紧靠层面,并用右手中指拨动底盘外之活动扳手,同时沿层面移动罗盘,当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测斜指针所指最大度数即岩层的真倾角。若测斜器是悬锤式的罗盘,方法与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右手中指按着底盘外的按纽,悬锤则自由摆动,当达最大值时松开中指,悬锤固定所指的读数即岩层的真倾角。 4.岩层产状的记录方法 如用方位角罗盘测量,测得某地层走向是330?、倾向为240?、倾角为50?,记做330?/SW?50?,或记做240??50?(即只 记倾向与倾角即可)。如果用方位角罗盘测量但要用象限角记录时,则需把方位 第 - 17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角换算成象限角,再作记录。如上述地层产状其走向应为γ=360?,330?=30?,倾向β=240?,180?=60?。其产状记作N30?W/SW?50?,或直接记作S60W?50则可。在地质图或平面图上标注产状要素时,需用符号和倾角表示。首先找出实测点在图上的位置,在该点按所测岩层走向的方位画一小段直线(4mm)表示走向,再按岩层倾向方位,在该线段中点作短垂线(2mm)表示倾向,然后,将倾角数值标注在该符号的右下方。 水文实习 1.水文概况 由于庐山是一个断块山,新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显著、切割破碎,节理发育、河溪发达,以仰天坪为中心呈辐射状流入长江与鄱阳湖中。在翠谷深涧岩坎裂点上造成了数多瀑布和深潭。河溪瀑潭与涌出的地面泉水、天然池塘、人工湖库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庐山水文网,庐山的河网密度约为0.7km/km2,它们与气候、地 貌、植物、土壤等其它的自 然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相互 影响、共同改造着庐山的自 然环境与面貌。水分与热量 在庐山自然环境的过程中, 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庐山地区水资源丰富, 不仅有丰富的降水、地表水, 还有丰富的地下水。庐山顶 上已打出自流井,仰天坪开 发区的供水也能满足。庐山地区的沟谷水系自成系统,各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山顶山行行宽谷通过河流袭夺作用而沟通,下切V型谷多瀑布跌水转入山侧深邃的峡谷。在庐山景区多借袭夺弯筑坝蓄水成湖,并建给排水系统调节用水,或借以发电补充供电,同时增加了水体风光旅游。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庐山地 第 - 18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势比较高,受特殊地形控制,与邻近平原相比,雨量充沛,多云雾、多阴雨。但鄱阳湖周围则经常发生水旱灾害,暴雨还会引发山地灾害。另外,由于近年来庐山旅游业的发展,需水量增大而且水污染加剧,庐山水环境质量已不容乐观。 庐山水系的发育,受岩性和地质构造的影响,大致沿北东——南西向、南东——北西向构造线延伸。如大寨山和大月山之间的河流,形成树枝状水系。青莲寺谷地的河流沿着斜构造向东北方向流去,形成格子状水系。但至三叠泉以后,河流突然折向东南,兼有直角状水系的特征。庐山垅的河流沿断裂发育,支流与其直交,形成羽毛状水系。 2.河流袭夺 在庐山的发育过程中,有些河流发生了袭夺,导致水系的改变。比如,西谷沿南沱组软弱岩层发育,理应继续向西南延伸,目前却从西谷右侧的天桥流出。再比如,流入东谷的河流,由于流路短,比降大,下切、溯源侵蚀强,切穿女儿城次成山脊,袭夺沿软弱地层发育、流向西南的大校场谷地上段的河流。庐山山下的水系与山上的截然不同。扇形地上河流呈放射状。再砾石滩上河流改道频繁,发育了辨状水系。 河流袭夺示意图 1) 袭夺地点一 如琴湖处于虎背岭单斜山和大月山背斜山之间的西谷次成谷处,是人工开凿的湖泊,利用西谷深洼,拦天桥上端谷口筑坝而成,湖与花径组合一体,成为丰姿幽雅的胜地。如琴湖建于1961年,面积十一万平方米,蓄水量为一百万立方 第 - 19 - 页 共 34 页 如琴湖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米,因形似小提琴,故称“如琴湖”; 又因其坐落在西谷,又称为西湖。 西谷谷地本为东北—西南走向, 按天然情况,西谷水流应沿西南方向 流入石门涧,但由于西谷坡度平缓, 而西谷以北的锦绣谷岩性软且坡度 陡峭,故锦绣谷水流产生溯源侵蚀, 分水岭向西谷后退,又由于如琴湖的 修建,阻挡了西谷水流,因此在这里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西谷水改道流向锦绣谷,原西谷下游形成断头河,花径处形成风口。 2)袭夺地点二 三叠泉河经历了两次河流袭夺: 三叠泉河袭夺七里冲:原来的七里冲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三叠泉河袭夺,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七里冲上溯了2km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 九叠谷河流袭夺三叠泉:三叠泉瀑布上游沟谷沿青莲寺呈北东—南西走向,但在瀑布出口遇上悬崖断裂谷,被九叠谷河流袭夺转而呈直角大转弯流向东南方向,形成明显的袭夺弯。 3)袭夺地点三 芦林湖位于大月山背斜的西北翼,其凹陷是由于背斜受张力作用,岩石松散软弱,基岩为长石、石英砂岩,呈“X”节理,易受侵蚀而形成的地形倒置现象。 东谷的流水流向为东北—西南向,但由于东谷为宽谷,下切深度浅,而其下游为峡谷,在芦林湖处为界点,这里也是河流溯源侵蚀最新的点,其下发育了许多下切侵蚀而成的峡谷和溪流,在此产生河流袭夺,使东谷流水由西南改而流向西北。芦林湖处即袭夺点。庐山的水系原本均依山而成东北—西南向平形状水系,河流袭夺发生后形成网格状水系。 3.庐山水文实习地点 实习点1 三叠泉瀑布 三叠泉自古享有“庐山第一泉”“庐山第一奇观”的美誉,且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说法,可见其、景色之美、迷人之深。 三叠泉处于青莲寺谷地下游,是谷地沿途汇集大量溪流、支流而成的山溪,遇到九叠谷断层后落水形成瀑布。瀑布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但由于其上游植被完好,涵养水源作用强,即便连续多天不降水,在地下径流的补给下,三叠泉仍不致干涸。受补给方式的影响,瀑布水量也存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季节变化,但由于处于亚热带地区,瀑布为常年流水,很少有结冰现象。 实习点2 大天池 2大天池位于龙首崖之上山顶平地上,海拔约900m,面积30m,深约2m, 第 - 20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池水清澈见底,可见金鱼游玩嬉戏,一年四季不竭不溢,实为“仙境”。 大天池的水源自地下水沿岩石裂隙出露,来源稳定,补给受季节变化影响小,水质优良,一年四季水深无巨大变化。但若逢暴雨也可能发生溢出,不过这种情况不多见。 实习点3 黄龙潭、乌龙潭 地下水在一定地质、地形条件出露 地表而成泉,出露的泉沿峡谷由上而下 流动,当流到裂点跌落深谷而成瀑布。 瀑下则激石成潭,著名的有黄龙潭、乌 龙潭、玉渊潭、青玉峡龙潭等。泉、瀑、 潭与洞、树、崖构成了庐山一幅幅奇观 美画,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旅游者。 黄龙潭位于黄龙寺下游谷地中,由 乌龙潭 沟谷流水遇北西向断层裂点跌落而成,岩槛处岩石坚硬,岩槛以下岩性较软,由于差别侵蚀进而塑造出深潭奇观。乌龙潭是由于岩石产状水平、垂直节理发育完整,流水溯源侵蚀而产生岩槛后退、崩塌,进而形成裂点,瀑水落下而成。二者是庐山美丽画卷中流动的一页。 实习点4 芦林湖 庐山的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也有以泉的形式出露的地下水,为了解庐山上居民和旅游者的生活用水,利用庐山天然地形条件相继建成数个人工湖泊、水库,例如芦林湖、如琴湖,像这样的人工湖还有很多,如汉口蛱水库、植物园水库、 3莲花谷水库等,除此之外,还有20余座100~1500 m储水池。 芦林湖为庐山最大的湖泊,海拔1040米,系1954年筑坝蓄水建成的一座人工水库,芦林湖原是芦林盆地,在盆地出口处筑坝成湖。芦林湖的汇水面积为 232.01?,库容达112.6×104m,是山上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现是庐山的重要水源之一。 气候、植被实习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主要分布有樟科、山茶科、壳斗科、豆科、木兰科、蔷薇科、胡桃科等植物,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 1.气候类型概况及区域微气候 庐山是一座中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其气候状况,受大范围气 第 - 21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候制约,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与山下同纬度九江、星子平原地区相比,又具有东亚季风控制下的独特山地小气候特色。并在不同地行中受特殊地形等自然因素对气候的反馈作用,表现出不同微气候特点。 1)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庐山地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位于东经115?52'—116?10'与北纬29?24'—29?46'之间。按庐山所处地理纬度,并根据我国采用日平均温度?10?持续期间累计值(Σt)—活动积温划分的水平气候带,庐山山麓地区的九江、星子活动积温值分别为5399.8?、5450.6?,属于中亚热带(5000?—6000?)气候带。庐山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受大范围东亚大气环流、东部海域气流影响和控制,表现出典型的湿润型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受该气候控制,冬季出现低温少雨的干冷天气,而夏季则出现高温多雨的湿润天气。多年平均降水量九江、星子两地在1400mm左右,为湿润的东亚季风气候控制区。 大阳汉峰 1600 1400温带 m1200,12501200 1000暖温带 800 m550,600600 亚热带 400 星子鄱阳湖 200 0 2)山地气候 庐山平均海拔1000m左右,拔地于鄱阳湖平原,较山麓同纬度的九江、星子相比,又具有东亚季风湿润气候控制下的独特山地垂直气候特色。庐山从山麓至山顶,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增大,各气候要素垂直变化非常明显,形成了在东亚季风气候控制下的三个不同气候带组成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如图所示。 第 - 22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3)局部小气候 1.黄龙寺(三宝树) 黄龙寺位于庐山东谷向斜底部,海拔900米左右。按垂直自然带划分,该高度应属山地暖温带气候。但因谷地呈围椅状,为东北到西南走向并开小口于西北方向,周围玉屏峰、九奇峰等较高山岭自成天然屏障,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得以顺循谷口进入山间盆地内,水汽不易外泄反而汇聚,不能轻易逾越周边的山岭高度与自由大气交换,使气温升高。由于鄱阳湖的蒸发,降水丰富,但不是大气降水。冬季一般强度较弱的偏北干冷气流,也因外围山体阻挡而难以入侵盆地。所以其热量、水汽量较同高度丰厚,导致黄龙寺一带出现中亚热带气候特征的自然生态环境,而这在植被和土壤方面都有一定表现。 黄龙寺地形示意图 2.沙山 沙山位于庐山东南麓星子县境内鄱阳湖畔,为中亚热带气候带,但却出现了与基带完全不同的沙山自然景观,这与气候上的风成作用有关。其气候特征表现为:终年以偏北风为主,4—6级大风天平均50—80天,其中,8级的大风天达33—40天;绝对气温差异变化大,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10?,最热月最高 第 - 23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气温为40?,但鄱阳湖边的沙山夏季气温可达55?,甚至更高。因鄱阳湖湖口段呈瓶颈状,走向北北东,受狭管效应影响风速加大,湖面摩擦系数小,风在湖面上又一次得到加强。较大风速降湖边裸露的泥沙吹起经风力搬运堆积到沙山上。 3.其它 谷地气候、平原气候、城市气 候、水域气候等。谷地气候见于西 谷和秀峰地区,西谷在黄龙寺一带 形成了中亚热带气候特征,秀峰寺 内出现了南亚热带气候特征。平原 气候即见于庐山地区鄱阳湖平原一 带,冷暖气流运移不受任何制约, 加之提供水汽的众多河流水系和东 部海域水汽的运送,此地春季春雨、 初夏梅雨、盛夏酷暑、秋爽干旱、 冬降水少。城市气候见于长江中下 游河谷的长江北岸,庐山西北坡山 麓的九江市,除受到湿润东亚季风气候和平原大气候影响外,还受到城市格局影响,出现阳伞效应、雨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等城市气候特征。冬夏气温较平原其它地方高。水域气候见于星子县,其位于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边,在受到湿润东亚季风气候和平原气候大气候影响下的同时,还受到水域对气候的明显调节作用,出现水域小气候现象。水域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使庐山东南坡麓的星子县,夏季气温增高不明显。 2、植被类型 庐山植被类型多样,有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如马尾松林、黄山松林、杉木林、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竹阔混交林、灌丛、草丛及草甸植被等,各个植被组中又含有许多群系以及更多的群丛,它们覆盖着庐山地区大约45,的面积以及庐山80,左右的山体。使得庐山的自然环境更加优美,成为著名 第 - 24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的观光、疗养胜地。 地带性植被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在全国植被区划中,庐山地区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缘。又由于庐山为一座中山,水热状况随山体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庐山存在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分异,从山下到山顶可分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暖温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山地温带落叶阔叶林。三个主要植被类型的主要种类组成如下: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基带) 乔木层代表树种有大叶栲、苦槠、石栎、青冈栎、小叶青冈栎、香樟等常绿乔木树种,灌木层代表种有天台乌药、继木、马银花、朱砂银、柃木、赤楠、米饭花等种类,草本层最为典型的是蕨类植物铁芒。 ?山地暖温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乔木层代表种有青冈栎、 青栲、小叶青冈栎、云青冈、 甜槠、秦氏樟、天竺桂、细叶 香桂、白楠、豺皮樟等常绿乔 木种类以及茅栗、短柄枹、化 香、四照花、灯台树、山胡椒、 山鸡椒、石灰树、枫香、垂珠 花、野茉莉、白辛树、野鸭椿、 紫树、香果树、檫木、大穗鹅 耳枥等落叶种类,灌木层代表 种有柃木、马银花、继木、天台乌药、杨桐、厚皮香、油茶、米饭花等常绿种类以及映山红、满山红、钓樟、庐山乌药、荚迷、蜡瓣花、胡枝子等落叶种类,草本层除了禾本科植物外,蕨类植物也十分丰富,如紫。 ?山地温带落叶阔叶林 乔木层代表种有短柄桴、茅栗、四照花、灯台树、化香、野鸭椿、石灰树、紫树、三角枫、朴树、椴树、白辛树、垂珠花等落叶种类,几乎见不到 第 - 25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自然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灌木层代表种有满山红、映山红、胡枝子、钓樟、荚迷、蜡瓣花等落叶种类,草本层也主要为禾本科植物和蕨类植物。 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是组成庐山地区垂直地带性植被的最重要的三个科,这三个科的种类常是组成该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如壳斗科的青冈栎、小叶青冈栎、青栲、大叶栲、石栎、苦槠、甜槠、茅栗、锥栗、短柄桴、樟科的香樟、秦氏樟、天竺桂、山胡椒、山鸡椒、钓樟、长叶木姜子、豺皮樟、天台乌药、庐山乌药等,山茶科的柃木、油茶、野山茶、杨桐、厚皮香等。 垂直地带性植被往往含有其基带植被种类的烙印,这是与水平地带性植被不同的一个方面。 目前庐山地区以次生植被为主。在基带有次生的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人工或半人工的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油茶园、茶园以及多种果园和农田植被等;在山地暖温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除了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外,更多分布的是次生的针阔混交林、毛竹林、杉木林、杉竹混交林、日本柳杉林、黄山松林、日本扁柏林、茶园等;在山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分布有次生的黄山松林、日本扁柏林、日本柳杉林、短柄桴林、针阔混交林、茶园、灌丛等。 3、植被演替 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指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顶级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庐山植被演替可分为两大形式:?在人类的长期经济活动影响下,原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原生植被不同程度的消退,沦为各类次生林、次生灌丛、草丛等的逆行演替;?经过封山育林、人工栽植以及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等措施,使植物群落向着复生的方向演替,这就是利用植被本身对环境条件改变引起植物群落的不断变化,使其朝着地带性顶级群落发展的顺向演替。 第 - 26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山地植被的演替现象与立地条件密切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土壤也产生垂直变化,导致植被类型垂直分异,它们的演替系列也有差别,庐山植被垂直带谱有如下演替系列: (1)常绿阔叶林植被演替系列 该类型是在中亚热带生物气候下形成和发育起来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目前仅有小面积残存与山下,在庐山不同生境条件下和人为影响下其主要建群种存在差异。目前实习区范围内主要为正在恢复中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林下目前幼苗主要为常绿树中的幼苗,极少有正常的马尾松幼苗,继续按目前的方式持续封山育林,则这些常绿阔叶树的幼苗将得到正常生长并成为大树,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处于森林上层的少数马尾松和枫香等阳性树种逐渐衰老死亡,由于缺乏幼苗更新最终将重新演替为常绿阔叶林。但如果再遭受破坏,则可能会向落叶阔林、马尾松林乃至灌丛等方向逆行演替。 (2)落叶阔叶林带植被演替系列 目前庐山海拔大约900米(南坡1100米)以上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是经封山育林之后保存下来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成分有短柄枹、茅栗等以及四照花、灯台树、化香、野鸦椿等优势种和代表种,这些乔木种类的苗木可以自然更新,表明该类植被在该地带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顶级群落。但目前庐山上部主要分布的是人工种植的针叶林,如黄山松林、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等。通常它们缺乏自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尤其是后两种类型,因此往往把它们作为人工植被的一个类型,而非演替中的一个阶段,因此不属于该区域的顶级群落。如调查月照松林附近的黄山松林,可以清楚地发现其林下黄山松幼苗很少,而且发育不良,难以自然更新,这是由于黄山松虽能适应温凉的山地气候,耐寒、耐瘠薄土壤、抗风、适应性强,但作为强阳性树种,随着黄山松林郁闭度的增大,林内光照减弱,必然导致黄山松幼树生长不良,无法维持自然更新。而适宜该林下环境的中生落叶阔叶树幼苗却得以正常生长,几十年后这些阔叶树一旦长成大树就将与黄山松组成针阔混交林,并导致林下郁闭度的加大,加速黄山松的衰老,从而使得植被类型朝着落叶阔叶林的方向演替,形成更加稳定的顶级群落——落叶阔叶林。 第 - 27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4.植被实习地点 1)月照松林 在这里,我们首现一起分析探讨了庐山所在区植被的基本情况:庐山植被区划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系为泛北极植被区。东部为森林植物亚区,山上多樟科、杜娟科、茶科。而月照松林一带海拔在1000m以上,群落类型为黄山松群落。黄山松群落: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此地黄山松多为人工种植,不是“自然演替“的结果。 另外,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大的黄山松下面病没有较低矮的黄山松。经过分析,我们可知其原因。因为黄山松为向阳型植被,树干高大,叶片小,树皮厚而且盖度较大,种子生长过程中的阳光、水分得不到充分供应。最后,根据分组,我所在的组去勘察草本植物。该地的基本地理数据为::经纬:30?14′082″N,115?03′E,海拔:1336m,气压:887、2百帕。 月照松林处岩石组成成分为含砾石英砂岩,抗腐蚀、抗风化能力强。 倾角 倾向 走向 130? 46? 40? 2)回龙路植物群落调查 在庐山会议旧址与芦林湖大坝之间的回龙路沿线,植物群落主要为高大的柳杉、日本冷杉、杉木、日本扁柏等乔木组成,树木高而笔直,枝下高和郁闭度都很高,使回龙路成为一条林荫小道。在回龙路北边有一处谷地,谷地两侧植物群落差异十分明显——谷地左侧为扁柏林,林下无幼苗生长,基本没有灌木和草本,还有枯死的植株;右边的扁柏较稀疏,是人工砍伐所致,林下生长有侧柏和各种落叶阔叶林植被,以及遍地的茂盛的草本植物。依此趋势,在这海拔800—1000m的地方,植物群落最终将被常绿落叶阔叶林所取代。 本小组对谷地右侧灌木层进行了群落调查,结果如下: 灌木群落调查表三 时间:2011年9月8日 8:48 调查者:0902班灌木组 地形:山坡 谷地走向:北偏东72? 样方面积:16m2 第 - 28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盖 度 最大胸径 优势胸径 高 度 种名 株树 (m2) (cm) (cm) (m) 柿科 1 4.5 4 4 4 小合欢 1 0.5 1 1 2 扁柏 12 1.5 2 1.5 2 大叶胡枝子 1 0.8 0.7 0.7 2 小叶胡枝子 1 3 3 3 4 虎皮樟 2 1 2 1.2 1.2 悬钩子 8 2 1.5 1 3 3)庐山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位于中亚热带北 缘,北纬29?51’,东经115?59’, 海拔1000-1300米;年平均温度 11.4?,极端气温分别为32?和 -16.8?;年平均降水1929.2毫米, 降水日为170天左右,云雾日195.5 天,全年日照数为1330小时左右。 该园建于1934年,原称庐山森林植 物园,是中国植物学家创建的第一 个用于科学研究目的的大型正规化植物园,是一座亚热带山财植物。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所创建。 庐山植物园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园,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园内设有杉柏区、树木区、岩石园、翠花园、温室区、沼泽植物区、苗圃、云南雾茶园。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裸子植物丰富,庐山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二是杜鹃花种类繁多,庐山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见右图) 庐山植物园,是国我著名的亚高山植物园。它的创建为庐山的植物区系增加许多外来成分,为中国的植物科学研究增添了一支生力军,也为庐山平添了一道风景。 庐山植物园现已与世界上60多个园家近300个单位建立了种籽交换等关系。每年接待近百所高等学校学生实习,接待参观者也达数十万人次。 现将园内所观察到的植物归纳如下: 种名 科属 分布地 用途 长江各流域皆金缕梅 金缕梅科 材用,观赏 有分布 水杉(国家重点一级保我国特有种 四川、湖北 观赏,材用 护植物) 银杏(国家重点二级保中国中部肥沃食用,药用,银杏科 护植物) 的砂质土壤,材用,观赏 第 - 29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阳光充足的隐 蔽处 江西、江苏、日本香柏 柏科 材用及观赏 山东、浙江 贵州、江西、湖北算盘子 大戬科 药用、材用 湖北 花美丽供观北至辽宁,南赏,枝叶晒干南方红豆杉 红豆杉科 至两广、日本、可制茶,有防朝鲜皆有分布 暑之效 鸡爪槭 槭树科 江西、浙江 材用及观赏 山樱花 蔷薇科 黑龙江、安徽 观赏,材用 江西、湖南、猴头杜鹃 杜鹃花科 观赏 湖北 安徽、浙江、南方铁杉 松科 材用及观赏 福建、湖南 浙江、江西、 伯乐树 伯乐树科 湖南、台湾、材用及观赏 华南、西南 河北、山西、青杆 松科 材用及观赏 陕西 洒金桃叶珊瑚 山茱萸科 台湾、日本 观赏 日本、江西、 罗汉柏 柏科罗汉柏属 湖北、福建等观赏 地 江西、湖南、银木荷 山茶科 材用 广西、西南 华中、华东、紫薇 千屈菜科 观赏 华南 云南、贵州、观赏、花作为云锦杜鹃 杜鹃科 江西 药用 线柏 柏科扁柏属 原产于日本 观赏 云南、四川、牯岭山梅花 虎耳草科 观赏 江西等地 东北、华北、 华东、中南、 刺楸 五加科 西南、朝鲜、材用及观赏 日本、西伯利 亚 云南、台湾、曼珠沙华 石蒜科石蒜属 材用 日本、江苏等 第 - 30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地 四川、湖北、阔叶十大功劳 小檗科 观赏、药用 浙江 江西、浙江、红花油茶 山茶科 观赏、药用 安徽等 欧洲山毛榉 壳斗科 欧洲 材用 木本番茄 茄科 墨西哥 观赏 芭蕉 芭蕉科 亚洲热带 食用,药用 金琥 仙人掌科 墨西哥 观赏 土壤实习 一、土壤概况 庐山地区受到湿润的东亚季风控制,具有山地垂直性地带气候特征,同时在生物、地形、母质、时间与人为活动的共同作用之下,庐山土壤的分布也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特点。 红壤广泛分布于山麓地带。水分较好的地形情况下发育黄壤。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降水增多,湿度增大,在常绿阔叶林下发育为山地黄壤。在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为山地黄棕壤。在落叶阔叶林下发育为山地棕壤。在一些山峰(如大汉阳峰、五老峰)的顶部,因风速过大或人为破坏,植被为茂盛的草类,发育着山地草甸土。个别地方(如仰天坪)地势平缓,局部排水不成,尚有一些山地沼泽土分布。此外,山麓地带广泛分布着耕作土壤即水稻土。在江湖附近,分布着浅色草甸土。 图A 庐山土壤垂直分带示意图 庐山地区的这种非地带性山地垂直土壤并不是纬度带土壤的简单重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山地植被较水平纬度带植被多。 2.山地土位下移非常明显。 第 - 31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3.山地土壤pH值从上部到下部有所增加。 4.山地坡面上有不同数量大小不一的石块。 红壤的剖面特征 浅棕灰色,砂质壤粘土,粒状至屑状,结持力松散,逐渐向A120~8cm(A11) 层过渡 8~35cm(A12) 浅棕红色,壤粘土,粒状,结持力松散,过渡明显 35~80cm(B) 棕红色,砂质壤粘土,块状,结持力较松,过渡较明显 棕红色夹少量黄色斑点,砂质壤粘土,块状,夹有岩石碎屑,80~100cm(C1) 接近基岩 黄壤的剖面特征 浅灰黄色,粉砂粘壤,屑状至粒状,结持力较松,根系很多,0~12cm(A11) 过渡明显 浅黄色,粉砂粘壤,粒状到小块状,结持力较紧实,有少量12~45cm(A12) 铁锰结核,根系很少,过渡不明显 浅黄色,少量灰色斑点,粉砂粘壤,块状,结持力较紧实,45~75cm(B) 含少量铁锰结核 黄色带棕红色斑点,壤粘土,块状,结持力紧实,少量铁锰75~100cm(BC1) 结核 山地黄壤的剖面特征 0~8cm(A11) 浅灰黄色,壤土,粒状,结吃力较松,根系较多,逐渐过渡 浅灰黄色,少量棕红色斑点,粘壤土,小块状,结持力稍松,8~25cm(A12) 少量碎屑和少而小的铁子,过渡明显 浅黄色带少量棕色斑点,粘壤土,块状,结持力紧实,有少25~48cm(B) 量铁子 48~100cm(BC) 浅棕红色,粘土,块状,结持力紧实 山地黄棕壤剖面特征 深灰色,壤质粘土,碎屑状到细粒状,结持力十分松散,根系0~14cm (A11) 多 深灰棕色,粉砂质粘土,粒状到小块状,结持力松散,根系较14~22cm(A12) 多 黄棕色,粉砂质粘土,小块状,叫紧实,有少量坡积石块,根22~38cm(B1) 系少 38~68cm(BC) 黄棕色,粉砂质壤土,块状,多碎石块 山地棕壤剖面特征 0~2cm(A0) 半腐烂夹有枯枝落叶层,土壤成分很少,黑灰色 2~16cm(A11) 深棕灰色,壤质粘土,屑状至细粒状,疏松,根系很多 浅灰棕色,粉砂质粘土,粒状至团块状,较紧实,根系较上16~32cm(AB) 层少,但粗根多 16~32cm(B) 棕色,粉砂质粘土,小块状或小核状,少许主根 38~68cm(BC) 黄棕色,粉砂质粘土,块状或核块状,近于母质层 第 - 32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二、土壤剖面实习地点 大月山公路土壤剖面 土壤层 厚度 颜色 湿度 结构 松紧 孔隙 侵入体 新生物 O 12cm 黑棕 稍润 松 A 21.5cm 黑 润 松 小 有石块 B 82cm 黄棕 稍润 松 小 有石块 C 红 黄龙寺附近土壤剖面 土壤层 厚度 颜色 湿度 结构 松紧 孔隙 侵入体 新生物 O 12cm 黑棕 稍润 松 大 砾块 A 24cm 黑 稍润 松 中 砾块 B 83cm 黄棕 稍润 松 小 石块 C 黄 稍润 松 小 石块 观音桥附近土壤剖面 土壤层 厚度 颜色 湿度 结构 松紧 孔隙 侵入体 新生物 O 9cm 深灰 干 极松 大 A 16cm 灰黄 干 团粒 疏松 大 B 57cm 黄 干 块 紧实 中 石块 C 72cm 红 稍润 块 疏松 中 石块 R 灰白 干 大块 紧实 小 三、庐山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庐山在“中国土壤区划”中,属于中国红壤及黄壤带中的华中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地区。 从上图可知:400米以下山麓及山麓以外的丘陵和沉积阶地为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域;400--1200米之间山坡地带,为黄壤和棕壤的分布区域;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为山地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区域。 由上述土壤垂直地带谱的组成和结构可见,基带土壤的上限海拔较低,带幅不足400米,山地黄壤自海拔400-900(800)米,带幅达400-500米,成为庐山山地的主要建谱类型。山地黄棕壤的带幅,虽只200米左右,但在山地土壤垂直带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庐山南、北坡土壤均主要由四个地带而组成的垂直地带谱,因此,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在南、北坡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坡向的不同,却影响到各个土壤带分布的高度,如山地黄壤带在南坡分布的上限在海拔900米左右;而在北坡的上限只达海拔800米左右。山地黄棕壤的上下限与山地棕壤带的下限也有类似的情况,其界线,南坡高于北坡约100米左右,从湿润程度来看,南、 第 - 33 - 页 共 34 页 地理科学学院 庐山实习报告 土地管理系 北坡差别不大,均属于湿润型,但从热量条件来看,南坡向阳,北坡向阴,同一海拔高度,南北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南坡高于北坡。 四、非地带性土壤 非地带性土壤,是与地带性土壤相对应而言的,也称为隠域性土壤,是由于局部小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各处都有排水不良的地方,这些地方包括湿润气候下的沼泽地、集水地和低平湿地,以及干燥气候下的碟形洼地。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整个土体或下层土壤处于水分饱和状态中。因局地排水条件不良而引起的成土过程包括潜育化和盐化过程。它们都是隐地带性的。实际上,非地带性土壤既有非地带性特征,又有地带性特征,并不是完全不受地带性土壤因素影响,只不过是影响的程度较微弱而已。庐山的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草甸土、石缝土和石灰土三种。 (1)草甸土 草甸土是直接受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下发育而成的半水成土壤,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河流泛滥地、冲积平原、三角洲和滨湖、滨海等地势地平地区。庐山上草甸土的形成主要是有机质积累和潜育化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2)石缝土 石缝土形成于大块石头、出露的山顶、石与石之间的凹型部位。石缝土的物质来源不同于标准成土过程发育的土壤。其主要来源于有机质,依靠有机残体在石缝中长年累月地积累下来所逐渐形成的。 (3)古红土 古红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088米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庐山的网纹红土母质广泛分布在海拔900?1200m处。 古红土以目前的状态埋藏于海拔1000m处的高山,主要经历了成土和抬升两个阶段.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动,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初步的网纹层为白色。另外,在1000多米还有网纹层,说明这是庐山在抬升过程中形成的。 八、实习总结 早在大一的时候就听学长学姐们述说庐山种种,但是到自己真的置身于其 中,才发现个中酸甜并不是一两句便能草草说明。感谢亲爱的老师们,感谢在巨 石上指点江山的你们,感谢在山路上大步向前的你们,感谢在林荫下吃馒头的你 们,感谢毫不畏惧的你们,感谢在镜头面前腼腆微笑的你们„„感谢可爱的同学 们,感谢那些结实的臂膀,感谢那些肆意的欢笑,感谢那些一起走过的山路,感 谢那些一起分享的美食,感谢所有的一切一切。 实习七天,我们走了远路,流过汗水,承受很多但得到更多。通过这次实习, 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我基本掌握了地质地貌,气 候,土壤,植物,水文,人文等各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这样子的掌握并不等同 于平时在课堂上,从书本里的对知识的死板的获取,而是通过亲历躬行而有的直 观的,系统的,更为深刻的对知识的探究进而掌握。 第 - 34 - 页 共 34 页
/
本文档为【庐山实习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