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模型

2017-09-21 27页 doc 52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模型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模型本文根据网上所能搜索到的数据,结合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结合国内高等教育的特点:过高的学费会使很多学生无力支付,过低的学费又使学校财力不足而无法保证质量。在收集了生均培养费用、全国近几年来高校收费平均变化情况,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人均储蓄额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分别建立了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相关探讨模型。模型一是高等教育生均培养费用模型。在这个模型里,我们结合一些当前对生均培养比较成熟的算法,建立了基于四因素计算法模型。生iii均人员支出,生均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生均公用支出,R...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模型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模型本文根据网上所能搜索到的数据,结合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结合国内高等教育的特点:过高的学费会使很多学生无力支付,过低的学费又使学校财力不足而无法保证质量。在收集了生均培养费用、全国近几年来高校收费平均变化情况,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人均储蓄额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分别建立了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相关探讨模型。模型一是高等教育生均培养费用模型。在这个模型里,我们结合一些当前对生均培养比较成熟的算法,建立了基于四因素计算法模型。生iii均人员支出,生均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生均公用支出,RRR123i生均固定资产折旧支出四个因素共同影响了生均培养费用。我们根R4据根据高校实际分别给出了四个因素的达式。用四个表达式之和作为生均培养费用额。其最终算法模型为:iR,iSi*(1)*(1)(**)*2%*10%*,,,,,,,,,,,,,,,tsumnR1234563r通过对该模型求解,得到河南、北京、甘肃为代表的中、东、西部地区不同学科的生均培养费用和全国生均培养费用。模型二是模型二(1)公式[1]收费标准=生均培养成本×政府确定的收费比例公式[2]下年度高教学费的基准额=家庭年均收入×15%+年末户均储蓄额×20%。模型二(2)基于能力支付原则和利益获得原则的两个模型:全国所有专业平均学费模型【1】全国某个专业平均学费模型、各省某个专业平均学费模型。PR,,****,,,,,………………【1】iGDP31421'''''………………【2】PR,,****,,,,,iGDP3142四因素计算法能力支付原则、利益获得原则加权平均算法(一)问题背景:高等教育事关高素质人才培养、国家创新能力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因此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指标,不同的学科、专业在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后,其质量需要有相应的经费保障。高等教育在我国属于非义务教育,随着收费政策不断普及,收费额度不断提高,高校收费已成为牵动几亿城乡居民和社会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的制定并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市场等诸多方面,需要考虑到教育成本补偿、居民教育热情、教育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以及家庭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自1997年高校收费并轨以来,学费逐年上涨。1997年高校平均学费是2000元、而2006年学费超过万元的普通高校已经占有一定比例。人们对现行的收费金额已是难以应付,对高等教育逐年加高的经济门槛更是忧心忡忡。如果高校学费没有一个法定的参考标准,一直保持上扬的趋势的话,势必会打击贫困家庭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热情,进而影响高等教育均等的入学机会。因此,目前大学生上学缴纳学费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热点话题。(二)问题重述: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这一新形势,制定更具合理性的高校收费标准,越来越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试根据中国国情,收集诸如国家生均拨款、培养费用、家庭收入等相关数据,并通过建立数学建模的方法,就几类学校或专业的学费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明确、有说服力的结论。1、不考虑港澳台地区的高等教育收费情况。2、不考虑来华留学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缴纳的学费标准情况。3、收集到的数据与实际基本相符。4、免费师范、军校、国防生等特殊高等教育的学费不予考虑。5、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始于80年代,而且收费额一直到90年代变化非常大,对研究评价近几年收费标准关系不大,认为近几年数据能够反映实际问题。i:地区生均人员支出成本(=1,2,3,4,5,分别表示我国东部地区、西部iiR1地区、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i:生均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成本。R22i:生均公用支出。R3i:生均固定资产折旧支出成本。R4i:表示该地区教师(包括教学及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直接从事后勤服务S的附属机构人员)的年平均工资。:表示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根据教育部的有关,,1一般为18%~25%)。:教辅人员占专任教师的编制比例(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一般为10~15%)。,2:各类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综合费率。,3:国家规定的应上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率。,4:某地区每平方米土地的平均价格(元/平方米)。,5:某地区房屋建筑的平均造价(元/平方米)。,6i:学校用地折旧支出成本。E1i:教学行政用房折旧支出成本。E2i:教学仪器设备折旧支出成本。E3i:图书资料折旧支出成本。E4:生均占有土地的面积(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价标准获得)。t:学生与教师数之比(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价标准获得)。r: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的面积(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价标准获得)。s: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价标准获得)。u:生均图书年增量(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价标准获得)。n:图书的单位售价,一般在20~50元之间。mi:生均培养成本R:陈雄学费收费标准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学费金额。Qi:晏开利学费收费标准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学费金额。Pi:学费的标准收费金额。Fi:政府确定的收费比例25%,1:本年度收费标准增长率,2:本年度费用预算增长数。c1:上年度费用预算数。c2i:家庭年均收入d1i:户均储蓄额。d2问题分析:3问题要求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收集国家生均拨款、培养费用、家庭收入等相关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数学模型。为此,我们首先收集了大量相关数据,并找出数据的特点以及这些数据所反映出的规律。对于模型的建立,我们结合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考虑到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问题,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别等因素,以及生均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的影响因素,如生均人员支出、生均公用支出等,利用这些因素来计算出生均培养成本,然后根据生均培养成本来探讨高校收费标准的合理与否,这样求解问题的关键变为如何来确定模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各种因素的参数值。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是高等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教育的基本职能(不包括其他职能),并达到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在一定的会计期间(一年)所必须发生的,平均用于每个学生的直接支出和应计费用的总和。从计量和运用上它可以分为两类:实际(财务)生均成本和标准(预算)生均成本。实际生均成本是指教育的财务成本,它是教育投资效益评价、教育机构办学效益考核的重要依据。标准生均成本是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基础,以培养一个合乎一定教学质量的学生为前提,通过研究、分析而测算出来的生均成本,是制定教育财政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的是标准生均成本,测算在当前的经济水平下,以现行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基本依据,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所需的年成本。高等教育生均成本的测算应该分层次来进行,根据教育部文件(教发[2004]2号)确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折合系数为1?1.5?2。在测算本科生生均教育成本之后,硕士生生均教育成本、博士生生均教育成本可以乘以1.5或2取得。针对题目要求和处理问题的方便,本文把测算的对象定位仅在本科生层次。《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规定: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支出四部分构成。因此,本文测算的生均成本分为生均人员支出成本、生均公用支出成本、生均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成本、生均固定资产折旧支出成本。1、生均人员支出人员的统计口径指与教学和教学管理有直接关系的人员,包括教学及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直接从事后勤服务的附属机构人员,但不包括后勤社会化后的后勤人员、专职科研人员、校产经营及管理人员等与教学无直接关联的校内人员。他们所获得的生均工资,包括学校支付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各种校内津贴、授课费、福利费、劳动保险与社会保障费等一切工资性支出。定义:iiRrS*(1),,,,,11242、生均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主要包括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及活动费、医疗费、公积金、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定义:iiRR,,*(),,21343、生均公用支出生均公用支出包括公务费和业务费。公务费是指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日常支出,如办公、水电费、物业管理费、邮电费、取暖费、差旅交通费、车辆使用费、会议费、接待费、修缮费等。业务费是指学校为完成教育任务所发生的消耗性费用,如实习费、招生费、毕业就业指导费、资料印刷费、教学实验用消耗费、外事经费、教研教改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费、体育维持费、网络使用费、教学用低值易耗品摊销费等。对这部分数据的测算采用全国高校预算内生均公用支出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调整得到。4、生均固定资产折旧支出生均固定资产折旧支出分成生均土地使用成本、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成本、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成本、生均图书资料使用成本四项。定义:iiiiiREEEE,,,,;41234并有iiEt,**2%,15iiEs,**2%,26iEu,*10%3iEmn,*4(式中2%表示房屋建筑、土地的折旧率,10%表示教学仪器设备的折旧率。)5、生均成本的数学模型综合上述内容,高等教育生均成本的数学模型为:iiiiiRRRRR,,,,;1234代入各字母表达式:iSiiRtsumnR,,,,,,,,,,*(1)*(1)(**)*2%*10%*,,,,,,1234563r6、模型求解:各地的人均产值与当地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关系密切,并影响当地的生均培养成本,为此,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们对全国各地人均产值作排序,并以处于排序中间的河南省人均产值为基准,求出全国各省市人均产值对河南省人均产值的比率。如下表所示:5以河南人均产值为基准的各省市人均产值比率地区地区人均产值地区地区人均产值上海4.3337湖北0.9987北京3.7908海南0.9505天津3.0919重庆0.9357浙江2.3942陕西0.9117江苏2.1644湖南0.8976广东2.1281宁夏0.8899山东1.7873青海0.8835辽宁1.6366江西0.8111福建1.6128四川0.7922内蒙古1.5063西藏0.7834河北1.2741广西0.7734黑龙江1.2165安徽0.7553吉林1.1808云南0.6738新疆1.1267甘肃0.6578山西1.0608贵州0.43471.0000河南。通过以河南省人均产值为基准的各省市人均产值比率排序中,河南省正处于中间位置,而且河南省处于全国的中部地区,河南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由此,选择河南省高等教育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能够很好地反映全国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的生均培养费用。河南地区各参数如下,如表1所示:161S,4320064800r,191919171212,,,,t,495449547879,,324.61486.91,,,,5,,1112s,161411182521,,6u,500050003000500040004000n,4.63.44.23.63.54.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R,,,m,2050,,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表1河南高校的生均培养费用院校类别生均培养费用区间(元/年)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7545-------116106工科农林类院校7509-------11555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7226--------11279医学类院校8134--------12451体育类院校10448------15893艺术类院校10382------15854在地区人均产值以河南为基准的比率中,上海、北京、浙江等几个省份的比率绝对高,决定选择北京作为东部发达地区的代表,解得以北京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收费数额。北京地区各数据参数,结果如表2所示:2S,43200*3.798664800*3.7986,,2r,12172613109,,t,465047567274,,s,161411182521,,,,324.61486.91,,5,,11126u,550055004000550045004500,,n,544.543.54.3,,m,2050,,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2R,,,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表2北京高校的生均培养费用院校类别生均培养费用区间(元/年)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30149---------45522工科农林类院校22220----------33586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15321---------23377医学类院校28196---------42528体育类院校35859---------53983艺术类院校39416---------59380云南、甘肃、贵州等地以河南为基准的人均产值比率最小,同时这些地区又是我国典型西部地区,以甘肃为代表的各学科、各专业的生均培养费用能够很好的反映全国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的生均培养费用。7甘肃地区各数据参数,结果如表3所示。3S,43200*0.657864800*0.6578,,3r,171819171110,,t,556058679090,,s,141612182421,,,,324.61486.91,,5,,11126u,450045003000450035003500,,n,43.24.33.53.64.2,,m,2050,,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3R,,,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并同时给出了全国平均生均培养费用如表4所示。表3甘肃高校的生均培养费用院校类别生均培养费用区间(元/年)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6281-----------9749工科农林类院校6157-----------9525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5762------------9074医学类院校6438-----------9930体育类院校8435-----------12911艺术类院校8894-----------13645表4全国平均生均培养费用院校类别生均培养费用区间(元/年)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8681------------13357工科农林类院校8716------------13378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8442------------13118医学类院校9944------------15178体育类院校14681-----------22280艺术类院校14617-----------22249各专业平均值118898对于制定我国普通高校学费量化标准,已有学者做过些许研究。这里有两个具体的量化公式。公式[1]是陈雄在《学费收取标准的计算公式》中提出过的一个学费收费标准的计算公式:生均培养成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学生数收费标准=生均培养成本×政府确定的收费比例。本年度收费标准=上年度收费标准×(1+本年度收费标准增长率)。本年度收费增长率=本年度费用预算增长数/上年度费用预算数×100%。公式[2]是上海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晏开利在他的《高等教育学费的制衡因素》中提出的,公式如下:下年度高教学费的基准额=家庭年均收入×15%+年末户均储蓄额×20%。俩个公式都存在一些缺陷,公式[1]只考虑培养费用及教育收费标准变化情况,而公式[2]却只考虑了能力支付原则。这种以能力为基础提出的收费标准是倾向于保证教育公平性的,充分考虑到了家庭的支付能力问题。虽然它们都存在一些缺陷。但是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教学费额。可是我们还必须使其建立在分担一定教育教学成本的基础之上。为此我们考虑兼顾两者,我们采用两个公式分别计算的模型。公式[1]的采用:考虑到我国高校收费实际和政府确定的收费比例(25%),而且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最近几年内高校生均收费不变的实际情况。我们直接采用:收费标准=生均培养成本×政府确定的收费比例分别计算得:河南生均学费院校类别生均学费用区间(元/年)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1886-----------2903工科农林类院校1877-----------2889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1806------------2820医学类院校2034-----------3113体育类院校2612-----------3973艺术类院校2596-----------3964北京生均学费院校类别生均学费用区间(元/年)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7546-----------11399工科农林类院校5837-----------8831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4072------------62229医学类院校7038-----------10627体育类院校8970-----------13517艺术类院校9848-----------14841甘肃生均学费院校类别生均学费用区间(元/年)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1560-----------2422工科农林类院校1601-----------2486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1530------------2412医学类院校1922-----------2961体育类院校2199-----------3375艺术类院校2178-----------3355全国生均学费院校类别生均学费用区间(元/年)综合师范民族类院校2170-----------3339工科农林类院校2179-----------3345语文财经政法类院校2111------------3280医学类院校2486-----------3795体育类院校3670-----------5570艺术类院校3654-----------5562公式[2]下年度高教学费的基准额=家庭年均收入×15%+年末户均储蓄额×20%。12Pdd,,*15%*20%iii10对于我国高校学费标准的制定的原则,有些研究者如王善迈,认为教育投资负担的基本依据应该是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学费标准应该根据这两个基本原则来制定,这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中已经是一个基本的共识。由此应该以这两个原则为基础来共同地决定高校学费标准的制定,不能只顾其一,不顾其二,以免造成片面性。所谓能力支付原则的含义是,根据利益获得者的付款能力来确定负担主体及负担程度。教育成本支出最终来源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被各社会群体所占有。从理论上说,谁占有国民收入,谁就应当负担教育成本。但是由于国民收入在分配上存在着不均等的现象,各群体的付款能力不同,教育成本的负担应根据付款能力不同确定负担的程度与比例。所谓利益获得原则,简言之,谁受益谁负担,获益多者多负担。用于教育的成本支出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可获得预期收益的投资。由于教育具有经济功能,用于教育的成本是可以获得预期的经济与非经济收益的一种投资。由于教育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教育投资可以产生外部效益,不仅受教育者可以获益,全社会都可从中获益。因而社会各成员应根据其所获得的利益,分摊教育成本的负担。基于以上两个基本原则的考虑,有以下假设。假设一:劳动力市场自由竞争。假定二:各专业生均培养成本和收益率能够较为科学地计算。有三个公式。国所有专业平均学费=生均培养成本×个人相对收益率×+国际一般比例,1×我国人均GDP×。即,1iPR,,****,,,,,3142iGDP表示个人相对收益率;表示国际一般比例为0.05;,,34表示我国人均GDP;表示收益原则的确定的权重;,,1GDP表示能力原则则确定的权重;,2在公式一中,收益原则体现在其中的第一项,即生均培养成本×个人相对收益率,×,也就是说个人从高等教育中相对地获得了多少个人收益也就相应地应承担一1定比例的培养成本。能力原则则体现在公式中的第二项,即必须考虑到我国的人均GDP或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并借鉴国外的一般平均水平为参照标准。学费标准的制定还必须因地因时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各个专业学费标准的制定,可以将某个专业的个人相对收益率和其生均培养成本的绝对值直接代入公式即可。因此们可以进一步构建以下量化公式:全国某个专业平均学费=此专业生均培养成本×此专业个人相对收益率×,'+国际一般比例×我国人均GDP×。即,,2111''''PR,,****,,,,,3142iGDP,''(式中:均GDP;表示个人相对收益率;表示国际一般比例;表示收益,,,,3GDP14'原则的确定的权重;表示能力原则则确定的权重。),2公式三某省某个专业平均学费=全国某个专业平均学费×地区发展不均衡系数地区发展不平衡系数能反映出地区差异,它可以以各省人均产值的相对比例来代替计算:人均取产值排在最中间的数据为基准,将所要求的省份的人均产值与之相除得到的商数就是地区发展不均衡系数。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必须考虑到学生家庭平均最大承受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2001—2006年期间全国各地区城镇、农村居民平均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统计来测算符合这一标准的“学费--家庭收入比”,考虑到我国农村居民所占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在计算居民平均收入支出时,为减少误差,我们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平均数。首先,根据中国高校的收费实际,我们取“学费--家庭收入比”中学费占居民收入的25%这一上限标准,一个家庭按3人计算,由表1可以看出,2001—2006年期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是5470元×3=16410元,高等教育收费的最高标准就是16410元×25%=4102.5元,而实际收费均值要高出近500元。表12001—2006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单位:元)2002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年658977028472942210493117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662475262229363255358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83941424344城镇人口比重%626159585756农村人口比重%407445145021566063677181人均可支配收入加权平均数2001—2006人均5470可支配收入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2003年生均收费4557元为标准测算学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表2学费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占的比例表(单位:元)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1268597702847294221049311756城镇居民236624752622293632553587农村居民457745774577457745774577学费665954484339占城镇居民收入比重%192184174155140126占乡村居民收入比重%由表2可以看出,学费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从2001年的66%下降到2005年的43%,平均每年下降近5个百分点;学费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从2001年的192%下降到2005年的140%,平均每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如果按国际参考值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作为学生缴纳学费标准,,也就是说我国的收费政策需要稳定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国际参考值。我们以1996--2003年全国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高等学校均收费标准,把收取学费作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解释变量,建立一个高校收费的元回归分析模型:ybbxb,,,*0112其中,为学费,y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x1为农村民的可支配收入均为回归系数。x2根据最小二乘原则确定,,,,代入回归方程式,得bbb031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xx,,,,14298110*2根据1996年至2003年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回归方程推算出2004—2006年收取的学费如表3:表31996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人均可支配收入及高校平均收费表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城镇居民48395160542558546280农村居民19262094216222102253学费12002000320035004500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城镇居民65897702847294221049311756农村居民23662475262229363255358713学费452645514577564077599816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按2001--2003年的城镇,农村可支配收入增长变动情况,2006年由回归方程推算出的学费标准为9816元,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数字。“十五”期间,以及已经迈进的“十一五”期间,国家放慢了高等学校收费标准的增长速度,并且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生均4500元左右。实践证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高校收费标准的增长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国家财政生均拨款A在生均培养费中的权重。,1:学校自筹、社会捐赠费B在生均培养费中的权重。,2:学费在生均培养费中的权重。于是得:,3iRABF,,,,***,,,23i14附录:一、河南的生均培养费用源程序S=[4320064800];r=[191919171212];R1=zeros(6,2);fori=1:2forj=1:6R1(j,i)=S(1,i)/r(1,j)*1.4;endendR1R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t=[495449547879];a5=[324.61486.91];T1=zeros(6,2);fori=1:2forj=1:6T1(j,i)=a5(1,i)*t(1,j)*0.02;endendT1s=[161411182521];a6=1112;T2=zeros(6,2);fori=1:2forj=1:6T2(j,i)=s(1,j)*a6*0.02;endendT2u=[500050003000500040004000];T3=zeros(6,2);fori=1:2forj=1:6T3(j,i)=u(1,j)*0.1;endendT3u=[500050003000500040004000];T3=zeros(6,2);fori=1:2forj=1:6T3(j,i)=u(1,j)*0.1;endendT315T4北京生均培养费用源程序:S=[43200*3.790864800*3.7908];r=[12172613109];R1=zeros(6,2);fori=1:2forj=1:6R1(j,i)=S(1,i)/r(1,j)*1.4;endendR1R2=zeros(6,2);fori=1:2forj=1:6R2(j,i)=R1(j,i)*0.42;endendR2R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t=[465047567274];a5=[324.61486.91];T1=zeros(6,2);fori=1:2forj=1:6T1(j,i)=a5(1,i)*t(1,j)*0.02;endendT1s=[141611182521];a6=1112;T2=zeros(6,2);fori=1:2forj=1:6T2(j,i)=s(1,j)*a6*0.02;endendT2u=[550055004000550045004500];T3=zeros(6,2);fori=1:2forj=1:6T3(j,i)=u(1,j)*0.1;16endendT3n=[544.543.54.3]';m=[2050];T4=zeros(6,2);fori=1:2forj=1:6T4(j,i)=m(1,i)*n(j,1);endendT4S=[43200*3.790864800*3.7908];r=[12172613109];R1=zeros(6,2);fori=1:2forj=1:6R1(j,i)=S(1,i)/r(1,j)*1.4;endendR1甘肃生均费用源程序:S=[43200*0.657864800*0.6578];r=[171819171110];R1=zeros(6,2);fori=1:2forj=1:6R1(j,i)=S(1,i)/r(1,j)*1.4;endendR1R2=zeros(6,2);fori=1:2forj=1:6R2(j,i)=R1(j,i)*0.42;endendR2R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1759.33267.3;];t=[556058679090];a5=[324.61486.91];T1=zeros(6,2);fori=1:2forj=1:6T1(j,i)=a5(1,i)*t(1,j)*0.02;17endendT1s=[141612182421];a6=1112;T2=zeros(6,2);fori=1:2forj=1:6T2(j,i)=s(1,j)*a6*0.02;endendT2u=[450045003000450035003500];T3=zeros(6,2);fori=1:2forj=1:6T3(j,i)=u(1,j)*0.1;endendT3n=[43.24.33.53.64.2]';m=[2050];T4=zeros(6,2);fori=1:2forj=1:6T4(j,i)=m(1,i)*n(j,1);endendT418
/
本文档为【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模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