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1干部说干事

2017-11-23 11页 doc 27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2011干部说干事2011干部说干事 积极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积极打造区域人才高地,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之基、强市之本,从创新理念、创优环境入手,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成效。 更新观念,重视人才。观念滞后是影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的重要因素。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才能发现、培养和用好人才。张家口市着力破除陈旧用人观念的束缚,树立人才优先的理念,既...
2011干部说干事
2011干部说干事 积极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积极打造区域人才高地,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之基、强市之本,从创新理念、创优环境入手,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成效。 更新观念,重视人才。观念滞后是影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的重要因素。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才能发现、培养和用好人才。张家口市着力破除陈旧用人观念的束缚,树立人才优先的理念,既重引资更重引智,把人才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树立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大有可为的理念,创新思路举措,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树立人人可成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理念,不看学历看能力,不看资历看实绩,把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到合适岗位上。 着眼长远,培育人才。求才有两种基本途径: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比较而言,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是支撑区域发展的长远性、根本性、战略性举措。张家口市坚持把培养本土人才、盘活本地人才资源作为战略重点,支持域内省属高校发展,改善其办学条件;发展市级职业教育,加快推进市属院校扩大规模和升级改造;用好域外教育资源,选派重点人才到国家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造,培养各领域、各学科的领军人才;实施一线培养工程,选派干部进村入企、挂职锻炼,选聘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官”,培育本土实用人才。 完善机制,用好人才。人才以用为本。只有用好人才,才能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效能,使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张家口市重点从三方面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柔性引进机制,用好北京 “人才库”,把承接北京人才辐射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激发人才创业活力,建立以业绩为主要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创新投入机制,强化人才工作保障,建立“人才发展基金”,用于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以及重点课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 搭建平台,凝聚人才。人才发展需要平台,干事创业需要载体。张家口市始终重视为各类人才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促进人才集聚和施展才能:搭建项目平台,以项目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近两年通过项目引进人才1500余人;搭建科研平台,筹备成立清华—张家口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目前已有7名清华大学教授与张家口市9家企业开展合作;搭建园区平台,大力扶持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人才创业园区发展,使其不仅成为产业集聚地,而且成为人才集聚地。 搞好服务,关爱人才。为人才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让其专心投入工作、全力施展抱负。张家口市大力实施人才服务工程,努力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成立“人才服务中心”,在人才落户、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的分配,专门设立“张家口杰出人才奖”,对为张家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给荣誉、给地位、给实惠,使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一流贡献得到一流报酬,把越来越多的人才留在张家口,为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作者为中共河北省张家口市委书记) 全面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 组织部门是各级党委主管组织、干部、人才等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任务重、头绪多,党委重视、社会关注。做好组织工作,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工委组织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提升组工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坚持做到“四个并举”,取得了初步成效。 坚持学习与岗位实践并举。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要求。为提高组工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一方面引导组工干 部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引导组工干部向基层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从群众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开展“双比”(个人比业务、提合理化建议,处室比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岗位练兵、“五看、五想”(看重大项目想经济发展、看循环经济想可持续发展、看高新技术想创新发展、看港口物流想协调发展、看基层社区想和谐发展)等主题活动,建立内部交流、岗位轮换、挂职锻炼三项机制,使组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坚持规范管理与亲情服务并举。有序的管理能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周到的服务能让人们感受到组织温暖,增强归属感,激发工作热情和动力。我们针对组织、人事、老干部、编制和党史五个部门合署办公的特点,建立综合行为、科室工作、#岗位#3大类25项行为规范,在思想、政治等9个方面统一标准,对整体形象、工作原则等作出明确。在坚持规范管理的同时,也为干部职工提供亲情服务,建立行政领导、党支部、工会、妇委会四套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体系,定期与干部职工进行谈心交流,妥善解决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困难,确保干部职工思想上不离心、工作上不分心、生活上不劳心。 坚持有效激励与严格约束并举。有效的激励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严格的约束能有效避免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为实现二者有机统一,我们采取了“四及时”的举措:对部门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倡导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对爱岗敬业者及时表彰,鼓励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度;对不健康不文明行为及时批评制止,杜绝产生不良影响;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及时谈话提醒,避免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同时,组织开展以“牢固树立政治品德、模范践行职业道德、带头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弘扬家庭美德”为主题的“四德”教育,并通过民主评议、明察暗访、外聘监督员、畅通投诉渠道等措施,着力解决处事不公、执行不力、效率低下等问题。 坚持围绕中心与服务基层并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一方面教育组工干部站在全区大局来谋划组织工作,先后参与了机构改革保稳定、抗击浒苔迎奥运、应对金融危机谋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和谐等十余项全区性重大活动;另一方面引导组工干部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连续多年组织开展走遍社区、走进企业等“下基层”系列活动,先后为社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30余个,捐助资金20余万元,实现了组织工作重心下移,并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有效提升了组工干部服务基层、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工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把干部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干部作风事关党和政府形象,事关改革发展事业兴衰成败。近年来,湖北省南漳县以“治昏促清、治虚促实、治僵促创、治散促严”为重点,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学习。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南漳县把坚持学习作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一是不断加强干部思想理论武装。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分别量化学习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在职学习等制度,完善述学、评学、考学、督学等机制。二是广泛推行“三考制度”,即平时抽考,由宣传部门出卷,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定期统考,每半年举行一次,成绩与干部提拔任用和评优评先挂钩;任前必考,所有拟提拔和调整的领导干部必须进行基本理论素质考试,凡是成绩达不到良好等次以上的一律不得任命。同时,通过评比表彰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员干部以及提拔使用学习型干部等举措,在全县形成重视学习、鼓励学习的鲜明导向。 关注基层。大力倡导“想干事的,一线就是阵地;能干事的,基层就是舞台”,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一是着力搭建平台,让广大干部的才华在一线施展。连续两年抽调200多名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城建城管、维护稳定、应急处理等一线锻炼,并从县镇直属单位选派360多名干部下乡驻村,帮助农村发展经济。二是加强管理,让业绩在一 线考评。实行一线干部目标责任制,综合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统计结果等方式,全面考察干部在一线的表现;建立一线干部诫勉谈话、末位淘汰等制度。三是优先选拔一线干部,让干部在一线成长。2010年以来,先后提拔一线干部35人,从一线选调11人充实到县直部门领导班子,选拔22名基层干部进入县直机关工作,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一线长才干、一线出干部的良好风气。 鼓励创新。积极打造创新型、开拓型干部队伍。一是建立驱动机制,让干部愿创新。注重提拔任用在城市管理、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作出开创性成绩的干部,增强干部创新动力。二是提升能力素质,让干部善创新。组织干部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考察学习,并邀请经济发达地区的干部和专家学者前来举办讲座;深入开展“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大走访”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县委常委联系镇、县直部门联系村的“双联”活动。通过走出去开阔视野、请进来传播经验、到一线实践锻炼,培育创新理念,提升创新能力。三是营造宽松环境,让干部敢创新。凡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就积极鼓励,不求全责备、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探索、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强化监督。重拳惩治自由散漫行为,大力倡导和培育团结向上、纪律严明、守岗尽职的良好风气。一是制定治理散漫行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不遵守上下班纪律”、“班子不团结、软弱涣散”、“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坚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30种行为属于散漫行为,为治散提供了界定标准和认定依据。二是综合运用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方法,对干部实行有力监督。三是健全问责机制,对作风散漫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乃至必要的处理。通过这些举措,加强了干部队伍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襄阳市委常委、南漳县委书记) 坚持和谐拆迁 维护群众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征地拆迁、旧城改造等问题日益增多。如何科学实施拆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08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滨江开发”总体规划,启动了涉及1.2万户、6.8万多名群众的大面积拆迁工作。在实践中,下关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科学拆迁、和谐拆迁的新思路、新举措,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征地拆迁、旧城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因此,在整个拆迁、补偿、安置过程中都要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努力维护而不能损害群众利益。基于这种认识,下关区强调在拆迁工作中既要算好眼前账、单个项目账,更要算好长远账、民生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一是采用政府补贴的形式,对涉及拆迁的群众购房给予一定优惠。二是实行就近安置,尽量不让涉及拆迁的群众远离原居住地或中心区域。三是坚持先安置、后拆迁,对高龄老人、特困群众,组织现房先行安置;对选择现房或产权调换的群众,实行即搬即选。为了安置涉及拆迁的群众,下关区共提供各种房源1.2万多套,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公平、公正,是实现和谐拆迁的重要前提。要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须坚持政策、程序、过程公开。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在拆迁工作中,下关区坚持实行基本政策、补助标准、房源情况、申购程序、工作流程与评估等“八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通过政策咨询会集中解答、入户动员、逐家逐户发放公开信等方式,阐明政策、解疑释惑;始终做到执行政策前后一致、同等情况对待一致、承诺与兑现一致,消除群众的疑虑;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对拆迁工作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培训,要求人人签订廉政承诺书,并在拆迁现场设立举报箱;加大监督力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者、群众代表现场参与监督,将搬迁顺序、搬迁进度、选房结果等情况第一时间公示。 着力化解突出矛盾。拆迁工作涉及不同方面的利益,问题复杂,矛盾集中。这就要求把坚持 依法拆迁与注重人文关怀、运用经济手段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把各种矛盾降低到最小程度、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拆迁工作中,下关区抽调6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100多个工作小组,逐户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不理解拆迁工作或不愿离开原居住地的部分群众进行耐心劝说,有的甚至上门20多次;对少数提出政策以外过高要求的拆迁户,不搞强行拆迁、限期拆迁,坚持依法办事同说服教育相结合,在做通工作后再进行拆迁;对原住房产权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或抢在拆迁前临时违章搭建房屋问题,经现场调查和严格审核之后,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一户一策等办法予以解决;等等。同时,大力开展面向涉及拆迁群众的“四送四帮”服务,即送就业岗位、送子女就学、送医疗上门、送生活必需品,帮助办理房屋拆迁和新房迁居各种手续、帮助搬家、帮助寻找过渡房、帮助提供看房车。 合理使用拆迁腾出土地。能否合理使用拆迁腾出土地,是关系拆迁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在拆迁工作中,下关区坚持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为根本,把拆迁腾出的土地更多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绝不搞单纯的商业开发。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现实,抓住拆迁改造的契机,新建改建了一批教育基础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14项城市排水、清淤工程,新建了3块大型绿地,同时积极推进狮子山、幕府山治理改造和滨江大道建设工程。 把城镇化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引擎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强大动力。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促进城镇功能的完善、承载能力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力地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现代产业聚集。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地”,是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哪里有功能完备的城镇,哪里就能吸引产业聚集、资源汇聚。对于廊坊市来说,环渤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启动、北京市东扩南拓的实施带来了促进产业聚集的新机遇,同时对加快城镇化步伐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廊坊市采取了两个重要举措。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北中南“三大板块”理念,全力打造北部以燕郊新城为中心的环北京城镇群和南部以霸州为中心的环天津城镇群,构筑主城区“一轴、一廊、两环、八大中心”(一轴即南北步行景观轴,一廊即京沪高铁生态廊,两环即环城水系景观带、奥林匹克环城公园,八大中心即商务服务中心、文化休闲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功能空间结构。二是打造产业聚集平台。按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强园区建设,吸引企业入园发展。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园区和产业聚集区已发展到17个,廊坊开发区还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促进内需主导型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个重要内容是改变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的局面,积极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城镇的建设与改造可以扩大投资需求,而城镇的发展繁荣可以带动消费需求。廊坊市着眼于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努力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近两年,城镇建设投资累计达到2275亿元。一方面,实施了周各庄、银河桥棚户区等旧城改造工程,建成了迎宾大道、新华路、金光道改建扩建等精品项目,加快了市区南北交通和外围路网建设,使城市功能渐趋完善、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大规模推进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仅香河县就已建成20个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商贸、旅游、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城市”,是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廊坊市坚持围绕“生态、智能、休闲、商务”的城市功能定位,积极打造“智慧城市”。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打造“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为目标,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快自主创新。以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动廊坊制造和廊坊创造互促共进。三是推行数字化管理。以城市管理数字化为重点,努力建设环渤海地区综合信息化先行区。四是培育高素质市民。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促进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的提高。 促进民生改善。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推进城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廊坊市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多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实际问题。同时,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向农村扩散、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扩展。近两年,新建了体育场、大剧院等文体设施;在全省率先全部解决城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建成水厂13座,解决了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2%以下,新农合入保率达到87.4%,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作者为中共河北省廊坊市委副书记) 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深入研究和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我们党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植根群众、吸取“地气”,才能枝繁叶茂。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着眼于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岳阳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倡导工作在一线开展,作用在一线发挥,问题在一线解决,关系在一线融洽;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做到问题不解决工作不脱钩;广泛开展“与群众交朋友,为基层搞服务”主题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对群众“五个必访”——遭遇不幸必访、婚丧喜庆必访、家庭纠纷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生活困难必访;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与群众交流互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多办实事,改善民生。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把群众需要作为工作第一选择,多办实事好事,促进民生改善。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岳阳市把“民生殷实”列为富民强市的6个目标之一,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促进社会建设。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0%左右,主要用于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文化、卫生、治安、环保等问题,并重点向农村倾斜、向最困难的群体倾斜。另一方面,持续开展“为民办实事”行动,办成了一大批惠民利民的实事。“十一五”期间,解决了近1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了农村大面积危房改造,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扩大参与,凝聚力量。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岳阳市坚持把扩大群众参与作为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行民主决策、阳光决策,减少决策失误,防范决策风险。注重决策前开展民意征询、信访听证等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做到大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不开工;决策中扩大群众参与,采用座谈会、协商会等方式,对有关重大项目如岳阳楼新景区、岳阳机场选址等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决策后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向群众反馈执行情况,切实保障群众的监督权。 落实责任,为民谋利。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检验群众工作 成效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改进作风,扎实工作,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岳阳市坚持以落实责任为抓手,促使党员干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维护群众利益。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制度,并在新闻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开设群众热线等栏目,确保群众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回应。深入开展涉及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对突出的矛盾纠纷实行集中交办、领导包案、跟踪督办等制度,做到问题不查清绝不放手、矛盾不化解绝不松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劳动安全、公共卫生等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岳阳市委书记)
/
本文档为【2011干部说干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