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

2017-09-26 15页 doc 110KB 20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 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市 一、 勒?柯布西耶简介 勒?柯布西耶原名查理斯?加纳特,1887年出生在瑞士境内的一个以制作业为主的小镇。柯布耳朵祖先是14世纪的法国移民,1923年他取用了法国祖先勒?柯布西耶这个名字,在建筑作品上用勒?柯布西耶署名,在绘画制作上用加纳特署名。 柯布14岁在家乡的一所为制表工业镶嵌表壳而设的高级技术艺术学校学习,他的教授艾拉提尼尔是打开他艺术世界大门的导师,艾拉提尼尔鼓励学生对待建筑应如同对待雕塑和绘画一样懂得去欣赏。柯布在他的家乡度过了青年时代,这所艺术学校对...
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
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 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市 一、 勒?柯布西耶简介 勒?柯布西耶原名查理斯?加纳特,1887年出生在瑞士境内的一个以制作业为主的小镇。柯布耳朵祖先是14世纪的法国移民,1923年他取用了法国祖先勒?柯布西耶这个名字,在建筑作品上用勒?柯布西耶署名,在绘画制作上用加纳特署名。 柯布14岁在家乡的一所为制表工业镶嵌表壳而设的高级技术艺术学校学习,他的教授艾拉提尼尔是打开他艺术世界大门的导师,艾拉提尼尔鼓励学生对待建筑应如同对待雕塑和绘画一样懂得去欣赏。柯布在他的家乡度过了青年时代,这所艺术学校对他的前半生有重要影响。 19岁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代表,曾为艺术学校托管人建造了一栋别墅,这次经历使得他首次找到机会走出瑞士去旅行,1906年柯布在意大利和奥地利呆了不少时间,意大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奥地利他接触了瑟夫?霍夫曼的新艺术派运动的学说,当柯布20岁时,曾为约瑟夫?霍夫曼工作过,柯布很欣赏并尊重他这种坦率无华且不要表面虚假装饰的主张,但他不满那种把机械艺术当做小布垫式的张贴在建筑上面的做法。 1908年柯布首次访问巴黎,这是促成他自身风格的定型时期。柯布并不是要探求立体派艺术的魅力,而是侧重于探求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如何忠于新时代和新技术的设计思想。他最崇拜当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师阿古斯特?派洛特,认为他是伟大的忠实于表现技术的革新派的支持者,柯布到派洛特哪里工作了15个月。他得出结论,他所处的时代的紧迫任务是解决高层建筑的结构问题,轻型框架和不受限制的灵活的平面布置问题。看到派洛特那种几根细柱所支撑的空透的高层建筑,产生了底层 “架空”的构思一年,或称鸡腿柱托着的高楼。架空的底层可以取得自由流动的空间,这个构想后来发展到柯布的建筑作品当中。派洛特这栋建筑给柯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派洛特作为一位清醒的工程师所未能达到的期望后来都被柯布大胆的实现了。 柯布23岁时在彼得?拜伦斯工作室中工作了5个月。可不从产品设计中学到了很多,他坚定了“创造工业化摩登建筑风格和艺术产品的美学是以时代为基础的,某些工业产品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装饰品”的信念。 在柯布等人的努力下,功能主义建筑在世界上诞生了。直到今天,功能主义和理性分析还 是贴在一起的。几何形体组成的新世界和新发现,吸引着柯布追求一条更深奥的艺术道路。他和近代拍支持者们认识到他们自己是在对传统势力的造反之中,不仅反抗折中主义,也反对新艺术派的伪自然主义。柯布认为一座建筑就是一座建筑,必须陈述得十分清楚,要在建筑与自然之间创造一种因对比而产生的和谐,使建筑好像是由自然界中生长出来的那样鲜明而纯净。 1910年后柯布离开了拜伦斯工作室,开始探索形式美的世界。他对自然界采取不干预的态度,相信自然界有其本身的表现力,而处理建筑则是人类的特权。 柯布以最现代化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思想,他对待每一栋新建筑都好像是一次新的赌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预期大师会领头朝向新的金属玻璃的建筑潮流发展,但柯布这时却创作了甚至令许多人不能容忍的“原始粗野”的建筑形式,有杂志称之为野兽主义。 勒?柯布西耶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柯布的特点是,在他每次旅行中手离不开速写本子,他访问希腊的岛屿或者美洲的大城市,总用随身携带的速写本,快速地记录下其敏锐的感觉和幻想。柯布储存了大量的构思、印象、形式和色彩,速写本的记载比他写出来的文字更清楚的表现了柯布的视觉感受,表现了他是一位具有社会哲学思想的城市规划师、雕塑艺术家和技艺高超的一位大师。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二、 柯布的规划思想 (一)300万人口现代城市规划 1922年巴黎秋季沙龙展 览会展出勒?柯布西耶的可容 300万人口现代城市规划设想 草图。其布局设想是:城市中 心是铁路、航空和汽车交通的汇集点;站屋广场采用多层空间处理。市中心区布置24幢60层的摩天办公楼,人口密度为每公顷3000人。中心区西侧布置市政府、博物馆、市级管理机构以及一个英国式花园。中心区东侧为工业区、仓库和铁路货运站。中心区的南北两侧为住宅区,人口密度约为每公顷300人。城区四周为保留的发展用地,布置绿地和运动场。城市郊区布置若干个田园城镇。城区住100万人,田园城镇容纳200万人。192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了勒?柯布西耶的巴黎市中心改建规划方案,提出要拆除大量旧建筑,拓宽道路,修建18幢高层办公楼。但可惜这个方案没有实施。 勒?柯布西耶 城市规划五要点: a、功能分区明 确 b、市中心建高 层,降低密 度,空出绿 地 c、底层透空(解放地面,视线通透) 、棋盘式道路,人车分流 d e、建立小城镇式的居住单位 勒?柯布西耶认 为从中古时期发展 起来的城市,包括巴 黎在内,已不能适应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 的需要,必须进行彻 底改造。改造城市的 基本原则是:城市按 功能分成工业区、居 住区、行政办公区和 中心商业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他提出建筑物用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的围绕之中。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他强调现代城市建设要用直线式的几何体形所体现的秩序和标准来反映工业生产的时代精神。 (二)《明日之城市》 1923 年他发表《走向新建筑》一文,宣扬现代主义是一种几何精神,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随着一种新的住宅形式的诞生,机器时代将迈入第二阶段”。1925 年柯布西耶出版《明日之城市》,这本书大量应用语录体来阐明自己的主张,比如:“城市是人类的工具,是一种创作”;“曲线道路是驴行之道,直线道路是人行之道”;“交通工具是一切现代化活动之基础”;“城市一旦驾驭了速度,就驾驭了成功” 柯布西耶对于直线、直角、高度和速度充满了膜拜,而对他所生活的巴黎那弯曲细密的“驴道”厌恶不已,他用感性的法语写道:“人类沿直线行走,是因为他有一个目标,知道往哪里走。直线道路是反抗作用、勇于行动、积极作为和自我克制的结果,直线道路健康且彰显高贵。驴子曲折而行,思想散漫,心不在焉,它曲折而行以躲避巨石,或便于攀登,或得以庇荫。巴黎、罗马和伊斯坦布尔均建于驴道之上”;“当代的城市必须仰赖直线,交通通常同样需要直线,对城市精神来说,直线是正当之选择。曲线昂贵、难以建设且滋生危险,曲线将使城市陷入瘫痪”;“大首都没有交通要道,只有毛细血管般的小巷道,因而进一步的发展往往意味着城市的疾病和死亡”。 基于这种偏好,柯布西耶十分欣赏方方正正的棋盘式布局的老北京城,他对比北京和巴黎的平面图并嘲笑巴黎,“法国居然打着传播现代文明的旗号入侵北京”。为什么柯布西耶如此迷恋直线、直角和速度呢,一个重要的背景在于1886 年世界上第一辆小汽车诞生之后,至柯布西耶时期已开始进入家庭消费,他对于汽车这件即将推动人类文明的产品表现出了先知般的敏感:“1924 年10 月1 日,在香榭丽舍大道上,我目睹了新的交通现象的强劲复苏,汽车~还是汽车~快~更快~一股激情涌上我的心头,令人难以抵抗。”他预言汽车将改变城市,一种新的力量将如同暴风雨后暴涨的湍流,毁灭般狂烈,城市行将崩溃,再也无法支撑下去。“城市太古老了,湍流难以继续遵循旧有的河床。” 不能对现代社会的新情况做出迅速适应的城市,将走向灭亡,其他能够良好适应的城市将取而代之。他号召消灭巴黎的街道、咖啡馆和娱乐场所,甚至感叹:“唉,我们变成了旧汽车里完全生锈的引擎了:底盘、车身、座椅(市郊),所有这些都还能运作,但引擎(市中心)已经卡住了,停止运转了。这就是城市规划的首要问题。”柯布西耶在当时就肯定城市规划将转而为汽车服务。因为他发现大城市源自铁路的出现,过去进入城市必须经由城门,马车与步行的民众沿着自己的路线分散地进入市中心,没有任何特殊的原因会造成市中心的交通阻塞。而铁路则促使大城市在中心地区设立了车站,于是市中心形成了最为局促的道路网,人们一批又一批的涌入这些狭窄的道路。 统计学研究表明,商业活动终究会聚集在城市中心进行,而商业活动的节奏十分明确:速度,为速度而奋斗。这就要求人们在市中心兴建非常宽广的道路。他写到:“城市的原始格局不合时宜的持续阻滞着城市的发展, 保守势力的活动扼杀了进步,妨碍了创新。为了自我挽救,大城市必须彻底改变其市中心。”天才的柯布西耶甚至表现出比霍华德更高的数学天赋,他运用几何和新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进行城市规划。他看到建筑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已经让人们可以解决一些城市问题,比如钢材可以提高建筑高度,从而扩大绿地空间和道路宽度,解决交通拥堵、光照不足的问题。与霍华德一样,柯布西耶也充满激情的构想了未来的梦幻之城、光辉之城、辐射之城,“试想我们进入一个完全像公园似的大城市,我们的小车驶上一条特殊的、位于壮观的摩天大楼间的高架桥;当我们驶近时,可以看见24 层摩天大楼顶上蓝天时隐时现,在我们左右的每个单个区域的外部是一些政府和行政楼,而最外层是博物馆和大学楼群。整个城市是一个公园。”在柯布西耶描述的“垂直花园城市”里,可以容纳300 万人的大城市是由几十栋高楼组成的,之间由平台链接,地上是绿地。95% 的地面可以留为空地,摩天大楼将只占用5% 的地面。高收入者将住在底层、奢华的住宅里,旁边是网球场,他们有85% 的地面留作空地,饭店和剧院随处可见。 他注重效率,把城市称作高速运转的“机器城市”,批判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认为它是逃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在《明日之城市》中,柯布西耶也为自己居住的巴黎市中心提出了改造方案,但并未被守旧的巴黎人采纳。事实上柯布西耶在法国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力。但自1950 年开始,由于战后重建的需要和人类进入汽车社会,柯布的主张一下子在国际上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主流。 三、 评价 (一)雅各布斯的批判:城市不能成为艺术品 先知先觉的天才对于未来城市富有雄心的构想和改造,在现实中多被证明行不通之。雅各布斯她在1961 年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雅各布斯并不是方案提出者,而是一名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主要以霍华德和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批评家。 30 年后,雅各布斯对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理念进行了深刻而精彩的评述,她称柯氏的“鸟瞰式”分析方法把城市理解成许多分门别类的文件抽屉的概念,他的规划方案把对象看成是只有通过统计和数学方法才能解决的无序复杂性问题,“似乎城市问题只有通过纯粹的统计分析才能理解,只有通过概率的方法才能预测问题,只有把问题转化为平均值才能把握问题”。雅各布斯评论道,城市人口越多,规划者越容易以一种居高临下数理统计角度来看城市,在这种方式下,大规模迁移市民成为了可能和可行的事,市民不再是任何一个街区的组成部分,变成了可以随便摆放的棋子,可以像一粒沙子、电子或台球那样随便放到哪里。 她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把人类从改造城市的激情中拉回到原点:让我们先思考城市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城市。只有从这里出发,城市规划与设计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在任《建筑论坛》杂志助理编辑的几年中,雅各布斯大量走访和研究真实的城市生活,她从街道开始,通过对邻里、人行道和交叉路口进行微观民族志研究,逐渐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产生怀疑。她意识到,霍华德和柯布西耶针对大城市的困境和新技术的出现而做的城市创新设计,无形中都把城市当作了一件需要改造和完善的作品或艺术品,而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是生活的载体——生活与艺术是不同的。 “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命, 正因为此,城市不能成为一件艺术品。”雅各布斯写道,“尽管艺术和生活不可分割,但它们不是同一件事。为什么有些城市设计虽然付出了很大努力,但仍让人失望,其中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艺术与生活的混淆。”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在于:生活是无所不容、无穷无尽、不断变化、错综复杂的;与之相反,艺术则是武断的、象征的和抽象的。城市内部的联系是如此复杂和难于理解,用对待艺术品的方法来对待一个城市或街区,随时可能会将其有生命的组织切除,从而损害或杀死关键的社会过程。这种混淆艺术和生活的结果,既不是生活也不是艺术,而是一种将一个静止的格局置于丰富的未知可能性之上的标本而已。 (二)国内学者的评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认为,柯布西耶的理论影响大,是因为他对于技术发展和大城市越来越大的预言确实是正确的。随着土地越来越紧张,二战之后短期内要建大量的住宅,讲求效率的机械化、工业化、标准化的“机器城市”就变得非常可行“柯布西耶的理论的确解决了当时的问题。”杨保军评价到,“但又留下了现在的问题,让我们失去了邻里的和睦关系,人与人之间像高速的机器零件。” (三)今天的法国学者 今天的法国学者把柯布西耶视为规划革新派的代表,他的某些言论是针对保守势力的一种挑战,后人如果不加辨别不考虑背景,一味当成科学论断去贯彻,就难免要犯矫枉过正的毛病。 四、 广东绿道建设 (一) 绿道建设背景 改革开放成就珠三角的发展,增长联盟的形成,加快了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的速度。但土地的快速开发,引起了人们对珠三角耕地流失的担忧。随着工业化在城镇和乡村的推进,大量的耕地通过土地开发被转换成了非农业用地。遥感数据显示,1990年开始珠三角的土地利用在发生巨大变化,建设用地快速增加,耕地和林地快速减少。其中耕地由1990年的14221.41km2减少到2006年的9607.67km2,减少了32.44%,年均减少2.03%。 (二) 设计出发点 基于珠三角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现实需求,广东的绿道确立以“多目标,多功能,多样性”为原则。在区域层面,要维护生态,防止城市的蔓延;在城市层面,要改善城市的宜居水平,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并为骑车,步行者提供更好的环境,以促进绿色出行。同时,要为自然环境好的地区提供经济发展的机会,为城乡居民的休闲消费提供优质的场所。即: 1、与城市的转型需求相结合——重宜居; 2、与建设幸福广东的需求相结合——利民生; 3、与扩大内需的需求相结合——促增长。 (三) 设计构思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是绿道被介绍到中国20多年后国内建成的第一个区域性绿道网。 广东绿道首先在珠三角开始建设,珠三角三面环山一面朝海、水道纵横,具有湖光山色、滨海风光、岭南水乡等自然特色,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为珠三角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迹。改革开放的新旅程中,珠三角以“改革先行区”创造出了新的时代文化。绿道网络如何能综合反映出珠三角自然、历史与时代的地域特征是网络设计的重点。 绿道网由区域绿道和城市绿道共同构成,并形成网络状绿色开敞空间系统。区域绿道是指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城市绿道是指连接城市内重要功能组团,对城市生态、休闲和绿色出行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绿道。整体性来说,首先要确保“绿”连通成“网”,绿道要把现有的“绿点”、“绿线”、“绿面”通过绿廊衔接起来,并对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实施空间管制;其次,通过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绿道将各类具有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价值的重要节点串联起来,包括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名胜古迹等,并配置满足需求的配套设施,促进市民的使用。这样只有把绿道分为区域和城市两个层次,才能形成一张覆盖珠三角整个区域、涵盖城乡的“绿道网”,从而充分发挥绿道网的综合功能效益。在构筑区域生态安全网络的同时,绿道网为广大居民提供汇集环保、运动、休闲和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生活游憩空间。 (四) 设计五大要素 基于珠三角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现实需求,广东绿道在“多目标,多功能,多样性”的原则下,确立了在广东建设“分层次,成网络”的绿道网体系,以让人们顺着绿道从城市的钢筋混泥土森林中走出来,投入到大自然的美丽怀抱这一动人的愿景。在这个愿景下,广东绿道网的设计通过区域绿道和城市绿道两个层次,都市型、郊野型和生态型3种绿道类型和1个统一的标识系统来达到系统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一致;并通过绿廊、慢行径、交通衔接设施、服务设施和标识系统五大要素来确保绿道功能的正常发挥,但是五要素在绿道的配置要根据类型的不同和所处地段的不同而变化。 (1) 绿廊由绿化保护带和绿化隔离带组成,是绿道 的绿色基底。生态型、郊野型绿道须设置绿化保护 带,都市型绿道应设置绿化隔离带。绿廊系统的设 置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植被,注重乡土植物的开 发利用。 (2) 慢行径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或综合慢行道,可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建设。慢行径的设广东绿道概念 置应遵循最低生态影响原则,避免干扰野生动植物 的生境。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河堤、机耕路、道路防护绿带,根据绿道类型和所在地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建设标准。 (3) 交通衔接:绿道与交通网络保持便捷联系,应开辟连接绿道出入口,设置停车设施。有条件的节点应完善公交换乘系统,提高绿道的可达性。 (4) 服务设施系统的设置满足不同层次绿道使用者的需求,分为区域级、城市级两个层次。驿站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设施,严格控制新建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新建设施的规模应与绿道容量相适应,承担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 (5) 绿道系统设置统一的标识系统,对各条线路进行统一编号。绿道网标识系统类型包括指示标识、信息标识、警示标识、规章标识四大类。 (五)评价 基于珠三角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现实需求,广东绿道在“多目标,多功能,多样性”的原则下,确立了在广东建设“分层次,成网络”的绿道网体系,以让人们顺着绿道从城市的钢筋混泥土森林中走出来,投入到大自然的美丽怀抱这一动人的愿景。 在这个愿景下,广东绿道网的设计通过区域绿道和城市绿道两个层次,都市型、郊野型和生态型3种绿道类型和1个统一的标识系统来达到系统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一致;并通过绿廊、慢行径、交通衔接设施、服务设施和标识系统五大要素来确保绿道功能的正常发挥,但是五要素在绿道的配置要根据类型的不同和所处地段的不同而变化。 广东绿道体系的构建归纳起来有6个方面的创新,即:整体设计的多目标性和多功能性、区域生态保护方式的创新、城市开敞空间供给的新途径、促进土地集约使用的新方式、城乡互动发展的新路径、对城市微观设计产生若干影响。其中最显著的是广东绿道网的多目标性和多功能性。正是这种多目标和多功能,以及为了适应其多功能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才使珠三角绿道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五、个人对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感想 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没有一种规划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今天人们提起柯布西耶,更多的是以一种批评的眼光看待他,但是让我们退一步想,真正需要接受批判的是我们自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柯布西耶所提出的规划思想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在大半个世纪后仍然照本宣科地把他的建议当作定律来执行, 而无视他革命性的规划思想与其历史背景的联系。1920 年代到1930 年代,是欧洲小汽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早期的汽车工业为城市生活带来了一件创新产品,迅速赢得了城市居民的青睐。另一方面,当时的欧洲也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人口涌入大城市,传统的城市格局导致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当时的城市规划受传统美学价值观念的影响,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柯布西耶讲那些话的时候是1924 年。他更像是一个社会运动者,认为以小汽车为代表的新技术可以彻底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为了触动后知后觉的人,推进社会的变革,他的阐释确实有点过激,但有有这么好的技术和交通工具,为什么传统不能变呢, 雅各布斯使人们意识到城市是一层一层叠加的、混合的,城市是个网络,城市的功能是复杂的、复合式的,各种东西叠加在上面,那块地是干什么的说不清楚,而不是像柯布西耶说的纯而又纯的。 好的城市规划方案是平衡的,优点最大化、后果最小化的状态,但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规划。“理想城市”只存在于一定假设前提下,它的意义是为我们更新对城市的认识提供新的角度、价值标准和分析框架。所有的规划其实都是对城市、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干预,是对既有平衡的打破,这种干预不可能导向某种终极理想的实现,我们可以努力趋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有它自己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我们每一次的干预,可能有正面的后果,也必然有负面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城市改造成一个美好的终极蓝图,而是通过一种有节制的干预,促使它在更高层次上建立新的平衡。 现实非常复杂,可能无法分清因果,无法判断好坏。并且,我们为城市设定的美好目标也未必会永远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价值体系是不稳定的。多年前我们认为摩天大楼是一个城市的时代标志,然而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迷恋它了,将来也许我们更会觉得它是一个灾难。 【参考文献】 [1].李浩.理解勒柯布西耶——《明日之城》译后.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3期. [2].马向明,程红宁.广东绿道体系的构建:构思与创新.城市规划,2013年,第2期. [3].勒柯布西耶著.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02.
/
本文档为【勒柯布西耶和他的明日之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