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品]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

2018-09-20 9页 doc 23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767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精品]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 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卞丽娟 关键词: 美 感受力 审美 文化素养 观察 创设情境 内容提要: 语文教师作为作文教学的组织者~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帮助学生发现美,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以帮助学生发现美,注意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发现更多的美。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就像挤牙膏,尤其是写景状物...
[精品]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
[精品]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 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卞丽娟 关键词: 美 感受力 审美 文化素养 观察 创设情境 内容提要: 语文教师作为作文教学的组织者~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帮助学生发现美,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以帮助学生发现美,注意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发现更多的美。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就像挤牙膏,尤其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刻画既不生动也不具体,难以给人赏心悦目之感。究其原因,言辞几乎一致:生活面太窄,生活方式单一,每天看到的景物单调、无美感可言,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了无生趣了。总之,一句话:面对生活,面对自然界,很多学生的眼睛看不到美。 在现实生活中,难道真如学生所说的没有美吗,答案是否定的。罗丹曾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人们往往重视自己的直观感受,而忽视透过表象发现美。因此,尽管大自然的美到 1 处都有,但常常由于缺乏审美素养而难以发现,当然也就不易得到美的感受,自然也就不能像苏轼那样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西湖美景流诸笔端。 那么,语文教师作为作文教学的组织者,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 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性。 中学生往往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敏锐的感受力。但是,如果没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满于海”(刘勰语)的生活体验,即使文字功夫再好,也不能写出韵味横生的文章,仅仅是“为文而造情”,而不是“因情而生文”。然而有些学生则不善于发挥自己的审美主动性,感受力较差,在景物面前显得很被动,因而慧眼识美者甚少,难以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的冲动,更不必说达到“思接千载”、“曲尽其妙”的高度。要想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循序渐进,可有事半功倍之妙。 一是“熏”。即通过欣赏名家名作熏染学生,为学生感受和体验美营造氛围,使之潜移默化,触动学生美之心弦。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这样写“花瀑”的:先抓住光、色的配合来形容其状貌:“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再突出其长势之盛:“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止。”然后又抓住光与色的配合,写出“花瀑”生之律动:“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作者就这样把“花瀑”之美描绘出来了~作者之所以能把人们 2 常见的景物写得如此悦人耳目,除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外,最关键的是作者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在赏析名人名作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了美的存在,从而激发起审美冲动。 二是“导”。即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加以适当引导,搭建起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其审美主动性的桥梁。教师可以这样启发:人们观赏自然,往往是自然与人兼顾,人们赞美山之雄伟,海之宽广,潮之壮观,松之坚贞,菊之高洁等,不仅在于赞物,也在于咏人。正是由于有了人的品格,物才显得美。所谓“万物皆有生命”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物当作物来看待,而是要用我们的心与物进行对撞,赋予物以生命,使之具有生命的律动和灵性,最后流诸于笔端的文字也就有了灵气。如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因与君子联系在一起,赋予莲以生命,赋予莲以君子的风度和品性,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其“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之神韵。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大师们之所以能捕捉到美,是因为他们以独特的心理来观照物和景,而不仅仅是靠直观感受。等到学生有了理性的认识,自然就有了想去体验美的强烈冲动。 三是“想”。即通过想像和联想,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个性移入物景之中,从而形成“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的佳效,写出“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真切感受来。不少名家在写景状物时往往将想像和联想伴随其审美活动,融入自己的情感。例如《沁园春?雪》中上阙的最后三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就是诗人由眼前的雪景展开想像和联想,想到晴天的雪景:雪霁天晴,一轮红 3 日普照大地,白雪覆盖,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洁白晶莹、宽大飘逸的衣衫;旭日映照,又好似为大地披戴上鲜红亮丽的裘帽。这一想像性的写景,在原先长城黄河的宏大气势、山舞原驰的勃勃生气之后翻出一派新的气象,把人引到一个辉煌的境界中。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在写景状物时就会尝试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特点移入物景中,在展开想像的同时,情感进一步升华,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悟出更深层次的美,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这种美的形象和情感表达出来。 二、 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帮助学生发现美。 一是注意思想文化素养的培养。一个人的思想文化素养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其审美的深浅程度。因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知识观、经济观、审美观,总是制约着人整个精神世界,所以思想文化素养不同的个体面对同样的自然景观,其所发现的美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注意体会不同思想文化素养的作家是如何审视自然,发现美的;另一方面,还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帮助学生发现更多的美。 在优美生动的写景佳作中,自然景物往往是人品的返照,是人品与人类社会的暗示与象征。这样被摄入文中的景物,已不再是单一的东西,而是成了人们思想文化的载体,其中的优美艳丽,其中的悲凉萧索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物的直观反映,而是与人世沧桑紧密相联,例如,同样是对柳树的咏唱,《红楼梦》中黛玉写的是: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4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这首词中,黛玉借柳絮寄寓了自己难以掌握命运的悲哀,众人都说太悲伤、太凄切了~柳树成了“红颜薄命”的象征。而宝钗却写得不同: 白玉堂前春作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心委芳尘, 万丝千缕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在宝钗看来,柳树并没有一丝令人生发愁绪的征兆,反而是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的象征,这也正是她顽强进取的真实写照。又如,同是写江,在张若虚的笔下是一幅壮阔的图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江流宛转绕芳甸,„„(《春江花月夜》);而“花间词派”词人温庭筠写江是“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斜辉脉脉水悠悠”,自是另一番格调。 可见,不同的思想文化素养,对美的发现感受也大不一样。教师应注意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传授给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养,这样中学生便能更好的发现美。 二是注意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中学生的年龄小,只有一个时代的直接感受,并且很有限,他们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站在历史的至高点上来观察景物,达到站得高看得远的目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同样是用历史的眼光观照长江,在苏轼的眼里固然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但也不免 5 流露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人生无奈的感慨;而在毛泽东眼里,却是另一番美丽景象,长江浩瀚无穷,然终归为人类降服。为什么同样都用历史的眼光观照长江,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形成的,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有名的“乌台诗案”被捕下狱。苏轼几罹死难,经多方周折,方许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他政治生涯的重大逆转,团练副使在实质上备受监视、跟踪,处境极为不利。这时,他的思想形成了变迁,虽然心态未灰,对世事未能忘情,但佛老思想日益影响他的世界观,成为其精神避难所。佛老思想固然能使他在超然的外壳下洞明世事,练达人生,追求美好的境界,但也使其世界观散发出浓重的虚无主义气息。因此,作为豪放派词人,在那样的困境中,苏轼在壮阔的背景下进行了对历史人物的评说,当他的笔毫一触及古代豪杰,就情绪昂奋,勃然而生敬慕之性情,字里行间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但是,当他回到现实中时,就不禁喟然长息,字字鸣咽。而毛泽东在写作《水调歌头 游泳》一词时,正值1956年初夏,当时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轰轰烈烈、热火朝天。毛泽东在祖国大好形式下南下巡视,当时毛泽东虽已是63岁的人了,但从5月31日到6月3日的4天里,一连3次横渡大江。畅游长江期间,毛泽东即为大江的宏伟气势所鼓舞,又为日新月异、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所激励,于是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水调歌头 游泳》。可见,历史文化素养不同,美的感受也不同。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或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 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以帮助学生发现美。 无论是一个事物,还是一处景观,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指导学生观 6 察时,应注意景物的多角度、多层次性与完整性的统一。 一是观察时要注意因时而变的特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时令季节,不同的气候,风貌情趣不同。指导学生时应注意观察景物因时而变的特点,现摘录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为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这段文字极有条理的记述了琅琊山朝暮及春夏秋冬景色的变化。像这样的例子,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也有体现,作者描绘了在“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不同气候下所见之景,突出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和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心情。 二是观察时要注意因地而变的特点。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景物,立足点不同,观察角度不同,感受也不会相同。如同样是写“月夜之景”,有人会因自己身处异乡而在月圆之时倍感思念亲人,做出“低头思故乡”的举动,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在他的文章中自然会渗透淡淡的哀愁;也有人却因与家人团聚,可以与家人愉快地共进晚餐,共同赏月,还可以月夜下促膝长谈,这时的月夜充满一种静谧和谐、温柔舒愉的气氛。正因如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方位地进行观察,以达到发现美的教学目的。 三是观察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因为观察总是在时间的流动中进行的,如刘白羽游览长江三峡时,既有长时的游览,又有短暂的驻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观之景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趣味。教师如果这样启发引导学生进行 7 观察,使他们既能宏观把握,又能有所侧重,便会发现更多的美。 四是观察时要注意多种感官相结合。观察景物不是单纯地指用眼睛来看,这种观察太狭隘。教师应提醒学生学会眼、耳、鼻、口和手齐下,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有机结合。这样观察出来的景物才会色香味俱全,秀色可餐。如朱自清的《春》,作者在描绘“春风图”时,分别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温暖柔情,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馨香、醉人,从听觉角度写鸟儿在和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情态。作者从多种角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的有声有味,有情有感。如果学生在观察景物时能够注意多种感官相结合,何愁写作时笔下羞涩呢, 四、 注意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发现美。 所谓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师为了方便教学,引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以根据写作内容,人为设置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情景、境地。 一是创设音乐情境。在学生进行写作前,教师往往可以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创设某种音乐情境来帮助学生完成胸中之“沟壑”。在特定的音乐背景中,学生很容易受感染,情感很容易被激发,审美的心理过程也能很快展开。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写作《我最喜爱的季节》前,先播放了一组有关“春、夏、秋、冬”的情境音乐。在梦幻般的乐章缓缓流淌之际,学生徜徉在优美空灵的旋律中尽情的寻找心中的“最美”。春花、秋月、冬雷、夏雨„„这些美景逐渐浮现在音乐之中,定格在学生心中。 二是创设画面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在某种意义上告诉我们直观的重要性。因此,创设某种画面情境,可以大大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 8 便于学生迅速地发现美、审美,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写作活动。我将这一环节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画面情境。中学生的阅历毕竟有限,许多东西都是缺乏形象感知的。创设画面情境,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另一方面也是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即使从未身临其境,他们也同样可以感受到大海的浩瀚无边、高山的挺拔险峻、草原的广袤无垠、平原的坦荡如砥„„ 三是创设活动情境。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学生生活在大千世界,生活实践内容丰富,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课堂上到课堂外会发现许许多多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些都是学生认识美和表达美的丰富的素材。我布置了一篇《校园一角》的习作,让学生在写作前先到校园里去仔细观察。我带着学生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几张反映校园一角美景的照片,供他们观赏,指出美的景点和布局,并鼓励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学生会在这种活动情境中发现自己校园的美,从而激发起观察美、描写美的浓厚兴趣。如有位学生写校园一角的“桂花树”,他不仅观察了桂花的形、色、味,还观察到了挂花树下学习的学子,在此情此景的感染下进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前文重点刻画桂花树的幽香默默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当描绘充实、蓄势已足时,笔锋一转:“这桂花树多么像一位慈爱的老师啊~他们无所求,而献给人类的是令人愉快的清香,却只是默默的耕耘,酝酿着,适时用自己的清香,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衰亡,换来一丝纯洁的新鲜空气,给树下的学子一丝透心的温馨~——真是伟大啊~桂花如师——何等切实的比喻~”如此美妙的转折,把物(桂花)和人(教师)联系在一起~可见, 9 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有利于学生发现美。 总之,生活并非枯燥无趣,生活中的景物也非陈色乏味,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对美的发现。只要我们教师注意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美,相信学生的眼睛会很快“美”起来~ 参考文献: 、《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 2、《语文课程》湖北教育出版社, 3、《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10
/
本文档为【[精品]让学生的眼睛美起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