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合集】4

2017-09-15 50页 doc 128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合集】4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合集】4 建材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 1 脱硫化学监督规程 ........................................................................................................................
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合集】4
石灰石化学方法【合集】4 建材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 1 脱硫化学监督规程 ......................................................................................................................... 46 烟气脱硫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 54 建材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实施日期:2000-6-1 / 点击次数:35次 基本信息 发布编号: GB/T 5762-2000 适用地区: 全国 所属分类: 建筑材料 文件内容暂无~请关注~~~ 内容介绍 (该信息仅供参考)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GB/T 576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GB/T 5762-2000 建材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2000—06—01 实施 第 1 页 发布 GB/T 5762-2 项 次 项 次........................................................................................................2 1 总则....................................................................................................3 2 试样....................................................................................................4 3 化学分析方法.....................................................................................5 3.1 试样溶液的制备...............................................................5 3.2 二氧化硅的测定...............................................................5 3.3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8 3.4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12 3.5 二氧化钛的测定.............................................................14 3.6 氧化钙的测定................................................................15 3.7 氧化镁的测定................................................................16 3.8 氧化钾、氧化钠的测定.................................................19 3.9 烧失量的测定................................................................20 4 原子吸收光谱法...............................................................................22 4.1 试样溶液的制备.............................................................22 4.2 二氧化硅的测定...............................................................23 4.3 三氧化三铝的测定.......................................................24 4.4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26 4.5 氧化镁的测定................................................................27 4.7 氧化钠的测定................................................................30 5 分析结果的允许差...........................................................................33 附 录, (参考件)................................................................................35 附 录, 最小稳定性变异系数的计算 (补充件)................................36 附 录,推荐性方法(用于例行分析)(参考件).............................37 C.1 氟的测定.......................................................................37 C.2 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38 附加说明:............................................................................................40 第 2 页 GB/T 5762-2 1 总则 1.1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材料工业用石灰石的化学分析。 1.2 本标准并列了化学分析方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3 分析用的水系指去离子水,所用化学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应为分析纯、优级纯。用于标定的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应为基准试剂。 1.4 称取试样时应准确至0.0002克,分析步骤须严格按照本方法规定的分析步骤进行。 1.5 凡以百分浓度表示的试剂,均按100毫升溶剂中所加溶质的克数配制。所用之酸或氨水,凡未注明浓度者均为浓酸或浓氨水。 1.6 所用分析天平不应低于四级,天平与砝码应定期进行检定。所用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应进行校正。容量法测定低含量元素时,应采用10毫升或25毫升滴定管。 1.7 分析前,试样应于105-110?干燥2小时,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1.8 分析时,必须同时作烧失量的测定。其他各项测定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并对所测结果加以校正。 1.9 各项分析结果(,)的数值,须修约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第 3 页 GB/T 5762-2 2 试样 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由大样缩分后的试样不得少于100克,试样通过0.08毫米方孔筛时的筛余不应超过15,。再以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缩减至约25克,然后放在玛瑙乳钵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为0.08毫米方孔筛,装入试样瓶中,供分析用。其余作为原样保存备用。 第 4 页 GB/T 5762-2 3 化学分析方法 3.1 试样溶液的制备 3.1.1 方法提要 试样于铂坩埚中以碳酸钾,硼砂混合熔剂熔融,熔融物以硝酸加热浸取。 3.1.2 试剂 a.碳酸钾,硼砂(1+1)混合熔剂:将1份重量的碳酸钾与1份重量的无水硼砂混匀研细,贮存于磨口瓶中。 b.硝酸(1+6):将1体积的硝酸与6体积的水混合。 3.1.3 制备步骤 称取约0.5克试样置于铂坩埚中,加2克碳酸钾,硼砂混合熔剂,混匀,再以少许熔剂擦洗玻璃棒,并铺于试样表面。盖上坩埚盖,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至气泡停止发生后,在950-1000?下继续熔融3-5分钟。然后用坩埚钳夹持坩埚旋转,使熔融物均匀地附着于坩埚内壁。 冷却至室温后将坩埚及盖一并放入已加热至微沸的盛有100毫升硝酸的300毫升烧杯中,并继续保持微沸状态,直至熔融物完全分解。用水洗净坩埚及盖,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供测定用。 3.2 二氧化硅的测定 3.2.1 硅钼蓝比色法[注] 注:二氧化硅含量小于7,时可采用比色法。 3.2.1.1 方法提要 在微酸性(0.035-0.40N)溶液中单硅酸和钼酸铵生成硅钼酸络离子(钼黄),然后以抗坏血酸使钼黄还原为硅钼蓝。用分光光度计于66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3.2.1.2 试剂与仪器 a.无水碳酸钠:经研细后使用。 b.盐酸(1+11):将1体积的盐酸与11体积的水混合。 c.盐酸(1+1):将盐酸与同体积水混合。 第 5 页 d.95,乙醇。 e.5,钼酸铵溶液:将5克钼酸铵溶于100毫升温水中,过滤后贮存于塑料瓶中。 GB/T 5762-2 f.0.5,抗坏血酸溶液:将0.5克抗坏血酸溶于100毫升水中,过滤后使用(用时配制)。 g.二氧化硅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克二氧化硅(光谱纯,已于950?灼烧30分钟)置于铂坩埚中,加入1克碳酸钠搅拌均匀后,于高温下熔融3-5分钟。冷却后用热水将熔块浸出于盛有约300毫升热水的烧杯中,待全部溶解后,移入1升容量瓶中,冷至室温,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移入塑料瓶中保存。此标准溶液每毫升含有0.1毫克二氧化硅。 h.分光光度计:721型或类似性能的仪器。 3.2.1.3 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量取0.00,1.00,2.00,3.00,4.00毫升二氧化硅标准溶液(分别相当于 0.00,0.10,0.20,0.30,0.40毫克二氧化硅),分别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40毫升。加入5毫升盐酸(1+11),8毫升95,乙醇,6毫升5,钼酸铵溶液,按下述不同温度,放置不同的时间: 温度(?) 放置时间(分) 10 - 20 30 20 - 30 10 - 20 30 - 35 5 - 20 沸水浴 振摇30秒钟立即以自来水冷却 然后加20毫升盐酸(1+1),5毫升0.5,抗坏血酸溶液,用水衡释至标线,摇匀。放置1小时后,用分光光度计以水作参比,使用10毫米比色皿,在波长660纳米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同时按上述操作进行空白试验。然后,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比色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3.2.1.4 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一定体积试样溶液(视二氧化硅含量而定),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40毫升, 加入2-3毫升盐酸(1+11)。以下操作同3.2.1.3。 3.2.1.5 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1)按式(1)计算: ,?n ,1,????×100 ????????????????(1) ,×1000 第 6 页 式中:,??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毫升被测定溶液中二氧化硅的含量,毫克; GB/T 5762-2 ,??试样重量,克; n??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3.2.2 氟硅酸钾容量法 3.2.2.1 方法提要 在有过量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硅酸能与氟离子作用形成氟硅酸离子 (SiF[2-]6,进而 与钾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K2SiF6)沉淀。该沉淀在热水中水解生成定量的氢氟酸,以酚酞为指示剂, 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其反应如下: SiO[2-]2,6F[-],6H[+],SiF[2-]6,3H2O SiF[2-]6,2K[+],K2SiF6? K2SiF6,3H2O,2KF,H2SiO2,4HF HF,OH[-],F[-],H2O 3.2.2.2 试剂 a.碳酸钾:经研细后使用。 b.氯化钾:经研细后使用。 c.15,氟化钾溶液:将15克氟化钾(KF?2H2O)溶于100毫升水中,贮存在塑料瓶内。 d.5,氯化钾溶液:将5克氯化钾溶于100毫升水中。 e.5,氯化钾,乙醇溶液:将5克氯化钾溶于50毫升水中,加入50毫升95,乙醇,混匀。 f.1,酚酞指示剂溶液:将1克酚酞溶于100毫升乙醇中。 g.0.1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将60克氢氧化钠溶于10升水中,充分摇匀,贮存于带胶塞(装有钠石灰干燥管)的塑料桶内。 标定方法:准确称取约0.6克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置于400毫升烧杯中,加入150毫升新煮沸过的冷水(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使其溶液。然后加入5-6滴1,酚酞指示剂溶液,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二氧化硅的滴定度按式(2)计算: ,×0.01502×1000 ,SiO2,?????????????????????????(2) ,×0.2042 式中:,SiO2??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毫克数; ,??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克; 第 7 页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GB/T 5762-2 0.2042??苯二甲酸氢钾的毫克当量; 0.01502??二氧化硅的毫克当量。 3.2.2.3 分析步骤 称取约0.2-0.3克试样置于铂坩埚中,加入1-1.5克研细的碳酸钾,用玻璃棒混匀。盖上坩埚盖,于 900-950?下熔融5-10分钟。放冷后用热水将熔融物浸出倒入塑料杯中,并洗净坩埚及盖(控制溶液体积不大于50毫升),盖上表皿,加上15毫升硝酸,冷却至室温,加入10毫升15,氟化钾溶液,于塑料棒搅拌下,加入氯化钾至饱和。放置10-20分钟,以中速滤纸过滤,塑料杯与沉淀用5,氟化钾水溶液洗涤2-3次。将沉淀连同滤纸一起置于原塑料杯中,沿杯壁加入10毫升5,氯化钾,乙醇溶液及10滴1,酚酞指示剂溶液,用0.1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未洗尽的酸,仔细搅动滤纸并随之擦洗杯壁,直至溶液呈红色。然后加入200毫升沸水(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以0.15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3.2.2.4 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1)按式(3)计算: ,SiO2?, ,[′]1,????? ×100??????????????(3) ,×1000 式中:,SiO2??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二氧化硅的毫克数;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试样重量,克。 3.3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3.3.1 邻菲罗啉比色法 3.3.1.1 方法提要 用抗坏血酸将三价铁还原为亚铁,在pH大于1.5时亚铁和邻菲罗啉生成桔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于51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显色反应如下:(略) 3.3.1.2 试剂与仪器 a. 1,抗坏血酸溶液:将1克抗坏血酸溶于100毫升水中,过滤后使用(用时配制)。 b. 1,邻菲罗啉溶液:将1克邻菲罗啉溶于100毫升乙酸(1+1)中(用时配制)。 第 8 页 c. 10,乙酸铵溶液:将10克乙酸铵溶于100毫升水中。 GB/T 5762-2 d. 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克三氧化二铁(高纯试剂已于950?灼烧1小时)置于300毫升烧杯中,加入50毫升水,30毫升盐酸(1+1),2毫升硝酸,低温加热至微沸,待溶解完全后冷却至室温,移入2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标准溶液每毫升含有0.05毫克三氧化二铁。 e.分光光度计:721型或类似性能的仪器。 3.3.1.3 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量取0.00,1.00,2.00,3.00,4.00,5.00,6.00毫升(分别相当于 0.00,0.05,0.10,0.15,0.20,0.25,0.30毫克)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分别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50毫升,加入5毫升1,抗坏血酸溶液,放置5分钟,再加5毫升1,邻菲罗啉溶液、2毫升10,乙酸铵溶液。 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30分钟。用分光光度计以水作参比,使用10毫米比色皿,在波长510纳米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同时按上述操作进行空白试验。然后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比色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3.3.1.4 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试样溶液10毫升(视三氧化二铁含量而定)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50毫升,加入5毫升1,抗坏血酸溶液,放置5分钟,再加5毫升1,邻菲罗啉溶液、10毫升10,乙酸铵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30分钟。以下操作步骤同3.3.1.3。 3.3.1.5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2)按式(4)计算: ,?n ,2,???? ×100????????????????(4) ,×1000 式中:,??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毫升被测定溶液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毫克; ,??试样重量,克; n??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3.3.2 EDTA络合滴定法 3.3.2.1 方法提要 第 9 页 以磺基水杨酸钠为指示剂,在溶液酸度为pH1.5-2.0,温度为60-70?时以EDTA滴定。 GB/T 5762-2 磺基水杨酸与Fe[3+]络合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后能为EDTA所取代,终点时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如三氧化二铁含量低,则紫红色很浅,终点几乎为无色。以HIn[-]代表磺基水杨酸根离子,以H2Y[2-]代表EDTA离子,络合滴定Fe[3+]的反应如下: 指示剂反应:Fe[3-],HIn,FeIn[-],H[-] (无色) (紫红色) 滴定反应:Fe[3+],H2Y[2],FeY[-],2H[+] 终点时指示剂变色反应:H2Y[2-],FeIn[+],FeY[-],HIn[-],H[+] (紫红色) (黄色) (无色) 3.3.2.2 试剂 a. 氨水(1+1):将氨水与等体积水混合。 b. 盐酸(1+1):将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 c. 10,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将10克磺基水杨酸钠溶液于100毫升水中。 d. 精密试纸:pH0.5-5.0。 e. 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简称CMP):准确称取1克钙黄绿素,1克甲基百里香酚蓝,0.2克酚酞与50克已在105?烘过的硝酸钾混匀研细,保存于磨口瓶中。 f. 20,氢氧化钾溶液:将20克氢氧化钾溶于100毫升水中。 g. 碳酸钙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约0.6克碳酸钙(高纯试剂,已于105-110?烘过2小时)置于400毫 升烧杯中,加入约100毫升水,盖上表面皿,沿杯口滴加盐酸(1+1)至碳酸钙全部溶解后,加热煮沸数分钟,将溶液冷至室温,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h. 0.01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二钠)标准溶液:称取5.6克EDTA二钠置于烧杯中,加约200毫升水,加热溶解,过滤,用水稀释至1升。 标定方法:吸取25毫升碳酸钙标准溶液放入400毫升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00毫升,加入适量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滴加20,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再过量1-2毫升,以0.015M 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绿色荧光消失呈现红色。 EDTA二钠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的滴定度按式(5)-(8)计算: ,×25 ,Fe2O3 ,×25 ,Fe2O3, ?? × ?????? , ????×0.7977??????(5) , 2,CaCO3 , 第 10 页 GB/T 5762-2 ,×25 ,Al2O3 ,×25 ,Al2O3, ?? × ?????? , ????×0.5094?????(6) , 2,CaCO3 , ,×25 ,CaO ,×25 ,CaO , ?? × ?????? , ????×0.5603??????(7) , ,CaCO3 , ,×25 ,MgO ,×25 ,MgO , ?? × ?????? , ????×0.4028??????(8) , ,CaCO3 , 式中:,Fe2O3??每毫升EDTA二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铁的毫克数; ,Al2O3??每毫升EDTA二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铝的毫克数; ,CaO ??每毫升EDTA二钠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 ,MgO??每毫升EDTA二钠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毫克数; ,??每毫升碳酸钙标准溶液含有碳酸钙的毫克数; 25??吸取碳酸钙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标定时消耗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Fe2O3??三氧化二铁的分子量; ,Al2O3??三氧化二铝的分子量; ,CaCO3??碳酸钙的分子量; ,CaO??氧化钙的分子量; ,MgO??氧化镁的分子量。 3.3.2.3 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50毫升(铁、铝含量低时可吸取100毫升)试样溶液放入300毫升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 毫升,用氨水(1+1)调节溶液pH至1.8-2.0(用精密pH试纸检验)。将溶液加热至70?,加10滴 10,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以0.015M EDTA二钠标准溶液缓慢地滴定至亮黄色(终点时温度应不 低于60?左右)。 3.3.2.4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2)按式(9)计算: ,Fe2O3?,?n ,[,]2,????????×100?????????(9) ,×1000 式中:,Fe2O3??每毫升EDTA二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铁的毫克数; ,??滴定时消耗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第 11 页 n??试样溶液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GB/T 5762-2 ,??试样重量,克。 3.4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3.4.1 铜盐回滴法 3.4.1.1 方法提要 在滴定完,e[3+]后的溶液中,加入对Al[3+]过量的EDTA二钠标准溶液(一般过量10毫升左右),加热至70-80?,调节溶液的pH至3.8-4.0,将溶液煮沸1-2分钟,以PAN为指示剂,用铜盐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此时溶液中钛也能与EDTA定量络合,因而测得的为铝钛合量,减去比色法测得的二氧化钛(以三氧化二铝表示)含量,即为三氧化二铝的含量。 络合反应: Al[3+],H2Y[2-],AlY[-]2H[-] TiO[2+],H2Y[2-],TiOY[2-],2H[-] 用铜盐回滴过量EDTA的反应: Cu[2+],H2Y[2-],CuY[2-],2H[+] (过量) (绿色) 终点时变色反应: 紫红色 Cu[2+],PAN,Cu-PAN (红色) 3.4.1.2 试剂 a.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3):将42.3克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80毫升冰乙酸,然后加水稀释至1升,摇匀(用pH计或精密试纸检验)。 b. 精密试纸:pH0.5-5.0。 c. 0.2,(2-吡啶偶氮)-2-萘酚(简称PAN)指示剂溶液:将0.2克PAN溶于100毫升乙醇中。 d. 0.015M EDTA二钠标准溶液。 e. 0.015M硫酸铜标准溶液:将3.7克硫酸铜(CuSO4?5H2O)溶于水中,加4-5滴硫酸(1+1),用水稀释至1升,摇匀。 第 12 页 EDTA二钠标准溶液与硫酸铜标准溶液体积比的测定:从滴定管缓慢放出10-15毫升0.015MEDTA二钠标准溶液于300毫升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150毫升,加15毫升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pH4.3),然后加热至沸,取下稍冷,加5-6滴0.2,PAN指示剂溶液,以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至亮紫色。 EDTA二钠标准溶液与硫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比(,)按式(10)计算: GB/T 5762-2 ,, ,,??????????????????????(10) ,, 式中:,??每毫升硫酸铜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1??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2??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3.4.1.3 分析步骤 在滴定铁后的溶液中,准确加入10-15毫升0.015M EDTA 二钠标准溶液,然后用水稀释至约150毫升。将溶液加热至70-80?后,以氨水(1+1)调节溶液pH至4左右(用精密试纸检验),加15毫升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3),煮沸1-2分钟,取下稍冷,加5-6滴0.2,PAN指示剂溶液,以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至亮紫色。 3.4.1.4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铝的百分含量(,3)按式(11)计算: ,Al2O3×(,1-,?,2)×n ,3,??????????????×100,0.64,4????(11) ,×1000 式中:,Al2O3??每毫升EDTA二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铝的毫克数; ,1??加入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2??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每毫升硫酸铜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试样重量,克; 0.64??二氧化钛对三氧化二铝的换算系数; ,4??比色法测得二氧化钛的百分含量。 3.4.2 总量差减法 3.4.2.1 方法提要 加入对铁、钛、铝过量的EDTA二钠标准溶液(一般过量10毫升左右),加热至70-80?,调节溶液的pH至3.8-4.0,将溶液煮沸1-2分钟,以PAN为指示剂,用铜盐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测得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总量。 3.4.2.2 试剂 试剂同本标准3.4.1.2。 第 13 页 3.4.2.3 分析步骤 GB/T 5762-2 准确吸取50毫升(铁、铝含量低时可吸取100毫升)试样溶液,放入300毫升烧杯中,准确加入10-15毫升0.015M EDTA二钠标准溶液(一般过量10毫升左右),然后用水稀释至约150毫升。加热至70-80?,以氨水(1+1)调节溶液pH至4左右(用精密试纸检验),加15毫升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3),煮沸1-2分钟,取下稍冷,加5-6滴0.2,PAN指示剂溶液,以硫酸铜标准溶液滴定至亮紫色。 3.4.2.4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铝的百分含量(,[,]3)按式(12)计算: ,Al2O3×(,1-,?,2)×n ,[,]3=???????????????×100-0.64,2-0.64,4???(12) ,×1000 式中:,Al2O3??每毫升EDTA二钠标准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铝的毫克数; ,1??加入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2??滴定时消耗硫酸铜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每毫升硫酸铜标准溶液相当于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n??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试样重量,克; 0.64??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对三氧化二铝的换算系数; ,2??比色法测得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 ,4??比色法测得二氧化钛的百分含量。 3.5 二氧化钛的测定 3.5.1 方法提要 二安替比林甲烷与钛在酸性溶液(0.5-1N的盐酸或硫酸溶液)中生成黄色的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于 42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3.5.2 试剂与仪器 a. 焦硫酸钾:经研细后使用。 b. 盐酸(1+1):将盐酸与同体积水混合。 c. 硫酸(1+9):将1体积的硫酸缓缓注入9体积水中。 d. 1,抗坏血酸溶液。 第 14 页 e. 3,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将15克二安替比林甲烷溶于500毫升盐酸(1+11)中,过滤后使用。 GB/T 5762-2 f. 二氧化钛标准溶液(A):准确称取0.1000克二氧化钛(光谱纯,已于950?灼烧10分钟),置于瓷坩埚中,加2克焦硫酸钾,于高温下熔融至透明。熔块以硫酸(1+9)浸出,并加热至50-60?,将熔块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移入1升容量瓶中,再以硫酸(1+9)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有0.1毫克二氧化钛。 g. 二氧化钛标准溶液(B):准确量取100毫升溶液(A),放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用硫酸(1+9)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有0.02毫克二氧化钛。 h. 分光光度计:721型或类似性能的仪器。 3.5.3 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量取0.00,1.00,2.00,3.00,4.00,5.00,毫升溶液(B)(分别相当于 0.00,0.02,0.04;0.06,0.08,0.10毫克二氧化钛),分别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毫升1,抗坏血酸溶液,10毫升3,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然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40分钟后,用分光光度计以水作参比,使用10毫米比色皿,在波长420纳米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同时按上述操作进行空白试验。然后,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比色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3.5.4 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试样溶液25毫升(视二氧化钛含量而定),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5毫升盐酸(1+1),10毫升1,抗坏血酸溶液,放置5分钟,再加10毫升3,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以下操作步骤同3.5.3。 3.5.5 结果计算 二氧化钛的百分含量(,4)按式(13)计算: ,?n ,4,????? ×100?????????????(13) ,×1000 式中:,??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毫升被测定溶液中二氧化钛的含量,毫克; ,??试样重量,克; n??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3.6 氧化钙的测定 3.6.1 方法提要 第 15 页 在pH大于12的溶液中,以氟化钾(2,)掩蔽硅酸,三乙醇胺掩蔽铁、铝,以CMP为指示剂,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钙。钙离子与钙黄绿素生成的络合物为绿色荧光,钙黄绿素指示剂本身为桔红色,因此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绿色荧光消失,而呈现桔红色。 GB/T 5762-2 3.6.2 试剂 a. 盐酸(1+1)。 b. 2,氟化钾溶液:将2克氟化钾(,,?2,2,)溶于100毫升水中,贮存在塑料瓶中。 c. 三乙醇胺(1+2):将1体积三乙醇胺与2体积的水混合。 d. CMP混合指示剂。 e. 20,氢氧化钾溶液。 f. 0.015M EDTA二钠标准溶液。 3.6.3 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试样溶液25毫升,放入400毫升烧杯中,加5毫升盐酸及5毫升2,氟化钾溶液,搅拌并放置2分钟以上,然后用水稀释至约200毫升。加4毫升三乙醇胺及适量的CMP混合指示剂,以20,氢氧化钾溶液调节溶液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7-8毫升(此时溶液pH大于13)。 用0.015M 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绿色荧光消失呈现红色。 3.6.4 结果计算 氧化钙百分含量(,5)按式(14)计算: ,CaO?,×10 ,5,???????????×100???????????(14) ,×1000 式中:,CaO??每毫升EDTA二钠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 ,??滴定时消耗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试样重量,克; 10??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3.7 氧化镁的测定 3.7.1 比色法[注] 注:氧化镁含量低于2.0,时可采用比色法。 3.7.1.1 方法提要 第 16 页 在pH10时,镁离子与二甲苯胺蓝,?、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生成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于520纳米处,以试剂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乙醇溶液的加入,同时还能降低试剂溶液的吸光度,消除大量钙的干扰。铁、铝、锰的干扰可加1.2,环已二胺四乙酸,钙加混合溶液消除。 GB/T 5762-2 3.7.1.2 试剂与仪器 a. 0.035,二甲苯胺蓝,?溶液:将0.175克二甲苯胺蓝,?溶于500毫升水中。 b. 1.5,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乙醇溶液:将1.5克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溶于100毫升无水乙醇中。 c. 三乙醇胺,四乙烯五胺混合溶液:将85毫升三乙醇胺和10毫升四乙烯五胺混合后,加水稀释至500毫升。 d. 0.1,中性红指示剂乙醇溶液:称取0.05克中性红溶于50毫升乙醇中。 e. 1.2,环已二胺四乙酸,钙(简称CyDTA-Ca[2+])溶液:称取0.866克1.2,环已二胺四乙酸于烧杯中,加水约200毫升,稍热,滴加氨水(1+1)使全部溶解。 称取0.500克碳酸钙于烧杯中,加水约50毫升滴加20毫升盐酸(1+2),加热至微沸,驱尽二氧化碳后,取下冷却至室温。将上述二溶液混合以0.1,中性红为指示剂,滴加氨水(1+1)至溶液呈现黄色,然后加水稀释至500毫升,摇匀备用。 f. 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将67.5克氯化铵溶于水中,加入570毫升氨水,然后用水稀释至1升(用pH计或精密试纸)。 g. 氧化镁标准溶液(A):准确称取0.1000克氧化镁(优级纯,已于600?灼烧1.5小时)于300毫升烧杯中,加水润湿后,加入20毫升盐酸(1+2),加热至微沸,待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移入500毫升溶量瓶中,加水衡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有200微克氧化镁。 h. 氧化镁标准溶液(B):准确量取25毫升溶液(A),放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有10微克氧化镁。 i. 分光光度计:721型或类似性能的仪器。 3.7.1.3 工作曲线的绘制 第 17 页 准确量取0.00,1.00,2.00,3.00,4.00,5.00毫升氧化镁标准溶液(,)分别放入50毫升容量瓶中(分别相当于0.00,10.00,20.00,30.00,40.00,50.00微克氧化镁),加水稀释至约20毫升,依次加入CyDTA-Ca[2+]溶液1毫升,三乙醇胺,四乙烯五胺混合溶液1毫升,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 8毫升,沿瓶壁依次加入1.5,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乙醇溶液1毫升,0.035,二甲苯胺蓝,?溶液10毫升(用移液管加入),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放置60分钟后,用分光光度计以试剂空白作参比,使用10毫米比色皿,在波长520纳米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然后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比色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GB/T 5762-2 3.7.1.4 分析步骤 准确吸取一定体积试样溶液(视氧化镁含量而定),放入5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约20毫升,以下操作同3.7.1.3。 3.7.1.5 结果计算 氧化镁百分含量(,6)按式(15)计算: ,?n×10[-3] ,6,?????????×100?????????????(15) ,×100 式中:,??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50毫升被测定溶液中氧化镁的含量,微克; ,??试样重量,克; n??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3.7.2 络合滴定法 3.7.2.1 方法提要 在pH10的溶液中,以三乙醇胺、酒石酸钾钠掩蔽铁、铝,以酸性铬蓝,,萘酚绿,为指示剂,用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钙镁合量。减去按3.6.3测得的钙量后,求得氧化镁含量。 3.7.2.2 试剂 a. 2,氟化钾溶液。 b. 三乙醇胺(1+2)。 c. 氨水(1+1)。 d. 10,酒石酸钾钠溶液:将10克酒石酸钾钠溶于100毫升水中。 e. 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5):将54克氯化铵溶于水中,加570毫升氨水,然后用水稀释至1升(用pH计或精密试纸检验)。 f. 0.015M EDTA二钠标准溶液。 g. 精密试纸:pH9.5-13.0。 h. 酸性铬蓝,-萘酚绿,(1+2.5)混合指示剂:称取0.3克酸性铬蓝,,0.75克萘酚绿B,和已在105?烘过的50克硝酸钾混合研细,贮存在磨口瓶中。 3.7.2.3 分析步骤 第 18 页 准确吸取25毫升试样溶液放入400毫升烧杯中,加5毫升2,氟化钾溶液,然后用水稀释至约200毫升。加入1毫升10,酒石酸钾钠溶液,4毫升三乙醇胺(1+2),以氨水 GB/T 5762-2 (1+1)调节溶液pH至约10(用精密试纸检验),加入20毫升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及适量的酸性铬蓝,,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以0.015M EDTA二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 3.7.2.4 结果计算 氧化镁的百分含量(,[,]6)按式(16)计算: ,MgO×(,2-,1)×10 (,[,]6),????????????×100???????(16) ,×1000 式中:,MgO??每毫升EDTA二钠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毫克数; ,1??滴定钙时消耗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2??滴定钙、镁合量消耗EDTA二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试样重量,克; 10??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3.8 氧化钾、氧化钠的测定 3.8.1 方法提要 试样用氢氟酸,硫酸分解,残渣以热水浸取,以氨水和碳酸铵分离铁、铝、钙、镁。滤液中的钾、钠以火焰光度法测定。当试样溶液经雾化装置化为细雾送入喷灯的火焰中燃烧时,原子被火焰的热能所激发,产生特征谱线,其谱线强度与元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直线关系,因此可采用相应的滤光片分离出被测元素的特征谱线,该特征线投射在光电池上,所产生的光电流可用检流计测量,从而测得氧化钾、氧化钠含量。 3.8.2 试剂与仪器 a. 硫酸(1+1):将硫酸缓缓注入同体积的水中。 b. 氢氟酸。 c. 0.2,甲基红溶液。 d. 氨水(1+1)。 e. 盐酸(1+1)。 f. 10,碳酸铵溶液:将10克碳酸铵溶于100毫升水中(使用时配制)。 第 19 页 g. 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792克氯化钾及0.189克氯化钠(均为光谱纯,已在130-150?烘过2小时),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标准溶液每毫升相当于氧化钾0.5毫克及氧化钠0.1毫克。 GB/T 5762-2 h. 火焰分光光度计:630 型或类似性能的仪器。 3.8.3 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量取0.00,1.00,2.00,3.00,4.00,5.00毫升的氧化钾、氧化钠标准溶液(分别相当于氧化钾0.00,0.50,1.00,1.50,2.00,2.50毫克,氧化钠0.00,0.10,0.20,0.30,0.40,0.50毫克),分别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然后分别于火焰分光光度计上按仪器使用规程进行测定。同时按上述操作进行空白试验。以测得的检流计读数为坐标,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分别绘制氧化钾与氧化钠的工作曲线。 3.8.4 分析步骤 称取约0.2-0.3克试样置于铂(或黄金)皿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5-20滴硫酸及5-10毫升氢氟酸,置于低温电热板上蒸发。近干时摇动铂皿,以防溅失。待氢氟酸驱尽后,逐渐升高温度,直至将三氧化硫的白烟赶尽,取下,放冷。加入约50毫升热水,并将残渣压碎使其溶解。加1滴0.2,甲基红指示剂溶液,用氨水中和至黄色,再加入10毫升10,碳酸铵溶液,搅拌,置于电热板上加热20-30分钟。用快速滤纸过滤,以热水洗涤,滤液及洗液盛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以盐酸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然后用水衡释至标线,摇匀,以火焰分光光度计按仪器使用规程进行测定。 3.8.5 结果计算 氧化钾及氧化钠的百分含量(,8、,8)按式(17)、(18)计算: ,1 ,7,??????×100?????????????(17) ,×1000 ,2 ,8,??????×100?????????????(18) ,×1000 式中:,1??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毫升被测定溶液中氧化钾的含量,毫克; ,2??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毫升被测定溶液中氧化钠的含量,毫克; ,??试样重量,克。 3.9 烧失量的测定 3.9.1 方法提要 第 20 页 试样中所含碳酸盐、有机物,及其他易挥发性物质,经高温灼烧即分解逸出,灼烧所损失的重量即为烧 失量。 3.9.2 分析步骤 GB/T 5762-2 称取约1克试样置于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 度,在950-1000?下灼烧1小时,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 重。 3.9.3 结果计算 烧失量的百分含量(,9)按式(19)计算: ,,,1 ,9,?????×100?????????????(19) , 式中:,??灼烧前试样重量,克; ,1??灼烧后试样重量,克。 第 21 页 GB/T 5762-2 4 原子吸收光谱法 4.1 试样溶液的制备 4.1.1 方法提要 样品用硼酸锂于铂坩埚内熔融,熔融物以盐酸介质搅拌浸取。 4.1.2 试剂与仪器 a. 熔剂:称取75克碳酸锂(优级纯)和125克硼酸(优级纯)于玛瑙乳钵中混匀,转移至瓷蒸发皿中,置于400?的高温炉中灼烧2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研细,贮存于塑料瓶中。 b. 盐酸。 c. 盐酸(1+10):将1体积的盐酸与10体积的水混合。 d. 5,锶溶液:称取152.2克氯化锶(SrCl2?6H2O原子吸收用)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e. 5,锶,铯混合溶液: 称取152.2克氯化锶(SrCl2?6H2O原子吸收用)和63.4克氯化铯(光谱纯)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用水稀释至1升. f. 5,铯溶液:称取63.4克氯化铯(光谱纯)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稀释至1升。 g. 磁力搅拌器。 h. 搅拌子。 4.1.3 制备步骤 称取约0.5克试样于铂坩埚内,加入0.8克熔剂[?],置于喷灯上,先低温熔融,待大部分碳酸盐分解后,升高温度至试样全部熔融,取下,冷却,于坩埚内放一搅拌子,并将坩埚及盖放入盛有已加热至约 45?的150毫升盐酸(1+10)的200毫升烧杯中,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并保温。待坩埚内熔融物全部溶解后,将坩埚,搅拌子及盖取出用水洗净,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加5毫升5,锶,铯混合溶液[?],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该溶液即为测定母液。 注:?熔剂空白较大时应准确称取。 第 22 页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用母液测定铁、钾、钠时,需在母液中加5毫升5,锶,铯混合溶液(使其浓度为0.1,,按体积计)。 GB/T 5762-2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用母液测定钾、钠时,需在母液中加5毫升5,铯溶液(使其浓度为0.1,,按体积计)。 采用空气,液化石油气火焰,用母液测定钾、钠时,需在母液中加5毫升5,锶溶液(使其浓度为0.1,,按体积计)。 4.2 二氧化硅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直接取用或分取测定母液,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中,于251.6纳米处测定吸光度,共存元素对测定没有干扰。 4.2.2 试剂 a. 无水碳酸钠:经研细后使用。 b. 盐酸。 d. 盐酸(1+10)。 e. 氧化钙溶液(约5000微克/毫升):称取8.92克碳酸钙(高纯试剂,已于105-110于?烘2小时),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100毫升。滴加盐酸(1+1)至碳酸钙全部溶解后,加热至驱尽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温。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衡释至标线,摇匀。 f. 二氧化硅标准溶液(500微克/毫升):准确称取0.5000克二氧化硅(光谱纯,已于高温下灼烧30分 钟),于铂坩埚内,加5克无水碳酸钠,混匀于高温下熔融3-5分钟,冷却后,用热水浸取,冷至室温后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移入塑料瓶中保存。 g. 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准确量取0.00,4.00,8.00,12.00,16.00,20.00毫升二氧化硅标准溶液(500微克/毫升),分别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6毫升盐酸,20毫升氧化钙溶液(约5000微克/毫升),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该系列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0,20.00,40.00,60.00,80.00,100.00微克/毫升。 4.2.3 仪器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可使用。PE-3030型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 最低灵敏度: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不低于0.20。 第 23 页 工作曲线线性: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与次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差值不小于最低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茺溶液吸光度差值的0.7倍。 GB/T 5762-2 最小稳定性: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多次测量所得到的吸光度相对于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的百分变异系数,应分别不大于1.2,和1.0,。变异系数的计算见附录,。 4.2.4 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与4.2.5相同的仪器条件下,测定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后,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二氧化硅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2.5 分析步骤 直接取用测定母液测定,或分取一定量母液,放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母液分取量及容量瓶的容积视二氧化硅含量而定),摇匀,供测定用。将仪器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中,于251.6纳米处,以水校零,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 4.2.6 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1)按式(20)计算: n?,?,×10[-6]? (,[″]1),?????????×100?????????????(20) , 式中:n??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二氧化硅浓度,微克/毫升; ,??测定溶液体积,毫升; ,??试样重量,克。 4.3 三氧化三铝的测定 4.3.1 方法提要 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加入氟化钾消除铝的电离,并抑制硅对铝的干扰。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中,于 309.3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4.3.2 试剂 a.2,氟化钾溶液:称取32.4克氟化钾(KF?2H2O)于塑料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稀释至1000毫 升,移入塑料瓶中保存。 b.氧化钙溶液(约5000微克/毫升)。 c.盐酸。 第 24 页 d.盐酸(,,,)。 GB/T 5762-2 e. 三氧化二铝标准溶液(1000微克/毫升):准确称取0.5292克铝丝(光谱纯)于250毫升烧杯中, 加150毫升水。再加入50毫升盐酸及5毫克氯化汞(HgCl2)低温加热至全部溶解,冷却后将溶液 移入,升容量瓶中,弃残留汞球,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f.三氧化二铝标准溶液(100微克/毫升):准确量取50毫升三氧化二铝标准溶液(1000微克/毫升),放入5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g.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准确量取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毫 升三氧化二铝标准溶液(100微克/毫升),分别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毫升盐酸,13.5毫升氧化钙溶液(约5000微克/毫升),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该系列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微克/毫升。 4.3.3 仪器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可使用。PE-3030型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A。 最低灵敏度: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不小于0.100。 工作曲线线性: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与次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差值不小于最低浓度恿闩ǘ热芤何舛炔钪档?.7倍。 最小稳定性: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多次测量所得的吸光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的百分变展览纱数,应分别不大于1.2,和0.6,。变异系数的计算见附录,。 4.3.4 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与4.3.5相同的仪器条件下,测定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后,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三氧化二铝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3.5 分析步骤 准确量取100毫升测定母液,放入15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7.5毫升2,氟化钾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供测定用。将仪器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中,于309.3纳米处,用水校零,分别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 4.3.6 结果计算 三氧化二铝的百分含量(,[″]3)按式(21)计算: 第 25 页 GB/T 5762-2 n?,?,×10[-6] ,[″]3, ???????????×100???????(21) , 式中:n??试样溶液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三氧化二铝浓度,微克/毫升; ,??测定溶液体积,毫升; ,??试样重量,克。 4.4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4.4.1 方法提要 直接取用或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加入锶盐,消除硅、铝对铁的抑制干扰。在空气,乙炔火焰中于248.3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4.4.2 试剂 a. 盐酸。 b. 盐酸(1+1)。 c. 5,锶溶液。 d. 硝酸。 e. 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100微克/毫升):准确称取0.1000克三氧化二铁(高纯试剂,已于950?灼烧1小时),于300毫升烧杯中,加入50毫升水,30毫升盐酸(1+1)。2毫升硝酸。低温加热至全部溶解,冷却后,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f. 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准确量取0.00,2.00,4.00,6.00,8.00,10.00毫升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1000微克/毫升),分别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加5毫升盐酸,2毫升5,锶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该系列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0,2.00,4.00,6.00,8.00,10.00微克/毫升。 4.4.3 仪器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可使用。PE-3030型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 最低灵敏度: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不小于0.3。 工作曲线线性: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与次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茺的差值不小于最低浓度与零浓度溶液吸光度差值的0.7倍。 第 26 页 最小稳定性: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茺溶液多次测量所得的吸光茺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为纵坐标,三氧化二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GB/T 5762-2 4.4.5 分析步骤 直接取用测定母液测定,或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放入容量瓶中,分别加放盐酸(使溶液盐酸浓度为6,,按体积计),5,锶溶液(使测定溶液中锶浓度为0.1,),用水稀释至准线(母液分取量及容量瓶的窖视三氧化二铁含量而定),摇匀,供测定用。 将仪器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在空气,乙炔火焰中,于248.3纳米处,以水校零,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得三氧化二铁的浓度。 4.4.6 结果计算 试样中三氧化二铁的百分含量(,[″]2)按式(22)计算: n?,?,×10[-6] ,[″]2, ???????????×100?????????(22) , 式中:n??试样溶液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的三氧化二铁浓度,微克/毫升; ,??测定溶液体积,毫升; ,??试样重量,克。 4.5 氧化镁的测定 4.5.1 方法提要 分取测定母液,加入锶盐,消除硅、铝、钛对镁的抑制干扰,在空气,乙炔火焰中, 于285.2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4.5.2 试剂 a. 盐酸。 b. 盐酸(1+1)。 c. 5,锶溶液。 d. 氧化镁标准溶液(1000微克/毫升):准确称取1.0000克氧化镁(优级纯,已于600?灼烧1.5小时),于250毫升烧杯中。加50毫升水,再缓缓加入20毫升盐酸(1+1),低温加热至全部溶解,冷却后,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第 27 页 e. 氧化镁标准溶液(50微克/毫升):准确量取25毫升氧化镁标准溶液,放入500毫升溶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GB/T 5762-2 f. 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准确量取0.00,0.40,0.80,1.20,1.60,2.00毫升氧化镁标准溶液(50微克/毫升),分别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6毫升盐酸,2毫升5,锶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该系列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0,0.20,0.40,0.60,0.80,1.00微克/毫升。 4.5.3 仪器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可使用。PE-3030型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 最低灵敏度:等差浓茺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不低于0.4。 工作曲线线性: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与次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差值不小于最低浓度与零沈度溶液吸光度差值的0.7倍。 最小稳定性: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多次测量所得的吸光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的百分变异系数,应分别不大于1.0,和0.5,。变异系数的计算见附录,。 4.5.4 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与4.5.5相同的仪器条件下,测定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后,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氧化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5.5 分析步骤 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放入容量瓶中,分别加入盐酸(使溶液盐酸浓度为6,,按体积计),5,锶溶液(使测定溶液中锶浓度为0.1,),用水稀释至标线(母液分取量及容量瓶的容积视氧化镁含量而定),摇匀,供测定用。 将仪器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在空气,乙炔火焰中,于2852纳米处,以水校零,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 4.5.6 结果计算 氧化镁的百分含量(,[″]6)按式(23)计算: n?,?,×10[-6] ,[″]6, ???????????×100??????????(23) , 式中:n??试样溶液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氧化镁浓度,微克/毫升; 第 28 页 ,??测定溶液体积,毫升; GB/T 5762-2 ,??试样重量,克。 4.6 氧化钾的测定 4.6.1 方法提要 4.6.1.1 直接取用或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以铯盐消除钾的电离,在空气,乙炔火焰中,于766.5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4.6.1.2 直接取用或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以锶盐消除硅、铝的化学干扰,使用1.5毫米×100毫米燃烧头,在空气,液化石油气火焰中,于766.5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4.6.2 试剂 a. 盐酸。 b. ,,铯溶液。 c. ,,锶溶液。 d. 氧化钾标准溶液(100微克/毫升):准确称取0.1583克氯化钾(光谱纯,已于130-150? 烘过2小时),于250毫升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后,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 e. 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准确量取0.00,0.50,1.00,1.50,2.00毫升氧化钾标准溶液 (100微克/毫升_,分别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6毫升盐酸,2毫升5,铯溶液(用于空气,乙炔火焰)或2毫升5,锶溶液(用于空气,液化石油气火焰),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该系列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0,0.50,1.00,1.50,2.00微克/毫升。 4.6.3 仪器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可使用。PE-3030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 最低灵敏度: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不低于0.25。 工作曲线线性: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与次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差值不小于最低浓度与零浓度溶液吸光度差值的0.7倍。 最小稳定性: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多次测量所得的吸光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的百分变异系数,应分别不大于1.0,和0.5,。变异系数的计算见附录,。 4.6.4 工作曲线的绘制 第 29 页 在与4.6.5相同的仪器条件下,测定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后,以测得的吸光茺为纵坐标,氧化钾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GB/T 5762-2 4.6.5 分析步骤 直接取用测定母液测定,或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放入容量瓶中(母液分取量,容量瓶的容积视氧化钾含量而定),分别加入盐酸(使溶液盐酸浓度为6,,按体积计),,,铯溶液(使其浓度为0.1,,用于空气,乙炔火焰)或5,锶溶液(使其浓度为0.1,,用于空气,液化石油气火焰),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供测定用。 将仪器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在空气,乙炔火焰或空气,液化石油气火焰中,于766.5纳米处,以水校零,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氧化钾的浓度。 4.6.6 结果计算 氧化钾的百分含量(,[″]7)按式(24)计算: n?,?,×10[-6] ,[″]7, ???????????×100??????????(24) , 式中:n??试样溶液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氧化钾浓度,微克/毫升; ,??测定溶液体积,毫升; ,??试样重量,克。 4.7 氧化钠的测定 4.7.1 方法提要 4.7.1.1 直接取用或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以铯盐消除钠的电离干扰,在空气,乙炔火焰中,于589.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4.7.1.2 直接取用或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以锶盐消除硅、铝的化学干扰,使用1.5毫米×100毫米然烧头,在空气,液化石油气火焰中,于589.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 4.7.2 试剂 a. 盐酸。 b. 5,铯溶液。 c. ,,锶溶液。 第 30 页 d. 氧化钠标准溶液(50微克/毫升):准确称取0.0943克氯化钠(光谱纯,已于130-150?烘过2小时),于250毫升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 GB/T 5762-2 e. 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准确量取0.00,0.40,0.80,1.20,1.60,2.00毫升氧化钠标准溶液(50微克/毫升),分别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6毫升盐酸,2毫升5,铯溶液(用于空气,乙炔火焰)或2毫升5,锶溶液(用于空气,液化石油气火焰),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该系列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0,0.20,0.40,0.60,0.80,1.00微克/毫升。 4.7.3 仪器 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达到下列指标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均可使用。PE-3030型仪器工作条件见附录,。 最低灵敏度: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不低于0.25。 工作曲线线性: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中最高浓度与次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差值不小于最低浓度与零浓度溶液吸光度差值的0.7倍。 最小稳定性: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多次测量所得的吸光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的百分变异系数,应分别不大于1.0,和0.5,。变异系数的计算见附录,。 4.7.4 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与4.7.5相同的仪器条件下,测定等差浓度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减去试剂空白后,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氧化钾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7.5 分析步骤 直接取用测定母液测定,或分取一定量测定母液放入容量瓶中(母液分取量,容量瓶容积视氧化钠含量而定),分别加入盐酸(使溶液盐酸浓度为6,,按体积计)。5,铯溶液(使其浓度为0.1,,用于空气,乙炔火焰),或5,锶溶液(使其浓度为0.1,,用于空气,液化石油气火焰),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供测定用。 将仪器调节至最佳工作状态,在空气,乙炔火焰或空气,液化石油气火焰中,于589.0纳米处,以水校零,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后,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氧化钠的浓度。 4.7.6 结果计算 氧化钠的百分含量(,[″]8)按式(25)计算: n?,?,×10[-6] 第 31 页 ,[′]8, ???????????×100??????????(25) , GB/T 5762-2 式中:n??试样溶液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氧化钠浓度,微克/毫升; ,??测定溶液体积,毫升; ,??试样重量,克。 第 32 页 GB/T 5762-2 5 分析结果的允许差 5.1 分析结果的允许差范围如下表: ?????????????????????????????????????? 测定项目 ? 含量,, ? 室内允许差,, ? 室间允许差,, ?????????????????????????????????????? 烧失量 ? ? 0.25 ? , ?????????????????????????????????????? ? ,0.5 ? 0.07 ? 0.10 SiO2 ? ,0.5-2.0 ? 0.10 ? 0.15 ? ,2.0-7.0 ? 0.15 ? 0.20 ? ,7.0 ? 0.20 ? 0.30 ?????????????????????????????????????? Fe2O3 ? ,0.5 ? 0.05 ? 0.10 ? ?0.5 ? 0.10 ? 0.15 ?????????????????????????????????????? Al2O3+TiO2 ? ,0.5 ? 0.05 ? 0.10 ? ?0.5 ? 0.10 ? 0.20 ?????????????????????????????????????? CaO ? ? 0.25 ? 0.40 ?????????????????????????????????????? ? ,1.0 ? 0.10 ? 0.15 MgO ? 0.1-0.5 ? 0.15 ? 0.20 ? ,0.5 ? 0.20 ? 0.30 ?????????????????????????????????????? ? ,0.1 ? 0.02 ? 0.02 TiO2 ? ?0.1 ? 0.04 ? 0.06 ?????????????????????????????????????? ? ,0.1 ? 0.02 ? 0.03 K2O ? 0.1-0.5 ? 0.05 ? 0.08 ? ,0.5 ? 0.10 ? 0.15 ?????????????????????????????????????? ? ,0.1 ? 0.03 ? 0.05 Na2O ? ?0.1 ? 0.04 ? 0.06 ?????????????????????????????????????? 5.2 关于允许差的几点说明: 第 33 页 5.2.1 在同一实验室内,采用本方法分析同一试样时,每一项目须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平均值为值。如两次分析结果之差超出室内允许差范围,则应进行第三次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前两次或任一次分析结果之差符合室内允许差规定时,则取平均值为报告值,否则,应但原因,重新按上述规定进行分析。 GB/T 5762-2 5.2.2 两个实验室,采用本方法对同一试样各自进行分析时,每一项目分析结果平均值之差应符合室间允许差的规定。如有争议,应商定请另一单位按本方法进行仲裁分析,以仲裁单位报出的结果为准。与原分析结果比较,若两个测定结果之差值符合室间允许差的规定,则认为原分析结果无误,若超差则认为不准确。 第 34 页 GB/T 5762-2 附 录, (参考件) 使用美国PE-303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无素的参考条件如下: ?????????????????????????????????????????? ?分析线?灯电流? 狭缝 ?火焰 ?火焰性质?燃烧器?观察高度?测量线?元系的特 元系?波 长? ? 宽度 ? ? ?类 型? ?性范围? 性浓度 ? mm ? mA ? mm ?类型 ? 助/燃 ? mm ? mm ? ppm ? ppm/1, ?????????????????????????????????????????? Fe ?248.3 ? 35 ? 0.2 ?空气 ?化学计量?0.8× ? 7 ? 5 ? 0.10 ? ? ? ? -乙炔 ? ? 100? ? ? ?????????????????????????????????????????? Mg ?285.2 ? 8 ? 0.7 ?空气 ?化学计量?0.8× ? 7.5 ? 0.5 ? 0.0078 ? ? ? ? -乙炔 ? ? 100? ? ? ?????????????????????????????????????????? K ?766.5 ? 12 ? 0.2 ?空气 ?贫燃气 ?0.8× ? 8.5 ? 2.0 ? 0.043 ? ? ? ? -乙炔 ? ? 100? ? ? ?????????????????????????????????????????? K ?766.5 ? 12 ? 0.2 ?空气-液 ?化学计量?1.5× ?内焰上方? 2.0 ? 0.032 ? ? ? ?化石油气?或贫燃气? 100? ? ? ?????????????????????????????????????????? Na ?589.0 ? 8 ? 0.2 ?空气- ?贫燃气 ?0.8× ? 8.5 ? 1.0 ? 0.012 ? ? ? ?乙炔 ? ? 100? ? ? ?????????????????????????????????????????? Na ?589.0 ? 8 ? 0.2 ?空气-液 ?化学计量?1.5× ?内焰上方? 1.0 ? 0.011 ? ? ? ?化石油气?或贫燃气? 100? ? ? ?????????????????????????????????????????? Si ?251.6 ? 40 ? 0.2 ?氧化亚氮?氧化性 ?0.8× ? 6 ? 150 ? 2.1 ? ? ? ? -乙炔 ? 1.24 ? 50? ? ? ?????????????????????????????????????????? Al ?309.3 ? 35 ? 0.7 ?氧化亚氮?氧化性 ?0.8× ? 6 ? 100 ? 1.1 ? ? ? ? -乙炔 ? 1.05 ? 50 ? ? ? ?????????????????????????????????????????? 第 35 页 GB/T 5762-2 附 录, 最小稳定性变异系数的计算 (补充件)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溶液吸光度相对于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的百分变异系数按式(,,)、(,,)计算: , 100 〔Σ(,,,)[2′]〕[1/2] ,c,??? ???????????? ????????(B1) , n - 1 , , 100 〔Σ(,,,)[2′]〕[1/2] ,0,??? ???????????? ????????(B2) , n - 1 , 式中:,c??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百分变异系数; ,0??零浓度溶液吸光度的百分变异系数; ,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 ,??最高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 ,??零浓度溶液吸光度的平均值; ,??零浓度溶液的吸光度; n??测量次数。 第 36 页 GB/T 5762-2 附 录,推荐性方法(用于例行分析)(参考件) C.1 氟的测定 C.1.1 方法提要 试样经碱熔后用水浸取,在锌盐存在下,将pH调至8-9以分离干扰离子,经干过滤后,分取部分滤液 于pH4.5的34,丙酮介质中形成镧,茜素络合剂,氟三元络合物,进行比色。 C.1.2 试剂与仪器 a. 碳酸钠(固体) b. 氢氧化钠(固体)。 c. 硝酸锌溶液:50克氧化锌溶于300毫升硝酸(1+1),以水稀释至1升。 d.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4.0-4.2):称取60克乙酸钠(NaAC?3H2O)溶于水中,加入115毫升 冰乙酸,以水稀释至1升,摇匀(用pH计或精密试纸检验)。 e. 0.04M氯化镧溶液:称取1.6292克氧化镧(La2O3,分析纯),加少量水,在搅拌下滴加盐酸(1+1) 加热溶解,冷却后用水稀释至250毫升。 f. 显色剂:称取0.0965克茜素络合剂(简称ALC),用数滴水湿润,加入氨水(1+1)1毫升缓慢溶解,依次加丙酮125毫升,pH4.0-4.2的缓冲溶液50毫升,0.04M氯化镧溶液6.5毫升,用水稀释至250毫升,摇匀(此溶液至少能稳定一周)。 g. 1,酚酞指示剂乙醇溶液:将1克酚酞溶于100毫升乙醇中。 h. 2,氢氧化钠溶液:2克氢氧化钠溶于100毫升水中保存于塑料瓶内。 i. 乙酸(1+8):将1体积的乙酸与8体积水混合。 j. 氟标准溶液(A):准确称取0.2210克氟化钠(NaF,优级纯,置于铂坩埚内已于120?烘过2小时)于300毫升烧杯中,用水溶解后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内,此溶液每毫升含有0.1毫克氟。 k. 氟标准溶液(,):吸取上述溶液100毫升,放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于塑料瓶内,此溶液每毫升含有10微克氟。 l. 分光光度计:721型或类似性能的仪器。 C.1.3 工作曲线的绘制 第 37 页 GB/T 5762-2 准确量取0.00,0.50,1.00,1.50,2.00,2.50,3.00毫升氟标准溶液(每毫升含有10微克氟),分别放入50毫升容量瓶中(分别相当于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微克氟),用水稀释至约20毫升,加入1,酚酞指示剂乙醇溶液1滴,用2,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呈红色,再用乙酸调至无色。加入丙酮12毫升,准确加入显色剂10毫升,立即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放置30分钟后,用分光光度计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使用20毫米比色皿,在波长620纳米处测定吸光度,然后按测得吸光度读数与比色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工作曲线。 C.1.4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约0.3克于镍坩埚中,加入2克氢氧化钠,1.5克碳酸钠,从低温开始于500?下熔融20-30 分钟, 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将坩埚及盖置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入70-90毫升热水浸取,加热至熔块溶解后,洗净坩埚及盖。加入6毫升硝酸锌溶液,1-3滴酚酞指示剂溶液,滴加硝酸(1+1)使溶液呈现微红色(溶液pH8-9),在搅拌下于水浴上煮沸30分钟,取下冷却后,移入25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吸取10毫升(使比色测定体系中氟含量不超过30微克)清液或干过滤的滤液于50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20毫升,以下操作同C.1.3。 C.1.5 结果计算 氟的百分含量(,10)按式(,1)计算: ,?n×10[-6] ,10,????????×100??????????????(C1) , 式中:,??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50毫升被测定溶液中氟的含量,微克; n??试样溶液的总体积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之比; ,??试样重量,克。 C.2 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 C.2.1 方法提要 热的浓磷酸几乎能溶解所有硅酸盐矿物,但对石英(游离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小,利用此特性进行分离,以重量法进行测定。 C.2.2 试剂 a. 磷酸。 第 38 页 b. 氟硼酸。 GB/T 5762-2 c. 0.2,硝酸铵洗液:称取2克硝酸铵溶于1升水中,加0.2,甲基红溶液2滴,滴加氨水 (1+1)至 溶液刚呈黄色。 C.2.3 分析步骤 称取约1克试样于200毫升干燥的高型烧杯中,沿杯壁加入磷酸30毫升,在杯口反盖上合适的无颈漏斗,置于已预先升温的电炉上(功率为800瓦),加热煮沸6-7分钟,取下冷至50-60?后,以水吹洗无颈漏斗,再加70-80?的热水50毫升,充分搅拌后加入氟硼酸10毫升,在50?水浴中保温半小时(中间搅拌两次),以慢速滤纸过滤,用0.2,硝酸铵溶液洗涤烧杯和沉淀至不显酸性。沉淀连同滤纸移入已恒重的瓷坩埚中,低温灰化后,于950-1050?高温下灼烧1小时,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C.2.4 结果计算 游离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11)按式(,2)计算: ,1,,2 ,11,????????×100?????????(C2) , 式中:,1??沉淀加坩埚重量,克; ,2??空坩埚重量,克; ,??试样重量,克。 第 39 页 GB/T 5762-2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瓞平、俞淑莺、肖扬。 本标准委托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第 40 页 脱硫化学监督规程 (FDBHYBZ) 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 引用标准: GB/T 15057.2-94 化工用石灰石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GB/T 5762-2000 建材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GB/T 15057.3-94化工用石灰石中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057.11-94 化工用石灰石粒度的测定 GB/T 5484-2000 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目录 第一章 脱硫分析的监测项目和频次 第二章 石灰石分析项目及方法 第三章 石膏分析项目及方法 第四章 吸收塔浆液分析项目及方法 第一章 脱硫分析的监测项目和频次 一、石灰石 实验项目 频次 控制范围 CaCO3/CaO 每周一、三、五 ?90% MgCO3/MgO 每周一、三、五 ,0.3% 酸不溶物 每周一 ,2% 细度 每周一、三、五 250目筛通过90%以上 二、石膏 实验项目 频次 控制范围 CaSO4 每周一、三 ?90% 附着水 每周一、三、五 ,10% 三、吸收塔浆液 实验项目 频次 控制范围 PH值 每周一次 5—6 密度 1080—1120kg/m3 氯离子 ,10000mg/L 第二章 石灰石分析项目及方法 一、试样溶液的准备 1、试样于105—110?干燥2小时以上,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样。 2、在三角瓶中,称取0.5—1g试样,加10ml浓度为30%H2O2,加15ml(1+1)盐酸,盖上表面皿,在电炉上加热至沸腾,约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3、 将样品通过滤纸过滤,将所得滤液加水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待测,同时做空白试验。 二、氧化钙的测定 1、分析方法: 从试样溶液中吸取5ml溶液于500ml三角瓶中,加水200ml.加5ml三乙醇胺(1+2)及适量的CMP指示剂,在搅拌下加入20%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5—8ml,此时PH在13以上。用0.01mol/L的EDTA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此时消耗EDTA的体积为V1。 2、氧化钙、碳酸钙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氧化钙含量X1按式(1)计算,碳酸钙含量按式(2)计算: X1= c(EDTA)×56.08×V1×50 ×100…………………………(1) m×1000 X2=1.785× X1……………………………………………………(2) 其中: c(EDTA)—— 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V1—— 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扣除空白) M—— 试样的质量 50—— 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100.09——碳酸钙的分子量 56.08——氧化钙的分子量 三、氧化镁的测定 1、分析方法: 从试样溶液中吸取5ml溶液于500ml三角瓶中,加水200ml.加5ml三乙醇胺(1+2),加入1ml浓度为10%酒石酸钾钠搅拌,以(1+1)氨水调节溶液PH值至10,然后加入2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适量的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0.01mol/L的EDTA溶液滴定至蓝色。此时消耗EDTA的体积为V2。 2、氧化镁、碳酸镁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氧化镁含量X3按式(3)计算,碳酸镁含量按式(4)计算: X3= c(EDTA)×40.03×(V2,V1)×50 ×100………………(3) m×1000 X4=2.092× X3……………………………………………………(4) 其中:c(EDTA)—— 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V1—— 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扣除空白) V2—— 标准溶液滴定钙、镁总量的体积 M—— 试样的质量 50—— 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84.3——碳酸镁的分子量 40.3——氧化镁的分子量 四、酸不溶物 1、分析方法: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 同时做空白试验。用少许水润湿试样,盖上表面皿,从烧杯嘴缓缓加入25ml 1+1盐酸溶液,稍加摇动,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置于电热板上加热,微沸10min,取下,用水冲洗表面皿与杯壁。稍冷,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500ml干净烧杯承接。先用1+100盐酸溶液洗涤烧杯和残余物三次,再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用10g/L硝酸银溶液检验。 将残余物与滤纸放入已恒重的坩埚中,烘干,灰化,置于高温炉中950?25?灼烧60min。取出坩埚,立即盖好坩埚盖,稍冷,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重复灼烧20min,直至恒重。 2、分析结果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盐酸不溶物含量(X)按下式计算: X= m1,m2 ×100 m 式中: m1——扣除空白后的残余物与坩埚质量,g; m2——空坩埚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 五、石灰石细度分析 1、试样准备: 样品于105-110?干燥2h以上,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方法一、干法 将250目(孔径0.061μm)标准分样筛放入105?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取出称量为W1; 称取25g石灰石粉置于标准分样筛中,置于水泥负压筛分析仪上抽筛至石灰石粉不再减少,取下筛子,将筛中剩余的石灰石称重为W2; 3、方法二:湿法 将250目(孔径0.061μm)标准分样筛放入105?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取出称量为W1; 称取5g石灰石粉置于标准筛中,用洗瓶小心冲洗筛面,直至最上层筛面只剩下不能通过的粗颗粒。将标准分样筛放入105?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筛子和剩余的石灰石称重为W2; 4、分析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细度的百分数: 细度(%)= W1 + m - W2 ×100 m 式中: W1——标准分样筛的质量,g; W2——标准分样筛和筛上石灰石的质量,g; M——试样的质量,g。 第三章 石膏分析项目及方法 一、附着水 1、分析方法; 称取约1g试样,放入已烘干至恒重的带有磨口塞的称量瓶中,于45?3?的烘箱内烘干1小时,(烘干过程中称量瓶应敞开盖)取出,盖上磨口塞,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将磨口塞紧密盖好,称量。再将称量瓶敞开盖放入烘箱中,在同样温度下烘干30分钟,如此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 2、附着水的质量百分数计算 X%=M1—M2 ×100 M1 其中:X1—— 附着水的质量百分数 M1—— 烘干前试样质量 M2——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 二、硫酸钙含量的分析 1、分析方法: 在上述恒重的试样中去0.2克试样,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30—40ml水,在加10ml(1+1)盐酸,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慢慢地加热溶液,直至试样分解完全。将溶液加热微沸5分钟。用中速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10—12次。调整滤液体积至200ml.煮沸,在搅拌下滴加15ml氯化钡溶液。继续煮沸数分钟。然后移至暗处过夜(此时溶液的体积应保持在200ml)。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直至检验无氯离子为止。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已灼烧恒量的坩埚中,灰化后在800?的马弗炉内灼烧30分钟,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2、分析结果计算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三氧化硫含量X1按式(1)计算,二水合硫酸钙含量X2按式(2)计算: X1= M2×0.343 ×100……………………………………(1) M1 X2= X1× 171.17 ……………………………………………(2) 80.06 其中: X1——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 X2——二水合硫酸钙的质量百分数 M2——灼烧后沉淀的质量 M1——试样的质量 0.343——硫酸钡对三氧化硫的换算系数 172.17——二水合硫酸钙的分子量 80.06——三氧化硫的分子量 三、碳酸钙含量分析 1、分析方法: 准确称取1g左右的干石膏,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和1ml 30%的双氧水,2分钟后,加入20ml 0.1mol/L HCL标准溶液和20ml去离子水,在50-70?放置大约15分钟,冷却之后加入大约50ml去离子水,搅拌5分钟。然后加入2-5 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为终点。按测定步骤同时做空白试验。 2、分析结果计算: 石膏中碳酸钙含量X1按下式计算: X1 = [V1×C(HCL),V2×C(NaOH)]×100.09 ×100 2×m×1000 式中: X1——石膏中碳酸钙含量,% V1——加入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过量盐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扣除空白),ml 100.09——碳酸钙的分子量,g/mol m——样品的质量,g C(HCL)——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C(NaOH)——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四、亚硫酸钙含量分析 1、分析方法: 称取干石膏样品1g,加入10mlHCL(1+1),10ml碘标准溶液(0.05mol/L),用水稀释至100ml。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1ml-2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按测定步骤同时做空白试验。 2、分析结果计算: 石膏中CaSO3?1/2H2O含量X1按下式计算: X1 = [V1×C(I2),V2×C(Na2S2O3)×(1/2)]×129.14 ×100 m×1000 式中: X1——石膏中CaSO3?1/2H2O含量,% V1——加入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过量碘标准溶液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扣除空白),ml 129.14——CaSO3?1/2H2O的分子量,g/mol m——样品的质量,g C(I2)——碘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C(Na2S2O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第四章 吸收塔浆液分析项目及方法 一、PH 用PH试纸进行检测 二、密度的测定 1、试剂瓶体积的标定 将试剂瓶用洗液清洗干净,然后用除盐水清洗干净,放入105?干燥箱中烘干,取出冷却至室温,在分析天平上称重M1,然后用除盐水注满试剂瓶并溢流,瓶内不得有气泡存在。放置恒温后压紧瓶盖外表面,用滤纸将瓶外壁擦干,在同一台分析天平上称重为M2,记录称重时的室温,查出该温度下水的密度,然后计算试剂瓶的体积(ml): V = M2 — M1 ρ 2、操作步骤 用标定准确体积的试剂瓶洗净并烘干干燥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称重W1,在试剂瓶 中注满浆液,压紧瓶塞,令多余的浆液溢出(运行温度下)将试剂瓶外壁擦干净,并干燥称 重,重量为W2,用下面公式计算浆液的密度(kg/m3): 密度 = W2 ,W1 ×1000 V 三、氯离子的测定 1、分析方法 空白试验:取50ml除盐水,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用M=0.1mol/L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 定至砖红色沉淀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体积V1. 石膏浆液静置30分钟后,用移液管吸取V=5ml上层清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除盐水和 2滴酚酞指示剂。用0.2%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0,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 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出现砖红色沉淀为终点。记录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体积V2. 2、分析结果计算 C(Cl-)= (V2 ,V1)× M × 35.45 × 1000 V 式中: C——浆液中氯离子浓度,mg/L M——标定出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35.45——氯离子摩尔质量,g/mol V2——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1——空白试验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吸取浆液的体积,ml 附表一:水的密度表 t9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 999.840 999.846 999.853 999.859 999.865 999.871 999.877 999.883 999.888 999.893 1 999.898 999.904 999.908 999.913 999.917 999.921 999.925 999.929 999.933 999.937 2 999.940 999.943 999.946 999.949 999.952 999.954 999.956 999.959 999.961 999.962 3 999.964 999.966 999.967 999.968 999.969 999.970 999.971 999.971 999.972 999.972 4 999.972 999.972 999.972 999.971 999.971 999.970 999.969 999.968 999.967 999.965 5 999.964 999.962 999.960 999.958 999.956 999.954 999.951 999.949 999.946 999.943 6 999.940 999.937 999.934 999.930 999.926 999.923 999.919 999.915 999.910 999.906 7 999.901 999.897 999.892 999.887 999.882 999.877 999.871 999.866 999.880 999.854 8 999.848 999.842 999.836 999.829 999.823 999.816 999.809 999.802 999.795 999.788 9 999.781 999.773 999.765 999.758 999.750 999.742 999.734 999.725 999.717 999.708 10 999.699 999.691 999.682 999.672 999.663 999.654 999.644 999.634 999.625 999.615 11 999.605 999.595 999.584 999.574 999.563 999.553 999.542 999.531 999.520 999.508 12 999.497 999.486 999.474 999.462 999.450 999.439 999.426 999.414 999.402 999.389 13 999.377 999.384 999.351 999.338 999.325 999.312 999.299 999.285 999.271 999.258 14 999.244 999.230 999.216 999.202 999.187 999.173 999.158 999.144 999.129 999.114 15 999.099 999.084 999.069 999.053 999.038 999.022 999.006 998.991 998.975 998.959 16 998.943 998.926 998.910 998.893 998.876 998.860 998.843 998.826 998.809 998.792 17 998.774 998.757 998.739 998.722 998.704 998.686 998.668 998.650 998.632 998.613 18 998.595 998.576 998.557 998.539 998.520 998.501 998.482 998.463 998.443 998.424 19 998.404 998.385 998.365 998.345 998.325 998.305 998.285 998.265 998.244 998.224 20 998.203 998.182 998.162 998.141 998.120 998.099 998.077 998.056 998.035 998.013 21 997.991 997.970 997.948 997.926 997.904 997.882 997.859 997.837 997.815 997.792 22 997.769 997.747 997.724 997.701 997.678 997.655 997.631 997.608 997.584 997.561 23 997.537 997.513 997.490 997.466 997.442 997.417 997.393 997.396 997.344 997.320 24 997.295 997.270 997.246 997.221 997.195 997.170 997.145 997.120 997.094 997.069 25 997.043 997.018 996.992 996.966 996.940 996.914 996.888 996.861 996.835 996.809 26 996.782 996.755 996.729 996.702 996.675 996.648 996.621 996.594 996.566 996.539 27 996.511 996.484 996.456 996.428 996.401 996.373 996.344 996.316 996.288 996.260 28 996.231 996.203 996.174 996.146 996.117 996.088 996.059 996.030 996.001 996.972 29 995.943 995.913 995.884 995.854 995.825 995.795 995.765 995.753 995.705 995.675 30 995.645 995.615 995.584 995.554 995.523 995.493 995.462 995.431 995.401 995.370 附表二:石膏浆液含固量、密度(石膏2.3g/cm3) 含固密度 %含固量密度 含固密度 含固密度 g/l m g/l g/l g/l 量%m 量%m 量%m 1 1006 26 1172 51 1405 76 1753 2 1011 27 1180 52 1416 77 1771 3 1017 28 1188 53 1428 78 1788 4 1023 29 1196 54 1439 79 1807 5 1029 30 1204 55 1451 80 1825 6 1035 31 1212 56 1463 81 1844 7 1041 32 1221 57 1475 82 1864 8 1047 33 1229 58 1488 83 1884 9 1054 34 1238 59 1500 84 1904 10 1060 35 1247 60 1513 85 1925 11 1066 36 1255 61 1526 86 1946 12 1073 37 1264 62 1539 87 1967 13 1079 38 1274 63 1553 88 1990 14 1086 39 1283 64 1567 89 2012 15 1093 40 1292 65 1581 90 2035 16 1099 41 1302 66 1595 91 2059 17 1106 42 1311 67 1610 92 2083 18 1113 43 1321 68 1624 93 2108 19 1120 44 1331 69 1639 94 2134 20 1127 45 1341 70 1655 95 2160 21 1135 46 1351 71 1670 96 2186 22 1142 47 1362 72 1686 97 2214 23 1149 48 1372 73 1702 98 2242 24 1157 49 1383 74 1719 99 2270 25 1165 50 1394 75 1736 100 2300 烟气脱硫用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 检验监测中心 FJW提供 2011.08.01 石灰石的化学成分大致含量范围如下: SiO2:0.2,10% Al2O3:0.2,2.5% Fe2O3:0.1,2% CaO:45,55% MgO:0.1,2.5% 烧失量:36,43% 一般要求石灰石的SiO2含量,2%,CaO含量,53.5%(CaCO3含量,95%)。 一、试样的制备 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取样按GB/T 2007.1进行。由大样缩分后的试样不得少于100 g,然后用鄂式破碎机破碎至颗粒小于13mm,再以四分法或缩分器将试样缩减至约25g,然后通过密封式制样机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为0.08mm方孔筛。充分混匀后,装入试样瓶中,供分析用。其余作为原样保存备用。 二、二氧化硅的测定: 准确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100ml蒸发皿中,加入5,6gNH4Cl,用平头玻璃棒混匀,盖上表面皿,沿皿口滴加10ml(1,1)HCl及8,10滴HNO3,搅拌均匀,使试料充分分解。把蒸发皿置于沸水浴上,皿上放一玻璃三角架,再盖上表面皿加热,期间搅拌2次,待蒸发至干后再继续蒸发10,15min。取下蒸发皿,加20ml(3,97)热HCl,搅拌,使可溶性盐类溶解,以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胶头扫棒以(3,97)热HCl擦洗玻璃棒及蒸发皿,并洗涤沉淀10,12次,滤液及洗液承接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标线。此即为试验溶液,用于测定CaO、MgO、Fe2O3、Al2O3用。 滤纸与沉淀置于已恒重的瓷坩埚(m2)中,先在电炉上以低温烘干,再升高温度使滤纸充分灰化,然后置于950?高温炉中灼烧40min,取出,等红热退去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15,30min,称重。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记录沉淀及坩埚的质量(m1)。 注意事项: 1、 严格控制硅酸脱水的温度和时间。硅酸溶胶加入电解质后并不立即聚沉,必须在沸水浴(可用大号烧杯加水煮沸代替水浴锅用)中蒸发干涸,时间为10,15min,温度严格控制在100,110?以内。超过110?,某些氯化物(如AlCl3、FeCl3等)易水解,生成难溶性碱式盐甚至氢氧化物,与硅酸沉淀混在一起使SiO2分析结果偏高。若脱水时间过长,将会有一部分硅酸胶粒转变成粘状的冻胶,造成过滤困难,导致分析结果波动。若脱水时间过短,脱水不完全也将导致分析结果波动。 2、 过滤操作应迅速,若时间拖长,随着溶液温度的降低,则硅酸凝胶有可能形成胶冻而使过滤困难,同时一部分硅酸凝胶仍有可能变为溶胶而透过滤纸。 3、 硅酸沉淀的洗涤,次数不宜过多。体积一般控制在120ml左右。用热HCl(3,97)作洗涤剂,是为了防止Fe3+、Al3+、TiO2+等离子的水解,否则会引起分析结果偏高;由于HCl(3,97)是一种极稀的电解质,可防止形成硅酸溶胶而透过滤纸,导致分析结果偏低。 4、 灰化时坩埚盖半开,不能使滤纸产生火焰,否则细微的SiO2颗粒会因火焰的跳动而飞溅。必须将滤纸充分灰化(呈灰白色)后在高温下灼烧沉淀,否则高温灼烧时会生成黑色的碳化硅,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 5、 瓷坩埚每次灼烧后,冷却时间应一致,否则分析结果将产生波动。 三、三氧化硫的测定 吸取100ml试验溶液于300ml烧杯中,加甲基橙指示剂2,3滴,用(1,1)NH3.H2O中和到刚变黄色,滴加(1,1)HCl使沉淀溶解后再过量2ml,以水稀释至约200ml.,或称取0.5g试样,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30,40ml水及10ml(1,1)HCl,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5min,使试样充分分解。取下,以中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10,12次,调整滤液体积至200ml,,煮沸,在搅拌下滴加10%BaCl2溶液10ml,并将溶液煮沸5分钟,然后移至温热处静置4h或在室温下放置过夜(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200ml),用慢速滤纸过滤,以温水洗至无氯根反应(用AgNO3溶液检验)。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已灼烧恒量(m1)的瓷坩埚中,灰化后在800?的高温炉内灼烧3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m2)。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 注意事项: 1、 加入HCl溶液可防止Ba(OH)2共沉淀生成,同时,在盐酸中沉淀可以促使形成粗大易于过滤的沉淀物。因此,必须在酸化后滴加沉淀剂BaCl?2溶液。 2、 在沉淀及沉淀的放置过程中,应控制HCl溶液的浓度为0.3,0.4mol/l,在此酸度条件下Ca2+、Fe3+、Al3+离子不会生成沉淀,对测定不产生干扰。 3、 共沉淀是决定于溶液的浓度、温度、沉淀方法及其它因素。溶液浓度愈大则共沉淀愈多,因此应在稀溶液中慢慢加入沉淀剂,并且边加边搅拌。 4、 必须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这样可使沉淀颗粒增大,同时减少对杂质的吸附。沉淀完毕后应静置陈化,以使小晶体溶解,大晶体不断长大。目的都是为了得到纯净的易于过滤的粗大结晶的沉淀。 5、 灼烧沉淀时,应先经充分灰化,滤纸呈灰白色为灰化完全。否则,未燃尽的碳可部分的将BaSO4还原为BaS(呈浅绿色),使测定结果偏低。 6、 恒量空坩埚和恒量沉淀时,掌握的条件如灼烧的温度、冷却时间等都应一致。反复灼烧的时间每次约为15min即可。 四、氧化钙的测定: 吸取分离硅后的试液25ml,放入40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50ml,加5ml(1,2)三乙醇胺及适量的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加入20%KOH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7, 8ml,此时溶液的PH值在13以上,用0.015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 注意事项: 1、 配位滴定法测定CaO可选用的指示剂有多种,一定要注意选用的指示剂所要求的范围及终点颜色的变化。 2、 指示剂的加入量要适宜,加入过多底色加深,影响终点的观察;加入过少,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 3、 控制滴定时溶液的体积,以250ml左右为宜,这样可减少Mg(OH)2对Ca2+离子的吸附以及其它干扰离子的浓度。 4、 滴定近终点时应充分搅拌,使其被Mg(OH)2沉淀吸附的Ca2+离子能与EDTA充分反应,然后再缓慢滴定至终点时的颜色。 五、氧化镁的测定: 吸取分离硅后的试液25ml,放入40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250ml,加1ml(10g/100ml)酒石酸钾钠溶液,5ml(1,2)三乙醇胺,搅拌,以(1+1)NH3.H2O调节溶液PH至约10(用精密试纸检验),然后加入20ml(PH,10)NH3,NH4Cl缓冲溶液及适量的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以0.015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此消耗体积为滴定钙、镁总量所消耗的体积V总。 注意事项: 1、 应严格控制PH值,当PH,11时,Mg2+转化成Mg(OH)2沉淀;当PH,9.5时,则Mg2+与EDTA的配位反应不易进行完全。若试验溶液中有大量的铵盐存在,将使溶液的PH值有所下降,所以应先以(1:1)NH3.H2O调整溶液PH?10,然后再加入缓冲溶液。 2、 用酒石酸钾钠(Tart)与三乙醇胺(TEA)联合掩蔽Fe3+、Al3+、TiO2+的干扰比单独使用TEA的掩蔽效果好。使用时须在酸性溶液先加Tart再加TEA。 3、 试样中MnO含量在0.5%以下时,对镁的干扰并不显著,但超过0.5%时却有明显干扰。这是由于Mn3+离子与三乙醇胺生成三乙醇锰,绿色背景太深,影响终点观察。应在滴定近终点时,加盐酸羟胺将Mn3+还原成Mn2+,使其与Ca2+、Mg2+一起被滴定,测得钙、镁、锰含量。 4、 近终点时,滴定速度应当缓慢,并充分搅拌。因终点颜色变化较迟钝,若太快易滴过量,引起镁的结果偏高。 5、 所用K,B指示剂的配比要合适,萘酚绿B的比例过大,终点提前;反之则延后且变色不明显。每新用一种试剂,应根据试剂的质量,经用标准溶液试验后确定其适合的比例。 6、 用带硅的试验溶液测钙、镁含量时还应注意在加入缓冲溶液后应及时滴定,放置时间过长,硅酸也会影响滴定。 六、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吸取试液100ml(铁、铝含量高时应吸取50ml),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加2滴10%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用(1,1)NH3.H2O调节至颜色由红变黄,再滴加(1,1)HCl调节至颜色由黄变红,并过量10滴,此时溶液PH约为1.8,2.0,将溶液加热至70?,加10滴10%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以0.015mol/lEDTA标准溶液缓慢地滴定至紫红色消失,溶液视铁的含量而呈现亮黄色或淡黄色或无色(终点时,溶液温度应在60?左右)。试样中Fe2O3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或 注意事项: 1、 滴定前应保证全部Fe2+氧化为Fe3+,否则结果偏低。 2、 因Fe3+与EDTA配位反应速度较慢,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充分搅拌,否则易滴过量, 造成结果偏高。 3、 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为1.8,2.0,低于此值终点变色缓慢,超过此值时因受Al3+干扰而使测定结果偏高。可采用下法调节PH值:在试验溶液中先加入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用(1,1)NH3.H2O调至溶液出现桔红色(PH,4),然后滴加(1,1)HCl至溶液刚刚变成紫红色,再继续滴加8-9滴,此时溶液的PH值一般都在1.8,2.0范围内。 4、 控制温度。滴定的起始温度为70?,终点应为60?。若起始温度太低,由于EDTA与Fe3+的反应速度缓慢而使终点不明显,则易滴过量使结果偏高;若起始温度太高,则Al3+部分配合,也使分析结果偏高。 5、 滴定时体积以100ml左右为宜。因为休积大浓度稀,终点变色不明显,体积小则干扰离子浓度增大,同时溶液温度下降太快,都不利于滴定。 七、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将测定铁后的溶液用水稀释至约200ml,加1,2滴0.2%溴酚蓝指示剂,滴加(1,1)NH3.H2O至溶液出现蓝紫色,再滴加(1,1)HCl至黄色,加入15mlHAc,NaAc(PH,3)缓冲溶液,加热至微沸并保持1min,然后加入10滴Cu,EDTA溶液及2,3滴0.2%PAN指示剂,以0.015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继续煮沸、滴定,直到煮沸后红色不再出现,呈稳定的亮黄色为止。 注意事项: 1、 滴定时溶液PH值应控制在2.5,3左右,若PH,3,则Al3+水解倾向大,若PH,2,则Al3+配位不完全,都导致分析结果偏低。 2、 Cu,EDTA的加入量与溶液中TiO??2含量有关,一般分析水泥样品时加入量以10滴为宜,太少,终点变色不敏锐,太多,将随溶液中TiO2+、Mn2+含量增大而产生一定正误差。 3、 因Al3+与EDTA反应速度较慢,故必须反复滴定。第一次约有90%的Al3+被测定,第二次以后约有99%被测定,因此一般滴定2,3次,所得结果的准确度已能满足要求。 八、烧失量的测定: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下灼烧1h,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量。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重(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005g)。 注意事项: 灼烧应从低温逐渐升至高温,若直接将坩埚置于950-1000?的高温炉内,则因试样中挥发物质的猛烈排出而使试料有飞溅的可能,特别是碳酸盐含量高的试样尤为明显。 九、五氧化二磷的测定: 向四个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4.5、4、3.5、3ml水,依次加入5ml(1,1)HNO3,用滴定管分别加入0.5、1.0、1.5、2.0ml(0.1mg/ml)P2O5标准溶液B(分别相当于0.05、0.10、0.15、0.20mg P2O5),依次用移液管加入15ml萃取液,依次加入5ml钼酸铵溶液(5g/100ml),塞紧漏斗塞,用力振荡2,3min,静置分层。小心移开塞子减除漏斗内压力,先放掉少量有机相用来洗涤颈壁,然后依次将有机相转移到50ml干烧杯中,并加盖。用721型分光度计,以萃取液作参比,使用10mm比色皿(最好加盖),于420nm处测定有机相溶液的吸光度。然后由测得吸光度与比色溶液浓度的关系绘制工作曲线。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5ml(1,1)HNO3,,移取5ml试验溶液,加入15ml萃取液和5 ml钼酸铵溶液(5g/100ml),同上操作,测定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c。 注意事项: 1、 比色皿必须保持清洁、干燥,若受潮湿可用无水乙醇洗2,3次后使用。 2、 萃取分层后最好打开瓶塞放置,2min减除漏斗内压力,以免因为气泡使有机相浑浊。 3、 萃取液有刺激性,不宜多次连续操作,整个操作要注意通风,盛接容器要用水封,比色皿最好加盖,盛接溶液的烧杯要加盖表面皿,用过的废液集中保管,妥善处理。 4、 此法的关键在于控制好溶液中的HNO3浓度在1,1.2mol/l之间,总体积在30,32ml,固定有机相为15ml,保持两相之比约为1:1。若磷的含量有变化,分取的体积要相应变动,除保持有机相不变动外,可适当调整钼酸铵溶液的浓度或HNO3的比例及水的用量。 5、 萃取液要用干燥的移液管移取。
/
本文档为【石灰石化学分析方法【合集】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