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回流焊温度曲线热容研究

2017-10-16 14页 doc 33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回流焊温度曲线热容研究XX国际会展配套区X#组团X楼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目录4第一节工程概况41.工程简介42.工程建设项目概况43.设计概况6第二节编制依据6第三节施工测量放线准备6第四节测量器具7第五节测量人员7第六节施工测量基本要求7第七节场区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7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82.场区平面控制点测量9第八节基础工程施工测量91.轴线控制桩校测92.轴线投测方法103.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标高控制、测量11第九节楼层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111.楼层平面轴线测量122.高程的传递13第十节钢结构的测量13综述141.建立建筑物控制网152.基...
【doc】 回流焊温度曲线热容研究
XX国际会展配套区X#组团X楼工程施工测量目录4第一节工程概况41.工程简介42.工程建设项目概况43.设计概况6第二节编制依据6第三节施工测量放线准备6第四节测量器具7第五节测量人员7第六节施工测量基本要求7第七节场区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7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82.场区平面控制点测量9第八节基础工程施工测量91.轴线控制桩校测92.轴线投测方法103.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标高控制、测量11第九节楼层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111.楼层平面轴线测量122.高程的传递13第十节钢结构的测量13综述141.建立建筑物控制网152.基坑内轴线控制网153.基坑内标高控制点154.-1F以下及基础坐标控制点155.-1F以下及基础标高控制点156.-1F以上楼层坐标控制点177.-1F以上的标高控制线178.钢柱吊装测量流程189.垂直钢柱的测量控制2210.钢梁测量控制2211.测量保证措施28第十一节二次结构施工测量29第十二节地面面层施工测量29第十三节电梯安装测量29第十四节屋面施工测量29第十五节外墙面、玻璃幕墙施工放线30第十六节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30第十七节验线工作30第十八节预防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事故31第十九节对分承包的服务和管理31第二十节沉降观测313.沉降观测基准点314.沉降观测点布设315.沉降观测点埋设方法326.观测方法327.观测周期328.沉降资料提交329.使用设备33第二十一节竣工测量331.工程施工完毕后,须进行工程竣工测量。332.工作内容333.注意事项33第二十二节附图第一节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XX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际会展配套区X#组团X#楼,位于XX市城关区XX中段。地处滨河北路北侧、南面与XX会展中心、人大办公楼及国际太阳能中心隔路相望;北面为XX路及XX生物制品厂;东接XX大桥,西邻XX居住区。本工程基础采用变厚度筏板基础,持力层均为卵石层。本工程砼构件均采用商品砼。建筑整体造型别致新颖,且装修档次较高。建成后将成为XX市标志性建筑。2.工程建设项目概况工程名称:XX国际会展配套区X号组团X号楼工程地址:XX市城关区XX,地处滨河北路北侧,XX大桥西侧建设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XX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XX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XX建筑XX有限公司工程主要功能:办公、宾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大楼3.设计概况3.1建筑设计概况建筑功能:该大厦主楼地上33层,地下2层,主楼与7号楼裙房相连接。一层:主要为酒店的入口大堂、餐厅、办公区的门厅及削防控制室。二层:主要为酒店的酒吧,商务中心及酒店管理用房。三~七层:主要为餐饮功能(其中七层为自助餐厅)。八层:主要为办公及宾馆合用的会议室。九~十五层:主要为宾馆。十六层及三十层为避难层。十七~二十九层及三十一~三十三为办公用房。地下二层为人防层(平时为宾馆的洗衣房及餐饮部分的库房)。地下一层为娱乐场所及部分设备用房。本工程为集办公.宾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大楼。建筑类别:一类(民用公共建筑),建筑合理使用年限;0年;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一类超高层民用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I级,地下防水等级:I级,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类别:Ⅱ类,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钢混结构,抗震设防烈度:八度。总建筑面积57610.57㎡,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334.92㎡,地上建筑面积54275.65㎡,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三十三层屋面女儿墙高度)129.15m,建筑总高度(室外地坪至构架顶高度)156.25m,±0.000相对的绝对标高为1517.800m。3.2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上部结构选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筒体及四角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特一级;型钢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甲类,防核武器的抗力级别为6级。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一级。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室外地面以下与地下水、土直接接触的所有结构构件均为五类;室外地面以上无外贴保温材料之外露构件(如构架、女儿墙、阳台挡板、空调板)均为二b类;水池为二a类;其余构件均为一类。一、二a、二b类构件须满足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五类构件除满足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外,还须满足防腐要求。第二节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GB50026-2007)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5.文件、施工图纸。第三节施工测量放线准备1.认真审阅各专业设计图纸,检查平面坐标、高程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2.熟悉测量规范对施工测量要求,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规范相关规定要求。3.对所有进场测量器具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检查检定合格证书。4.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5.与业主办理测量成果交接手续。6.检查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及水准点。7.编制测量工程一级平面控制网控制桩布置图。8.控制点测量成果汇总,输入计算机建立测量数据库。第四节测量器具 序号 仪器名称 数量 用途 性能 检定时间 1 TKS-202全站仪 1台 测设平面控制网 2+2ppm 2010/11/18 2 DT-02L激光电子经纬仪 3台 测设平面控制网钢结构安装 2+2ppm 2010/11/18 3 J3激光垂准仪 1台 主轴线竖向传递 2〃 2010/11/18 4 DZS3-1水准仪 2台 标高测量与传递 3mm 2011/11/18 5 无线对讲机 4对 通讯联络 3km 2010/11/18 6 50m钢尺 3把 轴线、标高量测 ±5mm 2010/11/18第五节测量人员项目经理部工程部下设测量组,设土建和钢结构测量组长各一名,专职测量工8名;测量负责整个工程测量方案的制定、实施管理和测量技术复核工作。第六节施工测量基本要求1.明确测量工作为工程施工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要求。2.认真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做到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3.根据测设场区控制网测设本工程控制网。4.定位、放线工作在自检互检合格后上报雇主和监理验线。5.认真做好测量定位桩的保护工作。6.做好误差分析,尽量减少误差,发现问题及时报雇主和监理。第七节场区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1.2本工程场区面积较狭小,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业主所提供(兰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城市控制点A3、A4在施工场地外测设4个主控点K1、K2、K3、K4,经闭合平差后确定其坐标,此时首级施工控制网设置完毕。1.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1.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2.场区平面控制点测量2.1控制点的布设:根据实际场地情况在场地外以雇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点测设4个平面控制点与雇主提供的坐标点形成闭合导线,再根据此首级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网。2.2平面控制点的测量:进行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测量前,测量工程师应对雇主提供的城市控制点进行复测,符合点位规定误差要求后才可使用。本项目采用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mm+2ppm的全站仪测设二级导线网,依据雇主提供的兰州市城市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进行测量控制。控制网指标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5 1/200002.3水准点布设2.3.1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1)为了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点的建立应先对雇主提供的2个水准基准点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再根据雇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场外雇主给出的高程点为:G1、G2,采用水准测法,测设一条闭合或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控制点,以此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竖向精度控制的基点。(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以测绘院提供的水准基点作为永久性水准点,该永久性水准点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内标高控制点复核原始依据,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4)场区内至少应有四个水准点,水准点根据场内条件确定,距离基坑开挖边线应尽可能大,每月对场内水准点进行复核。2.3.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按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 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 仪器型号 水准标尺 观测次数 附和或闭合差(mm) 偶然中误差△M 全中误差Mw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环线次数 平地 三等 ±3 ±6 DS1DS3 因瓦双面 往、返 往往、返 ±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等级 视线长度(m) 视线高度(m) 前后视校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基辅分划读数校差(mm) 基辅分划测高差之差(mm) 三等 ≤75 ≥0.3 ≤2 ≤5 2.0 3.0(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MW=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W----闭合差(mm):L----相应线路长度: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内业计算最后形成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等水准精确至1mm。第八节基础工程施工测量1.轴线控制桩校测1.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响正常施工及工程测量的精度。1.2采用测角精度2″的电子经纬仪,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投测。2.轴线投测方法2.1轴线投测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用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东西方向布设1条轴线控制桩;南北方向布设2条轴线控制桩;将轴线投测在地下二层顶板之上,在硬化的地面弹线;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轴线投测的精度。2.2根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点),(当同一轴线上只有一个控制点时,可以某一距离远视线好的控制点做后视,然后转角度到轴线方向上),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精度要求:边长误差小于1/10000,测角精度小于6′。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拉尺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控制线弹墨线标明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然后在该平面上测出轴线及细部线。控制线投点间距不应大于10m,细部线应弹出梁、墙、柱、门、洞口边线及30cm控制线。弹墨线时要对准点位,小线要拉紧。框架柱要弹轴线立线至顶,以控制梁位置。所有弹线均要求墨线清晰,并用红三角标注。2.3施工放样各部位技术要求如下表。施工放样各部位技术要求 项目 允许误差(mm) 外廓主轴线长度(L) L≤30m ±5 30m<L≤60m ±10 60m<L≤90m ±15 90m<L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3.基础施工过程中的标高控制、测量3.1高程控制点联测在施工过程中每三个月对场内高程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雨季前后复测一次,在结构施工至±0.000时进行一次整体校核。3.2标高测量为了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楼层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施工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进行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间的校核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楼层平面施工中标高控制的基准点。并用红色油漆画三角作标志,同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3.3施工过程中使用时先检测基准点的准确性,无误后,再检测几个基准点同一标高的校核误差,当校核误差小于3mm时方可作为施工层标高抄测的依据。3.4在施工层墙、柱上抄测+1.000m线,误差在2mm以内,弹墨线并标明高程。3.5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在立筋上抄测标高,间距大于6m时加设附加筋,标高抄测误差2mm以内。用以控制结构标高及设备预留预埋。设备预留预埋前应校核至少三根立筋上的标记,当误差大于3mm时,应与测量员联系,由测量员提供准确的标高。第九节楼层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1.楼层平面轴线测量对于建筑物-4.5m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法。在建筑物地下一层内底板上测设轴线内控点。1.1地下一层放线验收合格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引测轴线等级不得低于建筑物控制等级。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建筑物内底板上埋设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应埋设4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偏离轴线1.0-2.5m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钢筋与首层楼面底板钢筋焊接,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以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150mm×150mm)。并做好防护。1.2轴线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轴线控制网(钢板基准点)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得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如下表: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H(30m ±5 30m<H≤60m ±10 60m<H ±20轴线竖向投测如下图所示:控制点位垂直引测示意图1.3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铅直仪,先在底层基准点处架设激光铅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激光铅直仪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铅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考虑到核心筒剪力墙浇筑位置比筒内楼板高出数层,故将一带洞钢板代替楼板放置接收靶,钢板与爬模连接并随爬模提升,至预订位置后固定于剪力墙侧,然后投测控制点并放设轴线。激光点位捕捉如下图所示:同样方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并与外墙、柱立向轴线校核,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50m)。在施工层用电子经纬仪连线,用墨线标明。供楼层放线使用。然后放出各部位细部线,细部线应弹出梁、墙、柱、门、洞口边线及30cm控制线。1.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2.高程的传递2.1首层墙柱结构拆模后,将场区高程控制点引测至首层框架柱或剪力墙上,不得少于三个,且精度不得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以此作为首层以上各层的高程控制点。2.2在首层以上的框架结构和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首层墙体上已有标高点(1.000m线,红色油漆标记)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以上各层均在相应位置用红色油漆标记,并注明其相对高程。2.3标高的竖向传递,每次引测均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需保证钢尺铅直),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调整。2.4建筑物应至少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90m<H ±202.5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核误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量范围的中心位置。第十节钢结构的测量综述钢结构安装测量工作的难点:测量精度高:本工程梁、柱、支撑大部分采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环境影响大:虽然测量仪器的精度可以满足钢结构安装测量控制的精度要求,但由于塔吊吊装时的震动和塔吊上升对测量施工的影响、早中晚温度变化和焊接温度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都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测量强度大:无论是在钢结构安装前后还是钢结构安装过程中,都需要实时或即时测量来密切配合安装工作。此外,还需要按施工工序和进度要求随时做好复测和检查验收工作。1.建立建筑物控制网本项目的工程特点:主体结构建筑高度高,钢结构安装测量精度要求高,单层建筑面积较小,施工场地有限。平面控制网在布置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顺序、施工分段和定位放线的精度及放线方便等因素,才能充分发挥控制网的作用,保证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如下测量控制。2.基坑内轴线控制网根据业主交接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测量成果表。利用全站仪投点建立基坑内矩形轴线控制线,轴线控制线和建筑轴线相平行,间距为1-3m。3.基坑内标高控制点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换算成建筑标高。利用水平仪将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裙房混凝土上,作为基坑内的标高控制点。基坑标高控制点4.-1F以下及基础坐标控制点由于测量受场地影响,故-1F以下采取外控法测量。5.-1F以下及基础标高控制点利用基坑内标高控制点把标高引测到核心筒剪力墙上,利用水平仪逐层测量。6.-1F以上楼层坐标控制点从1F开始,测量采用内控法。利用全站仪将坐标控制点由塔楼外引测至主楼内。楼板结构在此部位留孔,利用激光铅垂仪进行竖向轴线传递。为缩短激光铅垂仪投点的距离,工作基点分别设置在-1F(标高-4.550m)、15F层楼面、30F层楼面处。塔楼轴线竖向传递的仪器采用激光铅垂仪,在施工层的预留孔处水平固定一块有机玻璃板做成的光靶,在平面工作基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慢慢旋转铅垂仪一圈(0°、90°、180°、270°、360°),便在接收光靶上得到一个激光圆,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传递点。步骤1:架设激光铅垂仪于首层基准控制点上并打开激光发生器。将有光学成像物镜与光点传感器的激光接收靶由导线引入计算机系统。如右图:激光铅锤仪测量示意步骤2:由于自振或风振因素所引起的投点偏差。如右图:投点测量偏差示意图步骤3:移动接收靶至投点中心。如右图:测量投点位置调整示意步骤4:通过移动接收靶使靶中心与基点中心相吻合,得到控制点。如右图:投点重合示意步骤5:弹正交十字墨线至楼板面上,作好标记,并保护好接收靶。如右图:投点位置标记各个控制点依次传递至施工层,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施工层轴线控制网。7.-1F以上的标高控制线利用轴线竖向传递所预留的孔,从上到下用水平仪、50m钢尺和铅锤分别对每层进行标高传递,每层标高控制线按照比每层钢梁顶面高1.000m设置,弹线到核心筒混凝土上。高程控制点的竖向传递8.钢柱吊装测量流程钢柱吊装测量流程图9.垂直钢柱的测量控制9.1钢柱测量定位控制点设置由于本工程钢柱截面较大,施工精度要求高,所以在测量钢柱平面定位时采用同截面多点测量。钢柱平面定位点如下图:钢柱平面定位点示意钢柱顶标高的测量按照截面形式不同分别测量,H型钢柱测量对角,十型柱测量四个翼缘中部,选用最高点为柱顶标高的测量依据。钢柱标高测量控制点9.2钢柱轴线测量因钢结构为施工先行部分,所以作业位置受很大的限制。钢柱轴线校正时仪器的架设位置应当视野开阔,位置牢固可靠不晃动。所以在校正之前根据核心筒已完工结构,选择视野开阔的核心筒门洞处架设仪器测量。对于在核心筒门洞位置视线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应搭设测量平台。钢柱轴线测量即在柱角顶部平面定位点上,用油漆笔做上控制记号,预先在图纸上计算出钢柱平面定位点的平面坐标值(x、y),在柱子吊装到位后,将仪器架设到视野开阔能够大面积观测的核心筒门洞处,在柱子校正过程中,将小棱镜置于柱子顶部四点逐一测量各点,直到柱子设计坐标值与仪器所测坐标差相符。此方法可保证超高层建筑的精度需求。以便对中和控制垂直度。全站仪小棱镜测量仪器图示钢柱轴线测量示意图9.3钢结构安装校正测量:在钢柱吊装完成初校以后,及时对钢柱柱顶标高进行测量,以便校正调整。在最终校正和焊接完成后再一次对钢柱顶进行标高测量,做为最终资料依据。钢柱柱顶标高测量钢结构钢柱的校正是钢结构安装测量的关键工序、关键技术。在钢柱吊装就位后,其校正的内容和顺序为:标高的调校、位移调整、垂直度校正、垂直度的看守观测(跟踪观测)。9.3.1钢柱标高调校:钢柱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通过连接板固定上下耳板,但是不夹紧,通过起落吊钩并用撬棍调整柱间间隙或通过加焊钢楔子结合千斤顶调整钢柱柱间间隙。通过上下柱的标高控制线之间的距离与设计标高数值进行对比,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点焊限制钢柱下落,并考虑其焊接收缩量和压缩变量,将其标高偏差调整至+5mm内,如下图所示。柱子安装后,在安装面安置水准仪测设相对标高,配合钢尺进行测量换算各钢柱柱顶线,将标高测量结果与下节柱顶预检长度对比进行综合处理。9.3.2位移调整:钢柱对接时钢柱的中心线应尽量对齐,其错边量不得超过规范、“长城杯”规定的要求。为上下柱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柱十字线重合,如有偏差,在柱--柱的连接耳板的不同侧面夹入垫板(垫板厚度0.5~1.0mm),拧紧大六角高强度螺栓,钢柱的位移偏差每次调整3mm以内,如果偏差过大可以分2~3次调整。注意:每一节钢柱的定位轴线决不允许使用下面一节钢柱子的定位轴线,必须从地面控制线引到高空,以保证每节钢柱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累积误差。9.3.3垂直度校正:钢柱校正的重点是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对影响垂直的因素的预先控制。对于安装误差、焊接变形、日照温度、钢结构弹性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值通过不断总结、不断积累的经验预留垂偏值。钢柱的校正采用无缆风校正法,在钢柱的偏斜一侧打入钢楔或用顶升千斤顶,如图9所示。采用两台经纬仪在钢柱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同时进行跟踪观测控制。在保证单节钢柱垂直度不超过规范的前提下注意预留焊缝的收缩对垂直度的影响,加强焊接工艺采用对称焊接以减小焊接收缩对钢柱垂直度的影响。9.3.4垂直度跟踪观测:为了如实掌握每一根钢柱垂直度的动态,更好的指导安装工作和确定安装顺序。在钢梁安装时、钢梁安装完毕焊接过程中,采用经纬仪对钢柱的垂直度随时进行跟踪观测,保证钢结构安装的各项控制指标受控。钢梁安装过程中对钢柱垂直度的影响,可采用千斤顶和手拉葫芦进行调整,如图10所示10.钢梁测量控制10.1控制点的布置在接头附近的上方和上方用钢尺分出观测控制点,由内业人员计算出控制点坐标值和标高,作为钢梁对接控制点。10.2平面定位控制将仪器架设在控制轴线上,整平对中后,输入测站点(X,Y)坐标数据,用全站仪十字丝中心照准反射片中心,所测设数据与控制点设计坐标值进行对比得出偏差,如偏差较大,则用倒链和千斤顶对轴线方向进行校正,直到偏差符合规范要求,然后用同种的方法对钢梁另一端进行校正,各点安装到位后再由电焊工对接口进行点焊加固。加固好后再对钢梁进行一次全面测量复核。10.3钢梁标高控制钢梁标高控制用水准仪在核心筒门洞处观测。梁的水平度校正:同一根梁两端的水平度,允许偏差(L/1000)+3mm。最大不超过10mm,如果钢梁水平度超标,主要原因是连接板位置或螺孔位置有误差,可以采取更换连接板或塞焊孔重新制孔处理。每一节钢柱所有构件安装螺栓(高强度螺栓)终拧完毕并且梁—梁、柱—梁节点全部焊接完成后,复测安装精度,满足要求后组织中间验收。每一节钢柱高度范围内的全部构件,在完成安装、焊接后,进行最后的验收测量,做好实际的测量记录,经专人整理之后编制实测资料并进行报验。验线工作与放线工作要做到人员、仪器和测量方法三分开,要独立进行,验线的精度要高于放线的精度。11.测量保证措施所有测量工具必须经专业检验站检验合格方能投入施工。每次放线前,均应仔细审图,弄清楚各个轴线之间的关系。放线时要有工长配合并检查工作。放线后,质检人员要及时对所放的轴线进行检查。重要部位要报请监理进行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所有验线工作均要有检查记录。对验线成果与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11.1测量仪器架设条件的要求本工程因为是超高层,钢结构部分为先行部位,测量受施工场地所限制,所以在钢结构上部结构测量时仪器架设位置应稳定,不晃动;并且在测量时避免周围有碰撞内施工。根据兰州市气候的原因,测量时应综合考虑影响,当气候不能满足测量条件时应停止测量。当施工部位不能满足测量条件时,应当在下部已施工完毕部位搭设测量平台,平台应当牢固、可靠、不可晃动。11.2钢柱标高控制本工程钢柱的标高控制主要测量和控制各节柱顶标高,由于钢材压缩变形、基础沉降及钢材线胀变形(⊿=K×⊿t×HK即为钢材的线胀系数)等的综合影响,随着施工楼层高度的增加,柱顶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差会越来越大,因此柱顶设计标高不能作为钢柱标高控制的,此时需要对整个建筑物基础沉降观测及结构变形验算的综合考虑,从而近似得出每一节钢柱顶部实际应该控制的目标高度。操作难度较大。故确定:钢柱高度采用相对标高控制。为保证整个建筑物的设计标高不受影响,每次标高引测均从标高基准点开始,按设计高度控制每次吊装的柱顶标高。钢柱标高控制主要方法:采用全站仪利用三角高程的测量原理,测量出各节柱顶的标高,根据测量标高偏差值的大小,在吊装上一节钢柱时,通过加衬板和割衬板来垫高和降低上一节钢柱的标高。标高允许偏差:+5~-5mm,内部控制目标:+3~-3mm。三角高程测量的具体方法如下:先将标高基准点引测至施工作业层的测站点,在测站点上架设水平仪,在安装完成的柱顶上立塔尺,利用三角高程的原理:H=H0+△h(H柱顶标高,H0测站点标高,△h测站点与柱顶高差)层高偏差控制目标:(±5mm。当层间高度偏差超限时可通过加垫板垫高或切割衬板降低上一节钢柱标高的方法来达到对钢柱的标高进行控制的目的。11.3钢柱轴线测量控制根据场地通视条件,选择架设全站仪的最佳位置。第二节以上的钢柱吊装首先是柱与柱接头的相互对准,塔吊松勾后用全站仪和水平仪进行坐标点垂直度控制或用经纬仪根据钢柱中心线和轴线的位置关系控制垂直度,校正上节钢柱垂直度时要考虑下节钢柱相对于轴线的偏差δ,校正后上节柱顶对于下一节柱顶的偏差为-δ,使柱顶偏回到设计或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以保证便于柱间柱和斜撑的安装精度。钢梁安装完成后,对这一区段钢柱需要整体进行测量并记录。校正;对于局部尺寸偏差较大的,用千斤顶或倒链收紧合拢或千斤顶来调校。校正后紧固高强螺栓。当高强螺栓紧固(初拧)完成后,对这一片区的钢柱再次进行整体观测,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偏差值大小及偏差方向,决定施焊前偏差是否还需要进行局部尺寸调整以及确定焊接顺序、焊接方向、焊接收缩的倾斜预留量,然后交付焊接班组施焊。焊接完成后,对该片区的钢柱、钢梁再次复测,并做好记录,作为资料和上一节钢柱吊装校正和焊接的依据。11.4日照和焊接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的分析与预控由于日光照射在钢柱的一侧,钢柱将会向背光的一侧发生附加的倾斜位移。这时可考虑对钢柱按如下理论公式⊿=a×⊿t×L²/2h(其中⊿:柱顶因温差影响产生的位移值;a:钢材的线膨胀系数;⊿t:柱两面的温差;L:钢柱的长度、h:温差方向柱截面的厚度)进行预偏,预偏方向与太阳光照方向相反。示意如下图:日照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示意图11.5钢柱焊接收缩变形影响的分析与预控钢柱校正完后,钢柱垂直度和轴线位置都校正正确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焊接收缩影响往往会发生较大的焊接变形。施工经验证明,钢板厚度50mm以上时,梁---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2mm,柱---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3.5mm,每节柱由于焊接造成的柱顶垂直度位移值约为2.5mm,故在测量校正时除中心柱外,尤其是边缘柱均应考虑焊接变形对钢柱进行预控,包括焊接收缩对钢柱标高的影响也一样要进行预控。焊接收缩变形预控的做法是:在钢柱的四面沿对接缝上下各焊接一块马板并标记好测量位置,根据的板厚大小和在监测的同时满足焊接操作的需要,设置马板的大小及上下间距。对称用游标卡尺于优先焊接的柱两侧对应的下面马板上,调节游标卡尺与上面的马板顶紧,固定旋钮,记下此时游标卡尺初始读数,即可开始焊接准备。焊接收缩变形监测如下图所示。在焊接的过程中定时检查游标卡尺的读数,比较读数差值,计算出钢柱由于不称施焊所造成的焊接变形预控制值。游标卡尺监测焊接变形方法如下所示:焊缝监测示意图经计算得出如下所示位移公式:Δ=(Δs2-Δs1)×L/h。焊接变形对钢柱垂直度偏差影响示意图变形分析:正常情况下钢柱对称焊接所造成的柱顶位移一般≤2.5mm,在对该钢柱进行焊接变形监测时两表盘读数差不超过±0.25mm(游标卡尺测量精度0.01mm),故当读数差超过这一范围时即表示焊接变形过大,这时可提示焊接操作人员重新调整焊接顺序,从而达到对焊接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的目的。根据焊接变形的实时监测,结合焊工焊接操作全过程,通过不断地分析总结,焊接工人即可摸索出一套做到完全对称施焊的经验来。否则须不断地通过游标卡尺配合观测来进一步摸索经验,直到摆脱对游标卡尺的依赖为止。11.6测量精度控制测量精度控制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相关规定,测量允许偏差如下:平面总控制网 项目 允许误差 测角中误差 ±8″ 边长相对中误差 1/24000高程总控制网(L为往返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视线高度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二等 ≤30m ≤1.0m ≤3.0m ≥0.3m 4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规范GB50026-2007中表3.3.18) 平面控制网等级 仪器精度等级 一侧回读数较差 单程测回较差 往返测距较差 一级 10mm级仪器 ≤10 ≤15 ≤2(a+bxD) 二、三级 10mm级仪器 ≤10 ≤15 ≤2(a+bxD)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规范GB50026-2007中表8.2.4-2)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方向观测法) 仪器类型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互差2c(″) 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 DJ2 3 ±12 ±18 ±12普通钢尺量距的技术要求(规范GB50026-2007中表3.3.21) 普通钢尺量距的技术要求 丈量相对中误差 作业次数 丈量次数 读定次数 估读(mm) 温度读至(℃) 定线最大偏差(mm) 尺段高差较差(mm) 同尺各段或同段各尺的较差(mm) 1/20000 1—2 2 3 0.5 0.5 50 10 2 1/10000 1—2 2 2 0.5 0.5 70 10 3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规范GB50026-2007中表8.3.11)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总高(H)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90m<H≤120m ±20 120m<H≤150m ±25 150m<H ±30高层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柱定位轴线 1.0 用钢尺检查 同一层柱的柱顶标高 ±5.0 用水准仪检查 上柱和下柱扭转 3.0 用吊线和钢尺检查 单节柱的垂直度 h/1000≤10 用全站仪或吊线和钢尺检查 同一根梁两端的水平度 (l/1000)+3,不应大于10 用水准仪和钢尺检查 建筑物整体垂直度 (H/2500)+10,≤5 用全站仪检查 建筑物总高度 ±30 用全站仪检查11.7建立各项#管理制度#:11.7.1验线、交接桩、护桩制度;11.7.2测量资料管理制度;11.7.3测量仪器使用台帐和检校制度;11.7.4制定岗位责任制。(1)测量仪器设专人负责保管,同时进行保养;仪器由专人使用,定期校测,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使用。(2)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法定专业计量部门检定,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仪器不能使用。测量仪器必须正确使用,注意防止外界的干扰、破坏,其购置、检定、报废、封存、降级的使用应遵守《检验、测量、试验设备控制程序》。(3)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准上岗。第十一节二次结构施工测量1.根据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楼层外墙上下层间应作校核后再进行墙体砌筑。2.按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1.000m标高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3.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15m,施工时皮数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或框架柱边,皮数杆上的1.000m线应与结构钢筋混凝土墙、柱身上抄测的水平线对齐。4.校测结构施工时弹出的+1.000m标高线,在各房间柱、墙上抄测出交圈的1米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房间内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2mm,同一楼层内允许误差应小于±3mm。第十二节地面面层施工测量1.校核四周墙面与墙柱上测设的+1.000m标高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安装、装修吊顶等施工的标高控制线。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或立面上可用连通水准管找平。电梯厅所使用的标高应与电梯安装所使用的标高一致。以防出现错台现象。2.基层贴饼、冲筋后,用相应精度水平仪检查控制基层面标高,检测点间距:大厅宜小于5m,房间内小于2m。3.在石材、地面砖等块材地面进行施工测量时,应在基层上弹分格线,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据确定后的块数和缝宽在基层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一至四块弹一分格线,并严格控制方正。4.吊顶施工时校核吊顶高度以保证楼层净空及管道安装标高。第十三节电梯安装测量1.每层电梯厅弹出+1.000m标高线,应与结构、地面施工1.000m标高线一致,门套两边弹两条竖直线控制电梯门安装位置,保证电梯门坎与门前地面高度一致。2.用垂准线法测出电梯井井道两个方向的竖向偏差,并绘出剖面图。3.根据检查结果提供最佳电梯井净空尺寸断面图。4.校测安装时测量控制线,控制电梯安装精度。第十四节屋面施工测量1.首先检查各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测定实际偏差。2.屋面四周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3.卷材防水屋面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4.上人屋面按地面面层施工测量方法施测。第十五节外墙面、玻璃幕墙施工放线1.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2.整个建筑主体结构分两段验收,每次验收完成后,在有竖直龙骨的主要部位,用垂准线法,沿墙面竖向量测、记录、并绘制竖向剖面图。特别注意第一次验收完成后,要控制上部结构施工精度。3.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相配合,对其误差应在分段和分块进行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累积。4.干挂石材、玻璃幕墙均由雇主另委专业承包商设计施工,项目经理部提供主控轴线及标高基准点。第十六节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GBJ50026-2007的规定。2.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标识保存完好。3.测量员应有上岗证。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核、复算、校测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5.加强场内测量桩点保护,所有桩点均作明确标识、防止错用。6.原始测量资料专人整理存档。7.经自检、专检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第十七节验线工作平面控制网及各楼层测量放线经自检合格后报项目质量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复核,经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验线并填写测量复核记录。场区平面控制网如须规划部门验线,须与雇主、监理一道与规划部门共同验线。测量复核及验线包括以下内容:1.定位依据桩及定位条件。2.主楼平面控制网。3.施工层高程控制网。4.施工层控制线的竖向投测及闭合校核误差。5.墙柱轴线位置线,洞口位置尺寸。第十八节预防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事故1.质量事故预防1.1图纸的全面阅读与审核。1.2执行测量规范。1.3对仪器、工具进行检核。1.4制定作业方案,并使参与测量工作的每个人心中有数,通力合作。1.5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2.安全事故预防2.1防止高处落物伤人或击坏仪器。2.2离开仪器时,必须有人看护。2.3注意仪器搬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2.4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相关工种交叉作业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事先联系安排,避免发生仪器、人员安全事故。2.5坑、槽边作业时应观察好周边环境,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第十九节对分承包的服务和管理1.向需要测量提供依据的分包单位做书面、现场交底并对其放线成果予以校核。以控制分包工程施工测量质量。2.轴线及标高每层提供4条控制线和4个标准点。3.要求分承包单位对所提供的测量依据进行校核后方可使用。4.室外场区总体向专业分包提供测量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点,并对其测设结果进行复核检查。第二十节沉降观测1.本工程属于超高层建筑,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和《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须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建筑物沉降观测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2.本方案适用于甘肃国际会展配套区1#组团8#楼工程的沉降观测,过程数据用于监控建筑物的沉降量,工程竣工后沉降观测成果须会同竣工资料进入竣工档案组卷。3.沉降观测基准点3.1为满足沉降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长期保存的要求,选用测绘院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为沉降基准点。3.2进行沉降观测前须对沉降基准点进行联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4.沉降观测点布设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和《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1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4.2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4.3避开暖气管、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4.4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12米设置一个观测点,在转角处、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也应设置观测点。本工程共设16个沉降观测点。(详见结施-29)5.沉降观测点埋设方法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首层沉降观测点的埋设采用暗藏式。观测标志埋置构造见右图七或采用成品,标志的顶部加工成半球形,并涂防腐剂。6.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以业主提供的G2为标高控制点,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观测点的标高由测回完成平差计算后决定。7.观测周期详见结施-2相关说明。7.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7.2观测点稳固后即开始进行第一次观测,以后每层一次直至完工,完工当年每3个月观测一次共四次,第二年6个月一次,第三年起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若施工过程中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3个月观测一次。7.3未详之处参见《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中"5沉降观测"章节。8.沉降资料提交8.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8.2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沉降观测记录一份。8.3观测作业累计三个月,提供技术报告一份。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8.4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9.使用设备考虑到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该项工作所用仪器包括S3级水准仪一台,测微器一台,因瓦合金尺一把。第二十一节竣工测量1.工程施工完毕后,须进行工程竣工测量。2.工作内容将施工过程中的全部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总结归纳后,以首级控制网点(见方案附图PN-04-01:首级控制网点布置图)为基准对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和垂直度上进行测量复核,仪器设备以全站仪为主,经纬仪、水准仪配合使用。测量结束后,形成书面材料报业主、监理归档。3.注意事项3.1选择晴好无风天气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有效。3.2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第二十二节附图�EMBEDAutoCAD.Drawing.17����EMBEDAutoCAD.Drawing.14����EMBEDAutoCAD.Drawing.14����EMBEDAutoCAD.Drawing.14���33层22层10层10层�EMBEDAutoCAD.Drawing.17���1PAGE4_1313909324.dwg_1354012589.dwg_1354106642.dwg_1141107919.dwg_1162225694.unknown_1137570754.dwg_1137570407.dwg
/
本文档为【【doc】 回流焊温度曲线热容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