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美国两党的驴象之争

2018-02-21 9页 doc 23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1127

暂无简介

举报
美国两党的驴象之争美国两党的驴象之争 美国两党的“驴象之争” ——选自《美国政治风向标》 驴是驴,象是象 政党是寻求赢得选举、掌管政府和决定公共决策的集团,拥有自己的宗旨、纲领和组织。 美国政党制度的建立 美国政党制度的建立,不是开国者们设计的产物,而是顺从现实政治需要的结果。它的形成发展都与美国社会的曲折前进紧密联系,带有鲜明的美国色彩。 美国民主党创建于1791年,由部分种植园主和与南方奴隶主有联系的企业家组成,当时叫共和党,1794年改为民主共和党,1840年正式称民主党。1861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民主党一蹶不振。1933年富...
美国两党的驴象之争
美国两党的驴象之争 美国两党的“驴象之争” ——选自《美国政治风向标》 驴是驴,象是象 政党是寻求赢得选举、掌管政府和决定公共决策的集团,拥有自己的宗旨、纲领和组织。 美国政党的建立 美国政党制度的建立,不是开国者们设计的产物,而是顺从现实政治需要的结果。它的形成发展都与美国社会的曲折前进紧密联系,带有鲜明的美国色彩。 美国民主党创建于1791年,由部分种植园主和与南方奴隶主有联系的企业家组成,当时叫共和党,1794年改为民主共和党,1840年正式称民主党。1861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民主党一蹶不振。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经济危机、人民不满情绪竞选总统获胜并连任四届总统,民主党因而连续执政20年。民主党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劳工、公务员、少数民族和黑人。 美国共和党成立于1854年,由反对奴隶制的东北部工商业主及中西部开发各州的农业企业家代表组成。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共和党开始执政,并在南北战争中击败南方奴隶主势力平息了内战。1860—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美国均由共和党执政。该党群众基础主要是郊区和南方的白领工人及年轻人,二战后中产阶级为其新的支持力量。 为什么总是两党轮流坐庄 美国的政党制度是两党制,也就是两个主要政党通过定期选举交替执政的体制。相对于三权分立、联邦制和总统制,两党制所得到的认同相对低,这是因为它根本不是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历史标示。 立国之初,美国人特别是美国上层精英们对于政党抱有怀疑和敌意,认为政党是因野心和利益结成的派系,会危害国家。美国国父华盛顿就是持这种论断的人,他在卸任总统的《告别词》中强烈谴责政党并告诫人们不要结党。 人的愿望总是良好的,但是客观需要的推动仍然造就了政党的形成。有意思的是,在华盛顿的内阁中就形成了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和以杰斐逊为首的“反联邦党人”两个派系。“联邦党人”代表东北部商业集团的利益,主张加强联邦权力;“反联邦党人”代表南部种植园主和小农,主张州权,希望与法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794年正式建立民主共和党。 在美国政党历史上,有过三个主要阶段:建国到1824年的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19世纪30—50年代的民主党与辉格党;内战后的民主党和共和党。 第一阶段:两党制还不成熟,更多的是派系不同政见之争,而且双方的立场在杰斐逊就任第三任总统后发生逆转。这一阶段以1816年联邦党退出政坛为尾声。 第二阶段:情况更接近两党制。1824年获得全民投票胜利的杰克逊输掉了选举人团的选票并在众议院投票中输给了亚当斯。之后杰克逊在范?布伦的帮助下,扩大民主党组织的能量,最终于1828年入主白宫。1837年范?布伦入主白宫。至此,民主党已经拥有了全国和各州的领导层,建立了全国性的基层组织。相对应地,辉格党也得到了发展。两党建立了一定的组织,进行长期对峙,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但是,两党之间包括各自党内关于奴隶制的分歧日趋严重,触发了合众国诞生以来最大的危机。1854年在危机中产生了新政党——共和党。1860年共和党的林肯赢得了金融实业家、商人以及工人和农民的广泛支持,当选总统,并且熬过了南北战争。 第三阶段:成熟的两党制建立起来了,出现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共和党、民主党的局面。两党的政策区别趋向弥合,距今最近的一次选民重新结盟是在1932 罗斯福和民主党人采用凯恩斯经济学说,年。当时在大萧条的刺激下,富兰克林? 实施“新政”,团结了一大批备受伤害的工会、移民工人等大众。在这次转化中,民主党倾向于自由主义,而共和党更偏向于保守主义。 有没有出现过第三党 在历史上,美国的两党制从来没有排除过第三党的出现。但是第三党始终很难与民主、共和两党竞争,其兴衰往往取决于是否拥有超凡魅力的候选人或者偏向鲜明的意识形态。 关于美国政党为什么形成两党制而不是多党制的问题,曾有很多种解释。有人认为,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两种相互冲突的利益,使得两党分别代表两方利益得以持久不衰,比如商业与农业、奴隶制与非奴隶制、城市与乡村、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等等。但是这种说法的证据不充分。也有人说是宽容的民族性格和宗教态度导致政治上始终在维持现状和微调现状两极之间进行协调。同样,这个说法的缺陷也缺乏验证。现在最普遍也是说服力最强的是“制度说”,即美国选举制度和政府制度虽然不明示,但天然对大党有利,比如选举中“赢家通吃”的规则就使得小党很难获胜。而相比之下欧洲国家实行的“比例代表制”却给了小党生存空间。 第三党参选:罗斯.佩罗 在美国大选中,第三党所推举的人极少被当做有竞争能力的候选人,其作用更像是“捣蛋者”,而不是正规竞争者。比如1992年时不惜千金的罗斯.佩罗就吸引了不少选民注意,获得19%的普选票。 对于正规赛场上被认真对待的竞争者来说,必须考量第三党候选人会分流走哪方的票源,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许是致命的。而对于普通选民来说,投向第三党候选人的票,不是赞成票,更多的是对其他候选人的反对票。 美国政党其实就是“玩选举” 很多人认为,美国政党组织松散,但再松散,组织结构还是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只是没有其他国家政党那种严密性而已。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结构是相似的,大致分为联邦层次上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委员会等,州层次上的州委员会、国会选区委员会等,以及地方层次上的县市区委员会等。其中联邦层次上有总统及其幕僚,全国委员会主席及其职员,众议院议长、督导及各委员会,参议院副总统、全院领袖、督导及各委员会等等。 两党都不是等级制,而是分层制,甚至横向的各组织机构都互不管辖,相对独立,有自治权。有人开玩笑说,美国有50个州,有100个政党(每州都有共和党和民主党)。这句话揭示了美国政治的重大特点——政治是地方的。 在这个自治高、分散大的国度里,很难说谁能代表美国的看法,各个层面都有对特定问题的政治关注,所以考察美国要兼顾到多种地域、多种呼声。 此外,还有大量自称为某党成员或者倾向于某党的普通美国人。他们的“政党认同”是各政党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怎样成为党员和政党认同 成为民主党党员或共和党党员,无须申请,没有特别的入党手续,也不用交党费,只要在选民登记时说明并登记就可以了。自然,在投票时,没有任何党的纪律约束这张票该投给谁,一切都以选民的意志为转移。只有极少数高层人士的党籍改变会特别引人注目,但依旧是个人选择,没有程序约束。除此之外,还有一批美国人自称是中立人士,但是他们中大部分也是有一定的政党倾向的,只是不是特别明确而已。 政党认同是一种社会习惯。在普通美国人眼中,政党是一个标志,为大量纷繁复杂的事务进行大致归类,一定程度上便利了他们的选择。选民认同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除了上文提到的几次选民联盟的形成外。大部分人是从家庭和周边 氛围中获得自己最初的选民认同,然后才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完成对这种认同的确认。政治家们特别是参与选举的候选人们,首先就会考虑政党标签的效应,谨慎选择自己的政党,以给选民留下良好的印象。 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中,美国政党的特点十分鲜明。 首先,美国政党的目标和作用相对集中在选举领域。作为整体的政党,主要活动是围绕选举进行的。候选人以政党的名义参选,政党招募并提名候选人参选,动员选民,募集资金,召集志愿者帮助候选人。政党赢得选举,才更有可能去施行它所认同的政策,提高自己的声望。选举结束后,整体的政党就会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个体的某党成员或者小团体则继续活动。虽然这种作用正在被候选人个人的竞选顾问所吞噬,但就政党本身而言,这是它的主要任务,就候选人而言,也是赢得选举必不可少的助力。 其次,组织涣散、同盟广泛是美国政党的组织特色。宽进宽出,符合了美国人的秉性,也更加刺激政党努力吸引选民支持。分散自治,符合美国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特点,类似于今天公司的多元投资,保留各内部成员的分歧,分散了政党集中的政治风险。组织的非严密性,便利了各团体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利益选择在两党周围结盟。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各种利益集团因为在各种问题上的某些共同立场连接起来,仿佛是一个个连环,而不是有唯一中心环的大圆圈环。反过来,大量持各种态度的团体存在,导致了政党需要照顾方方面面,表达各种利益诉求,呈现组织和态度上的分散态势。同时,这些团体的选择不是长久的,随时可能因为两党差异和待遇感受倒向另一边 最后,立场接近、角色互换是美国政党的常态。两党的政治纲领越来越接近,在意识形态上非常相似,主要关注范围相当,只是排序不同,具体处理政策有一定差别。美国人一般印象中,共和党对国家安全问题比较擅长,而民主党在经济方面更有手段。通过选举,两党竞争上台,不断在执政党和非执政党的角色之间互换,没有固定反对党。角色变化也导致他们政策的立场变化。这种状态有利于美国稳定秩序,维持社会黏合度,同时也保证了国家政策不因虚化概念而争,而偏向实用主义,解决实际问题。当我们比较两党时,不仅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看看它们在各自的位置上究竟做什么。凭借某些纲领和主张来判断哪个党会对中国更友好,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体验地方党代会 民主党的地方分部给我寄来了通知,让我在2008年5月17日去参加本选区党代会。会议的主要日程包括讨论一些党内的决议以及选出8月份到丹佛去参加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通知上还说,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参加竞争。我虽然每次都会去助选,自己却从来没有参加过竞选。怀着很大的好奇心,我将自己的名字报了上去。 代表大会星期六在附近的一所中学里召开,前来参加的有将近400人。120多人是奥巴马的代表,80多人属于希拉里的阵营,还有好几十位候补代表。此外,还有一批民主党各个分部的负责人和前来看热闹的旁观者。不过,根据规定,只有正式的代表才有投票权。若有正式代表没有来,候补代表可以补上。所以,一到会场,第一件事就是到自己的分部那里去登记并领取代表证。投票的时候只认证不认人。 看看周围来的人,我感到有点吃惊。我们选区的人口有64.3万多,民主党是压倒多数的政治势力。选民中不到60,是白人,其余13,黑人,将近10,亚裔,剩下十来个百分点是拉丁裔。可是,在代表中间,白人恐怕超过了80,,黑人寥寥无几。我找遍了全场,只看到另外两位亚裔。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率的确是个问题。 到了会场上,代表们按照自己分区的指定地点坐下,希拉里和奥巴马的人也在本区内分开来。两批人中间总是隔着一些空椅子,看上去阵线分明。希拉里的人年龄明显偏大,奥巴马的队伍中多一些年轻人。男女的比例倒是双方差不多。 上午10点,大会正式开始。在经过了宣誓效忠国旗、唱国歌这些例行公事之后,会议主席,也是本区民主党分部的临时主席,立即要求代表们投票表决是否认可她的主席职务。原来,过去的主席因事辞了职,这位受民主党的委托已经临时顶替了一阵。但是,没有代表们的投票认可,她的主席就无法继续当下去。于是,她让代表们口头表决。显然,外面对这位临时主席没有什么不利的传言,所以很快就全体通过了。 接下来,当地的市长和本州的参议员——传言他是奥巴马的副总统候选人之一——各自作了一番讲话。之后,本届众议员的两位候选人也作了竞选讲话。 众议员每两年改选一次。我们这个选区的众议员詹姆斯?莫然已经九次连选连任,可谓是政坛宿将。挑战他的对手是一位50来岁、完全没有从政经验、有着一个意大利姓“法米格里叶提”的律师。主席先让这位挑战者讲五分钟的话,台下的人也很有礼貌地鼓掌,但是看得出来大家对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热情。 法米格里叶提的讲话中充满了对现任议员莫然的挑战。莫然虽然是民主党人,但是主张自由贸易,而且在各个议题上的立场都相当温和,属于政治上的中间派。法氏虽然没有直接点莫然的名字,但是每句话都是冲着莫然的投票去 的。可惜,他除了一副大嗓门之外,说话毫无魅力,让五分钟的讲话听起来超过了十分钟。 等他讲完,莫然就上了台。这一位不愧是老手,说话不紧不慢,带有煽动性却又不过分。他完全没有提起对手的名字,似乎对方根本就不存在。讲演中的每句挑战的话,都对着国会中的共和党人和白宫。他的讲话博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显然,莫然这次基本赢定了。 莫然讲过之后,竟然又上去了另外一位莫然。原来,这位布莱恩.莫然是上一位詹姆斯.莫然的弟弟,正在准备明年竞选本州的州长。这位莫然跟他哥哥相比,嗓门也不小,但是却明显不够老道,说话也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没个重点。正在他说得高兴的时候,有一个身上穿着有“布莱恩.莫然”字样汗衫的人走到我们附近,传递出一摞纸条,让大家签名支持这个莫然竞选州长。条子递到我这里,我摆摆手拒绝了。那人悄声问我为什么,我回答道:“我完全不知道他这个人,也不知道他的记录。”那人塞给我几张布莱恩.莫然的介绍,谢过我之后便走开了。 布莱恩讲完话,选区的规则委员会主席上去宣读本次大会将要讨论通过的几条决议。他快快地读完之后,便建议大家口头表决一次性通过。我正觉得这会开得没什么意思,忽然前排希拉里的阵营中站起来一位中年妇女。她高声叫道:“所有的决议必须一条一条地通过~我尤其对第五条决议有异议~” 我手里有早先收到的决议草案,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去好好读,这时候赶紧拿出来认真看一看。殊不知,这条草案原来是要以全体代表的名义,敦促超级代表们马上在总统候选人问题上表态。这样的决议虽然没有约束力,但是能够制造舆论压力。不用说,这是奥巴马阵营的,以尽早争取到足够的代表票数。 台上的人正想争辩,下面又站起来好几个希拉里的代表,一个个举手要求发言。委员会主席显然偏向奥巴马一方,说没有时间去辩论,宣布马上口头表决。奥巴马的代表们大声吼过“通过”之后,希拉里的人大叫“不通过”。后排的人说,两边的声音听起来差不过,可是主席宣布决议通过。 这一下,不仅希拉里的代表不干了,好些奥巴马的代表也站起来表示不能这么做。结果,党的主席出来打圆场,让正反双方各自出五个人来发言,每人讲两分钟。20分钟过后,双方各执己见,辩论不出一个结果来。在希拉里一方的强烈要求下,大会决定进行投票。于是,各个分区的负责人将自己的人召集在一起,很快地点清了票数。不出所料,奥巴马一方人多,自然是赢了。我觉得,希拉里一方挑头的几个人,不过是希望将自己的反对意见记录在案。 刚刚度过这场争执,台下又有人大声喊叫,说要提出一个新议案。主席便也让他上来讲两分钟。这个新议案建议对代表选举实行两轮投票,因为参选人的数目很多,票数分散,所以会产生只有五六票就能当选的情况。他的话音刚落,底下出现了一片反对之声。原来,许多参选人的确已经做好了靠分散票数来当选的打算,并且已经事先为自己拉够了票。这个提案也因此作罢。 经过了两个半小时之后,大会终于进入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程序,就是选举全国党代会的代表。
/
本文档为【美国两党的驴象之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