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

2017-09-19 3页 doc 18KB 10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50例行超声诊断的先天性肌性斜颈者参与本次研究,对其图像资料以及基础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分析,并总结对患儿行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依据超声图像特点可分为肿块型、弥漫型;其中,14例患儿检查到彩色血流现象,RI指标显示为0.74-0.87。结论: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者行超声诊断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由一侧胸...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50例行超声诊断的先天性肌性斜颈者参与本次研究,对其图像资料以及基础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分析,并总结对患儿行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依据超声图像特点可分为肿块型、弥漫型;其中,14例患儿检查到彩色血流现象,RI指标显示为0.74-0.87。结论: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者行超声诊断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彩色多普勒超声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由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挛缩,而致使头向一侧偏斜的疾病,该病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发病率较高的肌肉骨骼系统性先天性病症之一,其发病率[1]约占小儿疾病的0.3%-1.9%,若该病治疗及时,可避免手术的创伤,由此可知对该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现就我院5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声像图展开研究,以期对患儿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行超声诊断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均来源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其中男女比例为24:26,年龄段在23d-1.3岁,年龄区间为(60.4±20.5)d;所有患儿经查阅其临床信息均无难产或者产伤史者,于出生后,并无显著的颈部临床表现,颈部扪以及肿块患儿31例,未扪及肿块患儿19例。 1.2 检测方法 选用Philips iU、GE Voluson 730以及HD11等超声诊断设备,设定7-12MHz作为本次探头的频率,协助患儿呈仰卧位或者由家长端抱,将颈部充分显露;顺着胸锁乳突肌从上处到下处行全方面的纵、横探查。对患儿胸锁乳突肌的形状、大小以及内部肌肉纹理变化、回声变化、双侧对比情况等予以观察;其次,重在对颈部肿块的检查,后对胸锁乳突肌的大小以及病变分为予以测量。完成上述操作后 ,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观察患儿肿块内的血流变化以及阻力指数(RI)。 2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5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均观察到声像图有显著的异常变化。①其中43例患儿头斜向患侧(86.0%),而头斜向健侧患儿共计7例(14.0%);②左侧病变者31(62.0%),右侧病变者19(28.0%)。③患儿年龄低于3个月龄者35例(70.0%),年龄在3个月-1岁者共计12例(24.0%),而年龄超过1岁者3例(6.0%)。④50例患儿共有的表现是一侧的胸锁乳突肌的中下段具有病变现象,其中仅有2例患儿的一侧胸锁乳突肌患有2处病变情况,且呈葫芦状变化。 2.2 患儿超声诊断具体情况 依据二维超声诊断的特征,可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①肿块型。该类患儿共计32例,占比为64.0%;主要表现有:患侧锁乳突肌对侧呈局限性增厚情况,且肌纤维走势较为繁乱,内部回声显现程度不均降低或者增强,且厚度达到1.11-1.39cm,病变范围在2.70-3.80cm。②弥漫型。此类患儿经统计有18例,占总数的36.0%;图像主要表现为患侧胸锁乳突较另一侧度对比,呈均一性增厚,且肌纤维纹理清晰可见,回声较为均一,厚度为0.71-1.12cm。③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可得,14例患儿可观察到彩色血流现象,占比为28.0%,其多呈现为短线或者分支样的彩色血流情况,可侧及动脉频谱,其显示为单峰的低速高阻频谱,而RI指标为0.74-0.87。 3讨论 小儿肌性斜颈若治疗不及时,其随着患儿身体的变化,可渐渐致使面部和头颅发生畸形,还可能患发其噶疾病性畸形。但若治疗及时,可利用非手术治疗亦可取得显效效果。于临床中,有少数患儿的胸锁乳突肌已然有挛缩的现象或者发生畸形,即使是利用手术医治,其效果并不明显,因而需对肌性斜颈病需遵循早诊断、早治疗原则。 当前,临床一直致力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研究中,但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多数学者与产时受伤以及遗传、静脉回流有碍、血供障碍等有关。目前较统一认为胸锁乳突肌间质增生以及纤维化变化是该病的基本病理。经临床研究[2],肌性斜颈患儿在出生时并无显著变化,而于2-3周内可见有索带状的硬结浮现,其逐渐变大,于患儿4-5个月内会逐渐消失。而消失后的肌肉开始病变挛缩,继而造成颈部畸形病症。本组研究中,患儿年龄小于3个月者占比为70.0%;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吻合,而头部的偏向可能与病变时期具有关联。 肌性斜颈病主要表现为患侧胸锁乳突肌具有均一性增厚情况,且肌纤维纹理模糊不清,回声较为异常。经诊断过程中不仅需重视胸锁乳突肌的形态变化,还需了解内部回声情况才能加以确诊。本组研究中参照超声检查特征分为弥漫型和肿块型,其对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到彩色血流现象仅达到28.0%,出现该种现象多是因患儿的依从性较低,探查难度较大。据有关研究对患儿行彩色血流操作的诊断价值并不显著。但有些资料则显示[3],血流信号未出现,可与年龄以及有无炎症期已演变为肌肉组织纤维化阶段相关,因而其需进一步加深。 斜颈病症的病因较为复杂,但先天性肌性斜颈是该病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因而需将其与眼性斜颈以及骨性斜颈等做明确区分。在本次研究中,经超声检查可观察到双侧的胸锁乳突肌具有明显的不同,且特征鲜明,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利用超声诊断不仅可将肌性斜颈辨别,还能够与其他颈部疾病明确鉴别。另外超声检查利用两侧的胸锁乳突肌长度而获取正确的挛缩长度,继而为该病的治疗方法和松解尺度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同时该种诊断方式,具有无创伤、花费较低等优势 总而言之,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到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方面,具有颇高的诊断价值 ,其为患儿手术确定提供较大的才考价值,该诊断方式具有较广的发展前景,可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娟萍,吕娟萍,刘光禄,赵书平. 0-1岁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诊断的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0(69):175-176. [2]冯云. 高频超声技术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15,12(05):507-508. [3]阮俊贤,黄包徳,林伟儒,施丽景. 小儿先天性斜颈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6(25):164-165.
/
本文档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