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2017-12-26 50页 doc 2M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考情解读】 1(ATP在代谢中的作用(?)。 2(细胞呼吸(?)。 3(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重点知识梳理】 一、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的结构剖析 (1)写出ATP的结构简式和简式中A、P所代表的含义。 ?结构简式:A,P,P,P。 ?A:腺苷;P:磷酸基团。 (2)图中?是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形成和断裂。 (3)图中?为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其作用是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考情解读】 1(ATP在代谢中的作用(?)。 2(细胞呼吸(?)。 3(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重点知识梳理】 一、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的结构剖析 (1)写出ATP的结构简式和简式中A、P所代表的含义。 ?结构简式:A,P,P,P。 ?A:腺苷;P:磷酸基团。 (2)图中?是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形成和断裂。 (3)图中?为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其作用是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写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5)ATP的来源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理过程 动物:呼吸作用,, ?场所: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叶绿体。 二、细胞呼吸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其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填酒精、乳酸) 的无氧呼吸。 (2)产物的 试剂 现象(颜色变化) 澄清的石灰水 变混浊 CO 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蓝色?绿色?黄色 酒精 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 变成灰绿色 2.细胞的有氧呼吸 (1)过程图解 酶(2)总反应式:CHO,6O,6HO――?6CO,12HO,能量。 612622223(无氧呼吸 (1)反应式 酶?CHO――?2CHO,能量(如乳酸菌)。 6126363 酶?CHO――?2CHOH,2CO,能量(如酵母菌)。 6126252 (2)场所:细胞质基质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例1、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a过程和b过程都有的生成 B(a过程和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 C(O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 2 D(??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可逆反应 【答案】A 【变式探究】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的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乙、丙都不含高能磷酸键 A B(植物体内能量1可以用于水的光解 C(乙是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能量2可以来自蛋白质水解 【答案】C 【变式探究】如图所示为生物界部分能量转换关系图解,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可发生在蓝藻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B(发生??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称为生产者 C(?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 D(?过程可用于?过程 【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虽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 叶绿体。 【答案】A 考点二 细胞呼吸 例2、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 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线粒 试管编号 细胞质基质 酵母菌 体 加入的物质 A B C D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气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和HO的试管有__________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______,根22 据试管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答案】(1)C、E B、F B、D、F (2)线粒体内膜 能 【归纳总结】 1(判定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2(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1)装置及相关解读 (2)实验成功关键点 ?实验装置: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a瓶内液体是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以排除其对2实验结果的干扰。 ?图中可检测到CO的为c、e,相比而言,c中CO产生量既多又快。 22 ?图中可检测到酒精的只有d。 ?实验现象 重铬酸 澄清的石灰水的变条件 钾,浓硫酸 化/出现变化的时间 溶液 甲组(有氧) 变混浊/快 无变化 出现灰 乙组(无氧) 变混浊/慢 绿色 ?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CO多且快,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能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CO。 22 3(必须关注的3个易错点 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1) 种子烂胚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2)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直接原因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或基因选择性表达所致。 (3)无线粒体的真核细胞(或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成熟红细胞、蛔虫等,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一些原核生物虽无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 【变式探究】甲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阶段均放出少量能量 B(水参与第?阶段的反应,该过程发生在乙图中的b处 1C(人体细胞分解等量的葡萄糖,?阶段释放CO的量是?阶段的 23 D(??分别发生在乙图中的a、c处 【解析】?阶段为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阶段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阶段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阶段无能量的释放,??阶段有少量能量的释放;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即甲图中?阶段,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即b处;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阶段发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 ?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答案】B 【变式探究】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NH 2 (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B C(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答案】C 【真题感悟】 (2015年海南卷.3)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答案】D (2015年上海卷.28)以下4支试管置于适合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产生ATP的是( ) 【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看出:父亲的染色体正常(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一致),母亲的染色体异常。若把图示亲本细胞中的染色体按从左到右编号为1、2、3、4,其中1与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与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与父亲正常的染色体比较,可看出母亲细胞中的2号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了3号染色体上,这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由此可推断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的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答案选D。 (2015年上海卷.11)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酒精 ?CO ?HO ?ATP ?乳酸 ?H ?丙酮酸 22 A(???? B(???? C(???? D(???? 【答案】C (2015年上海卷.14)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 B(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 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 D(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 【答案】C (2014?全国卷)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答案】B (2014?xx单科,1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答案】C (2014?海南卷)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释放和O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22 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其产物是________。 (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______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答案】(1)无氧 细胞质基质 酒精和二氧化碳 (2)减少 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的总量下降 (3)有氧 (2013?安徽理综,3)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呼吸作用较旺盛,A项正确;细胞内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B项正确,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增多,以促进种子的成熟和休眠,种子呼吸速率随着种子的成熟和休眠而下降,C项正确;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呼吸速率上升有利于干物质的合成,D项错误。 【答案】D (2013?课标?,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答案】C 【押题专练】 1(能产生水和合成ATP的结构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内膜 C(叶绿体内膜 D(类囊体膜 【答案】B 2(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变的过程中( ) A(速率是稳定不变的 B(都有水的产生 C(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D(反应的部位都相同 【答案】C 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解析】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TP与ADP是有机物,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细胞质基质也可产生ATP。 【答案】B 4(如图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甲?乙和丙?乙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丙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答案】D 5(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如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均能合成ATP,但两者合成ATP的用途不同 B(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物质的量相同),产生?最少的是?过程 C(酶a发挥作用时一般伴随着放能反应的进行 D(?是组成HIV遗传物质的单体之一 【解析】酶a发挥作用时,一般伴随着需能反应的进行,C错误。 【答案】C 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 D(检测CO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2 【解析】细胞中ATP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 吸,B正确;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的场所不只是线粒体基质,C错误;乳酸菌进行细胞2 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D错误。 2 【答案】B 7(下列关于无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和动物骨骼肌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C(在同一细胞内无氧呼吸能够同时产生酒精和乳酸 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产生ATP 【答案】B 8(如图为晴朗白天植物叶肉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来自叶绿体 B(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C(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D(催化2?3的酶全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答案】A 9(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酒精,O?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2 B(丙酮酸,O?CO 线粒体基质 22 C(,O?HO 线粒体内膜 22 D(HO?O, 类囊体膜 22 【解析】有氧呼吸中O消耗于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 【答案】C 10(在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中,关于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选项 呼吸类型 的来源 的用途 A 有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水 B 有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水 C 无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乳酸 D 无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酒精 【解析】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来源于葡萄糖和水,其在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乳酸。 【答案】B 11(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 B(若向B瓶和D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D瓶内的溶液会变黄 C(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的产生速率 2 D(若C瓶和E瓶中溶液都变混浊,不能据此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答案】C 12(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O的消耗量和CO的产生量如表所示。若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22 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e ,1CO产生量/(moL?min) 1.2 1.0 1.3 1.6 3.0 2 ,O的消耗量/(moL?min20 0.5 0.7 1.2 3.0 1) A.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1B(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酒精的速率为0.3 mol?min 1C(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用于酒精发酵 2 D(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 【答案】B 13(下表是某运动员在运动时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错误! 5 5 5 38 71 90 82 61 39 35 26 23 20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无氧呼吸从第________min时已经明显增强,第________min时血液中乳酸浓度出现下降。 (2)该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呼吸熵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和吸收O的分子数之比。22该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若分解的有机物全是糖类,则图中可以正确反映呼吸熵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 【答案】(1)15 30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图甲 14(经研究证实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请分析回答问题。 (1)人体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_ (填生理过程名称),其分子结构简式是______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 h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3个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________。 (3)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 h,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X物质的浓度细胞内ATP的浓度实验组编号 细胞死亡/% ,1,1(mg?mL) (mmol?mL) A 0 80 1 B 2 70 3 C 4 50 10 D 8 20 25 E 16 5 70 F 32 1 95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 ?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用混有浓度为2 mg?mL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细胞呼吸 A,P,P,P 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 (2)腺苷 (3)?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细胞内ATP的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的百分率增加 ?X物质阻碍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影响消化;X物质妨碍主动运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15(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图?、图?装置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利用图?装置探究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放出的热量多少。 材料用具:500 mL保温桶、温度计、活性酵母菌、0.1 mol/L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步骤: ? 取A、B两套装置按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则X是________;Y是________。 装置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A 加入200 mL的葡萄糖溶液 加入10 g活性酵母菌 X________ 加入20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加入石蜡 B Y________ 萄糖溶液 铺满液面 ?B装置中步骤一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 实验结果:略 (2)乙利用图?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 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__。 ?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时,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2 CO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产生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 2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定期用显微镜检查得到相关数据绘成如图,则第4时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若镜检3时段得到酵母菌细胞平均数为M个,则此时段活酵母菌个数应________。 【答案】(1)?X不加入石蜡油 Y加入10 g活性酵母菌 ?去除氧气 自 (2)?装置?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相同 ?由蓝变绿再变黄 (3)营养物质减少、有害物质积累、种内斗争加剧(任选两个,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小于M个 【考情解读】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重点知识梳理】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叶绿体 (1)结构示意图 外表:?双层膜 ,?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2)结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色素内部, , 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3)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恩格尔曼的实验:好氧细菌集中分布于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 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2)分离结果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完善光合作用过程 2(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并标出各元素的来源和去向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例1】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以下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一假说的是( ) 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橙光和蓝紫光的实验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 D(鲁xx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实验 【答案】C 【归纳提示】高考常考的4个经典实验分析 (1)普利斯特利实验:缺乏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应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含同一种但却死亡的植物的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 (2)普利斯特利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3)萨克斯实验:?对照类型为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因变量为颜色变化(有无淀粉生成),实验组是遮光处理组,对照组为曝光处理组。 ?该实验的关键是要进行饥饿处理,以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4)恩格尔曼实验中 ?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和无空气的环境中是为了排除环境中光线和O的影响。 2 ?设置细光束和好氧菌的好处:能够准确判断出水绵细胞中产生氧气的部位。 (5)鲁xx和卡门实验中 ?应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CO和HO中的O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22 1818?此实验设置了对照,自变量是标记物质即HO和CO,因变量是释放的O有无放射222性。 【变式探究】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和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不同部位,观测到一些部位有好氧细菌积聚,另一些部位没有积聚(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场所是叶绿体 B(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场所是叶绿体 C(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需要水和光照 D(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需要二氧化碳 【答案】B 【变式探究】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的是( )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2 C(好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细菌大量消耗O,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2 【解析】好氧菌向O浓度高的地方集结,据此可推断光合作用的放氧部位和光合强度。 2 【答案】B 考点二 光合作用的过程 (1)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 比较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形成有机物(酶促反同化CO2实质 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放出O 2应) 时间 短促,以微秒计 较缓慢 条件 色素、光、酶、水、ADP、Pi 多种酶、ATP、、CO、C 25场所 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酶光的固定:CO,C――?(1)CO225(1)水的光解:2HO――?4,2 2C: 3O; 2物质转化 (2)C的还原: 3(2)ATP的合成: 酶ADP,Pi,能量――?ATP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能量转化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 (2)比较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 能量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变化 光能?化学能(储能) 化学能?ATP、热能(放能)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实质 量 细胞利用 场所 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条件 只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联系 例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无ATP产生 B(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可直接将3个CO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2 【解析】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可以产生ATP;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各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是由光反应产生的;暗反应中一分子CO与一分子C结合,形成两分子C。 253 【答案】B 【变式探究】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B(?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C(?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O) 2 D(?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 【答案】B 考点三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目的归纳 过程 注意事项 操作目的 1 取新鲜绿色的叶片 使滤液中色素含量高 2 研磨时加无水乙醇 溶解色素 提取 3 加少量SiO和CaCO 研磨充分和保护色素 23色素 4 迅速、充分研磨 防止乙醇挥发,充分溶解色素 5 盛放滤液的试管管口加棉塞 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氧化 1 滤纸预先干燥处理 使层析液在滤纸上快速扩散 分离2 滤液细线要直、细、匀 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 色素 3 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两次 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 4 滤液细线不触及层析液 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层析液中 2(在滤纸纸条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 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而形成弧形色素带。 3(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 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滤纸条看不到色素带 ?忘记画滤液细线。 ?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4)滤纸条只呈现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带。 忘记加碳酸钙致叶绿素被破坏或所用叶片为“黄叶” 名师点睛 (1)从色素带的宽度可推知色素含量的多少; (2)从色素带的位置可推知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3)在滤纸上距离最近的两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与叶绿素b,距离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例3(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甲 乙 丙 丁 丙酮 , , , , 水 , , , , CaCO , , , , 3 SiO , , , , 2 A.???? B(???? C(???? D(???? 【答案】B 【变式探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而得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 A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 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 3 【答案】C 【真题感悟】 (2015年安徽卷.2)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C中的化学能 25 B.CO可直接被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2 C.被还原的C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 3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含量会升高 5 【答案】C 【解析】 CO的固定是CO与C在酶的催化下合成C的过程,没有ATP的消耗,A错2253 误。CO必须先固定合成C才能被还原,B错。被还原的C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2335C正确。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产生的ATP和减少,还原C减少,所以短时间内C含量会33升高,C含量会下降,D错误。 5 (2015年海南卷.24)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里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2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 B(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C (2015年海南卷.9)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答案】D (2015年福建卷.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C(即RuBP)?2C。为测定253 14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与CO的反应,并检52 14测产物C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3 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14D(单位时间内C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3 【答案】B ( 2015年xx卷.4)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2 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1A(光强大于140μmol?m?s,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全部进入线粒体 2 -2-1B(光强小于1255μmol?m?s,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浓度 2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答案】D ( 2015年重庆卷.4)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和O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2 A(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 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 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 【答案】B (2014?课标全国理综?,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答案】C (2014?xx理综,6)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答案】D (2014?课标?,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的产生停止 B(CO的固定加快 22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答案】B (2014?广东理综,26)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气孔密度2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cm 错误! ,2,个?mm, 强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中 绿 20.3(149%) 768(93%) 4.17(96%) 弱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1)CO以____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2 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________,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吸收量__________。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察叶色、叶面积和净光2 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最后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答案】(1)自由扩散 五碳化合物 /NADPH和ATP (2)增加叶面积 提高叶绿素含量 (3)较少 较少 净光合速率 叶面积 (2013?xx单科,5)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答案】B (2013?海南高考)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A(a、b和d B(a、c和e C(c、d和 e D(b、c和e 【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淀粉遇碘变蓝。a侧黄白色,没有叶绿素,特别是没有叶绿素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侧有叶绿体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e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侧有叶绿素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2013?课标?,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答案】D 【押题专练】 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O在光下分解为和O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22 C(CO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2 D(光合作用的产物——糖类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HO在光下分解的过程是在类囊体2薄膜上进行的;CO的固定和糖类的合成属于暗反应过程,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 2 【答案】D 2(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不能产生 2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和CO后,可完成暗反应 2 【答案】D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处理 实验结果 14饥饿处理供应CO214A 叶内淀粉含C 绿叶――?移至玻璃罩内――?检验放射性 光照3 h 提取分离B 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 绿叶――?叶绿素―?检验吸收光谱 丙酮提取光照5 hC 溶液不呈蓝色 绿叶――?色素溶液――?加碘液检验 部分遮光光照5 hD 遮光处不呈蓝色 绿叶――?处理后的绿叶――?碘蒸气检验 【答案】D 4(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波长的光 B(用450 nm波长的光比600 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的量增加 3 (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D 【答案】C 5.如图所示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场所是结构A B(蓝藻细胞内因不含上述结构,所以不能发生图中所示反应 C(ATP在结构A中产生,在结构B中被消耗,能量储存在甲中 D(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C的含量将会增加 3 【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但同样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有图示中的光反应、暗反应阶段。 【答案】B 6(下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过程?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只发生在线粒体 C(过程?产生,过程?消耗,过程?既产生又消耗 D(若过程?的速率大于过程?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 【答案】C 7(科学家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得到叶绿体,将叶绿体膜破坏,分离出基质和基粒,用来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下列条件下不能产生葡萄糖的是( ) 选项 场所 光照 CO ATP C 23 A 基质 , , , , , B 基粒 , , , , , C 基质和基粒 , , , , , D 基质和基粒 , , , , , 【答案】B 8(如图为某细胞内生物膜结构的一部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中产生的ATP不能运出所在的细胞器 B(图示的生理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上 C(图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D(该生物膜上的色素有四种,含量最少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解析】光合作用合成的ATP不能运出所在的细胞器,仅仅用于暗反应,A正确;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图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C 错误;该生物膜上的色素有四种,含量最少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叶绿素b。 【答案】A 9(下列物质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主要生理作用 A ATP 参与暗反应过程 B 酶 只有光反应阶段需要酶的催化 C 叶绿素 捕获光能 D HO 参与O和(CHO)的形成 222 【解析】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 【答案】B 10(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使金鱼藻不进行光合作用 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因为溶液pH减少 C(图中实验操作3,5能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 2 D(该实验可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光合作用释放O 22 【答案】D 11(为探究土鸡蛋蛋黄一般比饲料鸡蛋蛋黄颜色要深的原因,有人做了叶绿体和两种蛋黄中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另外还比较了两种蛋黄中色素提取物质的吸收光谱,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土鸡蛋与饲料鸡蛋蛋黄中所含有色素种类及含量的关系是( ) A(色素种类不同,但总的含量相同 B(色素种类相同,但总的含量不同 C(色素种类和含量均不相同 D(色素种类和含量均相同 【答案】B 12(如图为水稻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分离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滤液挥发 B(在收获季节,水稻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答案】B 13(图1表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这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 图2为某种细胞器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膜结构________(填“甲”或“乙”)中的反应会发生在图2中,发生的场所(1) 是图2中的________(填标号),图1中膜结构________(填“甲”或“乙”)中的反应昼夜不停。 (2)该叶肉细胞中,除了图1所示的两种膜结构所属的细胞器外,还有________具有双层膜结构;除了图2所示结构中含有色素外,还有________也含有色素。 (3)若图1中膜结构甲释放的O的量与膜结构乙需要的O的量相等,表明此时叶肉细22 胞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或“,”)呼吸速率。 (4)图2中?处含有与光合作用________反应有关的酶,当光照强度减弱时,?处________(填“C”或“C”)含量会减少。 35 【答案】(1)甲 ? 乙 (2)细胞核 液泡 (3), (4)暗 C 5 14(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张开程度用气孔导度来表示,它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量。下表是植物?和植物?在一天中气孔导2 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时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植物?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 1 1 20 38 30 35 20 1 1 (1) 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和植物?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和植物?吸收CO的主要差异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__________,影响其光合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浓度之外,还有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等。 2 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表示不同过程)。 (4) 凌晨3:00时,植物?和植物?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产生的C的具体名称是__________,过程?除需要酶的催化外还需要________等物质的3 参与。 【答案】(1)如图 (2)植物?主要在夜间吸收CO,植物?主要在白天吸收CO 22 (3)? 光照、温度、无机盐等(任答两项即可) (4)?? 丙酮酸 和ATP 15.下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B、C表示三种化合物,图乙表示在密封恒温小室内测定的该植株上一组幼叶和成熟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间的关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过程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图中B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A、B、C中可循环利用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曲线E代表________(填“幼叶”或“成熟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0 klx时,E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光照强度为3 klx时,相同时间内,等面积的E、F两组叶片合成葡萄糖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光照强度为8 klx时,F组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E组的,主要限制因素有_____________。 181818(4)若给植物只提供含O的CO,一段时间后,植物周围空气中出现了O,请用文22字或图解简要说明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甲可知该图表示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A、B、C分别是C、、C,35为暗反应中的还原剂。(2)由图乙可知,E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F组,所以E组代表幼叶。光照强度为0 klx时,叶片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其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3)由于计算的是比值,因此可不用转换成葡萄糖的质量,而用二氧化碳的消耗总量代替。 22时间设定为1 h,面积设定为100 cm,因此光照强度为3 klx时,1 h100 cm,的E组叶片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为20,10,30(mg)同样情况下F组叶片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为10, 18181810,20(mg),因此合成葡萄糖的质量之比为3?2。(4)若给植物只提供含O的CO,CO22 1818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其中的O进入葡萄糖,含O的葡萄糖经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分子 1818中也含O,这样的水分子再参与光合作用被水解,产生的氧气就含有O。 【答案】(1)叶绿体基质 作还原剂 C (2)幼叶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181818(3)3?2 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 (4)CO?HO?O 222 【考情解读】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细胞的有丝分裂(?)。 3.细胞的无丝分裂(?)。 4.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重点知识梳理】 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因而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2(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周期 ?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组成: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 (2)细胞增殖(真核细胞)的概述 ?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名称 表示方法 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 扇形图 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 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 坐标图 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 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柱形图 制,C组细胞处于分裂期 二、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1(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连线) 2(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1)纺锤体的变化:形成时期为前期?解体时期为末期。 (2)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时期为前期?重建时期为末期。 (3)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复制―?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平均进入子细胞 时期 间期―?前期―?末期结束 中心体个数 1,2个―?2个―?1个 (4)染色体形态变化 3(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时期 分裂 分裂期 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着丝点 2n 2n 2n 4n 2n 染色体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 0?4n 4n 4n 0 0 核DNA分子 2n?4n 4n 4n 4n 2n 4.动植物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 ―?动物细胞分裂,根据?―?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分裂种类 根据?,,―?植物细胞分裂, ―?低等植物细胞,, ?表示:子细胞的形成方式,即有无细胞板的形成。 ?表示:有无中心体。 三、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3)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 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实验步骤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例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 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 D(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答案】C 【解析】细胞体积的大小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 小,细胞与外界物质的交换速率就越低,而且还会影响细胞内部的物质交换;(2)细胞核是 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一般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即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是有限的。 【变式探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主要取决于( ) A(细胞的体积 B(细胞的表面积 C(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D(细胞分裂的快慢 【答案】C 考点二 细胞周期的判断及表示方法 3例2.科研人员利用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进行有丝分裂的某一动物细胞,在不同间隔时间下进行放射显影,得到如图所示结果(A开始观察,细胞已被标记,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C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为后期,D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E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F观察到被标记的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同位素标记法 B(该细胞可能是干细胞 C(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2 h 3D(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存在于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答案】D 考点三 分析细胞周期各期的变化特点 例3(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期、S期和G期。下表为体12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 细胞周期 G S G M 合计 12 时长(h) 10 7 3.5 1.5 22 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期和S期的交界处 1 B(G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期和S期的交界处 21 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后 1 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 1 【答案】B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M期细胞至少需要10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A项错误;G2期细胞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至少需要的时间为1.5,10,11.5小时,B项正确;由于DNA的合成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被抑制,若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期,共需要15小时,但并不是所有细胞都需要15小时,故C、D项错误。 33【变式探究】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H?TdR(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3A(G期变短,该期有大量H?TdR进入细胞核 1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2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答案】C 考点四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细胞图像的识别 例4(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低温处理导致???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答案】C 【变式探究】下列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 B(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c?d?e?b (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e两个时期,秋水仙素使基因突变作C 用在e时期 D(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答案】B 考点五 有丝分裂过程中曲线图的分析 例5(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答案】D 【变式探究】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bc段的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处于cd段的细胞可以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着丝点分裂发生在de段 【答案】B 【解析】ab段可表示分裂间期中蛋白质的合成时期,该时期核糖体活动活跃;bc段表示DNA复制时期,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d段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细胞,该时期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由0.5变为1,是因为发生了着丝点分裂。 考点六 有丝分裂过程中直方图分析 例6(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直方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答案】C 【变式探究】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 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答案】C 考点七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及相关细胞器的确定 例7(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A(?? B(?? C(?? D(?? 【答案】D 【变式探究】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间期,核糖体上需合成RNA聚合酶 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合成提供能量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答案】B 考点八 从实验原理和现象进行命题 例8(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答案】D 【变式探究】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生区的细胞既小且方 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 C(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均无核仁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图像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C 【解析】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A项正确;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B项正确;有丝分裂前期核仁的解体是逐渐进行的,某些前期细胞是可以看到核仁的,C项错误;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图像向右上方移动,D项正确。 考点九 实验操作及结果的分析 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例9(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开来 ?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碱性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 ?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连续变化是观察的主要内容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制片之前不需要通过漂洗洗去碱性染料,解离后需要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不是细胞的动态变化。 【变式探究】以下是几位同学在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的操作情况: 甲同学截取5 cm左右的根尖后按操作,结果在一个视野中未能找到分生区细胞,他耐心等待后,最终还未能观察到。 乙同学截取2,3 mm根尖解离后立即染色,结果实验效果很差。 丙同学将已染色的实验材料立即放在载玻片上观察,也看不清细胞。 丁同学在制作装片时,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在10 ?下解离5 min,然后按正确要求操作,结果在观察时,发现根尖细胞没有分开。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看不清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操作中细胞没有分开,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截取根尖太长,所取细胞大部分为伸长区细胞 转换视野,在其他视野中寻找 (2)没有经过漂洗 盐酸和碱性染液反应,染色效果差 (3)没有经过压片,细胞重叠 (4)解离温度低(或解离时间不够或解离剂不合适) 【真题感悟】 (2015年北京卷.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答案】C (2015年山东卷.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 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 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答案】A (2015年上海卷.22)图7显示成纤维细胞在调控过程中的定向转化,其中,?、?、?分别表示( ) A(分裂、分化、去分化 B(分裂、转分化、分化 C(分裂、去分化、转分化 D(分化、去分化、转分化 【答案】C (2015年福建卷.26)(12分)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 期。 -1(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1.0mmol.L时,在分裂期的 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 路: 。 【答案】(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中 (2)减少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降低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1((2014?天津卷)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2((2014?重庆卷)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3((2014?xx卷)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4((2014?山东卷)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溶液 4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5((2014?广东卷) (双选)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6((2014?浙江卷) 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3H?TdR(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3A(G期变短,该期有大量H?TdR进入细胞核 1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2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G期发生合成DNA所需蛋1 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A项错误。S期进行DNA的合成,B项错误。G期是有丝分裂2所必需的蛋白质的合成,此时仍有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蛋白质分为组蛋 白和非组蛋白,C项正确。M期的前期核膜开始解体,D项错误。 7((2014?xx卷) 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8.(2014?xx卷) 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碱基数是n/2个 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提高转录效率 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D 9((2014?海南卷) 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 A(蚕豆叶肉细胞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答案】C 【解析】 蚕豆的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洋葱根尖的伸长区细胞均已发生了分化,失去了分裂能力,而蚕豆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周期,细胞分裂旺盛,故选C项。 (2013?xx卷)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答案】A (2013?浙江卷)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1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2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答案】C 【押题专练】 1(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e时期的子细胞变化方向最终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将分化成某种组织 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 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答案】A 152(科学家用含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 h、19.3,21.3 h、38.6,40.6 h C(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0,19.3 h、19.3,38.6 h来表示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 【答案】D 333(若将H—TdR(一种含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正在进行DNA复制的细 3胞就会立即摄取。在相同的条件下,向连续培养的两组细胞培养液中同时加入H—TdR,定期取样,检查被标记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取样时间 t t t t t t „ 012345级别 % 甲 25 50 75 100 100 100 „ 乙 25 50 75 80 80 80 „ A.两组都有25%的细胞不在细胞周期中 B(两组细胞复制所用时间大致相同 C(细胞周期的时间应是甲组小于乙组 D(乙组约有20%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答案】B 【解析】从表中信息可知,t以后两组细胞被标记数分别稳定在100%和80%,据此可3 推出乙组应有20%的细胞不处于细胞周期中,且两组细胞复制所用时间大致相同。 34(蚕豆根尖细胞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若观察发现只有部分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含有放射性,则该蚕豆根尖细胞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至少处于第几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 A(1 B(2 C(3 D(4 【答案】B 5(甲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甲图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细胞相当于乙图cd区间 B(在乙图的ab区间,甲图中的3数目会加倍 C(在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答案】D 6(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加倍 B(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 D(植物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答案】C 7(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1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2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答案】C 8(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期。研究发现,2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 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 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 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2 D(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答案】A 9(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A(细胞膜向内凹陷 B(着丝点一分为二 C(中心体移向两极 D(DNA正在进行复制 【答案】C 10(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 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可对应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 【答案】B 【解析】图3中的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因此对应于图1和图2;完成图3中CD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末期。 11(下列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DNA分子数是__________个,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有________条。 (3)B图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__期,图中有染色单体__________条。该图与它的前一时期相比,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是____________。 (4)C图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期,此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下图中画出C图代表的生物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答案】(1)植物细胞 具有细胞壁 无中心体 (2)6 12 两 6 (3)后 0 DNA分子数 染色体数 (4)动物 后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5)如图所示 12(图甲是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d,e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原有的mRNA不断被分解。 在图甲a,e阶段中,能观察到图乙所示图像的是________阶段,该阶段细胞中染(2) 色体数目可能为________条。 3(3)如果将此生物的细胞培养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则当细胞分裂至图乙所示时期时,细胞核中含放射性DNA占总DNA的________%。 【答案】(1)a、c DNA分子高度螺旋化,无合成mRNA的模板 (2)d 4或8 (3)100 【考情解读】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 【重点知识梳理】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过程图解 P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 F 高茎 1 ?? F 高茎 矮茎 2 比例 3 ? 1 归纳总结:?F全部为高茎;?F发生了性状分离。 12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 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3(设计测交实验及验证——演绎推理 (1)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F11 的基因型。 (2)遗传图解 4(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 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C。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4)适用范围 真核(原核、真核)生物有性(无性、有性)生殖的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遗传。 ?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与植物杂交有关的小知识 单性花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两性花 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豌豆花 自花传粉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 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闭花受粉 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 父本和母本 植株叫做母本 6.图解遗传规律相关概念的联系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分析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代性状分离比为2 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分离定律的应用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正推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分离比推断亲本基因型(逆推型) 后代显隐性关系 双亲类型 结合方式 显性?隐性,3?1 都是杂合子 Bb×Bb 显性?隐性,1?1 测交类型 Bb×bb 只有显性性状 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BB×BB或BB×Bb或BB×bb 只有隐性性状 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 bb×bb?bb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杂交实验的材料与操作的分析 例1(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答案】C 考点二 “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判断 例2(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 )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发离 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 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D 【解析】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方法是测交实验,D正确。 【变式探究】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1 【答案】A 考点三 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判断 例3(下列关于显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杂合子F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1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答案】C 【解析】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变式探究】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 【答案】C 考点四 分离定律的验证 例4(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1 B(F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12 C(F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1 D(F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1 【答案】C 【变式探究】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产生F,在F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中,雄蜂的体色是112 ________________,比例是____________,依上述现象可证明基因的________定律。 【答案】褐色和黑色 1?1 分离 【解析】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两种配子比例1?1?得出结论?分离定律实质。若用B、b表示控制蜜蜂体色的基因,由题意可知,亲代中褐色雄蜂基因型是B,黑色蜂王基因型是bb,那么F中雌、雄蜂基因型分别为Bb、b,由于F中雌蜂能产生数量相等的B、b11 两种卵细胞,故发育成的F中雄蜂的体色及比例为褐色?黑色,1?1。依此可验证基因的2 分离定律。 考点五 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例5(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果南瓜和一株白果南瓜杂交,F中既有黄果南瓜,也有白果南瓜,F自交产生的F的表现型如图所示,根据112 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 B(F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和Aa 1 C(由图中?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 D(F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2 【答案】B 【变式探究】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答案】D 考点六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例6(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答案】B 【变式探究】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 ) A(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 B(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 C(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 D(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 【答案】D 考点七 连续自交和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概率推算 例7(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与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为( ) A(3?1 B(15?7 C(9?7 D(15?9 【答案】C 【变式探究】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后,子n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nn,12,1,12A. B. n,1n,122 nn,12,12,2C. D. nn,12,22 【答案】C 【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豌豆只能自交。由题干信息可知能产生可育配子的基因型为AA和Aa。 方法1:子一代中,AA占1/4,Aa占2/4,aa占1/4,A__占3/4;子二代中,aa占2/3×1/4,1/6,A__占5/6,把n等于1和2分别代入选项中的四个表达式,与上述结果吻合的只有C,故正确选项为C。 方法2:由于豌豆自交,aa个体的存在对AA和Aa的个体数之比没有影响,假设各种 111Aa基因型的个体均可育,则子n代中,Aa占,AA和aa各占(1,),这样每一代中nn222AA,Aa 1n22,n代中,,由于每代的aa都是上一代Aa个体自交产生的,所以子n1112,1,,1,,nn222 n2,11112的aa占n代中A__占1,×,,则子,,故C正确。 n,1nnn2,142,22,22,2 考点八 自由交配和自由交配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概率推算 例8(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子红色牵牛花和纯合子白色牵牛花杂交,F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自交后,F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112 例为1?2?1,如果取F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2 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 A(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B(红色?粉红色?白色,3?3?1 C(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D(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答案】A 【变式探究】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的F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3 B(曲线?的F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2 n,1C (曲线?的F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 D(曲线?和?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答案】C 【解析】若Aa分别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并淘汰隐性个体,则后代都为(1/4AA,1/2Aa,1/4aa),淘汰掉 考点九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特殊情况分析与判断 例9(某种品系的鼠毛色中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C 【解析】从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是显性性状,灰色是隐性性状。从杂交B的后代比例看出黄色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因此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只有杂合子,没有纯合子。 ,,,【变式探究】人类秃发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的,bb ,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 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 【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这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杂合子bb在不同的性别中表现型不同,由此可以推出这对夫妇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分析如下:??bb(秃 ,,,,,,,,发)×?bb(正常)?bb(男为秃发,女为正常);??bb(秃发)×?bb(正常)?bb ,,,,,(男女都正常)?bb(男为秃发,女为正常),1?1;??bb(秃发)×?bb(正常)?bb ,(男女都正常)?bb(男为秃发,女为正常)?bb(男女都为秃发),1?2?1;??bb(秃 ,,发)×?bb(正常)?bb(男为秃发,女为正常)?bb(男女都为秃发),1?1,所以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秃发的概率为0或25%或50%。 【真题感悟】 (2005年上海卷.26)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16 B(2/16 C(5/16 D(6/16 【答案】D (2005年北京卷.30)(17分)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 。 ? 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种。?基因型为 ,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 ? 根据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 ? 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1 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答案】(1)相对 显 Aa aa (2)两 AA 1/4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 (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25,的该基因纯合子。 (2005年上海卷.综合题六)分析有关猫毛色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12分) 猫的毛皮有的呈纯色(如白色、黄色、黑色等),有的呈色斑,两者合称为毛色性状,其控制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决定毛色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及其拉制性状如图24。 (1)将不同毛色的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换)。据表2分析,控制毛色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猫的毛色性状由毛色基因W和色素淡化基因C共同决定,两者相互不连锁,色素淡化 ,bsbs,基因C包括C(原有毛色)、C(奶白色)、C(纯白色)、c(白化)。其中,C 和C对C ,呈隐性,对c呈显性,且基因C对基因W有抑制作用(C除外)。 bs(2)基因型分别为Cc和Cc的两只猫交配,F出现四种颜色不同的猫,其中与亲本1 表现型不同的两种颜色的猫交配,它们生育的F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2 (3)考虑基因W与基因C的共同作用,若一只黑尾白猫没有白化基因且两对基因都杂合,则此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l,+sT,s(4)基因型分别为WWCC与WWCc的两只猫交配,生育出白色小猫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ThI+【答案】(1)W、W、W、W (2)奶白色:纯白色=1:1 hI+bh++bhI+Sh++S(3)WWCC WWCC WWCC WWCC (4)3/4 1((2014?新课标全国卷?)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和?必须是纯合子 24 B(?、?和?必须是纯合子 114 C(?、?、?和?必须是杂合子 2323 D(?、?、?和?必须是杂合子 4512 2((2014?安徽卷)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团(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A(甲为AAbb,乙为aaBB BBbB(甲为aaZZ,乙为AAZW bbBC(甲为AAZZ,乙为aaZW bBBD(甲为AAZW,乙为aaZZ 【答案】B 【解析】由杂交2中F的眼色与性别有关,可推知该鸟类眼色的遗传与1 性染色体有关,两对等位基因中应该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杂交1中双亲均为纯合红色眼,其后代雌雄均为褐色眼,可知红色眼亲本只有一种显性基因,而另一种基因为隐性,只有这样才能使F中雌雄均为褐色眼。A项正反交的结果会相同,B项符合题中1 结果,C项杂交后雌性为红色眼,雄性为褐色眼,D项中甲是雌性,乙为雄性。 3((2014?xx卷)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532D(赫尔希和蔡斯用S和P分别标记T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2 复制 4((2014?海南卷)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B(4?4?1 C(1?2?0 D(1?2?1 5((2014?海南卷)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答案】B 【解析】依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A项中若某一性状为显性杂合子而另一性状为隐性个体(或显性纯合子)则不能判断出显隐性,A项错误。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该组合中均为纯合子,其后代必为杂合子,且表现为亲本之一的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B项正确。C项中的可能性与A项相同,如感病株×感病株均为纯合子,其后代表现型与亲本相同,C、D项错误。 2013?山东卷)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 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答案】D (2013?新课标全国卷?)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A (2013?山东卷)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答案】D 【押题专练】 1(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3?2?1 B(1?2?1 A C(3?5?1 D(4?4?1 【答案】A 2(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相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发育而来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 【答案】C 【解析】表现型相同的纯合子杂交,所得后代是纯合子;表现型不同的纯合子杂交,所得后代为杂合子,故C错误。 3(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种群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具有等位基因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易的方法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C 【解析】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种群中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如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具有等位基因的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之比,最能说明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但不能推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4(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是( ) 1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答案】D 5(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它们接连生下三只小羊都是白色的。若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 B(一定是黑色的 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答案】C 31【解析】两只杂合子白羊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白羊的可能性为,黑羊的可能性为。 44 6(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黄鼠×黑鼠?黄鼠2 378?黑鼠2 398;?黄鼠×黄鼠?黄鼠2 396?黑鼠1 235。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能判断小鼠皮毛颜色的显隐性 B(实验?中黄鼠很可能是杂合子 C(实验?中亲本小鼠均不是纯合子 D(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 【答案】A 7(西红柿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将F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112 A(F中无性状分离 2 B(F中性状分离比为3?1 2 C(F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 2 D(F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 2 【答案】C 8(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基因型为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是( ) A(3?2?3 B(4?4?1 C(1?1?0 D(1?2?0 【答案】B 9(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 ?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5 ?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 ?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答案】C 【解析】表现型主要由基因型决定,但环境可以影响表现型;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必须要让其与另一只正常条件下的异性残翅果蝇交配,才能确定其基因型。 10(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紫茉莉种群中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类型,即RR、Rr、rr,它们对应的花色分别为红色、粉色、白色。让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杂交得到F,F自交产生F。下列关于F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122 A(F的表现型有3种,比例为1?2?1 2 B(F中红花植株占1/4 2 C(F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2 D(亲本红花紫茉莉的基因型为RR或Rr 【答案】D 【解析】亲本红花紫茉莉和白花紫茉莉的基因型分别为RR、rr,则F的基因型为Rr;1Rr?,1RR(红花)?2Rr(粉花)?1rr(白花)。 11(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萝卜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萝卜杂交,F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图?、?、?1 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 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 C(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既有红花萝卜,也有白花萝卜 D(可用紫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C 12(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 ?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 ?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 C(在25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 D(在30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 ?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 【答案】B 13(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a Aa aa aa aa 12111222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Aa,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为________。 12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进行很多Aa×aa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212 Aa×Aa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__只小鼠。 22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_色雌鼠杂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 ?如果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 2 【答案】(1)黄色、灰色 (2)Aa、aa 1/8 (3)6 (4)实验思路:?黑 ?观察后212 代的毛色 结果预测:?Aa ?黄色和黑色 1 LS14(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与1F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2 实验一 (?)长毛×短毛(?) 雄兔 全为长毛 F 1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 F雌雄个体交配 1 雄兔 长毛?短毛,3?1 F 2雌兔 长毛?短毛,1?3 (1)实验结果表明: LS?控制安哥拉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H、H)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F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F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长毛1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SLSSLSLLSSS【答案】(1)?常 ?HH和HH(或答“HH和HH”) (2)HH?HH,2?1 (3)多只F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 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1 L【解析】据实验分析可知,雄兔中长毛(由基因H控制)为显性,雌兔中短毛(由基因SLLSSLSLSH控制)是显性,因此亲本基因型为(雄)HH、(雌)HH,F的基因型为(雄)HH、(雌)HH,1 LLLSSSF雌雄个体交配得F雄性中:长毛(1HH、2HH)?短毛(1HH),3?1,雌性中:长毛12 LLLSSS(1HH)?短毛(2HH、1HH),1?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多只F短毛雌兔与短毛11雄兔杂交,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
本文档为【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