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 摘要:姜夔是

2017-09-29 34页 doc 58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4822

暂无简介

举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 摘要:姜夔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 摘要:姜夔是 :姜夔是南宋词坛的一代巨匠,也是继苏轼后一位难得的全才。他善书法,精通音乐, 在诗词理论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词,成就最高,被张宗橚誉为“文中之昌黎,诗中 之杜少陵”、朱彝尊称说“词莫善于姜夔”。他的词清新空灵,幽远高妙,浑厚骚雅。他喜 用健笔来写柔情,更把音乐和词融于一炉,韵律感极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蕴有着丰富 的美学意蕴。他的词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奠定了他在中国词坛一代宗师的地位,吸引了 一批又一批的词坛文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Summary : J...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 摘要:姜夔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 摘要:姜夔是 :姜夔是南宋词坛的一代巨匠,也是继苏轼后一位难得的全才。他善法,精通音乐, 在诗词理论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词,成就最高,被张宗橚誉为“文中之昌黎,诗中 之杜少陵”、朱彝尊称说“词莫善于姜夔”。他的词清新空灵,幽远高妙,浑厚骚雅。他喜 用健笔来写柔情,更把音乐和词融于一炉,韵律感极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蕴有着丰富 的美学意蕴。他的词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奠定了他在中国词坛一代宗师的地位,吸引了 一批又一批的词坛文人,对后世影响深远。 Summary : Jiangkui is a literary master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also in the literary circles of Su Shih's. He good calligraphy, good music, poetry theoretically have high attainments, and in particular word,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was hailed as "text of Changli, wrote the Dushaoling", "word Mok good Jiangkui." His words fresh ink, music Gaomiao, simple and honest show Nga. He wrote Sun Hei in Kin-to, but the music and words into a furnace, a sense of rhythm comes, giving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enjoyment of the us, combined with the rich aesthetic subjects. His words with unique aesthetic subjects and laid him in the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word Tan generation master attracted batch after batch of the literary circles words, the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Keyword : Jiangkui ; Aesthetic; Simpicityand honesty; Refinement ; Empty and clear 1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故称姜白石。他的词上承温庭筠、周邦彦等人的婉约风 格,又把江西诗派“瘦硬刚健”的诗风注入词中,用健笔来写柔情。他的词既不像苏轼、 辛弃疾那样雄壮豪放,也不同于柳永、李清照的含蓄妩媚,而是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开 “清空”一派。后人对姜词的评价很高:清朝的朱彝尊在其《词综发凡》中称“世人言词, [1]136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张宗橚在其 [1]140《词林纪事》中云:“词中之有白石,犹文中之有昌黎也。”可见其创作影响之大。而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姜词独特的美学意蕴,具体来说就是“浑成、深厚的美 学风格”、“风骚、雅正的美学特色”和“清幽、空灵的美学意蕴”。 1 浑成、深厚的美学风格 浑成、深厚的美学风格即我们所说的“浑厚”,它是姜夔美学风格之一,但许多评论 家在评姜词时,往往只见其“清空”不见其“浑厚”,在其“清空”的光环下,“浑厚”被 掩埋,甚至有些评论家认为姜词缺乏浑厚。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云:“稼轩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旷,故情浅;稼轩纵 [1]141横,故才大;白石局促,故才小„„白石词如明七子诗,看是高格响调,不耐人细思。” 周济认为稼轩词内涵丰富,纵横阔大;而白石词局促、狭窄,不耐人细思。即指姜词无“浑 厚”之意。 《灵溪词说》在其《姜夔词》中云:“江西诗法出新裁,清劲填词别派开。幽韵冷香风 格异,湘皋月坠见红梅。情词声律能相济,‘骚雅’‘清空’自一途。若觅浑成深厚意,令 人回首望欧苏。”说姜词欠“浑厚”。 其实不然,“浑厚”也是姜夔词美学内涵之一,也是他一贯的的审美追求。 所谓“浑厚”,“浑”即“浑成”之意,“大”、“远”,有广度;“厚”即“厚重”之意, 有内涵,有深度。由此可见,“浑厚”可由两个方面来解读:从广度上讲,指场面的宏大, 气势的雄伟,感情的激昂,意境的开阔;从深度上来说,指内涵的丰富,底蕴的深厚,意 境的深远。 “浑厚”一直是姜夔诗词创作的美学追求。姜夔在其《诗说》中说:“气象欲其浑厚, 其俗也失„„”、“句意欲深,欲远”。他追求诗词创作的浑厚的意蕴,并在诗词创作中躬 身厉行,在他词的创作中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体现了“浑厚”这一点。 从深度上来讲,他的词不像辛弃疾那样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表现昂扬的情感和理想, 而是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用婉约的手法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和深沉真挚的情思,来 抒发“故国之思,黍离之悲”,令人回味无穷。如《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 知为谁生。” 这首词真实再现了战乱后的扬州景象,笔端含威,慨今昔之情,通过扬州这座历史名 城的毁坏,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战争给百姓所带来的巨大的痛苦,也使我们体会到作者心 中不能抑制的满腔怨愤。全词贯穿黍离之悲,感情真挚、含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 青”、“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反映了战乱后扬州一片荒凉萧条之色,满目疮痍, 2 与原来繁华的扬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一个“尽”字尽显荒无人 烟的惨状。而“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最为深痛,真是“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词人想找一个当年的当事人来向自己诉说当时的情景,却不能得,只能寄望 于草木池水,而草木池水也饱受战争的摧残,不堪回首,“犹厌言兵”。草木尚且如此,人 们所遭受的痛苦、灾难就更不待言了。结尾“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用鲜艳的红 芍药来反衬冷清的扬州,思绪由回忆转到现实,托意于物,思考现实人生,饱含人生沧桑, 令人深思。又如《齐天乐》: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因私诉,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 砧杵。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这首词是姜夔有名的咏物词,整首词构思奇特,空间视角不断转移扩展,渐远渐深, 借促织的悲鸣,倾吐人间的幽恨,渲染出一幅哀怨凄凉的艺术意境,社会意蕴更为深厚。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开篇先点“愁”字,借蟋蟀的悲鸣私语传达出人间 的悲苦,奠定了全篇的基调。接着词人写到夜深无眠的思妇听到促织的悲鸣,愈发思念远 方的亲人,思绪飞过千山万水,寻找远行的亲人,却不知亲人何处,仿佛远在天涯尽头。 山色悠悠,秋色也深,寒衣何寄,形单影只,孤独自怜。“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 相和砧杵。”窗外淅沥的夜雨,蟋蟀断续的悲鸣,和着捣衣声,情景愈发悲凉,蟋蟀断续 的悲鸣,频频为人间疾苦终夜倾诉。 接着画面由思妇进入旅人、帝王,“离”、“吊”二字更浓化了悲剧的氛围。飘零客馆的旅人,索处离宫的帝王,另有多少伤心事,可以说数不 甚数,一言难尽。靖康事变后,徽、钦二帝被俘,押解北上,赵佶徽宗《宴山亭》痛苦地 发出“离恨重重,故宫何在”的悲叹。白石“伤心无数”意蕴深厚,应该说涵盖了诸种人 世间的遗恨、时代的悲慨。而“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笔锋陡转,“以无知儿女之乐, [1]149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余味深远。全词写蟋蟀悲鸣,以此为主线广泛触及人间哀思。举凡骚人失意、思归念远、迁客怀乡、乃至帝王憾事,无不借促织宣发,促织之 鸣,实乃时代之哀因。 另外,《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描写了淮南、合肥一带萧条冷落、残破不堪的景 象,悲切凄凉,绘制了一幅凄凉的“兵后荒城图”。还有《点绛唇》(燕雁无心)、《淡黄柳》 (空城晓角)等等,这些词无不显示出词人“黍离之悲”的胸怀和深刻的蕴涵。 从广度上来讲,姜夔的词也并不缺乏壮美的一面。由于受到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影 响,他也创作了许多大气磅礴的词作。 “倦游欢意少,俯仰悲古今„„万里乾坤,百年生世,唯有此情苦。”(《玲珑四犯》); “容与,看世间几度今古。”(《石湖仙》);“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日暮,望高 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长亭怨慢》);“天风夜冷,自织锦人归,乘槎客去,此意有谁 领。空赢得今古三星炯炯,银河相望千顷。”(《摸鱼儿》)等无不气象开阔,境思壮美。而 显示其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积极进取精神的是这首《永遇乐》: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 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 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 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3 全词洋溢着对抗金英雄辛弃疾的热烈歌颂和殷勤期待。“大旗尽绣熊虎”一语写出辛弃 疾在镇江府大刀阔斧练兵备战的赫赫战功。“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三句, 道出了沦陷区人民渴望大军北伐的迫切心情。这首词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和人民的心声, 堪称佳作。 陈廷焯在其《白雨斋词话》中对姜夔词“浑厚”的特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姜尧章 [2]28词清虚骚雅,每於伊郁中饶有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他说词中“饶有蕴 藉”就是浑厚之意,说“清真之劲敌”意为浑厚之大家(清真词以浑厚著称于世),把姜 夔词的浑厚提高到与清真同等的地位,可见对其词浑厚的推崇。在评姜夔《翠楼吟》时云: “一纵一操,笔如游龙,意味深厚,是白石之最高杰作也。”以“浑厚”说姜夔,在《白 雨斋词话》中并非偶尔为之,而是一贯的。“南宋词家,白石、碧山,纯乎纯者,梅溪、 梦窗、玉田之辈,大纯而小疵,能‘雅’而不能‘虚’,能‘清’而不能‘厚’也。”言外 之意是姜夔词“骚雅”兼有,“清厚”兼备。 “稼轩求胜于东坡,豪壮或过之,而逊其清超,逊其忠厚;玉田追踪于白石,格调亦 [2]29近之而逊其空灵,逊其浑雅。故知东坡、白石具有天授,非人力所可到。”这样的评价 可谓是姜夔的知音。 2 风骚、雅正的美学特色 姜夔是南宋格律词派大家,他的词除了“浑厚”之外,“骚雅”是他又一不断被人称 道的美学特色。 最早以“骚雅”一词评价姜夔的是张炎,他在《词源》中云:“白石词如《疏影》、《暗 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而 [1]134且骚雅,使人读之神观飞越。” 陆辅在其《词旨》中云:“词不用雕刻,刻则伤气,务在自然,周清真之典丽,姜白石 [4]135之骚雅,史梅溪之句法,吴梦窗之字面„„” 所谓“骚雅”是对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言的,“骚”是取《离骚》中“风骚”之意, “雅”取《诗经》中的“雅正”之意,“骚雅”就是把《离骚》和《诗经》两中不同的表 现手法合二为一,使之表现出“骚雅”兼备的美学意蕴。 姜夔词的“骚雅”无论在其词的内容上,情感表达上,还是其修辞手法和色彩搭配上 都表现的十分明显。 在内容上,姜夔词上承温、周一派,但却不像其妩媚艳俗和无力,而是主张尊词体, 把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在他的眼里,词不是宴饮之欢,娱宾遣兴的工具,而是用来 立志、抒情,述国家大事,发黍离之悲的。王昶在其《春融堂集》中称:“姜、张诸人, 以高贤放迹于江湖,其旨远。其词文,托物比兴,因时伤事,酒席游戏中无不有黍离周道 [1]140之感,与诗异趣同其工„„,为三百篇之苗裔无可疑也。”在他的世界里,摒弃了一切 不登大雅之堂的庸俗低级趣味,洗尽了猥亵艳俗,变俗为雅,从而在本质上得到“骚雅”。 在感情表达上,采用寄情于物的手法。“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为情所役”,在他 的词中很少有过于直白浓烈的感情描写,赤裸裸的陈述表白和粗犷的风格,而是托物言志, 寄情于物,感情真挚浓厚却看似虚无。陈廷焯在其《白雨斋词话》中云:“南渡以后,国 势日非,白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不独暗香、疏影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 4 人也,特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人自不察耳。”他不像辛弃疾那样直接描写驰骋疆场、 横戈杀敌的生活,直白表达收复河山的壮志和壮志难筹的悲痛,而是寄“黍离之悲,爱国 情思”于物,婉转传达出心中的真意,既抒发了浓厚的情感又温和尔雅,骚雅兼备。 在修辞手法上,采用“通感”的艺术手法。姜夔善于用联想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 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通感的运用在姜夔词中屡见不鲜。 [1]如下表所示: 表一:姜夔词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序号 页码 例句 篇名 1 11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 《清波引》 2 1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扬州慢》 3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 《翠楼吟》 18 4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踏莎行》 20 5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念奴娇》 30 6 但怪的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暗香》 48 7 十亩梅花作雪下,冷香下、携手多时。 《莺声绕红楼》 53 8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忆王孙》 100 9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扬州慢》 1 10 情怀正恶,更蓑草寒烟淡薄。 《凄凉犯》 41 11 东风冷,香远裙西归 《小重山令》 14 上表所列的例句只是姜词中采用通感手法词句的一部分,但从上表中的这些例句我们 就可以看出姜夔运用通感的高妙。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中“吹寒”两字把 听觉和触觉两者融为一体,词人看到扬州城荒凉的景象,内心深处悲凉之情油然而生,词 人巧妙地把悲凉之情融入号角声之中,使人仿佛戍角悲吟。“十亩梅花作雪下,冷香下、 携手多时。”则是把嗅觉的香味通过触觉的感受来传达,梅花漫天分飞应是一道浪漫美好 的风景,扑鼻的香气更是一种温馨怡人的享受,一个“冷”字却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通 感的运用,把本属于听觉的声音和嗅觉的香味通过人的触觉来传达,通过不同种类感官生 理感觉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一种出人意表的效果。 在其色彩搭配上词人采用“中和”的手法。在他的词的创作中,姜夔喜用热情奔放, 火一般感觉的“红”色和宁静、淡雅的绿色搭配。“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石 湖仙》)“红乍笑,绿长颦,与谁同度可怜春。”(《鹧鸪天?京洛》)“柏绿椒红事事新,隔 篱灯影贺年人。”(《鹧鸪天?柏绿》)》。“红舞”、“椒红”,人们仿佛看到一片一望无际火艳 艳的红椒,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热血沸腾。而“绿香”、“柏绿”则给人一种宁 静、闲适、淡雅的绿色的海洋,令人心境平和。这种冷暖两色的搭配,使他笔下的事物浓 而不艳,充分体现了骚雅的意蕴。白石词色彩的“中和”的特点是和他“乐而不淫,哀而 不伤”的情感表达方式息息相关的。色彩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反映着词人的情趣和精神世 界的,色彩本身并没有感情倾向,然而落入词人有情的眼睛里,“温雅的心情容易为优美 的色调所吸引,忧郁的情趣自愿为暗淡的色调所包围。”白石词在情感表达上有意识地自 我涵养,不走强烈的极端之途,色调搭配自然也摒气强烈的表现宣泄。 5 姜夔词的《暗香》一词便很好地展现了“骚雅”这一特征。“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 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 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开头三句拉开了广袤 的时空环境,勾勒出一个诗意的境界,玉人的出现,使佳人与红萼相映相辉,境界更为高 雅动人,使人想起“玉人和月摘梅花”的美景。词人构建了一个凄凉的“梅花清寒图”, 有玉人、有音乐、有梅花、有月色,还有那被静化和净化了的情爱。昔日雪夜与情人吹笛 摘梅,何其风流潇洒,而今对景独坐,无缘折梅寄芳心,只有“无言耿相忆”,又是何其 萧杀凄凉。整篇词句句写梅,却处处写人寄情,把浓浓的情思寄于无言的寒梅。用淡笔来 写柔情,既表达了浓浓的情思又“不为情所役”。骚雅之色即现。就如张炎所评:“不惟清 空,而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跃。” 姜夔词骚雅的另一个标志就是词的韵律美,或者说是音乐感。 姜夔是继苏轼之后,宋代又一难得的全才,他不但善诗词,精理论,晓书法,在音乐 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曾两度上书朝廷,就音乐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影响很大。 许增在其《榆园丛刻本缀音》中云:“宋之善言乐者,沈括、姜夔两人而已。„„括、夔 所论,皆能推俗乐之条理,以上求合乎雅乐,故立论不同私逞。惜括议已不传,仅于笔谈 中略见,夔议原本经书,卓然可信。”这里对姜夔音乐方面的造诣及其地位给予高度评价。 白石其他不论,就其音乐的造诣就可名载史册。可见其音乐造诣之高。 不仅如此,他还把高超美妙的音乐带入词中,来增加词的韵律美感,力求词与乐的完 美结合,达到“词乐一体”的境界,创造出许多词曲并兼的佳作。 杨慎在《词品》中称:“姜尧章,善吹箫,自制曲,初则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音律 [1]135云。”他喜欢自己写词作曲,他在《长亭怨慢》序言中说:“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 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姜夔共谱了十七首词调歌曲,其中十四首是他 的自制曲,如《扬州慢》、《凄凉犯》、《暗香》、《疏影》、《角招》《惜红衣》、《翠楼吟》、《淡 黄柳》、《杏花天影》等;两首是用古谱填词:《霓裳中序第一》和《醉吟商小品》;一首是 以范成大所作曲调填词:《玉梅令》。这些词曲都凝聚着姜夔的心血和艺术的精华,韵律感 极强。由于姜夔在音乐方面的高超的造诣,使他在作词时不自觉地就把音乐渗入其中,使 他的诗词整体上呈现出极强的韵律美感。 此外,在他的词中还大量使用叠字。在此之前,叠字就被人们大量使用在诗词中,因 为叠字的运用能使诗乐和璧,音韵悠扬。如王昌龄在其绝句中就大量使用:“撩乱边愁听 不尽,高高秋月照山城。”、“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寒雁春深归去尽,出 门肠断草萋萋。”、“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李清照也善于使用叠字,最出名 的便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寥寥数字便把当时的气氛和心境表现的 [1]一览无余。姜夔也是一位善用叠字的高手,在他的词中叠字被普遍使用,如下表所示: 表二:姜夔词中叠字的运用 序号 页码 例句 篇名 1 1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扬州慢》 2 9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 《湘月》 6 3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 《小重山令》 14 4 当时何似莫匆匆。 《浣溪沙》 16 5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踏莎行》 20 6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踏莎行》 20 7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琵琶仙》 28 8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长亭怨慢》 36 9 云路迥,漫说道,年年野鹤曾并影 《摸鱼儿》 40 10 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夕恨未了。 《秋宵吟》 45 11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 《玉梅令》 47 12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 48 13 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鹧鸪天》 57 14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念奴娇》 30 15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 1 16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淡黄柳》 76 17 马上单衣寒恻恻 《淡黄柳》 35 “马上单衣寒恻恻”“寒恻恻”三字把战乱后的合肥城萧条寂静、人去城空的荒凉写的 一览无余。不仅城破而且人空,哀怨悲凉之音随风潜入各个角落。马上的行人感到阵阵寒 意,不仅仅是衣服单薄,春寒料峭之原故,更多的还是内心深处那种悲凉、凄寒。那种人 去城空、毫无生机的心寒。“恻恻”两字节奏舒缓,余音缭绕,更便于气氛的营造和感情 的渲染。叠字的运用,使原本就韵律感很强的白石词又添加了悠扬连绵、余音不绝的听觉 效果,更增加了词的乐律的美感,美妙动听。 姜词 “骚雅”美学风格的形成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学审美时尚和其独特的个性相 联系的。 首先,宋人的词体观念整体上有一个“趋雅”的倾向。欧阳炯《花间集序》以词为“艳 科”,认为词乃朱门豪富享乐生活的佐料,是于酒肉歌席供佳人歌唱助兴以资宴饮之欢的。 陈世修《阳春集序》更明确指出词是“娱宾遣兴”的工具。在这种词体观念的支配下:“郑 [4]35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如柳永之词,妩媚艳俗。到了苏轼、李清照时,一改往 日之词风,苏轼主张:打通诗词之间的壁垒;李清照更是提出:“词别是一家”,强调词质 的规定性。桐阳居士的《复雅歌词序》以“骚雅”为歌词的旨归;夏承焘谓:“铙歌鼓吹 曲与越九歌皆非词体,白石以为词集压卷,其意殆欲推尊词体以上承古乐府。”不论是苏 轼的欲打开诗词间的壁垒,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还是姜白石的推尊词体,都是为了 达到诗词同等,强调词雅化的目的。当时出现了许多以“雅”命名的书,如:《典雅词》、 《书舟雅词》、《紫薇雅词》、《宝文雅词》、《风雅遗音》等。都说明白石时代词“雅”化之 风盛行。 其次,宋人对《离骚》及其美学风格的推崇成为文学审美时尚。自从儒学独尊地位在 汉代得到确立和巩固后,经孔子删订的《诗经》的地位便得到加强,成为儒学经典。它的 “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雅正的美学观念得到提倡,“发乎情,止乎理”的抒 情理论更是被人们奉为经典。雅正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诗歌批评的正统标准。相反,《离 骚》的风格特色却被压抑,被排斥,它华丽的语句,五光十色的风貌,大开大合的感情诉 说因不和正统而受到贬毁。虽受到部分文人的赏识,却不能得到普遍提倡,成为《诗经》 的附庸。随着时间的变迁,人们审美意趣的变化,《离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 宋代,《离骚》被认为是难得的杰作。它的“风骚”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得到众多文人的肯 7 定和推崇。 朱熹晚年为《楚辞》作辞集注,临死前尚不忘修改《楚辞》,可见其对《楚辞》的重 视,扬揖在《楚辞集注》中云:“时朝廷治党,人方急,丞相赵公谪死于永,先生忧时之 意屡行于色。忽一日,出示学者以释《楚辞》一篇。”陆游对《离骚》的态度也十分重视。 其《闭门》诗的“研朱点《周易》,饮酒读《离骚》。”;《自贻》诗的“病中看《周易》,醉 后读《离骚》。”;《小疾谢客》诗的“痴人未害看《周易》,名士真须读《楚辞》。”;《读书》 诗的“病里犹须看《周易》,醉中亦复读《离骚》。”。如此反复地,《易》《骚》并举来表达 渲染心怀志趣,反映当时《骚》和《易》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以朱熹的身份和地位,他对《楚辞》的态度和看法必然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而陆 游对《骚》的反复吟咏,更说明了宋代文坛对《离骚》的重视和风格的推崇。所以说“骚” 的呼声在宋代是高昂的。 再次,就姜夔的个性和精神气质而言,他是一个襟怀萧散,个性清高的人。张羽在《白 石道人传》中云:“白石,性孤僻,常遇溪山清绝处,纵情深诣,人莫知其所入。或夜深 星月满垂,朗吟独步,每寒涛朔吹凛凛迫人,夷犹自若也。”他一介贫民,但不攀附权贵; 家境贫寒,寄人篱下,却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尊严。他追求魏晋文人的风骨气质,体现魏晋 之风,他羡慕陆天随的“蓑笠寒江”的生活:“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也向 通往魏晋之风的路在走:“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正是这种孤傲高洁的个性, 使他笔下的自然对象各个高贵脱俗:顶风傲雪,暗送清香的寒梅;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 染的荷花;自由高飞,了无尘世牵系的白鸥。使他在诗词创作中力求雅而忌俗,寻求一种 脱俗的幽雅境界。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和个性因素下形成了姜夔词独特的的美学特色:具有魏晋之风雅的“骚雅” 的美学风格。 3 清幽、空灵的美学意蕴 世人言姜夔,必言其“清空”,白石以其“清空”著称于世,“清空”是姜词主要的 美学风格。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 香飞上诗句。”(《念奴娇?闹红一舸》)“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 不管清寒与攀摘。”(《暗香》)从这些优美的诗句中,我们从中可以窥见一些姜词“清空” 的特色。 最早提出“清空”一词的是张炎:“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俊俏,质实则 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痕;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耳目,拆碎下来, [4]476不成片段。”张炎准确地把握了姜词的特质,评点恰倒好处,从而一捶定音,成为八百 多年来对姜夔词的总评。 对“清空”一词美学内涵的理解,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认为姜夔的“清空” 实际上是对词意境的一种追求。具体到创作上,是通过高洁清冷的形象,古雅峭拔的语言 和超尘脱俗的神韵来达到“清空”的美学效果的。 3.1 高洁清冷的形象:傲雪的寒梅 清妙的荷花,高飞的鸥燕 主要是指用清幽高绝的形象和冷艳凄凉的色调来表现空灵淡远的意境。刘熙载在《艺 8 [3]110概》中云:“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不尽。”姜夔的词境界冷清幽远而有空灵,令 人有高处不胜寒之感。读白石的词章,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幽约清寒的气氛中。举目四 望,唯见废池乔木,离索一片;侧耳细听,但闻清角吹寒,清夜猿啼。那一幅幅冷月当空, 孤舟寒波,烟野旷远的画面,显得何等清幽。一点鸥鸟飞动其上,自由的雏燕融入其间, “鸟鸣山更幽”,又显得何等轻灵。 姜夔性情高洁,除有一腔才气之外,还有一身傲骨,尽显魏晋文人之风。虽一介平民, 四处漂泊,却不谄谀权贵;虽家境贫寒,不得不寄人篱下,却始终保持其人格的独立。好 友张鉴欲为其捐官,他不受,欲赠良田美宅供养之,又婉拒。正因其高洁的个性,使他在 自然对象的选择上倾向于具有高雅品性的形象。在花则梅,在乐则琴,此外,荷花、鸥燕 也是他歌咏的对象。 “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玉梅令》) 梅花即是他高洁品性的象征,也是他与合肥琵琶女爱情的见证。“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 风裳无数。翠吹寒,玉容销酒,更满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念奴娇》)荷 花风姿绰约,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气质正是白石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呼我盟鸥,翩翩欲 下,背人还过木末。”(《庆宫春》)“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 (《驀山溪》)白石笔下的 鸥鸟既无尘世的纷扰,又无道法名利的牵系,他遨游于苍穹碧海,嬉戏于林间水滨,逍遥 自在„„无论是顶霜傲雪、一枝独秀的寒梅,还是优雅清戾,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或是 自由高飞,了无牵挂的鸥燕,这些都给人一种高标逸韵,清雅恬淡,超尘脱俗之感。使人 体验到悠然出世复归自然的感觉。 姜夔不仅喜用具有高雅气质的形象来营造“清空”的美的意境,而且给形象添加上一 层凄凉黯淡的色调。生性的孤傲,落魄的生活,使他对凄凉寒苦有着深刻的感受,所以他 总是以一种忧郁凄凉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就像唐诗中贾岛爱静、爱瘦、爱冷,爱这些情调 象征一样,姜夔在他的词作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凄凉、冷艳的色调。白石尤其喜用“冷” 色调,如:寒、愁、清、幽、冷,这些词出现率很高,另外悲、苦等词在他的词作中也常 [1]出现。具体如下表所列: 表三:姜夔词中“冷”色调字使用一览表 分类 序例句 篇名 页码 号 1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扬州慢》 1 2 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 《浣溪沙》 27 3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浣溪沙》 32 4 怀情正恶,更蓑草寒烟淡薄。 《凄凉犯》 41 5 春寒锁,旧家亭馆。 《玉梅令》 47 寒 6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暗香》 48 7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庆宫春》 61 8 而今正是欢游时,欲怕春寒自掩扉。 《鹧鸪天》 69 9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 《永遇乐》 91 10 虚阁笼寒,小帘通月,暮色偏怜高处。 《法曲献仙音》 103 愁 11 动庾信清愁似织。 《霓裳中序第一》 5 9 12 想文君望久,依竹愁生步罗袜。 《八归》 13 13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 《小重山令》 14 14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依栏桡更少驻。 《杏花天影》 20 15 算空有并刀,难翦离愁千缕。 《长亭怨慢》 36 16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齐天乐》 59 17 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 《徵招》 74 18 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 《驀山溪》 85 19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的吟鸾夜夜愁。 《忆王孙》 100 20 奈楚客,淹留久,砧声带愁去。 《法曲献仙音》 103 21 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 《清波引》 11 22 一春幽事有谁知? 《小重山令》 14 23 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 《探春慢》 17 24 摇落江枫早,嫩约无凭,幽梦又杳。 《秋宵吟》 45 25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疏影》 48 幽 26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48 27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江梅引》 63 28 犹恨幽香作许悭,小迟春心透。 《卜算子》 95 29 怕生平幽恨,化作沙边烟雨。 《法曲献仙音》 103 30 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湘月》 9 31 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清波引》 11 32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点绛唇》 26 33 疏帘自卷,微月照清饮。 《摸鱼儿》 40 清 34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暗香》 48 35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念奴娇》 102 36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扬州慢》 1 37 动庾信清愁似织。 《霓裳中序第一》 5 38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 《翠楼吟》 18 “东风冷、香远裙西归” 、“冷云迷浦”、“冷红叶叶下塘秋” 、“重见冷风红舞”„„ 东风、云彩给人的感觉应是融融暖意,红色更应是火的象征,而在白石眼里,竟然全部染 上了冷的色调,而在众多的冷艳之物中尤其喜爱描写月的冷色和梅的冷香,如:“二十四 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一个“冷”字,给作品中的景物增添了一种高蹈出尘的姿态,同时也 给景物披上了一层寒衣。人格化的景物,使姜词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创造出天然浑成的 意境,而通感的运用,把本属于视觉的色调和嗅觉的香味通过人的知觉来传达,达到出人 意表的效果。 3.2 古雅峭拔的语言:典雅精练 瘦硬刚健 主要指姜夔词语言上的峭拔刚健而又典雅空灵、无迹可寻的特色,用健笔写柔情。 10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云:“《诗》总六艺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 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使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乎骨。故词之待骨,如体之树骸, 情之含风,犹行之色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俊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 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 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 [5]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这段文字论述了风与骨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风是对作品内容方面的要求,骨则是对作品文辞语言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重 要性。 姜夔是格律派大家,他在写诗作词时很注重语言的锤炼,虽没有苦吟派“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苦思冥想的境界,但也很注重对诗词语言的推敲,力求语言精练典雅。姜词 的语言很有自己的特色,张毅曾用八个字来评价姜词的语言特色:“古雅峭拔,意清句隽”, 评点恰到好处。 姜夔词语言典雅精练、不俚不艳的特色在他的词章小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姜夔 七、八十首词中,有小序的多达60多首,除去只标明“咏牡丹”之类的简短题目不算,仅“衍而为小序”的就有30多首。在他的小序中,或感叹时事,触目伤怀、或状物写景,暗寓襟袍、或直叙交友、情文并茂,或巧引他辞、以掩真情。如同韵味隽永的小品文,与 歌词一散一韵,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语言洗练清新,犹如散文诗般的意境。 姜夔虽承周邦彦婉约一派,但却没有其妩媚、艳俗、轻浮的语言风格,他更多的是传 承了江西诗派“瘦硬刚健”的诗风特色,笔锋刚劲有力。以清破艳,以刚破柔,以峭健的 语言高调抒写缠绵柔情,为词坛注入阳刚清奇之风。如《长亭怨慢》便体现了这一语言特 点。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外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 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 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翦离愁千 缕。”(《长亭怨慢》)春若相思之际,情侣长亭相别,本是极缠绵极伤感之事,一般人常会 极尽婉转忧怨,把离情写的悱恻凄凉,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却无语凝噎。” 把离别的凄怆之情渲染的无以复加。而姜夔的男女相爱柔情则用健笔来,完全没有花间词 妩媚、艳俗、无力的词风,把江西诗派的“瘦硬刚劲”的诗风带入词中,用笔刚健,筋骨 结实。这首词刚柔相间,情绪回旋跌荡。“远浦”两句显得气象空阔雄厚,“日暮”三句于 空蒙蒙的境界中透露出峥嵘的气势,峭拔刚健。而“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 青青如此。”数句之妙,就如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样,堪称佳作。 他的词大部分都具有这种典雅刚健的语言特色,郭麟在其《灵芳馆词话》中称“一洗 [1]141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骨花,清笙幽磬。”准确的说出了姜夔词语言峭健劲瘦、刚柔 兼备的美学特色。 3.3超尘脱俗的神韵:遗貌摄神 物我皆融 任何一首诗词,一部作品,都是由外部客观景物和内心主观意志两部分组成的, 没有主 观意志情感的参与是无法实现的。作者在赋诗写词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精神、意志 和情感。诗词中物象的选择,气氛的营造,辞藻修辞的运用,无不都渗透着作者的胸怀和 审美趣尚的。 11 嵇康在《养生篇》中曾概括说明了外在之形与内在之神的关系。“形恃神以立,神须形 又存。”神,不仅只描写对象的神气,还包括作者本人的主观情感在内,所谓的“外师造 化,中得心源”,只有将外在景物与内在情感融合无间,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佳作。姜夔的 词显然如此。他对事物的描写不仅绘其身神,而且把自己的意志即内心之“神”融会其中, 两者兼容达到物我之神皆融的境界。 姜夔的词不“规模物态”、“据事直书”,而是“遗貌摄神,寄托深意”,用“翻笔、侧 笔”来提炼事物的神韵。这与他师承江西派有关系的。江西诗派的审美要求是“意足不求 颜色似”、“咏物诗,不待分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故姜夔词能如“野云孤飞, 去留无痕”。但也正因如此,王国维谓白石词:“无一遇道着”、“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6]终隔一层。”其实“隔”正是姜夔词的美学特色。王国维所说的不隔,是指以自然的方法 去观物,使之“语语如在目前”。而所谓“隔”就是使创造主体与审美对象间保持一定的 距离。这种距离不是时间上的,也不是空间上的,而是心理上的距离。距离的存在是创造 主体能以超然的心态,把玩的心态去欣赏客观事物,从而达到“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心 中之物,如他写荷花,谓“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我们隐隐能看到一位荷花化身的仙女。“玉容销酒”如荷花般红晕,“嫣然”微笑,像花朵 盛开,花如美人,美人如花。都是词人以超然的观照来获得深刻的认识,遗其貌而摄其神。 陈廷焯在其《白雨斋词话》中云:“美成、白石各有至处,不必过于轩轾,顿挫之妙, [2]29理法之精,千古词宗自属美成;而气体之超妙,则白石独有千古,美成亦不能至。”对姜夔的神韵给予了高度肯定。 如果把清纯高雅的自然形象比作姜夔词的皮肤,把峭健刚劲的语言看作是其词的骨骼, 那么包容在形象色彩中,鼓荡在字里行间的清气神韵就是使其作品达到“无迹可寻”的“清 空”的灵魂了。姜夔词作中“气体之超妙”也正是他区别于其他作家精工独到之处。 正因其“高洁清冷的形象,古雅峭拔的语言和超尘脱俗的神韵”三者完美的结合,构 成了姜夔词独到的“清空”的美学风格,被历代文人所推崇。 4 结束语 通过对姜夔词及其美学意蕴的探讨和研究,给了我以下三个方面的感受。 其一:姜夔词“浑厚”、“骚雅”和“清空”的美学特色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机 的融合在一起,共存于一体。同一篇词作中,既有“清空”又有“骚雅”和“浑厚”。刘 「3」120熙载在其《艺概》中称“词,须妥溜中有奇创,清空中有浑厚,才见本领。认为词中只有清厚兼有才是上等佳作,才是大家风范。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就大力称赞了姜 夔词“浑厚”、“骚雅”和 “清空”美学意蕴的完美融合,称白石词能“雅”而又能“虚”, 能“清”而又能“厚”,对姜夔词“骚雅”兼有,“清厚”兼备作了充分的肯定。 姜夔把“浑厚” 、“骚雅”和“清空”三者融于一炉,清空中蕴藏浑厚,浑厚中包涵 清空,骚雅始终贯穿在其中。“寄意于题外,包蕴无穷”,形成其独特的美学意蕴。 其二:姜夔词独树一帜的美学意蕴使姜夔成为南宋词坛一代宗师,在中国文坛史上具 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文学中的奇葩和瑰宝,誉为“文中之昌黎,诗中之杜少陵”。姜词 的清空、浑厚、骚雅等美学风格为南宋文学注入一股清新的风气和新鲜的活力,一扫当时 文坛的萎靡艳俗之风,为后人所称道。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如:史达祖、周密、高观 12 国等著名词人,他们以姜氏词风为审美规范,从事文学创作,形成一个新兴的独特的作家 群,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清人汪森在《词综序》中说:“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 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 衡、张炎效之于后。”至清代,浙江词派更奉姜词为圭臬,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 况。可见姜夔在南宋乃至中国词坛上的地位和影响。 其三:姜词独特的美学意蕴在现代仍有现实指导意义。至今,仍有许多姜夔的爱好者 在执著的研究姜夔、姜词以及其他与姜夔有关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安徽的姜夔的爱好者, 对姜夔研究的很深入,专门成立了姜夔文学研究会,考证并出版了《姜夔与合肥》,颇有 学术价值,影响很大。他们对姜夔的关注研究,不仅仅是因为姜夔与合肥两姐妹之间的真 挚感人的爱情,更是对姜词风格的肯定和推崇。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的爱情观念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视爱情为游戏,已 屡见不鲜,犹如蜻蜓点水,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爱情的表达和描写上,也庸俗不堪。 现代的文坛,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诗词 ,在表达男女情感时或过于直露、浅俗,或 过于缠绵、艳俗,完全没有爱情应有的高雅情趣。而白石在词中所传达出来的对爱情的执 著和对佳人的想念,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在表达男女情感时清新、高 雅、含蓄而高调,用刚健的手笔来抒写心中浓浓的柔情,把男女情感写的“迥脱脂粉,一 洗尘俗”,令人耳目一新。对现代情感表达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指导意义。 [1] 夏承焘 笺校 姜白石词编年笺注[M] 出版单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一 版 [2] 陈廷焯 著 杜维沫 校点 白雨斋词话[M] 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10 月一版 [3] 刘熙载 著 艺概[M] 出版单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12月一版 [4] 郭绍虞 著 中国历代文论[M](卷二) 出版单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11月 一版 [5] 刘勰 著 周振甫 注 文心雕龙[M]风骨[A] 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11 月一版 320 页 [6] 王国维 著 人间词话[M] 出版单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一版 31页 在这一个多月的写作过程中,吴莺莺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在 文献的收集上,还是在思绪的整理上都受到她精心的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我 的论文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不断的完善,可以说如果没有她精心的指导,就不会有这篇论 文的产生。在这里我要衷心的感谢她。同时也要感谢中文系的各位老师,没有他们在幕后 的精心安排,论文写作是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同时也离不开各位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在这里我由衷的表示感谢。 13
/
本文档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论姜夔词的美学意蕴 摘要:姜夔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