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

2017-11-13 3页 doc 36KB 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恒定对于维持机体细胞正常体积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由于细胞膜对水具有高度通透性,改变细胞外液渗透浓度可引起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水的转移,结果细胞体积将发生改变,而脑细胞的活动对细胞体积的变化最为敏感。 (一)细胞外液渗透浓度与机体水平衡 体液的渗透浓度决定于每千克体液所含渗透活性物质颗粒的数量。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渗透浓度是相等的,一般变动于280-295mOsm/kgH2O之间。在细胞外液Na+含量相对恒定的条件下,细胞外液渗透浓度决定于水的摄入与排出之间的动态...
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
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恒定对于维持机体细胞正常体积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由于细胞膜对水具有高度通透性,改变细胞外液渗透浓度可引起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水的转移,结果细胞体积将发生改变,而脑细胞的活动对细胞体积的变化最为敏感。 (一)细胞外液渗透浓度与机体水平衡 体液的渗透浓度决定于每千克体液所含渗透活性物质颗粒的数量。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渗透浓度是相等的,一般变动于280-295mOsm/kgH2O之间。在细胞外液Na+含量相对恒定的条件下,细胞外液渗透浓度决定于水的摄入与排出之间的动态平衡。 1(水的摄入 进入机体的水有三方面来源:食物的含水量、食物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所生成的水和每日摄取的饮料(表7-1)。在水摄入的三个来源中,人体对水摄入的调节主要通过渴觉来改变对饮料的摄入量。例如,当人体在严重失水情况下,机体对水的摄入量将大大增加,每日饮水量可高达10L或更多。但必须指出:在正常与安静的环境中,人体的饮水量主要决定于个人的生活习惯与对饮料的爱好程度,而不是机体的实际需要。 2(水的排出 人体水的排出有四条途径(表7-1)。皮肤的排出量是指在没有明显出汗的情况下,从皮肤表层所蒸发的水汽(所谓不感蒸发),如果外界气温升高到30?以上,或由于劳动或疾病而引起产热增加,汗液大量分泌,则皮肤排水量将大大超过此数值。从肺排出的水量是指随呼气而出的水汽。皮肤和肺的排水量主要决定于体温及环境温度的高低。粪便中的含水量主要决定于消化和吸收的情况,与进水量的关系很小。 由尿排出的水量占机体排出水量的大部分。此外,机体能调节排尿量使其与水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 (二)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 正常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保持是通过改变排尿量与进水量进行调节的。而排尿量与进水量又分别受抗利尿激素与神经系统的调节。 1(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ADH)也称升压素,主要是由下丘脑视上核神经元合成的一种多肽。在神经元细胞体内含有ADH的分泌颗粒沿视上核-垂体束轴实运输到垂体后叶,并贮存于神经末梢部位。引起ADH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渗透浓度升高与血量的减少。 血浆渗透浓度升高可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神经元兴奋,当兴奋传到视上核时,促进垂体后叶释放ADH。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对血浆渗透浓度变化十分敏感,只要增加1,即足以促进血浆ADH浓度显著升高。后者作用于肾集合管上皮细胞基底外侧膜上抗利尿激素受体,而增加上皮细胞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促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排尿量减少。 血液渗透浓度变化引起ADH分泌反应几乎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当人体迅速地饮入1200ml纯水时,血浆渗透浓度迅速下降,在30-60min内下降到最低点(图7-17),其尿流量则在15-30min开始增加,而当血浆渗透浓度下降到最低点之后约15-30min内,尿流量达到最高峰,成为稀释尿。进入体内多余水分约在2-3小时排完,血浆渗透浓度乃恢复正常。 2(神经系统的调节 正常生理情况下,进水量的多少受下丘脑背外侧核和室旁核后侧饮水中枢调节,电刺激饮水中枢可引起饮水行为。血浆渗透浓度升高可通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而刺激饮水中枢,引起了饮水行为。饮水后从胃肠吸收的水分进入循环系统,可降低细胞外液渗透浓度而恢复正常。
/
本文档为【肾对细胞外液渗透浓度的调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