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国学三字经

国学三字经

2017-09-15 18页 doc 37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国学三字经国学三字经 三字经 作 者:王 应 麟 zuîzhěwánɡyīnɡlín 前言 什么叫“弟子”,弟子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年幼的孩子,儿童,少年,这可以算是弟子。还有一个是指学生,在这部书里,这两层意思都有。但是在古代,是以前一种为主的,因为《弟子规》关注的是比较小的孩子。什么叫“规”,“规”即“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这里是指规则,规矩。“弟子规”就是指从小必须遵守和养成的规矩。 《弟子规》是继《三字经》之后,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弟子规》,曾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乾隆年间...
国学三字经
国学三字经 三字经 作 者:王 应 麟 zuîzhěwánɡyīnɡlín 前言 什么叫“弟子”,弟子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年幼的孩子,儿童,少年,这可以算是弟子。还有一个是指学生,在这部书里,这两层意思都有。但是在古代,是以前一种为主的,因为《弟子规》关注的是比较小的孩子。什么叫“规”,“规”即“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这里是指规则,规矩。“弟子规”就是指从小必须遵守和养成的规矩。 《弟子规》是继《三字经》之后,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弟子规》,曾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并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以《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指导思想编纂而成。内容包括为人子弟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特别讲求生活和做人教育,是启蒙养正、教育人们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作风很好的读物。 用钱文忠的话说,《三字经》偏重于教人知识,而《弟子规》所偏重的则是做人的规矩,《三字经》着重的是文化,《弟子规》侧重的则是文明,《三字经》和《弟子规》两者功能互补。《弟子规》将孔子——————————————————————————————————————————————— 老先生教诲(当然也有后代老先生们的)编写成人们的生活规范,凡1080字,共360句,曾经是讲给开蒙的小孩子们的养正宝典,将儒家的五伦大道用最平实的语言和最普通的事例呈现,而着眼于帮助 听讲者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养学堂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秉承着“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蒙以养正”的企业使命,专注于培养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专注于打造中国托管教育第一品牌。 “养学堂”,顾名思义,就是养成良好习惯、优良品格的学堂,主要指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它的内容,一方面是“识字”,另一方面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启迪儿童的道德观念,养成儿童的道德习惯。“养”既涵养正直的品德,指对人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德要求,并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来陶冶个人道德。经过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把道德的基本要求内化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形成习惯,使之在面临各种道德选择的情况下,能够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去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仅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更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通过这套教材的使用,通过这套教材的使用,在引导孩子学习高尚的品行与情操的同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不良风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系统教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做起。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礼仪的好处,利——————————————————————————————————————————————— 人利己,为未来的成功铺好平坦大道~ 第一课时 人 之 初,性 本 善。性 相 近,习 相 远。 苟 不 教,性 乃 迁。教 之 道,贵 以 专。 ɡǒubùjiàoxìnɡnǎiqiānjiàozhīdàoɡuìyǐzhuānrãnzhīchūxìnɡběnshànxìnɡxiānɡjìnxíxiānɡyuǎn [注释] 初:初生之物。性:指人的本性。相近:相去不远,差不多得意思。 远:相去太远,有很大的差别。苟:假如、苟若。迁:改变、变迁,这里是指不好的改变。专:有恒、专心的意思。 [语译] 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个善良的本性,每一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如果幼小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教育的,最重要的是有恒而专心一致的去教育孩子。 [故事] 晋朝时,有个名叫周处得人。他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可是,由于他自小便没了爹娘,在无人教导的情形下,周处的性情变的很残暴,行为也十分野蛮。 周处喜欢欺负弱小,常常因为自己不高兴,就把别人打的头破血流的,所以,村里得人见了他,总是躲的远远的。 ——————————————————————————————————————————————— 这几天,村子里出现了一只凶恶的老虎,在山脚下的大湖里也出现了一只可怕的蛟龙,常常侵害村里的农作物,甚至还把农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觉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龙及周处合称“三害”,还说“三害”不除,村民将永无安宁之日。 周处听说了村里来了这“三害”好打架的个性使他立刻到山里一拳就把老虎给打死了,接着又到湖里抓蛟龙,在湖里追了三天三夜,才消灭了蛟龙。 岸上的村民见周处一直没有浮出水面,还以为他和蛟龙同归于尽了,于是,大家便在岸上庆祝除去了“三害”。 周处回到了村子里,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后,从此下决心改过自新,不在做个让人家讨厌的人。 第二课时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注释] 孟母:亚圣孟子的母亲。 择:选择。处:居住的地方。机杼:机,织补用的木架子;杼,织补用的梭子。窦燕山:原名窦禹均,幽洲人,因为当地名属燕,所以又名燕山。义方:指良好的家训。 [语译] 从前,孟子的母亲曾经一连搬过三次家,是为了替孟子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难过的孟母立刻拿出刀子来,把快要织完的布割断,让孟子知道半途而废将一事无成。 ——————————————————————————————————————————————— 五代后晋时,燕山地方有个名叫窦禹均的人,教导孩子的方法非常好,因此他的五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博得人们的赞誉,当时,没有人不知到他们的。 [故事] 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亚圣”,他的学问很好,还收了许多学生,他能有这些成就,全都要归功于孟母。 在孟子小的时候,住家附近刚好是个坟场,每天都会有出殡或扫墓的人,哭哭啼啼的从这里经过,孟子见了觉得好玩,也学着玩起出殡的游戏,孟母知道后,决定换个环境。 这一次,他们搬到镇上,每想到附近住着一位屠夫,孟子又学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猪肉的游戏,于是孟母又决定搬家了,因为她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她决定带孟子搬到学校附近。果然,从此孟子便跟其他学生一样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背诵着。 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剪破了正片织dîuyànshānyǒuyìfānɡjiàowǔzǐmínɡjùyánɡxīmânɡmǔzãlínchùzǐbùxuãduànjīzhù 好的布,然后对孟子说:“你读书就想我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了。” 从此,孟子便发奋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第三课时 yǎnɡbùjiào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zǐbùxuãfēisuǒyíyîubùxuãlǎohãwãifùzhīɡuîjiàobùyánshīzhīduî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注释] 教:这里有两个“教”字,第一个是父之较,第二个是师之教。惰:偷懒怠惰,没有尽到责任。子:这里指为人子女。不学:不肯读书学习。非所宜:是说不应该如此。为:作为、成就。 [语译] 做父亲的生了子女后,只顾着去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他们,是父母的过错;做老师的教育学生不够严格,不能使学生有所成就,这就是老师的怠惰。做人子女者如果不肯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幼小时不肯及时学习,将来长大后,能有什么成就和作为呢, [故事] 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下场负一半的责任啊~清朝时, 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 读,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第四课时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注释] 琢:雕饰琢磨得意思。器:器皿,比喻成就。义:理义,做人做事的道理。亲:接近。 师友:老师与朋友。礼仪:泛指一切礼节仪式。 [语译] 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去琢磨它,是不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美器;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肯勤奋求学,是不会懂得礼节道义的。 做人子弟者,在年纪还小的时候,便要多多亲近好的老师及好的朋友,从而学习到做人处世的基本礼节仪式。 [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 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 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 ——————————————————————————————————————————————— 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wãirãnzǐfānɡshǎoshíqīnshīyǒuxílǐyíyùbùzhuïbùchãnɡqìrãnbùxuãbùzhīyì 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第五课时 xiānɡjiǔlínɡ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suìnãnɡrànɡlídìyúzhǎnɡyíxiānzhīnãnɡwēnxíxiàoyúqīnsuǒdānɡzhírïnɡsì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注释] 香:东汉时代的孝子,姓黄名香。温席:温暖枕席。执:实地去做。 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年才四岁,便知道谦让之礼。弟:动词,尊敬兄长。 长:这里指兄长。知:晓得、了解。 [语译] 黄香九岁的时候,便知道在冬天睡前先用身体温暖床上的枕席,再请父亲去睡觉。他这种孝亲的行为,不但是他该做的,也是我们应效法力行的。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送来一篮梨子,他便以知道把较大的梨子——————————————————————————————————————————————— 让给哥哥,自己挑较小的吃。他这种尊敬兄长的德行,也是我们从小便该知道的。 [故事] 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 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 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 “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 “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第六课时 shǒuxiàotìcìjiànwãnzhīmǒushùshímǒuwãn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yìãrshíshíãrbǎibǎiãrqiānqiānãrwàn 一 而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千 而万。 [注释] ——————————————————————————————————————————————— 首:首先、最先。孝弟:孝,孝顺父母;弟,恭敬兄长。次:接下来、其次。 见闻:眼见与耳闻,指看到和听到的知识。数:数目或数字。文:文学。 [语译] 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其次要学习各种常识,并且要了解基本的算术及认识文字,才能够研读古人的文章。 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 [故事] 一个人无论是要完成一件事,或是求取更高的学问,都应该脚踏实地, 循序渐进的去做,才能有好的成绩,千万不要学明朝的吴同喔~小朋友看了后面的故事,就知道原因了。 吴同是明朝人,从小便跟着泥匠师傅学功夫,但是吴同是个很懒惰的人,每次师傅交代他的事,总是一拖再拖,然后草率的完成。 他一心盼望自己的手艺能象师傅一样好,可是又不肯从最基本的手艺慢慢练习,所以学了几年,还是盖不了一间房子。这天,师傅决定考考他,便要他在一星期之内盖好一间房子。 吴同心想,这实在太容易了,只要把从师傅那里偷偷学来的技术用上就可以了,于是,不到三天,吴同果真盖好了一间房子。 ——————————————————————————————————————————————— 第四天时,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使得吴同盖的房间顿时倒塌成一滩烂泥。还没有让师傅看过,自己盖的房子就这么,没有了,吴同心里既懊恼,又羞愧,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循序渐进的把盖房子的工夫学好,不再好高骛远了。 第七课时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注释] 三才:为天才、地才、人才的总称。三光:是日光、月光、星光的总称纲:纲领、要领。 义:凡事合宜的意思。亲:亲切和睦。顺:和顺无争。 [语译] 三才组成了世界最主要的部分,什么是三才呢,就是包含了雷、电、雨、雪、风、霜、云、雾的天空;包含了山、河、草、木、鸟、虫、sānɡānɡzhějūnchãnyìfùzǐqīnfūfùshùnsāncáizhětiāndìrãnsānɡuānɡzhěrìyuâxīnɡ 鱼、兽的大地以及万物之灵的人们。此外,三光照射着大地,使生物得以生存。什么是三光呢,便是日光、月光和星光。 人与人之间要维持良好的关系,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纲领,那就是君臣之间要讲义理。父子之间要亲睦夫妻之间则要和顺,这样国家才能充满祥和安康的气愤。 [故事] ——————————————————————————————————————————————— 如果要改善社会的风俗使天下永远和平,人类的生活幸福,就要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妇间的相处关系,一旦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许多纷争就不会发生了。 有一次,楚庄王招待臣子们喝酒,喝到一半,烛火突然熄了,其中有一位臣子便趁一片漆黑时,调戏楚庄王的妃子,妃子不甘心受到欺侮,一把抓下这个人的帽带,准备等烛火从新点燃时清楚庄王将他治罪。 楚庄王知道这件事后,很自责地说: “都是我请喝酒,才会发生这种事,现在大家都把帽带解下来,再继续喝酒吧~” 等到烛火从新亮起,在座的每个大臣,没有一个人系着帽带。如此一来,妃子要楚庄王抓的大臣,也无从查起了。 几年后,楚国与敌人作战战争中有位奋勇杀敌,立了不少功劳的将军,正是当年被妃子扯下帽带的人。他为了报答楚庄王的恩情,因此才誓死效忠,好回报他的恩德。他们这种君臣之义,确实让人由衷钦佩。 第八课时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注释] 曰:说道,提到。春夏秋冬:指一年四季。运:循环、运转。不穷:没有终止的时候。 yuēnánběiyuēxīdōnɡcǐsìfānɡyīnɡhūzhōnɡyuēchūnxiàyuēqiūdōnɡcǐsìshíyùnbùqiïnɡ 南北西东:指四方。应对照、相应。中:中央。 ——————————————————————————————————————————————— [语译] 一年中有四季之分,从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到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这四个季节的次序一直不断地运转循环着,没有终止的时候。 在我们周围有四个方向,一个是南方,一个是北方,一个是西方,一个是东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以中央为中心,有了中心四方才有依据。 [故事] 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们便团结起来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来对付皇帝,所以当两方交战时,皇帝的军队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这次,碰巧起了大雾,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军队分不出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决定暂时收兵,等雾散之后,再继续战斗。 皇帝使用新发明的指南车参与作战,这种车子的正前方有个铁娃娃,无论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着南方。于是,就靠着指南车,皇帝轻易的打败了蚩尤的军队。 第九课时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 [注释] 五刑:就是水火木金土。本:根源、依据。 十干:又叫“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支:又叫“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shíɡànzhějiǎzhìɡuǐshíârzhīzǐzhìhàiyuēshuǐhuǒmùjīntǔcǐwǔxínɡběnhūshù 酉、戌、亥。 [语译] 水火木金土是古人所说的五行,古人认为天下的种种东西实在太复杂、太深奥了,使用五行来函盖一切事物的得失。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跟一、二、三、四、五的数字一样,十分复杂,但似乎也十分有条理。 古时候计时标记有两种,一是十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二是十二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故事] 候的人,看见天下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觉得太复杂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观念来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关。 有个叫邹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说。他认为作天子的一定要拥有五行中的一德,这样地位才能稳固。 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说——————————————————————————————————————————————— 皇帝的了土德,因此当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颜色就是黄色。后来,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兴起,就是夏朝的禹。 “五行”的道理有点复杂,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够了。 “天干和地支”相传是皇帝制定的,主要是用来计算年、月、日。以天干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干支全部配完了,再从甲子开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 五行和天干、地支,在古代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第十课时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chìdàoxiàwēnnuǎnjíwǒzhōnɡhuázàidōnɡběiyuēhuánɡdàorìsuǒchányuēchìdàodānɡzhōnɡquán [注释] 躔:星球在宇宙中运行的路线。中权:位于中央的要地。 [语译] 太阳在银河的亏轨道叫黄道 ,在地球的中央,有一条赤道它是由地球地轴垂直的一个大圆圈,这是一个假想的线用来表明位置的标记。 赤道附近的气候最炎热,中国的位置在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各类型气候都有。 [故事] 很久已前的人们,对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有许多的疑问,有人说,地球是平的,也有人说地球是由一只大乌龟背着,只要走到世界的头,就会掉进大海里。一直到哥伦布饶了地球一周,仍回到原来的地方,——————————————————————————————————————————————— 才有了“地球是圆的”说法。那时侯,有许多人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主宰,周围环绕着其他的星球。尽管也有人提出太阳为宇宙中心的说法,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这种说法才被接受。事实上,地球不仅会转动,而且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太阳系又围绕着银河转,对整个大宇宙而言,银河只不过是个点而已,所以,人类在宇宙中,其实是十分渺小的。 第十一课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注释] 江河:长江与黄河。淮济:淮水与济水。渎:直接流入大海的河川。纪:代表。 岱:岱山,也就是东岳泰山。岳:高山叫岳。 [语译] yuēdàihuásōnɡhãnɡhãnɡcǐwǔyuâshānzhīmínɡyuējiānɡhãyuēhuáijìcǐsìdúshuǐzhījì 在中国的国土上,直接流入大海的河川有长江、黄河、淮水和济水,堪称中国河流的代表 此外,尚有五座有名的大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 [故事]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条主要的河。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恰好将中国分成两半。 ——————————————————————————————————————————————— 宋朝时,外患金人企图横越长江,结果被宋朝的战鼓声,吓的不敢渡江。 至于黄河,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不过,长泛滥成灾,危害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至于“五岳”,则各有动人的故事,这里只介绍西岳,山势非常险恶。相传,唐朝的韩愈有一次奋力登上山顶后,就双腿发软,没有勇气下山,最后只好麻烦地方官员派人把韩愈灌醉,将他抬回家。 传说位在河南的嵩山及山西的恒山,都曾有人在此修炼。会吹笙的周灵王太子乔,曾在恒山修成白鹤仙人;张果老是八仙中的一仙,他是在恒山修成正果的。 第十二课时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注释] 士:读书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民:人民。良:比如栋梁、基础。义:事之宜 礼:天理的节文、人事的仪则。只智:对世间事理的认识与了解。信:诚实无欺。 常:恒常不变的法则。不容紊:不可以紊乱、疏忽。 yuērãnyìlǐzhìxìncǐwǔchánɡbùrïnɡwěnyuēshìnïnɡyuēɡōnɡshānɡcǐsìmínɡuïzhīliánɡ [语译] ——————————————————————————————————————————————— 谈到读书人、农民、工人和商人这四种人,都是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栋梁 仁、义、礼智、信五种恒常不变的法则,则是要做人做事的,绝对不可以紊乱、轻忽。 [故事] 古代的社会,把人民的职业分成四等,到了今天,已经有所谓的“三百六十行”,不管从事哪一行,只要努力工作,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在许多的行业中,以农业和中国的关系最密切。 据说,汉朝时有个叫孟尝的太守初调到合浦时,发现那里的人们不懂得耕田。只能拿珍贵的珠宝和邻国交换米粮,一旦珠宝用完了,只好活活饿死了。孟尝一到任,便开始教人民耕种的技术,于是合浦渐渐的富足繁荣起来。 人民的饮食问题解决后,“五常”的德行,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春秋时代有个孙叔敖,为了不让别人见到两头蛇而丧命,便将蛇打死,埋了起来。 东汉时有个荀巨伯,为了照顾生病的朋友,宁可让强盗杀了,也不愿意留下朋友自己逃命。 他们的故事,正是实践五常的最好例子。 第十三课时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注释] ——————————————————————————————————————————————— 地:土地、土壤,或泛指地表。生:繁衍、生长。草木:花草和树木。 植物:与动物相对,为百谷草木的总称。遍:分布,到处都有。飞走:yǒuchïnɡyúyǒuniǎoshîucǐdînɡwùnãnɡfēizǒudìsuǒshēnɡyǒucǎomùcǐzhíwùbiànshuǐlù 飞行或行走。 [语译] 地面上除了人类以外之外,还生长着许许多多的花草和树木,我们把他们总称为植物,这些植物在水里和陆地上都有分布。 另外,地面上还有很多昆虫、鱼类、鸟类和兽类,我们把他们总称为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飞翔,有的能在地上行走。 [故事] 大约在两千年前,中国已有了许多关于花草树木、虫鱼鸟类的奇妙神话。 《山海经》是一本专门记载古代地理的书。书上说,有座招摇山,山上长了一种叫“祝余”的草,形状有点象韭菜,吃了以后,就象吃了米饭一样,可以有很饱的感觉。 另外还有一种树,在树干的地方,有一圈圈黑色的纹理,这纹理有个奇怪的名字,叫“迷谷”,如果把迷谷带在身上,就可以躲避妖魔鬼怪。 有个传奇而又有趣的国家“黑齿国”,住在这里的人民都长着一口黑牙。在黑齿国的一个山谷里, ———————————————————————————————————————————————
/
本文档为【国学三字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