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一语文必修一

2017-09-26 50页 doc 113KB 7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一高一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诗两首》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周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和《诗两首》。毛泽东是以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写现代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体会毛泽东同志的豪迈旷达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学习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再别康桥》,我们要掌握新诗的特点,并能把握两位诗人的诗作风格。总的来说,要学会品味诗中用意象表现出的意境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通过朗读来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沁园春长沙》朗读 《雨巷》朗读 《再别康桥》 二、重点知识讲解 (一)、《沁园春?长沙》 ...
高一语文必修一
高一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 长沙》《诗两首》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周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长沙》和《诗两首》。毛泽东是以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写现代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体会毛泽东同志的豪迈旷达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学习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再别康桥》,我们要掌握新诗的特点,并能把握两位诗人的诗作风格。总的来说,要学会品味诗中用意象表现出的意境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通过朗读来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沁园春长沙》朗读 《雨巷》朗读 《再别康桥》 二、重点知识讲解 (一)、《沁园春?长沙》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大意是: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这里,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二)、《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1、《雨巷》表达的思想感情, 《雨巷》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朦胧。既可以联系时代背景作一定的解读,把这首诗看成诗人在那个特定年代感到迷茫找不到出路的一种情绪的反映;也可以单纯把它看做一首爱情诗来阅读,即一位情窦初开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涟漪;还可以把它理解为诗人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2、《雨巷》的艺术特色, (1)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2)重叠与反复手法的运用。《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句的重叠和反复,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于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3)、 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做原则。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 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4) 诗歌的押韵 。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押“ang”,一韵到底,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三)、《再别康桥》 1、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尽快,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了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2、本诗的感情脉络。 七节诗分别用两字概括: 作别——金柳——水草(青荇)——潭水——寻梦(放歌)——沉默——告别 感情从惆怅到第二节的浓烈而温柔,再到第三节的热烈而缠绵,在第五节达到高潮,而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不可遏制的爱,是柔情,是激情,还是深情,是一种热烈的柔情。 3、新颖的构思。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脱俗的清新之感。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沁园春?长沙》 1、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从作者的风格来看,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在词的内容来看,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从背景看,面对当时大好的革命形势,青年革命者毛泽东是激情满怀的,是乐观向上的,因而诗人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融入到对大自然万类生物的描写之中,充满奋发向上之感。 2、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沁园春?长沙》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 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二)、《雨巷》 1、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巷子经过,谁知道呢,读者尽可以展开想像。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 (三)、《再别康桥》 1、《再别康桥》在形式上的三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 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四句,每句字数并不多。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错落有致,在整齐中又有变化,给人以美感。 2、情景交融。 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很好的处理了情与景的关系。全诗淡化了离别诗对离别之情的宣泄,着重于对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并将自己的爱和眷恋与对自然景色的歌咏熔于一炉,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朴实自然。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外短诗五首》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周学习和《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外短诗五首》两篇课文。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写法和风格各异的诗歌作品,对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或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欣赏作品语言和意境的优美,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了解诗人情感的丰富性。在阅读中,培养自主阅读、个性化理解能力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大堰河——我的保姆》朗读 《错误》朗读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大堰河——我的保姆》 1、探讨文章主旨。 《大堰河——我的保姆》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 2、把握主要内容 这首诗一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1、2节为第一部分,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鲜明的叙事性质。而重叠反复地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3,10节为第二部分。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3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大堰河已经故去,诗人描述 了她的坟墓和家园的凄凉景象。 第4节,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起“我”与大堰河一起度过的贫苦、然而却让“我”感到无限温暖的生活。“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之后”,连续用了8个“在你……之后”的句式,为读者真实地再现了大堰河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在这些话语中,我们能感到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行为在“我”心中投下了母爱的光辉。 第5节仅4行,叙述了“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第6节,将“我”回到自己家中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并与第4节一样,连续使用排比长句,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第7节,写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为了生活”,“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8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情感。她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 、10节,写大堰河临终的情况,“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带着遗憾,“含 第9 泪”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 第11,13节为第三部分。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3、写作特点 (1)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在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如诗的第4段和第6段,诗人把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描写,虽未作任何评论,但黑暗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不能不激起人们对旧世界的愤恨与诅骂。同时他又把在家里的“新客”地位和在大堰河家里所受到的爱抚进行对比,清楚地显示出诗人的亲疏和爱憎。 (2)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繁重劳动,赞美了她的勤劳品格,另一方面表现出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歌颂了她的美好心灵。这样写,省去了许多笔墨,扩大了诗歌 诗的上句在客观平淡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痛悔内疚之情与对大堰河的爱、敬;诗的后句用丈夫反衬大堰河善良宽广的灵魂的巨大感化力,托出了人物崇高的形象。 (5)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这个句子是该节诗的统领句。“今天”,由回忆转入现实,“在狱里”含蓄深沉地 写出诗人为大堰河,为千百万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为推翻可诅咒的黑暗社会而抗争、奋斗的精神,这精神力量的源泉来自大堰河,也是对大堰河恩情的一种回报。“紫色”含有苦愁郁结之意,同时写出了人物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作者敬、爱、感激之情。 (6)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诗人为什么说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这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这是大堰河把乳儿视同己出又胜过己出的心灵之美:在她纯朴的心灵里,只巴望乳儿成家立业之日,便是她实现理想、尽到责任之时,她一生的辛劳,只要换来媳妇一声亲切的叫,只要把她当作自家人。而这一点,她又恐怕被人讥为太过奢望,所以埋在心里,坚信着,等待着。 《中外短诗五首》 《断章》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断章》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的高超的结构手腕。全诗四行,分成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镜头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个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分别来看各自只是一个肯定性叙述,告诉读者一种状态而已,很难悟出什么深意。现在把这两个镜头并置在一起,构成一组并列蒙太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个镜头中,还是这个“你”却成了被别人看的客体了。这种主体与客体位置的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的参照物做比较,那么对处于同一种状态中的事物,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对事物相对性的强调,只要不把它推到极端,与事物的绝对性相割裂,导致相对主义,那么对于破除人们孤立地、静止地、一成不变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还是有所裨益的。 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不过细细体味一下,这组镜头与第一组镜头还是略有不同的。第一组并置的两个镜头都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第二组,镜头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还是具体的,至于镜头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则只能是从想像中才得以展开的了。它虚一些,令读者体味的余地就大一些。 《风雨》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 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 这首诗的含意不难理解: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对未来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错误》 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的郑愁予年仅21岁。郑愁予的《错误》是一首可爱的小诗,全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篇幅不长,但所表现的艺术技巧不仅被人称道,更被人在口头上传诵。评论家说它“轻巧清隽”“美丽凄哀”“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这首诗深受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继承的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只是将这一主题用现代语言表现出来了。它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向晚的街上已无人迹,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 对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解读。一种意见认为错误是因女子而起,女子是主动者。诗中的女子和“我”两人交臂错过,而错误的形成,只因少女的心扉是紧掩的,或者她另有所盼,另有所期,诗人遂在交臂时错过惊艳的回眸,在少女眼中,“我”“不是归人”,而“是个过客”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骑马走江南的“我”才是主动者。“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不但知道女子此刻在寂寞中等待,更知道她已等待了一段绵长的日子,因此,“我”极可能就是女子日夜盼望的“归人”。“我”骑马来了,对她而言这蹄声是美丽的。然而,“我”只是过路而已,“打江南走过”,并不停留,她自然会失望伤心。由此可见,“美丽的错误”不是诗中女子的原因,而是“我”一手造成的,“我”捉弄了她的感情。上述两种解释各有道理,将它们相互参照补充,可以丰富和圆满诗作的蕴含。 《回旋舞》 保尔?福尔被戴望舒称为“法国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保尔?福尔用童话般的想像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诗的前两节提出了两个假设。“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这两个“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的误解、隔阂、歧视,甚至冲突。如果这两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假设能够实现,“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将有可能组织起盛况空前的全球人类大联欢。正如诗的最后一节强调的:“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在一个地铁车站》 这首短仅两行的小诗作于20世纪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诗歌之一。 诗的上下两行,分别呈现了两组互相对应的意象。一是地铁车站的人群中,幽灵般显现的面孔;二是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这两行诗句之间,是两组意象之间的相互叠加的关系。把这两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诗人的直觉,它使两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状态下迸溅出诗的火花,产生深刻的意味。庞德自己说它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这是一首“意象派”的诗,仅有两句,没有直接抒情,但我们仍然可以让学生找 ”,是冷而孤独的形象;“湿漉漉”,找富有特征的词,体味里面的情感。比如“幽灵 是冷意的体现;“花瓣”则是美的形象。作者用了一个暗喻把地铁车站里的人们与枝条上的花瓣联系起来,从而让我们同时感受到冷、孤单和美丽。在这种感受的推动下,随之而生的则是:人们相互之间应该拥有温暖的情感。 这首诗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把诗歌从19世纪陈旧的写作手法和抒情习惯中摆脱出来,给现代文学带来了启示。埃兹拉?庞德后来也成为意象派诗人的领袖。 三、难点知识剖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 1、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篇佳作。 《中外短诗五首》 1、《错误》一诗要反复体会诗中鲜活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 这首诗通过鲜活的比喻唤起读者的想像和联想。柔弱的女子,日复一日,春去秋来,空房独守,容颜憔悴,诗人以“莲花的开落”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以“小小的寂寞的城”“窗扉紧掩”描摹女子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 作者还运用了“东风”“柳絮”“青石街道”“窗扉”“春帏”等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 2、《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 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3、如何看待《在一个地铁车站》中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感 受, 它表现了诗人刹那间的感觉:在地铁车站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过往的行人匆匆从诗人眼前走过。整个气氛阴森潮湿,令人窒息。几张女人和孩子白晳美丽的面孔时隐时现,打破了这种冷静沉闷的感觉,给人一点活力。它表现了都市人繁忙紧张的生活,给人挤压感,又展示了心灵对美的向往。 《兰亭集序》《赤壁赋》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的选文都是传诵千古的游记名篇。学习时,要注意课文是以描写景物、记叙游赏经历为主,但是不排斥抒发感情、讲述道理。《兰亭集序》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风物特色的同时,抒发达观超然的情绪。都是将抒情、写景、记事、议论融为一体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一草一木都渗透了作家的思想情感。我们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准确把握其情感趋向,领略文章的艺术魅力。其二,《兰亭集序》中骈散间行的清新文风,《赤壁赋》更代表了赋体文的特点,描写细腻,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学习时应注意反复诵读这些作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品味优美语句,体会写景散文中常用的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以提高文化素养。其三,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兰亭集序》朗读 《赤壁赋》朗读 二、重点知识 《兰亭集序》 (一)作者以及作品的有关文学常识 王羲之( 321 — 379 ),字逸少,东晋 琅琊临沂 (今山东临沂)人,居住在东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士族出身,曾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 世称“王右军”,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当时正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饮酒赋诗,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王羲之把这些诗汇编成集,即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总述其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兰亭集序》。因为序文是王羲之用他绝妙的行书书写的,因而成为后世极为推崇的法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另外,《兰亭集序》开我国山水文学尤其是山水散文的先河。山水文学正式形成于魏晋。在此之前,《诗经》没有山水诗,写到山水的也只是作为起兴手法,一章中不超过两句。只是到了魏晋,才兴起了山水审美的主旨,出现了山水诗文。其后,到了南朝,山水文学就大盛了。 (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文章的主旨和思路 《兰亭集序》以叙事为议论张本,故首叙兰亭之会; 用“乐”字结住叙事,由是而兴人生之叹;由叹而归结为“死生之大”,点明作序主旨;然后扩展开来,说古人“兴感之由”,论“一死生”“齐彭殇”之妄,最后仍回到说诗集上来。 2、文章的结构 《兰亭集序》四个自然段。 第一、二自然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 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第三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这段作者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 第四自然段写作序的目的。 这里作者又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先从古人说起,古人也为人生的变化而感叹,再结合现实痛斥了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其实也是表明了作者的生死观,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其中暗含着作者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情感 。这一段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这又与前文开始的“乐”的遥相照应。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这也是作者写序的目的。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3、文章的语言特点 《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十六个字将兰亭四周的景色,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引以为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将宴会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名句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文章写景、叙事、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风格自然清新。 (三)文言词语和句式 1、字音?字形辨识 岁在癸(guǐ)丑/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葵(kuí)花/揆(kuí)情度理/总揆(kuí) ? 百事/睽(kuí)违/众目睽睽(kuí)(kuí)/一首词的上下阕(què) ?修禊(xì)事世/祓禊(fú xì一种祭祀活动)/契(qì)约/契(qì)机/若合一契(qì)/合契(qì)若神/契丹(qì dān)/遽契(qiè)其舟/楔(xiē)子/在墙上揳(xiē)个钉子 ?静躁(zào)不同/躁(zào)动/暴躁(zào)/急躁(zào)/干燥(zào)/燥(zào)热/噪(zào)音/声名大噪(zào)/词藻(zǎo)/藻(zǎo)饰 ?游目骋(chěng)怀/骋(chěng)怀痛饮/凭栏骋(chěng)目/驰骋(chěng)/聘(pìn)请/举止娉(pīng)婷/伶俜(pīng) 2、词类活用例释 (1)例句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足以极视听之娱 (2)分类 甲(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 ?带——像衣带一般环绕着 乙(形容词的活用 A(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齐——同样看待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曲水——使水弯曲 ?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丙(数词的活用——数词活用为动词 ?一——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 丁(动词的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 ?视听——目耳(即耳目) 3、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甲.省主语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引以为流觞曲水 乙(省介词宾语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因(之)寄所托 丙(省介词“于” 映带(于)左右 放浪(于)形骸之外 悟言(于)一室之内 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2)倒装句——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4、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趣舍”,取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同“故”,因此,所以 5、难解之句 例:岁在癸丑 这一年正值癸丑年。 岁,即“年”,又有不同。一年,指元旦日始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其间叫“一年”;岁,则指任何一天始到365天对头儿的那一天止,为“一岁”;“岁”与“年”都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365天。 癸丑,指癸丑年,是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 例:修禊事也 为的是修禊一事。 修禊,故代习俗,以农历三月巳日为修禊日;魏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人们聚集在水旁,借清水以示洗濯,寄托消除灾祸之意,后代变为游春日。 例: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把水引入环曲的水道,修禊时在曲水上游放置酒杯,与会者在曲水两旁排列座次,酒杯随水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而饮之。 例:齐彭殇为妄作 把长寿和夭殇等量齐观是错误的作法。 “齐”是动词,齐一、等同。 彭,指彭祖,传说古代长寿八百岁的人,此句中借代长寿的人;殇,指未成年而死,即寿命短。彭殇,即指长寿与短命。 《赤壁赋》 (一)课文分析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这篇文章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弃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文章主要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文章主旨: 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文章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二)文言词语与句式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舞:使动用法,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顺流而东也(东:名词作动词,东进)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打渔,打柴) 侣鱼虾而友麇鹿(侣、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3)重点虚词 (4)古今异义词 白露横江 ?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今指一种节气。 ?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这里指旷远的样子。 ?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指代所思慕之人。 (5)通假字 举酒属客(属同“嘱”,此指劝人饮酒) 冯虚御风(冯同“凭”,乘) 杯盘狼籍(籍同“藉”,乱的样子) (5)句式 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三、难点知识剖析 《兰亭集序》 1、《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识??“死生亦大矣”。 《赤壁赋》 1、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2、苏子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是什么?揣摩体味苏子旷达乐观的情怀。 《赤壁赋》通过赤壁之游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即“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作者本来有远大的抱负,但在激烈的朋党争斗中屡遭贬斥,并入狱,对于如此的不公命运,他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 美景来排遣心中块垒,表现出了坦荡、旷达及强烈的生活信念,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环境、条件,而是把理论的反复辩白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赋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把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在一起,给读者以艺术享受,令读者对文中的乐观豁达有了更深的体会。 3、 《游褒禅山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周要讲的课文是《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和《游褒禅山记》。 学习这两篇文章,首先应疏通课文,对照注释和工具书弄懂课文大意;其次要把握主旨,把握文中渗透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要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课文分析 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曾在辋川隐居,他对田园风光、自然山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写了许多诗歌赞美那里的生活和景物。在隐居生活中他经常和野老共话桑麻,同朋友饮酒赋诗,与山僧谈经论道。在这些人中,裴迪是他最好的伴侣。早在移居辋川之前,他们就一同在终南山隐居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后,他们又经常“浮舟往来生,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这一年的腊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这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虽然是一封书信,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 这封信可分为三段。既叙朋友情谊,又写自然景物,流利酣畅、挥洒自如。 第1段:概述自己出游的经历。这一段写得干净利落,只交代了裴迪不能同游的原因和自己独自出游的寂寥心情。 第2段:叙写一天中游山的经历和感受。这一段描写是蓝田的冬夜图,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并对往昔作了回忆,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第3段:正式邀请,希望裴迪来年春天能够前来。这一段用欢快流畅之笔写了一幅春色图,把春日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并以这遥想的美景来劝诱好友前来。 2、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北涉玄灞 夜登华子冈 名词作动词 与山僧饭讫而去 《游褒禅山记》 1、课文分析 《游褒禅山记》通过一次未能尽兴的游山经历,说明了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慎取”。 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的概况。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作记的时间,以及作者的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文章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说明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这便是 2、知识积累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而卒葬之(古义:终于;死。今义:士兵;完毕)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十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义,是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义:常用来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今义:合用为连词) (3)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fǔ,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4)词类活用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头)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名词作动词,责怪)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名词作动词,弄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极夫游之乐(“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5)文言句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介宾结构后置)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省略句) 有碑仆道(省略句) 然力足以至焉(省略句) 三、难点知识剖析 1、作为一篇书信, 书信是直接与接受者对话的,其所叙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都应与收信人有密切关联。作者正是做到了以二人相处的往事,以二人共赏的风景和二人相同的志趣,来吸引、说服对方。在这封信中,虽然写景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叙友情却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像第1段记独游的索然无味,第2段对往昔的回忆,第3段向裴迪发出的热情邀请,总是在不断地向裴迪表达自己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2、作为一封书信,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 作者为何在这短短篇幅中,浓墨重彩地描写冬日景色,遥想描绘春天的美景, 这与 3、《游褒禅山记》第二段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略写前洞,仅19字,较详细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对比:?前洞的平坦与后洞的深幽;?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进洞时“其观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作用: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地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 一、一周知识概述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它们都是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写悲惨、忧伤之事,表愤怒、悲悼之情,发深邃、邈远之思(《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二是写伟人、名人之事,表赞美、颂扬之情,传活泼、幽默之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金岳霖先生》)。这些课文都包含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生哲理,可以深入体会、咀嚼,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感和写作的启示。 学习本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品评人物,要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例如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显示出豪爽的性格,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显示出真率的性格。有时人物的性格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如刘和珍既是温和的又是英勇的。品评人物,不仅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还要注意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外貌言 行容易描画,人物的 第二部分(3—5):叙述刘和珍君生前事迹,死难情形;借助议论抒情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悲愤交织的情感。 第三部分(6—7):评价刘和珍等人“三?一八”死难的意义;用议论方式作客观平静的分析。 3、具体分析每部分思路 一般的纪念性文章要详细介绍被纪念者的生平事迹。 课文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感情深沉而热烈,对革命青年的爱与对反动派的恨交织在一起,政论性与抒情性融会在一起。全文毫无“低诉微吟”的调子,而是充满战斗的豪情和对未来的希望,读后使人化悲痛为力量,“将更奋然而前行”。 (1)第一部分(一、二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第一个“必要”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是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第一部分分两次强调,突出了 (2)第二节思路探究: 第一段共五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 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3)分析第四节思路 这一节共五层意思,内容思路为:听到噩耗——颇为怀疑——见到尸骸——听到诬蔑——号召爆发。这五个内容的视点都是鲁迅先生。 4、品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1)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这段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他们为之感到哀痛,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即革命;一种是灭亡,即民众悲观失望,意志消沉、民族衰亡,但作者是在强调爆发。 (3)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征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文明”“伟绩”“武功”都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痛的心情。 (4)解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而请愿何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呢,可见作者是否定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 (5)解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小狗包弟》 1、写作背景 有人说巴金是“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文坛觉醒最早的人,又是最善于总结和反省极深刻的人。他晚年的《随想录》很多居于这一类。《随想录》是巴金文学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同时,它为新时期的散文树立了说真话的榜样。1978年12月1日,年逾古稀的巴金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并写下第一篇《谈 〈望乡〉》,从此一直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0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30篇编为一集,共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历时8年。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 。……住了十载„牛棚?,我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 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那几篇非常感人的著名篇章《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如《“毒草病”》等),他以噩梦中与 鬼怪搏斗的场景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或者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这篇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2、课文思路 下面概述 (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带出小狗包弟故事。 (2)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 因此 3、课文的思想内容 《小狗包弟》思想内容最深刻的地方,是揭露“文革”的罪恶。作品中故事的背景正值十年浩劫时期,那是个非人的年代,缺少人性,缺少温情,更缺少宁静的气氛。人, 尚可不说其恐慌至何种地步,就连一只小小的玩物??狗,也无安宁之日。作品描述了两条狗:一条是艺术家邻居的狗,一条是作者本人的狗(包弟),在“文革”的动乱中,它们都无一幸免而死去。前者被“专政队的大棒”打断了腿,不食而死;后者被担惊受怕的主人送给了医院。尽管作家还在作品中详细描述了人所遭受的非难,但我们只要从两条狗的命运上,就可看出,一场“文革”运动,以它的残暴,荡涤人性,狂施淫威,使多少人家从安乐中陷入苦难,又使多少不幸的生命死于无辜之中。作者撰文的主要用意虽是忏悔,以自己对爱犬包弟的“出卖”与“背叛”,谴责自己的懦弱(这从作品的字面中可以看出),但如果没有这场浩劫,这种忏悔本身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作品最深刻的意义,还在于对“文革”的无情揭露,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狗的命运中,客观地暴露了“文革”时那非人年代的某些特点,以及那一段特殊的历史给善良正直的人民所带来的近乎毁灭性的灾难。 《小狗包弟》还表现了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也是《小狗包弟》(乃至全部《随想录》)的创作主导思想之一。作者在《探索集?后记》中说过:“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这种可贵精神在《小狗包弟》中得到了体 现。作品所描述的,其实本不是什么大事,在那个动乱年代,人的生活都所寄无望,哪里还有心思顾一条狗,在那时,人的生命尚不值一钱,为了生存而抛弃一条小狗,又算什么~但作家并未为此而解脱自己,他说,“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短短几句话,包容了超人的勇气,不但体现了作者所欣赏的卢梭式 ”,更重要的,展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与之联系的对国家、历的“诚实 史、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因为作者一方面真正解剖了自己,另一方面,为将来历史上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面值得借鉴的镜子,就像作者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浩劫”。(《探索集?后记》)正因为如此,作者的这种“解剖自己”的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体现出更深刻的社会价值。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也是《小狗包弟》闪光的思想之一。“文革”运动中,人性被当成了批判的对象,取而代之的,是法西斯般残暴无情的“造反”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寻求真正的人性是异常艰难的。《小狗包弟》向我们叙述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艺术家文学家们的遭遇,典型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缺乏人性,以及人们迫切需要人性、呼唤人性的愿望。然而,呼唤人性,又谈何容易,于是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主人公(作者本人)为了免遭造反派的袭击,保住生命安全,只有将爱犬小包弟送到解剖台上。这样描写,表面看是作者用以自责,其实质是从另一角度表现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的确,倘若没有专政队的诸种暴行,狗的主人绝不会“残酷”地将爱犬送走;假如人间充满人性,怎么会随心所欲地践踏无辜的性命,~因而,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而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三、难点知识剖析 《记念刘和珍君》 1、文章开篇为什么要强调“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而不说成“1926年3月25日”, 着重考虑的是蕴含其间的作者的愤慨的揭露和讽刺,紧扣住“民国”二字来推敲,要把握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和情绪来体会。 2、课文中多次出现“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概念,从文章内容看,这些概念怎样区别,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要紧扣这些概念出现的语境和作者运用的情感态度,这里的“中国人”一般是泛指所有的中国人,不是特指“反动派”;“庸人”即平庸之人,是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有感于烈士死难却迫于统治的残酷而不敢有所行动的人,这些人苟且偷生,虽心知肚明却行无所动。“无恶意的闲人”他们尽管不是坏人,与“有恶意的闲人”有着根本区别,但这些人对世界,对社会的态度极为冷漠,是非不甚分明,是鲁迅许多作品中提到的“看客”,“有恶意的闲人”显然是指反动派的走狗文人一类。 3、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三种表达方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 文章第四节,开头先叙述听到噩耗,接着夹叙夹议,指出噩耗出人意外,然后又举出死者的尸骸作证,以揭露当局者和流言家们所制造的谎言。最后作者又以极大的愤慨,抒发了自己对统治者的愤恨和对死难烈士的无比悲痛。文章第五节,开始详叙烈士们遇害的情景,用血的事实揭穿“墨写的谎言”,使惨案大白于天下。这些事实的记叙,寓情于事,洋溢着爱憎分明的感情。接着在叙述的基础上,作者又以强烈的抒情手法对“三个女子”临危不惧,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英雄行为 给以热烈的赞扬,对中外反动派的凶残给以无情的揭露,抒情中又交织着议论。 《小狗包弟》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另外,这个故事也是一种衬托的写法,艺术家的狗,为了艺术家而忍受棒打脚踢,甚至不食而死之事,反衬 ”自己,了作者当年为保全自己而弃狗的懦弱。狗尚且讲仁义,而人却只顾“保全相形之下,孰对孰错,不言自明。一方面揭示了“文革”运动导致人们产生恐惧乃至变态心理的罪恶,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作者当年弃狗时的无情无义,从而透露出作者作自我忏悔,同样达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3、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周学习另两篇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金岳霖先生》,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二、重点知识讲解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整体把握 文章开始先概括介绍了“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的特点,并通过与其他达官显贵演讲的简单比较,表达了他的演讲独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作者分别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突出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风格特点。最后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做了总结。 2、文章思路。 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从这些简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意谓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此处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第二部分(第2段到倒数第2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占了大量篇幅。 第2段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行文至此,尚未开始描写演讲,所以也可以将这一段归并到第一部分,作为演讲的又一背景,成为演讲的又一铺垫。 第3段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人物有老师梁任公和学生,包括作者),并描写梁任公的形象。描写形象又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至此演讲仍未开始,作者先描写梁任公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给读者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脑海中带着这一形象,来欣赏以下各段梁氏演讲过程。 第4段写梁任公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的开场真是闻所未闻,足以见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这是文章中一个亮点。 以下数段正式写梁任公讲演,列举他的讲演内容,他的背诵方式,他兴会所至近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讲的效果(梁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学生感动,对文学发生了爱好)。这是梁氏讲课富有感染力的又一种表现,也是接续“开场白”后的更加深入细致的精彩描写。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总之, 3、人物形象 4、写作特点 (1) (2) 《金岳霖先生》 1、整体把握 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 作者笔下的金岳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行将结束时有这样一句话:“谁也不会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可以视做对老年金岳霖的特点的概括,也可以视做对他的一生特点的概括。 在 (1)奇特的外貌。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2)奇特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生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又缺乏变通,不给学术沙龙东道主的面子。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对学生很爱护,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在平板三轮上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总的说来,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 2、文章思路 为了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了使表达生动活泼, 3、写作特色 (1)作者对金岳霖的描写是漫画式的。漫画笔法,可以是讽刺的,也可以是亲切热情的。 (2) 三、难点分析 1、 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也许梁任公的政治作为已广为世人见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 2、如何品味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 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3、 一是直接的表达。如开篇“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说的是当时的青年学生的景仰之情,其实也代表作者的心情;又如文章行将结束时说:“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表达了欣赏、赞叹之情;再往下又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是总的概括和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极高的评价。 二是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有时表达一种心情,但不是直抒景仰赞叹之情,如开篇“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 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等等,既叙事又写心情,表达了一个听课学生对讲课老师崇拜之心。 三是完全含蓄的表达。看不到赞美之词,或任何表达心情的词句,如描写外貌,前已分析,兹不引述,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欣赏、赞美之情,也许是学生对老师爱之过甚,所以描写时难免有夸饰倾向;又如“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没有表露作者心情,但读者仍能从这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一种心情、一种感情。另外, 《金岳霖先生》 1、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1)宽容个性。教师们充分地保留了各自的个性,金岳霖只是“很多有趣的教授”当中的一个,他外貌、言行奇特,无人干预。 (2)思想自由。闻一多可以在公开场合大骂蒋介石。 (3)学术气氛很浓。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尽管战事频仍,纷扰不断,但西南联大教学秩序井然,师生们致力于学问、学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后来许多联大毕业生学有成就,都应归功于联大的办学方针和校园学习风气。 2、如何看待文中出现的“闲笔”, 文章在描写金岳霖的穿着之后,展开联想,写到了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再往后,写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展开联想,写到王浩“现在成了洋人”,与作者仍有来往。这两处描写,都是由“本事”言及“他事”,与金岳霖不甚相关,但又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按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法则来说,这种“闲笔”是犯忌的,但汪曾祺写散文常有这种“闲笔”,并无人提出批评,倒是显示写作的个性,表现了老作家特有的文风。 《短新闻两篇》《包身工》 一、一周知识概述 本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二、重点知识分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 1、新闻的介绍 新闻六要素(5个“W”和1个“H”):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与记叙文的六要素相同) 新闻的结构:标题(有时也有副标题)、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有时省略或暗含 在主体之中)。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2、内容分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的情景,饱含了作者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喜悦心情。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3、语句品味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这句话说的是港督府的建筑,实际上表示了这样的意思: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末任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 ( 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3)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对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殖民统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一天。但作者心中丰富的情感,却是通过精确地记下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现的,语言非常含蓄,很有分寸感。 (4)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实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点明了题意。这里没有讽刺,没有痛骂,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 4、写作特色 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作者能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文中对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 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这篇文章语言庄重,却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义,非常耐人寻味。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又如在写到英方在告别仪式上降下英国国旗时说:“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平实的语言,鲜明的对比,饱含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背景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内容分析 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而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 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包身工》 1、作家作品简介 夏衍,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原名沈端先,现代剧作家,革命戏剧和电影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主要作品有《夏衍剧作集》等。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作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包身工》是夏衍的重要作品之一,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1936年6月发表。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2、课文分析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 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以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而且富于批判的力度。在作者精巧的构思下,一幅血淋淋的包身工生活图画展现于读者面前。 首先是四点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糟糕形成对比。然后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厂家之所以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最后是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们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紧接着插叙指出日本纱厂吸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庞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总结(从“两粥一饭”到结尾),作者概括了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作者前面已经叙述了包身工“住”“吃”“上工”三方面的情况,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全貌也都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首先用一段整散结合的话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况。然后用“芦柴棒”和“名字记不起”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为例,说明包身工们已处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之中。接着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对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最后,作者怀着愤怒的感情,控诉了这种不人道的制度,并且预言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必将到来。 三、难点分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比如: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标题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这里除了每日接待来自世 界各地的观光者,让人们了解当年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些几乎千篇一律的“旧闻”之外,确实没有什么“新闻”。假如说奥斯维辛有了新闻,比如说重新开张了什么的,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情了。因此,“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表明的却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这个深刻的含义。 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 《包身工》 1、作者是怎样描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的, 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状况。它所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 “面”上的描写,主要指的是人物的群体描写,课文写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作一下概括性的叙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场景,开场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破口大骂,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穿衣、提鞋、小便、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这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但是,仅有这些概括的描述,会显得单薄。于是作者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比如文中三次提到的“芦柴棒”这个人物。第一次,由老板喊她的名字而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缩做一团,尽可能地不占地方”,尽管她“用手做着手势,表示身体没力,请求他的怜悯”,但是,老板为了不丧失一天的利润,还是要用各种毒辣的手段来强制她做工。第三次写她身体瘦得像骷髅一样,甚至连“抄身婆”都不 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即使这样,老板也决不放她回去。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这里,作者虽然只写的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也是每一个包身工们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通过“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的命运。 另外,还有一些典型事例,比如没吃上粥的包身工,接受老板娘亲自制作的“美食”;典型细节,如她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等,都使得包身工们的苦难生活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2、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做“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的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 《寻找时传祥》《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一周内容概述 这周学习二则通讯,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其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以寻找时传祥为视角,通过具体事例来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正直和本分,朴实的文字给人深深的震撼。 《飞向太空的航程》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主要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并着重表明:人类航天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又多了一支新生力量。 二、重点知识讲解 1、解题 “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重访”蕴含着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当然,时隔多年以后再来写他们,必须赋予其新的内容,也有其新的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时代是应该变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待 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的人,实实在在于活,本本分分做人。 2、探讨文章主旨 本通讯通过介绍历史背景材料和用具体事例来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正直、 本分,说明时代需要时传祥精神,时代呼唤时传祥精神。文章以平实朴素的语言把一个敬业、实在、正直、本分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引起人们内心深处对时传祥精神的赞美:时代需要寻找时传祥精神,时代需要呼唤时传祥精神。 3、把握主要内容 课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交待了整篇通讯的历史背景材料,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了环境背景。 文章一开头向读者介绍了通讯的历史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毁掉了一个掏粪的工人,也毁掉了共和国的主席,更毁掉了我们做人的良知。虽然在今天这些冤案都已平反昭雪,然而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建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这即为下文介绍时传祥作了有利的铺垫。也于字里行间抒发了一种复杂的心情,即倍感“重访精神高原”是必要的、重要的。 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侧重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 作者紧紧抓住 “寻找”二字展开对时传祥真实人生的叙写。作者采访了很多人,不同年龄的人对时传祥有不同的反映,中学生由于没有经历过时传祥生活的年代,对时传祥缺乏了解而表情漠然。而处于同一时代的老师傅一听到“时传祥”这个名字,“惊讶中便有些激动”“就像是述说自己的光荣一样”,体现了当时时传祥的精神深入人心,是广大人民争相学习的模范。在当时不管是掏粪的还是做“官”的,也不管是清洁工还是党的干部,都愿意具有时传祥一样的品格,纯洁,崇高,一尘不染,永不变质。在人们心中,为人民服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 ”转折,“老人们就又有些愤愤地,„现如今叫什么?光荣的。但紧接着文中用“可是 谁还理会个背粪的……”?老人们愤愤的态度和刚才激动兴奋的神情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在老人们赞美时传祥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的同时,也对现今有些人嫌弃苦、累、脏的工作态度进行了无情的抨击。 接着作者具体介绍了时传祥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先总写“面”上的情况,每天每年怎样干活。“不干好,人家不方便。”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话语渗透着时传祥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接着作者再选写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为耿大爷家从厕坑捞砖、洗砖、垒墙、清厕的事情;二是写了运粪的运输工具改用汽车后,时传祥合理计算工时,挖掘潜力,带领工友们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的例子。他因此而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也赢得了很多荣誉。1959年时传祥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接见了代表们,刘少奇与时传祥握手,并把自己的“英雄”牌金笔送给时传祥,以及后来引起的“掏粪热”等等,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劳动模范的重视和爱戴以及人们对时传祥精 神的渴望和向往。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主题:人们的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光荣的,人们渴望学习时传祥精神。 第三部分:侧重写时传祥的正直、本分。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时传祥在文革动荡年月里正直为人、待人的事,其中以插叙的形式写了五六十年代时传祥成为全国著名劳模后,回乡仍坚持扫村里大道的事,突现了时传祥做人一贯的本分、正直。也交代了时传祥的离世。 第四部分:表明在现实中,人们的精神家园还动荡不定。 列举了北京环卫系统连年招不满工人的数字,引用了某幼儿园老师的话与环卫局干部颤抖的述说,表明了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卫工作的看法,也表明时传祥精神 在当今社会的缺失。 第五部分:文章最后写作者采访时传祥老伴及与几位“有身份的人士”的对话,写中央首长关心时传祥一家及善良正直的人们从内心深处赞美时传祥精神。并通过时传祥家人及“挺有身份的人士”的话,说明时代呼唤时传祥精神。 4、写作特色 (1)语言朴实,通过平凡人的真实生活揭示内容深刻的主题 叙写时传祥朴实的人生,以此来 文章通篇追求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形式和格调, 揭示内容丰富的重大主题。有评论者称之为“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通篇读下来,是一种十分平实、十分朴素的风格,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辞,但透过字里行间,作品所体现的感情却是热烈而鲜明的,所表现的主题也是重大的。通篇报道十分注意“用事实说话”,没有记者的主观议论,作者所要宣扬的时传祥精神都隐藏在平实的客观叙述之中。 (2)文章构思巧妙,结构新颖独特 开头运用了像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交待了整篇通讯的历史背景材料,给人以历史纵深感。结尾含蓄,表面看写时传祥遭人嗤笑,但事实是,正是这“笑中”的“一个人后来单独”对记者说的话“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全文借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向往??这是一种更深刻、更耐人寻味的对主题的深化,是对今天人们内心仍存美好的一种肯定。 5、理解难句含义 (1)三十六年前,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握了一次手。 二十六年前,另一个人连真名也不能说地去了;这一个人后来知道了,精神便有些失常,不久便也去了。 文章以极为平淡的语调这么开头了。相隔时间长,相识只是一次“握手”。后果却出人意料之外:“这一个人„精神失常?”。在强烈的对比反差中带有悬念性质地点出“寻找”的因由,同时又含蓄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品质,非同寻常的情谊,把巨大的感情运笔于平淡极至的叙述中,反衬突出了主题。 (2)他觉得这没什么:“不干好,人家不方便。” 平淡的话中表现时传祥踏实干好活方便别人的做人风范和高尚品质。 (3)时传祥说:“咱要人不等车、车不等人、加快周转、分秒必争。” 简短的一句话,勾画出时传祥勤奋劳动的国家主人翁态度和实干精神。 (4)他要敬十三年前这一天握过他的手的刘主席一杯:“就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个坏人~” 这句话既点明了时传祥对刘少奇景仰的原因、自己精神有些失常的“深厚情谊”,又表现了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平易近人的可亲可敬的形象。百姓口中平常一句话胜过铭碑勒石。 6、写作特点 平实而含蓄、融情于事。 “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文章通篇语言都十分平实、十分朴素,透过字行里间,作品所体现出的情感是热烈而且鲜明的,道理是丰富而且深刻的。原因在于,记者将自己激动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索都隐藏在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客观叙述之中。通篇报道十分注意“用事实说话”,几乎没有形容词,更没有记者的主观议论。 《飞向太空的航程》 1、文章主旨 2、结构分析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第二部分(第4,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在这一段回顾中,有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需要把握: 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一,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3、写作技巧 (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转折起伏,引人入胜。 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发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贯穿起来。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因为苏联的发射成功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文章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再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再设想载人航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实施,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确定航天计划;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又 回到了现在,2003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待的清清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的叙述出来,了解了我们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总之,主体部分运用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表现为两点:一是借用文学手段,如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采用描写方法, 如导语部分:“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在导语和结尾部分表现的最为突出。 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结尾部分:“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而在这形象的描写中又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情感,面对着这千年梦圆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感到自豪和心情澎湃呢,我们在读这些文字时,随着文字的跳动,我们的心情也在跳动,这就是文章抒情的效果。不单是导语和结尾这些描述性文字如此,在其他段落,照应能体会出这种情感的存在。如第4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自豪感,沧桑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回想那半个世纪中国航天人的曲折而不懈的努力。 二是语言富于韵味。如“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三、难点解析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 1、 (1) 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2) 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劳动有罪、正直有罪的年代。 (3) 干点什么不比这体面, (4) 这世界,变化真大~ (5) 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6) 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飞向太空的航程》 1、 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 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本文档为【高一语文必修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