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017-10-15 37页 doc 72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篇一: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就业环境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入市场机制,以自主择业为主,实行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化的就业体制在实行之初起到了刺激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作用,为人才的脱颖而出也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和平台,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它的残酷和弊端也表现出来了。在社会资源不平等的前提下,市场化使得弱势群体的就业难度增加,带来了就业的不平等。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遍地开花,就业压力进一步加重,就业难度也是前...
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篇一: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就业环境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入市场机制,以自主择业为主,实行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化的就业体制在实行之初起到了刺激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作用,为人才的脱颖而出也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和平台,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它的残酷和弊端也表现出来了。在社会资源不平等的前提下,市场化使得弱势群体的就业难度增加,带来了就业的不平等。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遍地开花,就业压力进一步加重,就业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2、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就业矛盾 长期的抑商传统思想不但造成了各产业间社会财富分配的失衡,使就业吸纳力强的商贸服务领域长期处于抑制状态,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仍然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48%,第三产业仅为30%。而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超过60%,农业就业人口降到20%以下。发达国家在第三产业中的就业比重已经高达60%—80%。所以,在一个抑商的社会是不能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和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另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则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 3、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就业矛盾 东部沿海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毕业生首选的理想就业地,而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地区人才奇缺,大城 市的一些边远郊区、县、乡镇一级的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也远未饱和。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人才“扎堆”现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虽然国家有很多的优惠措施鼓励学生支援西部,去艰苦地方,但这些政策很多难以兑现,成了空头支票,因此毕业生对西部、农村、落后地区望而却步。 4、供求关系变化产生的矛盾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预测,“十五”期间,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人数达2300万人,以经济增长7%计算,每年新增长的工作岗位只有800万个,每年供大于求1500万人,同时,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都加剧了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紧张态势,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 ,、用人制度的弊端 从就业环境来看,用人制度的弊端使就业渠道严重不畅。由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原则是户口属地原则,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明文规定只接受本地户口的毕业生,于是偏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籍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常常被排除在外,这实际上妨 碍了人才资源的流动,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6、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二、高校方面的原因 1、与扩招规模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高校扩招造成教学质量滑坡,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国由1300多所高校增加到1600多所,这种扩招的进程中凸现出师资力量短缺和人均师资占有率下降,特别是生源的水准降低,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信誉度的降低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2、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与高校学科建设不合理之间的矛盾 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四年,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这些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如此之快,而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机制,以及学科建设却明显滞后。另外,由于高校专业招生制度、专业设置滞后,而且专业教育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效果。 3、高校的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匮乏有很大关系。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有也仅限于请一些专家谈谈就业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由于缺少专业方面的训练和准备,专业素质和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地把握就业的时机、策略和技巧,职业能力较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偏差,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难以进行自我调试,导致择业失败。 4、专业重复设置的影响 设置同一个专业的高校过多,而就业市场在某个时期能提供的某个领域的就业机会又是一定的,这样就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浪费,而人才竞争加剧可能在浪费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打破社会心态的平衡,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专业的学科门类结构不够合理,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北京为例 ,北京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中,工科专业所占比重最大,工科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28%,布点数占总布点数的25%,在校生数占总 在校生数的37%。而且在工科专业内,传统工科专业比重还比较大。农学和医学专业数和布点数分别占总数的4%、2%和7%、3%。这一状况明显不能满足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专业重复设置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同一专业在各高校普遍设置,致使该专业教师、研究人员以及教学设施分散于各校,达不到规模效应,不利于在战略上集中优势师资力量办好专业。 二、在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毕业生择业观的问题 目前,尽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较几年以前有所转变,但依然存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市场意识淡薄,仍以“天之骄子”自居,在择业过程中无视市场经济的严酷性,以自我为中心,一厢情愿地进行自我设计。不想从基层做起,不想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不想到中小企业工作,这是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浮躁的具体表现。高校毕业生想找一份理想工作的愿望无可厚非,但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择业时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而是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大单位和热门行业,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 这种不顾客观的就业形势和自己的竞争实力,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无异于是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 2、毕业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问题 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读大学时非常努力,并且开始对市场的研究,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而我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有相当一部分反而不再认真学习了,往往在专业技能上败下阵来,丧失了就业的机会。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 3、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较差 职业认知是指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良好的职业认知有助于激发求职者的工作搜寻动机,提高工作搜寻的努力程度,从而使求职者取得良好的求职结果。但是,目前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己的目标、性格、情绪特征、意志水平、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 确认知,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对特定职业的职业能力特征、职业人格特征、技术技能、职业环境、职业报酬等方面的必要了解,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而且,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受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也存在三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当骨干”。可是市场的反映是,吸纳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的平台、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以及产生成就感等方面都大于外企;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高校毕业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高校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4、毕业生缺乏求职技巧 一些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四、用人单位的原因 1、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2、学历歧视使高学历者受害。一些用人单位本来可以招专科生的,偏要招本科生;本来招本科生的,偏要研究生,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许多困难。学历歧视使高学历者受害,企业不断攀比员工学历结构,让高校毕业生感觉越来越难找工作。 3、在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办法后,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不应忽视的是,部分招聘方的用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急功近利,一味要求学生有相关工作经验,他们认为对大学毕业生的培训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资本; (2)、对学校的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要某某大学的学生,片面追求高学历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而忽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这种择校招聘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3)、对毕业生的性别要求。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这种性别的要求却存在着。一些需求旺盛的职业领域少有女性能够进入,女性就业的渠道比男性狭隘得多。转载文,王爱芬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篇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引言: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07万、117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2006年各类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413万,是5年前的三倍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鉴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出现后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可能影响我国整个人力资本投资取向,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引发深层的社会危机。在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民盟中央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入研究与对策” 这一课题,并把它下达给由民盟福建省委会牵头,民盟湖北、天津、北京、上海省(市)委会共同完成。民盟五省市委会接到这一课题任务后,协商制定了课题调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相关的子课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各自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于2006年11月7—8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了五省市调研成果研讨会,会上交流了各省市的调研成果,研究讨论了总课题调研报告框架和内容以及提供给中共中央、国 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意见和建议内容。民盟福建省委会作为牵头单位根据“厦门会议”精神,撰写了总课题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民盟福建省委专家组会议和民盟湖北、天津、北京、上海省(市)委会课题组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和论证,最后形成了总课题调研报告正式稿,提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1、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据调查,“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每年至少有500万人从高校毕业。另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毕业。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64.7%,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上升到80%。2003年毕业生212万,时值“非典”期间,企业减缩就业指标,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统筹,多方协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最后的就业率本科为70%,高职专科为55%。2004年高校毕业生为280万,初次就业率为本科61.3%,高职院校不到40%。截止到2005年9月教育部公布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3%,高职专科学校就业率为61%。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2001—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及初次就业率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毕业生人数/万人 117 145 212 280 338 初次就业率/% 69.7 64.7 70 73 67.6 年底未就业人数/万人 29 42.4 56 从表1可以看出,这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有将近30%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大学毕业人数的增加,使得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北京某名牌高校即将毕业的一位研究生坦诚地告诉我们,相比而言,硕士的就业情况最理想,但他们班到目前为止签约率也才40%左右。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另据了解,2006年,江苏省一次特大型招聘会上8万高校毕业生竞争3万个工作岗位;安徽省的一次大型招聘会上提供的就业岗位12000个,参加招聘的高校毕业生数近4万人。 2、就业机会不平等。调查表明,父母职业为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其子女工作的落实率和升学率均高于平均水平;而父母职业为农民、个体工商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以及离退休、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的,其子女工作落实率和升学率均低于平均水平。这种差距同时表现在薪酬待遇上,父母的社会阶层越高,其子女就业后的平均起薪额也越高,父母为农民者,其子女就业后较前者平均月收入分别少300—400元不等。人 际关系网仍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个人社会关系和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四成学生求职首选“关系网”,其中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例高达51.29%,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而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只能依托学校的推荐。据民盟青海省委调查:近几年青海省的高考升学率从扩招前的不足50%,一跃升至80%以上,2003年更高达88%。从2000年到2005年的5年间,回到海东地区的农村籍高校毕业生有8863人,截止到2005年6月,尚有5900人待业,其中,乐都县、平安县的待业率分别高达82.8%和96.2%。该项调查显示,紧随高升学率之后的却是低就业率。 3、就业的供求不平衡。1994至今的10年间,我国创造就业岗位超过8000万个;1998年至2004年,189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据国家发改委资料,2006年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维持近年来的平均水平,今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个,而劳动力供给将达1400万人。上述数据的变化,意味着我国人才配置进入了供大于求的历史性转折。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这一变化趋势将有可能继续扩大。 4、就业去向的分布不合理。目前,基层和贫困地区存在大量就业岗位,而许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到基层和贫困地区工作,仍然滞留在大城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也出台了有关政策或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贫困地区去工作,但是,由于在监督和落实有关政策上力度不够,同时在经济待遇、社会保障、户口、档案等毕业生及家长都关注的政策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和落实。所以,高校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和贫困地区就业的人数并不是很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带来的社会问题 1、农村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就业市场的洗礼和选择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已经细化和分化,农村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农村教育问题的一大新难题。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将会对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给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根据人事部的调查数据预测, 2006年的413万高校毕业生中60%将失业,就是就有近250万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十一五期间也就将有10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失业。这一千多万高校毕业生一半以上是来自弱势群体。 (1)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导致农民家庭贫困,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按目前的教育成本核算,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本科毕业最少需4万元,几乎每个农村籍高校毕业生家庭都有沉重的贷款和债务负担,上大学被农民称为“倾家荡产”式教育,而就不了业将 导致家庭长期贫困,大大增加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难度。 (2)部分不能就业的农村籍和城市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已被社会边缘化,沦为新的贫困群体。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就业困境使农村籍和城市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成为新的边缘人群,尤其是待业多年的毕业生,10年内都将陷于“学债”的纠缠之中。许多农家子弟毕业后难以在城里找到工作,回到就业机会更少的原籍,多年待业荒废了所学知识,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只能打起短工,以搬砖头、端盘子等体力活谋生。有的多次到人才市场求职,屡次不中,花了不少冤枉钱。有的受了虚假招工的欺骗,长期在外地过着不得温饱、居无定所的艰难生活,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有村民说:“再也不能送孩子上大学了。”“举债三四万读大学,出来还四处晃荡,不如就做个小买卖,学点实用活。” (3)个别地方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致使农村完成义务教育难度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接受高等教育未必能在短期内改变农村籍学生的命运,家长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一些农村家长让上大学的孩子中途退学,子女的厌学情绪日增,生源不稳定,初中生流失多,有些乡镇的高中生出现了大面积辍学,高中教育萎缩。新的“读书无用论”在贫困家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重新抬头,农村完成义务教育难度加大,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弱势群体毕业生就业难影响社会各阶层的合理流动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机制的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凸现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市场体制的一个基本规律是,社会阶层通过教育体系有效地实现自身的阶层封闭与自我循环,因此导致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效应,高等教育显然是这一分层链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直接因素,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是这个链条的最终结果。 弱势群体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将成为对教育和社会影响深远的大问题,这对于农村教育和新农村建设将是致命的打击。 3、盲目的高学历运动造成社会财富和人才的极大浪费 当前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是很多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愈演愈烈的高学历运动,人才高消费趋向非常明显。在许多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普遍提高,文秘、推销等职位须在本科以上,计算机、法律、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起点为硕士,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这也成为当前社会财富和人才浪费最典型、最普遍的方式。高学历运动是社会财富和人才浪费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它刺激了高等教育的剧烈扩张,冲击了职业教育。人才浪费在现实中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有研究表明,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才浪费情况触目惊心。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仅2005年我国 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 4、就业难对在校大学生的间接影响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使得很多在校的高年级学生(有不少甚至大一就开始)找工作。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半工半读原本是好事,可许多在校生为了保住自己本就难得的工作机会而不惜牺牲读书时间,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最终影响到高校毕业生整体质量。 5、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高校负担 学校的任务是教育和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用的合格的人才,而不应当承担毕业生就业的负担。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该完全市场化,而眼下的毕业生就业率是一项行政性的任务指标甚至是评奖的依据,这样使用就业率只能导致更多的高校在就业数据上弄虚作假,使得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不能作为国家制定决策的可信依据。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就业环境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入市场机制,以 自主择业为主,实行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遍地开花,就业压力进一步加重,就业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市场化的就业体制在实行之初起到了刺激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 作用,为人才的脱颖而出也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和平台,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它的残酷和弊端也表现出来了。在社会资源不平等的前提下,市场化使得弱势群体的就业难度增加,带来了就业的不平等。 (2)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就业矛盾 长期的抑商传统思想不但造成了各产业间社会财富分配的失衡,使就业吸纳力强的商贸服务领域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而且造成了社会对商人的偏见,使商人不是更多地将增量财富投资于实业,而是不得不用于非正常消费和积累。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仍然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48%,第三产业仅为30%。而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超过60%,农业就业人口降到20%以下。发达国家在第三产业中的就业比重已经高达60%—80%。所以,在一个抑商的社会是不能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和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另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服务业则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特别是2001年之后,在低利率、低汇率政策扶持下,重型产业加速发展。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有近3/4来自重型产业。这种产业结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 —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 (3) 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就业矛盾 东部沿海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毕业生首选的理想就业地。根据我们的调查,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而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地区人才奇缺,大城市的一些边远郊区、县、乡镇一级的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也远未饱和。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人才“扎堆”现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虽然国家有很多的优惠措施鼓励学生支援西部,去艰苦地方,但这些政策很多难以兑现,成了空头支票,因此毕业生对西部、农村、落后地区望而却步。 (4) 所有制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就业缺口 从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一般规律看,非公有制企业是劳动力从业的主要载体。我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公有制经济依然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虽然宪法明确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仍然是处于公有制经济之下的较低等级经济主体,目前在我国,不仅涉及公民财产权利保护的《物权法》和破除经济和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等有利于公民创业和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正式规则迟迟不能出台,而且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方针政策、红头文件等仍对非公有制经济形成特别限制甚至歧视,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对劳动力特别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毕业生的吸纳 力。公有制情结使国家积累起来的大量的国民财富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既效率低下又缺乏吸纳劳动力能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而能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民营企业既没有国家的正规投入,也没有正规的融资渠道,薪酬待遇水平较低,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吸收大学毕业生。其发展过程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5) 供求关系变化产生的矛盾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预测,“十五”期间,我国新增长的劳动力数量将升至4650万,加上现有的下岗失业人员1750万,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人数达2300万人,以经济增长7%计算,每年新增长的工作岗位只有800万个,每年供大于求1500万人,同时,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都加剧了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紧张态势,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 (6) 用人制度的弊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从就业环境来看,用人制度的弊端使就业渠道严重不畅。由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原则是户口属地原则,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明文规定只接受本地户口的毕业生,于是偏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籍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常常被排除在外,这实际上妨碍了人才资源的流动,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2、高校方面的原因 (1) 与扩招规模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高校扩招造成教学质量滑坡,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国家的高校管理,原是将1300多所高校合并成700— 800所,使高校相对集中、规模扩大,但结果是高等学校数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到1600多所。扩招后各类学校纷纷升格,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院升大学,普通高校争着往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这种扩招的进程中凸现出师资力量短缺和人均师资占有率下降,特别是生源的水准降低,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信誉度的降低和就业压力的增大。 (2) 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与高校学科建设不合理之间的 矛盾 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四年,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而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这些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如此之快,而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机制,以及学科建设却明显滞后。 另外,由于高校专业招生制度、专业设置滞后,而且专业教育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效果。 (3) 高校的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很多学生到了毕业时才想到就业问题,才认识到就业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这与学校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匮乏有很大关系。很多学校没有就业指导课,有也仅限于请一些专家谈谈就业形势或者就业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很难达到指导的目的。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由于缺少专业方面的训练和准备,专业素质和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地把握就业的时机、策略和技巧,职业能力较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对就业形势估计不足,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偏差,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难以进行自我调试,形成自卑、自负、焦虑、急躁、依赖、逃避、脆弱、抑郁等心理问题,导致择业失败。 事实上,高校应该在专业教育之外,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系统地展开工作: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4)专业重复设置的影响 设置同一个专业的高校过多,而就业市场在某个时期能提供的某个领域的就业机会又是一定的,这样就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浪费,而人才竞争加剧可能在浪费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打破社会心态的平衡,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专业的学科门类结构不够合理, 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以北京为例 ,北京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中,工科专业所占比重最大,工科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28%,布点数占总布点数的25%,在校生数占总在校生数的37%。而且在工科专业内,传统工科专业比重还比较大。农学和医学专业数和布点数分别占总数的4%、2%和7%、3%。这一状况明显不能满足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专业重复设置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同一专业在各高校普遍设置,致使该专业教师、研究人员以及教学设施分散于各校,达不到规模效应,不利于在战略上集中优势师资力量办好专业。同时,也加大了高校发展的趋同化。高校为追求大而全, 过多设置相同专业,而专业的重复设置反过来又加强了高校的趋同化发展,使高校失去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3、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 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应转变 目前,尽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较几年以前有所转变,但依然存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市场意识淡薄,仍以“天之骄子”自居,在择业过程中无视市场经济的严酷性,以自我为中心,一厢情愿地进行自我设计。不想从基层做起,不想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不想到中小企业工作,这是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浮躁的具体表现。高校毕业生想找一份理想工作的愿望无可厚非,但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择业时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而是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 沿海地区、大单位和热门行业,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这种不顾客观的就业形势和自己的竞争实力,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无异于是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 (2) 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读大学时非常努力,并且开始对市场的研究,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而我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有相当一部分反而不再认真学习了,往往在专业技能上败下阵来,丧失了就业的机会。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 (3) 当代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较差 职业认知是指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良好的职业认知有助于激发求职者的工作搜寻动机,提高工作搜寻的努力程度,从而使求职者取得良好的求职结果。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己的目标、性格、情绪特征、意志水平、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知,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对特定职业的职业能力特征、职业人格特征、技术技能、职业环境、职业报酬等方面的必要了解,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当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也存在三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 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2/3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研究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当骨干”。我们的调查报告显示,将近30%的毕业生把外资企业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可是市场的反映是,吸纳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的平台、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以及产生成就感等方面都大于外企;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高校毕业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高校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4、用人单位的原因 在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办法后,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不应忽视的是,部分招聘方的用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急功近利,一味要求学生有相关工作经验,他们认为对大学毕业生的培训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资本,从我们的调查报告来看,64.1%的毕业生认为相关经验不足将成为找工作时最大的限制因素; ?对学校的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会优先选择那些 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有些单位更是在招聘简章上注明只要某某大学的学生,片面追求高学历和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而忽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这种择校招聘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对毕业生的性别要求。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招聘中,这种性别的要求却存在着。一些需求旺盛的职业领域少有女性能够进入,女性就业的渠道比男性狭隘得多。在传统观念中,一些职业似乎具有“天然”的性别归属,尤其是待遇较优、压力较大的职业更容易排斥女性。 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1、加强促进就业公平的立法工作,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同时,把维护就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保障体系。 (1)制定《公平就业法》,努力克服就业的“代际效应”,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公平。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现行法律对单位招聘人员作出明确具体的约束,一般单位都具有自主用人的权力,为用人腐败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制定《公平就业法》推进阳光招录制度,真正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加快用工改革,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增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信息的透明度、 招录过程和招录结果的公平性,让更多具有新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各个行业和部门中来,尤其是原先行业垄断程度较高和准入门槛较高的部门,更应该有更多的新型人才充实进来,推动这些行业部门快速发展。 (2)贯彻执行就业与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目前,许多用人单位都存在歧视女性职员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要么在求职条件上对女性职员进行限制,要么对女员工的数量和岗位进行种种限制。其次,员工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许多公司不是无故延长工时,增大工作量,就是动辄以莫须有的缘由解雇员工。为此,要建立健全劳动用人合同的相关法律,并切实履行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确实保障。 (3)提高用人单位的透明度 。用人单位要主动向高校学生介绍自己单位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情况,也可在高校相应专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制度。既增进了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也使用人单位有的放矢地寻求自己所需的人才。 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用人单位从自身实力、发展潜力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毕业生发挥最佳效能,而不应只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浪费。 2、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1)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特别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经济繁荣是实现就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的快速、 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扩展就业渠道,从而带动就业的增加,并统筹东西部、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借助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政策,全面发展地区经济,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就目前而言,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比重仅为 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超过60,。因此,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3)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民营企业面临进入传统垄断经济领域的巨大障碍。譬如,现在的金融、烟草、电信、电力、铁路、航空、石油等10多个传统垄断行业基本上将民营企业挡在门外。据估计,如果放开这些垄断行业,至少可以为社会提供200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仅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就可以逐步新增1000万个以上的知识型劳动岗位,容纳未来几十年的经济管理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增量,因此,首先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市场准入、政府、行业监管方面做到公开公平。对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多的大中型民营科技企业,在贷款、立项、税收等方面,比照国有大中型企业给予同等的扶持,着力改善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建立私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而是长期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东西部二元分化造成的结构困难,使高校毕业生走向西部、基层就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在西部、基层就业的回报与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入不成比例,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就业困境是市场渠道不通畅。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看,要使高校毕业生真正进入城镇、基层、农村、西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以及自主创业,必须打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障碍,将政策导向落实到制度保障,才能使各种倡议不流于口号。比如,从今年起,教育部将启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和“农村教师岗位国家支持计划”的试点;北京市10家政府部门联合做出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村村有高校毕业生目标的实施方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毕业生的工资由市、区(县)两级财政分担,第一年平均每人每月收入2000元,第二年2500元,第三年3000元,每年将选拔一定数量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工作,对他们可直接确定行政级别或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特别优秀的,可列入乡镇两套班子后备干部名单,重点培养。在这些措施中,国家和地方政府表现出更高的通过战略经营市场的意识,依据市场,做出顺应市场的政策导向,通过政府的支持性介入,设置就业岗位,依靠制度和机制保障,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3、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层次配置。一个高等教育成功的国家总是在其经济发展初期之时便构建完成了与他们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和相配套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职业教育至今还是“没头”的教育。现在各省建成的“技术学院”不但没有努力把职业教育办好相反的是他们在努力的“去职业化”。有的职业院校的领导的奋斗目标便是把他们的职业两字去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没有了继续深造的去处,我国的职业高等教育也应该有相当于普通高等教育硕士博士甚至是博士后等的学位序列,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职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的快速发展。 从国家的角度看,人才培养结构是国家对于各级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梯度关系。国家应调研国外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衔接方式,理清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梯级关系,扭转整个社会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不正常现象,不要使考研成为第二次高考,把广大年轻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本科毕业后尽快走上工作岗位。人才高消费情况严重,现在就连硕士生都走上了一般的应用性岗位,高校毕业生成了“普通劳动者”,这样的弊端是:升学导向,盲目考研;延缓就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高学历运动,导致人才浪费。因此,加强、提高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使职业高中、职业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能够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同时,设计多种出口和流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由流动。 (2)合理设置高校专业。专业培养的长周期性与市场变化即时性的矛盾意味着市场机制的失灵,必须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早期预测和宏观调控加以解决。政府主管部门要提前做好专业整体预测和设置规划,对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专业审批问题,建立起有效合理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规范的专业审批制度,加强专业设置审批管理,依据专业设置评估体系。政府也要鼓励学校在自身条件允许情况下发展有市场潜力的专业,加强对新专业的引导。 (3)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首先,各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应该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此作为学校创办和培养规模、学科专业设置的依据。其次,国家在制定有关的政策时,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由国家帮助适度创办新的满足当地急需的专业。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国家则应侧重在政策上给予其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要逐步把高校就业指导纳入日常教育内容之中,建立起完善合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健全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各省地市人事部门电脑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强化用人单位主动提供需求信息的意识,是就业指导成为科学化、系统化的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为此,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 社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一方面,高校通过建立与社会的密切广泛的联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为在校生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和场所,有助于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人才需求向高校提出培养要求,高校也可安排学生定期到对口用人单位实习,把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在单位实习统一到培养过程之中。同时,可建立高校学生生产实习实训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促进双向选择。 (4)提供就业信息,加大培训、指导力度。高校可以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以及职业规划等相关讲座,为高校毕业生输送相关的技巧与知识,同时也可以在相关的课程讲座中,为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方向与就业观念。 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机制。就业指导在国外的高校中又叫“升级指导”、“生涯指导”、“人生定向指导”,已有百余年历史 ,但在我国高校却是新事物。以前,由于高校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人们对就业指导的内涵和地位还缺乏真正的了解,因此也不太注意就业指导。这种“后遗症”到今天仍然十分严重。好在已有一些学校能够及时做出调整,以武汉某专科学校为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该校帮助学生全程设计就业活动,不断创新就业模式,拓展就业空间,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就业路。学校连续4年就业率高95%以上。2005年,学校为1205名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200 多个。这值得 其他学校借鉴学习。 (5)广开就业渠道。学校应该组织尽可能多的用人单位,特别是符合本校专业设置的用人单位到学校举行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学生与用人单位联系的渠道,及时把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反馈给毕业生。学校还可以建立健全相应的求职信息网络,及时把岗位需求信息和学生信息发布出去,供供需双方进行参考和选择。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型的社会招聘会,或者通过与用人地区搞联合招聘会,广开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4、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各级政府和宣传舆论部门要大力宣传和正确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使高校毕业生认识到职业是可以变换的,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 ?要树立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要坚持正确的竞争原则。家长不要一味包办代替托关系让孩子坐享其成。大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要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保持良好的竞争 心态,主动摆脱受到挫折后的颓丧情绪,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绝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毕业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要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自主创业是通过采取单干、合伙等方式创办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来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给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以外的“创新之路”。宣传媒体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典型经验,以典型示范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信心。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信念。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有能力和技术就会有工作。未来的工作模式是“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所以高校毕业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校时就为将来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意义。 ?要树立到基层、农村和艰苦地方去的就业观念。在大城市、行政机关提供的就业机会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农村和基层的广阔天地也为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高校毕业生和家长要认清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认清在扩招后的今天,如何将自己在社会中合理定位,杜绝过高期望值的想法,摒弃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能力。要认识到就业并不完全是个人的事,要把奉献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结合起来,要排除自私自利、目光狭隘的择业动机和倾向,树立目标远大、动机高尚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篇三: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自从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迅猛增长。高校毕业生从 1999 年的 90 万猛增到 2013 年的 699万,年均增长 17%。 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呈现下降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只有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才能逐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根据在我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促进科的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高校毕业生一直都是我国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精英化教育慢慢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教育部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大约115万人,到2013年就达到699万人,12年间增长了5倍。而 2001年与2002年的两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结果分别为70%和64%。2003年,是高等院校在扩招后大学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此年的就业率统计结果仅为50%。按照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持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划分标准,当就业率处于 70%~90%之间时,表示毕业生的供求基本达到平衡状态;而当就业率在50%~70%之间,则代表毕业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压力。明显可看出,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就越来越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从本世纪开始,近13年来,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有增无减,可想而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增无减。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用人单位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造成就业的摩擦性矛盾。我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毕业生都愿意去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却缺乏人才,这就容易造成毕业生就业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难状况。且我国还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对职业技能性人员需求量很大,对研发、管理类人才需求相对少了很多。高校培养的是更注重理论基础的素质性人才,这和社会的主流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 (二)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偏差。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社会整体学历水平的提高,用人单位也更加注重学历,往往追求过头,形成一种一味追求高学历、名牌重点学校的倾向,盲目攀比,盲目的提高了用人标准。另外,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更愿意要有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的职业人员,或者非常强调实习经历。对于刚从大学出来的毕业生,无疑增加了一道很高的门槛。 (三)毕业生自身存在不足。一是很多毕业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就 业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盲目的追求所谓的好工作,诸如铁饭碗类,国企,政府事业单位,垄断性行业等等。导致在就业时一窝蜂的争抢这些“公认”的好职业,而丧失了原本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机会。二是毕业生就业素质不够高。比如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工作态度、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而毕业生在学校时主要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个人基本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很多毕业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和更多人沟通,学校的环境也造成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差。 (四)高等院校未能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很好的渠道。一方面,高校不重视学生实习,课程上的毕业实习也是走走形式,没有实质内容。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容易忽略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的考虑,所以校企之间的合作只停留在短期上,容易成为面子工程。例如:校企之间合作只通过开展座谈会、 签约仪式、挂牌仪式、 基地考察等短期交流方式进行,没有建立大学生见习、 实习基地等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 方面做得不够。就业指导中心主要集中在推行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就业政策,忙于执行相关的就业指导要求,对就业信息收集、发布、上报等日常事务管理工作。高校忽视了对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缺乏个性化,全程化的课程指导和专 业的指导老师。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平衡发展。国家要不断加强结构调整步伐,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规划并深入落实,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避免人才的过度集中。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二)引导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国家对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出台规定和指导性意见,要求对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不能有不平等的条件限制,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企业加强人才的培训教育,为发展储备合适的人员。同时可对企业进行补贴,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较多的给予奖励,并下拨部分培训费用。 (三)毕业生自身要提高认识,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融合了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因素,在就业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要坚持正确的就业观念,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出发,不要盲目的追求所谓的铁饭碗、高薪等。 就业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要在事业的追求中获得能力提升和展示时的满足感成就感。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最快的、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其次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培养和提高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耐挫能力、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等等这些方面,为就业增添砝码。 (四)高校要为毕业生就业多开渠道。一是加强就业指导建设。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把就业指导 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虑。要建立职业化、专业化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队伍,要积极开展职业、就业指导课程。职业、 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目标、 就业观念,且能指导大学生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高就业意识、就业技能和就业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完善这些课程设置,就要学习国外高校加强对职业生涯课和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倒闭机制,加强职业、就业指导资队伍的建设,以多种途径和多形式的对职业与就业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师资队伍。只有提高职业与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才能更好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其就业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才市场调研,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方案。 二是进一步加强实习、 实践基地建立。实习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一种体验,只有亲身经历后方能进一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且高校毕业生实习是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最佳途径。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强办学活力,有利于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使高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校企之间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就是让企业成为高校的学生实习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建立稳定的人才合作关系。在建立人才培养关系后,可让用人单位优先安排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优先录用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学校在保证毕业生的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向合作单位推荐毕业生,优先向合作单位转让技术支持或提供才人培训等。。在加强校企合作基础上,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 篇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最后,从大学生、高校、企业、政府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致使高校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大,而大学生就业率却与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递增呈现相反趋势,“就业难”问题目渐被人们所关注,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冲击及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致使企业需求下滑,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据有关数据统计[1],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10万人,就业现状严峻;而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2011年即将毕业的学生人数则继续上涨到660万,虽然经济形势有所复苏,但是就业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截止2011年4月,仅北京地区仍有20余万毕业生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尽管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大学毕业生就业仍是前途渺茫。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主观原因 1、 职业目标不明确,对社会、对企业不了解,盲目跟风考证 很多大学生这样总结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茫然地上课下课,寒假 暑假,一学期接着一学期,周而复始,很快大学生活结束了。临近毕业,在大四最后一学期,学校才安排实习,实习单位还得自己去找。而班里大部分同学工作都没着落,马上就要走向社会,大家既茫然又害怕,专业没学好,又没有社会经验,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参加人才招聘会就像去“赶集”,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 由于对社会、对企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不少学生在校期间盲目跟风考证。报考计算机等级证书、秘书证、导游证、公共关系证??等各色证书,以为有了证就代表能力增强。“即使目前用不上,但有总比没有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再者,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一味要求单位地域好、办公条件好、工作压力轻、待遇高等,太过要求完美,到头来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2、大学生本身素质欠缺,就业观念与期望过高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基础有高有低,再加上我国向来只强调应试教育而过多的忽略素质教育,许多高校仍存在只注重书本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社会实践和生 活阅历培养的问题,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只是虚有其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知识面狭窄,心理承受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没有就业机会,而是难在没有理想的就业机会。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种择业取向导致了国企、事业单位、机关应聘者云集,而条件艰苦、农村基层、西部却招不到急需的大学生。此外,不 少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最基层的工作被同学、朋友、亲戚看不起。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团队协作精神差,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 客观原因 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高校应时刻保证就业渠道顺畅,这不仅仅要求高校时刻组织大学生按时参加招聘会,而且应做到因专业而异。高校应对招聘会的时间、地点进行综合考虑,不应只做表面工作。很多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都有一个感受:就是被人挤进去然后再被人挤出来。招聘现场人山人海,半天的时间,根本没有机会与招聘单位接触。试想想,这样的招聘会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又有多少人成为幸运的宠儿? 2、企业自身有待公平 企业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列出至少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样的企业走进大学招聘本身就可笑,试想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有贵公司要求的两年工作经验啊?经验(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现在也成了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道现实门 槛。 还有就生源地域歧视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公司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的,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造成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些企业根本不考虑异地大学生。 3、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及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90年代我国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大规模扩招,直接影响是引发毕业生快速增长,新生就业人员增长过快已远远超过了新增岗位的速度,大学生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同时,我国高校教育特色不突出,教育管理体制与社会要求脱节[2],教育结构不完善,教学方式落后,教育模式陈旧,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面较窄,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4、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促使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加剧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使得我国出口业受到重创,就业岗位需求大幅萎缩,很多企业、公司大幅裁员,招聘需求大幅锐减,致使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甚至许多在岗人员也面临着下岗的威胁。从2008 年9月至今,诸多企业纷纷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这对原本十分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5、国家未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措施及调控政策 这势必造成许多用人单位时常钻法律漏洞,设置各种条件,甚至制定一些歧视大学生的不成文规定,阻碍大学生就业。企业对应聘人员工作经验的要求,使得很多应届毕业生失去了工作机会;企业对毕业生性别的选择,使得许多女大学生“望而却步”;企业对学生户籍、档案的要求,使得一些外市大学生就业有了障碍:等等,以上方面都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更趋向严峻化。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改变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 大学毕业生要深刻地认识到,基层、农村、边远地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到那些地方去就业,虽然将会面临很多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机会。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济济,竞争十分激烈,择业的难度加大,与其“蜗居”在那里,不如找一块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毕业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待就业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好高骛远。面对激 烈的就业竞争形势,大学生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掌握过硬的本领,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从实际出发,抛开“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远大的目标;从现实出发,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树立健康的求职心态,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策略。此外,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来谋取职业道路,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又缓解了社会压力。可喜的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发生了一些改变。他们不再盲目把高待遇作为择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项面向上海市20所高校1300多名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八成大学生首次求职时愿降低薪酬标准[3]。不过要想实现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到西部去工作的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种转变需要一定的制度保证。 2、 国家应在制度上采取保障措施 国家的制度安排包括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以及给毕业生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等。在制度上可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对于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可以把他们的户口留在某一个城市,将来他们的子女参加高考时可从该城市报考。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对子女上大学难的后顾之忧。其他还可从多个方面着手来保证毕业生能够主动去基层工作。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些做法应该 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工作人数的不断增加,除了可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提高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居民素质做出贡献。 3、 高校在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方面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各高校应按“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的要求统筹规划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指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发展观。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国家和学校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求职观;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熟悉、掌握一定的择业流程、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4、 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 在学科方面调整中,把加强基础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基本任务, 把培养应用理科、应用文科等理论扎实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改革的重点。 在调整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要把当前的需要与长远的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盲目的根据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发展什么专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科学分析后,既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实用性的专业,又必须遵循科学结构发展的规律同时要满足科学人才培养的目的性来设置专业。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为满足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第二专业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学生积极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将其培养成宽知识面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5、创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与社会氛围 社会舆论界应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现今社会舆论界关于大学生负面报道的文章越来越多,诸如大学生诚信缺失,与用人单位毁约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还有许多关于女大学生的不良道德行 为的负面报道等等随处可见。因此,发出舆论的媒体应该发挥其主导客观的舆论的良性作用,本着以爱护及教育为出发点的原则来看待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个部门要通力配合。无论是政府部门、舆论部门还是社会其他部门都应该全力配合,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政府首先要将大学生就业当作政府部门内部的工作来看待,而不应该把他们当作一个问题。大学生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合理的配置好整个社会的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同时,政府应利用经济复苏,鼓励企业适当扩大规模,吸纳大学生就业。因此,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给予合理的关注。 6、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在这我们可以借鉴英国对解决大 学生就业的一些对策。第一,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也联网,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实现信息的广泛传递,降低求职,招聘成本,实现公开,公平竞争,实现大学毕业生和工作岗位的相匹配。第二,建立职业指导机构,帮助学生开发职业管理技巧,提供建议,甚至在学生毕业两年之后还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 四、结束语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新问题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积极采取对策。相信在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等多方努力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将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J](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2]张杰庭(《教育与产业相脱节是大学生就业难主因》(新浪教育, 2010.03.05 [3]李升兴(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9(9).
/
本文档为【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