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术过程

2017-09-30 16页 doc 35KB 1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术过程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术过程 第三章 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术过程 第二节 题 材 如何从生活中选择题材,如何获得一个较好的题材,这对一个舞蹈编导来说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虽有极其广泛的舞蹈题材,但是艺术地反映生活,则需要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和加工。 一、题材的基本概念 舞蹈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所反映和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舞蹈作者在广阔的社会生中,根据自己的审美。睛趣、审美理想,选择可以用舞蹈艺术形式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并经过提炼、概括和加工,才能形成舞蹈作品的题材。舞蹈题材不是社会生活纯客观的反映...
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术过程
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术过程 第三章 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术过程 第二节 题 材 如何从生活中选择题材,如何获得一个较好的题材,这对一个舞蹈编导来说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虽有极其广泛的舞蹈题材,但是艺术地反映生活,则需要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集中、提炼和加工。 一、题材的基本概念 舞蹈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所反映和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舞蹈作者在广阔的社会生中,根据自己的审美。睛趣、审美理想,选择可以用舞蹈艺术形式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并经过提炼、概括和加工,才能形成舞蹈作品的题材。舞蹈题材不是社会生活纯客观的反映,而是经过舞蹈作者熔炼的、体现着舞蹈作者主体情思和审美观念的生活材料。舞蹈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题材指作品所反映和描写的生活范围或生活类型,如现代题材、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爱情题材、儿童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指作品中所反映和描写的具体的生活现象。舞蹈作品题材的选择和形成,取决于舞蹈作者的生活实践,同时也受其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观的影响。 例如,1998年北京举办的《小荷风采一一全国优秀儿童舞蹈展演》中,深圳市机关第五幼儿园表演的《娃娃的娃娃》,编导独具匠心,从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到人物形象和动作的设计,处处紧扣“童心、童趣”这一基本要素。幕起,在舞台上设置了一个玩具室,柜上、凳子上均摆放着各种玩具;表演的人物,主要由一个顽皮、淘气的男孩和会叫、会生气、有感情的一些“玩具娃娃”(由演员扮演)组成;在舞蹈动作上,采用机械式的、木偶化的卡通动作与步伐;舞蹈情节上,让顽皮的男孩子淘气,恶作剧地将“玩具娃娃”损坏„„于是,“玩具娃娃”生气了、抗议了,并把淘气男孩的裤子拉了下来„„当淘气的男孩知错并表示歉意后,“玩具娃娃”原谅了他,并调皮地亲吻了淘气男孩的脸蛋。小演员的出色表演使舞蹈从头至尾牵动着你的情、扯着你的心,仿佛在同他们一起欢乐,一起嬉戏。这个作品的成功,生动地说明了要选择一个较好的舞蹈题材,首先要从生活中来。在反映生活的角度时手法要薪、要奇、要巧,还要有“金点子”。 二、选择题材、发现题材的方法 生活是创作的基础,题材是作品的前提。那么,编导怎样才能从丰富多彩的幼儿生活中发现题材、选择题材呢, 1(准确 当五彩缤纷的幼儿生活和许多未曾接触过的场面向你接踵而来时,你是否能准确地判断并进行抽象思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准确,也是衡量一个编导能力的“尺度”。因为准确,才能见真,形象准才能动作准和表现准。有时,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幼儿生活虽然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娃娃的娃娃》之所以精彩绝妙,除了作品所赋予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教育意义外,编导在题材的选择上,有真实动人的情节和畅怀大笑的细节。这是作者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反复体会后才能获得的,并且在捕捉生活形象中找到了与题材所要表现的寓意相吻合的创意。 2(灵敏 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要敏感、迅速,对周围发生的人和事及其发展,要有十分敏感的情感本能,要有意识地去把握整体形态的趋向。幼儿舞蹈《盲童与海鸥》启迪孩子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生活中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数高楼》则通过孩子们的眼睛、神态来反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化、城市变化,这两个舞蹈充分体现了编导创新意识与贴近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 3(热情 面对生活,必须要注意自己的情感和发挥情趣的作悄。从幼儿生活的实际出发,我们选择题材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舞蹈题材反映生活事件和幼儿形象。所以,我们在观察生活、捕捉形象时要把幼儿所处的时代及其性格和情感作为出发点,唤起幼儿在观赏时与舞蹈中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中获得教益。 三、幼儿舞蹈题材的种类 多彩的现实生活及飞速发展的时代决定了幼儿舞蹈艺术的走向和审美需求,而编导的生活道路和创编个性又形成了创作题材的多样化。一般地说,幼儿舞蹈题材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生活题材,如小动物、小植物、太阳公公、月亮婆婆、春风姑娘、雨露阿姨、太空娃娃等等。 (2)现实题材,如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守纪律、集体主义、行为规范、道德教育等等。 (3)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题材,如童话、神话、传说、寓言等等。 (4)自然景物方面的题材,如花、鸟、鱼、虫等等,把自然景物人物化、性格化。 总之,题材的重要性对于幼儿舞蹈编导而言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他的源、他的梦、他的爱均系于此。 第三节 结 构 一、结构的基本概念 舞蹈题材一经确定,结构便是创作的基础。谋篇布局、意境情调、音乐特色、时间长度、舞段安排、语言风格,甚至舞蹈形象的雏形、道具服饰的特色等等有关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问题,均在结构这一步骤的构思之中。可是,我们有时听到好多人往往把构思与结构两个概念混清在一起,误认为构思就是结构,结构就是构思。其实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构思”是从对生活的观察和形象思维,通过感受„想象一升华一灵感一主题一形式一内容这样一个过程来形成对一个事物的整体认识。构思分别有叙事性构思、情绪性构思、意境性构思和音乐性构思。而“结构”是指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构造方法,它与体现舞蹈编导的创作构思、 要靠作品的结构了。 “结构”是将众多的生活现象加以浓缩,再现为艺术形象的手段,它是作品形象表现的一个基本构造方法,也是生活体验或观察感知转化为艺术作品的重要关键。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好的、恰当的舞蹈结构,舞蹈就无法创作、无法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说,“结构”是舞蹈编导者“头脑中的创造”。其主要表现为编导在思考“表现什么”的同时又在思考着“怎样表现”。这种创作心理过程, 一方面要确定舞蹈的时间长度、舞段安排、表现风格、语言基调;另一方面要将对客观观察对象的直接观察转化为编导的主观发现与选择,并通过认识、联想、想象和情感活动,在形象思维中将多种心理活动协调、配合起来,对客观对象进行深化,从而确定其表现范围与表现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有些幼儿舞蹈编导在“选材”到“编舞”的艺术创作中,只关心、注重怎样编舞,把动作视为最重要的,而不太重视舞蹈结构体现。认为舞蹈就是把舞编好就行了,编舞才是舞蹈编导的本行,所以在创作作品 时往往结构未定就匆匆着手编舞,影响了内容与形式的吻合,阻碍了主题的挖掘与人物形象的情感发展,到头来不是七拼八凑就是漏洞百出,全然没有整体统一的格调和多样性色彩。 要使幼儿舞蹈编导充分认识和强化舞蹈结构意识,认识“结构”是“头脑中的创造”,是多种心理活动协调、配合的艺术过程,一个较为完善的舞蹈结构,其编导既能在明确舞蹈主题时抓住最能激发情感的东西,产生巨大的创作欲望,又能经过对素材的分析整合,充分展开想象,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舞蹈形象。 那么,舞蹈的总体结构形式究竟有没有,一般地说,舞蹈的结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纵向结构法,即以情节线为主的结构法。如《聪明的小山娃》、《小红帽》、《半夜鸡叫》等等,这种结构方法侧重于按生活的逻辑次序推移发展或按照情节的发展,以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进行,多半用于情节性舞蹈。另一类是横向结构法,是依据事件的内在逻辑或任务的内心活动进行多方面挖掘,以情感线为主。如《你、我、他》、《娃娃的娃娃》、<乐乐的小白牙》、《我的小鸡》等等。这种结构方法遵循的是情感发展的逻辑与层次,它可以打破时空的概念,或块状,或以点带面,突出、强化某种情感的表现,加大舞蹈情感载体的容量,多半用于情绪性舞蹈。当然,“纵向”与“横向”并无高低优劣之分,重要的是看它是否能找到恰如其分的契合题材的特性和表现范围。从创作的一般规律来看,构成舞蹈作品的,不仅仅只是语言、构图,还必须有完整的结构。结构表现的是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将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的一种手段。具体地说,感知表现对象的知觉类型规范着审美判断;判断规范着结构样式的选择;结构样式规范着动作语言与舞蹈形象的基调;最后舞蹈形象的基调规范着观赏者的审美感受。 二、常见的结构形式及其内涵 1(结构形式 (1)情节舞结构。情节舞结构带有叙事性,通过特定的事件塑造出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这种结构一般是围绕所表现的某一中心事件展开,要求线索清楚,脉络分明,人物情感的发展自然流畅。以<半夜鸡叫》为例,有引子,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尾几个阶段。 (2)情绪舞结构。凡是集中、概括地表现单一情绪的舞蹈,无论是热烈欢快的还是抒情悠然的,都属于这一类,如《邻居》、《娃娃的娃娃》、《我的小鸡》等。这种结构一般没有故事,没有矛盾冲突,只有极简单的情节或根本没有情节,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性格都是概括的,但他以优美的形象、动态和富有变化的画面创造出意境、情绪和气氛。情绪舞主要是以动作、节奏、速度和画面的对比变化来表现舞蹈所要表达的情绪的。在幼儿、少儿舞蹈中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结构形式。 ?三段体-A、B、A,即快、慢、快,或者B、A、B,即慢、快、慢。第一 段(A)表示主题的陈述,第二段(B)是主题的展开(与A形成对比),第三段(A)是第一段的再现和变化。 ?二段体-A、B,即快、慢,或者B、A,即慢、快。第一段(A)陈述主题,第二段(B)是笫一段的发展。两段形成内容、风格上统一的整体。如《泥娃娃》A段,上下捏、搓,节奏鲜明,情绪欢快。B段,“胶泥”变成太空娃姓,舞起太空步,慢慢地飞向宇宙。 ?一段体——不是运用对比的手法,而是用重复、展开的手法来刻画舞蹈形象。如舞蹈《你、我、他》中的开头、展开、高潮、结尾几乎不露痕迹地全部衔接在一起。 2(结构处理 (1)结构中的再现。 ?前后遥相呼应,这种呼应起到巩固形象、加深主题印象的作用。 ?继续把主题往深度、广度展开,起到推向高潮的作用、的作用和终结的作用。 (2)结构中的展开。 在一个作品中仅有开头是不够的,展开能使作品丰富多彩。常言道,一个作品的开始要像“凤头”,中间要像“猪肚”,结束要像“豹尾”。所以,展开一定要丰富充实, 不能空洞。 (3)结构中的并列。 并列结构是较简单的结构,一般用于情绪舞较多。并列结构是两个相对完整、独立、互相配合的段落,后面的呈示是前面的逻辑的发展,后段一定要和前段紧密联系。 (4)结构中的环节。 开头要有个性,有吸引力,让观众一下就进入到你的作品中去。手法,有的是用动作的材料吸引观众,有的是用高超的技巧吸引观众,有的是用一种意境吸引观众。 (5)结构中的结尾。 结尾要干净利落,不要啰嗦。既要防止拖沓,又要草率。结尾或像撞钟,余音袅袅,或像豹尾,浑然有力。 三、设计结构的基本原则 (1)不要走老的程式,也不要仅仅从形式上理解结构,而是要考虑到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主题去寻找结构的科学性。 (2)既要符合内容的需要,又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们欣赏的心理,一般都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几个阶段。 (3)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严谨、紧凑。结构的连接虽不同于动作的连接,但一定要有意象的连接。 ?完整,首尾联合,布局匀称。 ?统一,形式与内容和谐。 ?连接部分要自然,要顺理成章。动作与动作、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的连接要行运自如,在结构的连接上首先要做好音乐的连接。 总之,结构的本意在于运用结构的表现手段、方法,把作品的思想、情节、人物作一番巧妙的安排,通过舞蹈艺术形象的构思和舞蹈表现形式的创造,构成 一个完整的舞蹈艺术作品的台本,表达舞蹈编导所需要表现的意图,这是舞蹈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编导在舞蹈创作中可列出舞蹈结构表(见下表),以 第四节 编 舞 完成舞蹈缩构之后,在舞蹈编导头脑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寻求和塑造所要创造的舞蹈形象,包括在舞蹈中所需要的各种人物、动物和自然景物。因为从舞蹈创作萌芽之初到题材选择、构思结构,舞蹈编导的注意力都放在舞蹈的总体设想上,对舞蹈中具体形象的思考只能说是大体概貌。然而,要进入编舞的实质性操作阶段,对怎样塑造人物(动物、植物和自然景物)形象,就必须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编导这时的舞蹈思维、舞蹈的形象思维 就会越来越强烈地占据整个心灵。 编舞,是整个舞蹈创作的中心环节,是最艰苦、最困惑、最痛苦,但也是最有趣、最兴奋、最激动的一项工作。体力劳动伴随着强烈的精神思维活动始终贯穿于排练之中。我们常常会对学生说“构思、结构是舞蹈的设计阶段,写音乐或编辑、剪接音乐是舞蹈的准备阶段,编舞则是舞蹈的施工阶段”。虽然这三个阶段各有趣味,不尽相同,但关键还是要落实在如何编织一个生动、有趣,富于童心、童真的、新的舞蹈形象。这时候,编导为努力创造这个崭新的形象不遗余力,在教室面对镜子反复推敲,苦思冥想,有时顺畅如流、舞思泉涌,有时却感到穷途末路,陷入绝望中不能自拔,简直痛苦不堪。从中可感知劳动的艰辛,也可感知成功的乐趣。 一、从生活中找形象 从生活中找形象,首先需要我们幼儿舞蹈编导学会用舞蹈的方法去模仿生活。而舞蹈方法,也就是人的形体动作。舞蹈模仿生活,在幼儿舞蹈活动中是最常见的。如头上戴着一个大公鸡的头饰、老山羊的头饰、老虎的头饰等等,有的穿上连衣裤袜,头上戴着两只白兔的耳朵;有的演大灰狼的小朋友干脆做一条大大的狼尾巴放在屁股后面摆来摆去;还有两只小手一合一开,表示小树发芽,左右摇曳,一起一伏,表现了在阳光沐浴下快快成长。编导需要从丰富多彩又富有童心色彩的生活里寻找和捕捉最有特征的典型动作,用表演者的肢体将其模拟出来,并通过对这些动作的姿态、步伐线条进行夸张、反复、变化,创作新的舞蹈形象。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张莉莉老师创作的儿童舞蹈《快乐的小鸭子》,在运用舞蹈本体语言和塑造“小鸭子”的形象时,并不足简单地模仿小鸭子的动作,而是通过长时间对许多小鸭子的自然形态的观察,又与当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法相融合,进而提炼出小鸭子的基本动作。其一,是用一只手在胸前随着节奏向前伸缩,另一只手在后腰向下方伸缩。其二,是双手曲肘在上身两侧上下扇动。就是这两个基本动作非常巧妙地塑造了。小鸭学步, “小鸭对话”、“小鸭戏水”等舞蹈中的鸭子形象。这两个基本动作虽然很难说是生活中鸭子的某个具体动作,但是它和儿童活泼、好动与天天向上的气质结合起来,就使人们产生“鸭头鸭尾的欢快摆动”、“小翅膀不断拍打,振翅欲飞”的感觉,因而人与鸭能融为 一体,在小鸭子的形象中,包含着儿童的灵性。所以,每次演出都能在小观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幼儿舞蹈编导来说,体验幼儿生活,观察幼儿生活,了解幼儿生活乃至洞察周围的一切事物,是创作表现现实题材的幼儿舞蹈的重要依据。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只要仔细观察,抓住不说话的东西的特点特质,就可以借它们说话„„我们对一草一木、一泉一石都须下功夫观察。抓住它的特点 有心人、特质,我们就可以将普通的语言,写出诗来。”看来,做一个生活中的热心人,随时、随地、随人、随事注意观察幼儿生活,以及仔细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在各种事物面前表现出来的真情实感,并把幼儿中所发生的各种活泼、有趣的小故事收集起来,加上所需的舞蹈素材,对其或用、或变、或引发出新的舞蹈动作,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普通的生活,经过提炼、加工编织出能够“说话”的舞蹈形象。 所以,舞蹈素材和生活的积累是舞蹈编导不可缺少的法宝。多看、多思、多学、多想才能使舞蹈素材和生活“装满”编导的头脑,在“撞击”中“感悟”,在“选择”中“储存”。舞蹈编导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对幼儿生活漫不经心,而要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孩子们的外部形态特征,其动作形态。今天的幼儿不同于过去的幼儿,他们的精神面貌、个性爱好更为强烈、典型。这就要求我们在创编 避免千人一面的模式化幼儿舞蹈时,必须紧紧地抓住当代幼儿的性格特征,尽量 舞蹈。 曾有一位少儿舞蹈的编导产生了要创作一个反映少儿爱科学的舞蹈的想法,于是去了少儿科技馆,阅读儿童科技画报等刊物。在一次儿童画展中,一幅题为《大秋千》的儿童画使她受到了启发——那画上是弯弯的月牙儿。在月牙儿上挂着一个秋千,一个可爱的小朋友正在愉快地荡秋千。这位编导经过思考,认识到这幅画符合当代儿童面向未来、渴望对神秘的宇宙进行探索的心理。于是找到了形象,创作了一个《小小宇宙飞行员》的舞蹈节目。 二、从生活中提炼和组织动作 幼儿舞蹈是一种个性鲜明、动作质朴的艺术创造,既是幼儿天真活泼的童心袒露,又是通过风趣而独特的动作变化来表现五彩缤纷的童心世界。我们不能把幼儿舞蹈简单地看作是拍拍手、耸耸肩,摇摇头、扭扭胯、大狗叫、小猫叫、鱼儿游、小鸟飞等动作的组合,而应在努力塑造幼儿形象的同时,从舞蹈的立意、表现形式等角度来挖掘幼儿的心灵世界。幼儿舞蹈动作本身就是源于幼儿自身生活,是一门生活与感受、体验与创造的艺术。因此, 对幼儿舞蹈来说,既要提倡生活动作多一些,更需要动作鲜明和新颖。尤其从生活中提炼和组织动作,一定要避免成人化的倾向,不能因为动作“太简单”而超越年龄极限。幼儿舞蹈动作就是要适合幼儿的表现力,符合其年龄、心理和生理特征,要易学、易记、易于接受,简而不浅、单而不薄,有丰富的动作形象。我们说从模仿到提炼的过程,是把生活的原型动作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地加以美化,从而升华到舞蹈语言并出现在作品之中的过程。它既要顺应人体的自然规律,使外形动作符合幼儿心态,又要达到舞蹈作品的高度统一。 比如“蝴蝶飞”这个动作,一般的做法均是两手旁起旁落,高低飞舞。如果我们把这个动作突然从两边收回到胸前,再缓缓地将两只手作适当的幅度向两旁起伏打开,然后再向上旁落,这样不但使动作提炼起来了,而且将方位、节奏、动律融汇在一起,动作的变化产生了美感,使。蝴蝶飞”这个形象昱得更可爱、 更准确、更自然,也更自由。 又如我们从生活中根据动植物的特征以及自然界中景物的形态提炼的动作比比皆是。从蝙蝠的飞翔中提炼出了。旋子”;从猛虎的跳跃中提炼出了“虎跳”、“扑虎”‘“倒插虎”;把人们想象中的龙的动作形象化,提炼为“乌龙绞柱”;从鹰的迅速有力的飞翔动作中提炼出“老鹰展翅”。从燕子翩跹中提炼了“双飞燕”;从自然景物的变化中提炼出“顺风旗”等等。“金鸡独立”是从鸡的姿态取其静态的美;“鹞子翻身”是从鹞鹰的翱翔中吸取其动作的美。从生活中“提炼”和“组织”动作进行舞蹈创作,两彬或然分开的。“提炼”与“组织”往往互相揉合、交曩孬羹蒿薹造舞蹈形象。就舞蹈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形式,而不是编导理性地在白己的作品中表达的一个倾向。 三、舞蹈时序处理 从生活到舞蹈体现,编舞要注意开好头、推高潮、结好尾。万事开头难,编舞也一样。所谓开头难,一是因为舞蹈从一开始就要调动起观众的兴趣,从视听的感觉和艺术处理的趣味性吸引他们对舞蹈的欣赏。二是舞蹈的开始,往往是舞蹈展开的关键,起着“定调”的作用,同时又起着舞蹈情绪、情节发展的“启动机”的作用。舞蹈要有起承转合,章法有序,需要有好的开头、好的高潮、好的结尾,即“凤头”(好看)、“猪肚”(丰富)、“豹尾”(精彩)。编导不仅要意识到舞蹈开始的处理,还要预见到舞蹈的高潮和结尾的处理。 开头的方法,一般有描写(表现)环坑、渲染气氛、点明题意、抓住要领、揭示人物、提示情节、介绍人物等等。 结尾的处理常见的有:按舞蹈(情节)发展顺理成章的自然性结尾,首尾呼应的再现性结尾,以及启发性(言尽而意无穷的回味)和总结性(使前面各种形象集中再现)结尾等等方法。也有不同终结的结尾方法(如闭幕、切光),以示事物还在继续发展之中。一个好的结尾,当然要引人人胜,余音绕梁。它不但要使观众的审美情趣达到高潮,更要在此时强化和点明主题,或预示未来。好的舞蹈结尾,往往能达到画龙点睛和趣味无尽的美学目的。反之,则易出现有眼无珠、虎头蛇尾之憾。 但真正要结好尾,舞蹈编导的功夫还须下在作品的高潮部分。因为作品的高潮部分,往往和作品的结尾紧紧相连。作品高潮到来,就意味着作品即将结尾。所以,作品高潮部分的创作是关键之关键。一个没有强烈震撼心灵高潮的作品,是比较难有好的结尾的。因此,有经验的编导总是把最好的舞蹈创意放在作品的高潮部分。 四、编舞常用手法 从生活到舞蹈动作必须运用对比、重复、夸张、美化四种手法。 对比、重复、夸张、美化等手法,在幼儿园舞蹈创编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四种手法,是编舞者应该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和艺木法则,也是一切艺术创造的规律和法则。我们有些编导往往不太注意运用这些方法,所以导致了一些舞蹈作品缺乏变化、发展,使作品苍白无力。 1(对比 对比是编舞的有力武器。舞蹈中的一切发展变化,无不是由高低、大小、长短、快慢、强弱、明暗、刚柔、聚散、松紧、顿流、进退、上下、左右、点线、圆直、横竖等对比法引起的。编舞中如果离开了这些对比,舞蹈也就不短存在了。 对比既是促成舞蹈发展变化的基本方法,也增强舞蹈表现力的基本方法。在编舞中,如能有意识地在段与段之间,组合与组合、动作与动作之间,运用有机的对比方法,往往能够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 2.重复 编舞中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动作组合成造型,重复再现,对于一闪即逝、流动的视觉艺术的舞蹈尤为重要。它可以起到加深印象、强化形象和增强表现力的作用。我们往往看到一个好组合、好动作,观众需要反复体味,这也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要求。 重复有大小长短之分,大至一个舞段,小至一个动作造型。重复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连接重复,也就是被重复的对象是接连出现的;一种是间隔重复,就是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一次出现之后,经过其他某些舞蹈,再重复出现,而其间隔距离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当然,被重复的对象(或舞殷、组合、动作)可以是完全不变的重复再现,也可大体相同,稍有变化地重复。 3(夸张 舞蹈动作需要夸张,这是由于舞蹈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态这一性质所决定的。所谓夸张,不能仅仅理解为舞蹈动作大和小的变化,而是指在生活的基础上,如何运用经过艺术夸张了的舞蹈动作,尽情地渲染,使作品内容和人物情绪都得到充分的表现,即凭借人的形体动作,夸张其特点,浓缩其感情,使所反映的人和事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美化 这一点对于舞蹈艺术来说十分重要。舞蹈艺术来自生活,但是,决不是生活的还原。编导创造的舞蹈艺术的美,应该比生活中自然的美更深邃、更典型、更富有艺术魅力。作为动作艺术的舞蹈,应该十分讲究形体动作的美感,使它既不脱离生活,又符合艺术之要求。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第五节 构 图 舞蹈构图(舞台画面)首先是为了表达舞蹈表现的内容,同时也是使画面成为一种富有美感的形式。因为舞蹈是造型艺术,演员在舞台空间中的流动与点、线、面的 交织、变化,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观效果。一般地说,凡是成功的舞台作品,除了具备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新颖等优点之外,还必须具各与此相适应的优美丰富而恰当、准确的舞台构图。然而我们一讲到构图,就会非常自然地联想到绘画。尽管绘画和舞蹈都是运用形与线来构图,不同的是一个用画,一个用人体。比如表现海鸥在大海中搏击,满台24人展开双臂,采取三度空间来做海鸥飞翔的动作,这种构图的基本形态就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和气氛。 一、舞台线条和舞台画面的情感性 为了使我们能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按照美感的要求恰到好处地运用人体的流动和停顿,下面将分别谈谈舞台线条和舞台画面的情感性。 1(集中不同的线(条)在流动时所呈现的基本特性及感情倾向性。 (1)直线。直线移动的情感倾向性是刚劲有力。 竖立线移动给人有压力、雄壮、挺进的感觉,因而产生出刚健、强烈的效果,其力度最强。横线移动给人以平稳、健美、柔和的感觉,其力度最弱。 (2)曲折线。曲折线移动有三种,即斜曲折线、横曲折线、竖曲折线。它们在移动时往往给人以活跃、颤动、多变及不稳定、顿促的感觉。 (3)弧(圆弧)线。弧(圆弧)线移动适用于表现流畅、柔和的情绪,让人感到很潇洒。 2.线(条)移动方向不同所产生的感情倾向性也不相同。 (1)线(条)向前移动:具有延伸而临近的情感倾向性。 (2)线(条)向后移动:具有深远、持续的情感倾向性。 (3)线(条)横向移动:具有宽广而开阔的情感倾向性。 3(移动线的舞台位置不同,其情惑倾向性也不同。 (1)线(条)位于舞台前区,使人感到突出、临近。 (2)线(条)位于舞台后区,使人感到深远、舒缓。 (3)线(条)位于舞台中区,使人感觉集中。 (4)线(条)位于舞台高层,表示情感倾向性强;位于舞台低层,则表示情感倾向性弱。 4(复线移动运用于表现雄伟、壮观的场面,它是几种单线(条)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交叉移动的综合,给人以炽热活泼、气势磅礴的感觉。 (1)右后和左后进行横线移动。 (2)中间两行弧线分别向两个方向移动。 (3)左前和右前是两个三角自转。 我们对于单线和复线的运用,都不能盲目、机械地进 行,都必须根据作品内容、环境地点和更换情感、节奏变化等需要,经过周密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运用自如、合理、得当。 5(各种样式的舞台画面(图案)象征着不同的基本感情色彩。 (1)三角形画面给人以力量,正三角形有静态感,倒三角形有动态感。 (2)圆弧形画面给人以柔和、流畅的感觉。 (3)菱形、梯形画面使人感到开阔、宽广。 (4)S形画面能夸大空间概念,有流动感。 二、舞蹈编导的画面处理技巧 舞蹈编导对舞蹈画面进行艺术处理时要注意以下因素。 1(匀称 匀称是舞台画面处理的美学观念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处理舞台画面的主要方法。“匀”强调平衡规律,“称”强调对称方法。“平衡”是使画面平衡、规整、丰富。“对称”使画面协调、舒适、庄重,有明显的规整感。前、后、左、右、上、下、高、低必须以舞台中心为轴心,向四周扩展演变。 2(聚散 “聚”指集中,讲究疏密有致的变化,其手法如同文学中的重点描写,影视里的特写镜头,用于突出主要形象和主要情节。“散”指分散,编导要做到“形散神聚”,使表面看到的画面不但能体现总体群像的气势,还有助于对主要形象的烘托。 3(对比 为使画面更引人注目、更动人,就要使用对比的手法。人物形象的主次,人 物情绪的喜与怒、哀与乐要依赖于对比所产生的表现力来实现。高与低、静与动相互依托和陪衬的效果也卤对比的作用得以产生舞台画面。若缺乏各种“对比”必有损于作品的美学意义。 4(纵深 纵深是舞台人物调度和舞台空间的利用问题,它强调照应和层次,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使画面和谐统一。要使纵深因素在构图中起作用,毖须依赖于对舞台空间的大与小、宽与窄、广与狭等辩证处理的平衡、对比关系的协调。由于它具有强烈、明显的效果,所以编导要把它作为画面艺术处理的一个因素加以运用。只有掌握了舞台构图的各种样式和它们所象征的感情色彩,才能灵活地加以应用。但一定要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注意舞台空间方位、色彩、光线、立体、平面、平衡统一的变化,以及虚实结合、气氛与节奏协调等,最终构成形象较为完美的舞台构图。
/
本文档为【幼儿舞蹈创编的技术过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