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通道宽度和初始流量对颗粒稀疏流-密集流

2017-11-11 9页 doc 27KB 6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通道宽度和初始流量对颗粒稀疏流-密集流萧氏“四序堂”渊源简介 潮阳萧氏肇基祖祠“四序堂”,址于潮阳市区南中路东侧。据萧氏珍藏族谱记载,南宋庆元元年(1195),漳州人萧洵,字仲川,号啟祥(状元漳州郡守萧国梁次孙。绍熙进士,朝议大夫,左司郎中煜公之次子),以明经出任潮阳县令。连四任十二年。在任期间,清廉勤政,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多行善举,深得民心,民感其德,于嘉泰四年(1204),集资为洵公兴建生祠,褒扬其业绩,永存纪念。开禧三年(1207),洵公任满拟归故里,县民恳切挽留,遂定居于县治之南桥(即今城南涂库)。公既落藉潮梓,为回报乡民,即生祠中办学堂,授之诗、书、...
通道宽度和初始流量对颗粒稀疏流-密集流
萧氏“四序堂”渊源简介 潮阳萧氏肇基祖祠“四序堂”,址于潮阳市区南中路东侧。据萧氏珍藏族谱记载,南宋庆元元年(1195),漳州人萧洵,字仲川,号啟祥(状元漳州郡守萧国梁次孙。绍熙进士,朝议大夫,左司郎中煜公之次子),以明经出任潮阳县令。连四任十二年。在任期间,清廉勤政,礼贤下士,体恤民情,多行善举,深得民心,民感其德,于嘉泰四年(1204),集资为洵公兴建生祠,褒扬其业绩,永存纪念。开禧三年(1207),洵公任满拟归故里,县民恳切挽留,遂定居于县治之南桥(即今城南涂库)。公既落藉潮梓,为回报乡民,即生祠中办学堂,授之诗、书、礼、乐。 嘉定十四年(1221),洵公逝世,享年70岁。祀忠义孝弟祠,府邑志有传。“四序堂”自宋代至今,历八百年,英才辈出,硕果累累。 2001年“四序堂”裔孙秉承洵公遗训,兴学育才,集资兴建“萧氏四序教学楼”。原堂址作为萧氏宗亲联谊总会及四序堂文物保护管理处办公地址。 2002年4月,“四序堂”裔孙集资,在有关部门及文物专家的指导下,对该堂进行全面修建,整座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现修建之“四序堂”以修旧如故,古为今用宗旨,保存宋、明两代建筑艺术风格,依原造形、原尺寸、原分金、经纬度中轴对称的结构修建。把现存历代石刻、石构件全部按原部位安装,按原建筑格风装饰,使“四序堂”内雕梁画栋风貌依旧,规模庄严壮观,旧貌焕新颜。是潮阳唯一主体建筑保存较完好、十分珍贵的宋代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已被有关部门列为潮阳文物保护单位。 洵公逝世后,与孺人陈氏妈合葬于潮阳内輋岩前‘姐墓陵乡前’。俗称“舂臼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定为墓祭日。近代,每年十二月初一、二、三日,除粤东各县市裔孙前往墓祭外,更令人引以为荣者,众多非萧氏宗族乡人也于公墓前行礼祭拜。祭日之外,公墓前长年香火不断尊公若神灵,盖公恩泽于民殊深,民至今不忘公之德耳。 据史料及明代撰写的《萧氏族谱》记载,宋度宗咸淳间,三世祖规公,四世祖御疾公相继为官赴任。家中留下三世祖妈蔡氏、祖妈林氏和小孙儿。规公于度宗咸淳十年(1274)逝世;御疾公也于景炎元年(1276)十二月于海丰抗元殉节、墓葬鹅埠,至1279年2月宋亡时,家中只有年迈(66岁)的三世祖妈蔡氏和两个小孙子景福、唐福(即尧甫公、时年六岁)以致洵公墓多年失祭失修而没入草莽中二百多年。到了明嘉靖年间,十四世孙郡廪生贻初公(字次諟),连同族人并带家养良犬往山中披荆斩棘竭力搜寻祖墓。艰辛搜寻疲惫时,忽见良犬摇头摆尾,欲吠又止,形态异常,众人觉奇异而尾随之。犬竟奔入草莽中,久而不出。众人只好焚草而寻,待火灭时竟见良犬跪于一墓前被烧死。细视,良犬跪的竟是公墓。后将殉难之犬称为“义犬”,于墓祭日顺祭犬。用豕首祭拜贻初公,以旌其功。 据萧氏历代族老口碑及考证陈先生墓,洵公莅潮就任县令时,携带家眷、外甥徐静波(现达濠青莲徐氏即其裔)和师爷万先生,西席陈先生治斋相继到潮。 相传,洵公所葬墓穴“麒麟吐火”风水宝地系随洵公赴任潮邑之西席陈先生所择之吉穴。洵公享年七十,临终时,将十四岁孙儿萧规托付陈先生,请先生教读成人,陈先生满口应诺。洵公嘱孙儿在陈先生逝后葬於祖墓近侧,祭拜时先拜陈先生后祭祖。故此,数百年来,我洵公裔孙遵祖嘱在墓祭日先拜陈先生公墓后祭祖墓。 近百年来,常有海外萧、叶、钟裔孙组团回乡谒祖,到墓前缅怀洵公之业绩。以洵公的道德风范启迪后代。公墓于1986年,被原潮阳县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洵公生子一,名昭元。系为二世祖。 据史载,洵公在任公务繁忙,无暇回家省亲。遣随任读书之儿子昭元公只身回漳州侍祖。因交通不便,颇历艰辛,途经闽、粤交界之诏安汾水关,不幸生病,困坷于山僻旅店。幸得店主人叶公父女寻医问药,细心,得以康复。昭元公感念叶公之女无限关心而日久生情,遂两愿璧合,成家生活于山沟穷乡民舍间,数年间生三子。 昭元因思尽孝双亲,又不能辜负叶公父女情义而忧鬱成疾。不久,遗下认亲信物而病卒于叶家。叶公遂将昭元公葬于店后山园间。(土名韩历埔,即上软埔去处一里路)。后来因陈氏祖妈病重,洵公遣家人往漳州召唤昭元返潮侍母,惊悉爱子并未赴漳侍祖。洵公遂与家人赴漳沿途寻访儿子下落。途经汾水关,因雨投宿叶公客店。偶见店中三儿嬉戏,貌似昭元,一小儿手以扇玩弄,扇杷系有家传之宝玉坠鸳鸯一对。视之,扇面有自己亲笔题诗,确认其为昭元旧物。遂持扇询问主人叶公,才知真相。叶公告知:“此店原系钟公产业,钟公无男,故吾入赘于钟氏”。洵公胸襟坦荡,深明事理,虽遭丧子之痛,但却发现爱子所葬墓地乃天赐吉穴。因相地形而名“乌鸦落洋”,即在原穴地为儿墓竖立墓碑。洵公虑及叶、钟二家无后,将三孙儿嗣三姓。携长孙规返潮,衍嗣萧氏。留仲孙真嗣叶氏,季孙植嗣钟氏。经数百年蕃衍,三氏皆成茂族。 近潮之长孙为潮阳萧氏三世祖。现萧族裔孙遍布粤东、海陆丰、惠东、深圳、兴梅、雷州、广西各省市及世界各地。 留诏安二孙也繁衍为茂族。叶族、钟族裔孙除于先年迁到潮州各地定居繁衍者外;叶族裔孙有的迁回叶公祖籍平和县大溪乡定居,进而播迁梅州等地。有的留居诏安之华表、下园、树美、梅园、新营、上茂营、下茂营等乡村。叶氏祖祠堂号曰:“追远堂”。钟族裔孙聚居于诏安的美营、汀洋、港头、深湖、后浦等乡村。钟氏祖祠堂号亦曰:“追远堂”。 叶、钟二氏祠堂昔年堂内龛前挂萧氏灯笼,并共用同一堂联: 木本同一气,萧山培植枝叶,繁茂乎西桥。 水源分三派,颍川鍾英波涛,环绕于东溪。 此联,不但道出潮州、诏安之萧、叶、钟三氏同出一源,且隐含三氏同为知县洵公(萧山之‘萧’隐洵公)、孺人陈氏妈(颍川隐陈氏)之苗裔。指出叶族、钟族(技叶之‘叶’、钟英之‘钟’)之聚居地‘西桥’与‘东溪’。 自宋历元、明、清以至于今,潮州、诏安两地之萧、叶、钟三氏裔孙,尽知二世祖葬于诏安宝桥(汾水关深桥镇)风水宝地‘乌鸦落洋’,二世祖妈叶氏葬于宝桥华表村旁(深桥镇、华表村),风水名地‘黄蜂母地’。每年于古清明日夏历三月初三日举行墓祭。是日,闽粤两地三族裔孙前来祭拜甚众。祭拜时禁燃放鞭炮,以免有伤灵气,因放鞭炮,惊走乌鸦、黄蜂,于墓茔灵气有损。 叶氏祖妈墓碑碑文曰:“叶氏始初祖母墓”‘祖’字右畔‘且’刻为‘且’,隐含祖妈为萧、叶、钟三氏之祖源。自宋历元、明、清至今数百年,三族皆成望族,源远流长,兴旺发达。 海外南洋各地萧、叶、钟裔孙也常回国竭祖,观光团到“乌鸦落洋”及“黄峰母地”祭拜。 吾萧、叶、钟三氏系始祖洵公一脉同源之裔孙,藉公之德泽及昭元公、叶氏祖妈所葬吉穴之庇荫,历代裔孙,英才名流遍布环宇。昔年闽、粤两地源出洵公之萧、叶、钟三族不通婚嫁,盖因萧、叶、钟一家亲同血胤也。 三世祖讳规,在始祖洵公精心培育下,学有所成。生平种德,重义好施,慷慨耿直。有气节。公对乡邻有困难者,必予资助,故人多感激之。宋理宗时(1225—1264),权奸专政,朝政败坏。景定四年(1263),贾似道推行‘公田法’,弄得天下骚然,民不聊生。景定五年(1264)七月甲戌,因慧星出现,‘天象示警’,于是‘诏求直言’。此时,公正在临安(南宋京城,即杭州)太学肄业(读书),乃与太学生叶李(姓叶,名李,字太白,杭州人)同上书弹劾当朝奸相贾似道,专权误国,弃贤崇奸。受到贾似道党羽的打击迫害,遭诬连坐配汀州(《通鉴?纲目续编》《宋史》卷474第13783页)。适逢理宗召江万里等赴阙(到朝廷)。万里直言规谏(规劝),使理宗改正其过,还公以清白,冤案得以昭雪而名扬后世。度宗咸淳三年(1267),公登丁卯科解元。四年(1268)联捷戊辰科进士(正奏第五甲)。授迪功郎,官容卅文学。祀忠义考弟祠,府邑志有传。 三世祖与夫人杨氏妈、蔡氏妈合葬于潮阳梅花鼎感山,俗称‘猫性子’。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五日定为墓祭日,是日同时祭拜附近之四世妣林氏妈墓。 三世祖生子二:长名冠,号东皋,无嗣;次名御疾。 四世祖讳御疾,行二。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举人才,授从政郎,官海阳县主簿,历修职郎巡海宪佥。忠贞爱国,倾家财招义军随大臣陆秀夫(时任礼部侍郎)、抗元将领张世杰等群臣效忠勤王护‘行朝’一路奔走。景炎元年(1276)丙子岁十二月陆秀夫,张世杰和御疾公等护端宗(赵昰),广王赵昺,杨太后等‘行朝’一众,由惠来西渡,经海丰移驻惠州甲子门(今陆丰甲子港),由甲子门沿东溪西去,入海经虎门一带海面到珠江口大鹏湾。端宗兵败,为元兵追杀南逃,曾于鮜门南山偶住一宿(明人川雍兰于岩洞石壁上题刻‘壮帝居’三字,凭吊古迹,该址现存)。公不幸于海丰鮜门鹅埠被元兵射杀,为国捐躯。葬鹅埠狮山,俗称‘望海狮’。端宗、杨太后带众为公抱石垒墓。叠石垒成,墓向无碑。陆秀夫以剑刻石,竖于墓侧以慰忠魂。碑文曰: 志匡复宋室,勤王报国恩。鞠躬扶弧主,尽瘁表忠臣。 魂游惠府地,身葬鹅埠山。青简垂不朽,墓迹永蒸尝。 邑志有传。公勤王报国,忠贞殉节事迹,彪炳青史。黎庶至今仍盛赞之。祀忠义孝弟祠。广东省文物委杨森先生、中国著名考古博士生导师邓其生教授,根据国史记载考证,对御疾公之功绩予以充分肯定。 四世祖墓(于海丰鹅埠狮山,现址海丰县小谟镇香坑村狮山,俗称‘向海狮’)。墓茔竖立旗杆石夹多副。 墓祭日定由海、陆丰及当地洵公开枝裔孙负责祭拜。 四世祖生子二:长景福,无嗣;次唐福。 五世祖讳唐福,行二。字尧甫,号东海。时宋祚(皇位;国统)已移,蒙元僭位。公愤于国仇家恨,义不事蒙元。 尧甫公‘幼失怙恃,能自树立,修身勤俭,不尚华侈。春秋修其祖庙,祭祀以时,必诚必敬。乔木森然,见者嗟异。辟斋舍以藏先世遗书、制诰。教子孙力诗书;课童仆理田园。悠游自得,足迹不入官府。亲族乡党,交际以礼;宾至则具酒肴以相乐。群居终日,无一语及政事,乡人咸敬其贤而称之曰:东海先生。邑之大夫愿得为后学矜式,请以耆儒聘,月支廪禄,辄固辞不受。(元?朝列大夫梅州知州兼劝农事郑时中《尧甫府君墓誌》)。公以‘无声’抗元,得时人之敬重而称扬于世,是知公之民族气节伟矣哉!!! 五世祖生子女十人:男五;女五。长男德俊,次德润,三德新,四德修,五德盛。 五世祖与柳氏妈原合葬于城南小南塘乡千秋岗,俗名“二龙争珠”。后因历史原因,吊葬于东山蛇仔陵,经地师勘察,认为该地址灵度狭小,不利全族。遂另行觅址于潮阳西岩附近之凤髻山,俗称‘丹凤朝阳’。于乙丑岁(1985)十二月初二日安葬公妈灵骸。 墓祭日定于农历十二月初七日,与德俊公墓(俗称‘风吹罗带’)同日祭拜。 五世祖为抗元征兵(史载元时徵兵,二丁抽一,三丁抽二,以此类推);留长子德俊公居棉城,(德俊公生六子,裔孙分创乡村甚广)。次子德润公分创潮阳铜盂宅美村(子孙分创于潮阳谷饶大坑等村);三子德新公分创于汕头鮀浦溪东(原揭阳鮀江都溪东乡,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割属澄海鮀江都。蓬州所城;潮安庵埠三角池及粤西雷州之遂溪、徐闻等县地);四子德修公分创于潮阳峡山东溪村(裔孙分衍于惠来县隆江等乡村);五子德盛公分创于揭东县登岗镇(原揭阳桃山都萧畔村,裔孙分衍普甯洪阳乌犁村等地)。自此,由尧甫公始,潮阳肇基祖洵公裔孙分衍千千万。根据二OOO年“四序堂”召开各市、县萧氏裔孙会议登记统计,萧氏洵公裔孙聚居或散居的乡村逾百个,初计: 潮阳 文光街道:兴归、文光、平和东、平东、西双、桃园、西门、双望、旷园、古帅。城南街道:新华、新宫、沧洲、后双园、凤南大南、龙井、五响、五仙。棉北街道:棉田、平西、平南、平北、东家宫。 海 门 镇:城关、北新、北门、西南门、莲新、城南。 井 都 镇:和丰村。 和 平 镇:中寨、白石、新华。 司马浦镇:司上。 沙 陇 镇:敦灶、珠埕、敦灶、仙家、浩溪、溪西。 铜 盂 镇:宅美。 谷 饶 镇:大坑、溪美。 河 溪 镇:南陇。 陈 店 镇:安里。 峡 山 镇:东溪、沟头、沙溪、东沟、陈禾陂、南门。 汕头市 市区内各区、鮀浦溪东村、蓬州。濠江区:濠城萧厝埕、广澳前澳埔、茂州、南山。澄海市 澄城镇。东里镇:东陇村。 隆都镇:樟山村。 潮安县 庵埠镇:三角池。 江东镇:柚坑管区(溪底)。 东凤镇:萧洪村。 磷溪镇:古堤村、顶厝州。官塘镇:庵脚乡。 饶平县:黄冈镇城区。 揭阳市 榕城镇:西门萧厝厅、邱厝池。 登岗镇:萧畔村、观音山、沟口村。 惠来县 隆江镇:容美老米街、峰霞乡。 神泉镇:前湖、坪田。 溪西镇:镇区。 华湖镇:茶铺。 普宁市 梅塘镇:石鸟乡。 里湖镇:新池内村。 流沙镇:湖东乡。 麒麟镇:大寮乡。 池尾镇:塘塔埔村。 洪阳镇:乌犁村。 云落镇:塘岭口村。 洪阳镇:新安村。 大坝镇:仙耘乡。 海丰市 市内各区。 汕尾镇:龟山村。 联安镇:石塘村、鮜门镇、梅陇镇。 陆丰市 金厢镇:大寮。 碣石镇:草洋。 甲子镇:人民路58号等地、甲西横山乡。 南塘镇:南塘圩。 东海镇:城东萧厝新村、保昌寨、白藤篮、头埔。 湖东镇:圩镇、长湖岛、后湖。 惠东县:三多祝黄狮乡。 梅 县:梅南村、下市等地。以上各乡村萧姓均系潮阳萧氏“四序堂”裔孙。 此外,尚有萧洵公裔孙散居或聚居各地乡村待联系。 纵观历史,潮阳萧族一脉相承,子孙蕃衍已三十多代,散布于国内各省区、市及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达数十万之众,可谓世族昌盛,源远流长。 附“四序堂”辈序诗,由明代老翰林与成公之子,十三世祖讳端升公所作古风诗十八句九十个字,从十二世‘宗’字辈排起(一至十一世从漳州辈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才辈出 潮阳萧氏,源出福建龙溪。始祖萧洵,字仲川,是状元,漳州太守萧国梁之孙,士、吏部郎中萧煜之子,庆元元年(1195)间任潮阳县令。秩满欲归,因其在任期间“清慎廉洁,礼士恤民,多惠政”,潮人攀辕挽留,洵为之感动,遂定居于县城南桥,成为潮阳萧氏始祖。 萧氏不断繁衍,到朱明一代已是人丁兴旺,以至居古潮邑八大姓氏(萧、姚、赵、郑、陈、林、李、蔡)首位。而其中更不乏名臣义士、德才兼备之辈,萧规、萧御疾、萧銮、萧龙、萧与成、萧端蒙等,一个个名垂史册,誉传千古。 萧规是萧洵之孙,咸淳三年(1267)乡荐第一,翌年登进士,官授容州文学。他生性慷慨正直,敢于谏言,曾与太学生叶李上书,指斥贾似道专权误国,几为所害,坐配汀州,多年后才得故相江万里平白归还。其子御疾,举人,历巡海宪佥,宋末效忠勤王,死于海丰,世人共颂。 明朝宣德二年(1427),萧銮考中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江西道监察御史、广西提学佥事、湖广佥事,福建佥事、山西副使,廉能有声:拒贿赂、释冤狱,倡文艺、弹劾不避权贵。民咸德之。及至致仕,两袖清风,囊无长物,士民庶道泣送。 官拜南京户科给事中的萧龙是萧銮从子,少聪敏,善属对,登成化二年(1466)罗伦榜进士,凡遇国家大事,抗疏引论而不避嫌怨,以致遭权要倾陷,被贬远万全戍边,最后,得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其雪冤,方得复职。 萧与成,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以翰林院国史检讨,因预修《武宗实录》,得赐金、绮、并晋升为修撰承务郎,两年后以“丁外艰”告归,不再出仕。在潮期间,他曾带头抗击倭寇、疏浚河道,关心民瘼,为桑梓做了不少好事。 萧与成长子萧端蒙,字曰启,号同野,于嘉靖二十年(1541)中进士,召试文华殿,端蒙文武双全,深受皇帝器重,被选为翰林院遮吉士,后历任山东道御史、贵州巡按、浙江道御史、江西巡按。“稽屯伍,清畿内军纠官邪”;“置督臣,增试额”;挑选精兵,入卫京城;不畏权贵,严惩藩王……所至必有政声,不愧为民之父母官。 清代萧重光,博览群书,授定襄令,以爱民著称,时相国朱文正作诗颂之曰:“扶杖儿孙看玉立,廿年琴鹤政声清”。堪称名宦。 潮阳萧氏,乡贤名宦历代相生,裔传三十余世,收编入县志的举人,进士不下百名,可谓人才辈出,且多忠肝义胆,体恤民情,清廉奉公。正是:世代相沿承祖风,惠声远扬两袖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氏族古规、家训 一. 严训八诲 凡子孙而能言行之时,即教之以安详、恭敬,至七岁以上,使之出就明师,读文公小学,务要讲解明白,使其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其禀性聪明者,加读四书五经、古文左史,无不习读,此志远大者,所当然也。否则一书用之不尽,要必得之于心,体之于身,无为句诵章之学可也。若夫女子则自幼教於妇德、妇言、妇工、妇容,其品貌天性若有过人者,始其读烈女传,庶乎长大适人,必知所以执妇道矣。 二. 重礼教 凡冠婚丧祭之礼,人生始终之事毕矣。世人不悟,至於丧祭,每酷用浮屠,而礼教为之大坏,哀哉!吾曹氏琚始向学时,即去浮屠不事久矣。其以礼仪节文,虽能为悉,而于先哲遗范亦不敢违;今后凡遇吉凶之事,要当一一遵用文公家礼,厚其宗族,凡遇宗族有吉凶之事,要各行吊庆之礼,或困乏罹于患难者,族之贤而尊者,宜倡义率众,随家厚薄各出所有以周济之,惟务实用,不惑于世俗以事斋醮,致令费无经,何益之有?其或族人被人非礼陷害,则必协力以救之,救之则必退逊而避之,避之不得而后赴诉于官,听其常法处之,若自己为非,招人凌辱,则当先自痛责,然后从容婉曲为之求解,慎勿恃勇相斗,无曰彼来先施也,我有宿怨也,率之坐待其毙,悔无及矣。 三. 崇敬爱 凡为子孙弟侄者,呼父母必怡颜悦色,事兄长及伯叔必谦卑,游息偶坐随行,时而侍侧,不问则勿言,不命则勿坐。凡称兄、弟、伯、叔、子、侄、嫂、婶、姊、妹、以及亲戚,必以行辈,有呼而对则以应,授之以诚,则克勤克慎。命之以事则奉行不违。有所训诫则听受而服膺之。或有理之责,则勿较其是非。如遇父母有过,则微谏,或有不听则托诸母及得意族人而达其情,毋忌讳以陷亲于不义。毋妄言以激亲之怒,而自取悖逆之罪,至于父母、伯、叔、姑、侄、姊、妹、无不皆然,乃若抚之以恩,与之以均,接之以礼貌,则居长者所当然也。 四. 守俭约 凡俭约最为可久,今日世俗侈靡,耗一小物即失敦厚,如衣服必以布帛为重。子弟当弱冠以前,毋令衣罗纱绫缎锦绣色衣,既冠而贤则量给一二,以为吉礼出入之用;不贤则勿给。然虽贤德子弟,其於平居无事,亦不许衣也。至于日用饮食以蔬菜重,故不得私以酒食自误,必有故而设,然常事馔不过四五品,酒不过六七巡或十巡而止。宾重则馔用倍之,而酒必如数,或有不常之会则设馔,亦必斟酌丰约适宜而已,决无染习世态,以至杯盘狼藉,费出无经,乃若奉养父母,则竭力於其当为又在禁也,轻中其慎择之。 五. 劝生业 凡生业不可少废,子弟至十五以上,择其聪明者责之儒业,而赀其费,俾得专业;又必择贤师益友以正其从违,庸下者则令其或务乎农,或精乎工,或经营於商贾,各占一业,务其成效。妇人则专纺绩,以供衣服;其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以至老死牖下,终无一善成名,岂不惜哉!凡其所图生计,又要 一一循平天理,否则今日难得,异日必失之,不可慎欤! 六. 肃闺门 凡闺门不可不慎,妇人鲜知礼仪,为其夫者,必於平居之时,先以正导之,如姑舅则先系之以敬,待妯娌则先示之以和,御婢妾则先示之以慈,鞠儿女则先示之以爱,待骨肉则先 示之以勿薄,闻妖邪之说则先示之以勿惑,遇外来之事则先事之于尤,必严其内外,谨其 出入,有不善者,小则小斥之,大则大斥之,而皆待之以恕,使其得以改之,其惑葚焉而有害於大伦,则必割爱;以全之斯亦不知为过。 七. 恤孤寡 凡孤儿寡母,世之大不幸也,君子之所悯也。吾宗族不幸有如是之人,必人而抚之,礼貌以遇之,视其缺乏以周济之,至於当时之财产则勿侵,倘来之苛孤则勿扰,其或为之孤者,父母俱亡,年纪尚幼,须鞠养之,如己所出. 寡而无子者,志坚守节,尤当加敬,为之求嗣,其後可也。 八. 厚姻戚 凡待外戚不可以远近有间,妻氏亲属既厚待之,父母之亲尤所当厚。至於祖父母及伯叔兄弟之亲,亦不可薄;如接遇之情,以馈遗之仪,吊庆之礼皆不可忽。富贵者毋亲弃於贫贱,贫贱者毋怨望於富贵,各自尽其情而已矣。 九. 睦乡党 凡处乡党,当以古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乃若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以富吞贫,横暴者以欺其良善,此后世之弊最为可戒。或有非礼以加我者,则避逊之而勿较,其或不得已不得避,则国有常宪,不必私与之争。孟子所谓: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十. 御婢仆 凡待婢仆当善御之,寒则给之衣服,饿则给之饮食。用其所长而不责其所短,如或顽惰而诲谕之,不可过责,轻则少加苛责,重则棰之数下,不可深棰。责之后,呼唤使令辞色必如其常,以释其怨,或狠戾狡猾之徒,察其全不堪用,早宜遣去之,慎勿因循久留,致生他衅。又当禁约子弟妇人,不许辄因小失,鞭挞童仆,婢妾有遇,则告之家长为之行责,毋怀恨不发,使其畏罪不安。 一一. 供赋役 凡民之供乎上者,赋与役也。每岁该办钱粮必须及时缴纳,苟迁延怠缓,致里胥往来催偿,甚则必取官府鞭棰之辱;至於差役之来度,其果相应也,则依期趋赴,或重大而家力之不堪,即当顺其情而控诉之。苟或怠玩,则文书已行事更难改;亦或期限已过则必误事,而法自不容,提锁囚系之忧势所必至,岂不益取辱哉!乃若在官,钱粮慎勿兜揽,万一有失,必至鬻产赔偿,所损多矣。 一二. 遵规戒 凡家训盖将用之以后,古人敦睦之风,期吾族人世守而行之,或有不悟而违之者,则当以时祭既毕之余,读家训时,家长举而责之,如改则恕,不改则玷家声,就於族谱内削去名字,却於谱传之中略记其削之故,庶其所知警云。 明皇正德四年己巳岁年家眷弟广州府知府曹琚敬书赠。 礼规小序 黄鲁直云: 人生须辍生事之半,养一佳士教子弟为十年之计,及有可望。袁中郎戒友人书曰: 河边肉铺,三叉港口,恕非陶铸学人之所。盖子弟读书日有其人,又贵有其地也。夫挟妓赌博固如猛兽毒药不可迎,若杯酒清啸,偶尔为佳,日日徵逐亦成恶趣。徐家肺,杜家脾,贻笑千古,故子弟颖敏者,速学艺守塾,约束照明,使之温习经史卷,十年便成佳器。或不检束徵逐嗜好,遂为跃冶千里之驹,偾表之犊,可不慎欤!如根器顿钝者,又须日课月程昼作夜者,效古人嚼铁磨杵之说,及后渐渍薰心,久耽成嗜。语云: 考者不遇习者之门,笤帚不为禅,归师石头尚能点悟,变化气质,皆从学问中来也。至若昔人所云 : 学者治生为急,子贡散财不妨四科,亦须如玉种篮田,所云足当自止,恐筹事大热心计转赊,见入商贾之路也。 文学小序 谢太傅问诸侄子弟亦须何人事,而欲其佳车骑? 譬如芝兰玉树欲生庭阶耳。若贪喜纨裤,日事徵逐,不使读书稽古,是美人而髡其著,孔雀而铩其羽也。近世士风日下,忠者挟律舞女,奸者谀狐媚鼠,珊瑚之树,变为厹予,翡翠之禽,化为鶗鳺,秦之士贱矣。独不闻宋人有言曰: 摊万卷等於南面百城,则读书是富贵人,明人有言曰: 扫地焚香清是福,摊来书卷福添清,则读书是清福人。回道人有言约: 白酒酿成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则识书是神仙人,甚矣!族人之有文学,犹玄圃之夜光,薛门之青苹也。 孝义小序 天道之于富贵为佣俗之物,不堪矜恤,惟忠义孝节,之人间气锺焉。然庸行尽人可能,至德因心即是。郊天之鼓宁割麒麟之皮,笃孝经者岂必曾氏之册? 夫子曰: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为孝也,况焦饭甘瓜、葡萄、桑椹、非人间异端之物,纪之史册,人皆奉焉。天珠琬琰,信乎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若夫舍肥取瘠,损麦指困,考亭有言。宰相曰: 有可行的善事. 秀才曰: 有可行的苦事。未可以多寡难易论也。 赠助小序 谁握麒麟笔,都乘鹦鹉车,勿将乞米帖,认作绝交书。况编蒲扣角之人,环堵有壁,谒阍无全,然夜读之糠,半以膏釜修脯货之谁家,昼书之荻,旋以米薪珠桂籍于何人? 任昉有言曰: 为惠须及时,勿待秋凉日。杜少陵诗云:所求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勿受外猜疑,同姓古所敦。惟愿丰苞有燕翼之安,脊令急在原之义,庶长安鷞裘,免典炉边之酒。扬州鹤背,共看杏苑之花。 世系小序 世系小序礼曰: 上绍祖弥,下治子孙,旁治昆弟,合族於食治,釐而正之也,世而名之以系长易湮,续之使不断系老易淆,理之使不棼,条绪井然而後经纬生焉。花萼云凤龙文灿焉。盛以筐进正尚方焉,故知派别而后识所自,行列序而后知所亲,若强弱相凌,贫富相耀,如同一姬姓,滕薛争长,蔡卫争先,史册讥之,为作世系考。 祠祀小序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凡以神之焄蒿凄怆,与裸献祀瘗,必有其地也。古者支子不祭,必于宗子,盖宗子者神之平日所居,其祭器祭服皆以宗子藏之。近代立之以祠垲塽遝肃也。是杨李一区,百世英名所擅,而五亩之宫,桓南郡不得毁,集之也,世世子孙保守勿替。 祭田小序 大孝不匮传施备物,未易言也。而父母既没,而必求仁者之气以祀,则又求谁? 而谁与之也?此祭必立,以田芗合明洁,于是乎出笾豆之寔,陆崖之,于是乎资焉!然不敢多,多则起其间争侵之虞,又不可少,少则有二簋不备之忧,故寝丘三百,仅妥若敖之,访枋许二易,遂若鲁郑之封。是以君子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服祭衣。原田晦晦,先灵之口泽杯棬存焉。 丘墓小序 祭墓非古也。自唐代天子,以淡服祀陵,下逮臣庶皆比,清明令序上冢扫茔,一时行之,为教孝与仁。沿之遂成古礼。考柳子厚与许京兆书:近世礼重祭扫,每遇寒食,士女皆遍郊原,马医夏畦之人,无不受子孙追养,先墓在郊原尽,哀墓愤惧,毁伤柏木以成大泪,则拨诸孝子,凄怆惕怵之心,亦有所必欲展者也。而况玉鱼出,青陇半田,盗采松湫石,麟卧荒郊都录带剑上陵。是以孝子立炉墓之室,古人重守冢之户也。 资料来源:1、 潮阳《明•隆庆志》。2、 潮州《康熙•林志》。3、 潮阳《光绪•甲申志》。4、 明代撰《萧氏族谱》。5、《宋史》卷474。6、 元•朝列大夫梅州知州兼劝农事郑时中《尧甫府君墓誌》。7、 汕头达濠徐氏原出简概。8、《岭南文史》1999年第二期姜永兴先生《南宋行朝崖海烈魂》《“南宋行朝”广东辗转斗争史迹》。9、 20世纪九十年代编印《兰陵世泽•源远流长》。 潮阳萧氏“四序堂”宗亲联谊总会 2003年审撰 地址:广东汕头潮阳棉城南中路 电话:0754-83814901 传真:0754-83606755
/
本文档为【通道宽度和初始流量对颗粒稀疏流-密集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