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氏文通》“顿”、“读”与现代汉语“外位语、独立语”的异同

2019-08-19 11页 doc 27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马氏文通》“顿”、“读”与现代汉语“外位语、独立语”的异同关于“顿”的一点想法 ——《马氏文通》“顿”、“读”与现代汉语“外位语、独立语”的异同 【摘要】:《马氏文通》问世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它的句读论,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马氏文通》句读卷中两个容易混淆的术语“顿”和“读”,至今还没有较为合理的解读。本文试从现代汉语“外位语”这一角度入手,对《马氏文通》的“顿”和“读”作一次再认识。以期达到对《马氏文通》新的理解。 【關鍵詞】:《馬氏丈通》顿读外位语 一、引言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发表已经一百多年了。作为我国语言学...
《马氏文通》“顿”、“读”与现代汉语“外位语、独立语”的异同
关于“顿”的一点想法 ——《马氏文通》“顿”、“读”与现代汉语“外位语、独立语”的异同 【摘要】:《马氏文通》问世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它的句读论,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马氏文通》句读卷中两个容易混淆的术语“顿”和“读”,至今还没有较为合理的解读。本文试从现代汉语“外位语”这一角度入手,对《马氏文通》的“顿”和“读”作一次再认识。以期达到对《马氏文通》新的理解。 【關鍵詞】:《馬氏丈通》顿读外位语 一、引言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发表已经一百多年了。作为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语法专著,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检验之后,愈发呈现出耀眼的光芒。特别是它的句读论,多有创建,对一百多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王海菜在《<马氏文通>研究百年综说》一文中不无赞誉地说:“百年来的中国语法学批评,几乎是以对《文通》的评论为主线的。把这成百上千篇(部)的评章和著作汇集起来,真可称得上‘《文通》’学了。” 在这些文章和著作当中,关于《文通》的一个重要术语“顿”也有不少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要么把“顿”作为“语法单位”来分析,要么作为“诵读单位”(包括修辞的分析)来对待,其结果往往是侧重某一方面,而未能给以全面的把握。即使有少数研究者把它作为语法单位和诵读单位来分析,也只是浅尝辄止,没能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因此,这个容易混淆的术语至今仍未得到合理的解释。 二、《文通》中的“顿”的含义 (一)语法角度的分析 《文通》卷十象五说:“凡句读中,字面少长,而辞气应少住者,曰顿。顿者,所以便诵读,于句读之义无涉也。然起词、止词、转词,与凡一切加词,其长短之变,微顿将安归焉。”在“代字”章中还有一个定义:“顿者,集数字而成者也。盖起词、止词、司词之冗长者,因其冗长,文中必点断,使读时不至气促。”那么《文通》中的“顿”到底是什么呢?根据马氏作《文通》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其对“顿”的具体论述,我认为“顿”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前两个方面属语法范畴,最后一个方面属修辞范畴): 1.“顿”可以作起词、语词、止词、转词、状语、表词、同次等句子成分。在《文通》中, 多处提到“顿”作句子成分的用法,如: (1)“凡句读各有起词。为起词者,名、代、顿、读四者皆习见焉。”以为起词者,名字与代字,固已,而顿与读之用如名字者,其为起词亦可见也。”①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馆, 1998年。 (2)“句读表词,往往以名、代、顿、读为之者,而起、表两词之间,无断辞为间者,常也。” (3)“句读之起词,名、代、顿、豆(读)无论也,而表词则概为静字,然有以名字与顿、豆(读)为之者,则必用若静字然。” (5)“名字,代字,顿也,读也,皆为状焉。” 下面我们看一下马氏所举之例: (1)“顿”作起词 ①《秦策》云:“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起词排顿四,每顿皆以名为偏次焉。 ②《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云:“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攻难之士”者,起词也,一顿。 (2)“顿”作语词 ①《汉书·孺林传》云:“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兴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陛下”后,三字者四,四字者二,要皆为语词,谓之为顿也可,谓之为句也亦可。 ②《桓公六年》云:“公问名于申孺。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此五顿皆语词,分解“名有五”也。 (3)“顿”作表词 ①《庄子·齐物论》:于形大木襄穴之后,而记其声;则云:“激者,镐者,叱者,吸者,叫者,嗦者,突者,咬者。”共八顿,皆内动字衬以“者”字,以为表词也。 ②《左传·隐会十一年》云:“礼,经国家,定社极,序民人,利后嗣者也。”三顿皆散动字为表词也。 (4)“顿”作止词、转词 ①《左传·昭公十二年》云:“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领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使”后止词五本名,排作五顿。 ②又云:“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仅、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与”介字,后四本名,四顿。此转词之顿也。 (5)“顿”作状语(指记时记处的状语) ①《史记·句奴列传》云:“自是之后,汉使欲辫论者,中行说辄曰。”“自是之后”一顿,记时。 ②又((昭公二十年》云:“种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地名后介以“东”“西”方向诸字,自成一顿,所以记处也。 (6)“顿”为同次 ①《庄子·达生》云:“巨,工人,何术之有!”“臣”者,梓庆自称,一顿;“工人”,自称所执之事,与“臣”同指梓庆一人,故为同次,一顿。 ②《左传·倍公二十三年》云:“狄人伐庵咎如,获其二女叔愧季愧。”“叔傀季傀”本名,一顿,与“二女”同次。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顿”同“名字”、“代字”等“字”和“读”一样,都可以作句读的起词、表词、止词,还可以被“状字”修饰、限制,说明它是作为语法结构中的语言单位而存在的,根本不只是“为了辞气,即是为诵读和修辞而讲的”,“无关乎语法结构的语言片断”。另外,马氏总把“顿”同“字”“读”相提并论,可见,它们又是相区别的语法单位。 (二)辞气的角度的分析 3.马氏除了从语法角度分析外,还以辞气为切人口,从修辞的角度对“顿”进行了分析。当然在马氏生活的年代里,他还不可能用一整套修辞格来概括他所接触到的修辞现象。因此,要想搞清楚《文通》论“顿”一节中的修辞观,自然也必须对书中所有引例进行一番梳理。结果如下: (1)并列的词或短语,用来表示列举的,往往为顿。如: ①《战国策·秦策》云:“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起词排顿四,每顿皆以名为偏次焉。 ②《儒林传》云:“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勤学兴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陛下”后,三字者四,四字者二,要皆为语词,谓之为顿也可,谓之为句也亦可。 ③《左传·昭会十二年》云:“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颖尾,使荡侯、潘子、司马替、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使”后止词五本名,排作五顿。 ④《昭会七年》云:“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扰能凭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宵,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良霄”后四顿,皆与同次。 这一类的“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表示列举,也即马氏所谓的“排顿”。这一修辞现象正符合我们表达的习惯::为了把几项并列的对象更有效地传达给听众或读者,往往在每一对象后故作停顿;形成结构相似的一组词、短语或句子,这样,就能把要表达的内容更加清楚显豁地表现出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2)类似于起词的词或短语,置于句首,以避免行文重复、哆嗦,读时要略作停顿,形成了“顿”。这一类在象五论“顿”中稍有提及,主要的论述在象一系七。如: ①《论语·季氏》云:“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极之臣也,何以伐为!”“夫颛臾”三字冒起,一若起词者然。第一读尤云“先王以颛臾为东蒙主”也,是“颛臾”乃“以”字后之止词,则为宾次。第二读尤云“且颛臾在邦域之中矣”也,则“颛臾”在主次,“是社稷之臣也”一句,尤云“颛臾是社稷之臣”也,则“颛臾”又在主次。今“颛臾”冒之于先,故以后句读内所当之位者,皆隐指焉。 通过例①,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要把“颛臾”提前,并在诵读时有所停顿,是因为“颛臾”在后面的两读一句中都作句子成分,如果每一个“读”或“句”里都出现“颛臾”两字,势必让人觉得重复累赘而且语气不够连贯。而且马氏认为“此例为华文所独,故不惮繁引如是”。下面再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②《孟子·告上》云:“今夫麰麦,播种而啅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浮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麰麦”二字若不不并首,则句读内皆当补出,岂不重累生厌哉。 ③《庄子·逍遥游》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鸟”先置,“则”字后主次指之。 ④《史记·食货志》云:“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夫珠玉金银”冒于句读之上,而句读宾次青指焉。 其实,这正好反映了《文通》所指出的,辞气对句法结构成分的隐现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如:“句读起词既见于先,而文势直贯,可不重见。不特此也,又凡句读起词所指之字,无论其为起词,为止词,既已先见矣,则文势直下,以后起词皆可不提。” (3)为了强调、突出作起词、止词、司词的词或短语,往往将其提前,并在诵读时略顿以作提示。如: ①《史记·蔺相如列传》云:“大王必欲急巨,臣头,今与璧俱碎矣。”“臣头”一顿,掷地有声。如云“今巨头与璧俱碎矣”,则弱矣。 ②《史记·淮阴侯列传》云:“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今臣”,一顿有力。 ③《荀子·议兵篇》云:“身,苟不狂惑赣陋,谁睹是而不改也哉!”“身”一顿。 这一类都是为了强调某一成分而提前成“顿”的例子,也即马氏所说的“又起词往往为意之所重,提置于先,读时应略顿者。” 从这一角度来看,“顿”完全是从“修辞式诵读上”着眼的,它是“字面少长而辞气应少往者”,目的是“所以便诵读”,所以“于句读之义无涉也。”而且我们从马氏的具体论述中可以看到,“顿”不一定是“集数字而成者也”,只要需要停顿,一个单字也可算是“顿”。所以“顿” 可以包括“字”、各类短语,甚至主谓短语也在内。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顿”是作为“诵读单位”而存在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正是因为马氏从语法、修辞两个角度来阐述“顿”,而且修辞的角度又隐含在语法角度之内,所以给人造成了理解上的困惑。在经过上文的梳理后,我们就可以对“顿”的性质作一比较清晰的概括了。“顿”作为语法单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非主谓短语;从修辞角度而言,包括“字”、非主谓短语、“读”等多级语法单位。 因此,本文对论“顿”一节的所有引例分析之后,出马氏修辞观的三个方面:(1)并列的词或短语,用来表示列举的,往往为“顿”;(2)类似于起词的词或短语,置于句首,以避免行文重复、哆嗦,读时要略作停顿,形成了“顿”;(3)为了强调、突出作起词、止词、司词的词或短语,往往将其提前,并在诵读时略顿以作提示。以上就是本文对“顿”所作的第三方面的理解。 三、外位语和独立语的含义 外位语是指离开句子本位,处于句子之外,而本位句内又有代词重指的特殊成分?独立语是指独立于句子之外、位置灵活的特殊成分。 (一) 外位语 外位语的基本待征是:处于本位句外边,和本位句之间有语音停顿,修面上用逗号隔开,本位句内又有一个代词重指它。例如: ①咦,这孩子,你哭什么?(曹冯) ②值得你这样欣赏的诗,那一定是好诗。(部沫若) 这两句的本位句中各有一个代词(即人称代词“你”和指示代词“那”),置十句首,分别重指前边的外位语(即“这孩子”、“值得你那样欣赏的诗”)。又如: ③“数字化生活”,我们很多人还不懂得这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报) ④这么优秀的学生,我们怎么能眼看着些因经济困难而搓学呢。(报) 这两句的本位句内也各有一个代词(即指示代词“这”和人称代词“他”),分别重指前边的外位语(即“数字比生活”、“这么优秀的学生”)。和例①例②稍有不同的是;例③例④重指前边外伍语的两个代词置于本位句句中。 外位语虽处于本位句之外,但它们可以进入本位句中代词的位置。例如上面几句可以这样说: ①咦。这孩子你哭什么? ②值得你这样欣赏的诗一定是好诗。 ③我们很多人还不懂得“数字化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④我们怎么能眼看着这么优秀的学生因经济困难而教学呢。 但这并不说明外位语是可有可无的。从表达上看。它们有时候恰恰是不可缺少的。 外位语还可以居于本位句的后边,例如: ①不过你先看看你自己吧!我的潘经理。(曹禹) ②一切都像在家人(与庙里的和尚相对而言——引者注)一样,开水、木桶、尖刀。(汪曾棋) “我的潘经理”、“开水、木桶、尖刀“都是后置外位语中的代词“你”相本位句句首的代词“一切”重指。 (二)独立语 独立语和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不发生结构关系。它们或在句首、或在句中、或在句末,位置白由灵活。关于独立语,大致有下列几类: 1.表示说话人的看法,可以出现十句首、句中、句末三个位外。例如: ①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鲁迅) ②仿佛听说要修圆明园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宗璞) ②接着又是什么“剖西瓜”之类的恐吓,这也是极不对的,我想。(鲁迅) 2.表示听别人说,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出现于后一句的句首。起承接上一句的作用。例如: ①据说他有相好的,而反不止一个。(汪曾棋) ②她额头很宽耸,据说这种人聪明。(王朔) 3.表示总括,用于句首,例如: ①总而言之,对于这“来历不明”的女人和孩子,他很关心.他断定他们一定是好人。(茅盾) ②总而言之,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我们都将勇往直前。(报) 又表示总括上文或作山概括性结论,用于句中,例如: ③但偶尔也翻看几篇青年作者的作品,有的写了他们个人的不幸的遭遇,有的反映了某一段时期的现实生活,有的接触了一些社会问题……,总之这些作品或多成少地揭露了某一个时期我们社会生活的真实的侧面。(巴金) ④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鲁迅) 4.表示惊异或叹息.用于句首,例如: ⑦真稀奇,那么多的和尚吃粥,竟然不出一点卢音。(汪曾祺) ②好家伙,这哼哈二将、四大天王,有三丈多高,都是簇新的,才装修不久。(汪曾棋) ⑦妈的!逛了这么一圈,腿尔酸了。(江曾棋) 5.表示不以为然或不满意,有用于句中的,但常用于句末.例如: ①聪明吗?难说,打牌老输。(汪曾棋) ②反正不是有光荣、有面子的事.何必问来问去,自寻烦恼!真是。(钱钟书) ③你倒是说话呀,哑巴啦。(王朔) ④大爷我自个挣的自个花,你打算怎么着吧!你说!(老舍) 6.表示礼貌,常用于句中,例如: ①呃,赵先生,对不住,我忘掉她是你的“侄女儿”。(钱钟书) ②叫娘子,劳你驾,也给我带个烧饼这么大。(老舍) 7.表示应答,有用于句首的,也有用于句末的,例如: ①行!我马上就去。 ②高松年拦住他说:“不行!今天的事要问个明白。”(钱钟书) ⑦“你要我老实说,好。”(钱钟书)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上海数育出版社,2001. [2]王力.古代汉语( 校订重排木.中华书局,1999. [3]胡裕树.现代汉语( 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陈志明.古汉语语法及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
本文档为【《马氏文通》“顿”、“读”与现代汉语“外位语、独立语”的异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