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面瘫诊疗规范

2019-05-20 7页 doc 20KB 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9276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面瘫诊疗规范中医面瘫诊疗规范 一.概述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口眼 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春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手足阳明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中医观点: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 僻。 西医观点:相当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由感染、病毒、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
中医面瘫诊疗规范
中医面瘫诊疗规范 一.概述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口眼 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春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手足阳明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中医观点: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而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 僻。 西医观点:相当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由感染、病毒、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等,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 二.临床表现 (一)中医临床表现 1.起病突然,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 2.常有受寒史或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3.一侧面肌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 4.病侧不能皱眉、闭眼、露齿、鼓颊等。 5.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 6.肌电图检查:多表现为单向波或无动作电位,多相波减少,甚至出现正锐波和纤颤波。 7.病理学检查:面神经麻痹的早期病变为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 (二)西医临床表现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三.中医证候分型 1.风寒袭络:见于发病初期,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见于发病初期,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风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兼见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四.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五.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1.中风病:可有口舌歪斜,同时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 2.口僻:可有口舌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二)西医鉴别诊断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鉴别:面肌瘫痪明显者一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依靠以下几方面鉴别:1.表情运动,周围性瘫痪更加明显,后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2.颏反射,周围性瘫痪时务或减弱,后者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可靠;3.将其它体征联系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 六.中医针灸治疗 (一)针灸第一套治疗方案: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1)急性期 治法:祛风驱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 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等,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二)针灸第二套治疗方案: 1.基本治疗 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 方义: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面口合谷收),与近部腧穴翳风相配,祛风通络。 加减:风寒证加风池祛风散寒;风热证加曲池疏风泻热;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 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三)其它疗法 1.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或断续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约30分钟。 2.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点刺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尔后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 3.皮肤针:叩刺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以局部潮红为度。适用于恢复期。 4.穴位贴敷:选太阳、阳白、四白、颧髎、地仓、颊车。将马钱子锉成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次;或用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换1次;或用白附子研细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 5.蜂针疗法:用于恢复期顽固性面瘫。隔日1次,用于面肌痉挛明显处。 七、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 (一)中医治疗:以中药配合针灸治疗,1周以内多浅刺,一周以后可深刺,加电针治疗。分四个证型。 1.风寒袭络证,治法:袪风散寒,温经通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兼表虚自汗者,去麻黄,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固表;兼头痛者,加羌活、葛根,以疏风解痉,清利头目;兼痰浊阻络,加胆南星、白芥子以化痰通络。针刺取下关、颊车、地仓、阳白、合谷、风池、列缺。 2.风热袭络证,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止痉。以大秦艽汤加减。风热表证明显,去细辛、羌活,加桑叶、蝉蜕以加强疏散风热;兼头痛目赤者,加夏枯草、栀子以清肝泻热;兼风痰者,加白附子、贝母以祛风化痰。针刺取下关、颊车、地仓、阳白、合谷、大椎、曲池。 3.风痰阻络证,治法:袪风化痰,通络止痉。以牵正散加减。面肌抽搐频发者,加地龙,龙骨以息风止痉,病久见瘀血,加当归、鸡血藤、川芎。针刺取颊车、地仓、阳白、合谷、风池、丰隆。 4.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偏寒者,加桂枝、细辛以辛温解表散寒;兼痰浊,加白芥子、法半夏以助化痰。针刺取下关、颊车、地仓、阳白、合谷、足三里,加以温针灸。 (二)西医治疗:及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局部水肿、炎症减退,缓解面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药物治疗: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强的松 10mg 3次/日,于起病一周内使用。 2维生素类维生素B1 每次10mg,每日3次。维生素B12,每次100ug肌内注射,每日1次。 3.抗病毒类:阿昔洛韦每次 100-200mg,每日3次。 面瘫诊断比较明确,中西医在治疗上,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有效率90%以上。此病在治疗上针对性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及并发症的治疗中西医各有优势,从不同角度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协同,弥补各自不足,提高疗效。 八、按语(临证注意事项) 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2.面部应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 3.在治疗期间,嘱患者做皱眉、闭眼、鼓颊、口唇成“O”型等动作,每天数次不等,以协助患侧面肌恢复。 4.周围性面瘫的预后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由无菌性炎症导致的面瘫预后较好,而由病毒导致的面瘫(如亨特氏面瘫)预后较差。 5.本病应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
/
本文档为【中医面瘫诊疗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