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

2017-10-11 50页 doc 123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 [一 : 三大产业]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的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能结合实际分析说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探究社会时政问题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模拟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经济学数字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能从数字...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 [一 : 三大产业]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的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能结合实际分析说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探究社会时政问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模拟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经济学数字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能从数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经济生活,对国家的经济现象愿意发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步树立起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祖国的情感。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虽然在建国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使他们懂得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更好的奉献社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学建议一、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材分析 虽然,本框题在内容上只讲第二产业的工业部分,但是,在构成上,本框题与上一框题及下一框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 体系,在第一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中,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框题中的重点,也是第四课书的重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本框题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与时政的连接点是国家在“九五”期间对支柱产业实施了投资倾斜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支柱产业的投资力度。 本框题首先介绍了工业的产生。讲清我们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最初的工场手工业,而是后来的现代化机器大工业,因为,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能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来装备工业,从而为后面讲解本框题的重点知识即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做好了铺垫。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及本课书的重点,这部分内容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另一个是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工业为什么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工业的现状:首先,建国后我国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说明我国工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加强他们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内容是本框题比较重要的知识,通过对支柱产业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分析出那些行业应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还可以和时政热点挂钩,要联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九 五”期间对支柱产业的投资倾斜政策,说明国家侧重发展支柱产业的重要原因。二、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本框题的具体知识之前,留给学生一个讨论题: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开始沉寂了,人类社会繁荣的重心转移到了西半球,西方空前繁荣,开始以武力或经济的手段大举入侵中国。在重重桎梏下,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畸形发展,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请同学们分析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原因之一在于工业的落后,或者说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是它落后的一个原因。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席卷西方,机器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富有成效的生产率,使西方创造物质的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西方经济强大了,就开始大举入侵中国。通过这个讨论题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从而顺利过渡到本框题的讲解。 关于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在前面讲解的划分时,已经讲解过了,它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可以通过播放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老师重复讲课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为了向学生强调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最初形式的工场手工业,而是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所以,视频应以机器生产为背景。视频播放完后,学生会非常清楚,我们本框题所讲的工业是机器化大工业。 在讲解工业的含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和我们每一个人 生活密切联系的工业行业,让学生们分析出工业的对象是自然物质资源或原材料,手段是采掘或加工再加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了工业的含义。 讲工业的分类可以列出分类图表,学生一看一目了然。讲解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首先要结合分类图表讲清重工业主要提供的是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题目是在轻、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请你站在朱容基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应该把着重点放在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为什么,认为是轻工业的组成一组,认为是重工业的组成一组,进行辩论。最后教师指出应放在重工业,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来说,满足人们温饱的需求始终是一个严峻的任务,重工业是为农业和其他工业提供装备的部门,作为一个正在谋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十分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把重工业的发展水平看作是实现现代化的尺度。 有关工业的分类问题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是明白这个内容有助于对工业的进一步了解。在讲解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要向学生说明,虽然重工业主要提供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如燃料动力工业中民用燃料以及汽车制造业中的民用小汽车生产等。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 产资料,如仪表仪器等,所以,重工业不能完全等同于生产资料生产,轻工业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消费资料生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的重点,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题目是如果没有工业,美国农业与中国农业谁更强。教师在给出学生这个题目的同时,要把美国农业现状以及中国农业现状的的有关背景材料展示给学生。通过现实与虚设的对比,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工业的主导作用。 (美国农业现状:是世界上拥有大量余粮出口的5个国家之一,余粮出口占世界余粮出口量的55%以上,名列5国之首。农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只占3%,农业的就业比重只有6%。美国的农业机器化程度高达90%多,有近3/4的农产品是在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从而使其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中国农业现状:粮食长期供不应求,1996年首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粮食质量不高,每年还要从加拿大等国家进口部分优质粮食。农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20%多,农业的就业比重高达77%。机耕农田占农田总面积的50%,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工具还相当落后。) 学生们看到背景材料,很容易知道: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使国家国富民强。如果没有工业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美国农业不可能胜于中国农业,从而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 主导,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向学生讲解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于我国工业的现状部分,建议教师从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个角度讲解,在讲解我国工业建国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时,先播放建国后党领导人们走工业化之路的视频,归纳出中国工业的五大成就。 在讲解我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外国企业投资我国、外国公司进入了一些国家关键性产业,并进一步提出控股要求、国际资本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中国的资料。对此,有的人说,”八国联军”又来了。在材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出中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看完上述材料后,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感受,中国工业的未来与你的现在有关系吗, 关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讲完什么是支柱产业及其特点后,教师提示学生中国选择支柱产业,既要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又要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有利于大量吸收就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支柱产业的特点及我国的具体情况尝试着分析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那些,并说明选择它们的原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指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振兴这些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 工和建筑业等产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国家在投资上采取了投资倾斜政策,它们将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学建议一、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第一节的最后一个内容,把这一框题讲清楚了,学生才会对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框题着重分析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其中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是本框题的重点。 过去我国的国民经济是按照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来分类的。从1985年开始,我国参照国外的划分标准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调两点: 1、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证。 2、它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就业在发达国家持续上升,尤其是在二战之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已趋于成熟,并开始迈进所谓“后工业化社会”。 我国第三产业的状况: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我 国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比较低。与我国第一、二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的纵向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20年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无论是上升还是波动变化趋势都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之中,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这一内容是本框题的重点内容。书中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为标志,即所谓工业化阶段;第三个阶段以资本和劳动力大量涌入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为特征,即现代化阶段。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任务,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保证社会安定。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国现在一年的犯罪率高于建国后十年的犯罪率,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关于“积极 发展第三产业”的教法建议 教师在讲解第三产业的含义和分类时,可以把书中编写的顺序颠倒过来,先讲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中涉及的各行各业,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从而总结出第三产业的含义。 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调查表,要求学生回家调查清楚后准确填写,填写的内容是爷爷奶奶辈、爸爸妈妈辈从事的工作所属的产业,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从事什么工作,它属于哪个产业,表格如下: 从事农业的人次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人次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次爷爷辈 爸爸辈 我自己 然后根据学生填写的表格,课前教师组织学生作出4张柱状图,课堂上展示出来。第一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爷爷辈在间的就业情况。第二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爸爸辈在间的就业情况。第三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自己准备就业的产业。第四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表格中所统计的总人数就业产业的情况。 通过对比看到,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保持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我们越来越多的同学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所从事的行业是从属于第三产业的。那么。第三产业到底有哪些行业呢,由此引出我们所要讲的第一个内容第三产业的划分层次及概念。 在讲解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讲清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一地位,要从如下两点讲解。 第一、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 果。 播放视频 流水线生产,引导学生懂得: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这就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教师还可以从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一些部门相应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国际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角度论证此观点。 第二、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如何,很重要的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体现。 把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的构成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国205030印度282943泰国114050伊朗253440蒙古313534日本23860韩国64351新加坡03664 然后,要求学生们在表格中找出经济发达的国家,看看这些国家在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所达到的高度也越高。产业结构高度化,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化过程,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化的过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的过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过程。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如表格中提到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讲解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要从 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讲成绩如下表格: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 28(1 48(2 23(7 1979 31(2 47(4 21(4 1980 30(1 48(5 21(4 1985 28(4 43(1 24(7 1990 27(1 41(6 31(3 1995 20(5 48(8 30(7 1997 18(7 49(2 32(1 让学生根据这张图表分析我国是如何变化,它与我们课前所做的调查有什么关系,我国变化的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中国的产值结构变化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变化幅度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产值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的就业结构也是变化的。我们在小范围做的调查与社会大环境的情况是协调一致的。这使我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是好的,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拉近。其次,指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第一、二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框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在讲第一点意义之前,媒体显示:没有人是贫困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 通过大屏幕上的至理名言,使学生明白: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尤其在现代社会知识是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因 素。知识的转播离不开教育,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如同知识对个人的作用一样重要。 要求学生们以第三产业中的教育产业为例(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论证第一点意义。(注:之所以选择这一角度,即可以讲清第一点意义,又可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魅力与力量,更加努力地学习) 教师总结时,既可以举出瓦特、爱迪生等个人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的贡献的例子,又可以举出韩国、日本等国家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例子。 在讲第二点意义之前,先拿出一道讨论题要求同学们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分析出第二点意义。讨论题是:我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经济生活贫困窘迫,但社会的犯罪率比较低。现在生活富裕了,但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以北京为例,犯罪率居高不下,据调查犯罪分子中刑事犯罪分子大部分都是无业人员。你认为犯罪与就业有关系吗,是一种什么关系,根据中国目前农业现有1.2亿剩余劳动力,城镇有大量下岗工人的国情,应该把这些剩余劳动力安置到哪些行业去, 引导学生明白:犯罪与就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据统计如果失业路为5%,就是充分就业;为7%—8%,社会可以承受;超过10%社会就会不稳定。我国在五十年代实行的是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失业成隐性化。伴随着改革以及减员增效,使这一隐性失业明朗化,我国现在的失业路为7%,因此犯罪率较之从前就高。根据我国的国情,剩余劳动力应主要转移到第三产业去。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它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 能够吸纳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50多万人就业。 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你带来了那些好处(要求学生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从而充分论证第三点意义。 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学建议一、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既是第四课的教学重点,又是全本书的重点知识。所涉及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但在本框题中,而且在全课书中都是重中之重。本框题在第四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它既看到了本课书与第三课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本课书后面几个框题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关于国民经济的分类、比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它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析出来。通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到,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是本框题的第一个重点。这部分内容从理论角度来看,道理浅显,并不难理解,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心存疑点。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国民经济之间有比例关系问题,在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中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以1996年为例,美国是72%,英国66%,日本60%,韩国51%,甚至连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比我国高, 越南是42%,蒙古是34%,而中国只有30%。在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是否有必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有的学生列举出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是亚洲的经济强国,1996年它的国民经济的比重依次是一产0,二产36%,三产64%。新加坡没有农业,经济照样强大。我国发展农业困难重重,尤其是加入WTO后,更是举步坎坷,因此中国政府有没有必要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等。针对上述等问题,应该紧紧结合我国的国情讲解,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从我国正反两反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另外社会上“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的观点在学校中也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认同,针对这一疑点,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讲清:第一我国与新加坡的情况是不同的,新加坡人口少,靠粮食进口就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要解决吃饭问题依靠外购是不可能的;其二中国的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必然受制于人,失去国家自立的基础。 发展农业的措施,这一内容既是本框题的重点又是热点。面对我国发展农业的严峻形势,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在讲明课本涉及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结合事政热点进一步讲解这部分内容。如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改变农业生产布局,退耕还林还草;改变农产品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农村劳动 力就业结构,实施城镇化建设;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由过去的人收费,改为现在的法收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等等。 最后,介绍了有关乡镇企业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社会热点问题。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三大创举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乡镇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没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以改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产品质量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时期。国家主席江泽民多次提出要重振乡镇企业的雄风。结合这样一个热点背景来讲解乡镇企业的重要性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二、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法建议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在讲解这两个概念时,可以分小组分层次进行。首先课前布置作业,由第一小组学生去图书馆查找我国近些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材料以及我国、韩国、美国等国家近些年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并作成。在此基础上,课堂上将第一小组学生查找的第一组数字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马上就会发现两个数字不一样,得出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概念间的区别。这部分内容主要由第二小组的学生做最后的分析、总结。然后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谈谈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数字有没有实际意义,有什么实际意 义,这部分内容主要由第三小组的学生做最后的分析、总结。最后,把第一小组学生查找的第二组数字以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个表格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从表格中发现问题——的比例关系问题。把这个问题主要交给第四小组的学生回答。 在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一教学重点讲解时,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可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的主题是“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利用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的紧迫性,使其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讲解这部分内容,也可采取全班学生在一起谈“观后感”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我国农业发展滞后性(扩展资料)的几组数字材料,将其制作成课件,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们通过材料,通过其他同学观后的感想认识到我国发展农业的紧迫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只能加强。通过我国农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一步论证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本框题的又一教学重点。在讲解这一教学重点时,建议进行“我为农业的发展出谋献策”的讨论。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可以首先播放一些相关录像片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但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录像中涉及的观点,要敢于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特又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学生发言后,教师应汇总学生的观点。学生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要讲清,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应予以讲评并加 以鼓励。 在分析乡镇企业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分四步进行,具体教法建议如下: 首先,教师说出一些有成就的乡镇企业的名字,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由此教师引出什么是乡镇企业,它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使学生对乡镇企业的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乡镇企业的开办者是农村中的镇、乡、村、民(农民个人或联合)。它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起来的,常用“异军突起”来形容它的发展之快。 其次,把乡镇企业的贡献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由学生总结出它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企业的贡献: 材料1:我国199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8.8%,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是18%,对国家的贡献率是3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出口创汇的1/3来自乡镇企业。 材料2:我国“九五”期间,农村新增劳动力加上现有剩余劳动力一共有2.14亿人,农村只能容纳7700万人,剩下的1.3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1997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达到18%,保证再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万人。 然后,由学生回答如下调查表1、你会购买乡镇企业生产的商品吗,2、你会购买乡镇企业生产的哪些类商品,3、你避免购买的乡镇企业生产的商品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麽, 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出乡镇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资源耗费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显,近几年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低谷阶段。 最后,在前面几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国农民有三大创举,其中之一就有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之所以“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是因为它适合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尤其是加入WTO后,它的弱点将影响它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新的形式,乡镇企业应该如何发展,请学生们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教学难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涉及的时政热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的税费改革;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农民增收等。 教学过程: 一、的划分、比重、相互关系(板书) 我们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概念。 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是哪,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1、 的划分(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分别是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它们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社会大分工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前身,经过资本主义的第一次产业革命逐渐发展成现代工业。第三次,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专门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第三产业。 由此可见,的划分是根据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划分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缩写的英文,WTO、APEC、CEO、MBA等这些都被大家所熟知。 提问:谁知道GNP和GDP各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它们分别代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两者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其区别在于计算范围不同。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常住居民(强调NATIONAL)为计算范围,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不管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界(强调DOMESTIC)为计算范围,只要其经济活动在一国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都要计算在内。两者的关系可图示如下 A(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B(两者共有部分,“国民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国民生产总值” C(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教师强调分析图表、数据是经济学的基本能力,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2、 的比重(板书) 下面是第一组同学查找的有关我国在GNP、GDP中所占的比重。 (多媒体展示) 提问: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看出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它们在GNP、GDP中的比重表现出来。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GNP、GDP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所占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下面,我们分别介绍的有关知识。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板书) 要想深刻体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农业。 1、农业的含义(板书) 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用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提问:你认为人类从事的哪些活动属于农业的范畴,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关于农业的基本含义,要深刻把握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劳动方式是人工培养和养殖等特点,这与第二、第三产业存在着显著差别。动植物的生长不仅受其自身生长规律的支配,还受到生长环境的制约,对土壤、水分、气温等外部环境有特定的要求,这就使得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属于“弱质产业”,必须特别予以扶持。农业按生产经营范围分,有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 请看(媒体显示) 广义农业是包括狭义农业在内的五业,即农、林、牧、副、渔,通常被称为“大农业”。其中的副业,乃是相对于“主业”而言。比如“主业”是种植业,那么利用庭院圈养一头猪,两只羊,不能算作畜牧业,栽几棵果树,不能算作林业,挖一口小池塘养点鱼,也不能叫渔业,而只能称之为副业。 我们都知道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活动。人类是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各国的竞争较之从前更加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各国已清楚的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 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仍然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大力发展农业”。这种做法是否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学生讨论3分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学生,比如能不能把粮食等同于一般商品,从我国基本国情看,是不是有钱就一定能买到粮食,世界市场上有没有足够的粮食来满足12亿多人口的需要,) (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我国农业仍然存在着危机和隐患。 首先是粮食和人口增长的问题。目前还未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粮食供求的严重矛盾。例如1958年大跃进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在一些地方就发生过饿死人的现象。虽然1996年至今粮食产量首次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但农业生产长期波动,粮食增产带有很大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一旦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出现恶化,就可能使粮食产量降低。况且由于上水土流失和乱占滥用,我国耕地以平均每年800万亩的速度递减,而新增人口却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递增。所以,农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不稳定何谈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何谈现代化建设。 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向新加坡学习,靠粮食进口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自7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粮食就出现了危机。粮食总产量下降。1982年以后,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没有增加。现在,全世界受饥饿威胁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1972年—1983年非洲大陆和印度次大陆被饥饿夺取生命的人就超过了250万,全世界挨饿的总人数已高达5亿之众。而由余粮转化为缺粮的国家和地区却日益增加。现在世界上拥有大量余粮出口的国家已屈指可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法国。其中,美国的余粮出口占世界余粮出口量的55%,再加上加拿大,两国合计已接近世界余粮出口总量的70%。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经济大国,如果粮食靠进口,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满足一旦缺粮的中国的粮食供 应。更何况粮食历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更是一种武器。在世界粮食高度依赖某一地区或少数国家的条件下,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只要这些地区或国家一旦实行谷物出口禁运,那么,对于缺粮地区和国家来说就必定是一场灾难。对于中国来说尤为严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看出,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可能使更多的人力、物力、才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尤其是转移到第三产业,以推动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我们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但不会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反而会促进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将来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降低,那只是相对数的降低,绝对数不但不会降低,还会提高。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它的重要地位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被淡化的。 通过我们的上述研究,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这样一个观点: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板书) 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 首先: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板书) 一个人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工作,才能去奔更好的日子; 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谋求自己的繁荣和强大。这说明了什么, 1)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板书) 据统计我国工业原料的40%,轻工业原料的70%来自农业。大家想想:我国为什么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随着我国农村的富裕、农民收入的增收,将为第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巨大的消费品市场。下面以耐用消费品为例: (媒体显示) 农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长图 农民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图 我国农村人口为8.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据测算,如果家电类产品在农村的普及路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则农村市场将需要1.68亿台彩电、1.8亿台冰箱、1.7亿台洗衣机。目前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路远没有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因此,家电产品在农村市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门的打开,我国的许多产品大举向国外出口,在出口的商品中初级产品即未加工或很少加工的农林牧副渔等产品所占的比重很大,保持在大约60%以上。 因此,农业产品及其加工品是我国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归纳) 2)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板书)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江泽民指出: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必须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从保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发的,也是从保持和加强我国在国际竞争独立自主地位的战略性要求考虑的。 邓小平也曾强调:90年代经济如果出现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两位领袖人物对农业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板书) 提问:下面给大家五组材料(见教法建议),请大家看完后,谈谈你的观后感。 其次、从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板书) 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根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 发展。通过上述材料的1—4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形式不容乐观,尤其是加入WTO后,农业生产形式还是相当严峻的。通过材料5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农业发展出现问题势必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所以,面对我国的农业形式,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第三、从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坏。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动摇。但是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业以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呢, 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 设计思想 本框题中的农业部分即是本课的重点,又是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上首先通过教师所设置的情景—五副漫画的排列组合,使学生主动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视觉,使学生在直觉上首先认同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在这一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教学、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从理性上清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通过上述教 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一)的划分、比重、相互关系 1、的划分 2、的比重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的含义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 2)从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3)从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 关于“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探究活动探究目的: 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从理论角度来看,道理浅显,并不难理解,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心存疑点。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国民经济之间有比例关系问题,在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中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以1996年为例,美国是72%,英国66%,日本60%,韩国51%,甚至连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比我国高,越南是42%,蒙古是34%,而中 国只有30%;还有的学生列举出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是亚洲的经济强国,1996年它的国民经济的比重依次是一产0,二产36%,三产64%。新加坡没有农业,经济照样强大。我国发展农业困难重重,尤其是加入WTO后,更是举步坎坷,因此中国政府有没有必要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等;另外社会上“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的观点在学校中也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认同,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探究使学生深刻领会农业的基础地位。 探究内容: 给出四组背景材料提出逐渐递进的四个问题分四个小组,让学生根据本组的探究方向进行调查,汇总成调查结论后进行“我为农业发展出谋划策”的自由讨论(小组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建,教师不要事先分出小组并要求学生必须按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 第一:关于中国农产品价格、质量等与外国产品的比较 背景材料: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关税将大幅下调。根据已签署的协议,目前高达45%的农产品关税,将在2004年前,根据农产品的不同种类降低10%—12%,在2004年,农产品平均关税要降至17%,重点农产品关税要降至14.5%。加入WTO后,美国等许多国家价格低廉的农产品将涌入中国市场,挤掉中国一部分市场。尤其是肉类产品、禽类产品及饲料业,受冲击严重。 思考题: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式严峻,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高,而且质量不如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通过 大量进口农产品的方式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什么, 第二,背景材料: 关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比较 背景材料:1996年中国与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国家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中国 20 50 30新家坡 0 36 64 思考题:我们总是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物资。新加坡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是“0”,新加坡早年就是亚洲的“四小龙”,现在,仍是亚洲的经济强国,农业的短缺并没有影响其经济的发展和强大。由此,是否可以得出,我国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片面夸大了农业的地位,为什么, 第三,关于发达国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背景材料: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国205030韩国64351日本23860澳大利亚42868美国22672 思考题: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明显过高,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会制约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什么, 第四,背景材料:我国各年份比重变化图背景资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84 32.0 43.3 24.7 1990 27.4 41.6 31.3 1992 21.8 43.9 34.3 1994 20.2 47.9 30.1 1997 18.7 49.2 32.1思考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会不会逐渐淡化,为什么,探究步骤:1、全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个课题的调查,同时,各组之间分工合作;2、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小组合作,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材料,了解有关情况。学生根据各自的调查结果和认识程度,填进表格内。3、撰写探究和学习体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见解,并与同学交流。对教师的建议协助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及从信息中获得新认识;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获得的资料中涉及的观点,要敢于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特又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评价重点1、学生是否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4、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关于“第三产业”探究活动此探究活动是围绕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一教学内容展开的 探究目的: 我们现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软件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全球软件市场的年销售额已高达4000—5000亿美元。美国经济能够实现长达90多个月的持续快速增长,信息产业在世界领先,其原因得意于5000家软件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的软件产品发展迅猛,1996年—1997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增长速度在55%以上, 目前在全球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软件市场占有路达16。7%。我国国情与印度相似,但我国的软件产业却大大落后于印度。北京应加速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增加软件产品,进而打入国际市场。 探究内容: 1、调查本地区的电脑公司,通过调查资料分析软件开发业对本地区经济的贡献 调查表 名称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销售量市场占有路纳税总额“九五”期间 该公司开发的 软件产品 2、首钢公司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国有大型企业、龙头企业,以生产钢铁著称,但近几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轨高科技产业,开始生产芯片。首钢不在姓“钢”了。通过对首钢的调查,请你分析首钢的转轨是否值得提倡,调查表 名称年销售量年赢利占首钢全年总利润的百分比2001年产量 2002年产量 3、通过调查,你对第三产业又有什么新的认识,4、调查中让你印象最什么的事情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或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对教师的建议: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主要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4、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于“中国农业与WTO”的探究活动探究目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在已面临农民种粮卖不出去的困难,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才能提高全体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通过本课题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在加入WTO后面临的发展问题,进一步理解我国政府的有关政策,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探究内容:1、WTO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由于这是《经济常识》第7课的知识点,在这里是使学生对这一组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那些方面有优势,那些方面没有优势,3、当地农民对WTO了解多少,4、通过调查,你认为,农民该怎么办,中国农业该如何应对挑战,探究方式:1、设置问卷,对农民、相关产业人员进行调查;2、通过网络从宏观角度了解我国农业以及农业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撰写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加深认识。对教师的建议:1、协助学生确定探究课题;2、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3、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调查心得交流,并对成果进行深化认识。探究评价:1、学生是否能自主进行社会实践,并能积极协助其他同学完成实践任务;2、获得的调查内容的数量、质量;3、能否独立自主地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结论,并能对结论进行阐释; [二 :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中共??县委书记 ???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门类齐全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2003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4亿元,占gdp总值比重达到40%,税收入库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7.2%。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转变发展观念,切实摆正位置。借鉴外地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第三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了功夫:一是彻底“换洗脑筋”。近年来,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我国实施大开放的新形势,县委、县政府按照“不论所有、但求发展,不论所属、但求所得”的发展要求,坚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彻底“换洗脑筋”,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面营造了“没有不可开放的地方,没有不可开放的领域,没有不可开放的产业”的强大发展氛围。二是强化 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的发展第三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县委副书记主抓第三产业发展工作。同时,将计划发展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三产办”升格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5人。各级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第三产业专抓班子,明确了专人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落实责任机制。县里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量化管理。对联系战线和乡镇的县级领导、农村各镇、县直部门分别下达了年度发展第三产业目标任务,纳入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并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考核,其结果与干部的工作实绩直接挂勾。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发展第三产业奖惩办法”,由县财政拿出了专项奖励基金30万元,对发展第三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硬、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从而增强了各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整合发展要素,提升壮大规模。我们按照“整合要素、聚集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优化政策为前提,以扩大商贸流通为基础,逐步带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发展,实现第三产业优化升级。一是优化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白水科技工业园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和《外来投资企业保护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行县收费中心、政务中心办事,实行“一栋 楼办事,一站式审批,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对一些就业容量大、经济拉动力强的第三产业项目实行“一路绿灯”,特事特办。目前,全县新上大型百货超市、药品超市、宾馆酒店达28家,小型商业超市、餐饮店铺达1000余个。二是培育龙头。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我们实行县级领导挂点服务,积极引导这些企业上档次、创品牌。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了以百惠超市、家家乐超市、友谊家电商场、东方服饰城等为龙头的商贸流通业,以富丽华、乐都、仙踪林为龙头的文化娱乐业,以浯溪碑林、金洞漂流、大江自然风光、石洞源名人故里为龙头旅游业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以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的华天大厦,年纯收入达400多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百惠超市,年销售收入达1800多万元。三是整合市场。按照市场运作机制,大力整合市场功能,巩固、完善和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和县际边贸市场,实现了市场向专业化,商品流通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目前,全县已建有各类大小市场73个,其中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2个,年成交额达13亿元。 三、突出发展重点,开辟新兴产业。我们结合??的优势和特点,着力发展了一批收入弹性高、效益上升快、辐射能力强、关联度大的新兴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逐步优化。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充分利用浯溪碑林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和陶铸同志的名人效应,重点抓了浯溪、石洞源、金洞等三大旅游景区 的配套建设和大江旅游景区开发,开辟了旅游精品线路3条,开发了大小旅游景点60多个。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余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1100万元。二是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产业。我们在不断深化公办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非义务教育产业运作模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办学。目前,全县兴办各类民办学校63所,在校学生达1.2万人;劳动技能培训机构13个,年培训1.5万人次。如占地120多亩的云龙中学,三年来共投入1000余万元,发展在校学生2000余人,被评为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三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我们以县城浯溪镇为重点,设立了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中心13个,创办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经济组织18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40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600多人,社区就业已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 四、集聚发展资金,扩大融资渠道。我们广辟融资渠道,千方百计扩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一是盘活国有沉淀资本,推动发展。按照“公退民进、公有民营”的改革思路,我们积极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加快实现了第三产业的低成本扩张。目前,全县先后有近20余家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租赁、收购国有集体企业,盘活资产5600多万元。如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与县交通局合股投资640万元,对濒于破产的县运输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组建了县汽车总公司,使 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去年已完成客运量17万人次,运输收入达740余万元。二是聚集民间闲散资金,拉动发展。我们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法律保障”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投入到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全县共吸引民间资本投入18.5亿元发展第三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服装、餐饮、副食、车辆交易等行业的大发展,造就出一大批“专业市场”和“专业街道”。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浯溪路食品厂为中心的副食品批发一条街,以商业城为中心的水果批发一条街,以人民路电影院地段为中心的精品服饰、鞋业一条街,以椒山北路为主的建材一条街,以滨湖西路、白竹湖为主的餐饮一条街,以黎阳大道为主的摩托车一条街,有效地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引进外来资本,带动发展。我们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举办的重大投资贸易活动,吸引境外、省外、县外等外来资本投入到我县的基础设施、商贸流通、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发展项目上来。全年共引进合同项目137个,合同利用外资2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7亿元,增长52%,其中实际到位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如投资2.13亿元的晒北滩水库电站已正式动工;投资7亿元浯溪电站已正式签约,即将动工兴建;总投资4.8亿元的县城西区开发、投资8000万元的陶铸中学搬迁、投资4600万元的县城沿江路改造、投资2000万元的大江旅游区开发等21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展示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开发的新形象。 五、拓宽发展领域,增强互动效应。为进一步拓宽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我们主要抓了三手:一是抓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们按照 “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与销售企业加强协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先后建立和发展了优质稻、瘦肉型猪、草食动物、水产养殖、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烤烟、席草等十大“万字号”特色农产品基地,为活跃农村集贸市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货源。目前,全县涌现出了天龙米业、金浩植物油、永州酿酒公司、金藤生物公司等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收入3亿元以上。二是抓大户发展,搞活农产品流通。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各类流通、中介服务组织、经济合作组织30多个,培育种养加工和流通大户6200多户。农村流通服务组织和各类中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全面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市场,逐步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抓园区开发,努力构建发展平台。我们先后建立了祁黎工业小区、羊角塘镇烟花爆竹工业小区、大村甸镇玻璃制品工业小区、观音滩至白水加工贸易区和白水科技工业园,促进了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目前,全县95%以上的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餐饮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均在园区落户,年产值达8.7亿多元。如白水科技工业园,自去年8月创建以来,县财政已投入1000万元,完成了主干道硬化、电线架通、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工程,吸引了丰达电机、金藤生物、惠丰 包装、香港华英电子、长沙(雨时)超微粉磨等9家入园建设,投资规模达1.94亿元。同时,直接拉动了运输业、餐饮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的协调发展,使之成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 [三 :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全力打造第三产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中共??县委书记 ???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突破口来抓,从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和引导,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房地产开发、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门类齐全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4亿元,占gdp总值比重达到40%,税收入库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7.2%。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转变发展观念,切实摆正位置。借鉴外地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第三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了功夫:一是彻底“换,筋”。近年来,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我国实施大开放的新形势,县委、县政府按照“不论所有、但求发展,不论所属、但求所得”的发展要求,坚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彻底“换,筋”,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全面营造了“没有不可开放的地方,没有不可开放的领域, 没有不可开放的产业”的强大发展氛围。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的发展第三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县委副书记主抓第三产业发展工作。同时,将计划发展委员会的内设机构“三产办”升格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5人。各级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第三产业专抓班子,明确了专人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落实责任机制。县里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量化管理。对联系战线和乡镇的县级领导、农村各镇、县直部门分别下达了年度发展第三产业目标任务,纳入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并实行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考核,其结果与干部的工作实绩直接挂勾。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发展第三产业奖惩办法”,由县财政拿出了专项奖励基金30万元,对发展第三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措施不硬、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从而增强了各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整合发展要素,提升壮大规模。我们按照“整合要素、聚集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优化政策为前提,以扩大商贸流通为基础,逐步带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发展,实现第三产业优化升级。一是优化政策。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白水科技工业园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和《外来投资企业保护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行县收费 中心、政务中心办事制度,实行“一栋楼办事,一站式审批,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对一些就业容量大、经济拉动力强的第三产业项目实行“一路绿灯”,特事特办。目前,全县新上大型百货超市、药品超市、宾馆酒店达28家,小型商业超市、餐饮店铺达1000余个。二是培育龙头。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我们实行县级领导挂点服务,积极引导这些企业上档次、创品牌。目前,全县已逐步形成了以百惠超市、家家乐超市、友谊家电商场、东方服饰城等为龙头的商贸流通业,以富丽华、乐都、仙踪林为龙头的文化娱乐业,以浯溪碑林、金洞漂流、大江自然风光、石洞源名人故里为龙头旅游业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以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的华天大厦,年纯收入达400多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百惠超市,年销售收入达1800多万元。三是整合市场。按照市场运作机制,大力整合市场功能,巩固、完善和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和县际边贸市场,实现了市场向专业化,商品流通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目前,全县已建有各类大小市场73个,其中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2个,年成交额达13亿元。 三、突出发展重点,开辟新兴产业。我们结合??的优势和特点,着力发展了一批收入弹性高、效益上升快、辐射能力强、关联度大的新兴产业,促进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逐步优化。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充分利用浯溪碑林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和陶铸同志的名人效应,重点抓了浯溪、石洞源、金洞等三大旅游景区的 配套建设和大江旅游景区开发,开辟了旅游精品线路3条,开发了大小旅游景点60多个。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余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1100万元。二是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产业。我们在不断深化公办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非义务教育产业运作模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办学。目前,全县兴办各类民办学校63所,在校学生达1.2万人;劳动技能培训机构13个,年培训1.5万人次。如占地120多亩的云龙中学,三年来共投入1000余万元,发展在校学生XX余人,被评为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三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我们以县城浯溪镇为重点,设立了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中心13个,创办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经济组织18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40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600多人,社区就业已成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 四、集聚发展资金,扩大融资渠道。我们广辟融资渠道,千方百计扩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一是盘活国有沉淀资本,推动发展。按照“公退民进、公有民营”的改革思路,我们积极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加快实现了第三产业的低成本扩张。目前,全县先后有近20余家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租赁、收购国有集体企业,盘活资产5600多万元。如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与县交通局合股投资640万元,对濒于破产的县运输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后,组建了县汽车总公司,使企业呈现勃勃生机。 去年已完成客运量17万人次,运输收入达740余万元。二是聚集民间闲散资金,拉动发展。我们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法律保障”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投入到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全县共吸引民间资本投入18.5亿元发展第三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服装、餐饮、副食、车辆交易等行业的大发展,造就出一大批“专业市场”和“专业街道”。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浯溪路食品厂为中心的副食品批发一条街,以商业城为中心的水果批发一条街,以人民路电影院地段为中心的精品服饰、鞋业一条街,以椒山北路为主的建材一条街,以滨湖西路、白竹湖为主的餐饮一条街,以黎阳大道为主的摩托车一条街,有效地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大力引进外来资本,带动发展。我们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举办的重大投资贸易活动,吸引境外、省外、县外等外来资本投入到我县的基础设施、商贸流通、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发展项目上来。全年共引进合同项目137个,合同利用外资2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3.7亿元,增长52%,其中实际到位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如投资2.13亿元的晒北滩水库电站已正式动工;投资7亿元浯溪电站已正式签约,即将动工兴建;总投资4.8亿元的县城西区开发、投资8000万元的陶铸中学搬迁、投资4600万元的县城沿江路改造、投资XX万元的大江旅游区开发等21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展示了??大改革、大开放、大开发的新形象。 五、拓宽发展领域,增强互动效应。为进一步拓宽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我们主要抓了三手:一是抓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们按照 “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等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与销售企业加强协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先后建立和发展了优质稻、瘦肉型猪、草食动物、水产养殖、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烤烟、席草等十大“万字号”特色农产品基地,为活跃农村集贸市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货源。目前,全县涌现出了天龙米业、金浩植物油、永州酿酒公司、金藤生物公司等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收入3亿元以上。二是抓大户发展,搞活农产品流通。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各类流通、中介服务组织、经济合作组织30多个,培育种养加工和流通大户6200多户。农村流通服务组织和各类中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全面搞活了农产品流通市场,逐步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三是抓园区开发,努力构建发展平台。我们先后建立了祁黎工业小区、羊角塘镇烟花爆竹工业小区、大村甸镇玻璃制品工业小区、观音滩至白水加工贸易区和白水科技工业园,促进了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目前,全县95%以上的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餐饮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均在园区落户,年产值达8.7亿多元。如白水科技工业园,自去年8月创建以来,县财政已投入1000万元,完成了主干道硬化、电线架通、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工程,吸引了丰达电机、金藤生物、惠丰包装、香港华英电子、长沙(雨时)超微粉磨等9家入园建设,投资规模 达1.94亿元。同时,直接拉动了运输业、餐饮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的协调发展,使之成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载体。 [四 : 三大产业]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的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能结合实际分析说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探究社会时政问题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模拟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经济学数字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能从数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经济生活,对国家的经济现象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步树立起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祖国的情感。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虽然在建国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使他们懂得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更好的奉献社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学建议一、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材分析 虽然,本框题在内容上只讲第二产业的工业部分,但是,在构 成上,本框题与上一框题及下一框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第一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中,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框题中的重点,也是第四课书的重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本框题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与时政的连接点是国家在“九五”期间对支柱产业实施了投资倾斜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支柱产业的投资力度。 本框题首先介绍了工业的产生。讲清我们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最初的工场手工业,而是后来的现代化机器大工业,因为,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能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来装备工业,从而为后面讲解本框题的重点知识即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做好了铺垫。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及本课书的重点,这部分内容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另一个是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工业为什么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工业的现状:首先,建国后我国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说明我国工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加强他们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内容是本框题比较重要的知识,通过对支柱产业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分析出那些行业应成为中国的支 柱产业。还可以和时政热点挂钩,要联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九五”期间对支柱产业的投资倾斜政策,说明国家侧重发展支柱产业的重要原因。二、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本框题的具体知识之前,留给学生一个讨论题: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开始沉寂了,人类社会繁荣的重心转移到了西半球,西方空前繁荣,开始以武力或经济的手段大举入侵中国。在重重桎梏下,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畸形发展,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请同学们分析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原因之一在于工业的落后,或者说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是它落后的一个原因。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席卷西方,机器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富有成效的生产率,使西方创造物质的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西方经济强大了,就开始大举入侵中国。通过这个讨论题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从而顺利过渡到本框题的讲解。 关于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在前面讲解的划分时,已经讲解过了,它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可以通过播放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老师重复讲课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为了向学生强调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最初形式的工场手工业,而是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所以,视频应以机器生产为背景。视频播放完后,学生会非常清楚,我们本框题所讲的工业是机器化大工业。 在讲解工业的含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和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密切联系的工业行业,让学生们分析出工业的对象是自然物质资源或原材料,手段是采掘或加工再加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了工业的含义。 讲工业的分类可以列出分类图表,学生一看一目了然。讲解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首先要结合分类图表讲清重工业主要提供的是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题目是在轻、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请你站在朱容基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应该把着重点放在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为什么,认为是轻工业的组成一组,认为是重工业的组成一组,进行辩论。最后教师指出应放在重工业,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来说,满足人们温饱的需求始终是一个严峻的任务,重工业是为农业和其他工业提供装备的部门,作为一个正在谋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十分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把重工业的发展水平看作是实现现代化的尺度。 有关工业的分类问题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是明白这个内容有助于对工业的进一步了解。在讲解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要向学生说明,虽然重工业主要提供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如燃料动力工业中民用燃料以及汽车制造业中的民用小 汽车生产等。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如仪表仪器等,所以,重工业不能完全等同于生产资料生产,轻工业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消费资料生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的重点,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题目是如果没有工业,美国农业与中国农业谁更强。教师在给出学生这个题目的同时,要把美国农业现状以及中国农业现状的的有关背景材料展示给学生。通过现实与虚设的对比,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工业的主导作用。 (美国农业现状:是世界上拥有大量余粮出口的5个国家之一,余粮出口占世界余粮出口量的55%以上,名列5国之首。农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只占3%,农业的就业比重只有6%。美国的农业机器化程度高达90%多,有近3/4的农产品是在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从而使其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中国农业现状:粮食长期供不应求,1996年首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粮食质量不高,每年还要从加拿大等国家进口部分优质粮食。农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20%多,农业的就业比重高达77%。机耕农田占农田总面积的50%,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工具还相当落后。) 学生们看到背景材料,很容易知道: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使国家国富民强。如果没有工业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美国农业不可能 胜于中国农业,从而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向学生讲解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于我国工业的现状部分,建议教师从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个角度讲解,在讲解我国工业建国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时,先播放建国后党领导人们走工业化之路的视频,归纳出中国工业的五大成就。 在讲解我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外国企业投资我国、外国公司进入了一些国家关键性产业,并进一步提出控股要求、国际资本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中国的资料。对此,有的人说,”八国联军”又来了。在材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出中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看完上述材料后,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感受,中国工业的未来与你的现在有关系吗, 关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讲完什么是支柱产业及其特点后,教师提示学生中国选择支柱产业,既要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又要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有利于大量吸收就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支柱产业的特点及我国的具体情况尝试着分析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那些,并说明选择它们的原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指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 何振兴这些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业等产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国家在投资上采取了投资倾斜政策,它们将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学建议一、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第一节的最后一个内容,把这一框题讲清楚了,学生才会对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框题着重分析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其中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是本框题的重点。 过去我国的国民经济是按照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来分类的。从1985年开始,我国参照国外的划分标准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调两点: 1、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证。 2、它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就业在发达国家持续上升,尤其是在二战之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已趋于成熟,并开始迈进所谓“后 工业化社会”。 我国第三产业的状况: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我国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比较低。与我国第一、二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的纵向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20年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无论是上升还是波动变化趋势都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之中,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这一内容是本框题的重点内容。书中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为标志,即所谓工业化阶段;第三个阶段以资本和劳动力大量涌入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为特征,即现代化阶段。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任务,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保证社会安定。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国现在一年的犯罪率高于建国后十年的犯罪率,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法建议 教师在讲解第三产业的含义和分类时,可以把书中编写的顺序颠倒过来,先讲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中涉及的各行各业,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从而总结出第三产业的含义。 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调查表,要求学生回家调查清楚后准确填写,填写的内容是爷爷奶奶辈、爸爸妈妈辈从事的工作所属的产业,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从事什么工作,它属于哪个产业,表格如下: 从事农业的人次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人次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次爷爷辈 爸爸辈 我自己 然后根据学生填写的表格,课前教师组织学生作出4张柱状图,课堂上展示出来。第一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爷爷辈在间的就业情况。第二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爸爸辈在间的就业情况。第三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自己准备就业的产业。第四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表格中所统计的总人数就业产业的情况。 通过对比看到,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保持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我们越来越多的同学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所从事的行业是从属于第三产业的。那么。第三产业到底有哪些行业呢,由此引出我们所要讲的第一个内容第三产业的划分层次及概念。 在讲解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讲清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一地位,要从如下两点讲解。 第一、 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播放视频 流水线生产,引导学生懂得: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这就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教师还可以从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一些部门相应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国际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角度论证此观点。 第二、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如何,很重要的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体现。 把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的构成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国205030印度282943泰国114050伊朗253440蒙古313534日本23860韩国64351新加坡03664 然后,要求学生们在表格中找出经济发达的国家,看看这些国家在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所达到的高度也越高。产业结构高度化,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化过程,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化的过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的过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过程。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如表格中提到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现 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讲解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要从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讲成绩如下表格: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 28(1 48(2 23(7 1979 31(2 47(4 21(4 1980 30(1 48(5 21(4 1985 28(4 43(1 24(7 1990 27(1 41(6 31(3 1995 20(5 48(8 30(7 1997 18(7 49(2 32(1 让学生根据这张图表分析我国是如何变化,它与我们课前所做的调查有什么关系,我国变化的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中国的产值结构变化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变化幅度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产值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的就业结构也是变化的。我们在小范围做的调查与社会大环境的情况是协调一致的。这使我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是好的,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拉近。其次,指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第一、二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框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在讲第一点意义之前,媒体显示:没有人是贫困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 通过大屏幕上的至理名言,使学生明白: 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尤其在现代社会知识是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知识的转播离不开教育,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如同知识对个人的作用一样重要。 要求学生们以第三产业中的教育产业为例(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论证第一点意义。(注:之所以选择这一角度,即可以讲清第一点意义,又可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魅力与力量,更加努力地学习) 教师总结时,既可以举出瓦特、爱迪生等个人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的贡献的例子,又可以举出韩国、日本等国家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例子。 在讲第二点意义之前,先拿出一道讨论题要求同学们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分析出第二点意义。讨论题是:我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经济生活贫困窘迫,但社会的犯罪率比较低。现在生活富裕了,但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以北京为例,犯罪率居高不下,据调查犯罪分子中刑事犯罪分子大部分都是无业人员。你认为犯罪与就业有关系吗,是一种什么关系,根据中国目前农业现有1.2亿剩余劳动力,城镇有大量下岗工人的国情,应该把这些剩余劳动力安置到哪些行业去, 引导学生明白:犯罪与就业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据统计如果失业路为5%,就是充分就业;为7%—8%,社会可以承受;超过10%社会就会不稳定。我国在五十年代实行的是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失业成隐性化。伴随着改革以及减员增效,使这一隐性失业明朗化,我国现在的失业路为7%,因此犯罪率较之从前就高。根据我国的国情,剩余劳动力应主要转移到第三产业去。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它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够吸纳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50多万人就业。 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你带来了那些好处(要求学生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从而充分论证第三点意义。 第 1 2 3 页 [五 : 三大产业]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的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能结合实际分析说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探究社会时政问题等活动,通过讨论、辩论、模拟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学生的参与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协作,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经济学数字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能从数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经济生活,对国家的经济现象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逐步树立起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祖国的情感。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虽然在建国 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使他们懂得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更好的奉献社会,才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学建议一、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材分析 虽然,本框题在内容上只讲第二产业的工业部分,但是,在构成上,本框题与上一框题及下一框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第一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中,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框题中的重点,也是第四课书的重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本框题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与时政的连接点是国家在“九五”期间对支柱产业实施了投资倾斜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对支柱产业的投资力度。 本框题首先介绍了工业的产生。讲清我们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最初的工场手工业,而是后来的现代化机器大工业,因为,只有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才能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手段来装备工业,从而为后面讲解本框题的重点知识即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做好了铺垫。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及本课书的重点,这部分内容讲两个问题,一个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另一个是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就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工业为什么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我国工业的现状:首先,建国后我国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说明我国工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加强他们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内容是本框题比较重要的知识,通过对支柱产业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分析出那些行业应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还可以和时政热点挂钩,要联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九五”期间对支柱产业的投资倾斜政策,说明国家侧重发展支柱产业的重要原因。二、关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本框题的具体知识之前,留给学生一个讨论题: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开始沉寂了,人类社会繁荣的重心转移到了西半球,西方空前繁荣,开始以武力或经济的手段大举入侵中国。在重重桎梏下,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畸形发展,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请同学们分析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原因之一在于工业的落后,或者说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是它落后的一个原因。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席卷西方,机器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富有成效的生产率,使西方创造物质的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西方经济强大了,就开始大举入侵中国。通过这个讨论题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从而顺利过渡到本框题的讲解。 关于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部分内容在前面讲解的划分时,已 经讲解过了,它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可以通过播放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老师重复讲课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为了向学生强调本框题所说的工业不是最初形式的工场手工业,而是现代化的机器大工业,所以,视频应以机器生产为背景。视频播放完后,学生会非常清楚,我们本框题所讲的工业是机器化大工业。 在讲解工业的含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和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密切联系的工业行业,让学生们分析出工业的对象是自然物质资源或原材料,手段是采掘或加工再加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了工业的含义。 讲工业的分类可以列出分类图表,学生一看一目了然。讲解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首先要结合分类图表讲清重工业主要提供的是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题目是在轻、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请你站在朱容基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应该把着重点放在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为什么,认为是轻工业的组成一组,认为是重工业的组成一组,进行辩论。最后教师指出应放在重工业,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来说,满足人们温饱的需求始终是一个严峻的任务,重工业是为农业和其他工业提供装备的部门,作为一个正在谋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十分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在较长 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把重工业的发展水平看作是实现现代化的尺度。 有关工业的分类问题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是明白这个内容有助于对工业的进一步了解。在讲解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分类时,要向学生说明,虽然重工业主要提供生产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消费资料,如燃料动力工业中民用燃料以及汽车制造业中的民用小汽车生产等。轻工业虽然主要提供消费资料,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资料,如仪表仪器等,所以,重工业不能完全等同于生产资料生产,轻工业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消费资料生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本框题的重点,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探究性学习,题目是如果没有工业,美国农业与中国农业谁更强。教师在给出学生这个题目的同时,要把美国农业现状以及中国农业现状的的有关背景材料展示给学生。通过现实与虚设的对比,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工业的主导作用。 (美国农业现状:是世界上拥有大量余粮出口的5个国家之一,余粮出口占世界余粮出口量的55%以上,名列5国之首。农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只占3%,农业的就业比重只有6%。美国的农业机器化程度高达90%多,有近3/4的农产品是在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从而使其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中国农业现状:粮食长期供不应求,1996年首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粮食质量不高,每年还要从加拿大等国家进口部分优质粮食。农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20%多,农业的就业比重高达 77%。机耕农田占农田总面积的50%,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工具还相当落后。) 学生们看到背景材料,很容易知道: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使国家国富民强。如果没有工业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美国农业不可能胜于中国农业,从而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向学生讲解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于我国工业的现状部分,建议教师从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个角度讲解,在讲解我国工业建国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时,先播放建国后党领导人们走工业化之路的视频,归纳出中国工业的五大成就。 在讲解我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外国企业投资我国、外国公司进入了一些国家关键性产业,并进一步提出控股要求、国际资本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中国的资料。对此,有的人说,”八国联军”又来了。在材料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出中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看完上述材料后,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感受,中国工业的未来与你的现在有关系吗, 关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讲完什么是支柱产业及其特 点后,教师提示学生中国选择支柱产业,既要考虑技术进步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又要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有利于大量吸收就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支柱产业的特点及我国的具体情况尝试着分析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那些,并说明选择它们的原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指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振兴这些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业等产业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国家在投资上采取了投资倾斜政策,它们将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学建议一、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第一节的最后一个内容,把这一框题讲清楚了,学生才会对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部门结构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框题着重分析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其中在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是本框题的重点。 过去我国的国民经济是按照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来分类的。从1985年开始,我国参照国外的划分标准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强调两点: 1、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 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证。 2、它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并且继续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就业在发达国家持续上升,尤其是在二战之后,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已趋于成熟,并开始迈进所谓“后工业化社会”。 我国第三产业的状况: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我国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较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就业人员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比较低。与我国第一、二产业在GNP和GDP中所占比重的纵向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20年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无论是上升还是波动变化趋势都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可见,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之中,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这一内容是本框题的重点内容。书中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第二个阶段以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为标志,即所谓工业化阶段;第三个阶段以资本和劳动力大量涌入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为特征,即现代化阶段。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 大国,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任务,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保证社会安定。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国现在一年的犯罪率高于建国后十年的犯罪率,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关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教法建议 教师在讲解第三产业的含义和分类时,可以把书中编写的顺序颠倒过来,先讲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中涉及的各行各业,归纳出它们的共性,从而总结出第三产业的含义。 课前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调查表,要求学生回家调查清楚后准确填写,填写的内容是爷爷奶奶辈、爸爸妈妈辈从事的工作所属的产业,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从事什么工作,它属于哪个产业,表格如下: 从事农业的人次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人次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次爷爷辈 爸爸辈 我自己 然后根据学生填写的表格,课前教师组织学生作出4张柱状图,课堂上展示出来。第一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爷爷辈在间的就业情况。第二张柱状图反映的是爸爸辈在间的就业情况。第三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自己准备就业的产业。第四张柱状图反映的是表格中所统计的总人数就业产业的情况。 通过对比看到,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保持上升 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我们越来越多的同学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所从事的行业是从属于第三产业的。那么。第三产业到底有哪些行业呢,由此引出我们所要讲的第一个内容第三产业的划分层次及概念。 在讲解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讲清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一地位,要从如下两点讲解。 第一、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播放视频 流水线生产,引导学生懂得: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这就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教师还可以从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一些部门相应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国际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角度论证此观点。 第二、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如何,很重要的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体现。 把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的构成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国205030印度282943泰国114050伊朗253440蒙古313534日本23860韩国64351新加坡03664 然后,要求学生们在表格中找出经济发达的国家,看看这些国家在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 平越高,其产业结构所达到的高度也越高。产业结构高度化,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化过程,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化的过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的过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过程。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如表格中提到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讲解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要从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讲成绩如下表格: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78 28(1 48(2 23(7 1979 31(2 47(4 21(4 1980 30(1 48(5 21(4 1985 28(4 43(1 24(7 1990 27(1 41(6 31(3 1995 20(5 48(8 30(7 1997 18(7 49(2 32(1 让学生根据这张图表分析我国是如何变化,它与我们课前所做的调查有什么关系,我国变化的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中国的产值结构变化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变化幅度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产值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的就业结构也是变化的。我们在小范围做的调查与社会大环境的情况是协调一致的。这使我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是好的,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的 差距正在拉近。其次,指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第一、二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框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在讲第一点意义之前,媒体显示:没有人是贫困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 通过大屏幕上的至理名言,使学生明白: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尤其在现代社会知识是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知识的转播离不开教育,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如同知识对个人的作用一样重要。 要求学生们以第三产业中的教育产业为例(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论证第一点意义。(注:之所以选择这一角度,即可以讲清第一点意义,又可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魅力与力量,更加努力地学习) 教师总结时,既可以举出瓦特、爱迪生等个人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的贡献的例子,又可以举出韩国、日本等国家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例子。 在讲第二点意义之前,先拿出一道讨论题要求同学们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分析出第二点意义。讨论题是:我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经济生活贫困窘迫,但社会的犯罪率比较低。现在生活富裕了,但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以北京为例,犯罪率居高不下,据调查犯罪分子中刑事犯罪分子大部分都是无业人员。你认为犯罪与就业有关系吗,是一种什么关系,根据中国目前农业现有1.2亿剩余劳动力,城镇有大量下岗工人的国情,应该把这些剩余劳动力安置到哪些行业去, 引导学生明白:犯罪与就业存在 着一定的关系,据统计如果失业路为5%,就是充分就业;为7%—8%,社会可以承受;超过10%社会就会不稳定。我国在五十年代实行的是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失业成隐性化。伴随着改革以及减员增效,使这一隐性失业明朗化,我国现在的失业路为7%,因此犯罪率较之从前就高。根据我国的国情,剩余劳动力应主要转移到第三产业去。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它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够吸纳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50多万人就业。 第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你带来了那些好处(要求学生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从而充分论证第三点意义。 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学建议一、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材分析 本框题既是第四课的教学重点,又是全本书的重点知识。所涉及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但在本框题中,而且在全课书中都是重中之重。本框题在第四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它既看到了本课书与第三课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本课书后面几个框题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关于国民经济的分类、比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它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析出来。通过在国民经 济中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到,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是本框题的第一个重点。这部分内容从理论角度来看,道理浅显,并不难理解,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心存疑点。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国民经济之间有比例关系问题,在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中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以1996年为例,美国是72%,英国66%,日本60%,韩国51%,甚至连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比我国高,越南是42%,蒙古是34%,而中国只有30%。在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是否有必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有的学生列举出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是亚洲的经济强国,1996年它的国民经济的比重依次是一产0,二产36%,三产64%。新加坡没有农业,经济照样强大。我国发展农业困难重重,尤其是加入WTO后,更是举步坎坷,因此中国政府有没有必要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等。针对上述等问题,应该紧紧结合我国的国情讲解,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从我国正反两反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另外社会上“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的观点在学校中也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认同,针对这一疑点,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讲清:第一我国与新加坡的情况是不同的,新加坡人口少,靠粮食进口就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要解决吃饭问题依靠外购是不可能的;其二中国的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 来解决,必然受制于人,失去国家自立的基础。 发展农业的措施,这一内容既是本框题的重点又是热点。面对我国发展农业的严峻形势,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在讲明课本涉及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结合事政热点进一步讲解这部分内容。如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改变农业生产布局,退耕还林还草;改变农产品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施城镇化建设;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由过去的人收费,改为现在的法收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等等。 最后,介绍了有关乡镇企业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社会热点问题。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三大创举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乡镇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没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以改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产品质量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时期。国家主席江泽民多次提出要重振乡镇企业的雄风。结合这样一个热点背景来讲解乡镇企业的重要性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二、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法建议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在讲解这两个概念时,可以分小组分层次进行。首先课前布置作业,由第一小组学生去图书馆查找我国近些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字材料以及 我国、韩国、美国等国家近些年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并作成课件。在此基础上,课堂上将第一小组学生查找的第一组数字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马上就会发现两个数字不一样,得出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概念间的区别。这部分内容主要由第二小组的学生做最后的分析、总结。然后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谈谈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数字有没有实际意义,有什么实际意义,这部分内容主要由第三小组的学生做最后的分析、总结。最后,把第一小组学生查找的第二组数字以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个表格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从表格中发现问题——的比例关系问题。把这个问题主要交给第四小组的学生回答。 在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一教学重点讲解时,在教法上有以下建议: 可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的主题是“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利用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的紧迫性,使其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讲解这部分内容,也可采取全班学生在一起谈“观后感”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我国农业发展滞后性(扩展资料)的几组数字材料,将其制作成课件,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们通过材料,通过其他同学观后的感想认识到我国发展农业的紧迫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一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只能加强。通过我国农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一步论证必 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本框题的又一教学重点。在讲解这一教学重点时,建议进行“我为农业的发展出谋献策”的讨论。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可以首先播放一些相关录像片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但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录像中涉及的观点,要敢于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特又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学生发言后,教师应汇总学生的观点。学生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要讲清,学生提出的新观点应予以讲评并加以鼓励。 在分析乡镇企业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以分四步进行,具体教法建议如下: 首先,教师说出一些有成就的乡镇企业的名字,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由此教师引出什么是乡镇企业,它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使学生对乡镇企业的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乡镇企业的开办者是农村中的镇、乡、村、民(农民个人或联合)。它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发展起来的,常用“异军突起”来形容它的发展之快。 其次,把乡镇企业的贡献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由学生总结出它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企业的贡献: 材料1:我国199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8.8%,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是18%,对国家的贡献率是3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出口创汇的1/3来自乡镇企业。 材料2:我国“九五”期间,农村新增劳动力加上现有剩余劳动力一共有2.14亿人,农村只能容纳7700万人,剩下的1.3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1997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达到18%,保证再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万人。 然后,由学生回答如下调查表1、你会购买乡镇企业生产的商品吗,2、你会购买乡镇企业生产的哪些类商品,3、你避免购买的乡镇企业生产的商品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麽, 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出乡镇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资源耗费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显,近几年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低谷阶段。 最后,在前面几步的基础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国农民有三大创举,其中之一就有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之所以“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是因为它适合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尤其是加入WTO后,它的弱点将影响它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新的形式,乡镇企业应该如何发展,请学生们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教学难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涉及的时政热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的税费改革;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农民增收等。 教学过程: 一、的划分、比重、相互关系(板书) 我们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概念。 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是哪,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1、 的划分(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分别是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它们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社会大分工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次,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前身,经过资本主义的第一次产业革命逐渐发展成现代工业。第三次,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专门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第三产业。 由此可见,的划分是根据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和各行各业的性质划分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缩写的英文,WTO、APEC、CEO、MBA等这些都被大家所熟知。 提问:谁知道GNP和GDP各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它们分别代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两者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其区别在于计算范围不同。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常住居民(强调NATIONAL)为计算范围,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不管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界(强调DOMESTIC)为计算范围,只要其经济活动在一国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都要计算在内。两者的关系可图示如下 A(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B(两者共有部分,“国民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国民生产总值” C(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教师强调分析图表、数据是经济学的基本能力,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2、 的比重(板书) 下面是第一组同学查找的有关我国在GNP、GDP中所占的比重。(多媒体展示) 提问: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看出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它们在GNP、GDP中的比重表现出来。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GNP、GDP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所占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下面,我们分别介绍的有关知识。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板书) 要想深刻体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农业。 1、农业的含义(板书) 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用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提问:你认为人类从事的哪些活动属于农业的范畴,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关于农业的基本含义,要深刻把握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劳动方式是人工培养和养殖等特点,这与第二、第三产业存在着显著差别。动植物的生长不仅受其自身生长规律的支配,还受到生长环境的制约,对土壤、水分、气温等外部环境有特定的要求,这就使得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属于“弱质产业”,必须特别予以扶持。农业按生产经营范围分,有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 请看(媒体显示) 广义农业是包括狭义农业在内的五业,即农、林、牧、副、渔,通常被称为“大农业”。其中的副业,乃是相对于“主业”而言。比如“主业”是种植业,那么利用庭院圈养一头猪,两只羊,不能算作畜牧业,栽几棵果树,不能算作林业,挖一口小池塘养点鱼,也不能叫渔业,而只能称之为副业。 我们都知道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活动。人类是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各国的竞争较之从前更加激烈,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各国已清楚的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 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仍然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大力发 展农业”。这种做法是否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学生讨论3分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学生,比如能不能把粮食等同于一般商品,从我国基本国情看,是不是有钱就一定能买到粮食,世界市场上有没有足够的粮食来满足12亿多人口的需要,) (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我国农业仍然存在着危机和隐患。首先是粮食和人口增长的问题。目前还未能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粮食供求的严重矛盾。例如1958年大跃进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在一些地方就发生过饿死人的现象。虽然1996年至今粮食产量首次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但农业生产长期波动,粮食增产带有很大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一旦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出现恶化,就可能使粮食产量降低。况且由于上水土流失和乱占滥用,我国耕地以平均每年800万亩的速度递减,而新增人口却以每年1500万的速度递增。所以,农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不稳定何谈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何谈现代化建设。 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向新加坡学习,靠粮食进口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状况。自7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粮食就出现了危机。粮食总产量下降。1982年以后,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没有增加。现在,全世界受饥饿威胁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1972年—1983年非洲大陆和印度次大陆 被饥饿夺取生命的人就超过了250万,全世界挨饿的总人数已高达5亿之众。而由余粮转化为缺粮的国家和地区却日益增加。现在世界上拥有大量余粮出口的国家已屈指可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法国。其中,美国的余粮出口占世界余粮出口量的55%,再加上加拿大,两国合计已接近世界余粮出口总量的70%。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经济大国,如果粮食靠进口,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满足一旦缺粮的中国的粮食供应。更何况粮食历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更是一种武器。在世界粮食高度依赖某一地区或少数国家的条件下,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只要这些地区或国家一旦实行谷物出口禁运,那么,对于缺粮地区和国家来说就必定是一场灾难。对于中国来说尤为严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应该看出,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可能使更多的人力、物力、才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尤其是转移到第三产业,以推动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我们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但不会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反而会促进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将来农业发展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降低,那只是相对数的降低,绝对数不但不会降低,还会提高。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它的重要地位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被淡化的。 通过我们的上述研究,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这样一个观点: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板书) 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 首先: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板书) 一个人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去工作,才能去奔更好的日子;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谋求自己的繁荣和强大。这说明了什么, 1)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板书) 据统计我国工业原料的40%,轻工业原料的70%来自农业。大家想想:我国为什么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随着我国农村的富裕、农民收入的增收,将为第二、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巨大的消费品市场。下面以耐用消费品为例: (媒体显示) 农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长图 农民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图 我国农村人口为8.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据测算,如果家电类产品在农村的普及路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则农村市 场将需要1.68亿台彩电、1.8亿台冰箱、1.7亿台洗衣机。目前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路远没有达到1997年城镇的水平,因此,家电产品在农村市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门的打开,我国的许多产品大举向国外出口,在出口的商品中初级产品即未加工或很少加工的农林牧副渔等产品所占的比重很大,保持在大约60%以上。 因此,农业产品及其加工品是我国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归纳) 2)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板书)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 江泽民指出: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必须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从保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发的,也是从保持和加强我国在国际竞争独立自主地位的战略性要求考虑的。 邓小平也曾强调:90年代经济如果出现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两位领袖人物对农业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板书) 提问:下面给大家五组材料(见教法建议),请大家看完后,谈谈你的观后感。 其次、从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板书) 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根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通过上述材料的1—4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农业生产形式不容乐观,尤其是加入WTO后,农业生产形式还是相当严峻的。通过材料5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农业发展出现问题势必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所以,面对我国的农业形式,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第三、从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坏。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任何时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动摇。但是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业以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呢, 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 设计思想 本框题中的农业部分即是本课的重点,又是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上首先通过教师所设置的情景—五副漫画的排列组合,使学生主动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视觉,使学生在直觉上首先认同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在这一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教学、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从理性上清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通过上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一)的划分、比重、相互关系 1、的划分 2、的比重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的含义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看农业的基础地位 2)从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3)从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看农业的基础地位 关于“当代中国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探究 活动 探究目的: 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从理论角度来看,道理浅显,并不难理解,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心存疑点。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国民经济之间有比例关系问题,在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中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以1996年为例,美国是72%,英国66%,日本60%,韩国51%,甚至连一些比较贫穷的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比我国高,越南是42%,蒙古是34%,而中国只有30%;还有的学生列举出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是亚洲的经济强国,1996年它的国民经济的比重依次是一产0,二产36%,三产64%。新加坡没有农业,经济照样强大。我国发展农业困难重重,尤其是加入WTO后,更是举步坎坷,因此中国政府有没有必要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业等;另外社会上“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的观点在学校中也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认同,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探究使学生深刻领会农业的基础地位。 探究内容: 给出四组背景材料提出逐渐递进的四个问题分四个小组,让学生根据本组的探究方向进行调查,汇总成调查结论后进行“我为农业发展出谋划策”的自由讨论(小组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组建,教师不要事先分出小组并要求学生必须按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 第一:关于中国农产品价格、质量等与外国产品的比较 背景材料: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关税将大幅下调。根据已签署的协议,目前高达45%的农产品关税,将在2004年前,根据农产品的不同种类降低10%—12%,在2004年,农产品平均关税要降至17%,重点农产品关税要降至14.5%。加入WTO后,美国等许多国家价格低廉的农产品将涌入中国市场,挤掉中国一部分市场。尤其是肉类产品、禽类产品及饲料业,受冲击严重。 思考题:加入WTO后,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式严峻,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高,而且质量不如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通过大量进口农产品的方式来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什么, 第二,背景材料: 关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比较 背景材料:1996年中国与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国家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中国 20 50 30新家坡 0 36 64 思考题:我们总是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物资。新加坡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是“0”,新加坡早年就是亚洲的“四小龙”,现在,仍是亚洲的经济强国,农业的短缺并没有影响其经济的发展和强大。由此,是否可以得出,我国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片面夸大了农业的地位,为什么, 第三,关于发达国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背景材料:1996年世界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国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国205030韩国64351日本 23860澳大利亚42868美国22672 思考题:在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最庞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明显过高,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会制约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什么, 第四,背景材料:我国各年份比重变化图背景资料: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84 32.0 43.3 24.7 1990 27.4 41.6 31.3 1992 21.8 43.9 34.3 1994 20.2 47.9 30.1 1997 18.7 49.2 32.1思考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会不会逐渐淡化,为什么,探究步骤: 1、全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个课题的调查,同时,各组之间分工合作; 2、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小组合作,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材料,了解有关情况。学生根据各自的调查结果和认识程度,填进表格内。 3、撰写探究报告和学习体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见解,并与同学交流。对教师的建议 协助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及从信息中获得新认识;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获得的资料中涉及的观点,要敢于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特又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评价重点 1、学生是否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 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4、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于“第三产业”探究活动此探究活动是围绕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一教学内容展开的 探究目的: 我们现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软件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全球软件市场的年销售额已高达4000—5000亿美元。美国经济能够实现长达90多个月的持续快速增长,信息产业在世界领先,其原因得意于5000家软件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的软件产品发展迅猛,1996年—1997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增长速度在55%以上,目前在全球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软件市场占有路达16。7%。我国国情与印度相似,但我国的软件产业却大大落后于印度。北京应加速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增加软件产品,进而打入国际市场。 探究内容: 1、调查本地区的电脑公司,通过调查资料分析软件开发业对本地区经济的贡献 调查表 名称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销售量市场占有路纳税总额“九五”期间 该公司开发的 软件产品 2、首钢公司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国有大型企业、龙头企业,以生产钢铁著称,但近几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轨高科技产业,开始生产芯片。首钢不在姓“钢”了。通过对首钢的调查,请你分析首钢的转轨是否值得提倡,调查表 名称年销售量年赢利占首钢全年总利润的百分比2001年产量 2002年产量 3、通过调查,你对第三产业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4、调查中让你印象最什么的事情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解决的,(或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对教师的建议: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主要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价标准; 1、学生是否对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 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4、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关于“中国农业与WTO”的探究活动探究目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在已面临农民种粮卖不出去的困难,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才能提高全体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通过本课题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在加入WTO后面临的发展问题,进一步理解我国政府的有关政策,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探究内容: 1、WTO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由于这是《经济常识》第7课的知识点,在这里是使学生对这一组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在那些方面有优势,那些方面没有优势, 3、当地农民对WTO了解多少, 4、通过调查,你认为,农民该怎么办,中国农业该如何应对挑战,探究方式: 1、设置问卷,对农民、相关产业人员进行调查; 2、通过网络从宏观角度了解我国农业以及农业产业、相关从业人员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撰写调查报告与心得体会,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加深认识。对教师的建议: 1、协助学生确定探究课题; 2、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 3、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调查心得交流,并对成果进行深化认识。探究评价: 1、学生是否能自主进行社会实践,并能积极协助其他同学完成实践任务; 2、获得的调查内容的数量、质量; 3、能否独立自主地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结论,并能对结论进行阐释;
/
本文档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