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重点中学高一语文10月份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0-03-08 22页 doc 48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重点中学高一语文10月份月考试题及答案重点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 语文科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2010年10月 (考试范围: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选考卷中,...
重点中学高一语文10月份月考试题及答案
重点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 语文科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2010年10月 (考试范围: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选考卷中,考生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两大题中的一大题,不得跨大题选做小题。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百舸(gě)        灰烬(jìn)      跬步(guǐ)     含辛茹苦(rú) B.依偎(wēi)        祈祷(qǐ)      干瘪(biě)    锲而不舍(qiè) C.贫瘠(jí)        癖好(pì)      刹那(shà)    翅膀甫健(fǔ) D.召唤(zhào)    吮吸(shǔn)    烙印(lào)        翘首期盼(qiá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 一小时发送一千万条。 B.原本觉得电影频道放不少经典电影,能节省我不少买碟的钱。现在我终于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看来我以后只好放弃电影频道了。 C.劝降的元朝统治者在文天祥的面前黔驴技穷了。 D.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快刀斩乱麻,把他关了起来。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普希金一生历尽磨难,他追求真善美的自由天性,他所处的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作为一种道德,“八荣八耻”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内涵,我们能否将我国建设成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将直接取决于对这一标准的有效落实。 D.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政府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其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完成下面5-8题。(8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5.对下列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B.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烦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侵损,削减 6.下列各项中,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阙秦以利晋           (2)敢以烦执事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将焉取之      A.(1)与(2)的“以”相同,(3)与(4)的“之”不同 B.(1)与(2)的“以”相同,(3)与(4)的“之”亦相同 C.(1)与(2)的“以”不相同,(3)与(4)的“之”也不同 D.(1)与(2)的“以”不相同,(3)与(4)的“之”相同 7.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 8.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9.断句和翻译。(7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2分)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2分) (二)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1)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景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3分) (1)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再别康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古代阳关,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经济的开发,人烟稠密,交通发达,那里再也不是王维在《渭城曲》里所描写的“            ,            ”的景象了。 三、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3~15题。(11分) “令箭”何以成“鸡毛” 李天斌 “令箭”与“鸡毛”孰轻孰重,自不待言。倘若硬把“鸡毛”当成“令箭”,恐怕别有一番用意了。中国有句俗话:拿着鸡毛当令箭。令箭,是古代军队中发布命令时用做凭据的东西。鸡毛,则随处可寻,不值一文。近年来,有些单位出现一种新的动向:拿着令箭当鸡毛。有些人对于上级的命令、指示、规定、要求等等,在贯彻执行上,或应付对付,或大打折扣,或唱跑了调,甚至无动于衷。其危害一点也不亚于“拿着鸡毛当令箭”。而在检查这种行为造成的恶果时,我们的一些同志往往眼睛只盯着下边,归咎于下级。其实,我倒认为,在审视批评下级的同时,应当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令箭被当成鸡毛,自己应付哪些责任? 发令者本身没有把令箭当成令箭,或者说发令者本身把令箭当成了鸡毛,是造成下级把令箭当成鸡毛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句话说的好:令下如山倒。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评出命令的重要性。作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应当重视自己发布的“命令”,此令一出,就要跟踪问效,有引导,有监督,有检查,有反馈,保证“令箭”切实落到实处。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令箭”发布完了就万事大吉,似乎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红口白牙,白纸黑字,就会落在地上。不去检查,即使检查,也是走马观花。不去引导,引导也是做做样子;不搞反馈,反馈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此对待自己发出的“令箭”,无怪乎下级也要拿其当“鸡毛”了。 “令箭”脱离实际,缺乏科学性,是下级把其当“鸡毛”的又一个原因。群众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拍脑门子下决心,拍胸脯子作保证,最终是拍屁股挨板子。毋庸置疑,有的“令箭”就是某些领导一时心血来潮,拍脑门子拍出来的,坐在办公室里坐出来的。这样的“令箭”发出来之后,往往叫下级很为难,执行吧,明摆着不行;不听吧,上级追究下来,只怕顶不住,怪罪下来也受不了。反正左右为难,有的干脆来个“装聋作哑”,于是“令箭”被闲置了。有这样一件事情,某乡镇规划发展经济建设项目,省里要求以工业密集型企业为主,市级领导明确要求以餐饮物流业为主,县里则要求搞一个上规模的建材基地,究竟如何“下手”?谁都不去论证,各拍各的脑门,结果给这个乡镇出了一道难题,不知如何是好,索性将此事“叫停”一阵子。上边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像这样“乱箭齐发”,无疑许多“箭”都会射偏,都难落实。 令箭被下级当成了“鸡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自身形象不佳,要求不严,管理无序,本身就没有按“令箭”的要求去做甚至出尔反尔,违犯“令箭”。自己尚且如此,号令自然没有人听了,上行下效嘛。譬如,上级三令五申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可就是屡禁不止,何缘故?关键是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不能以身作则,带头吃吃喝喝。有的检查组、工作组、观摩团走到哪吃到哪,到基层调研检查蹲点却是“吃喝拉撒睡”全包了,走时还要揣上一些“土特产”。自己对自己不加约束,不按规定要求去做,却大张旗鼓要求下级这个那个,自然难免遭遇无声的抵抗,令不行禁不止了。倘若自己做不到,别说是三令五申,就是掐着耳朵嘱咐恐怕也难有大的成效。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可谓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事实表明,“令箭”是否具有权威性和号召性,不仅在“令箭”本身如何,是否科学,是否实际,它还在于发号施令者本身形象如何,是不是实事求是的践行者,是不是艰苦奋斗的表率,是不是执行纪律的模范,等等。一样的“令”,如果出自不同的人之口,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功夫在令外”了。 我这样讲,并不是说“令箭”被当成“鸡毛”的现象与下级不相干。其实,要想讲清这个问题,必须具体“令箭”具体分析。是谁的责任谁来负,该打谁的板子就打谁,令箭就会恢复本来的严肃性和号召力,就会“令下如山倒”了。 (选自《中财论坛网》2008年4月7日)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文章重在指出部分领导部门不应该把“令箭”当成“鸡毛”的问题。 B.拿“令箭”当“鸡毛”造成的危害有时要比拿“鸡毛”当“令箭”还要严重。 C.作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如果重视自己发布的“命令”,下级部门就不会拿“令箭”当“鸡毛”了。 D.令箭被下级当成了“鸡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行下效。 E.“令箭”被当成“鸡毛”的现象不能说与下级不相干。 F.“上边千条线,基层一根针”意思是说无论上级有多少“令箭”基层总能有一种措施来应对。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造成拿“令箭”当“鸡毛”现象的原因的是(    )(2分) A.发令者本身没有把令箭当成令箭,或者说发令者本身把令箭当成了鸡毛。 B.上级部门“乱箭齐发”,致使许多“箭”没有射中“基层”靶心。 C.一样的“令”,由于出自不同的人之口,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D.有些人对于上级的“令箭”在贯彻执行上,或应付对付,或大打折扣,或唱跑了调,甚至无动于衷。 14.如何理解文中的“功夫在令外”?(3分) 15.根据作者的观点,你认为政府部门应怎样做才能“令下如山倒” ?请分点概括作答。 (3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1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讲  究 孙春平 大学新生入学,302室住进八位女生。当晚,各位报了生日,便有了从大姐到八妹的排序,尽管都是同庚。 不久,大姐王玲的老爸来看女儿,搬进来一个水果箱。打开,便有16个硕大红艳的苹果摆在了桌面上,每个足有半斤重,且个头儿极整齐。王玲抢着把苹果一字摆开,再让大家看,众姐妹更奇得闭不上眼了。原来每个苹果上还有一个字,合起来是:“八人团结紧紧的,试看天下能怎的!”之后便笑,一幢楼都能听到八姐妹的笑声。王玲得意地告诉大家,说家里承包了果园,入夏时她父亲就让果农选出16个苹果并在每个苹果的阳面贴上一个字或标点符号,秋阳照,霜露打,便有了这般效果。这是老爸早就备下的对女儿考上大学的贺礼。 五妹张燕是辽宁铁岭来的,跟赵本山是老乡。她故意学着那个笑星的语气对王玲老爸说:“哎哟妈呀王叔,您老可真讲究啊!”众人再大笑,“讲究”从此便成了302室的专用词语,整天挂在八姐妹的嘴上。 第二个来“讲究”的是三姐吴霞的妈妈。她带来了八件针织衫,穿在八姐妹身上都合体不说,而且八件八个颜色,八人一齐走出去,便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效果。吴霞说,妈妈在针织厂当厂长,这点儿讲究,小菜一碟。 年底的时候,二姐李韵的家里来了“钦差”,是爸爸单位的秘书。他坐着小轿车,送给大家的礼物是每人一个皮挎包。挎包款式新颖,做工选料都极精致,每只挎包盖面上都压印了一朵花,或腊梅或秋菊等,八花绽放,各不相同。李韵故作不屑,说一定又是年底开什么会了,哼,我爸就会假公济私。 每有家长来,并带来讲究的食品或礼物的时候,默不作声静坐一旁的是七妹赵小穗。别人喊着笑着接礼物,她则总是往后躲,直到最后才羞涩一笑,走上前去。大家知道她的家在山区乡下,穷,没手机,连电话也很少往家打,便没把她那一份“讲究”挂在心上。 一学期很快过去了,放了寒假,众姐妹兴高采烈再聚一起的时候,已有了春天的气息。那一晚,赵小穗打开旅行袋,在每人床头放了一小塑料袋葵花子,说:“大家尝尝我们家乡的东西,是我妈我爸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农药和化肥,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 葵花子平常,可赵小穗送给大家的就不平常了,是剥了皮的仁儿。一颗颗那么饱满,那么均匀,熟得正是火候又没一颗裂碎,满屋里立时溢满别样的焦香。 李韵拈起一颗在眼前看,说:“葵花子嘛,要的就是磕时那份情趣,怎么还剥了?是机器剥的吧?” 赵小穗说:“我爸说,大家功课都挺忙,磕完还要打扫瓜子皮,就一颗颗替大家剥了。不过请放心,每次剥之前,我爸都仔细洗过手,比闹‘非典’时洗手过程都严格呢。” 王玲先发出惊叹:“我的天!每人一袋,足有一斤多,八个人就是十来斤。这可都是仁儿呀,那得剥多少?你爸不干别的活儿啦?” 赵小穗的目光暗下来,低声说:“前年,为采石场排哑炮时,我爸被炸伤了。他出不了屋子了,地里的活儿都是我妈干……” 吴霞问:“大叔伤在哪儿?” 赵小穗说:“两条腿都被炸没了,胳膊……也只剩了一条。” 寝室里一下静下来,姐妹们眼里都噙了泪花。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人啊,蜷在炕上,而且那不是剥,而是捏,一颗,一颗,又一颗…… 张燕也没了笑星般的渊默,她哑着嗓子说:“小穗,你不应该让大叔……这么讲究……” 赵小穗喃喃地说:“我给家里写信,讲了咱们寝室的故事。我爸说,别人家的姑娘是爸妈的心肝儿,我家的闺女也是爹娘的宝贝……” 那一夜,爱说爱笑的姐妹们都不再说话,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直到夜很深的时候,王玲才在黑暗中说:“我是大姐,我提个建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行吗?”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 16.文中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分) 17.文末“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一句,反映了这几位大学生一种怎样的人生嬗变?(4分) 18.作品末尾写道:“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从文自传 沈从文 我的心总是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需要从一本好书或一句好话上学来。似乎就只这样一个原因,我在学塾中,逃学记录点数,在当时便比任何一人都高。 二十年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份性格的形成,便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的习惯。 自从逃学成习惯后,我除了想方设法逃学,什么也不再关心。 有时天气坏一点,不便出城上山里去玩,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我就一个人走到城外庙里去。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空地广阔,因此均为小手工业工人所利用。那些庙里总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箪,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骂,我也看着,看他们如何骂来骂去,如何结果。 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着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 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用夹板上鞋。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脱一个小小木盘,呆呆地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端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地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 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必须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的就可听到骡子 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我还得经过一些屠户肉案桌,可看到那些新鲜猪肉砍碎时尚在跳动不止。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 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我就喜欢看这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若在四月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都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放。在这些时节,我便觉得学校真没有意思,简直坐不住,总得想方设法逃学上山去捉蟋蟀。有 时没有什么东西安置这小东西,就走到那里去,把第一只捉到手后又捉第二只,两只手各有一只后,就听第三只。我总还可以想方设法把第三只从泥土中赶出,看看若比手中的大些,即开释了手中所有,捕捉新的,如此轮流换去,一整天方捉回两只小虫。 有时逃学又只是到山上去偷人家园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着长长的竹竿大骂着追来时,就飞奔而逃,逃到远处一面吃那个赃物,一面还唱山歌气那主人。总而言之,就认为这种事比学校里的游戏还有趣味。 可 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 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聪明用 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希奇。最希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 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 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夜间我便做出无数希奇古怪的梦。这些梦 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即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 只好做梦。    (节选自《从文自传》) 19.文本中第一段中“这样一个原因”指的是什么?(2分) 20.文本中有一段关于传主在私塾里一字不漏地背诵的文字,这段文字在本传中有什么作用?(4分) 21.文本中,传主写了逃学过程中的许多人与事。请分两点给予概括,并说明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与事。(5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6分) 22.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2分)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23.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调整个别词语和句子顺序,不得改变原意)(4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欢,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人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六、写作(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儿时照片,面对照片,你会想起许多往事,可能会有一种忽然长大的感觉,人生充满了许多这样的自我发现。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 请以“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份月考 语文科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8分,每小题2分) 1.D(A跬步kuǐ/B祈qí/C癖pǐ、刹那chà) 2.D(A.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B没有免费的午餐。意为白占便宜的事是不存在的,要想有收获,必须有付出;有时是提醒人家提防以利益为诱饵的陷阱。常说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或“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D应该用“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快刀斩乱麻”:比喻果断地处理棘手的问题。) 3.A 【解析】“考察”和“考查”: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清事物的情况,但 “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研究事物,如山川、地形、地质、、运动、科学研究的对象等等;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审核,对象常是非重大的、多半是人们的所作所为,如成绩、学习、业务、工作、活动、行动、言论等,故应用“考查”。 “宁可”相当于“宁愿”,有“宁愿”的意味,常和“不”相呼应,表示取此舍彼。“宁愿”不常和“不”相呼应,而且语气比“宁可”弱。故用“宁可”。“品性”指品质性格,“品德”指有关道德的行为,如“品行端正”。句中小伙子“诚实温和”,属于性格因素,故用“品性”。 【解题指津】近义词的辨析采用“存同析异”的方法,关健抓住构成两个词语的不相同的语素进行辨析。如第一组的“查”(检查衡量)与“察”(观察调查),第二组的“性”(性格)与“行”(行为)。 4.D(A项主客颠倒,应改为“他和他所处的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B项“站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小康”后加“的高度”;C项,两面对一面,照应不周;D项正确。)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15分) 5.B(厌应是“满足”的意思)(2分) 6.D(1)以:连词,来(2)以:介词,用,拿。(3)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之:代词,指代土地。(2分) 7.D(“夫晋,何厌之有”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夫晋,有何厌”。所以选D。 A项是判断句;B项是陈述句;C项是陈述句 ;D项是宾语前置句)(2分) 8.A(A.项“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有误,应是“越过晋国把远地(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并非“看不起”)(2分) 9.(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错漏三处扣1分,扣完为止)(3分) 翻译: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2)①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2分) ②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2分) (二)(9分)10.(1)(3分)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1分)。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2分)。                                                                          (2)(3分)时序交替,触景伤情(1分);写景中蕴含哲理:新生事物总是孕育于旧事物(2分)。 11.(1)软泥上的青荇/在康河的柔波里(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分) 三 (11分) 12.(3分)D  E(A重在分析原因;B逻辑错误,范围失当;C逻辑错误,前者应为后者的必要条件;F不符合文意,原文意在表明基层难以一一落实。) 13.(2分) C  (C项是功夫在令外的表象) 14.(3分)答案:“功夫”是指上级部门或领导的工作艺术,魅力及效果;“令”指上级部门向下属部署的具体的工作或任务;“功夫在令外”意思是说上级部门或领导的工作成效不决定于“令箭”本身如何,是因人而异的。(或:“令箭”是否具有权威性和号召性,不决定于“令箭”本身如何,是否科学,是否实际,而是决定于发号施令者本身形象如何,是不是实事求是的践行者,是不是艰苦奋斗的表率,是不是执行纪律的模范,等等。) 15.(3分)答案:①作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应当重视自己发布的“命令”,保证“令箭”切实落到实处;②“令箭”要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确保其科学准确;③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要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以身作则;④对工作有序管理,严于律己;对“令箭”具有足够的重视;⑤善于自我批评;⑥明确职责,增强责任意识。⑦严格执法,照章办事。(答出一点1分,满分3分) 四、选考题(11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 16.语言描写、神态描写(2分) 17.考查对语句丰富含义的品味赏析。对父母沉重的关爱与期盼的理解,对过分“讲究”的人生态度的否定。[4分。“对父母的理解”2分,“对‘讲究’的否定”2分。] 18.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有二:一是通过“寝室里静静”的环境描写,反映寝室里几位大学生不平静的内心活动。 二是通过寝室里“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的描写,象征赵小穗父亲的礼物的珍贵,以及这一珍贵礼物给她们带来的人生嬗变。[5分。“寝室里静静”的环境描写,1分,“反映不平静的内心活动”1分;“葵花子的焦香”象征,1分,“礼物珍贵”或“人生嬗变”1分。全对给5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二) 19.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需要从一本好书或一句好话上学来。(2分) 20.考查对文中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这段文字反映了传主的天资甚好,私塾的教育已不能满足传主的求知欲。本传通过这段文字,交代了传主“逃学”的主要原因。 [4分。“天资甚好”1分,“私塾不能满足求知欲”1分,“交代原因”2分。] 21.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分析与归纳。①享受生活的乐趣;②吸纳人生的知识。传主在文中说:“二十年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份性格的形成,便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的习惯。”在文本中写这些人与事,正是要交代传主性格形成和日后取得成就的原因。 [5分。 内容归纳2分,原因分析3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6分) 22.示例:车上不便通话,9点后联系。(符合要求即可)(2分) 23.(4分)【答案示例】答案一:  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欢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欢情节曲折的小说。 答案二:我喜欢自然风光,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喜欢生活中的故事;但我更喜欢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喜欢美妙动听的音乐,更喜欢情节曲折的小说。 (顺序恰当,由“自然风光”—“自然音响”—“生活中的故事”排列或对应,内容连贯,得3分;符合排比句式要求,1分) 24.写作说明:(40分) 一、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⑵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⑶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⑷材料丰富;⑸论据充足;⑹形象丰满;⑺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⑻用词贴切;⑼句式灵活;⑽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新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色彩。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少于200字评10分以下,200-400字评11-20分,400字以上正常评分。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四、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标点书写不规范或不正确的,每错三处扣1分,上限4分。 【写作指导】 1.题目解读:“长大”是与“幼小”相对而言的——既是生理上的“年龄增长、身体增高、体重增加”等,更是指导思想上的“境界、学识、思想、为人处事的进化或退化”等。 2.审题误区:忽略题目中的“照片”。 3.内容重点:什么叫长大,长大的具体体现是什么,长大意味着什么,长大的意义何在。选取一个侧面即可。 4.立意方向:长大是一种变化(辨证地看长大)。长大是一种提高(肯定长大)。长大是一种退化(否定长大)。任选其一即可。 5.选材要求:应选取那些最能体现“长大”的事情、景象、言行、思想去描述、议论。长大不完全等同于成长、成熟;成长侧重于过程,长大侧重于结果,成熟是长大的标志之一。 【优秀作文】 长  大 “铃……”,“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老师说完,抓起课本转身走出教室。我望着老师的背影,心里骤然升起一股说不出的沮丧——现在再没有老师会在放学后叮嘱我们说:“路上要小心点,不要嘻笑打闹”,也不会再有放学后和好朋友手牵手走出校门的场景,更不会有回到家父母接过你的书包,怜惜地望着你狼吞虎咽的年代。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因为,我们长大了。但是,我不想长大。 望着窗外的爬山虎,想起明天还要自己去买新学期的必需品,心里很不是滋味。起身准备要出门透透气,不小心踩到一个东西,蹲下身一看,原来是一张小时的照片,不知什么时候从抽屉里被“挤”了下来。照片背面写着93年12月,噢,原来是这张。我想起妈妈对我说过的故事,也就是这张照片的来历。
/
本文档为【重点中学高一语文10月份月考试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