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09年高考试题——地理(上海卷)解析版

2020-03-09 21页 doc 65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2009年高考试题——地理(上海卷)解析版2009上海  地理试卷 解析 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 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考生注意: 1. 答卷前.务必用圆珠笔或钢笔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 清楚。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码和校验码。 2.第一大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 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 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
2009年高考试题——地理(上海卷)解析版
2009上海  地理试卷 解析 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 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考生注意: 1. 答卷前.务必用圆珠笔或钢笔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 清楚。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码和校验码。 2.第一大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 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 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第二大题采用人工阅卷。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用铅笔答 题或写在答题卡上一律不给分。所有考生应完成本大题共同部分。选择部分分为A、B两 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组为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的试题.B组为“任选模块二” 的试题: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如果考生应答了两组试题,只对A组的应答进行评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 (一)经过建国以来60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 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①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      ②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 ③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    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思路】:建国60年,经济发展与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解读社会现象的能力。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由石油净输出国变为净进口国,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交通运输得到幅度提高、发展,尤其西部省份,通车里程逐年增加;工业化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比重日益增大;科技、良种等农业要素的不断革新与加大投入,使粮食单产量渐增。故选:D 【区分度】:低 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①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    ②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 ③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    ④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本区域地理地理事物的发展及变化特点的了解、掌握、归纳能力。60年间的工业、城市发展,上海港的不断壮大,受水源、用地等的制约,港区布局由沿河(黄浦江)向沿江滨海(长江)发展,宝钢布局日趋集中(宝山区);城市化、工商业的不断发展、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卫星城的崛起等使得周边郊区农业用地日益减少。该时期上海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为:农业比重下降;工商业比重上升。故选:B 【区分度】:低 (二)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3.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4.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 . 24小时零4分  C.  24小时56分  D . 24小时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的能力。涉及地球自转的意义、周期等考点。(3)地球自转可以产生的地理意义包括:地转偏向力、昼夜交替、时间产生等这些都可作为证明地球自转的论据;(4)由题意分析,该题所指时间为“太阳日”,其长度为24小时。 【区分度】:低 (三)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5.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A. 侵人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6.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 石林  B. 沙丘   C. 海蚀柱    D. V型谷 【解析思路】:该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的分类与判断;地表形态的塑造。(5)三大类岩石中,具有明显层理结构的是:层层堆积、固结成岩后的沉积岩。(6)四类地貌所对应的营造力分别是:石林----水蚀、沙丘----风积、海蚀柱---水蚀、V型谷----冰川侵蚀。故答案为:5. D  6. B 【区分度】:低 (四)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7.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8.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岛  C. 阿尔卑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9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解析思路】:本题着重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7)如图所示:两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其边界不会再明显展宽,故为消亡边界;图示内容,要判断出两板块属于洋块或陆块,条件缺失,从两板块的剖面特点、碰撞效果来看,应为同一性质的板块,即:皆为大洋板块或皆为大陆板块。(8)由上述判断分析,A、B、D地貌单元皆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或远离或碰撞的结果。故选:C 。(9)板块学说的应用,有助于解决和解释相关地表形态、地貌的形成;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地热等资源的分布等问题。 【区分度】:中 (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 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0.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南北向 11.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 上、下部均平缓    D.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作图能力,具体而言即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能力。(10)明确: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如下图所示: 山脊走向:东北-----西南 (11)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地形特点,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疏密程度。 【区分度】:低 (六)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演绎着各种自然现象。 12.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 A. 对流层、电离层      B. 平流层、电离层 C.. 平流层、中问层    D. 对流层、中间层 13.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A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气旋反气旋系统的判读。(12)各层间温度变化各异,注意分析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成正相关或负相关。(13)明确:热带气旋的气流、气压状况,风向判断抓住一条辅助线---水平气压梯度力线。 【区分度】:低 (七)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14.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    B. 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 高度较低 15.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 黄土塬    B. 沙滩地  C. 沼泽地   D. 自流盆地 16.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 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 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 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解析思路】:实验类命题,注重对抽象原理的验证、感知。该题考查考生对下垫面性质、地表状况,与地表径流的关系。(14)海绵起到拦蓄地表径流的作用,相同降水量的情况下,会使注入盒中水量减少。(15)四个选项中,能具有“涵养水源”、“截蓄径流”、“增加下渗”等功能的地理事物只有湿地。(16)略 【区分度】:低 (八)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17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8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 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迁移转化能力、对抽象原理的解读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提取信息:距市中心不同的各地段低价均有上涨,距离近增幅大,距离远增幅小;远郊地区范围扩大了;影响地价的关键在于:距离远近、交通通达性、环境质量,在交通条件优劣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出现了几个峰值区域,近郊峰值区可布局的事物:种植业需处远郊,用地开阔、规整;美术馆布局需近人口稠密区。 【区分度】:低 (九)迎着金融风暴挑战,2009年3月浙江海宁某村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共同集资参股 购买某国土地种植大豆。村干部介绍说:“该国一半国土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农业 生产条件优越,可耕地开垦面积不到50%,该国政府鼓励外资从事土地开发……’ 19.浙江海宁农民海外创业所去的国家是 A. 智利  B. 巴西   C. 阿根廷    D. 秘鲁 20与该国相比,浙江农业区位条件不利的是 A.耕地资源不足    B. 市场需求量不大  C. 水热资源贫乏    D. 农业劳力短缺 【解析思路】:该题考查考生运用材料进行区域定位、判读的能力,描述分析区域地理事物特征、对比思考的能力。“世界最大的高原”、“鼓励外资进入开发”等都是解决区域定位的关键。 【区分度】:低 (十)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 一系列环境问题。 21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消耗加大    ②城市人口剧增    ③水域面积扩大    ④市郊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2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 A.防止洪水泛滥    B. 扩大湿地面积  C. 开发旅游景点  D. 提供优质水源 23.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  ②风暴潮频发    ③长江径流量加大  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思路】:该题考查考生对区内环境问题的理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交通、生产、人口高度密集,释放出大量人为热,建筑高大密集,不利于通风散热而成。长兴岛北侧水库的功效在于:拦蓄水源、蓄存水源。海水对海岸线、滩涂的侵蚀作用可从两方面分析:其一,滩涂生长速度减慢,植被保护,上游来沙量减少;其二,海浪、潮汐、风暴潮、潮差作用使海岸侵蚀不断加剧,海岸倒退。 【区分度】:低 (十一)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 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24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25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 珠海、南昌    B. 南昌、贵阳    C. 贵阳、厦门  D. 厦门、珠海 【解析思路】:运用相关原理阐释生活实际问题,是该题的命题考查点。我国气候为显著的季风气候,冬季在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经常南下入侵;季风气候,靠近冬季风源地,是我国冬季偏冷的根源所在。根据题设条件:10—20度适应冬季避寒,则南昌、贵阳纬度、地形等原因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不适宜避寒。 【区分度】:中 (十二)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 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迭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 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该机构 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 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26.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 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7.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28.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 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29.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30.除了材料二中列举的工作外,根据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原则,你认为日本河流水资源 开发机构还可能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两点)  【解题思路】:该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信息的能力,归纳、阐述观点的能力。河流水文特点的描述,要结合区域内气候、降水、地形、陆地形状等。航运价值的优劣取决于:气候----流量,落差----水流速度、航行条件;水能价值优劣取决于:水量、落差。两地降水量的多少的原因在于夏季风风向、地形、迎风、背风;水资源丰歉分析要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重点阐述人为需求、污染、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水资源紧张;处于地形雨,雨影区一侧的濑户内海沿岸河流大气降水水源补给较少。 【参考答案】: 26.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7.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28.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谁需求量大。 29.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30.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区分度】:中 (十三)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 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18分) 3l.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 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 起到      、    的作用。 3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 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 方向。 3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 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判读、规律描述、阐释等能力。考查考生对洋流分布、性质判断、地理影响、形成原因等的分析。 【参考答案】: 31.南;高;暖;升温  增湿 32.南;① 33.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 顺时针流动。 34.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的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②处 【区分度】:低 (十四)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 馆(右囤)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 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 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 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 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 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  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 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 3%和72 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 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 35.瑞士位居中欧,西接法国,南邻      (国家),北与      (国家)为邻。 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 36.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37.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    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 中,            业、              业尤为突出。 38.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                阶段。 39.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40.20加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列举两例说明。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区域内地理事物、地理特征的理解、辨析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35.意大利;德国;莱茵 36.阿尔卑斯山脉横贯全境,地势高峻;多条大河从这里发源 37.三;金融;旅游;会展 38.逆城市化 39.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钟表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劳动力技术熟练,工艺精湛,世代相传;旅游业、会展业发达,可以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40.山地缆车体现了瑞士山地特色;“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展示了“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区分度】:低 (十五)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下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 4l.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肘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4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43从图3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大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规律、原理解释新颖命题、非常规描述性名词;同时考查曲线图的、折线图的判读、有效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 41.  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 42. 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 43. 图3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
/
本文档为【2009年高考试题——地理(上海卷)解析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