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017-10-13 6页 doc 19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网络、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升学压力的 不断加大,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与健全人格 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综合素质 引 言: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发展和所处社会环境等,决定了中学时期 是人生发展与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和家长等 对中学生成长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饮食、身体...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网络、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升学压力的 不断加大,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与健全人格 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综合素质 引 言: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发展和所处社会环境等,决定了中学时期 是人生发展与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和家长等 对中学生成长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饮食、身体、文化课成绩以及升学问 题上,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学习压力以 及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再加上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学生能获取信息的 不断增多,受外界影响增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本文 采用MSSMHS量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针对中学生出现的各 种心理问题,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近几年,电视、网络频频报出中学生的各种令人担忧的行为问题,强奸、打架致死、网络成瘾等等。我们不禁问,这些孩子们到底是怎么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学生的行为模式以及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针对新时期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及教育策略。 1、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1.1.研究目的:探究中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1.2研究对象:选取河南省信阳市几所中学的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采取分成政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某初中三个年级各两个班的学生,共六个班。1.3方法: 1.3.1心理健康的测定:采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该量表由60道题目构成,包括10个分量表: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各6题,采用五级评分法:1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各分量表分为所 含条目分之和,分量表分相加为总分。总均分或各因子均分<2分为正常,2-2.99为轻度心理问题,3-3.99为中度心理问题,4-4.99为较重心理问题,5分为严重心理问题。适用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评定。其重测信度在0.176,0.905之间,同质性信度在0.601,0.858之间,分半信度在0.643,0.873之间。采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各因子或总均分大于等于2分小于等于3分判定为轻度异常,3分到4分为中度异常,4分到5分为重度以及严重异常。初中生心理异常人数占总人数的32.5%,共100人,其中轻度异常占了绝大多数,共90人。在量表的10个因子中,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以及人际关系等因子无论在总分以及各因子的排名中,均位居前列,其中学习压力的总均分达到2.02,达到了轻度异常。(表1) 2.2不同性别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在MSSMHS量表中的总均分是1.87?0.52,女生的总均分是1.83?0.52,男生略高于女生,但是总均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学习压力与情绪不稳定两个因子水平上,因子均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生的均分要高于女生。(表2) 2.3是否单亲家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比较分析 调查中发现,单亲家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总均分为1.98?0.51,高于非单亲家庭的学生的总均分1.84?0.5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个因子中,单亲家庭的学生均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均分,在偏执、敌对、抑郁、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5个因子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3、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中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识,唤起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 简易有效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方面的内容。 3.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调查发现,自1992年以来,中学生在SCL-90的7个因子均值与年代正相关显著,这,1992年以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缓慢增加,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 由此可见,中学生中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其中有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疏忽,家长的疏忽,当然也存在学生自己的因素在里面。中学阶段是关系个体今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帮助孩子们安全完美地度过该阶段,帮助其塑造健全人格,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4、 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4(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随着青少年时期身体的不断发展,其心理的发展也在不断进行。青少年期作为个体发展的过渡时期,生理、认知和社会性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其心理发展表现出一些与其他阶段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又集中体现在青春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这样,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的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的矛盾。 4.1.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由于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的一切,寻找全新的行为准则,在这种新的追求中,他们感到困惑。 4.1.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所谓矛盾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成熟性表现在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的追求和感受,这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展及性的成熟。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青少年在思想方法上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在人格特点上,缺乏成人那种稳定而深刻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社会经验也十分缺乏。 4.2社会因素 4.2.1负面的社会威胁。它指随着社会的发展,浮现出的一些问题,如较高的失业率和犯罪率。Twenge(2000 )发现这些社会威胁是影响人们焦虑的重要因素,而焦虑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4.2.2教育状况。近年来 随着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的落实,各级各类学校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应试教育仍存在很大市场,这使学习负担与就业压力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学生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减少,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同时,学校只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心理和思想上的沟通,未采取切实可行的心理疏导措施。教师缺乏心理学知识,缺乏解决心理问题的技能和训练,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一般思想问题来处理,久而久之就使学生的心理问题益发严重。 4.2.3国家的经济状况。自1990年以来我国由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而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变迁的过程,它会伴随着个体心理状态 、价值观念的改变,这必然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 4.3家庭因素。根据上面的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比非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偏执、情绪不稳定等因子中具有更高的得分。家庭在孩子的身心成长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亲子关系、父母感情、家庭教方式等的不和谐均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负面的影响。 5、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5.1定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查,是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学校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普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开展心理咨询,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不逃避,积极配合,从而得到帮助,避免心理问题的加剧。 5.2学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规范教师配备课时设置。学校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通过开展心理学专题讲座等多种丰富的活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组织生动活泼、有意义的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消除不 良品行。 5.3教师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教师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也应得到重视,积极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要加强交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5.4家长也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以关注。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父母的重视以及关爱是分不开的。上述调查也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敌对、情绪不稳定等因子均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也说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教育,家长应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状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努力营造民主、和平、和睦、信任的家庭气氛,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复杂,不容忽视,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编织中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网,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生活以及学习氛围,共同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
本文档为【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