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文: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论文: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017-10-07 16页 doc 46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论文: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论文: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1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成本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如果将企业视为一个生产函数,那么企业需要组织多种要素,如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才能够生产出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同时,企业又必须寻求成本的最小化,即通过获得成本优势来赢得市场优势。 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各种生产要素做出“做”或“买”的决定,即是在企业内部生产还是从外部市场上采购,这一决定直接影响...
论文: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论文: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1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成本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如果将企业视为一个生产函数,那么企业需要组织多种要素,如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才能够生产出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同时,企业又必须寻求成本的最小化,即通过获得成本优势来赢得市场优势。 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各种生产要素做出“做”或“买”的决定,即是在企业内部生产还是从外部市场上采购,这一决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结构、制造方式、组织结构以及区位选择。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外部组织能够做得更有效率,同时成本更低,那么此项活动就应该由外部组织来完成;反之,如果企业自身能够做得更好,则应该选择自己做。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就曾探讨过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并引入了交易费用这个概念,来对企业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活动进行解释。科斯认为,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产品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交易数量将会扩大,只要劳动分工的边际收益大于交易费用的边际增长,那么劳动分工就会进一步细化,同时还会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如果我们进一步将内部化,外部化的概念引入,就可以发现,事实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本身就是内部化,外部化活动特征变迁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种子期。在种子期内,制造业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生产性服务基本上是由企业内部提供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外部的生产性服务市场,但是,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对生产性服务产生了极大的需求。二是成长期。在成长期内,外部的生产性服务市场逐步形成,制造企业的内部活动逐步开始外部化,同时,外部生产性服务供应者之间的竞争也开始表现出来。该阶段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仅有那些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的制造企业,还有那些知识密集和创新程度相对较低的一般性制造企业。需要注意的是,成长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又表现为两类特征:一类是成本驱动的成长模式,主要指那些标准化和日常性的生产性服务业;另一类是差异化驱动的成长模式,主要是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三是成熟期。成熟期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细分程度更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也更高,既有标准化的服务,也有定制化和创新型的服务。 1.2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1.2.1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与分类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即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其它产业生产商品和服务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而从生产企业内部职能中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美国经济学家格林福尔德1966年在研究服务业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宁和辛格曼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还不完全一致,特别是与消费者服务常有交叉,如金融服务业,既有面向企业信贷的生产性服务一面,又有面向居民储蓄的消费性服务一面,关键看面向的服务对象是谁。虽然世界各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标准还不统一,但普遍认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行业构成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国家统计局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房地产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科研等六个行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北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方向是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业和会展业。 表1 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分类 产业大类 细分领域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软件、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互联 网信息、广播电视、移动增值、数字音视频等 金融业 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典当、担保、其他金融活 动 商务服务和租赁业 企业管理、会计、法律、咨询、调查、广告、知识产 权服务、会展等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研究与试验、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与推广、科技 中介服务、地质勘察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货物运输、仓储、邮政 总体上来说,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政府管理等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生产者在生产者服务业市场上购买的服务,是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部化或市场化,即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从企业分离和独立而去的发展趋势,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 1.2.2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特征 与消费者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产业。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融合性。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它依附于制造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各环节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不断加强,在制造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中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行业融合特征也较为明显,并产生出许多新业态。如数字内容是将图像、文字、影像、语言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服务,它横跨通讯、网络、媒体及传统文化艺术等各个行业,是服务业行业融合的产物。 二是关联性。从产业关联效果看,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投入的行业,与其它产业关联效果大。在整个产业链中,上下游各种服务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服务提供与客户消费密不可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使得敏捷制造、零库存、虚拟企业成为可能,是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三是知识性。生产性服务业以先进科技、专业人才为主要生产要素,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软件、信息传输、研发等行业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活动以脑力劳动和智力型服务为基础,以现代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以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播为服务业过程,注重以知识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具有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度的特征。如研发服务业就是运用各种科学技术进行研发创新,为其他行业提供研发成果。 四是创新性。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推动力,能够对制造业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起到引导作用。创新才能生存,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例如,IBM由制造大型机转向IC服务业和更大范围内的全球IT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和制造业一体化的企业”;通用电器(GE)通过发展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而不断提高产品销量;等等。生产性服务业是整个经济中最为活跃、创新能量最为强劲的一部分。 1.2.3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点 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性服务迅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产业,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 升更多的是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制造业对服务业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伴随着制造业的“服务化”,生产性服务得以迅速发展。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工业化初期阶段。从全球工业发展历史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制造业是产业的主体,制造业企业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生产性服务大部分是由企业内部提供,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以交通、运输、邮电等行业为主,这些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必要的辅助服务。 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制造业迅速发展,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生产的中间环节,对从事工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更广泛的需求。这一阶段,除交通、运输和邮电等行业进一步发展外,金融、保险和物流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工业化后期阶段。随着制造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的服务项目不断分离出来,广告、咨询调查、中介、营销等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快。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加快,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移动增值等一些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 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在后工业化社会,高技术产业成为主要的支撑产业,经济由制造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服务经济全面发展并日趋成熟,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逐步向服务化社会迈进。这一时期,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科技研发、信息服务、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加快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 1.3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与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服务业发展专业化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3.1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城市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城市传统加工制造业,占地多,污染大,产出少,科技含量低。在城市经济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用生产性服务业改造并提升低端产业是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趋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很好的解决城市制造业外迁后的产业接续和产业替代问,有助于占领产业发展的高端,提高产业结构中高端、高效、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如电子商务、互联网出版、远程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新了商贸流通、新闻出版、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对于行业效率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及内部结构优化等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与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形成良好的融合与互动,对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产生渗透作用,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例如,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逐渐渗透到现代制造业中,能够极大地提升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研发设计服务业在产业链条上处于上游和高端环节,能够通过研发攻关和创新设计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增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1.3.2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就要集成各类创新资源,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使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加速城市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生产性服务业以其高知识、高技术含量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对创新资源有较强的控制力,能够很好地将创新资源转化为创新成果,营造城市创新氛围。生产性服务业对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都具有直接和主导性的作用,对技术创新也具有间接性的促进作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创新型城市,不仅需要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而且需要加快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通过信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有助于加快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的交流与传播,加快新技 术与新产品的研发、中试和推广,从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金融保险、风险投资等各种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减轻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资压力与风险。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和支撑作用,也将推动创新成果在各个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提升创新对各行业领域的促进作用。如研发服务业通过将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 1.3.3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促进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水平的提升 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会计、营销、咨询等服务职能部门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由“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的趋势,是专业化分工、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这一演进趋势得以实现并延续下去的内在机制,在于分工产生的收益大于因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企业能否将制造业产品价值链形成过程中的某些业务外包,主要取决于成本、收益和需求。从成本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通过市场达成的交易都存在成本,当交易成本低于内部的管理成本时,企业的部分业务就会外包出去。从收益角度看,企业活动外包克服了公司内部的零件和服务生产者缺乏改进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动力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从需求角度看,在现代制造业日趋精细复杂、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之下,要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它就必须把资源配给到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方面,集中力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也就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水平的提升。 1.3.4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一个国家和城市摆脱旧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占领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其次,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应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更好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第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强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以知识和信息密集为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将大大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与经验借鉴 生产性服务业是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全球经济活动正在由以制造业为中心逐步向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合的方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2.1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发达国家以通信、金融、物流、专业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已占全部服务业的50,,不仅改变了以往的服务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也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1.1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发达国家的经济主体已经从原来的制造业转到服务业。据世界银行统计,2006年全球服务业总体规模在36.8万亿美元左右,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60%,部分发达国家超过75%,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为例,金融、信息、保险、房地产及经营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超过了1/3。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及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服务业的支柱。这些行业领域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代表着服务业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自1999年以来,全球信息服务业市场年均增长率为23,,2005年全球信息服务业规模高达6390亿美元。普华永道的信息技术咨询和服务的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德勤的咨询业务总收入中有25,来自信息技术咨询;毕马威信息咨询业务创造的收入已超过总收入的一半。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全球信息服务业市场2008年将增长到6825亿美元[1]。 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已接近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服务业总量的70,,约占美国GDP的48,。信息、金融、专业服务、商务服务和教育培训等主要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15.76,增至2006年的24.87,。其中,美国的信息服务业2000,2005年期间增长32.15,,是美国GDP的2倍多,2006年美国信息服务业产值超过4000亿美元,就业人数达320万人;1992,2006年间,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也远高于GDP的发展速度。 表2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 行业名称 1980 1991 2001 2003 2005 2006 信息服务业 3.550 3.923 4.709 4.462 4.457 4.372 金融保险业 4.906 6.279 7.727 7.888 7.689 7.757 专业及商务服务业 6.677 9.662 11.511 11.395 11.711 11.811 教育培训 0.626 0.736 0.840 0.913 0.930 0.391 合计 15.759 20.6 24.787 24.658 24.787 24.871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www.bea.gov)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香港是世界服务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5年香港服务业增加值已占GDP的90.7,[2],其中金融、物流、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9,。香港的法律、会计、商业管理与咨询服务业等专业服务业十分发达。 表3 2001-2004年香港专业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 单位:百万港元 行 业 类 型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法律、会计及审计服务 13800 14000 12300 14400 建筑、测量、工程策划服务,工程及技术服务,17900 16600 19400 20600 以及商业管理及顾问服务 其它专业服务 (如资料科技相关服务、广告服务9900 10300 11200 11800 等) 总计 41600 40900 42800 46800 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网站(www.censtatd.gov.hk) 2.1.2服务外包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纷纷将商务业务、研究开发、咨询分析、顾客服务等生产性价值链的一些业务外包给专门的服务供应商来完成。近年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劲发展,推动着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更多地转向生产性服务外包。生产性服务外包正在成为外包业务的核心,外包业务主要包括商务流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软件设计、研发设计、财务管理、数据管理、呼叫中心、后台服务、客户交易以及专业服务等。据有关机构估测,2006年全球生产性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3]。2002年IBM成功并购普华永道,IBM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包公司,其外包业务从1993年的“0”到现在的200多亿美元。 从外包涉及的行业看,软件、金融等行业的外包发展尤为突出。2006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以2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印度占有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70,,占有最大的美国市场(总额250亿美元)90,以上的份额;英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规模达166亿英镑,其中软件外包的比重超过50%,且逐年增加,2006年达到53.56%。金融外包的范围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主要发包市场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估计,到2010年金融离岸外包市场产值将达到4000亿美元,占整个金融服务业总产值的20,[4]。 2.1.3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态势明显 全球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日趋紧密。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发展,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制造业生产网络和国际营销网络的形成,就是聚集专业人才进行产品研发、广告、保险、会计、法律服务和运输储存等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服务的需求。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制造业越落后,生产性服务业也越落后。 现代制造业企业的生产与生产性服务功能的日益融合使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许多行业融合互动发展,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制造业的高度发展会呈现“服务化”的新趋向,主要表现为: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其附加值中有越来越多的比重来源于服务,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产值和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近年来,许多原有的制造型企业通过大规模进入或兼并生产性服务业整合原有业务。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下属财务公司GE Capital进入金融业,为客户提供贷款来刺激其产品的销售,2004年GE Capital利润达到29.1亿美元,占GE全部利润的80,;惠普公司(HP)通过兼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从而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构成了产业集聚的服务支撑体系,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健康发展,有效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2.1.4创新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的应用,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目前,世界各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大。美国是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研发投资额占世界的45%,其中大部分投入到软件业。美国研发投入最多的10家公司中的5家是IT和软件公司。英特尔2002年研发投入40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2%。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2年英国服务业的科研投资总额达25亿英镑,其中银行、法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科研投资总额达3.6亿英镑[5],增长了36,。研发投入的增加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产生了一批对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成果。例如,数字音视频领域,创毅视讯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颗符合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的信道解调芯片,从而实现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系列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数字出版领域,书生公司的UOML标准实现了信息技术的飞跃,得到Sun、IBM、Google、富士通等国际知名公司的认可。 商业模式创新也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百度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模式、新浪和搜狐的门户网站模式、ebay的电子商务模式、慧聪的IT资讯和商情信息服务提供商模式等都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典范。依靠商业模式创新获得巨大成功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案例非常多,如北京空中网公司,开辟了手机的宽带时代,为手机用户提供基于2.5G技术的彩信、互动娱乐等无线数据内容和应用服务,依靠这种商业模式,空中网成为中国最大的彩信服务提供商,在2005年底德勤评选出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50强中名列第一[6]。 2.1.5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得到充分发展。在产业分工细化的同时,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并延长已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这条产业链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无论是IBM、HP等大公司的成功转型,还是小型企业的异军突起,都必须在这条产业链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中。例如,网络电视(IPTV)是一种基于宽带互联网与宽带接入,以机顶盒或其它具有视频编解码能力的数字化设备作为终端,通过聚合SP的各种流媒体服务内容和增值应用,为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多媒体服务的宽带增值业务。IPTV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节目运营商。通过IPTV宽带业务应用平台整合,利用IP承载网传送到用户。因此IPTV产业链涉及到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宽带网络运营商、内容运营商、传统内容提供商、增值内容提供商、芯片及其他技术供应商、终端厂商,等等,IPTV产业链的各环节脱胎于原来的IT、通信、娱乐等不同行业。 图1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示意图 2.2国内外典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群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实现产业集群特别是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内外城市一些较为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案例与经验,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较好的参考和借鉴。 2.2.1美国硅谷围绕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以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硅谷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作为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发起地,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目前,硅谷被称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其全球领先的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半导体、通讯等,集聚了一大批如微饮、网景、英特尔、雅虎等世界知名企业。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成功,对研究开发、软件、商务服务、设计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在硅谷上万家的企业中60%是以信息为主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40%是服务性的第三产业,包括金融、风险投资等公司。为某个高新技术行业服务的企业数可能比该行业企业数还多,例如硅谷就有3000多家企业为2700家电子信息 企业服务。硅谷的七类主导产业群中研发、软件、创意和创新服务、设计和技术有关的创造服务及总部等均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硅谷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以研发、设计和高技术服务为主,处于全球产业分工的高端环节。首先,硅谷软件行业的就业人数占16%,该行业是典型的以研发为主的行业,半导体/设备、计算机/通信等主导产业也是以研发为主的行业,很少涉及制造部分。其次,硅谷重视服务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创意和创新服务业(包括技术服务和商务服务)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数量最多,从业人数仅次于软件业,是硅谷的第二大产业集群。第三,硅谷发达的设计产业。硅谷主要产业群的就业集中在设计职业,2003年软件工作中70%的是设计职业,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行业约有58%是设计职业,在计算机和通信硬件行业,大约有57%的就业是设计职位。第四,风险投资成为促进硅谷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硅谷地区吸收了全美35%的风险资本,美国几乎50%的风险投资基金设在硅谷,有各类风险投资公司200多家。著名的英特尔公司、先进微器件公司、苹果公司等都是靠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 此外,硅谷的金融业、中介服务业发展也很迅速。大量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如美洲银行、富网银行、硅谷银行,其中以本土诞生的硅谷银行最具特色。硅谷银行将业务重点确定为技术型和成长型企业,不仅提供支票帐户、现金管理和信用证服务,而且为技术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专利、工艺、商业计划等无形资产提供贷款。中介组织在硅谷的产业体系中扮演着关键的整合角色,促进了各创新要素的整合。专业中介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服务、技术转移服务、会计、税务、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猎头公司等服务机构。 2.2.2英国围绕生物技术产业的生产性服务集群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占世界市场份额10%以上,产业涉及制药、农业和食品等领域,拥有270家生物技术中小企业,约占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1/3[1]。围绕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英国形成了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必须的服务支撑。英国围绕生物技术产业的生产性服务集群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世界一流的研发服务。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英国已经获得了20多个诺贝尔奖,拥有剑桥生物科学公司、重组DNA公司等著名企业;产业集群内拥有伦敦生物技术协会、分子生物实验室和欧洲生物信息协会等世界知名生物技术研究机构,为生物技术企业解决生物共性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及保障;英国科学园中有众多的为初创企业设立的生物技术孵化器。 二是完善的金融服务。英国具有完善的银行体系、证券市场、生物技术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英国有非常活跃而成熟的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资本投资额占欧洲的42%,在过去10年已为生物技术领域累计投资3.44亿英磅。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灵活的发票规则和退出机制,也刺激了风险投资机构的积极性。 三是发达的专业与商务服务。生物协会、专利机构、会计、法律、咨询顾问等专业与商务服务机构数量较多、发展较快,且与生物技术产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临近,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管理经验、政策咨询、合作机会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支撑,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英国地方生物协会除制定生物技术发展措施外,还为企业、研究人员之间提供交流机会;生物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内,都具有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能够为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外部环境和便捷的服务。
/
本文档为【论文: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