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探微肾动态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价值

2017-12-29 2页 doc 12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探微肾动态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价值探微肾动态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价值 1结果 1.1肾动态显像 灌注相在腹主动脉显影后2s左右,可以观察到反映肾内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血流灌注的肾影,肾血流灌注高峰时间(4~6s),其两侧相差值小于25,生成血流灌注曲线两侧基本一致。功能相注射后2~4min可以观察到肾影清晰,出现显影高峰后肾影逐步消退,肾盂影先于膀胱影逐步增强。正常输尿管显影不明显。 1.2结果 经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功能正常肾4例,肾功能减退肾33例,无功能肾23例。 2讨论 肾动态显像包括肾血流灌注和肾功能动态显像,肾血流灌注显像和肾功能动态显像的技术...
探微肾动态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价值
探微肾动态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价值 1结果 1.1肾动态显像 灌注相在腹主动脉显影后2s左右,可以观察到反映肾内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血流灌注的肾影,肾血流灌注高峰时间(4~6s),其两侧相差值小于25,生成血流灌注曲线两侧基本一致。功能相注射后2~4min可以观察到肾影清晰,出现显影高峰后肾影逐步消退,肾盂影先于膀胱影逐步增强。正常输尿管显影不明显。 1.2结果 经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功能正常肾4例,肾功能减退肾33例,无功能肾23例。 2讨论 肾动态显像包括肾血流灌注和肾功能动态显像,肾血流灌注显像和肾功能动态显像的技术方法成熟,无新的变动。而作为显像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射性药物于近十余年获得了 一定的发展[1]。常规肾动态显像,静脉“弹丸”式注射肾脏显像剂后,用显像仪连续采集放射性核素经过腹主动脉、肾脏的一系列影像。经过计算机处理系统可得到肾脏的血流灌注图像、功能动态图像及双肾的时间—放射性活动曲线,从而提供有关肾脏的血流、功能和排泄功能的信息。 2.1肾血流灌注显像现为单侧或双侧肾影出现延迟、显像剂分布稀疏或未显影,分别表示患侧 肾脏的血流灌注减少、中断或患肾功能的减低和(或)丧失。肾功能异常可由肾脏疾病和上尿路病变引起,常表现为肾皮质对显像剂的摄取或集聚减少,摄取高峰减低、延后或消失,显像剂分布稀疏、缺损或不均匀,显像剂排泄延缓或呈梗阻性表现,双肾功能参数不一致等。异常肾灌注影像主要有灌注延迟或局部提前、双肾灌注影大小不一致、灌注影模糊等[2]。单侧肾影显示迟缓、体积缩小、放射性分布减低、边缘不清晰,表示肾血流灌注量减少,常见于肾动脉狭窄及肾血管主干病变。若单侧肾不显影,对侧肾影增大,放射性增强且分布均匀,可见于先天性肾缺如或无功能,健侧肾功能代偿性增强。双肾影出现时相正常,但放射性分布减低,多见于双侧肾实质性病变[3]。肾内局部放射性异常,可见于各种肾内占位性病变或肾内血管结构异常;如放射性减低,可见于急性肾栓塞、肾囊肿或脓肿、结石后组织变性等;放射性增高,可见于恶性变或血管瘤。 2.2异常肾功能相的图像大致可分为缺血型和梗阻型两类 缺血型表现除灌注相血流减少外,功能相肾摄取也下降,肾皮质放射性显像剂的分泌及清除时间延迟,如肾动脉狭窄、高血压肾病等,肾脏不显影,表明患肾的血流灌注和功能近于消失,或先天缺如。有时患肾与健肾出现时相上的颠倒,即健肾最初肾影放射性浓度高,而后逐渐降低;患肾肾影则最初不明显或放射性浓度低,而后逐渐增高,乃至超过健肾的放射性浓度,此种现象称为“倒相”[4]。梗阻型表现为肾区内放射性浓度,随时间逐渐增高,显像剂在肾实质或肾盂内积聚、滞留,如有积液可见肾门结构向外膨隆,多见于上尿路梗阻。肾盂、输尿管影像明显增强、扩大并消退缓慢,表明尿路不通畅或输尿管平滑肌张力下降。肾实质影持续不退,肾盂部位无放射性,则可因肾实质内病变,使原尿生成明显减少、弥漫性肾小管病变等所致。
/
本文档为【探微肾动态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价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