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二、刘长卿诗歌意象的特点

2017-12-12 2页 doc 12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二、刘长卿诗歌意象的特点二、刘长卿诗歌意象的特点 剖析意象的特点,比分析意象的类别更为困难,但它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因为特点更为直接地反映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们是诗歌中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下内容,我们将从具体化、静态化、程式化三个方面对刘长卿“禅理(趣)”诗歌的意象特点进行剖析说明。 (一)意象具体化 “描述性意象居多”——这是上文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从这个结论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发现,刘长卿善于描摹客观事物,且目光独特。这种写生的风格必然会使得笔下的景物呈现精致细腻的一面,所以物象具体化也就在所难免。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二、刘长卿诗歌意象的特点
二、刘长卿诗歌意象的特点 剖析意象的特点,比分析意象的类别更为困难,但它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因为特点更为直接地反映作者的创作意图。它们是诗歌中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下内容,我们将从具体化、静态化、程式化三个方面对刘长卿“禅理(趣)”诗歌的意象特点进行剖析说明。 (一)意象具体化 “描述性意象居多”——这是上文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从这个结论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发现,刘长卿善于描摹客观事物,且目光独特。这种写生的风格必然会使得笔下的景物呈现精致细腻的一面,所以物象具体化也就在所难免。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体具体化。这是指对物象的性状进行细致的形容和描摹。在刘长卿的“禅理(趣)”诗歌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试看以下一组诗句: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寻张逸人山居》) 以上都是一些清新秀逸的诗句,句中都出现了一些描述性意象,譬如“疏竹”、“履痕”、“密竹”、“群峰”、“危石”、等等。这些意象都经过“工于形似”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竹”是疏的,“痕迹”是“履”留下的,“峰”是一群的,“石”是摇摇欲坠的——可见,诗人对这些物象的观察有多么的细致,对事物形状的描摹有多么的逼真。“禅理(趣)”诗歌在安史之乱以前讲求意境宏大、境界空明,但刘长卿却另辟蹊径,在“禅理(趣)”诗中组织了一群具体的、分辨率极高的个体意象去表达禅趣,较之盛唐有了很大的区别。 ,(时间具体化。这是指在描绘意象时,对意象出现的时间作具体的交待。例子说明问题,我们试着再看以下一组诗句: 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 林暗僧独归,石寒泉且咽。(《宿双峰寺寄卢七李十六》) 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湘中纪行十首?浮石濑》) 日暮下山来,千山暮钟发。(《龙门八咏?渡水》) 我们先从以上诗句抽取表现“时间具体化”的意象:“暮山”、“春草”、“林暗”、“晚濑”、“暮钟”。“山”与“林”的性状本来是不存在时间概念的,但是在诗人的笔下,它成为了傍晚的山峰与日暮的树林;“濑”指的是激扬而急流的浅水,形容这种物象多数人会选择从形状上作文章。但在诗人的润色下,它却成为一个带有时间色彩的意象;说到“暮钟”,我们更觉新奇。本是耳闻的声音,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却成为似乎可以用时间来衡量的事物。通过例子,我们可以感觉到,刘长卿将意象进行具体化描摹是何其的执着,甚至乎是“刻意”。陆时雍说“刘长卿体物情深,工于铸意,其胜处有迥出盛唐者。”照此观之,一点不假。 ,(空间具体化。空间具体化指的是在诗歌当中为意象划出一定的位置或范围,其特征就是大量使用方位词。方位词无非是“上”、“中”、“下”、“前”、“后”、“东”、“西”、“南”、“北”、“里”、“外”等等。所列的这些词语都为意象的空间位置作了固定,使物象落到实处。以下的一组诗句中正体现了这点: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寻盛禅师兰若》)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
本文档为【二、刘长卿诗歌意象的特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