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乌梢蛇

2017-12-02 21页 doc 43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7352

暂无简介

举报
乌梢蛇乌梢蛇 银环蛇的生活习性及人工孵化情况 银环蛇Bungarus multie呈n亡tus’Blyth为爬界,l名行纲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毒蛇‘别叫白花蛇、白节蛇或银报应。是一种动物药材。一、生活习性 司“1.栖息环境及活动规律 银环蛇是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平原和丘陵地带常见的一种毒蛇。我省除宜昌地区分布较厂孙,一荆州。黄岗以及恩施等地均有分布。 .银环蛇喜阴怕阳,昼伏夜出。在捕捉银环蛇时发现,银环蛇在夏秋季节多生活子灌未丛中、乱石隙里或坟地的洞穴里;在冬春季节多隐蔽在背风向阳的水田埂或较干燥的土穴中。 我省在进行人工饲养银环...
乌梢蛇
乌梢蛇 银环蛇的生活习性及人工孵化情况 银环蛇Bungarus multie呈n亡tus’Blyth为爬界,l名行纲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毒蛇‘别叫白花蛇、白节蛇或银报应。是一种动物药材。一、生活习性 司“1.栖息环境及活动规律 银环蛇是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平原和丘陵地带常见的一种毒蛇。我省除宜昌地区分布较厂孙,一荆州。黄岗以及恩施等地均有分布。 .银环蛇喜阴怕阳,昼伏夜出。在捕捉银环蛇时发现,银环蛇在夏秋季节多生活子灌未丛中、乱石隙里或坟地的洞穴里;在冬春季节多隐蔽在背风向阳的水田埂或较干燥的土穴中。 我省在进行人工饲养银环蛇试验中,观察到银环蛇的活动期一般在每年5月至11月,活动时间一般在晚上6时至12时。在春末夏初,每天活动时间短,行动缓慢,夏秋季,每天活动时间长,行动迅速,性情较凶猛,但不主动伤人,在冬春季,则基本上进入冬眠状态,不活动或极少活动,但在晴朗的白天,偶 银环蛇的食量与活动量的大小有关。在饲养试验中,观察到银环蛇在8月至11月活动量较大,摄食量较多;5月至7月活动量小,摄食也较少,12月至翌年4月初为冬眠期,基本上不进食。 4.捕食方式 银环蛇咬住猎物后,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待猎物中毒麻痹才吞食。吞食一般是从(本文共计2页)......[继续阅读本文] 征 银环蛇银环蛇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 亚种 指名亚种:腹鳞203-221,躯干部环纹31-50个,尾部8-17个,分布于中国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和台湾,以及缅甸、老挝; 银环蛇云南亚种:腹鳞213,231,躯干部环纹20-31个,尾部7-11个,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全长1米左右,通身背面具黑白相间的环纹。腹面全为白色。背鳞通身1行,正中1行鳞片(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全为单行。 银环蛇 - 分布范围 银环蛇分布地区包括中国大陆西南、南部、台湾,缅甸,越南等地。 银环蛇 - 生活习性 银环蛇银环蛇生活在平原、山地或近水沟的丘陵地带,常出现于住宅附近。昼伏夜出,喜横在湿润的路上或水边石缝间捕食黄鳝、泥鳅、蛙类或其他蛇。 银环蛇虽为毒蛇,但性情温和,除非遭受威胁,否则不会主动攻击。繁殖期在每年的8-9月,春末到夏天产卵,每次产卵数约为3-20枚,孵化期约1.5个月。 银环蛇 - 毒性 银环蛇毒性很强,上颌骨前端有1对较长的沟牙(前沟牙)。人被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 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银环蛇具有α-、β- bungarotoxin两种神经毒素,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轻微中毒时身体局部产生麻痹现象,若是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位置,则会阻绝神经传导路线,致使横纹肌无法正常收缩,导致呼吸麻痹,作用时间约40分钟至2小时,或长达24小时。可以用神经性抗毒蛇血清治疗。 银环蛇 - 药用价值 药品--金钱白花蛇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和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注意事项 1.孕妇忌服。 2.按量服用,切勿过量,以防中毒。服用过程中,如有口干、胃热、心烦等感觉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对个别特异体质患者,如发现中毒现象,可按马钱子中毒解救。轻者亦可服绿豆汤、甘草水或凉开水解之。 3.高血压、心脏病、肾炎或阴虚火旺及热痹患者应遵医嘱。 贮存 密封,置阴凉处。 银环蛇 - 人工饲养 蛇场建造 银环蛇选僻静、地势较高、近水源处,建2米以上围墙,墙基深0.5-0.8米,用水泥灌注,内壁涂抹水泥,磨平滑,涂黑或草绿色,不能漆成白色,以防盛夏反射阳光,四周砌成圆弧形防止外逃。蛇场应坐北向南,避免严冬北风倒灌蛇窝。整个蛇场地面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大雨时排水。围墙大门设两层, 内门开向场内,外门开向场外。场内设蛇窝、水池、水沟、饲料地、产卵室及活动场。适当栽些花草和小灌木,并堆放石块,有利于夏季遮阴降温和蛇蜕皮,蛇场应保持干净、潮润、阴凉和卫生。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蛇场可以饲养150-200条银环蛇。具体要求如下: (1)蛇窝。设在大门对面地势高处,窝内地面要高于窝外地面10厘米左右,地面铺砖头或用水泥砌平,然后用砖砌成高15厘米,长、宽各20厘米见方的蛇室共计150格,格与格之间要留口相通,格上盖移动木板,以便观察和工作,中间留一条宽1米左右的通道。蛇窝四 周用砖砌成20厘米厚、1.2米高的墙,再在墙上架设10厘米厚的水泥板,最后,在水泥板上覆盖1米厚的泥土。除蛇窝门边外,其余三面也要堆上0.5米厚的泥土使外形呈土包状。蛇窝内高1.2米、宽5米左右,纵深6米左右。通道出口处设一扇底部有空隙(大小可供蛇自由进出)的门,人可进入蛇窝,通道两侧各有一条相连通的水沟,水沟两头分别连接水池和饲料池,银环蛇可自由顺着水池饮水、洗澡或到饲料池捕食。 (2)水池。紧挨蛇窝,位置高于水沟,面积约5平方米,池深40厘米,保持水质清洁和一定水位,池边种小灌木遮阴或搭凉棚,使池水常年凉爽。水池和水沟连接处做一道闸门,晚上拉开闸门,水池中的水便可沿水沟注入饲料池。池中种植水草,放养蛙类。 (3)饲料池。面积5平方米左右,上搭一凉棚,凉棚下装一小黑光灯来诱聚昆虫供蛇捕食。饲料池水位要常年保持在10厘米左右,底部用金属筛遮拦的水管通往蛇场外,用以更换池中之水。 饲养管理 银环蛇种蛇以500克左右的青年蛇为佳,按雌、雄10 :1的比例混合饲养。蛇的食量不大,一条蛇1年约吃食1-2千克,主要以水蛭、黄鳝、泥鳅为食。每天傍晚在银环蛇出窝前把少量的黄鳝、泥鳅等放入饲料池中,饲料量以吃完为准。一般50克小泥鳅可供10条蛇吃一餐,平时可多捕些蛙类等放入蛇场内,让蛇自由捕食。蛇只吃活食,不吃死食,池中死物应捞出。5月初蛇出蛰需大量养分补充身体,11月蛇入蛰之前需积累养分准备冬眠,这两个月应尽量做到多喂、饱喂,是养好蛇的关键阶段。蛇类最适温度是18-28?,10?以下入蛰冬眠,5?以下会冻死。所以,冬天要注意保温,在蛇室盖板上覆盖20厘米厚的稻草,密闭通道门,并将蛇室中垫上干草、纸屑、麻袋。 蛇卵孵化 银环蛇从6月下旬开始产卵,7月为高峰,8月上旬停产。期间,如果发现快要产卵的母蛇应及时放入产卵室中,待其产完卵再把母蛇抓回蛇窝,拣出蛇卵进行人工孵化。方法是:将一大水缸刷净,放在阴凉干爽的房间内,缸内装入半干半湿的碎泥、松土或细沙,再把蛇卵放在上面,横卧(绝对不能竖放),摆放3层放平,最后在卵上覆盖一层稍湿润、干净的稻草,每日翻蛋1次。孵化期间温度以20-27?、空气相对湿度50%-70%为宜。孵化期42天。 银环蛇又称白花蛇,是一种名贵的动物药材.现将其人工饲养技术介绍于下: 一、银环蛇的形态及生活习性 银环蛇身长0.6米左右,头呈椭圆形,体背有黑白相间的环纹,腹部乳白色,尾巴稍显细长.银环蛇生活于平原或半山区的山脚近水边,常出现于民宅附近.喜昼伏夜出,横在湿润处或水边石缝中猎食,有时还会潜入民宅.银环蛇是神经毒性的毒蛇,毒腺小但毒性强烈. 二、人工饲养方法 1.建立蛇池、蛇舍围墙要用砖、石砌成,要求坚固.墙脚入地要深,墙面要光滑,且高度要在2米以上,不得低于1.5米,以防蛇逃跑.蛇池是蛇活动的地方,其面积大小应视饲养规模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10,14条.蛇池中应种花草、设水池,供蛇栖息和饮水.由于蛇本身不会打洞,所以还需用泥土、砖、石、瓦块等修建蛇窝,以模拟蛇的自然生长环境. 2.饲养种蛇以重350,400克的青年蛇为佳,按雌雄10?1的比例混合饲养.蛇的食量不大,一条蛇一年约需1,2公斤的食物,主要以蛙、鱼、鳝、泥鳅等为食.50克的小泥鳅可供10条蛇美吃一餐.蛇只吃活食,不吃死食.池内不可断水,蛇20天左右不吃食不会饿死,断水却会渴死. 3.人工孵化银环蛇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产卵,7月为高峰期,8月上旬停产.一般每条蛇年产卵6,8个.为了避免小蛇孵出后被大蛇吃掉,可待蛇停产后将卵捡出,进行人工孵化.方法是:(1)把蛇卵收起来,埋在潮湿的沙地里,让它自行孵化.(2)用大缸或水箱装约0.5米高的沙土,将蛇卵铺放在沙土上面,再将布或稻草浸湿、拧干,覆盖在卵上面.每日翻蛋一次,使卵受湿均匀.孵化期温度以17,25?、湿度以50%,70%为宜.30天左右可出蛇. 4.加工蛇孵出一周后,即可杀死,去内脏,晒至半干再盘成圆形(头在里、尾在外),最后晒干或烘干即可出售. (记者 佚名) 银环蛇咬伤 诊断要点: 伤口微痒或麻木。牙痕呈“品”字形,针尖样大小,有撕裂伤。局部无红肿疼痛(仅咬时有轻微痛)。重者咽部异物感或身嘶、失声。重者全肌肉疼痛,动则加剧。 主要症状: 伤时稍有疼痛,伤口可出血少许,伤后10分钟左右,伤周有蚊咬样感觉,或微痒 ,并有麻木感,可向心端蔓延。局部不红不肿或微肿。 早期,患者无明显全身症状,一般伤后1-4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一旦出现,则 发展迅速,病势凶猛,很快进入昏迷危症。开始时先有头昏眼花、畏光、胸闷气 促、四肢乏力、咽喉不适应,全身肌肉疼痛、触动时疼痛加剧。进一步则吞咽困 难、不能言语、视物模糊、眼睑下垂、流涎、嗜睡、呼吸困难。呼吸停止前,患 者神志一般处于清醒状态,但张口困难,不能言语,讲不出话来,只能用手势表 示。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则呼吸停止。此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胃肠麻痹 ,全身处于瘫痪状态。当呼吸先停止时,心跳仍可继续,数分钟后心跳才停搏。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早期正常,有感染时白细胞增高。后期可有肝肾功能损害。 心电图 有窦性心动过速,晚期可出现心肌损害或束支传导阻滞。 死因与预后: 死亡率高达23%左右,一般在24小时内如能控制全身中毒症状则治愈时间短。一旦 在24小时内进入危症则危险大。主要死于呼吸麻痹,如果能维持有效人工呼吸, 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抢救治愈危重型的成活率还是比较高的。危症经抢救成 功后,数天或数月内仍可有视物模糊、瞳孔放大、乏力、肌肉跳动等现象。 鉴于银环蛇这类眼镜蛇科排毒量不是很大的蛇 我给出两种方法仅供参考~ 1火烧法: 被咬后先用细绳子扎住被咬伤部位上端 靠心脏一方 5~10厘米处 清水冲洗掉皮肤外部残余毒液后用 火烧红针 刺进两个牙洞中 反复多次 可以破坏掉很大一部分的毒素 或者用火柴头放置于咬伤部位 反复几次火烧 也可以破坏掉毒液 2扩创法: 伤处经过绑扎、冲洗处理后,可用消毒的手术刀,按毒牙痕的方向纵向开刀。如牙痕模糊不清,则在咬伤部位作十字形伤口。切开要切至皮下,才能促使毒液顺利排出。然后,切口可用吸引拔火罐或吸奶器等器具进行反复吸引,尽量吸出伤口处的残余毒液。吸引完毕后,伤口用雷佛奴尔纱布或浸了中草药溶液的纱布湿敷,以利于毒液继续留出。此法的缺点是增加患者的疼痛、易导致局部感染溃烂,延长治愈期。被血循毒类蛇咬伤,不宜采用此法,以防血流不止,造成恶果。 另外 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较高浓度的高锰酸钾也可以破坏掉蛇类毒素 草木蔬菜的汁液中含有钾~此类物质不会损害人皮肤而且起到破坏毒素的效果~ 银环蛇俗称白带蛇、白节蛇,通身带有黑白相间的环纹。喜欢在路脚、田边等近水处活动,一般不会主动伤人,咬人是其自我防护反应。但银环蛇咬伤在我国占各类毒蛇咬伤的8.12%,而死亡人数居首位。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毒蛇活动频繁,近半月来,就诊我院的银环蛇咬伤患者就有3例。 被该蛇咬伤后,起初往往伤口不红、不痛、不肿,常因疏忽未及时救治而致呼吸肌麻痹,在4~8小时内死亡。有幸的是,该患者抢救及时,才免遭厄运。 银环蛇咬伤人体后,蛇毒经伤口通过淋巴循环吸收扩散到全身。该蛇毒属神经毒素,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类,可竞争呼吸链中的铁卟啉,从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呼吸和需氧代谢,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神经及肌肉的传导机能等有选择性的损害作用,引起惊厥、瘫痪,特别是呼吸肌首先受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抢救要“四早” ?提高医患双方对银环蛇咬伤的认识。被银环蛇咬伤时,一般伤口不红、不痛、不肿、不出血, 偶尔出血则表现极为轻微,仅有蚁咬样微痒和麻木感。被咬伤后1,4小时,最晚9小时可出现头痛,头昏眼花、视物模糊,胸闷气促、咽部有异物感,懒言嗜睡、困倦、四肢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出现眼睑下垂、张口困难、瞳孔缩小;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多出现在伤后1,6小时,同时有牙关紧闭、口唇全身发绀、肌肉麻痹,最后常因呼吸突然停止而引起死亡。 ?当患者出现睁眼困难、吞咽困难、呼吸节律改变或呼吸困难时,即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给予人工同步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中流量给氧,保证机体有个充足的氧供,组织细胞不发生缺氧性的病理性损害,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早期使用抗银环蛇毒血清乃治本之举、治源之策,它具有迅速而特异的疗效。抗银环蛇毒血清10000U加入生理盐水200ml中静滴,在静滴抗银环蛇毒血清前,先推注地塞米松10mg,以防银环蛇毒血清的过敏反应。 ?预防控制脑、肺水肿是抢救银环蛇咬伤胜败的关键。短时间内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可减轻和防止毛细血管内液外渗和钠、锌、钙离子的转移,从而减轻脑水肿的渗性利尿,并促使乳酸转化为葡萄糖以供能量,减轻脑内酸中毒,稳定溶酶体膜,防止与减少脑细胞的自溶和死亡。地塞米松常规用量每天20,30mg,甚至可增至50,80mg。亦可选用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还可并用速尿,以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浆外渗,从而减轻脑、肺水肿。 乌梢蛇 乌梢蛇是典型的食、药两用蛇类。它不仅肉质鲜美,好于其他众多的无毒蛇,而且还具备许多毒蛇所没有的药用价值。传统中药中的乌蛇便是本种处理后的干品,这是其他无毒蛇所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乌梢蛇皮还是制作乐器、皮革制品的上好原料。食、药兼备的乌梢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现市面上热销的纯蛇粉,大都以乌梢蛇为主要入选原材料。 ?乌梢蛇有哪些地方性的别名,主要分布在哪里, 乌梢蛇别名乌蛇、青蛇、一溜黑、黑花蛇、乌风蛇、乌风梢、乌风鞭、风梢等,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无毒蛇。 乌梢蛇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江苏、湖北、湖南、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 ?乌梢蛇有何特征和习性, 乌梢蛇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面呈棕褐色、黑褐色或绿褐色,背脊上有两条黑色纵线贯穿全身,黑线之间有明显的浅黄褐色纵纹,成年个体的黑色纵线在体后部变得逐渐不明显。此蛇头较长,呈扁圆形,与颈有明显区分;眼较大,瞳孔圆形;鼻孔大,呈椭圆形,位于两鼻鳞间,有一较小的眼前下鳞。此蛇躯体较长,背鳞平滑,中央2,4行起棱。腹鳞呈圆形,腹面呈灰白色。尾较细长,故有“乌梢鞭”之称。成蛇体长一般在1.6米左右,较大者可达2米以上。 乌梢蛇多栖息在平原、低山区或丘陵,于田野、农舍中也能经常见到,春末至初秋季节常常出现在农田和农舍附近。此蛇活动敏捷,与有异常动静,不管是敌是友,均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绰号“一溜黑”由此得名。幼蛇背面呈深绿色,有4条纵纹贯穿于全身,与成蛇明显不同。乌梢蛇属狭食性蛇类,主要以食蛙类为主,其次是泥鳅和黄鳝;幼蛇食蚯蚓、小 杂鱼。笔者曾发现该幼蛇吞食过赤链蛇的幼蛇。该蛇卵生,每产6,16枚不等,最早产卵者见于每年的6月中下旬,孵化期38,45天。 ?乌梢蛇有哪几个种类,具体分布在哪个地方, 乌梢蛇在我国已知有三种,分别是乌梢蛇、黑网乌梢蛇、黑线乌梢蛇。在民间的俗名一次为黄乌梢、青乌梢、黑乌梢。这三种乌梢蛇若以入药党首选黑线乌梢蛇,此蛇是传统中药乌蛇干的原种蛇类;若以食用为主,乌梢蛇在市场上卖价最高,行内称之为“黄金条”;其次是黑网乌梢蛇;黑线乌梢蛇排在最后,因其骨质较僵硬,不便装袋运输,远途装运活蛇至目的地的死亡率较高;再者此蛇既不耐寒也不抗热,是蛇类中的“娇娇蛇”,异地引种时要格外注意。 乌梢蛇的种群量,分布的省(区)也较多,在上面介绍的省(区)均有分布;黑网乌梢蛇仅在云南省有分布;黑线乌梢蛇则分布于我国的西南部,如贵州、云南等省的贮量最多。同一产地的乌梢蛇,有时体色差异也较大,这主要与栖息环境有关。 ?乌梢蛇有何药用价值, 乌梢蛇干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顽固性疾病的首选天然药材;乌梢蛇肉治病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主治“诸风顽痹,皮肤不仁,风骚湿疹、疥癣热毒、须眉脱落”等症。乌梢蛇胆有祛风、清热、化痰、明目等功效,可治大风疬疾、木舌胀塞等,我蛇园曾用干胆治好树例慢性胃炎患者。用乌梢蛇泡制的乌蛇酒、乌蛇胆酒,以其柔和的保健、药用双重功效,日渐受到现代人的青睐。用蛇胆配着“蛇胆川贝液”服用,对重复性感冒和小儿久咳不止有奇特药效,隆冬季节服用蛇胆还可预防感冒和滋阴祛火呢。总之,乌梢蛇全身是宝。 ?乌梢蛇有何食性,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乌梢蛇主要以蛙类为主,小杂鱼、泥鳅、黄鳝为辅。因黄鳝的市价有时稍高,规模养殖时则很少投喂。乌梢蛇生性胆小,行动极为敏捷,善攀爬,爱活动,但少具缠绕能力,大多白天活动。久不投食后会发现乌梢蛇有追逐捕食的习性,主要以捕食活食为主,对死的动物通常不太感兴趣。但在食物缺乏时,也食部分死食,必须是刚刚死亡的。乌梢蛇对腐败变质之物根本不感兴趣。它能吞食大于头部数倍的小动物,如大蟾蜍等,只是吞食速度明显减慢,有时长达15,25分钟。乌梢蛇的食量不是很大,一次连吞几只蛙类的情况很少见。它的消化能力很强,需4,6天投饲一次。 ?乌梢蛇有何活动规律, 在每年的春末夏初,乌梢蛇出蛰活动后,不是急于摄食,而是继续消耗体内尚存的脂肪和营养,忙于寻偶交配时乌梢蛇次季的首要任务。乌梢蛇对场地湿度及其环境的变化比其他蛇类更敏感,表现出强烈的喜暖厌寒、喜静厌乱等特点,养殖时应最大限度的予以满足。每年出蛰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其活动逐日活跃,当平均气温在25,32?时活动最频繁。尤其是在适宜气温的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5%,75%时,发现该蛇在露天场所的活动时间较长。随着气温的逐日下降,其活动也会明显减少。当气温低于15?时,即进入不愿活动 的状态。一般说来,每年的7,9月为乌梢蛇的活动高峰期,约10月下旬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期仅6个多月。全年气温普遍偏低的地方,该蛇的活动期还短于此数,如黑龙江省。 ?乌梢蛇越冬时体重有何变化, 乌梢蛇同其他蛇类一样,亦有冬眠习性。每年的秋末冬初,当外界气温降至15?左右时,该蛇便本能地入洞蜷曲成团、蛰伏冬眠了。整个冬眠期长达6个月之久,期间不食、不动、不排泄、不蜕皮,主要靠体内储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存的最低水准。该蛇的耐饥力很强,可以几个月甚至1年不吃也不会死亡(前提是入蛰前膘肥体壮的)。虽然该蛇在活动期间增重明显,但冬眠期的失重比例也不小。以条重在200,400克的蛇为例,在越冬期间的体重消耗量多达60克;体重大于400克湿度,消耗量约达65克;幼蛇失重的消耗比例最大,低于400克的幼蛇,一冬下来要消耗40克。此外,该谁在冬眠期的失重消耗比例与气候条件?栖息环境?管理技术及入冬前的实际进食量均有密切关系。努力提高饲料环境,尽量给予适宜的环境温?满足进食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入秋以后),是减少该蛇冬眠失重的唯一途径。 ?活动期投饲应如何掌握, 在该蛇的活动期,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养蛇场(户)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不同季节饲料来源的实际情况,即本着因地制宜?就近取材,以最大的可能满足其营养所需;又要考虑到降低饲料成本的原则,尽量结合该蛇的食欲状况,合理选择,搭配饲料。每次的投喂量应依据该蛇的年龄?性别?个体体制状况?气候条件及两次投喂的间隔时间长短来灵活掌握,以稍有剩余为度。如成蛇在产卵前的10,15天或产卵后食欲均比较旺盛,应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在临近冬眠或出蛰后的10,15天内,该蛇基本上进食欲望,可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投喂地点应固定。最佳的投喂时间宜选在上午8:00,10:00,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季节和投喂当天的气候适时调整。总之,群蛇出动时要及时投喂,只有在确保该蛇吃饱?吃好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满意的饲养效果。 ?乌梢蛇有饮水习性吗, 水是万物生长之源。乌梢蛇离不开水,有明显的饮水习性,并且亦有进食后喜欢饮水的习性。因此,蛇场内必须配备贮水池或贮水沟,以方便该蛇随时饮水。乌梢蛇同大多数蛇类一样,在仅有饮水而没有事食物的条件下,耐饥时间较长;而在既缺食物又缺饮水的饲养环境里(属恶劣环境),其耐饥时间会大大缩短。倘若长时间地缺乏饮水,会导致身体虚弱?蜕皮不畅?极易患病,甚至死亡。因此,蛇场中的水池(沟)必须经常注入新鲜的饮用水,确保其日常所需。 ?活动期的乌梢蛇该怎样管理, 乌梢蛇有攀爬上树的特点,如蛇场内栽有较大树木,应定期修剪树杈,慎防树枝伸到围墙外,形成蛇外逃的自然天梯。饲养人员养成随时查看围墙?出水口等出有无破损或缝隙的习惯。因该蛇头颈细长,凡头颈能够钻出的地方,身体经不断扭曲?收缩后也会随之逃走,所以一经发现后,要立即修整或处理,避免再次发生逃蛇事件。此外,还要加强安全措施检查,注意防止天敌入场食蛇。该蛇的天敌有黄鼠狼?刺猬?大型老鼠和猫头鹰等。蛇场内不可盲目设置电子捕鼠器(电猫),慎防在灭及天敌的情况下伤害到场内的蛇。饲养人员最好养成每天 观察并记录该蛇出窝活动的数量?时间?采食?饮水和蜕皮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予以处理。必要时,应单独拿出做隔离治疗,严防病菌扩散危害健康的蛇群。 ?乌梢蛇增重跟温度有关系吗,年增重约多少, 乌梢蛇的生长速度快慢与饲养环境的温度密切相关。经观察,场内温度低于18?时,该蛇的摄食量明显减少,体质稍弱者甚至停止进食,其生长几乎处于停止状态。当气温高于32?时,虽然摄食量较平时增加许多,但蛇体的消耗量也随之加大,生长速度反而减慢。而外界气温处在22,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其摄食量逐渐加大,生长速度也日渐加快。这充分表明乌梢蛇只有在适宜其生长的温度环境中饲养,才有利于生长;反之,则相反。这也是乌梢蛇耐受温度能力差的集中表现。 在同等的温度范围内,在饲料供给?饲料管理?生态环境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不同年龄的乌梢蛇,其增重速度亦有一定差异,并且表现得十分明显。在该蛇的整个活动期内(5,10月),成蛇体重平均增重150,350克;青年蛇增重快于成蛇,达到175,450克,个别突破500,650克;幼蛇最慢,仅达50,125克左右。 ?如何让乌梢蛇安全越冬, 乌梢蛇是否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决定其能否安全越冬的物质前提。在越冬前的1,2个月内(9,10月)应给充足?多样的饲料,以增加蛇体内的营养物质和脂肪的肥厚度,提高抗寒?抗病的综合能力。可将大小相尽的数条乌梢蛇放在一起冬眠,群集冬眠可提高蛇体周围温度约1,2?,同时有效减少水分散失。蛇窝应干燥?忌潮湿,必须有良好的保湿,必须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窝内温度宜保持在6,10?,湿度宜在50%,60%之间。冬眠期间除定期检查窝内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外,还应定期检查蛇体的健康状况。如发现病蛇或不理想的蛇,应及时隔离治疗,以免相互传染。若见蛇体有咬伤或数量减少时,应彻底检查并找出原因,消灭鼠害和其他天敌,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阻止老鼠和天敌的再次入侵。如果窝内情况基本可以时,则无需翻动蛇窝,尽量减少对冬眠蛇的不应有干扰。 初养者如果想得到详细的乌梢蛇冬眠数据,可自己选定几条蛇在冬眠前期?中期?后期称重,若发现重量减少得不是太多,说明越冬场所的管理效果良好;反之,则说明越冬效果不佳,应尽快改进,免得出现死蛇现象。 ?冬眠环境不理想时,能否影响来年的繁殖,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果乌梢蛇在乱石堆积成的洞穴内或木箱内冬眠,蛇体内的能量消耗较大,切能量的损耗随冬眠后期气温的不断上升而增加,尤其是在出蛰前的一个月,即4月份。外界气温虽然明显回升,但根本达不到该蛇的出蛰所需时,故蛇体的损耗最大。实践证明:只有在合适的场所越冬的乌梢蛇,其交配?产卵才会按部就班,但在不合适的环境下冬眠的蛇,其交配和产卵期均拖延较多,甚至没有繁殖行为,这是由于环境不适造成的。从表面上看该蛇虽已入眠,但其入眠不深沉,常有活动倾向,致使体内能量消耗增加;出蛰后必须要用较长时间来补充营养?恢复体质,待身体复元后方有繁殖能力。因此,其交配和产卵期推迟?产卵量下降也是必然的。所以,人工养殖该蛇,务必满足其冬眠所需才能减少由此而造成的蛇体消耗,乃至死亡现象,收到较为理想的繁殖效果。 ?幼蛇是否强壮与成蛇有关系吗, 先有强壮的母体,才会有理想的幼蛇。只有加强冬眠后成蛇的营养和管理,才能收集到优质的入孵蛇卵;再加上相应的孵化技术,才能促使仔蛇早日孵出?早日进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8月初出壳的仔蛇要比8月底出壳的成活率高,此比例在冬季尤为明显,存活率达80%以上,这可能与仔蛇进食早?进食多有直接关系。9月中?下旬出壳的仔蛇就没这种优越性了。因这个时期的气温已逐渐下降,严重影响幼蛇的进食和活动。有的幼蛇甚至还来不及进食裹腹就被迫进入冬眠,单靠自身所贮的营养远不能维持冬眠所损,故冬眠的死亡率非常高,高达60%左右。因此,若想得到理想的幼蛇,必须从养好成蛇做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怎样人工填喂幼蛇, 幼蛇出壳后,主要以吸收卵黄为营养而暂不进食,故不需投喂任何食物,只需灌喂丰富的人工流质饲料作为营养液,如生鸡蛋?牛奶或葡萄糖溶液等。每隔1周灌喂1次即可。几周后,可对幼蛇填喂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以鸡蛋和面粉(鱼粉)为主,在适量添加土霉素?维生素及鱼肝油或钙片等药物。填喂时,最好两个人合作进行。其中一人手提蛇头,使蛇体自然垂立;另一人用一根冰糕棒或薄竹片撬开蛇口将食物灌进去,最后用大拇指轻捋蛇腹,促进食物滑入胃内。在人工填喂幼幼蛇的同时,要加强幼蛇的捕食驯化。蛐蛐?蚂蚱?和蚯蚓是幼蛇喜欢吃的食物,有条件者可投喂幼蛙?小鱼?乳鼠和小饲料蛇等动物性活体饲料。发现幼蛇主动捕食后,应立即停止人工填喂,免得养成幼蛇依赖填喂的不良嗜好。 ?幼蛇怎样蜕皮, 幼蛇出壳后7,10天即蜕第一次皮,一个月后蜕第二层皮,体长明显增加。乌梢蛇幼蛇蜕皮时,先将头部在粗糙的树木枝杈上来回磨蹭,数个动作后便见头部皮肤自吻尖处张开,然后利用树杈夹住张开的皮,身体呈慢慢往前爬行状,待几分钟或数十分钟后,一张十分完整的蛇蜕就挂在树枝上了;也有将皮蜕在草丛中或砖缝中的,但所占比例不大。 ?幼蛇有何摄食习性, 刚出壳的幼蛇便四处爬动,遇见投喂的小动物即有攻击行为,但蜕皮前未见捕食。据观察,幼蛇在第一次蜕皮后才开始猎取食物,主动捕食投喂物。捕食动作同成蛇基本一样,只是不太准确。但幼蛇总是穷追不舍,直到捕获为止。一旦咬住后便不在松口,直接吞入腹中。与成蛇明显不同的是,乌梢蛇幼蛇白天?晚上均有捕食行为。进食后,大部分幼蛇进入蛇窝盘蜷休息,也有一部分爬上灌木休息。 有人曾做过试验,自蛇池内取出10条幼蛇,置室内饲养柜中,停食7天但供给饮水。第七天凌晨1时,在不开灯的情况下投幼蛙20只,5分钟后可听见幼蛙被咬的惨叫声。乌梢蛇幼蛇能在黑暗中捕食幼蛙,可见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仍常见两蛇争食同一食物的现象。一条幼蛇咬住幼蛙的头部正在吞食,另一条幼蛇则咬住幼蛙的腿部极力往后拖,争食结果往往是强者胜?弱者败。幼蛇这种不由自主的争食现象,有利于增强幼蛇体质,提高捕食能力,但同类之间少见残食现象。 ?怎样满足幼蛇的越冬条件, 乌梢蛇幼蛇11月下旬随着外界气温的逐渐下降,进食频率明显变小;12月上旬便停止进食,进入蛇窝开始第一次冬眠,直至翌年3,4月出蛰,在黑龙江省则在4月中下旬出蛰。 乌梢蛇幼蛇越冬的温?湿度同成蛇相似,蛇窝温度需保持在6,10?,最高不能超过12?,否则会出现幼蛇的不连续冬眠现象;相对环境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超过75%,80%,幼蛇易患口腔炎?肺炎和霉斑病。尽管有的资料上介绍说湿度要达到80%,95%,笔者根据多年的养蛇实践,发现与实际相差甚远,不宜采用。 即使有再好的冬眠条件,幼蛇也同成蛇一样,亦有冬眠失重现象,这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 养蛇与蛇伤防治大全 [平装] (《药性论》) 【异名】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黄风蛇(《生物学通报》(2):5,1958),青大将(《浙江中药手册》),剑脊蛇(《中药志》),黑乌梢、三棱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动物形态】乌梢蛇(《纲目》) ,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扁圆;头部和颈部分界不明显。吻鳞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宽大于长,其与吻鳞的缝合线远较与鼻鳞的缝合线为短。前额鳞大,两鳞间的缝合线等于从其前缘至吻端的距离,宽大于长,外缘包至头侧。额鳞前大后小,长与鼻间鳞和前额鳞的和相等。眼上鳞宽大,长与其额鳞前缘至吻端的距离相等。鼻孔椭圆形,位于2鼻鳞中间。颊鳞1片,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眼前鳞2片,上缘包至头背。眼大,眼后鳞2片。颞鳞前后列各2片,前列的狭而长。上唇鳞8片,第4、5两片入眼;第6片最大。前颏鳞比后颏鳞短,与前5片下唇鳞相接。后颊鳞与第1腹鳞间有小鳞1对。下唇鳞11片,第6片最大。体鳞16,14行,背中央2,6行起棱.腹鳞186,205片,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对。尾部渐细。体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成黑色纵线。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腹面灰白色。其后半部呈青灰色。生活于丘陵地带及田野草丛或水边。以蛙类、鱼类为食。无毒。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和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采集】4,11月间捕捉。捕得后,将蛇摔死,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柴火熏干,熏时频频翻动,至表面略呈黑色为度,再晒干或炕干。 【药材】干燥品多卷成圆盘状,盘径约16厘米。头扁圆形,略似龟头,盘于中央,口内有多数刺状小牙。尾部渐细,尾端插入外缘的腹腔内,脊部高耸呈屋脊状,俗称剑脊。通体乌黑色,表面可见菱形细鳞,腹部剖开,边缘内卷,内表面黄白色或熏成灰黑色;可见到排列整齐的肋骨。质坚韧,气腥,味淡。以身干、皮黑褐色、肉黄白色、脊背有棱、质坚实者为佳。 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等地。 【炮制】炙乌蛇:将乌蛇砍去头,温水洗净,切段,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乌蛇肉:乌蛇砍去头,用黄酒闷透后,取出,除去皮骨晒干。(每乌蛇100斤,用黄酒20,25斤) 【性味】甘咸,平。 ?《药性沦》:"味甘,平,有小毒。" ?《开宝本草》:"无毒。" ?《玉楸药解》:"味咸,气平。" 【归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肤生疮,眉须脱落,瘑痒疥等。" ?《开宝本草)):"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 ?《纲目》:"功与白花蛇同而性善无毒。" ?《医林纂要》:"滋阴明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4钱;酒浸或焙干研末为丸、散。外用:烧灰调敷。 【宜忌】血虚生风者忌用。 《本经逢原》:"忌犯铁器。" 【选方】?治风痹,手足缓弱,不能伸举:乌蛇三两(酒浸,炙微黄,去皮骨),天南星一两(炮裂),干蝎一两(微炒),白附子一两(炮裂),羌活一(二)两,白僵蚕一两(微炒),麻黄二两(去根节),防风三分(去芦头),桂心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豆淋酒下十丸。(《圣惠方》乌蛇丸) ?治身体顽麻风:乌蛇二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一两(去芦头)。细辛一两,白花蛇二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天麻一两,独活一两,肉桂一两(去皱皮),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苦参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廿丸。(《圣惠方》乌蛇丸) ?治骨、关节结核:乌梢蛇,去头、皮、内脏,焙干研粉,过120目筛,装入00号胶囊备用。第一周早晚各服二个胶囊;第二周早中晚各服二个;第三周早晚各服三个,中午二个;第四周早中晚各服三个;第五周早中晚各服四个。(《全展选编?外科》) ?治干疥瘙痒久不差:黄芪二两(锉),乌蛇四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川乌头三两(炮裂去皮脐),附子二两(炮裂去皮脐),茵芋二两,石南一两,秦艽二两(去苗)。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以荆芥汤下,以差为度。(黄芪丸) ?治一切干湿癣:乌蛇(酒浸,去皮骨,炙)一两,干荷叶半两,枳壳(去瓤,麸炒)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空心蜜酒调下,日、晚再服。(三味乌蛇散) ?治破伤风,项颈紧硬,身体强直:乌蛇(项后取)、白花蛇各二寸(项后取,先酒浸,去骨,并酒炙),蜈蚣一条(全者)。上三味,为细散。每服一钱至三钱匕,煎酒小沸调服。(定命散。?方以下出《圣济总录》) ?治婴儿撮口,不能乳者:乌梢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麝香一分。为末,每用半分,荆芥煎汤调灌之。 ?治紫白癜风:乌蛇肉(酒炙)六两,枳壳(麸炒)、牛膝、天麻各二两,熟地黄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两。锉片,以绢袋盛,于无灰酒二斗中浸之,密封七日。每温服一小盏。忌鸡、鹅、鱼、肉、发物。 ?治面上疮及酐:乌蛇二两,烧灰,细研如粉,以腊月猪脂调涂之。(?方以下出《圣惠方》) 美食杰食材原料 乌梢蛇的做法 别名:乌蛇、黑花蛇、乌风蛇、黑乌稍、黄风蛇、黑梢蛇、剑脊乌梢、青蛇、剑脊蛇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每次9至12克;研末,每次2至3克;或入丸剂;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乌梢蛇 介绍: 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夏、秋季捕捉,将捕捉后的蛇杀死,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卷成盘形,以柴火熏,不断翻动,至色发黑,但防止熏焦,再晒透即可。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以尾齐全,皮黑肉黄,质坚实者为佳。 乌梢蛇 相关性群: 血虚生风者慎服。 乌梢蛇 食疗作用: 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脾经;善行走窜; 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熄风止痉,止痒解毒的功效; 主治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 疥癣,瘰疬恶疮。 乌梢蛇 制作指导: 1. 本品忌犯铁器。 2. 凡痹症日久,偏寒者,可与麻黄、桂枝、附子、威灵仙等相伍。 3. 凡小儿惊风或破伤中风,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者,可与蜈蚣、白花蛇等配伍。 4. 凡风疹瘙痒者,可与荆芥、蝉蜕、白蒺藜、地肤子等配伍。
/
本文档为【乌梢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