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2-04 28页 doc 55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篇一 : 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秀课程34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2部。在近两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有1个国家级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1个省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2004年,在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中医学和中药学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9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篇一 : 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秀课程34门。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2部。在近两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有1个国家级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1个省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2004年,在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中医学和中药学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9位。“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6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35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参与的2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62万元, 生均10459元。馆藏图110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有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珍、善本典籍。出版发行《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吉林中医药》等学术期刊及《大家健康》《老来乐》等科普期刊。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国外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培养涵盖本科生、 长春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主办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研究单位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 近年来,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2007年学校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基础医学院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今后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服务,努力建设成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94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41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 员12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5人。6位终身教授均为国内中医药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8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3人,省高级专家5人,国家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吉林省新世纪首席教授、主讲教授各1人。 学校有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04年,在国家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 长春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中医学和中药学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9位。5年来,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1项,有省级优秀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出版学术著作419部,主编、参编教材188部,发论文2750篇。 学校有1个国家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5项。获纵、横向科研经费共11015.4万元,年均科研经费2203万元。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41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 学校建校以来培养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2万余名。近几年来,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关系,多次召开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12届本科和硕士留学生,与国外多家教育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长春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在,学校正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蓝图,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服务,把学校建设成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目标定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 明办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特色的省属重点中医药大学。 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十一五”末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标学科定位: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工、管、文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 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发展规模定位:到“十一五”末,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学生达到8200人,其中本科生6500人,研究生1200人,留学生500人。 人才培养定位: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吉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吉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学府,经过近50年的发展历程,几代人办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经验的继承,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积淀和形成了我校特有的学校文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了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体现了传承与 创新的统一和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启古纳今”,体现了中医药事业“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发展思路。“启古”,就是善于开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不断继承、 发现和挖掘古代中医药学的精华,重视和遵循传统中医药教育的规律,汲取传统中医药教育的经验。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强调在系统、完整、充分地继承中医药传统基础上,实现更好地发展。“纳今”,就是要广纳现代科学技术并根据中医药学内部的规律客观地认识、研究和丰富发展中医药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上与时俱进,积极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同时不断扩大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长春中医药大学 “厚德精术”,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的统一,体现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统一。“厚德”,就是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师德、医生的医德和学生的品德,达到完美的思想境界。“精术”,就是要培养和树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断攀登医学高峰的精神。精研古今中医药学及相关现代科学知识,精通教育方法,精熟医学技能,为人才培养和人类健康服务。 第一临床学院:设有中医学、中医学、中医学、临床医学 药学院:设有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 护理学院:设有护理学、护理学 针灸推拿学院:设有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 人文管理学院: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 基础医学院:设有生物科学专业。 学校有1个国家级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1个省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 篇二 :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学院简介,长春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长春中医药大学是吉林省重点高校,1958年成立,原名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全日制在校生6989人,其中本科生5731人,专科生380人,研究生595人,留学生128人。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工、管、文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院简单介绍 长春中医药大学是吉林省重点高校,1958年成立,原名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82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净月经济开发区,毗邻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学校现有教职工165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43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3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05人。终身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135人;国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33人,国家及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吉林省高级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人,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首席教授、主讲教授 各1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现有本科专业十二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十二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三个。全日制在校生6989人,其中本科生5731人,专科生380人,研究生595人,留学生128人。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工、管、文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秀课程34门。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2部。在近两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 学校有一个国家级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一个省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学科八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个。2004年,在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中医学和中药学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9位。“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6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35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参与的2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62万元,生均10459元。馆藏图书11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有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珍、善本典籍。出版发行《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吉林中医药》等学术期刊及《大家健康》《老来乐》等科普期刊。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国外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培养涵盖本科生、研究生教育2个层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主办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研究单位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 近年来,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2007年学校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基础医学院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今后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服务,努力建设成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精品课程 [)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秀课程34门。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2部。在近两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学校有一个国家级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一个省现代中药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学科八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四个。2004年,在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中医学和中药学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9位。“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6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35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参与的2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办学规模 学校设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6.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万 平方米,净月主校区坐落在风景宜人的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名揭牌仪式校具有较完整的教学、科研、医疗体系,设有十一个教学单位,2所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5所非隶属关系附属医院,其中3所为三级 长春中医药大学甲等医院。有10所专科专病医院,十一个研究所,6九个教学实习基地。 学校设有本科专业十二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二十二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三个。全日制在校生6989人,其中本科生5731人,专科生380人,研究生595人,留学生128人。基本形成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工、管、文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2010年夏,学校完成整体搬迁工作,除预科生部外,所有院系均搬迁至净月校区,占地面积54.7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9058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50年的长春市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在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基础上成立学院吉林省第二个“五年规划”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艰苦的第一次创业,1958年成立了长春中医学院,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62年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并入学院,1970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学院并入了当时的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恢复了长春中医学院建制,完成了卓有成效的第二次创业。此后,学院逐步发展成为吉林省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和对外交流的中心。2000年吉林省职工医科大学和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整建制地并入学院。进 入新的世纪,学校着眼未来,立足长远发展,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把学校建成“中医药大学”的第三次创业。 2002年学校建成了新校区;2003年成为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成为了省属重点高校;同年在全国有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主干学科中医学、中药学双双跻身10强;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将原长春中医学院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的事业蒸蒸日上,发1978年从吉林医科大学中独立出来展势头十分迅猛,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坚定了学校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的信心,把学校带进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次创业以五年5个标志性成果写入学校的发展史,实现了学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净月校区投入使用;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在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位居第6位、第9位;2004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确定我校为省属重点高校;2006年教育部批准我校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9年,在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第二轮整体水平评估中,中医学在参评的8所高校中排名第7位,中药学在参评的10所高校中排名第9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对外交流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国外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培养涵盖本科生、研究生教育2个层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 作,成功主办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研究单位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 长春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2007年学校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基础医学院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今后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服务,努力建设成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重点学科 学校有六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04年,在国家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中医学和中药学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9位。5年来,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1项,有省级优秀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出版学术著作419部,主编、参编教材188部,发表论文2750篇。 学校有一个国家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五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55项。获纵、横向科研经费共11015.4万元,年均科研经费2203万元。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41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 学校建校以来培养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2万余名。近几年来,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关系,多次召开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12届本科和硕士留学生,与国外多家教育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年来,教育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在,学校正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蓝图,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为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服务,把学校建设成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校定位 目标定位: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省属重点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十一五”末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科定位: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工、管、文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 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发展规模定位:到“十一五”末,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学生达到8200人,其中本科生6500人,研究生1200人,留学生500人。 人才培养定位: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专门人 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吉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办学理念 吉林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学府,经过近50年的发展历程,几代人办学经验的继承,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积淀和形成了我校特有的学校文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了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体现了传承与 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的统一和德育与智育的统一。 “启古纳今”,体现了中医药事业“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发展思路。“启古”,就是善于开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不断继承、发现和挖掘古代中医药学的精华,重视和遵循传统中医药教育的规律,汲取传统中医药教育的经验。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强调在系统、完整、充分地继承中医药传统基础上,实现更好地发展。“纳今”,就是要广纳现代科学技术并根据中医药学内部的规律客观地认识、研究和丰富发展中医药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上与时俱进,积极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同时不断扩大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厚德精术”,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的统一,体现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统一。“厚德”,就是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师德、医生的医德和学生的品德,达到完美的思想境界。“精术”,就是要培养和树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断攀登 医学高峰的精神。精研古今中医药学及相关现代科学知识,精通教育方法,精熟医学技能,为人才培养和人类健康服务。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院系设置 第一临床学院:设有中医学、中医学、中医学、临床医学 药学院:设有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 更名揭牌仪式 护理学院:设有护理学、护理学 针灸推拿学院:设有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 人文管理学院: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 基础医学院:设有生物科学专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校资源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62万元,生均10459元。馆藏图书110长春中医药大学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有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珍、善本典籍。出版发行《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吉林中医药》等学术期刊及《大家健康》《老来乐》等科普期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94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41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长春中医药大学员12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5人。6位终身教授均为国内中医药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博士生导师13 人,硕士生导师8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3人,省高级专家5人,国家及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吉林省新世纪首席教授、主讲教授各1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_长春中医药大学 -对外交流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国外留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培养涵盖本科生、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2个层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主办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国际学术会议,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与研究单位保持着长期的友好往来。 近年来,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2007年学校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基础医学院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今后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宏伟蓝图,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服务,努力建设成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篇三 : 长春中医药大学 方剂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方剂教研室 绪 ? 1、方剂的概念: 方剂是在中医基本理 论的指导下,根据病 情需要,按着一定的 组成原则,选择适当 的药物,确定合适的 剂量,配伍一定的剂 型,说明服法,用于 临床治病的药方。 言 2、方剂学的概念 ? 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 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 学科。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1、紧密联系已学各科知识。 2、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4、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 5、加强预习和及时复习。 6、掌握遣药组方的规律。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一、起源 ?夏商时期:最早在皇甫谧《针灸甲 乙经》中有“伊尹制汤液”的记载。 二、形成 战国时期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 老的方书。 ?《黄帝内经》:这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对方剂的贡献: ?载方13首:《素问》8首,《灵枢》 5首。 ?剂型:汤、丸、散等六个剂型。 ?理论论述:提出了辨证、立法、 处方、配伍、禁忌等理论。 ?提出组成原则:“主病之谓君, 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提出了七种:大、小、缓、急、 奇、偶、重。 三、正式成熟 汉代 ?《治百病方》:本书载方36首, 比《五十二病方》有了很大的 改进。 《伤寒杂病论》 ——东汉? 张机著 本书是在《黄帝内经》、《难经》 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 的医学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经验而著成。 《伤寒杂病论》 对方剂的贡献 ?载方314首,后人称本书为 “方书之祖”,认为本书所 载之方为“经方”。 ?以脉证并治来统括方剂,融 理、法、方、药为一体。 ?更重要的是把方剂正式纳入了辨证施治 的轨道。 ?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书在方剂的组成和加减变化上,已经 有了严谨的法度;在因证立法、以法制 方、遣方用药上,更具有较完整的方剂 学的知识,剂型亦较完备,给后世医学 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四、发展 、两晋南北朝 特点:1、大量方书陆续出现 ?《肘后方》晋? 葛洪著 特点是简、廉、验 ?刘涓子《鬼遗方》 ?《小品方》、《深师方》等 2、提出了“十种”:即宣、通、 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后 人演化为“十剂”。 、唐代 特点:医学类书的出现。 ?《备急千金要方》唐? 孙思邈。载方 5300首,共分30卷,232门。 ?《千金翼方》唐? 孙思邈 本书作为《备急千金要方》的补充, 载方2900首。 ?《外台秘要》唐? 王焘 本书汇集了已散失的前代大量医著,如: 《范 汪方》、《崔氏方》、《小品方》、 《深师方》、《许仁则方》、《张文仲 方》等等。所作论述意义注明出处,态 度严谨,是最早注明资料,代表作:《温热论》 薛雪,代表作:《温热条辨》 吴瑭,代表作:《温病条辨》 王士雄,代表作:《温热经纬》 、现代时期 ?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倡导和 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 共同努力下,方剂学随着中医学的复 兴而得到了新的发展,不仅创制了许 多新方,而且还运用现代化手段,验 证了方剂的效用,同时也系统的编写 了许多方剂学专著。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古方 ? 研究古方的治病机制 ? 拆方实验 第二章 方剂学与治法 第一节 治法概述 一、治法的内涵 1、概念:治法,是在辨清证 侯,审明病因、病机之后, 有针对性的采取的治疗原则。 ? 2、治法的发展:早在《黄帝内经》中 就有丰富的治疗理论的记载。如《素 问》:“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 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与内;其在 皮者,汗而发之。” 汉末,张仲景把治法和方证融为 一体,总结出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 的体系。后世医家也不断完善和丰富 中医的治疗方法,使其更加适应各种 病证的治疗需要。 二、治法可分为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两类 ? 1、治疗大法: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 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如:“汗 法”、“清法”、“补法”等。 ? 2、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侯所确定的治疗 方法。每一个方子的功用就是一个具体的 治疗方法。临床上,针对每一位病人的具 体病症,确定适合病人具体情况的治疗方 法。 如:“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等。 三、多种体系的辨证思想 导致有多种体系的治法 中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 多种的辨证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了多种 治疗方法体系。 ? 1、脏腑辨证——如:“宣肺止咳”、 “补益脾胃”等。 ? 2、六经辨证——如:“和解少阳”、 “泻下阳明热结”等。 ? 3、卫气营血辨证——如:“清气分 热”、“清营凉血”等。 ? 4、八纲辨证——如:“表里双解”、 “清里热”等。 ? 还有三焦辨证、经络 辨证等多种辨证 论治方法体系。临床上我们必须把中 医基本理论与病人具体病机和症候表 现相结合,才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是辨证的: ? 一、从历史发展上看: 先有方后有法。治法产生于方剂, 即治法是后于方剂形成的理论。 方剂?治法 ? 二、在临床的辨证论治上看: 方剂从属于治法,方剂依附于治法。 辨证施治的四个阶段是理、法、方、 药。治法当其已经由经验上升为理论 之后,就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 方的指导原则。 治法?方剂 三、综合的看方 剂与治法的关系 ? 从方剂的运用经验不断形成了治法以 后,治法又能反过来指导创立新的方 剂。同时只有用方之后,才能验证其 治法的正确与否。 所以说:“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 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 段。” 总之,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是十 分密切的,既不能有法无方,也不 能 有方无法。法定之后,才能配伍 组方。故此,理、法、方、药就成 为中医辨证论治完整体系的高度概 括。 第三节 常用治法 ? 早在《黄帝内经》里就记载有很多关 于治法的理论和具体方法。到了《伤 寒杂病论》时,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 证一整套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从而 大大的丰富和提高了治法的内容。以 后,许多后世医家又创立了很多新的 治法。但这么多的治疗方法,一般可 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 补八法。 “八法”的内容 ? 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 发肺气等作用,是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 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汗发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 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不和、或虽 有汗而寒热不解等病证,都可以使用汗法。 如: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疮疡初起,恶 寒发热;痢疾、疟疾等而有表证者,均可 使用汗法治疗。 ? 2、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 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 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痰涎壅滞、宿食壅阻胃脘、 毒物尚在胃中等证。体质虚弱或有痼疾 者,慎用。因为吐法伤胃气,故体弱者 慎用。 ? 3、下法: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 使停留于胃脘的宿食、燥屎、冷积、瘀 血、结痰、积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 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邪在肠胃,如大便不通、燥 屎内结、痰饮内停、瘀血停滞等。 ? 4、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 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 解除的一类治法。 和解:和解表里,针对邪在半表半里。 调和:调和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伤寒明理论》中说:“伤寒邪在表者, 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 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 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这就 是指和解。 ? 5、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 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里寒证。《素问? 至真要大论》 说:“寒者热之”。 表寒证?汗法;里寒证?温法 ? 6、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 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里寒证。《素问? 至真要大论》说: “热者寒之”。 若热伤阴津,阴液耗伤太过,这是应用苦 寒之 品,但热不退,是由于“寒之不寒,是 无水也”,故应与滋阴并用。 表热证?汗法;里热证?清法 ? 7、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 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 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 缓散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 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 疮疡痈肿等病证。《素问? 至 真要大论》说:“坚者消之”、“结者 散之”。 ? 8、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 主治各种虚弱证侯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气血、阴阳以及脏腑的虚弱等 证。 ? 上述八种治法,不能孤立对待。因为病 情复杂,往往不是单用一法所能适应并 取效的。在运用过程中,常须数法结合 运用,才能全面照顾。正如《医学心悟》 中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 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证处方, 必须针对具体病情,恰当掌握八法,灵 活运用八法,才能提高疗效。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 人们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方剂之后, 就要从中找出它的共性和规律来,由 于找规律和共性的角度不同,也就形 成了不同的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主要 以组成、病证、功用、综合等分类方 法。下面我们就分别讲一下这几种不 同的分类方法: 一、按组成分类: ? “七方”说 1、形成源流: 始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 提出“七方”,到金人成无己的《伤 寒方药明理论》中才明确提出“七方” 的名称。 2、具体内容: 大方:药味多或药味少而药量大、 药力猛,治疗下焦之病的方剂。 小方:药味少或药味多而药量少, 病邪轻浅无兼证,药量虽大但分次服用 的方剂。 缓方:药性和缓,需长期服药的, 治疗慢性疾病,徐徐收效的方剂。 急方:药性急剧,治疗急证急病, 能迅速取效的方剂。 奇方:单味药物或主药为单数或味 数合于单数的方剂。 偶方:指两味药组成或味数合于双 数的方剂。 重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 剂合用,用于治疗较复杂疾病的方剂。 3、“七方”的使用价值: ? 对此有争议。有人认为:从不同组 成而分类方剂的说法,不能作为方 剂分类的方法,而是一种制方之理, 即制方的方法,是指导临证组方的 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 按“七方”分类的方书。 祖方分类法 ? 这是按方剂的药物组成来归类方 剂的方法。 明? 施沛编著的《祖剂》一书中, 认为“仲景之书最为群方之祖”。 ? 如:四君子汤+陈皮?异功散 +陈皮、半夏?六君子汤 +陈皮、半夏、木香、砂仁 ?香砂 六君子汤 ? 施沛按组方的分类方剂之意在于溯本 求源,但在很大程度上事与愿违。 二、病证分类法: ? 这是方剂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首推:《五十二病方》。本书即按 书中收载方剂所治病明而来。 另外:《汉书艺文志》、《太平圣 惠方》、《普济方》、《类书准绳》、 《医方考》、《兰台轨范》等,都是 按照病证分类的方书。 三、功用分类法 ? “十剂”说: ? 1、“十剂”说的源流: 始于北齐? 徐之才的《药对》。将 药物归纳为“宣、通、补、泄、轻、 重、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在 《圣济总录》一书中,添以“剂”字。 金人成无己在《伤寒方药明理论》 中正式提出——“十剂”。 2、“十剂”的内容: 宣:指宣散,用宣法以宣散郁而不散之 壅,用以治疗壅郁的疾病。《本草拾遗》 曰:“宣可去壅”。 ? 通:攻其内则通,用通法以行留而不行 之滞,如水病痰阻之类。《本草拾遗》 曰:“通可去滞”。 ? 补:攻其里则补养也,用补剂以扶不足 之弱,如气形羸弱之类。《本草拾遗》 曰:“补可去弱”。 ? ? 泄:泻其有余,用泄剂以逐有余之闭,即 治疗邪气闭阻之痰。《本草拾遗》曰: “泄可去闭”。 ? 轻:轻扬之意,清轻疏散,用轻剂以扬汗 不发而开腠理,邪胜而中蕴之证,即治疗 邪在表之表实证。《本草拾遗》曰:“轻 可去实”。 ? 重:重镇坠下,用重剂以镇丧神守之惊悸, 气上厥之癫疾。《本草拾遗》曰:“重可 去怯”。 ? 滑:滑利,用滑剂以利涩滞之气著,即治疗 有形之邪凝聚体内着而不行之证。《本草拾 遗》曰:“滑可去著”。 ? 涩:收敛固涩,用涩剂以收下滑之气脱,即 治疗滑脱不禁之证。《本草拾遗》曰:“涩 可去脱”。 ? 燥:干燥、燥湿,用燥剂以治湿淫气胜,肿 满脾湿。《本草拾遗》曰:“燥可去湿”。 ? 湿:湿润、濡润,用湿剂以润津耗之枯,即 治血燥津涸之证。《本草拾遗》曰:“湿可 去燥”。 3、“十剂”说的发展: 宋? 寇宗奭十剂+寒、热?十二剂 清代陈修园《时方歌括》,就是按 照“十二剂”分类的。 明? 缪仲醇十二剂+升、降?十四剂 明? 徐思鹤在《医学全书》中,十 剂+调、和、解、利、暑、寒、温、火、 平、夺、安、缓、淡、清?二十四剂。 八阵: 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 明?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有两部分: 古方八阵和新方八略。 ? 具体内容: 补——补其不足;和——调和偏胜; 攻——攻其有余;散——散其外邪; 寒——寒凉清热;热——温阳散寒; 固——固其 滑脱;因——因证列方。 四、综合分类法: 临床、教学多采用此法。 ? 清代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根据方 剂的不同功效,将方剂分为补养、发 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 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 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 明目、痈疮、经产、救急等二十二类。 ? 这种分类方法概念清楚,依法统方,切合 临床应用,所以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其 后吴仪洛的《成方切用》、张秉成的《成 方便读》等,都借助于汪昂的综合分类法。 ? 我们现在学习的这本方剂书,也是以汪氏 分类法为蓝本,进行了扩充和删解,使之 内容更加准确丰富,叙述更加详细,更便 于我们的教学,为临床辨证论治和遣药组 方打好基础。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 方剂的组成,是中医临床辨证确立 治法后,依法组药成方得一个重要 环节。组药成方并不是简单的把药 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按照方剂的 组成原则,妥善配伍的。临床上只 有运用这种原则组方,才能对疾病 有治疗作用,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一节 方剂的配伍目的 ? 配:搭配、组织;伍:队伍、序列。药物 的功用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只有通过药 物合理的配伍,调节偏性,制约毒性,增 强或改变原有的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 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 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 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就是中医方剂中配 伍的意义所在。 一、增强药力 ? 功用相近的药物配伍,能增强治疗作 用,这种配伍方法在组方运用中较为 常用。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对药”, 如:桑叶、菊花,共同能增强疏散风 热、清热解毒的作用;桃仁、红花, 同用增强活血 祛瘀的功用。 二、产生协同作用 ? 药物之间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 作用,常相互需求而增强某种疗效。 如:中医常说“附子无姜不热”,附 子与干姜配伍,能增强温壮阳气的功 效 三、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 的发挥方向 如:桂枝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温经 止痛、温经活血、温阳化气等作用。 桂枝,麻黄,具有解表散寒作用; ,细辛,具有温经止痛的功用; ,芍药,具有调和营卫的功效; ,丹皮,具有温经活血的作用。 再如: 方剂学中的“制性取用”就是用 一味或几味药物,制约某一药物的性 味,取其功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 作用,象温脾汤中用大黄,大黄属寒 凉之品,而本方治疗寒积便秘,但用 附子制约了大黄的寒凉,而取其泻下 的功用,从而达到泻下寒积的目的。 四、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 “病无成病”,虽然中医药学在长 期的 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针对基础病 机的基础方剂,但 在临床上中医学讲 究辨证论治,医生在确诊后,应根据 病人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进 行配伍,随证合药,全面兼顾,适应 病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用药要有 严格性和灵活性。 五、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毒副作用,通过 药物相互配伍能降低、减弱或消除药物的 毒副作用。如:十枣汤中用了甘遂、大戟、 芫花三味药,这三味药均有毒性,但用十 枚大枣煎汤送服,就能大大降低三味药的 毒副作用。生姜和半夏相伍,生姜不仅能 解半夏之毒,还有温中止呕的作用。附子 与干姜相配伍,不仅能增强附子温阳的作 用,而且干姜能解附子之毒。这就是我们 常说的药物配伍相反相成的作用。 第二节 方剂的基本结构 ? 方剂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方剂的组成原则,即组成方剂的配 方准则,用君、臣、佐、使来表示 方剂的主从关系和方剂结构的 准则。 ?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 “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 应臣之为使”。明代何柏斋进 一步阐述为:“大抵药之治病, 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 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 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 至病所者,使也。”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君、臣、 佐、使的意义: ?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 的药物。君要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 药物,疗效如何关键在于君药。如 麻黄汤中之麻黄。 臣药: ?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 作用的药物。如麻黄汤中之桂枝。 ? ?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 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小青龙汤中 之干姜、细辛。 佐药: ? ?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 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的药物。如麻黄汤中之杏仁,治 疗喘证。 ? ?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 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 之性的药物。如十枣汤中之大枣。 ? ?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 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 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 格拒。 使药: ? ?引经药: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 定病所的药物。如配伍牛膝能下 性等。 ? ?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 用的药物。主要是调和不同性质 的药物使其发生协调作用。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形式 ? 一、药味加减变化 ? 1、随证加减:在主药和主证不变的情 况下,加入某些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 根据次要症状或兼证变化而进行加减, 即减去某些与病情不相适应的药物, 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加入相适应的药 物。 ? 2、增减方中药味,主药、主证随 之改变,方名 亦变。 如:桂枝汤+饴糖、倍 芍药?小建中汤 麻黄汤去桂枝+石膏?麻杏石甘 汤,是在主药不变的 前提下,随着配伍药物的不同,而 出现不同的方名、功效、主治等。 ? 3、药物配伍的变化:主要药物配伍发 生变化时,可影响方剂的作用。如: 麻黄+桂枝-------解表发汗 +石膏-------解表清热 +细辛-------解表散寒 +薏苡仁----祛湿发汗,治湿家身烦疼 再如: 二、药量增减的变化 ? 1、改变方剂的主药和主治。 2、改变方剂药力的大小 或扩大其治疗范围。 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 剂型更换的变化是指同一个方剂,由 于剂型不同,在运用上也有区别。这 种区别一般是指丸者缓也,汤者急也, 多数是指丸剂和汤剂的变化。例如理 中丸是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方剂,如将 理中丸改为汤剂内服,则作用快而力 峻,用于病情较重或急者;反之,如 病情较轻或缓者,不能急于求效,则 多以汤改丸,取丸剂作用慢而力缓。 第五章 剂型 ? 方剂的剂型,是指方药制剂的形式。中医 方药的剂型,对于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 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方剂的时候,必 须了解方剂的剂型。 ? 剂型的种类繁多,在《内经》13方中,就 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历代 医家又有很多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 载剂型已有40余种。建国以来,随着制药 工业的发展,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 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现将常用剂型的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 1、汤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 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 制成的液体剂型。 ? 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 且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能较全 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患者或各具体病变 阶段的特殊性,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 稳定的患者。 ? 2、散剂:散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 匀,制成粉末状制剂,用水、茶汤、米 饮或酒等冲服或水煎服。 ? 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 省药材,便于服用及携带。 散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亦有制 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 ? 3、丸剂: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 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 剂型。 ? 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 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 蜜丸:蜜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 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分为大蜜丸和小蜜 丸两种。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 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 和虚弱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 ? 水丸:俗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或酒、醋、蜜 水、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 的小丸。水丸较蜜丸崩解、溶散得快,吸收、起 效快,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银翘解毒 丸、保和丸、左金丸、越鞠丸等。 ? 糊丸:糊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 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糊丸粘合力强,质地坚 硬,崩解、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效,减轻剧 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如舟车丸、黑 锡丹等。 ? 浓缩丸:浓缩丸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 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 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因其体积小,有效 成分高,服用剂量小,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 4、膏剂: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 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 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 硬膏两种。 ? 煎膏: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 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 ? 软膏:又称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 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 硬膏:又称膏药,古称薄贴。它是以植物油 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去渣,煎至滴水成珠, 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 ? 5、酒剂:又称药酒,古称酒醴。它是将 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 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通络、 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在祛风 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如风湿 药酒、参茸 药酒、五加皮酒等。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 血、止痛消肿。 ? 6、丹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丹 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有散剂, 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 如至宝丹、活络丹等。外用丹剂亦称丹 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 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 面,治疗疮疡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 线和外用膏剂应用。 ? 7、茶剂: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 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粘合剂制成的方块 状制剂。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 饮用。大多用于治疗感冒、食积、腹泻, 近年来又有许多健身、减肥的新产品,如 午时茶、刺五加茶、减肥茶等。 ? 8、露剂:亦称药露,多用新鲜含有挥发 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气 味的澄明水溶液。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 解暑剂,常用的有金银花露、青蒿露等。 ? 9、锭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加适当 的粘合剂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剂型,有 纺锤形、圆柱形、条形等,可供外用与 内服。内服,取研末调服或磨汁服;外 用,则磨汁涂患处,常用的有紫金锭、 万应锭等。 ? 10、条剂:亦称药捻,是将药物细 粉用桑 皮纸粘药后搓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 细条再粘着药粉而成。用时插入疮口或瘘 管内,能化腐拔毒、生肌收口,常用的有 红升丹药条等。 ? 11、线剂:亦称药线,是将丝线或棉线置 药液中浸煮,经干燥制成的外用制剂。用 于治疗瘘管、痔疮或赘生物,通过所含药 物的轻度腐蚀作用和药线的机械紧扎作用, 使其引流通畅,或萎缩、脱落。 ? 12、栓剂:古称坐药或塞药,是将药物细 粉与基质混合制成一定形状的固体制剂, 用于腔道并在其间融化或溶解而释放药物, 有杀虫止痒、润滑、收敛等作用。 ? 13、冲剂:冲剂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 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 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冲剂具有作 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 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 。 ? 14、注射液:亦称针剂,是将药物经过 提取、精制、配制等制成的灭菌溶液、 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 供皮下、肌肉、静脉等注射的一种制剂。 具有剂量准确、药效迅速、适于急救、 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的特点,对于神志昏 迷,难于口服用药的患者尤为适宜,如 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服药法 ? 一、服药时间: 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 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临 睡前服;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食后服;急 性重病则应频服;慢性病要按时顿服。特 殊服法:驱虫药要清晨空腹服用;治疗疟 疾应在发病前2小时服用药物;昏迷者鼻饲 给药。 ? 二、服用方法: 一般每日2—3次,通常为早餐 前、晚餐后,服药与用餐最好间隔 30分钟。 三、药后调护: ? 《伤寒论》中提到服十枣汤后“得快下利 后,糜粥自养”,说明服用泻下剂后,应 注意饮食,不宜进食生冷辛辣之品,以免 损伤胃气。有些患者,还要注意特殊饮食。 如水肿患者少食盐;消渴患者少食糖等。 有些药物也不能与一些食物同食,如地黄 与萝卜、土茯苓与茶叶、荆芥与河豚、无 鳞鱼等。
/
本文档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