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内蒙古地方戏曲

2018-05-03 4页 doc 15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内蒙古地方戏曲内蒙古地方戏曲 二人台 二人台是河套地区的民间戏曲,俗称“打玩意儿”。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清末明初,在土默川一带出现了二人台职业小班。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丑一旦,以“摸帽戏”的形式分饰多种角色,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 二人台伴奏乐器有笛子、杨琴、四胡、“四块瓦”等;服装、化妆仿效晋剧;道具有扇子、手绢、霸王鞭等。二人台传统剧目以《走西口》、《打金钱》、《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影响较大。其中有些戏如什可拉奔花、《海莲花》等采用蒙汉两种...
内蒙古地方戏曲
内蒙古地方戏曲 二人台 二人台是河套地区的民间戏曲,俗称“打玩意儿”。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清末明初,在土默川一带出现了二人台职业小班。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丑一旦,以“摸帽戏”的形式分饰多种角色,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 二人台伴奏乐器有笛子、杨琴、四胡、“四块瓦”等;服装、化妆仿效晋剧;道具有扇子、手绢、霸王鞭等。二人台传统剧目以《走西口》、《打金钱》、《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影响较大。其中有些戏如什可拉奔花、《海莲花》等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演唱。 在二人台的形成过程中,蒙古族民间艺人荣双羊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初年,荣双羊改变“丝弦坐腔”形式,开始分角色化妆演唱,对二人台的定型、流传和发展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使二人台艺术在演出中出现了重大突破。荣双羊曾来河套的安北、五原、临河一带演出,把二人台艺术带进了河套地区。民国20年(1931)后,计子玉、樊六的二人台小班曾入套在安北、五原、临河等地流动演出。其中计子玉还在河套教出了不少徒弟。民国22年(1933)后,河套开始有了固定的二人台职业小班。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巴盟地区共有二人台职业小班20至30个。这些小班少则5人,多则十几人。其中比较有名气的二人台小班有樊二仓、宋其子小班,活动于五原县和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部分地区。霍存柱、刘毛匠小班,活动于临河、杭锦后旗地区和磴口县部分地区。于八、朱银全、张根旺小班,活动于狼山湾及乌加河一带。 二人台艺术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群众中流传着:打不完的金线卖不完的菜,看不厌打樱桃、探病、走口外。为看白灵旦(樊二仓),三天不吃饭;宁可穿不上绣花鞋,也要看一看霍存柱的打金钱;没有马骑坐“胶皮”,也要看看关全喜;朱银全、刘二罗,丢起丑来真红火等顺口溜。然而建国前二人台艺人们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穷困潦倒,多以卖艺乞食度日,加之演唱俚俗,倍受士绅歧视,主要在乡村为农民演唱。在抗日战争期间,陕坝商会有个二人台乐队,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和七月十五园子渠放河灯时演奏,藉以增添乡上风韵。 二人台传统节目,一部分是根据当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编创的,如《打后套》《转山头》等;另一部分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如《走西口》、《五哥放羊》、《打连城》等;还有一部分则是从外地移植而来的,如《洛阳桥》、《西厢》、《下山》等。二人台节目的内容,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有的揭露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有的歌颂劳动人民的纯真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有的抒发劳动人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有的表达历史事件。二人台的形式,短小精悍,有的偏重于歌舞,有的偏重于演唱。二人台的音乐,带有浓郁的河套民歌色彩。二人台的唱词,富有河套爬山调的韵味。二人台的道白,多为河套广为流行的幽默、诙谐、生动、风趣的串话、谚语和歇后语。因此形成了河套二人台的独特风韵。群众赞美道:“土生士长土里料,土言土语土腔调”;“二人台真红火,句句唱在咱心窝窝”;“自小爱唱:二人台,赤肚子唱到头发白”等。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有《走西口》、《爬楼》、《红云》、《绣麒麟》、《跳粉墙》、《珍珠倒卷帘》、《送情郎》、《打秋千》、《打金钱》等200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台艺术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950,1957年期间,农村各乡普遍建立了以演唱二人台为主的农村业余剧团。1958年后,各公社业余剧团多以演唱二人台为主。1976年巴盟群艺馆建立后,举办多次培训班,挖掘、整理、加工、改革二人台传统剧目,对扶持、继承和发展二人台艺术起了重大促进作用,使二人台艺术在巴盟地区空前繁荣。 各文艺团体和广大业余作者创作了大量崭新的二人台剧目,如《娄小利》、《聘闺女》、《秀梅办学》、《上排干》、《相亲记》、《对症下药》、《满家喜》、《问路》、《喜相逢》、《月照新人》、《媒人》、《田寡妇养鸡》、《二次探病》、《趁热打铁》、《二孔明赔情》、《迎春三部曲》、金梅等, 从剧本内容、表演、伴奏、服装、化妆、道具等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二人台艺术。新一代二人台艺人已经成长起来,成为继承和发展二人台艺术骨干力量。 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民间小戏。旧称二人台,因与西部地区的二人台在源流沿革、唱腔音乐、剧目、表演诸方面有显著不同,五十年代末改称东路二人台。建国前,东路二人台濒于灭绝。建国后,东路二人台得以复生。自治区文化局和乌兰察布盟文化局于1961年和1979年两次召集老艺人,通过录音、录相挖掘东路二人台遗产,编印了《东路二人台音乐》和《东路二人台传统剧目选》。1978年乌兰察布盟文化局提出“抓创作、抓小戏、抓演出”的方针。《分粮》、《嫁娶新风》、《光棍娶妻》、《媳妇登门》、《如此儿媳》等现代戏和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秀姑劝夫》等,久演不衰,获得全区会演的奖励。1980年内蒙古艺术学校乌兰察布盟分校设立东路二人台专业班,学制四年,培养具有中专水平的演员。1982年乌兰察布盟东路二人台剧团成立,并开始进行剧种改革工作。 八角鼓戏 八角鼓戏,满族地方小戏。八角鼓原为满族曲艺形式。建国后,归绥市新城区一些满族人士和艺人搜集整理了一批八角鼓传统曲目,并于1952年成立业余八角鼓剧团,创建八角鼓戏。唱腔以八角鼓传统曲牌联缀而成,道白用普通话,表演模仿戏剧的身段动作,但无脚色行当。1955年在自治区首届音乐舞蹈戏剧会演中,表现满族青年爱情和婚姻的新编传统剧目《对菱花》获得优秀演出奖和演员奖,1959年和1963年又先后被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内蒙古自治区卷》和《少数民族戏剧选》。此后,又先后整理、改编和创作了《挎柳斗》、《满族之花》、《庆月光》等以歌舞表演为主的剧目。 漫瀚剧 漫瀚剧,产生在内蒙古包头市,是新创剧种。1982年包头市民间歌剧团以《丰州滩传奇》为实验剧目,在二人台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剧本、音乐、表演各个方面进行创建新剧种的尝试。《丰州滩传奇》演出后,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因唱腔音乐吸收了西部地区蒙古族民歌漫瀚调的成份而定名。《丰州滩传奇》于1982年参加全区汇演,不久应文化部邀请进京汇报演出。包头市文化局召开了关于漫瀚剧的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和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对这一新创剧种予以充分肯定,自治区文化厅正式宣布剧种命名。包头市民间歌剧团又创作排演了《三十岁的女经理》、《北国情》等新的剧目。
/
本文档为【内蒙古地方戏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